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标记与检测DNA试剂盒说明书

地高辛标记与检测DNA试剂盒说明书
地高辛标记与检测DNA试剂盒说明书

地高辛标记与检测DNA试剂盒DIG DNA Labeling and Detection Kit 采用地高辛-dUTP进行随机引物DNA标记,碱性标记,利用NBT/BCIP 酶联免疫,随时即用。

此试剂盒可对10ng-3μgDNA进行25次标记反应,

可检测10×10cm2面积的杂交膜50张

指导手册

1 前言

1.1 内容表

1 前言

1.1 内容表

1.2 试剂盒成分

2.介绍

2.1 产品简介

3. 操作步骤和所需材料

3.1 在你开始前

3.2 流程图

3.3 地高辛标记DNA

3.4 标记效率的确定

3.5 DNA的转移和固定

3.6 杂交

3.7 免疫检测

3.8 DNA印记的洗脱和再杂交1.2 试剂盒的成分

瓶号标记

内容包括功能

1 无标记对照DNA1

2 无标记对照DNA2

3 DNA稀释缓冲液2管1mL

50μg/mL鱼精DNA,10mM Tris-HCl,1mM EDTA, pH8.0 在25℃

澄清溶液

4 DIG标记的对照

DNA

20μL

5μg/mL 质粒pBR328 DNA (用Bam HI线性

化)

澄清溶液

用于确定标记效率

5 六聚核苷酸混合物

6 标记用混合物

7 DNA聚合酶1大片

标记级

8 抗地高辛的碱性磷

酸酶结合物

200μL

750U/mL

从羊中获取的,Fab段,结合碱性磷酸酶

澄清溶液

9 NBT/BCIP

10 封阻试剂附加仪器与所需试剂

除了上表中列出的试剂外,你必须准备一些溶液。在下表中,你可以找到不同操作程序需要准备的设备概要。

在每个操作程序的前面提供了详细的信息。

操作程序仪器设备试剂

3.3 DIG-DNA标记水浴灭菌的双蒸水

0.2M pH8.0 灭菌的

EDTA

3.4 标记效率的半定量带正电荷的尼龙膜* 地高辛洗涤和封阻缓冲

组合*

TE缓冲液

或者

洗涤缓冲液

马来酸缓冲液

检测缓冲液

3.5 DNA转移和固定紫外光盒或者商业化可用

于紫外交联的其他设备2×SSC

或者10×SSC

3.6 杂交尼龙膜,带正电荷*

杂交袋*,或者耐热的塑料

袋或者滚筒瓶(分子杂交

炉)

注意:当用地高辛杂交缓冲

液工作时,不要用开口的托

盘。DIG Easy Hyb

(杂交缓冲液,需单独购买)

3.7 免疫检测耐热的塑料袋或者滚筒瓶

杂交袋* 地高辛洗涤和封阻缓冲组合* TE缓冲液

或者

洗涤缓冲液

马来酸缓冲液

检测缓冲液

3.8 DNA 斑点的脱色和大的托盘DMF

重新标记探针水浴0.2M NaOH,0.1%SDS

2×SSC

*标记的产品可以从Roche Applied Science 获得。

2.介绍

2.1 产品概况

实验原则

此试剂盒采用DIG(地高辛),一种甾类半抗原,steroid hapten去标记DNA 探针用于杂交和后续的免疫检测。

步骤描述

DNA 标记根据随机引物标记技术采用地高辛标记引物获得了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地高辛标记的高效引物是一种专门生产的反应混合物,其中含有地高辛dUTP,碱性标记和所有的试剂,包括随机引物标记所必须的酶,已预先混合优化的5×浓度反应缓冲液。

杂交根据标准方法,地高辛标记的探针可以与固定在膜上的核酸杂交。采用碱标记形式的地高辛-11-dUTP能够更加容易和有效的被洗脱下来,使固定在膜上的核酸可以与其他的地高辛标记探针再次杂交。

免疫检测杂交探针可以用抗地高辛的碱性磷酸酶进行免疫检测,Fab 段,然后采用即时可用的化学发光底物NBT/BCIP可以看到杂交结果。

应用

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可以用于:所有类型的滤膜杂交样品材料

至少100bp的DNA片段

线性的质粒,cos质粒或者DNA

超螺旋的DNA

实验时间

步骤反应时间

DNA标记1h-O/N

杂交 6 h or O/N

免疫检测 1.5h

显色0.5-16h

检测数量

一个试剂盒足够用于:

25个标准的标记反应,每个反应的膜板DNA不超过3μg;

并可以检测50张10×10cm2的杂交膜。

质量控制

根据操作步骤中的说明对未标记的对照DNA 【pBR328】进行标记,并按

照下面的标准检测操作方法在点杂交中用0.1pg 同源DNA点在膜上16h后成色

显影检测。

试剂盒的储存和稳定性

未开封的试剂盒在保质期内可以稳定的存放在-15℃到-25℃(保质期印在标签上)。在干冰中运输。

一旦开封,请根据下表选择适宜的储存条件。

试剂盒成分储存条件

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结合物(8号管)2-8℃稳定。

NBT/BCIP (9号管) 2-8℃,避光保存

或者15-25℃保存4周

封阻液(10号管)未开封时,2-8℃或者15-25℃稳定;

一旦开封,应分装并储存在-15℃到

-25℃或者无菌条件下2-8℃间可以稳定

保存1个月;

工作溶液都应是新鲜配制的

灵敏度和特异性

采用southern杂交从1μg人胎盘DNA(经BglⅡ或EcoRⅠ酶切)中检测到单拷贝基因。

3.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

3.1 在你开始前

主要的操作要求

此表中描述了地高辛标记和检测中主要的提示:

要求指引

在清洁的条件下进行操作高压灭菌地高辛系统的试剂

过滤灭菌的溶液包括:SDS,吐温20,并

应该加入到已灭菌的溶液中。

用干净的孵育托盘每次使用前都要严格地清洗实验托盘处理膜的要求带无粉手套

处理膜的时候,只能够用干净的镊子夹

膜的边缘

3.2 流程图

3.3部分地高辛标记DNA

3.4部分标记效率的检测

3.5部分DNA固定

3.6部分杂交

3.7部分免疫检测

3.8部分洗脱和DNA斑点与另一探针的杂交3.3 地高辛标记DNA

介绍

随机引物标记的DNA带有地高辛-11-dUTP,这一标记采用的是地高辛高效引物试剂,这是一种含有随机六碳糖,dNTP混合物的5×浓度标记混合物,其中dNTP混合物包括碱性标记的地高辛-11-dUTP,标记级的Klenow酶和适合的反应缓冲液。

附加设备和所需试剂

水浴

冰水混合物

此表中列出了成分,储存条件和除了试剂盒成分外所需试剂的用途。

溶液成分储存条件/稳定性用途

水高压灭菌的双蒸

15-25℃,稳定稀释DNA

EDTA(乙二胺四乙

酸)

0.2M EDTA,pH 8.0 15-25℃,稳定终止标记反应模板DNA:模板DNA所需特征:

特征详细信息

纯度模板DNA应该采用the High Pure Plasmid Isolation Kit进行制备。

当采用其他商业化的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时,我们建议额外进行一次苯酚/氯仿抽提以去除残余的蛋白质。

在标记之前如果对模板进行限制酶切或者其他酶的修饰作用,那么此步骤也是需要进行的。

大小为了获得理想的结果,模板DNA应该线性化,且大小应该在100-10000bp以上。如果模板DNA大于10kb,那么在标记之前应该采用限制性酶切序列为4个核苷酸的限制性酶(如Hae Ⅲ)对模板进行酶解。

数量上面步骤描述原则上10ng-3μg的模板均可以标记上,然而请仔细查看在给定的表中,用于你的杂交实验所需的探针。可以根据提供的操作方法放大总体积和成分用量来获得更大量的标记探针。如果要检测复杂基因组中的单拷贝基因,需标记的模板DNA用量至少300ng(探针浓度:25ng/mL 杂交液)。

标记从琼脂糖凝胶上分离的DNA

如果你想要完成基因组的southern 杂交,你应该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将插入载体的模板DNA从载体上分离出来。

