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钾泵原理
钠钾泵的补钾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钠钾泵的补钾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部分:钠钾泵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膜蛋白,它在维持细胞内外钠钾离子平衡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钠钾泵通过将细胞内的钠离子排出,同时将钾离子进入细胞内,维持了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和正常的细胞功能。
然而,当机体内钾离子丢失过多或者钾摄入不足时,可能会导致细胞内钾离子浓度下降,影响钠钾泵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细胞内外钠钾离子平衡。
因此,补充钾离子成为维持正常细胞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钠钾泵在补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重要性,旨在加深对钠钾泵的理解,提高补钾原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钠钾泵的基本原理,解释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钠钾平衡中的关键作用。
随后会深入探讨补钾的必要性,分析补钾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
最后,将详细阐述补钾的作用机制,解释补钾是如何通过调节细胞内外离子平衡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钠钾泵的补钾原理,认识到补钾对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补钾在维持身体功能中的作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钠钾泵在维持体内钠钾平衡中的重要性,以及补钾在调节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的作用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钠钾泵的基本原理和补钾的必要性,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补钾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引起更多人对钠钾平衡的关注,促进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重视,从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2.正文2.1 钠钾泵的基本原理钠钾泵,也称为钠钾ATP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膜蛋白,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平衡。
钠钾泵是一种能耗型蛋白,通过耗费三分子ATP分子的能量来完成钠和钾的主动运输。
其基本原理如下:1. 细胞外钠离子进入泵的第一个结合位点,此时泵处于磷酸化状态;2. 水解ATP,释放出能量,使泵从磷酸化状态转变为去磷酸化状态;3. 细胞内的钾离子结合到泵的第二个结合位点;4. 离子结合位点进行构象变化,导致钠钾泵恢复到磷酸化状态;5. 钠离子从细胞内释放到胞外,钾离子从胞外输送到细胞内;6. 钠钾泵回到磷酸化状态,循环开始。
细胞膜钠钾泵生理学

细胞膜钠钾泵生理学引言细胞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单位,其内部环境的稳定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细胞膜钠钾泵作为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转运系统,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细胞膜钠钾泵的生理学特征、工作原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钠钾泵的概述钠钾泵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ATP酶,它通过分解ATP产生能量,驱动钠离子和钾离子进行跨膜转运。
这种转运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到细胞的渗透压和电位,还对许多生命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钠钾泵由两个亚基组成:α和β。
α亚基负责催化ATP水解,并具有转运钠钾离子的能力;β亚基则调节α亚基的活性,并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钠钾泵的工作原理钠钾泵通过水解ATP产生的能量,驱动钠离子和钾离子进行反向转运。
具体来说,每分解一个ATP分子,钠钾泵可以转运3个钠离子出细胞,同时转运2个钾离子进入细胞。
这一过程可有效维持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平衡,从而保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钠钾泵的变化钠钾泵的数量和活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细胞内信号转导、神经递质释放等机制可通过调节钠钾泵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钠钾泵的数量和活性。
此外,一些疾病状态,如高血压、癫痫等也会引起钠钾泵的功能异常。
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细胞的生理功能,包括渗透压、电位以及细胞代谢等。
