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则报告填写规范
五原则报告填写规范

由品质保证课编写记录作成部门·When 发生的时间·问题零件/工序的一般状况(测试结果)·Where 发生的地点(公司内、客户投诉)·问题再现实验的结果·Why 投诉的内容·问题附上的原因分析[根据特性要因图、FMEA等手段进行分析][原因与事实的验证]·Who 影响的范围·现在生产产品的品质状况[通过频率曲线、工艺能力指数等把握现状]·How 怎样发现的·发生对象范围(发生率以及数量)与其根据·How many 频率、件数·用文字说明和插图来阐述(尽量用图表)·对发生问题的零部件的处置结果※特性要因图是主要的分析工具1.发生原因及流出原因等的原因1.对策内容1.工序或是市场中的对策效果确认结果及确认期限·用特性要因图、FMEA等方法找出原因·即使由于人的原因而产生的,也要检查硬件·应该通过对策前后产品的品质数据、量等来判定效果·出现的问题与生产有关的情况下,则需要检查硬件(设备、工具、 2.对策年月日、对策对象零部件、品种、设备编号 2.确认工程熟练度(所实施的对策对正常作业程序有无不良影响)工装夹具、检具QA机等)3.暂定对策和恒久对策的效果预测以及人的熟练程度(确认对人有无风险)2.针对原因进行问题事态的再现·再现实验以及根据品质检查数据预测效果 ·问题再现实验(可找到很重要的证据),现场/现物的验证。
4.针对已经出货的产品(零部件、商品)的对策·核对为什么不好的零件/工序没经检查就通过。
5.是否需要对库存零部件进行处置6.对策的PPA行动(预测可能由对策带来的新问题并采取措施)1.硬件对策需要持续维持的项目要将问题反馈到相关部门(如硬件管理体系和工艺)为什么 ·为什么分析 2.横向发展,水平展开,检查类似的零件、工序、材料、生产工艺、检查类似的设计、设备3.措施要协调到有关机构和管理部门(如标准化部门)4.将其落实到组织、体制当中。
五原则报告

3( 采 取 ) 适 当 的 对 策
( 对 策 内 容 、 效 果 预 测 PP A )
1.由于更换制动盘和其摩擦片时间比较长,需要30分 钟左右,因此现场立即对制动盘进行打磨和安装,并调 整摩擦片间隙; 2.板链车辆的移动由终检派驾驶员进行车辆移动; 3. 在晚饭时间,对制动盘和其摩擦片进行更换,在此之 前,保全员现场跟踪电机工作状况,出现异常立即检修。
保存
4
确 认
( 对 策 )
效 果
( 效 果 实 绩 )
检修及更换后,跟踪至xx月10日无发现 异常。
跟进日期200x年xx月10日
5
对(问 题)源头 的反馈 (需落实 到体制 、组织 的内容)
1.在xx月7日晚饭时间更换制动盘和其摩擦片; 2.今后每季度对板链的制动器检查维护,必须进行拆解检 查,以提高维护检查精度; 3.xx月10日,反馈检测线班,对附近出现长久的异味,要 转述保全; 4.水平展开,在xx月10日,与外包单位一起,检查其他板 链电机及制动器的运转状况。
匀。 警。
板链上的员工未能及 时反馈异常(有烧焦 异味时)
④
结论
防松螺母长期
处在扭力状
固定防松螺母的防 态,经过几年
松橡胶套老化破裂 运行,导致防
后而脱落 松胶套老化而
脱落,造成制
动盘与摩擦片
员工对异常故 障的反馈意识 不够。
3
4
查明 2-B 原因
发生原因: 1.制动盘固定螺母的防松橡胶失效,令螺母因振动而扭力 下降,从而造成制动盘与摩擦片间隙不均匀,使制动盘与摩 擦片分离不彻底,造成制动器发热导致电机过载保护而报警。 2.员工对异常情况时(附近有异味,且时间较长)的反馈 意识不够,导致设备磨损加剧到不能使用状态后,才通知保 全,使故障时间超长。
五原则表(填表说明)