为了从凝胶中分离DNA,你可以用琼脂糖凝胶DNA提取试剂盒(the Agarose

Gel DNA Extraction Kit)进行大小在400bp-5kbp范围内DNA片段的回收。这一试剂盒既可以用于标准琼脂糖凝胶也可用于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然后,不需要进一步纯化即可对DNA片段进行高效的地高辛标记。然后标记好的探针应该用高效的PCR产物纯化试剂盒(High Pure PCR Product Purification Kit)进行纯化,以去除残留的琼脂糖颗粒。

步骤

此步骤用于标记10ng-3μg DNA 。可以通过扩大所有成分和体积标记更大量的DNA(最高达10μg)。

操作

1 向一个反应管仲中加入10ng-3μg模板DNA(线性或超螺旋)和高压灭菌的双蒸水,终体积达15μl;作为对照,向另一管中加入5μl无标记对照DNA (Vial 2)和高压灭菌水,终体积达15μl

2 沸水浴10分钟以变性DNA,然后迅速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注意:完全变性对于标记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

3 加入以下试剂到变性探针或对照DNA中:

试剂体积

Vial 5 2μL

Vial 6 2μL

Vial 7 1μL

充分混合并简单离心;

37℃孵育1小时或者过夜

注意:较长的孵育时间(最高达20小时)能够提高地高辛标记DNA的产量

4 加入2μL 0.2M EDTA(pH8.0) 和/或65℃加热10分钟终止反应

注意:采用地高辛高效引物获得的地高辛标记片段的长度范围可以从200bp到1000bp甚至更长,这主要取决于原始模板DNA的长度

标记反应的产量

表1:

此表向您展示了在适宜条件下地高辛高效引物标记的产量。在标准反应中每个实验采用1μg DNA 作为模板。1小时内,大约有15%的核苷酸参与到了0.8μg 新合成的地高辛标记DNA中。20小时后消耗了大约38%的核苷酸。

模板DNA 1h 20h

10 ng 15 ng 50 ng

30 ng 30 ng 120 ng

100 ng 60 ng 260 ng

300 ng 120 ng 500 ng

1000 ng 260 ng 780 ng

3000 ng 530 ng 890 ng

使用DIG-High-Prime溶液,增加不同模板DNA的量进行反应,并检测反应1小时和反应20小时的差异。地高辛标记DNA的产量由放射线示踪器进行测定,并通过斑点杂交进行证实(10个独立标记实验的平均值)。

3.4 标记效率的确定

介绍

地高辛标记DNA产量的确定对于获得最佳的,具有可重现性的杂交结果十分重要。在杂交混合物中探针浓度过高容易产生背景,而太低浓度则容易导致信号弱。

实验原则

检测标记探针质量的好方法是直接检测法。

步骤描述

1 将地高辛标记DNA的一系列稀释梯度点到一小块带正电荷的尼龙膜上;

尼龙膜部分区域已经点好一系列稀释梯度的地高辛标记的对照DNA(Vial 4)作为标准。

2 采用anti-DIG-AP结合物(Vial 8)和随时即用的NBT/BCIP对尼龙膜进行免疫检测。

比较地高辛标记DNA与对照DNA的一系列稀释点的强度确定标记效率。

所需附加溶液的制备

请找出下表中的成分和所需制备的试剂。下表中的缓冲液也可以在地高辛洗涤和封阻缓冲液无DNA酶和RNA酶系列产品中获得。

溶液成分/制备储存/稳定性用途

洗涤缓冲液0.1M马来酸

0.15M NaCl

pH 7.5(20℃)

0.3% (v/v)Tween

20 15-25℃,稳定去除未结合的抗

马来酸缓冲液0.1M马来酸

0.15M NaCl

用NaOH(固体)调

节pH值到

7.5(20℃)

15-25℃,稳定封阻液的稀释

检测缓冲液0.1M Tris-HCl

0.1M NaCl

pH 9.5(20℃)

15-25℃,稳定调整pH值到9.5

TE缓冲液10mM Tris-HCl

1 mM EDTA

pH 8.0

15-25℃,稳定终止颜色反应

试剂盒工作溶液的制备

下表中列出试剂盒工作溶液的制备方法:

溶液成分/制备方法储存/稳定性用途

封阻溶液用马来酸缓冲液按照1:10的比

例将10×封阻液(10号瓶按体积

比10%溶解)稀释成1×工作溶液

一直新鲜制备

封阻膜上非特异

结合位点

抗体溶液每次使用前将原始管中的

anti-digoxigenin-AP(8号

管)10000rpm离心5分钟。然后

从表面小心吸取所需用量。用封

阻溶液按照1:5000(150mU/mL)

的比例稀释anti-digoxigenin-AP

2-8℃,12h

与地高辛标记的

探针结合

底物显色

液取40μL NBT/BCIP(9号管)

于2ml检测缓冲液中混匀

注意:避光保存

即配即用

稀释系列

根据合成核苷酸的预期产量开始下面的的系列稀释,标记的探针和地高辛标记的对照DNA(Vial 4)应该稀释到1ng/μL。利用第3.3章中图表可以最好的估计出在你的探针中地高辛标记DNA的预期产量。产量取决于起始时的模板量和孵育时间。

注意:表1中给出的产量是采用高纯度的DNA模板在最佳条件下生产出的。

按照下表中的描述对你标记的探针和你的对照DNA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管DNA

(μL)

来自于管#

DNA 稀释缓

冲液(3号管)

(μL)

稀释比例终浓度

1 稀释的原液1ng/μL

2 5 1 495 1:100 10pg/μL

3 15 2 35 1:3.3 3pg/μL

4 5 2 45 1:10 1pg/μL

5 5 3 45 1:10 0.3 pg/μL

6 5 4 45 1:10 0.1 pg/μL

7 5 5 45 1:10 0.03 pg/μL

8 5 6 45 1:10 0.01 pg/μL

9 0 - 50 - 0

操作步骤

下面的步骤描述的是直接检测。

注意:在全部的步骤中,用足够的缓冲液体积完全覆盖膜。

步骤操作

1 分别从你标记的探针和标记对照DNA的2-9号管中取出1 μL点在

尼龙膜上

2 通过紫外交联或者120℃烘烤30分钟的方法将核酸固定在膜上

3 将膜转移到一个装有20mL 马来酸缓冲液的塑料容器中

在15-25℃中振荡孵育2分钟

4 在10mL 封阻液中孵育30分钟

5 在10mL 抗体溶液中孵育30分钟

6 用10mL洗涤缓冲液洗涤两次,每次15分钟

7 在10mL检测缓冲液中平衡2-5分钟

8 将膜上带有DNA的一面朝上,放入盛有2ml底物显色液的盒子中,

避光,15-25℃中孵育5分钟。

注意:不能摇动;可适当打开盒子观察染色情况

9 待显色到适合的效果后用TE缓冲液洗膜5min,扫描

结果分析

比较对照与你的标记反应产生的点的强度差异,并计算出地高辛标记DNA 的量。如果你的探针稀释后量达0.1pg的点与对照DNA的点均可见,那么说明标记的探针达到了预期的标记效率,能够满足杂交所需的探针浓度。

3.5 DNA的转移和固定

转移方法和膜

凝胶电泳的标准操作方法,胶的变性和中和均参照参考文献中Sambrook等的文章。胶中不加入EB会更好,因为EB可能引起背景不均匀的问题。

所有普通类型的DNA转移方法都适用于后续的地高辛杂交实验;

在实验中,在20×SSC中采用毛细管转移的方法将DNA转移到带有正电荷的尼龙膜上可以获得最好的结果。

注意:碱性转移(如在0.4M NaOH中)不适用于地高辛标记分子量marker 的转移。

固定操作

将DNA固定到膜上可以通过下面的任何一种操作:

如果你想采用那么

紫外交联的方法(尼龙膜)将膜放到已经用10×SSC浸透的Whatman 3MM滤纸上。

洗涤之前用紫外交联这块湿润的膜

紫外交联后,将膜放入双蒸水中简单冲洗一下,然后自然晾干。

120℃,烘烤(尼龙膜)在2×SSC简单的洗涤一下膜

将尼龙膜放在120℃下烘烤30分钟或者根据操作说明的要求进行操作。

80℃,烘烤(尼龙膜)在2×SSC简单的洗涤一下膜

将尼龙膜放在80℃下真空烘烤2小时

膜的储存

请根据下表选择膜的储存方法。

如果那么

你想继续实验立即将这个膜进行预杂交如果你想稍后进行实验那么将干燥的膜储存于2-8℃

3.6杂交

需要的附加设备DIG EASY Hyb

冰水浴

震荡水浴

或杂交炉

耐高温的塑料或者玻璃盒,培养皿,滚筒瓶或者可密封的塑料袋

注意:不要用敞口的容器盛放杂交缓冲液

杂交温度

适宜的杂交温度是根据GC含量和探针与靶片段的相似百分数计算获得的,具体的公式如下:

Tm =49.82+0.41(%G+C)-(600/I) {I=能够杂交上的片段的长度,以碱基对进行计算}

T opt.= Tm -(20~25℃)

这一给出数字的方程式是根据杂交溶液中含有50%甲酰胺的标准方程式计算得到的。

用于地高辛杂交液进行杂交的实际杂交温度T opt.要比计算出的Tm低20-25℃。T opt.可以作为一个严谨的杂交温度,允许探针和靶序列之间有18%的错配。当你的探针与靶序列的相似度低于80%时,你应该相应的降低T opt(大约每1%的错配要降低1.4℃),同时相应的调整严谨洗涤步骤(即提高SSC浓度和降低洗涤温度)。

操作步骤请参照下表进行实验。

步骤操作

1 将适量体积的杂交缓冲液(DIG EASY Hyb)提前预热到杂交温度

(37-42℃)。

在适当的容器中温和振荡30分钟进行预杂交。

注意:膜应该自由的移动。尤其是如果你在同一个预杂交溶液中放入

几张膜。

2 变性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在地高辛杂交液中浓度大约为

25ng/mL)将探针放入沸水浴中煮5分钟后快速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冷

却。

注意:因为DIG-11-dUTP 是碱标记的,因此DNA 探针不能用碱处

理(NaOH)的方法变性。

3 将变性的地高辛标记探针加入到预热的地高辛杂交缓冲液(每

100cm2的膜加入3.5mL杂交缓冲液)中,充分混合但要避免产生泡

沫(气泡容易产生背景)

4 倒出预杂交液,向膜上加入探针杂交液的混合物;

温和振荡孵育4小时或延长孵育至过夜

杂交液的储存

含有地高辛标记探针的地高辛杂交液可以储存在-15到-25℃,可以反复使用几次,在每次使用前需要68℃新鲜变性10分钟。

注意:不可以将杂交液煮沸。

严谨洗涤

对于大部分DNA:DNA应用,用0.5×SSC进行严谨洗涤已经足够。针对每个探针来说,正确的洗涤条件应该依据经验来确定。

对于人基因组DNA,采用的条件是0.5×SSC,65℃。

探针长度大于150bp且GC含量高时,应在68℃下进行洗涤。

对于长度为100bp或更短的探针,洗涤温度应该降低。

此表描述了怎样完成后面的杂交洗涤。

步骤操作

1 用足够的2×SSC,0.1%SDS连续振荡洗涤两次,每次5分钟。

2 在65-68℃,用足够的0.5×SSC,0.1%SDS(提前预热到洗涤温度)连续振荡洗涤两次,每次15分钟。

3.7 免疫检测

需要附加的试剂

请找出下表中的成分和所需制备的试剂。下表中的缓冲液也可以在地高辛洗涤和封阻缓冲液无DNA酶和RNA酶系列产品中获得。

溶液成分/制备储存/稳定性用途

洗涤缓冲液0.1M马来酸

0.15M NaCl

pH 7.5(20℃)

0.3% (v/v)Tween

20 15-25℃,稳定去除未结合的抗

马来酸缓冲液0.1M马来酸

0.15M NaCl

用NaOH(固体)调

节pH值到

7.5(20℃)

15-25℃,稳定封阻液的稀释

检测缓冲液0.1M Tris-HCl

0.1M NaCl

pH 9.5(20℃)

15-25℃,稳定调整pH值到9.5

TE缓冲液10mM Tris-HCl

1 mM EDTA

pH 8.0

15-25℃,稳定终止颜色反应

试剂盒工作溶液的制备

下表中列出试剂盒工作溶液的制备方法:

溶液成分/制备方法储存/稳定性用途

封阻溶液用马来酸缓冲液按照1:

10的比例将10×封阻液

(10号瓶按体积比10%

溶解)稀释成1×工作溶

一直新鲜制备

封阻膜上非特异

结合位点

抗体溶液每次使用前将原始管中

的anti-digoxigenin-AP(8

号管)10000rpm离心5分

钟。然后从表面小心吸取

所需用量。用封阻溶液按

照1:5000(150mU/mL)

的比例稀释

anti-digoxigenin-AP

2-8℃,12h

与地高辛标记的

探针结合

底物显色液取40μL NBT/BCIP(9号

管)

于2ml检测缓冲液中混

注意:避光保存

即配即用

操作步骤

此表描述了完成一张100cm2膜的免疫检测方法。

注意:所有的孵育均是在15-25℃下,振荡完成的。如果膜还需要再次与探针杂交,那么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膜干。

步骤操作

1 杂交和严谨洗涤后,将膜简单的用洗涤缓冲液冲洗1-5分钟

2 在100mL 封阻液中孵育30分钟

3 在20mL 抗体溶液中孵育30分钟

4 用100mL洗涤缓冲液洗涤两次,每次15分钟

5 在20mL检测缓冲液中平衡2-5分钟

6 将膜上带有DNA的一面朝上,放入盛有10ml底物显色液的盒子中,避光,15-25℃中孵育5分钟

注意:不能摇动;颜色可在数分钟内显现,持续16h;可适当打开盒子观察染色情况

7

待显色到适合的效果后用50ml TE缓冲液洗膜5min,扫描

3.8 DNA印记的洗脱和再次探针杂交

主要信息印记中的碱性标记形式的DIG-11-dUTP 能够更容易更有效的被洗脱,以用于再一次的杂交实验。

所需附加的仪器和试剂

DMF

2×SSC

0.2N NaOH, 0.1% SDS

操作步骤

此操作描述的是膜的洗脱。

注意:如果计划印记需要洗脱和再次杂交,那么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干。步骤操作

1 用大烧杯水浴加热DMF到50-60℃

将膜放入其中直到蓝色颗粒从膜上脱落双蒸水充分洗涤

2 在37℃条件下,用含有0.1%SDS的0.2M NaOH洗涤两次,每次20分钟,以去除地高辛标记的探针

3 用2×SSC充分洗涤5分钟

4 空气中干燥或用另一个探针进行预杂交和杂交

洗脱后的膜需要的储存条件

一旦膜被洗脱,可以将膜放在马来酸缓冲液中或者2×SSC中准备再用。

5 附录

20×SSC

成分及终浓度配制1L溶液各成分的用量

300mmol/L 柠檬酸三钠(二水)

3mol/L 氯化钠

水88.2g 175.3g 补足1L

溶解柠檬酸三钠(二水)和氯化钠于约0.9L水中,调pH为7.0,用水补足体积至1L。

高纯度质粒小量快速提取试剂盒操作方法及步骤说明书

杭州昊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tpp://https://www.360docs.net/doc/1d6635498.html, HighPure Plasmid Mini Kit 高纯质粒小量快速提取试剂盒 目录号:PL03 试剂盒组成、储存、稳定性: 试剂盒组成保存 50次 (PL0301) 100次 (PL0302) 200次 (PL0303) 平衡液室温5ml 10ml 20ml RNaseA(10mg/ml)-20℃150μl 250μl 500μl 溶液P1 4℃15 ml 25 ml 50 ml 溶液P2 室温15 ml 25 ml 50 ml 溶液P3 室温20 ml 35 ml 70 ml 去蛋白液PE 室温16ml 31.5 ml 63 ml 第一次使用前按说明加指定量乙醇 漂洗液WB 室温15 ml 25ml 50ml 第一次使用前按说明加指定量乙醇 洗脱缓冲液EB 室温10ml 15ml 20ml 吸附柱AC 室温50个100个200个 收集管(2ml)室温50个100个200个 本试剂盒在室温储存12个月不影响使用效果。 储存事项: 1.第一次使用时,将试剂盒所带的全部RNase A加入溶液P1后(终浓度100ug/ml) 置于2-8℃保存。如果溶液P1中RNase A失活,提取的质粒可能会有微量RNA 残留,在溶液P1中补加RNase A即可。 2.环境温度低时溶液P2中SDS可能会析出浑浊或者沉淀,可在37℃水浴加热几分 钟,即可恢复澄清,不要剧烈摇晃,以免形成过量的泡沫。 3.避免试剂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产生挥发、氧化、pH值变化,各溶液使用后应及时 盖紧盖子。 产品介绍:

本试剂盒采用改进SDS-碱裂解法裂解细胞,离心吸附柱内的硅基质膜在高盐、低pH值状态下选择性地结合溶液中的质粒DNA,再通过去蛋白液和漂洗液将杂质和其它细菌成分去除,最后低盐、高pH值的洗脱缓冲液将纯净质粒DNA从硅基质膜上洗脱。 产品特点: 1.离心吸附柱内硅基质膜全部采用进口世界著名公司特制吸附膜,柱与柱之间吸附 量差异极小,可重复性好。克服了国产试剂盒膜质量不稳定的弊端。 2.独有的去蛋白液配方,可以高效去除残留的核酸酶,即使是核酸酶含量丰富的菌 株如JM系列、HB101也可以轻松去除。有效防止了质粒被核酸酶降解。 3.快速、方便,不需要使用有毒的苯酚、氯仿等试剂,也不需要乙醇沉淀。获得的 质粒产量高、纯度好,可以直接用于酶切、转化、PCR、体外转录、测序等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 注意事项 1. 所有的离心步骤均在室温完成,使用转速可以达到13,000rpm的传统台式离心机, 如Eppendorf 5415C 或者类似离心机。 2. 提取质粒的量与细菌培养浓度、质粒拷贝数等因素有关。一般高拷贝质粒,建议 接种单菌落于1.5-4.5 ml加合适抗生素的LB培养基,过夜培养14-16个小时,可提取出多达20μg的纯净质粒。如果所提质粒为低拷贝质粒或大于10kb的大质粒,应适当加大菌体使用量,使用5-10 ml过夜培养物,同时按比例增加P1、P2、P3的用量,其它步骤相同。 3. 得到的质粒DNA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浓度与纯度。OD260 值为1相当于大约50μg/ml DNA。电泳可能为单一条带,也可能为2条或者多条DNA条带,这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超螺旋构象质粒泳动位置不一造成,与提取物培养时间长短、提取时操作剧烈程度等有关。本公司产品正常操作情况下基本超螺旋可以超过90%。 4. 质粒DNA确切分子大小,必须酶切线性化后,对比DNA分子量Marker才可以知 道。处于环状或者超螺旋状态的的质粒,泳动位置不确定,无法通过电泳知道其确切大小。 5. 洗脱液EB不含有螯合剂EDTA,不影响下游酶切、连接等反应。也可以使用水洗 脱,但应该确保pH大于7.5,pH过低影响洗脱效率。用水洗脱质粒应该保存在-

人类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人类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PCR-熔解曲线法)说明书 【产品名称】 通用名:人类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PCR-熔解曲线法) 英文名:Diagnostic kit for Mutations of Human K-ras Gene (PCR-Melting Curve Analysis) 【包装规格】 20测试/盒 【预期用途】 K-ras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短臂上,是重要的癌基因之一,编码一种21kD 的kras蛋白,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主要包括PI3K/PTEN/AKT 和 RAF/MEK/ERK信号转导途径,这些转导途径是当前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的热点,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这些途径发生药理作用。K-ras基因第12和13密码子发生突变,将导致kras蛋白变异并处于持续激活状态,使药物失效。。据中国2010版《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在一项包含101例肺腺癌亚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治疗。K-ras突变者无一例缓解(0/18),而无K-ras突变者则有20例缓解(20/62,3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因此,指南建议,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前应进行K-ras基因突变状态的检测。 本试剂盒以人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切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检测样本,用于检测肿瘤组织K-ras基因第12,13密码子的12种体细胞突变(表1),提供突变状态的定性结果。为临床肿瘤靶向药物的个体化用药提供辅助诊断依据,本品适用于进入个体化靶向治疗疗程前的患者使用。 【检验原理】 本试剂盒基于实时PCR平台,结合了特异引物、荧光探针和熔解曲线技术,定性检测DNA样品中K-ras基因12,13密码子是否存在突变。用一对K-ras基因特异引物,该引物可

地高辛标记与检测DNA试剂盒说明书

地高辛标记与检测DNA试剂盒DIG DNA Labeling and Detection Kit 采用地高辛-dUTP进行随机引物DNA标记,碱性标记,利用NBT/BCIP 酶联免疫,随时即用。 此试剂盒可对10ng-3μgDNA进行25次标记反应, 可检测10×10cm2面积的杂交膜50张 指导手册 1 前言 1.1 内容表 1 前言 1.1 内容表 1.2 试剂盒成分 2.介绍 2.1 产品简介 3. 操作步骤和所需材料 3.1 在你开始前 3.2 流程图 3.3 地高辛标记DNA 3.4 标记效率的确定 3.5 DNA的转移和固定 3.6 杂交 3.7 免疫检测

3.8 DNA印记的洗脱和再杂交1.2 试剂盒的成分 瓶号标记 内容包括功能 1 无标记对照DNA1 2 无标记对照DNA2 3 DNA稀释缓冲液2管1mL 50μg/mL鱼精DNA,10mM Tris-HCl,1mM EDTA, pH8.0 在25℃ 澄清溶液 4 DIG标记的对照 DNA 20μL 5μg/mL 质粒pBR328 DNA (用Bam HI线性 化) 澄清溶液 用于确定标记效率 5 六聚核苷酸混合物 6 标记用混合物 7 DNA聚合酶1大片 段 标记级 8 抗地高辛的碱性磷 酸酶结合物 200μL 750U/mL 从羊中获取的,Fab段,结合碱性磷酸酶 澄清溶液 9 NBT/BCIP 10 封阻试剂附加仪器与所需试剂

除了上表中列出的试剂外,你必须准备一些溶液。在下表中,你可以找到不同操作程序需要准备的设备概要。 在每个操作程序的前面提供了详细的信息。 操作程序仪器设备试剂 3.3 DIG-DNA标记水浴灭菌的双蒸水 0.2M pH8.0 灭菌的 EDTA 3.4 标记效率的半定量带正电荷的尼龙膜* 地高辛洗涤和封阻缓冲 组合* TE缓冲液 或者 洗涤缓冲液 马来酸缓冲液 检测缓冲液 3.5 DNA转移和固定紫外光盒或者商业化可用 于紫外交联的其他设备2×SSC 或者10×SSC 3.6 杂交尼龙膜,带正电荷* 杂交袋*,或者耐热的塑料 袋或者滚筒瓶(分子杂交 炉) 注意:当用地高辛杂交缓冲 液工作时,不要用开口的托 盘。DIG Easy Hyb (杂交缓冲液,需单独购买) 3.7 免疫检测耐热的塑料袋或者滚筒瓶 杂交袋* 地高辛洗涤和封阻缓冲组合* TE缓冲液 或者 洗涤缓冲液 马来酸缓冲液 检测缓冲液 3.8 DNA 斑点的脱色和大的托盘DMF

