青白江历史(近代篇)

合集下载

接轨世界 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盛大起航

接轨世界 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盛大起航

接轨世界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盛大起航作者:聂梦兮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0年第03期蒙蒙薄雾笼罩下的青白江,环绕的山丘翠色欲滴,不远处龙泉山的层层低山朝着东南方渐行渐缓。

千年之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滋生了“铁轨上的丝绸之路”——青白江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成都大都市圈、重庆大都市圈以及受“双城”新极化与强辐射的轴带而集成的经济圈。

从成渝经济区的“区”到成渝城市群的“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圈”,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还是其内涵及空间重点上的提升。

在成渝发展的重要节点下,青白江区抓住大机遇,加快推动产业共融,确立国际化青白江的发展定位。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曾经传统的工业重镇华丽转身,正在接连上演国内外产品“集结号”,“国际范儿”的青白江既引进来,又走出去。

四川成都青白江是中欧班列(成都)始发地,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不仅承担了都市现代农业的功能,还肩负着“中国国际铁路第一港”的重任。

立码头。

青白江区加快申报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和综合保税区,实施铁路中心站扩能改造,推动集装箱中心站、大弯货站、中铁快运、中铁特货的功能互补和有机衔接,进一步增强港区枢纽的集聚辐射能力,打造公、铁、空、水多式联运体系。

坚持国际标准,建设全国首个铁路智慧无人港。

扩通道。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打造“蓉欧枢纽”重要指示精神,青白江坚持把互联互通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致力“四向拓展”,突出南向通道,组建专线通道运营公司。

“之前一直有想法把我们的产品做到国外去,刚好卢森堡班列开行了,就把我们的产品通过铁路渠道发过去了。

”川内一家水果贸易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满载柠檬、猕猴桃等四川优质农产品的列车从这里启动,奔赴10000公里外的欧洲。

强口岸。

高效运作木材、肉类、整车和粮食等口岸,加快申报冰鲜、水果口岸,争取设立更多特殊商品指定口岸,签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0个国家(商品)馆,建成投用法国、意大利、以色列等6个国家馆,成功引入国际邮件处理中心,规划建设跨境电商体验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一带一路”天府金融服务中心落地。

青白江软文

青白江软文

城市新移民,追寻幸福生活的先驱者———迁居青白江幸福新生活在攀枝花,在德阳,甚至甘孜阿坝,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家庭,为了追寻更优越的生活。

选择去大城市购买住房。

这就是现在逐渐兴起的“城际移民”潮。

这些移民无疑是追求美好生活方式的代表。

“都市康居,异地置业”正在成为新的居住潮流。

当人们越来越希望拥有大城市的资源。

体会大城市带来的独有的生活魅力的通时。

也将面临着成都三环内已经过万的房价。

大多数“准移民”一定望洋兴叹,其实不一定要入住成都主城区,选择大成都周边的小城市,也能轻松拥有大成都的丰厚资源。

我们走访了新都,金堂,青白江等成都周边热门生活区,发现在各个区域高高在上房价下,青白江无论是在房价,地理位置,宜居环境。

无疑是一块不可多得的价值洼地。

选择青白江区,,定居未来成都主城区第一步青白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部,因境内流过的清白江而得名,面积392.41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

青白江区是成都市乃至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区,化工、冶金,建材工业发达。

作为老牌工业基地,青白江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区内公路、铁路网络纵横。

国道川陕公路、108线,省道成绵高速、成南高速、唐巴公路穿境而过。

通过国道108线或省道成绵高速往返于成都市区与青白江区之间,单边通行时间仅需15~20分钟,近年来,高速的经济发展给青白江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传统老工业基地“污染”帽子摘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共赢,在获得“2009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同时,跻身为全省经济十强县。

青白江区以怡湖公园为中心,周边商铺林立,生活配套齐全。

多年城市发展的优势资源聚集与沉淀,使怡湖公园片成为青白江区与唯一的核心版图,这也吸引以深业泰然集团为首的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入驻该区。

在众多房地产项目中,以深业泰然集团开发项目的玫瑰苑项目最为出彩,该项目无论在地段,配套,品质都在怡湖核心区域内独占鳌头。

为什么玫瑰苑项目能在高手如云的青白江市场脱颖而出,我们不妨探索一下它背后的三大奥秘。

成都市青白江城厢镇

成都市青白江城厢镇

•关键字:风景园林,护城河,规划设计[1][2][3]成都市青白江城厢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悠久,镇内文物古迹众多,据考证,城镇本身形成的历史,应上溯至两汉。