日 批准
在发生、流出
问题点
定
●规定也
有不对的 ●不能遵 守的地方 生的可 很多 因 ●也有评 价方法不 好的
除要因
析
达出来)。
现试验)
②用对策后量 Cp/Cpk>1.33
似产品、工艺
制等。
要因
规定
事实
判定
问题点
从下列方面查 列出发生的事 ●规定也有不 找: 实 明确基准出自 〇:排除要因 对的 ●作业顺序 ●按照规定实 哪里 ●不能遵守的 ●产前准备 施 ●工程QC表 ╳:发生的可 地方很多 ●作业点检 ●没有遵守规 ●作业指导书 能原因 ●也有评价方 ●设备修理 定(明确和通常 法不好的 ……等等 作业有何不同)
发生原因
发生工序
流出原因
基于5M1E(人、机、料、法、环、测)调查。
3.生产过程同类问题发生情况调查:
流出工序
流出原因
9.处置情况:
①发生问题的车(机)及零件的处理:怎样处置(换装、挑选、调整、返修 等); ②发生日前生产的车(机)检查结果:X月X日XX辆 NG X辆; ③库存零件检查处置:X仓库库存XX个检查,NG XX个,如何处置。
要因 触点柄外径 偏小
规定 2.0-0.1
事实 抽查库存,触点 柄尺寸进行测 算,Cpk=1.52
判定 ○
问题点
抽查库存,触点 触点柄高度 1.4±0.1 柄尺寸进行测 偏小 算,Cpk=1.43 下触臂孔内 径大
+0.1
○
2.0
抽查库存,弹簧 片孔尺寸 进行测算, Cpk=1.38
○
抽查库存,弹簧 下触臂孔厚 片孔尺寸 0.4±0.02 度超差 进行测算, Cpk=1.44 要求检查 未进行过程 触点铆接 检查 后强度 作业环境 工装 外观检查 无要求 无要求 无要求 检查记录有触点 强度检查 现场灯光暗 无定位 没有铆偏限度样 板,不易操作
五原则报告怎么做

5原则报告怎么做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报告是一种常见的沟通形式。
而为了保证报告的质量和有效性,制定一些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五个关键的原则,帮助您更好地进行5原则报告的撰写。
1. 简明扼要首先,一份优秀的报告应当简明扼要。
避免赘述和冗长的文字,要突出重点,结构清晰,让读者能够快速地理解报告的核心内容。
在写报告之前,可以列出要点,确保每个要点都能够简洁明了地传达主题。
2. 逻辑清晰其次,报告的逻辑应当清晰,要有条理地呈现信息。
可以按照时间、地点、重要性等顺序进行组织,或者采用因果关系、比较分析等逻辑结构,确保读者能够理解报告的主旨,并能够清晰地看到事物间的关联。
3. 数据支撑在报告中合理地运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数据能够增加报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但也要注意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除了数字数据外,还可以运用图表或表格等形式展示数据,更直观地呈现信息。
4. 问题分析好的报告应当能够深入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和潜在解决方案。
不仅要呈现问题的表面现象,更要深入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可能的解决措施,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5. 清晰表达最后,报告的表达要清晰明了。
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式,保持语言简洁易懂,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报告的内容。
可以使用适当的案例或例证来说明观点,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报告。
以上就是撰写5原则报告的关键原则。
通过简明扼要、逻辑清晰、数据支撑、问题分析和清晰表达这五个方面的努力,您可以更好地提升报告的质量,使之更具说服力和实用性。
愿本文能为您撰写优秀报告提供一些帮助。
五原则表填写