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

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 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陆小平 周文军(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小岛峰雄(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 外源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材料的基因组中,必须从转化植株中找到分子生物学的检测证据。目前,PCR、Southern杂交等作为常用检测手段而被广泛采用。虽然PCR技术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但是,以农杆菌介导的材料必须慎重这一结论,以免由于农杆菌污染造成假阳性。而Southern分析由于操作程序繁琐,对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酶切等技术要求较高,有时使杂交结果不甚理想。我们在植物基因转化的研究中,对荞麦,桑树,紫景天,洋麻等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酶切进行了探讨,对流程中的有关步骤进行技术改良,使酶切后的PNA在凝胶板上是涂布状完全达到了Southern杂交的技术要求,并用地高辛(D ig)标记探针对外源DNA进行分析,取到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1 植物基因组D NA的提取及纯化 1)提取高纯度的DNA是Southern杂交的关键, DNA的粗提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多糖、单宁、色素等大分子杂质。这些杂质通常与DNA共同沉淀或与DNA聚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一旦复合物形成,即便在以后的操作中用酚、氯仿多次纯化,也很难将其除去。我们的经验是:当用液氮破碎新鲜样品的细胞壁后,先用蒸馏水洗脱两次(洗脱温度为42℃),每次5m in。以达到洗脱多糖的目的。每次洗脱后离心5m in(13000 r m in),弃去上层液。该上层液中含有粘度较高的胶状体,其主要成分可能是粘性多糖。在提取桑树基因组DNA时,最好用叶柄或幼茎、幼叶作提取材料。在样品有限时,也可用成熟叶甚至老叶代替。据C lark M S (1998)介绍,取样前对材料进行除淀粉处理(减少光照、黑暗处理24h),可以抑制多糖的污染。但我们采用除淀粉处理后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其效果远不及用蒸馏水洗脱。另外,该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桑树DNA提取,而且也适用于其他植物材料(果树、花卉)。 2)由于桑叶中也含有酚类、色素,提取DNA时,常有茶褐色物质混入DNA中,由此而影响DNA的纯度。为了防止DNA的褐变,我们在液氮磨碎后,立即置冰箱下层或4℃条件下任其自然解冻,待粉末完全解冻后再加入DNA提取液。 3)做一次Southern杂交所需10Λg纯DNA,一般取0.2g新鲜样品即可得到10Λg以上纯DNA。因此,用该方法提取DNA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能满足一定要求。为了保证DNA的纯度,每管加样量不要太多,以0.2~0.25g新鲜样品为宜,用30mL液氮研磨成粉末,置4℃条件下解冻后分别加600ΛL提取液 和200ΛL提取液 ,再稍稍研磨后全部转入2mL的离心管中,其余步骤仍按试剂盒要求操作。 4)在去除蛋白质的干扰时,我们仍用蛋白酶K,但其中添加了80ΛL酶解缓冲液(60mmo l T h is2HC l、60mmo l ED TA、3%SD S、pH7.8),置55℃条件下酶切过夜。结束后再用苯酚、氯仿处理。 5)纯化后的DNA可以通过测定波长为230、260、280的紫外吸收光谱来确定其浓度,但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因即便有较高的OD值,仍会存有影响酶切的干扰物质,我们建议最好采用凝胶电泳检测。 2 酶切 DNA的酶切时间一般是1~3h,但结束前最好取10ΛL(总量为200ΛL)酶切产物在小孔胶上检测是否完全酶切,即DNA片段弥散于各泳道中,若加样孔下方仍有亮度较强的条带出现(重复序列例外),这表明DNA尚未完全酶切,需继续延长酶切时间。 3 Southern印迹 将完全酶切的DNA上大孔胶电泳,若DNA在胶板上呈涂布状,便可进行Southern印迹。若近加样孔一侧的泳带,其前沿参差不齐;加样孔变形;孔内残留物较多;泳道中DNA分布不匀等,这些均为干扰物存在所致。在条件许可时应重新酶切。Southern印迹可按常规方法操作,将胶板分别用0.25mo l HC l、变性液、中和液浸泡15~30m in后,用20XSSC溶液将变性DNA全部转移至尼龙膜(H ybo rdN+m em bane)上。但印迹操作时,须戴手套作业,以免污染尼龙膜而影响DNA的固定。吸水纸上的重量要逐次添加,以防泳道变形和凝胶毛细管过早堵塞。 4 杂交 1)固定 印迹结束后,取下尼龙膜,置室温中自然干燥1h,用紫外仪[FUNA2UV L IKER(FS21500)]将DNA固定到尼龙膜上(约30s)。 2)预杂交 将尼龙膜装入小塑料袋中,加入10mL 预杂交液后,驱尽袋中的气泡,封口后置65℃杂交炉(EYELA H YBR I D Z A T I ON OV EN M H S2301)中孵育1h。 3)杂交 剪开小塑料袋的一角,直接加入10ΛL变性D ig探针,赶尽气泡后重新封口,继续置65℃杂交炉中慢速振摇过夜。 该步骤的关键是小塑料袋中不能留有气泡,否则,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产品说明: 报告基因检测,是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常用方法。由于检测光量子的方法非常敏感,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t)法,是报告基因检测最常用的有效手段。荧光素酶(luciferase)催化底物荧光素的转化,发射出光子。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和海肾荧光素酶(Ranilla luciferase)催化的发光反应,具有相似的光学特征和很好的浓度线性范围(7~8个数量级的线性范围),酶的检测灵敏度达10-18mol到10-20mol,但两者催化的化学反应底物和最适反应条件完全不同。这两种荧光素酶配合形成了十分有效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其中Ranilla luciferase通常作为内参照。 本试剂盒提供了一体化形式的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采用通用裂解缓冲液,适合于两种荧光素酶活性的保持,且与其他类型的报告基因检测和蛋白含量检测兼容;优化的两种酶反应体系,使每种发光反应持续数十分钟,以便于手工操作多个样品;并保证Firefly luciferase发光及时淬灭,不影响后续Ranilla luciferase的测定;优化的反应体系还使两种荧光素酶活性比值趋于合理的敏感范围,更有利于后续数据的比较。 产品内容: 名称数量保存条件5x Universal Lysis Buffer(通用裂解液)25ml-20℃ Fassay Buffer I(虫酶缓冲液)10ml-20℃ Fassay Substrate I(虫酶底物)0.5ml-20℃ Rassay Buffer II(海酶缓冲液)10ml-20℃ Rassay Substrate II(海酶底物)0.2ml-20℃可作100次双荧光素酶检测。低温运输,-20℃或-80℃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罗氏地高辛说明书

DIG DNA Labeling and Detection Kit 采用地高辛-dUTP进行随机引物DNA标记,碱性标记,利用NBT/BCIP 酶联免疫,随时即用。 此试剂盒可对10ng-3μgDNA进行25次标记反应, 可检测10×10cm2面积的杂交膜50张 指导手册 1 前言 1.1 内容表 1 前言 1.1 内容表 1.2 试剂盒成分 2.介绍 2.1 产品简介 3. 操作步骤和所需材料 3.1 在你开始前 3.2 流程图 3.3 地高辛标记DNA 3.4 标记效率的确定 3.5 DNA的转移和固定 3.6 杂交 3.7 免疫检测 3.8 DNA印记的洗脱和再杂交

除了上表中列出的试剂外,你必须准备一些溶液。在下表中,你可以找到不同操作程序需要准备的设备概要。

2.介绍 2.1 产品概况 实验原则 此试剂盒采用DIG(地高辛),一种甾类半抗原,steroid hapten去标记DNA 应用 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可以用于:所有类型的滤膜杂交 样品材料 至少100bp的DNA片段 线性的质粒,cos质粒或者DNA 超螺旋的DNA 实验时间

检测数量 一个试剂盒足够用于: 25个标准的标记反应,每个反应的膜板DNA不超过3μg; 并可以检测50张10×10cm2的杂交膜。 质量控制 根据操作步骤中的说明对未标记的对照DNA 【pBR328】进行标记,并按 照下面的标准检测操作方法在点杂交中用0.1pg 同源DNA点在膜上16h后成色 显影检测。 试剂盒的储存和稳定性 未开封的试剂盒在保质期内可以稳定的存放在-15℃到-25℃(保质期印在标签上)。在干冰中运输。 一旦开封,请根据下表选择适宜的储存条件。 采用southern杂交从1μg人胎盘DNA(经BglⅡ或EcoRⅠ酶切)中检测到单拷贝基因。