城厢镇通过利用现有的自然、人文优势,发掘历史文化,创造古城新貌,带动城厢镇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城厢镇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通过护城河景观规划设计,将其打造成为城厢镇的标志性景观,必将推动城厢镇的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使城厢镇的人文、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最终使城厢镇的经济水平得到更大的发展。

1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1.1项目概况城厢镇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北部,青白江区内东北部,属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面积约1.16km2。

城厢镇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该镇居长江流域沱江水系,流经全镇的有茅家河和绣川河等。

城厢镇内无系统的排污管网和垃圾收集站,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入河内,临河居民更是将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护城河中,严重破坏了的水质,使镇内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1.2现状分析1.2.1与城镇布局的分析城厢镇护城河北临唐巴公路,西向太城路,护城河环绕于老城区外围。

北接茅家河,河水由北向南,由西向东流入绣川河,全长约3.3公里。

由于古镇布局格局完整,因此,护城河是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在城镇绿地系统中的地位城厢镇城市绿化建设发展较为迅速,对改善城市景观面貌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人均绿地面积8.40平方米,绿地率11.75%。

城厢镇自然环境朴实、优美,规划结合现状环境条件及水域,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型绿地系统。

(1)绿点:分布在护城河上的街头绿地、广场。

(2)绿线:护城河两侧控制的10-20米不等的古镇绿色屏障;沿保留沟渠两侧控制的10米宽绿化带。

(3)绿面:护城河上的三所公园,彭家珍公园、西街文化公园、绣川河生态公园。

三个公园主题不一,设计思路皆不相同。

青白江老工业基地华丽转身

青白江老工业基地华丽转身

青白江:老工业基地华丽转身作者:陈炳钰李斌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11年第08期青白江以“产城一体”为核心的“两化”互动,抓住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为老工业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鲜活样本。

2011年7月23日,从成都出发,沿成南高速前行10多分钟,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参观考察组一行便抵达青白江区。

“城市很漂亮!”“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高端产业,我们县要努力奋斗几年才能勉强达到这个水平哟!”“产城一体化,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一个个疑问,一句句感叹,道出了所有代表的心声。

一座老工业城市,一个“污染大户”,是什么让她得以华丽转身呢?“不抓新型工业化,必然落伍!”青白江因工业建区兴城。

国家“一五”时期,青白江成为全国13个化工基地之一,为配套产业发展,城市规模逐渐形成。

至“十一五”初,建成区面积达17.3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3.9万。

然而,在青白江区委书记孙建成的眼中,这只是粗浅型的产城一体。

尽管在化工、冶金等产业带动下,青白江率先成为成都第一个财政总收入过亿的经济强区,但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不仅阻碍了自身的壮大,也掣肘了城镇的拓展。

四处充斥的浓浓氨水味,让大企业员工宁肯每日早起从成都赶车上班,也不愿住进城区,本地人置业的触角,则伸向了临近的金堂、新都、广汉等地。

“不抓新型工业化,青白江必将落伍!”青白江区委一位工作人员向本刊记者说。

怎么抓?什么才是青白江急切盼望的新型工业?精明的青白江人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从2006年起,该区按照成都“一区一主业”产业发展规划,将主导产业定位为国家级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西部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西部商用车制造基地、西部新型住宅研发生产基地。

并编制了到2010年的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一方面依托各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围绕下游产品做粗做长产业链;另一方面,对园区内符合产业定位和相关条件的项目,优先享受各级政府的技术创新、贷款等扶持政策,使重点产业尽快形成比较优势。