临床意义钠钾泵生理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神经科学中,钠钾泵的功能异常与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针对钠钾泵的药物研究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心血管疾病中,钠钾泵的功能失调可导致心脏电生理紊乱,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因此,对钠钾泵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将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在肾脏疾病中,钠钾泵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肾脏排钾能力下降,从而引发高钾血症等疾病。
因此,对钠钾泵的调节和保护也是肾脏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向。
结论细胞膜钠钾泵作为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的关键调节者,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NA+-K+泵工作原理及生理意义

工作原理
钠钾泵位于动物细胞的质膜上,由2个α和2个β亚基组成四聚体,β亚基是糖基化的多肽,并不直接参与离子跨膜转运,但帮助在内质网新合成的α亚基进行折叠。
1.细胞内侧α亚基与Na+结合促进A TP水解,α亚基上的一个天冬氨酸残基磷酸化引起α亚基构象发生变化,将Na+泵出细胞。
2.同时细胞外的K+与α亚基的另外一点结合,使其磷酸化,α亚基构象再度发生变化,将K+泵入细胞。
3.完成整个循环。
从整个转运过程中α亚基的磷酸化发生在Na+结合后,去磷酸化发生在与K+结合后。
每个循环消耗一个ATP,可以逆电化学梯度泵出3个Na+和泵入2个K+。
生理功能
1.维持细胞膜电位
膜电位是膜两侧的离子浓度不同形成的,细胞在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质膜内侧为负,外侧为正。
每一个工作循环下来。
钠钾泵从细胞泵出3个Na+并且泵入2个K+。
结果对膜电位的形成了一定作用。
2.维持动物细胞渗透平衡
动物细胞内含有多种溶质,包括多种阴离子和阳离子。
没有钠钾泵的工作将Na+蹦出细胞,拿水分子将由于渗透压顺着自身浓度梯度通过水孔蛋白大量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吸水膨胀。
细胞外除了高浓度的Na+外还有Cl-参与维持动物细胞渗透压平衡。
3.吸收营养
动物细胞对葡萄糖或氨基酸等有机物吸收的能量由蕴藏在Na+电化学梯度中的势能提供。
Na+-K+泵工作形成的Na+电化学梯度驱动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以同向协同转运的方式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转运进小肠上皮细胞,然后在经GLUT2以协同转运扩散的方式转运转运进入血液。
na-k泵工作原理及过程

na-k泵工作原理及过程Na-K泵是一种ATP酶,它可以将细胞内的钠离子和细胞外的钾离子进行运输。
Na-K泵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并且在神经元、肌肉细胞等细胞类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Na-K泵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1. Na-K泵的结构Na-K泵是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蛋白,其中α亚单位含有约1000个氨基酸,分为10个跨膜区域,这些跨膜区域形成了离子通道。
β亚单位则含有约300个氨基酸,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Na-K泵的活性。
2. Na-K泵的工作原理Na-K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ATP的水解来驱动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运输。
具体来说,Na-K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Na-K泵处于静止状态时,ATP分子结合在Na-K泵的α亚单位上,使得Na-K泵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使得Na离子的结合位点向外暴露,K离子的结合位点向内暴露。
(2)Na离子从细胞内部进入Na-K泵的结合位点,同时ATP水解成ADP和磷酸根离子,释放出能量。
(3)释放的能量使得Na-K泵的构象发生变化,Na离子被推出细胞外,K离子则从细胞外进入Na-K泵的结合位点。
(4)K离子结合后,Na-K泵的构象再次发生变化,K离子被推出细胞内,Na-K 泵回到静止状态。
3. Na-K泵的调节Na-K泵的活性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ATP浓度、钠离子浓度、钾离子浓度、pH值等。
此外,Na-K泵的活性还可以受到一些药物的影响,例如心脏糖苷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Na-K泵的活性来提高心脏收缩力。
总之,Na-K泵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膜蛋白,它通过ATP的水解来驱动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运输,维持了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对于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钠钾泵高中生物知识点

钠钾泵高中生物知识点摘要:1.钠钾泵的概述2.钠钾泵的作用原理3.钠钾泵在生物学中的应用4.钠钾泵的临床意义5.提高钠钾泵功能的方法正文:钠钾泵是高中生物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膜上,对细胞内外离子的运输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钠钾泵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点。
一、钠钾泵的概述钠钾泵,又称钠钾ATP酶,是一种跨膜转运蛋白。
它在细胞膜上进行主动运输,将细胞内的钠离子泵出细胞,同时将钾离子泵入细胞。
这种转运过程消耗能量,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二、钠钾泵的作用原理钠钾泵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ATP水解。