质粒提取试剂盒-说明书-翻译

精品文档 。 1欢迎下载 E.Z.N.A.? 质粒小提试剂盒操作规程(英文版译文) (适用于No. D6942, D6943 & D6944) 1. 自新鲜划痕选择培养板中分离单菌落,接种含适当选择性抗生素的1-5ml 的LB 培 养基进行培养。37℃强力摇动(~300rpm )孵育12-16h 。使用10-20ml 培养管或容量至少4倍于培养容积的培养瓶。强烈推荐使用endA 阴性大肠杆菌菌株进行常规质粒分离。此类菌株包括DH5α和JM109。 2. 将1.5-5.0ml 细菌室温10,000 x g 离心1min 。轻轻倒出或吸走培养基并丢弃。 3. 加入250μl 的溶液I/Rnase A 重悬沉淀,涡旋或用移液器反复吹打。充分重悬沉 淀对于获得高质量的DNA 非常重要。 4. 加入250μl 溶液II ,倒置、转动试管数次使之轻轻混匀,得到透明的裂解产物。 可能需要孵育2min 。不要用力混合,以免使染色体DNA 断裂,减低质粒的纯度。该步反应不要超过5min 。溶液II 不用时要拧紧瓶盖,以免试剂被空气中的CO2酸化。 5. 加入350μl 溶液III ,立即倒置试管数次混匀,直至白色絮状沉淀物形成。为避免 形成局部沉淀,加入溶液III 后应立即、充分混匀溶液。 6. 室温≥10,000 x g 离心10分钟。白色沉淀物形成,立即进行下一步操作。 7. 小心翼翼.... 的吸取上清液,加入装配在2ml 收集管中的小量纯化柱I 中。确保离心沉淀未受扰动,确保没有细胞碎片加入到柱子中。室温下10,000 x g 离心1分钟,使裂解液完全通过柱子。 8. 丢弃滤过液,重新使用2ml 收集管;加入500μl HB 缓冲液清洗柱子,室温10,000 x g 离心1分钟,使溶液完成通过柱子。该步操作需确保残余的蛋白质污染被去除,以保证获得高品质的DNA 以适合于下游的应用。 9. 丢弃滤过液,重新使用2ml 收集管;加入700μl 用无水乙醇稀释的DNA 清洗液清 洗柱子,室温10,000 x g 离心1分钟,使溶液完全通过柱子,丢弃滤过液。 注意:DNA 清洗液的浓缩液使用前必须用无水乙醇稀释(5倍稀释),如果DNA 清洗液稀 释液经过冷藏,则使用之前必须置于室温。 10. 可选步骤:重复清洗,加入另外的700μl 用无水乙醇稀释的DNA 清洗液。 11. 将空柱子≥13,000 x g 离心2min ,使柱子的基质干燥。此步骤为关键操作,不可 遗漏。 12. 将柱子放入干净的1.5ml 微量离心管中。将30-50μl (取决于终产物的期望浓度) 洗脱液或无菌去离子水直接加入柱子基质上,使之于室温下静置1-2min 。≥13,000 x g 离心1min 洗脱DNA 。可以进行二次洗脱,以收集残存的DNA 。 13. DNA 的产量和质量:分别在波长260nm 和280nm 处测定样品适当稀释液的吸光度。DNA 的浓度计算如下: DNA 浓度=A 260×50×(稀释倍数)μg/ml A 260/A 280的比率可以反映核酸的纯度。比值大于1.8表明核算的纯度在90%以上。或者,DNA 的产量(及质量)有时可以通过琼脂糖胶/溴乙锭电泳与已知浓度的DNA 样品相比较更好的予以确定。通常情况下洗脱的大部分DNA 是超螺旋单体形式,但也可能存在串联体形式。 张小强 翻译

B-raf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PCR-毛细管电泳法)标准化操作流程

B-raf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 标准化操作流程 1、预期用途 该产品用于定性检测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石蜡包埋病理组织切片DNA的B-rafV600E 基因突变。B-raf 基因是一种癌基因,编码一种丝/ 苏氨酸特异性激酶,是RAS/RAF/MEK/ERK/MAPK 通路重要的转导因子,参与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事件,如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B-raf 基因位于7p34,长约190kb,转录mRNA 长2.5kb,编码783 氨基酸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94000-95000 Da。 研究表明,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如恶性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肝癌及胰腺癌等均存在不同比例的B-raf 突变,B-raf 突变主要发生在Exon15 上的激活区的第1799 氨基酸上(T 突变为A),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V600E),该突变能使B-raf 激酶活性提高,V600E 突变能模拟T598 和S601 两个位点磷酸化作用,使BRAF 蛋白激活。近来研究表明,对于野生型Kras、但存在B-raf 基因V600E 突变患者,抗EGFR 单抗治疗无效。2010 年版《NCCN 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已明确指出“如K-ras 基因无突变时,需检测B-raf 基因突变,如果后者存在V600E突变,则不应该给予抗EGFR 单抗治疗。” 2、仪器配置要求 移液器,振荡器,微型离心机,生物安全柜,高速冷冻离心机,定性PCR仪,荧光定量PCR仪(ABI7500,LightCycler? 480,MX3000P,CFX-96等),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基因分析仪(ABI3130,ABI3500DX)。 3、耗材要求 无菌带滤芯吸头、吸水纸,离心管(1.5ml,0.5ml,0.2ml)、PCR反应管(配套荧光定量PCR仪型号)及无粉一次性乳胶手套,基因分析板。 4、责任人 基因扩增实验室室长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5、执行人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有合格的操作技能的检验专业技术人员。 6、检测原理 本产品选取人类基因组B-raf 基因Exon 15 上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扩增后的PCR 产物片段进行测序分析。使用尿苷酶(UNG)防污染体系,经加热可以选择性地降解U-DNA,以防止先前PCR 扩增产物的污染。 7、试剂来源 北京鑫诺美迪基因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8、样本要求 8.1用量:每例标本切5张(10μm)白片,连续切片,不漂洗脱蜡,直接封存于1.5ml EP管中; 8.2质量:为确保DNA提取成功率,必须选择2年以内的石蜡标本; 8.3标本收集方法:石蜡包埋病理切片样品应确定含有肿瘤病变细胞,为了保证切片组织中

大量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操作方法及步骤说明书

大量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目录号:DN04 DN0401 16次×10ml DN0402 32次×10ml DN0403 96次×10ml 适用范围: 适用于快速提取各种动物全血基因组DNA 试剂盒组成、储存、稳定性: 试剂盒组成保存16次×10ml 32次×10ml 96次×10ml 10x红细胞裂解液室温50 ml 100 ml 300 ml 细胞核裂解液室温180 ml 180×2 ml 250 m l×4 蛋白沉淀液室温55 ml 110 ml 330 ml DNA溶解液室温15 ml 30 ml 90 ml 本试剂盒在室温储存18个月不影响使用效果。 储存事项: 1.环境温度低时细胞核裂解液中某些去污剂成份会析出出现浑浊或者沉淀,可在 37℃水浴加热几分钟,即可恢复澄清,不要剧烈摇晃,以免形成过量的泡沫。 2.蛋白沉淀液可能出现析出和沉淀,可以在37℃水浴几分钟帮助重新溶解,如果不 能完全溶解,也不影响使用效果,直接取用上层溶液即可。

3.避免试剂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产生挥发、氧化、pH值变化,各溶液使用后应及时 盖紧盖子。 产品介绍: 本试剂盒根据全血特点采用几个快速步骤提取基因组DNA。首先红细胞裂解液裂解去除不含DNA的红细胞,细胞核裂解液裂解白细胞释放出基因组DNA,然后蛋白沉淀液选择性沉淀去除蛋白,最后纯净的基因组DNA通过异丙醇沉淀并重溶解于DNA 溶解液。 产品特点: 1.从十几个配方中优选出的红细胞裂解液配方,裂解快速完全。 2.不需要使用有毒的苯酚等试剂。 3.快速,简捷,单个样品操作一般可在1小时内完成。 4.结果稳定,产量高(典型的产量10ml全血可提取出150-500μg),OD260/OD280 典型的比值达 1.7~1.9,长度可达50kb-150kb,可直接用于构建文库、PCR、Southern-blot和各种酶切反应。 注意事项 1.所有的离心步骤均在室温完成,使用转速可以达到2,500 x g,并配备容纳50ml心 管转头的传统台式离心机。 2.用户需自备异丙醇和70%乙醇。 3.典型的产量10ml全血可提取出150-500μg基因组DNA(不同样品尤其疾病样品中 中白细胞数量差异可能非常大,因此产量的个体差异也可能非常大)。 4.本试剂盒为溶液型,可以很容易的按照比例扩大或者缩小每次处理的全血量 (20μl-10ml),请联系我们索取其它处理量的操作手册。