青白江区“清白文化”特色品牌塑造与推广研究

青白江区“清白文化”特色品牌塑造与推广研究

时代的变迁, 清 白文化逐渐演变为一种清白做人、 清白 传 家、 清 白从业等优良思想道德、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 清 白文化” 的历史传承 清 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最早用“ 清白” 来形容清 官直 臣的是屈原。他曾在《 离骚》 中叹息: “ 伏清白以死直 兮, 固前圣之所厚” , 表示 自己向古圣贤笃厚践行 的政治 品质学习的志向。在屈原之后 , 汉代郑仲、 郑钧兄弟等官
四川省廉政研究中心青白江调研基地 , 汇集了国内知名 专家共同围绕赵 “ 清白文化” 深入开展学术研讨交流, 打开 了赵 清白文化宣传窗口, 对深入研究与宣传推广 都起到很好地作用。2 0 1 6 年4 月, 青白江区成功承办了 中国社科院第九届廉政研讨会调研活动, 来 自中央、 省、 市纪委领导和全国各地知名大学、 中央、 省、 市科院的专 家学者实地调研 “ 清 白文化” , 极大的提升了青 白江区“ 清
4 . 赵 与青白江区的历史渊源 赵 上任成都知府 , 经过湔江时, 留有一句 : “ 吾志如 此江清白, 虽万类混淆其中, 不少浊也” 的千古誓言, 以江 的一清二白表明他一心为民、 虽万类混杂也绝不同流合 污的志向,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 就把这段湔江取名 为“ 清白江” 。青白江区在 1 9 6 0 年建立时, 因境内清 白江 而得名。干百年来, 青 白江人秉承赵 “ 清白” 之志, 宋有
( 执笔) . 、
蜀前 , 他 已在泗州放 了鹤 , 在汴水放了龟 , 只带了个仆人
“ 老苍头” 入蜀。赵 写诗道 “ 马谙旧路行来滑 , 龟放长 淮去不回” 。赵} 卞 一身清 白, 为官清廉, 宽政爱民, 惩贪治 腐, 每晚焚香诰天 自我反省, 在他的治理下, 蜀地奢靡 之
风大为改观。

青白江发展前景

青白江发展前景

青白江发展前景青白江是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成都市西南部,是成温泸(成都、温江、泸州)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

青白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展望。

首先,青白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青白江位于成温泸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毗邻成都市温江区和郫都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青白江拥有成都至泸州铁路和320国道等重要交通干线通过,同时还有成都地铁7号线在建,未来交通发展潜力巨大,这将为青白江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青白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青白江地处巴蜀平原,农业资源丰富,是四川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同时,青白江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人才储备丰富。

这些资源的丰富度将有利于青白江的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再次,青白江在市场开放和改革创新方面具有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青白江市积极推进市场开放和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青白江拥有多个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尤其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行业较为发达,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青白江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最后,青白江在旅游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青白江临近峨眉山,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青白江已经成为峨眉山的重要门户城市之一,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青白江的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青白江发展前景广阔,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青白江将成为一个既有现代化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的现代化新兴城市,也是成温泸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

成都市青白江区过去和现在比较中学生作文

成都市青白江区过去和现在比较中学生作文

成都市青白江区过去和现在比较中学生作文在我成长的岁月里,青白江区就像是一个不断蜕变的大舞台,过去和现在的变化犹如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每一帧都让人感慨万千。

过去的青白江区,记忆中是一条又一条狭窄的街道。

那街道,窄得好像两个人并肩走都有些拥挤。

路面也不平整,坑坑洼洼的,要是下雨天,一不小心就会溅得满裤腿的泥水。

街边的房子大多是低矮的平房,有些甚至是破旧的木板房,歪歪斜斜地立在那里。

那时候,商店也不多,小小的杂货铺里,商品种类少得可怜。

我还记得小时候跟着妈妈去赶集,那所谓的集市,不过是在一块空地上,人们随意地摆着地摊,卖着自家种的蔬菜、水果,或者一些手工制作的小玩意儿。

集市上人头攒动,嘈杂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大家讨价还价,为了几毛钱争得面红耳赤,那场景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特别有趣。

那时候的交通也不方便。

公交车少得可怜,线路也有限。

要是想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得骑自行车。

我家那辆老旧的自行车,承载了我童年太多的回忆。

爸爸骑着车,我坐在后座上,小手紧紧地搂着他的腰,一路上颠颠簸簸,风吹在脸上,凉凉的。

学校的条件也比较简陋。

教室里的桌椅有些已经破旧不堪,黑板也不是那种光滑的墨绿色,而是有些粗糙的水泥黑板。

操场是一片黄土地,一跑步就尘土飞扬,每次上完体育课,我们都灰头土脸的。

然而,时光流转,青白江区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街道,宽敞又平坦,双向六车道、八车道的大路纵横交错。

路面铺上了高质量的沥青,走在上面平稳又舒适。

道路两旁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五颜六色的花朵,就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那些低矮的平房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

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商业也变得繁荣起来。

大型的购物中心、超市、商业街随处可见。

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人们不再为了买一件心仪的东西而四处奔波。

而且,现在购物也变得更加便捷,线上线下相结合,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把东西送到家门口。