亲自接触实物
亲自到现场
(现物) 现物)
总是以事 实为基础 而行动
(现场) 现场)
亲自了解实际情况
(现实) 现实)
三现主义
• 现场:不要只坐在办公室决定,而是要立即赶 现场:不要只坐在办公室决定, • •
到现场。现场每天都在变化, 到现场。现场每天都在变化,不具备正确的观察 方法,你就没法感觉它的变化,包括异常。 方法,你就没法感觉它的变化,包括异常。 现物:不能脱离实物凭空推测, 现物:不能脱离实物凭空推测,只有仔细接触 实物并客观地观察其过程,掌握第一手资料( 实物并客观地观察其过程,掌握第一手资料(包 括人的因素),才能找到隐藏的原因。 ),才能找到隐藏的原因 括人的因素),才能找到隐藏的原因。 现实:解决问题需要你面对现实, 现实:解决问题需要你面对现实,把握事实真 而事实总是变化无常的, 相;而事实总是变化无常的,要抓住事实就要识 别变化,并进行现实的评价和判断。 别变化,并进行现实的评价和判断。
对预测的变化点, 对预测的变化点,没有进行 正确的管控时也会发生问题
材料 构成零件) (构成零件)
三、充分把握事实 充分把握事实—2 充分把握事实
1)从工序系列开始查找有 1)从工序系列开始查找有 发生、 发生、流出原因的工序 收货
2)要因分析
和前一页的变化点密切关联 (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 其它要因验证结果真的没问 题吗?能证明吗? 规定的事 事实
工厂是避免不了变化 点的, 点的,问题是对变化 点有没有制定正确的 对应方法
三、充分把握事实 2 (批次追踪及变化点调查) 充分把握事实—2 批次追踪及变化点调查) 充分把握事实
<要因变化点的确定 要因变化点的确定> 要因变化点的确定
五原则报告

五原则报告五个原则,也称为五原则报告,是指在编写报告或文章时应遵循的五个基本原则。
这五个原则分别是:简单明了、一致性、准确性、重要性和可读性。
下面将逐个解释这五个原则。
首先,简单明了是指报告应当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和长篇大论。
报告的目的是向读者传达信息,而不是展示作者的文采和知识深度。
因此,报告应该用简练的语言和简单明了的结构,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报告的内容。
其次,一致性是指报告在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应该保持一致。
报告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各个部分之间应有逻辑关联,让读者能够轻松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此外,报告中使用的术语和格式也应该一致,避免给读者造成困惑。
第三,准确性是指报告应该准确地反映所研究或调查的事实。
无论是收集数据还是整理信息,都应该确保其准确性。
如果有必要,应提供相关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以便读者可以进一步验证报告的准确性。
第四,重要性是指报告应该突出重点和核心信息。
在编写报告时,应将重要的、关键的信息放在前面,避免在报告中出现冗长的介绍和次要的细节。
读者通常没有太多时间阅读报告,因此,报告的关键信息应该尽快得到展示。
最后,可读性是指报告应该具有良好的可读性,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阅读和理解报告。
报告应该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此外,报告的排版应该美观整洁,避免出现拥挤的文字和不良的排列。
综上所述,五原则报告是一种编写报告或文章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们包括简单明了、一致性、准确性、重要性和可读性。
这些原则能够帮助作者编写出简洁明了、准确重要且易于阅读的报告。
五原则解析报告怎么写

五个基本原则解析报告的撰写指南摘要:解析报告是一种旨在深入分析某一特定问题或主题的文档,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释,为读者提供清晰的认识和观点。
本文从撰写解析报告的五个基本原则出发,详细介绍了如何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解析报告。
一、明确问题或主题在开始写解析报告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或主题。
明确定义问题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组织文档结构,确保全文围绕核心问题展开。
在明确问题或主题的基础上,作者可以深入研究相关资料和文献,为解析报告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二、分析全面、客观撰写解析报告时,应保持分析全面客观的原则。
作者应尽可能全面地考察各种因素对问题的影响,并避免片面、主观的观点。
客观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实质,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三、提供证据和数据支持在解析报告中,提供充分、可信的证据和数据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应引用权威的文献和资料,直观展示数据和统计结果,以增强报告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有效的数据支持可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提高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
四、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写解析报告要求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作者应合理安排报告的结构,按照引言、问题阐述、分析方法、结果展示、结论等顺序进行组织。
在文中适当使用标题、段落和标点符号,确保内容层次清晰,逻辑连贯,让读者容易理解和跟随。
五、提出建议和展望撰写解析报告的最后,作者应提出明确的建议和展望。
根据分析和结论,作者可以就问题的解决方案、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建议和展望,为读者提供思路和启示。
提出建议和展望有助于深化问题探讨,增加报告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性。
在写解析报告时,遵循以上五个基本原则可以帮助作者撰写出高质量、有说服力的解析报告,提高报告的质量和阅读体验。
希望本文的指南能为撰写解析报告的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五原则报告