Braf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人类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说明书 【产品名称】 通用名:人类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英文名:Diagnostic kit for V600E Mutation of Human B-raf Gene(Fluorescence PCR Analysis) 【包装规格】 20测试/盒 【预期用途】 B-raf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上,是一种癌基因,属RAF基因家族,有18个外显子,编码一种含783个氨基酸的B-raf蛋白,是EGFR通路RAS/RAF/MEK/MRK/MAPK中重要的转导因子,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 针对EGFR的肿瘤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该途径发生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B-raf基因突变,其中第15外显子上V600E点突变最常见,约占所有突变的90%以上,该突变导致B-raf蛋白被异常激活,从而使患者接受EGFR-TKI药物和EGFR单抗类药物治疗失效。据中国2010版《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对K-raf基因检测正常的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应进一步检查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以指导靶向药物治疗方案。 本试剂盒以人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切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检测样本,用于肿瘤组织B-raf 基因V600E点突变的定性检测,为临床肿瘤靶向药物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本公司尚无临床实例证实B-raf 基因突变与靶向药物的相关性,其相关性主要来自文献报道,因此本试剂盒检测结果仅用于辅助临床医生对肿瘤患者制定用药方案。 【检验原理】 本试剂盒基于实时荧光PCR平台,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RMS)技术、野生型基因扩增抑制技术和多重PCR技术检测B-raf基因V600E突变。ARMS技术是指PCR引物的3’端末位碱基必须与其模板DNA互补才能有效扩增,通过设计特异性ARMS引物,对存在V600E突变的B-raf基因靶序列进行PCR扩增放大,并利用FAM基团标记的Taqman 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因为采用了野生型基因扩增抑制剂,使ARMS体系能够耐受更高浓度的背景野生型B-raf基因,降低了试剂盒对基因组样本的DNA浓度要求,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为质控扩增体系的有效性,试剂盒设置了内质控和外质控,内质控基因是人类基因组的一个保守片段,长

探针标记

核酸探针已被广泛用于筛选重组克隆、基因多样性的种性检测和真菌种群内及种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评价。最早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分辨力强的特点,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也存在着一系列令人困扰的问题,如成本高、探针半衰期短、放射性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等。而且在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时,需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及相应的实验保护设施,还需要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来操作,因而限制了在普通实验室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非放射性核酸探针大多通过酶促、光化学和化学手段掺入一种报道基团,这种报道基团可通过高灵敏度的冷光、荧光或金属沉淀等检测系统检测。另外,应用pH电极或感应器技术的电化学检测系统也有报道。在这些检测系统中,灵敏度最高的是生物素- 亲合素检测系统和半抗原-抗半抗原地高辛检测系统。由于生物样品中常含有内源性生物素及生物结合蛋白,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会发生一些非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实验效果。与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同样具有高灵敏度,却减少了非特异性结合的地高辛检测系统,已为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地高辛(Digoxigenin ,DIG) 又称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元,是一种类固醇半抗原分子。 第四节非放射性标记的核酸探针 放射性标记核酸探针在使用中的限制,促使非放射性标记核酸探针的研制迅速发展,在许多方面已代替放射性标记,推动分子杂交技

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已形成两大类非放射标记核酸技术,即酶促反应标记法和化学修饰标记法。 酶促反应标记探针是用缺口平移法,随机引物法或末端加尾法等把修饰的核苷酸如生物素-11-dUTP掺入到探针DNA中,制成标记探针,敏感度高于化学修饰法,但操作程序复杂,产量低,成本高。 化学修饰法是将不同标记物用化学方法连接到DNA分子上,方法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量制备(>50μg)如光敏生物素标记核酸方法,不需昂贵的酶,只在光照10~20min,生物素就结合在DNA 或RNA分子上。 非放射性标记核酸探针方法很多,现介绍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一、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方法 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如生物素-11-dUTP,可用缺口平移或末端加尾标记法。实验发现生物素可共价连接在嘧啶环的5位上,合成TTP或UTP的类似物。在离体条件下,这种生物素化dUTP可作为大肠杆菌多聚酶I(DNA酶I)的底物掺入带有缺口的DNA或RNA,得到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这种标记方法称为缺口平移法。用标记在DNA上的生物素与链霉亲合素-酶(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物进行检测。

地高辛标记及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讲述

仅仅研究于生命科学,不适合在诊断过程使用 只能在体外使用 地高辛DNA标记和检测试剂盒1 和NBT/BCIP一起用于颜色检测 通过酶联免疫法采用地高辛-dUTP进行随机引物DNA标记,碱性标记和检测货号:11 745 832 910 此试剂盒储存条件-15o C—-25o C 此试剂盒可对10ng-3ugDNA进行12次标记反应 可检测100cm2面积的杂交膜24张 指导手册 2009.11版

1前言 1.1内容表 1前言 (2) 1.1内容表 (2) 1.2试剂盒内容 (3) 2简介 (5) 2.1产品概述 (5) 3步骤和所需材料 (8) 3.1开始之前 (8) 3.2地高辛DNA标记 (9) 3.3 标记效率的测定 (11) 3.4 DNA 的转移和固定 (14) 3.5杂交 (16) 3.6免疫检测 (18) 3.7 DNA印记的洗脱和再杂交 (20) 4结果 (21) 4.1典型的结果 (21) 5附录 (23) 5.1故障排除 (23) 5.2引用 (24) 5.3订购信息 (25)

1.2 试剂盒内容

附加仪器与所需试剂 除了上表中列出的试剂外,你必须准备一些溶液。在下表中,你可以找到不同操作程序需要准备的设备概要。 *标记的产品可以从Roche Applied Science 获得

2 介绍 2.1 产品概况 实验原则 此试剂盒采用地高辛(DIG),一种甾类半抗原,去标记DNA探针从而通过酶免疫分析

应用 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可以用于: 所有类型的滤膜杂交 总基因组DNA中单拷贝基因的检测,甚至对于高度复杂的生物也可以进行 检测,如人,大麦和小麦。 样品材料 至少100bp的DNA片段 线性的质粒,cos质粒或者λDNA 超螺旋的DNA 实验时间 此表格列出了每一步实验所需的反应时间 检测数量 一个试剂盒足够用于: 不超过3ug的模板DNA的12个标准的标记反应 和100cm2有24个斑点的检测 质量控制 根据操作步骤中的描述,对未标记的对照品DNA(PBR328)进行标记,0.1pg同源DNA 在点杂交中通过16h的显色来检测(1pg同源DNA可以通过1小时的显色进行检测)。

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磁珠法

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磁珠法) 使用说明书(Cat#Yu-TD02-1) 【产品介绍】 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采用国内领先的专利技术合成的纳米磁珠颗粒和多次实验优化的缓冲液体系,能从样品中分离纯化高质量DNA。在一定条件下,磁珠表面修饰的基团高效吸附目的DNA,而当条件改变时,磁珠释放吸附的DNA,达到快速分离纯化DNA的目的。整个过程安全、无毒、便利,提取的DNA质量稳定、纯度高。纯化后的DNA适用于多种后续实验。本试剂盒可以从少量动物组织中分离纯化出高质量、高浓度的DNA。 【产品特点】 1. 效率高:DNA提取得率高,操作简便。 2. 安全、无毒害:整个操作过程无需使用苯酚、氯仿等有毒物质,提取环境更加安全。 3. 高纯度:OD260/230在1.5左右,OD260/280在2.0左右。可直接用于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 【试剂盒组成】 【规格】50T/盒 【自备试剂】无水乙醇,异丙醇 【贮藏与有效期】 裂解吸附液和Buffer AW1必须室温(15-25℃)避光保存;磁珠室温保存;其他所有试剂室温保存,有效期为1年。 【注意事项】

1、Buffer AW1使用前,加入18mL无水乙醇,混匀,使乙醇含量为60%。★ 2、Buffer AW2使用前,加入21mL无水乙醇,混匀,使乙醇含量为70%。★ 3、磁珠使用前必须充分混匀。★ 4、组织最好置于组织核酸(DNA/RNA)保存液(Cat#Yu-TP01)或液氮中保存。【操作步骤】 1、样本的处理 1.1、液氮中保存的组织将组织在液氮中磨成粉末后,使液氮充分挥发。再以50-100mg组织中加入1mL裂解吸附液,充分研磨。以下进入步骤2。 1.2、组织保存液中保存的样本取出在组织保存液中保存的组织,加入1mL无水乙醇洗涤组织两次。再以50-100mg组织中加入1mL裂解吸附液,充分研磨。以下进入步骤2。 2、吸取400μL研磨后的裂解吸附液转入1.5mL的EP管中,加入5μL蛋白酶K,60℃1500rpm10分钟。 3、取出EP管,加入250μL异丙醇和10μL混匀的磁珠,闭盖,充分混匀。室温1500rpm振荡10min。 4、取出EP管,瞬时离心,将EP管放于磁力架上,吸附磁珠4分钟。 5、在磁力架上,打开EP管盖,吸弃液体,保留磁珠。 6、加入600μL Buffer AW1,闭盖。从磁力架上取下EP管,充分混匀使磁珠完全分散至洗液中。 注:可以在漩涡振荡仪上3000rpm振荡20秒,使EP管壁上的磁珠完全分散至洗液中。 7、将EP管放回磁力架,吸附磁珠3分钟至液体清澈(吸附磁珠2分钟后,颠倒磁力架3次,使EP管盖上残留的磁珠被充分回收)。打开EP管盖子,吸弃液体,保留磁珠(需吸干EP管底和管盖中的残留液体)。 注:由于各个实验室磁力架磁力不尽相同,吸附时间可以延长,直至液体清澈。 8、加入600μL Buffer AW2,闭盖。从磁力架上取下EP管,充分混匀使磁珠完全分散至洗液中。 注:可以在漩涡振荡仪上3000rpm振荡20秒,使EP管壁上的磁珠完全分散至洗液中。