当ATP水解为ADP和磷酸时,钠钾泵获得能量,驱动钠离子从细胞内向外泵出,同时将钾离子从细胞外向内泵入。
这一过程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保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三、钠钾泵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钠钾泵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1.神经细胞的兴奋传导:钠钾泵维持神经细胞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使神经细胞能够快速产生和恢复静息电位,从而实现兴奋的传导。
2.肾脏尿液浓缩: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钠钾泵,将钠离子泵出,使得尿液浓缩,有利于水分和废物的排出。
3.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分泌细胞内的钠钾泵活性增加,使得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降低血糖。
四、钠钾泵的临床意义钠钾泵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如:1.治疗高血压:抑制钠钾泵活性,使得钠离子在细胞内累积,降低细胞外液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2.治疗心力衰竭:增强钠钾泵活性,有利于尿钠排泄,减轻心脏负荷。
五、提高钠钾泵功能的方法1.合理饮食:适当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有助于提高钠钾泵功能。
2.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细胞膜钠钾泵的活性,增强身体的抗氧化能力。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有助于提高钠钾泵功能。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钠钾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生物学学习中,掌握钠钾泵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生物学现象,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Na-K泵的工作原理

钠钾泵的具体工作原理
Na+-K+泵 ——实际上就是Na+-K+ATP酶,存在于动、 植物细胞质膜上,它有大小两个亚基,大亚基催化ATP水 解,小亚基是一个糖蛋白。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 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 生变化。大亚基以亲Na+态结合Na+后,触发水解ATP。每 水解一个ATP释放的能量输送3个Na+到胞外,同时摄取2 个K+入胞,造成跨膜梯度和电位差,这对神经冲动传导尤 其重要,Na+-K+泵造成的膜电位差约占整个神经膜电压的 80%。若将纯化的Na+-K+泵装配在红细胞膜囊泡(血影) 上,人为地增大膜两边的Na+、K+梯度到一定程度,当梯 度所持有的能量大于ATP水解的化学能时,Na+、K+会反 向顺浓差流过Na+-K+泵,同时合成ATP。
质子泵
• 质子泵有三类(图):P-type、V-type、F-type。 • 1 、 P-type :载体蛋白利用 ATP 使自身磷酸化( phosphorylation ), 发生构象的改变来转移质子或其它离子,如植物细胞膜上的H+泵、动 物细胞的 Na+-K+ 泵、 Ca2+ 离子泵, H+-K+ATP 酶(位于胃表皮细胞, 分泌胃酸)。 • 2 、 V-type :位于小泡( vacuole )的膜上,由许多亚基构成,水解 ATP产生能量,但不发生自磷酸化,位于溶酶体膜、动物细胞的内吞 体、高尔基体的囊泡膜、植物液泡膜上。 • 3、F-type:是由许多亚基构成的管状结构,H+沿浓度梯度运动,所 释放的能量与ATP合成耦联起来,所以也叫ATP合酶(ATP synthase),F是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偶联因子(factor)的缩写。 F型质子泵位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其详 细结构将在线粒体与叶绿体一章讲解。F型质子泵不仅可以利用质子 动力势将ADP转化成ATP,也可以利用水解A特性是他对离子的转运循环依赖自磷酸 化过程,ATP上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钠钾泵的一个天冬 氨酸残基上,导致构象的变化。通过自磷酸化来转运离子 的离子泵就叫做P-type,与之相类似的还有钙泵和质子泵。 它们组成了功能与结构相似的一个蛋白质家族 。 Na+-K+泵作用是:①维持细胞的渗透性,保持细胞的体 积;②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静息电 位。 乌本苷(ouabain)、地高辛(digoxin)等强心剂能抑 制心肌细胞Na+-K+泵的活性;从而降低钠钙交换器效率, 使内流钙离子增多,加强心肌收缩,因而具有强心作用。
钠钾泵的补钾原理

钠钾泵的补钾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钠钾泵是人体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的离子泵,它能够将细胞内的钠离子和钾离子进行有选择性地转运。
研究发现,钠钾泵在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以及传递神经冲动等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细胞内钾离子丢失大量、导致血清钾浓度下降时,人体就需要通过补充钾离子来恢复细胞功能和维持生理平衡。
那么,补充钾离子的原理是什么呢?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钠钾泵的工作原理。
钠钾泵是一种ATP酶,其分布在细胞膜上,通过使用ATP能量将三个钠离子从细胞内输送至细胞外,同时将两个钾离子从细胞外输送至细胞内。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钠钾泵在细胞内外维持钠和钾的浓度差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细胞内钾丢失过多时,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补充钾离子的方式来恢复体内的钾离子平衡。