五原则报告目录1. 五大原则1.1. 简洁明了原则1.2. 客观真实原则1.3. 逻辑严谨原则2. 案例分析2.1. 案例一:2.2. 案例二:3. 总结五大原则简洁明了原则简洁明了原则是在文章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文章的表达应该尽量简单明了,避免过多的修辞和复杂的句式,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文章的内容。
同时,精炼的语言和简练的句子也能够让文章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客观真实原则在文章写作中,保持客观真实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出发,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化的表达,尽量给出客观的事实和数据支撑。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也能够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逻辑严谨原则逻辑严谨原则要求文章的结构清晰,思路连贯,各个观点之间能够自然过渡,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过程。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需要注重段落的逻辑关联,避免出现逻辑混乱和思维跳跃的情况。
案例分析案例一:在某篇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复杂词汇和长句,导致读者阅读起来感到吃力,难以理解作者的观点。
这违反了简洁明了原则,建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尽量简单明了地表达观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案例二:另一篇文章中,作者在论述一个观点时缺乏客观真实的支撑,大部分是主观臆断和个人观点。
这导致读者对作者的可信度产生质疑,建议作者在写作时注重客观真实原则,提供客观事实和数据支撑论点。
总结在文章写作过程中,遵循简洁明了原则、客观真实原则和逻辑严谨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严格遵守这些原则,才能写出高质量、有说服力的文章,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并传递有效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明 (真确
Ⅳ.对策效果确认(效果实绩)
1 .· 2应 .以
及
无法通过数值比较的对策不是真正对策
Ⅴ.向源流的反馈(反映在体制・组织上的内
容)
1 .2 .似 3的 .4 .
没反省就不会得到改善
原
件
LC
保
S1
存
-
期
1-
限
00
:
8-
1
02
5
00
年
1. 发
· 用· 出工 2. 装 针 · 问· 核
无法再现的问题会再次发生
为
步骤
内发 生
有
问
(
容流 出
特
记录查明原因的过程(发生、 流出原因)
1
2
大 的
Ⅲ.适当的对策(对策内容・效果预测・PPA)
1 .· 2即 .3 .· 4再 .5 .6 .
人是失误的根源,所以要通过硬件来解决
3
进 一(
中
4
明 确
※ 特
问题一定源于变化点
由 品
管理NO:年+月份+顺序号(10-02-001)
编记
制
批准
部
广州力可封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确认
确认 作成
门
日期
在签字栏需要相关人员的亲笔签字和日期,作成者可以 直接输入姓名和日期
总经理/助理
发出部门主管
作成部门课长
作成者
Ⅱ.原因的究明(发生的途径、再现测试、为什么・为什么分析)
主
题 简要的总结症状并进行记录
零件号
零件名
Ⅰ- A.发生状况(现象·申诉内容·发生件数·处置内容)
·
发
W·
生发
W·
生投
W·
诉影
W·
响怎
H·
样频
H·
率
对
真实信息可以提高解决速度
五原则工作表〔解 析 报 告〕
填写说明
Ⅰ- B.事实的把握(部品的确认结果・要因分析・生产品的品质状况)
· 问· 问· 问· 现· 发·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