各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解析

各种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解析 荧光素酶(Luciferase)是自然界中能够催化荧光素产生生物发光的酶的统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来自萤火虫体内(Fire?y)和海肾(Renilla)体内的两类萤光素酶,分别命名为F-Luciferase和R-Luciferase,同时近年来研究得较多的来源于高斯氏菌的高斯荧光素酶(Gauss luciferase)。 荧光素酶可以催化luciferin氧化成oxyluciferin,在luciferin氧化的过程中,会发出生物荧光(bioluminescence),可通过荧光测定仪设备测定luciferin氧化过程中释放的生物荧光,常应用于启动子转录活性调控及miRNA靶基因验证等方向研究。 萤火虫萤光素酶 最通用和最常见的报告基因是北美萤火虫photinus pyralis的荧光素酶,该蛋白质不需要翻译后修饰即可获得酶活性。高浓度(体内)甚至没有毒性,可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 Amplite?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 图1.在带有NOVOstar读板器(BMG Labtech)的白色96孔板中,使用Amplite?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基因检测试剂盒(12518)检测萤光素酶剂量反应。该试剂盒可在20min-5h的孵育时间内检测到低至0.1pg /孔的萤光素酶,而不会丢失信号强度。半衰期超过4小时。 Amplite?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12518)使用无DTT专利配方来定量活细胞和细胞提取物中的萤光素酶活性。该测定基于萤火虫荧光素酶,萤火虫荧光素酶是一种单体的61 kD 酶,可催化荧光素的两步氧化,在560 nm处产生光。

Amplite?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特点: 具有优化的“混合读取”测定规程,可与HTS液体处理仪器兼容 具有高灵敏度,可用于需要低检测限的测定 具有用于研究基因调控和功能的快速,简单且均一的生物发光测定法 与标准细胞生长培养基的使用兼容 高斯荧光素酶 近年来,其他荧光素酶(例如高斯荧光素酶)的使用有所增加,因为这些报告基因较小,并且不需要ATP的存在。高斯荧光素酶是一种20 kD的蛋白质,可通过氧气催化腔肠素氧化,产生光。来自于海洋足类高斯氏菌的生物发光酶在表达后可有效地从哺乳动物细胞中分泌出来。 Amplite?高斯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使用专有的发光配方来定量细胞培养基中的荧光素酶活性。当该试剂与高斯荧光素酶相互作用时,产生发光产物,该发光产物提供强发光。 Amplite高斯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试剂盒特点: 提供了与HTS液体处理仪器兼容的所有基本组件 它们具有高灵敏度,可以以方便的96孔和384孔微量滴定板形式进行 半衰期为一小时的“辉光型”信号在大量检测板之间提供一致的信号 与标准细胞生长培养基兼容 海肾荧光素酶 海肾萤光素酶是一种从海桑(Renilla reniformis)分离的36 kDa蛋白。与萤火虫荧光素酶相比,海肾荧光素酶的底物和辅因子要求不同。海肾荧光素酶在氧气存在下使用腔肠素,产生480 nm的蓝光。与萤火虫萤光素酶类似,海肾萤光素酶因其底物要求和光输出方面的差异而可用于双重报告检测。 Amplite?海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 Amplite?Renilla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方法,可以使用专有的发光配方在基于细胞的检测中检海肾萤光素酶的活性,与海肾萤光素酶相互作用后,该试剂产生具有强光的产物。 Amplite?海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特点: 该测定法与标准细胞生长培养基兼容 该试剂盒可以测量野生型和合成hRluc基因的原始表达或基因表达 每个试剂盒均包含可以方便96孔和384孔板检测所必不可少的组分 各类萤光素酶底物,辅因子和物理特性:

高纯度质粒小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高纯度质粒小提试剂盒 Pure Mini Plasmid Kit (目录号:HS0103) 产品包装 试剂盒成分 50 preps Buffer P1 15 ml Buffer P2 15 ml Buffer P3 20 ml Buffer PD 30 ml RNase A(10 mg/ml) 150 ul Buffer PW 60 ml Buffer EB 10 ml Spin Columns PA 50个 Collection Tubes (2 ml) 50个 (注意:使用前将全部RNase A 溶液加到Buffer P1中混合均匀,2 ~ 8℃保存) 保存条件 本试剂盒在室温(15 ~ 25℃)干燥条件下,可保存12个月;更长时间的保存可置于2 ~ 8℃。若溶液产生沉淀,应在使用前置于37℃下溶解沉淀。单独包装的RNase A 在室温可稳定保存12个月。加入RNase A 后的Buffer P1应置于2 ~ 8℃保存,可稳定保存6个月。 产品简介 本试剂盒用于高纯度质粒DNA 的小量制备与纯化。菌体经碱裂解、高盐、低pH 处理,质粒可从菌体中释放出来,并特异、高效地被离心柱硅胶膜(Spin Columns PA )吸附。通过去蛋白液(Buffer PD )和漂洗液(Buffer PW )的清洗可去除蛋白及其他杂质,在低盐、高pH 条件下洗脱,最后得到高纯度的质粒DNA 。 北京厚生博泰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Hooseen Biotech Co., Ltd.

使用本试剂盒可从1 ~ 5 ml过夜培养的菌液中纯化得到高达20 ug的高纯度质粒DNA,可在30 min之内完成提取任务。所得质粒可直接用于酶切、转化、PCR、测序、低敏感细胞株的转染等各种常规分子生物学操作。 产品特点 1. 快速:步骤少,操作简便,节约时间。 2. 简便:离心吸附柱不需要预平衡,漂洗液Buffer PW 和去蛋白液Buffer PD不需要另加乙醇,即开即用。 3. 纯度高:所得质粒可直接用于酶切、转化、PCR、测序、低敏感细胞株的转染等各种常规分子生物学操作。 操作步骤 1. 取1 ~ 5 ml过夜培养的菌液,室温12,000 rpm离心1 min,尽量将上清去除干净。 (注意:根据菌液的浓度决定取液量,浓度高时取1 ml菌液离心即可,浓度低时可多收集一次) 2. 加入250 ul Buffer P1,用枪头充分吹打使菌体重悬均匀。 (注意:是否将RNase A溶液加到Buffer P1中并混合均匀;菌体沉淀是否悬浮充分,如有未彻底悬浮的菌块会影响裂解,导致提取的质粒浓度及纯度降低) 3. 加入250 ul Buffer P2,温和颠倒混匀6 ~ 8次,直到溶液变得清亮粘稠。 (注意:不可剧烈震荡,以免造成基因组DNA片段的污染,所用时间不要超过5 min,以免质粒受到破坏,如未完全变得清亮,可能是菌体太多,可增加Buffer P2的用量,在后续的操作中Buffer P3的用量也要相应增加) 4. 加入350 ul Buffer P3,立即温和颠倒混匀6 ~ 8次,可见白色沉淀物产生,室温静置2 min,然后12,000 rpm离心3 ~ 5 min。 (注意:Buffer P3加入后应立即混合,避免产生局部沉淀,如果上清中还有微小白色沉淀,可再次离心后取上清) 5. 小心将上清液转移到离心吸附柱Spin Columns PA中,静置2 min,让质粒DNA与吸附柱中的硅胶膜充分结合。12,000 rpm离心0.5 ~ 1 min,弃收集管中的废液。 6. 向吸附柱中加入500 ul去蛋白液,12,000 rpm离心1 min,弃收集管中废液。 (注意:如果宿主菌是endA-,如DH5α若TOP10,此步骤可省略。如果宿主菌是endA+,如TG1、BL21、HB101、JM101等,此步骤不可省略,因这些宿主菌含有大量的核酸酶,易降解质粒。如果提取低拷贝质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