补钾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帮助细胞恢复正常功能。
钾离子是细胞内重要的阳离子之一,参与调节细胞内的代谢、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功能。
当体内钾离子不足时,会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
补充钾离子可以迅速恢复细胞内的离子平衡,帮助细胞恢复正常功能,缓解相关症状。
补钾的方式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
口服补充钾离子主要适用于轻度缺钾的情况,如饮食不足、腹泻等导致的缺钾。
口服钾盐可以通过胃肠道吸收,缓解体内的缺钾症状。
而静脉注射补充钾离子则主要适用于重症患者或急性缺钾的情况,以快速补充体内的钾离子。
需要注意的是,静脉注射补充钾离子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监测,以避免发生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补充钾离子的原理是通过恢复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帮助细胞恢复正常功能。
钠钾泵的工作原理为补钾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补充适当的钾离子可以有效地缓解体内的缺钾症状。
在补钾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补充方式,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恢复体内的钾离子平衡。
希望上述内容对钠钾泵的补钾原理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钠钾泵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帮助细胞维持正常的钠和钾离子浓度平衡。
钠钾泵的作用原理

钠钾泵的作用原理钠钾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的离子泵,它扮演着维持细胞内外稳定离子浓度差异的关键角色。
它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将钠离子从细胞内泵到细胞外,同时将钾离子从细胞外泵到细胞内,从而维持了细胞内外的钠和钾离子平衡。
这种平衡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钠钾泵的作用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磷脂双分子层上的信号物质识别到外界的钠离子;2. 磷脂双分子层上的钠钾泵感受到钠离子的信号,开始活化;3. 钠钾泵内的ATP酶通过加水反应为ADP + P释放出能量;4. 能量驱动钠钾泵的α亚基(有7个跨膜结构,即七次跨越膜蛋白)通过磷酸化形成磷酸化的态势,亲和力加速细胞内部Na+吸取;5. β/γ亚基对α亚基的磷酸化态所产生的构象改变有如拍打风扇的方式耦合运动,由于并非直接相互作用,故称为耦合假说。
6. 离子通道部分经历构象的变化,形成更高亲合力可吸收高浓度的钠离子,此过程是耗能过程,即使是风平浪静的状况下,泵体的吸取能力也是维持的。
这是体内高浓度钠离子的解释。
7. 细胞膜上的其他通道得到開啓,Na+走向細胞外。
8. 离开α链并重回原来的构象,β/γ亚单位复原,并使α亚基脱磷酸化。
9. Na+离开亲合位点,在细胞外生成了更低的浓度。
总的来说,钠钾泵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ATP酶的活化使得α亚基发生磷酸化,从而改变其构象,促进钠离子的吸收和钾离子的排出,从而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
在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方面,钠钾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不平衡状态会导致细胞膜的电位改变,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而钠钾泵的作用可以使细胞内外的钠和钾离子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保证了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
此外,钠钾泵还参与了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在神经传导过程中,神经细胞内外的钠和钾离子浓度差异决定了神经冲动的传导。
而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也与钠钾泵的活动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钾泵
英文名称: sodium potassium pump
中文名称: 钠钾泵, 钠钾帮浦
名词解释: 会使细胞外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当NA+顺着浓度差进入细胞时,会经由本体蛋白质的运载体将不易通过细胞膜的物质以共同运输的方式带入细胞。
原理:钠离子出膜,钾离子进膜,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
作用: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防止细胞水肿;势能贮备。
Na-K 泵的组成和作用方式 Na—K 泵由α、β两亚基组成。
α亚基为分子量约 120KD 的跨膜蛋白,既有Na 、K 结合位点,又具 ATP 酶活性,因此 Na—K 泵又称为 Na—K—ATP 酶。
β亚基为小亚基,是分子量约 50KD 的糖蛋白。
一般认为 Na—K 泵首先在膜内侧与细胞内的 Na 结合,ATP 酶活性被激活后,由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使“泵”本身构象改变,将 Na 输出细胞;与此同时, “泵”与细胞膜外侧的 K 结合,发生去磷酸化后构象再次改变,将 K 输入细胞内。
研究表明,每消耗 1 个 ATP 分子,可使细胞内减少 3 个 Na 并增加 2 个 K 。
细胞膜钠钾泵作用首先是由Hodkin 和Keynes(1955)所发现.1957年Skou 发现了Na+-K+ ATP 酶并证明其与钠钾泵的作用有关.