后工业时代下工业遗址转型与复兴的策略研究——以成都青白江区攀成钢旧厂区为例

后工业时代下工业遗址转型与复兴的策略研究——以成都青白江区攀成钢旧厂区为例

2020·12一、我国工业遗址的转型与复兴的困难与机遇工业遗址是人类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后留下来的遗迹和工业时代的综合遗存,见证了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不断改造世界和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进程,也凝结着城市工业化阶段的每一项成果(表1)和工业城市的发展印迹。

由于国情的原因,我国从1949年以来大力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走上了牺牲环境发展工业的道路。

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重视生态环境,提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口号。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淘汰大量技术落后的产业、依托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产业和高污染的产业等等,工厂停工搬迁和倒闭后,大量的工业设备和被污染的土地无法短时间内治理和恢复,成为工业遗址(也称:棕地)。

我国是制造业强国,同时也是工业大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今天,由于经济结构的巨大改变和后工业时代的来临,许多城市都存在了大量的工业遗址,如何运用生态和绿色发展来解决问题成为工业遗址转型与复兴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大多数工业城市发展所面对的共同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开展生态运动是对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发展的回应,也是城市发展的新机遇。

二、成都青白江区工业遗址的概况与价值认知本项目工业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攀成钢旧工厂。

成都自古以来有天府之国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钢铁产业落后,青白江区首先承担了国家在“一五”时期的西南工业区建设,1960年组建成立了青白江工业区。

以攀成钢和四川肥料厂(今川化集团)两大工业为主,使成都真正走上了有粮有钢的城市化道路。

工业遗址转型与复兴成为青白江区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从工厂关闭基本完成到现在场地的恢复,近六年的时间虽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工厂依然筑起围挡。

本文从时间、空间、功能和尺度四个维度研究弹性景观在工业遗址中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美学价值等,为工业遗址转型与复兴进一步提供有益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白江历史(近代篇)
1、义和团运动四川的主要领导人是(廖观音)。

2、先后镇压四川义和团运动的四川总督是(奎俊、岑春煊)。

3、威震川西的义和团女英雄(廖观音)就义时,年仅(17 )岁。

4、1888年4月9日,彭家珍出生于今青白江(姚渡)镇,早年留学(日本),
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5、彭家珍勇炸(良弼),被孙中山称为(“我老彭收功弹丸”)。

6、1980年,彭大将军专祠被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定位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

7、曾留学法国勤工俭学的是(彭鸿章),进步学潮的发起人是(赖明果)。

8、(伍村舟)是第一个回到青白江开展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1927年,担任国民革命军营长的(曾学圃)加入中国共产党。

9、新中国成立前夕,被杀害于成都十二桥的烈士是(吴惠安),被杀害于成都王建墓的烈士是(刘仲宣)。

10、从青白江区走出去的我党早期革命家是(刘继增),1928年3月,他与许权忠、刘志丹、谢子长等,组织领导了(渭化)起义。

11、抗战初期,青白江区牺牲的三位营长是(耿明、易明道、沈德怡)。

12、1938年,在城厢家珍公园内建立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耿明、易明道)两位烈士。

13、1936年秋,中共地下党员(赵郁仙)来到当时的城厢中学,任女生部(训育)主任兼上史地课,向学生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14、1937年秋,(邓锡侯)在家珍公园邓公楼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出川抗日,(彭传梁)被誉为日本空军的“克星”。

15、新中国成立前,城厢镇的(卷烟)、纸牌、食品等尤为兴盛,唐家寺的(油纸伞)远近闻名。

16、城厢中学创办于(1927 )年,第一任校长是(曾桂陵)。

17、抗战时期,铭贤学校内迁至青白江曾家老寨,铭贤学校从中学到大专部在青白江办学长达(7 )年之久。

18、《园艺学和庭院学》的作者是(何泽周)。

1981年,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
(秦季忠)被选为青白江区副区长。

19、开凿于清代,坐落在青白江区人和乡的(蓥华祖师石刻摩崖造像、张家兵洞)均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20、在近代青白江地区,(曾道)被称为“两袖清风的好官”。

21、近代青白江区著名的革命活动家有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的(林伯渊)和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何梁)。

21、1917年,(曾道)被北京政府授予“将军府将军”街;(余锦源)是近代金堂县军阶最高的一个军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