钠钾泵的作用方式可因不同生理条件而异,在红细胞膜中可能有以下几种方式:
1.正常的作用方式——利用ATP 的水介与Na+-K+的跨膜转运相偶联.
2.泵的反方向作用——利用Na+-K+的跨膜转运来推动ATP 的合成.
3.Na+ - Na+交换反应可能与ATP 和ADP 交换反应相偶联.
4.K+ - K+交换反应与Pi 和H2(18)O 的交换反应相偶联.
5.依赖ATP 水解,解偶联使Na+排出.
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Na+-K+泵 ——实际上就是Na+-K+ATP 酶,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质膜上,它有大小两个亚基,大亚基催化ATP 水解,小亚基是一个糖蛋白.Na+-K+ATP 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大亚基以亲Na+态结合Na+后,触发水解ATP.每水解一个ATP 释放的能量输送3个Na+到胞外,同时摄取2个K+入胞,造成跨膜梯度和电位差,这对神经冲动传导尤其重要,Na+-K+泵造成的膜电位差约占整个神经膜电压的80%.若将纯化的Na+-K+泵装配在红细胞膜囊泡(血影)上,人为地增大膜两边的Na+,K+梯度到一定程度,当梯度所持有的能量大于ATP 水解的化学能时,Na+,K+会反向顺浓差流过Na+-K+泵,同时合成ATP.
钠钾泵的一个特性是他对离子的转运循环依赖自磷酸化过程,ATP 上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钠钾泵的一个天冬氨酸残基上,导致构象的变化.通过自磷酸化来转运离子的离子泵就叫做P-type,与之相类似的还有钙泵和质子泵.它们组成了功能与结构相似的一个蛋白质家族 .
Na-K 泵作用是:①维持细胞的渗透性,保持细胞的体积;②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 乌本苷(ouabain),地高辛(digoxin)等强心剂能抑制心肌细胞Na+-K+泵的活性;从而降低钠钙交换器效率,使内流钙离子增多,加强心肌收缩,因而具有强心作用.
钠钾泵与神经的生物电现象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指安静时存在于细胞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其形成原因是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及膜对K+有较
目录
Na-K 泵的组成和作用方式
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钠钾泵与神经的生物电现象
Na-K 泵与疾病
Na-K 泵的前景展望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
高的通透能力。
细胞内K+浓度和带负电的蛋白质浓度都大于细胞外(而细胞外Na+和Cl+浓度大于细胞内),但因为细胞膜只对K+有相对较高的通透性,K+顺浓度差由细胞内移到细胞外,而膜内带负电的蛋白质离子不能透出细胞,于是K+离子外移造成膜内变负而膜外变正。
外正内负的状态一方面可随K+的外移而增加,另一方面,K+外移形成的外正内负将阻碍K+的外移(正负电荷互相吸引,而相同方向电荷则互相排斥)。
最后达到一种K+外移(因浓度差) 和阻碍K+外移(正负电荷互相吸引,而相同方向电荷则相互排斥)。
最后达到一种K+外移(因浓度差)和阻碍K+外移(因电位差)相平衡的状态,这是的膜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实际上,就是(或接近于)安静时细胞膜外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或能使膜出现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负反馈的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
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比阈电位弱的刺激,成为阈下刺激,他们只能引起低于阈电位值的去极化,不能发展为动作电位。
阈下刺激未能使静息电位的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但他也能引起该段膜中所含Na+通道的少量开放,这是少量Na+内流造成的去极化和电刺激造成的去极化叠加起来,在受刺激的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去极化,成为局部兴奋或局部反应。
其特点为:①它不是“全或无”的,在阈下刺激的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②不能在膜上作远距离的传播,但由于膜本身由于有电阻和电容特性而膜内外都是电解质溶液,发生在膜的某一点的局部兴奋,可以使邻近的膜也产生类似的去极化,但随距离加大而迅速减小以至消失,成为电紧张性扩布③局部兴奋可以互相叠加,当一处产生的局部兴奋由于电紧张性扩布致使临近处的膜也出现程度较小的去极化,而该处又因另一刺激也产生了局部兴奋,虽然两者单独出现时都不足以引起一次动作电位,但如果遇到一起时可以叠加起来,以致有可能达到阈电位引发一次动作电位,称为空间性总和。
局部兴奋的叠加也可以发生在连续数个阈下刺激的膜的某一点,亦即当前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兴奋尚未消失时,与后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兴奋发生叠加,称为时间性总和。
在刺激超过阈强度后,动作电位的上升速度和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就不再依赖于所给刺激的强度大小了。
即只要刺激达到足够的强度,再增加刺激强度并不能使动作电位的幅度有所增大。
此外,动作电位并不是只出现在受刺激的局部,他在受刺激部位产生后,还可沿着细胞膜向周围传播,而且传播的距离并不因为原处刺激的强度而有所不同,直至整个细胞的膜都依次兴奋并产生一次同样大小和形式的动作电位。
即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
Na-K 泵与疾病 经科学研究,发现Na+-K+泵在人体的正常代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一些疾病的发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肝水肿,白内障,囊纤维化 ,癫痫 ,偏头痛 ,高血压等.另外,最近的研究表明, Na+-K+泵还与屡减仍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这里,仅就白内障和高血压与Na+-K+泵的关系做一点介绍.
白内障与Na+-K+泵
白内障的病因 较为复杂,可能是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氧化损伤引起白内障的最早期变化.氧化作用会损伤晶状体细胞膜,使维持细胞内正常代钠和高钾离子浓度的Na+-K-ATP 酶泵功能明显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使晶状体内的钠离子增加,导致水的流失,开始了皮质性白内障的过程
高血压与Na+-K+泵
据报道,高血压患者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而血压正常者有跨膜电解质转运紊乱,其血清中有一种激素样物质,可抑制Na+/K+-ATP 酶活性,以致钠钾泵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Na+,Ca2+浓度增加,动脉壁SMC 收缩加强,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密度增加,血管反应性加强.这些都有助于动脉血压升高.近来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AGT)基因可能有15种缺陷,正常血压的人偶见缺陷,而高血压患者在AGT 基因上的3个特定部位均有相同的变异.患高血压的兄弟或姐妹可获得父母的AGT 基因的同一拷贝.有这种遗传缺隐的高血压患者,其血浆血管紧张素原水平高于对照组.
屡减仍肥与Na+-K+泵
新近发现,有些肥胖者虽然坚持节食,活动量也不小,但依然"体壮膘肥",即使使尽各种减肥手段,体重也有增无减,煞是令人苦恼.其实,这种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体中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功能发生了故障,无法正常产热,不能消耗能源脂肪.这主要是镶嵌在竭色脂肪细胞膜上的一种被称为钠钾三磷酸腺苷酶的"转移泵"运转慢了,由于"泵机"转运减速,以燃烧脂肪为主的产热机器便无法正常运行,使人的基础体温降低,机体耗能也减少.这种人好像处于一种亚冬眠的低能耗状态,能量消耗少,人也就瘦不了.
Na-K 泵的前景展望 由于Na+-K+泵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如此重要作用,更与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的研究的深入,人们一定能解决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
除 Na—K 泵外,还有与 Ca 、H 转运有关的 Ca 泵和质子泵。
这些“泵”的作用,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亦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