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不良水色和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土塘、小棚对虾早期养殖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土塘、小棚对虾早期养殖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土塘、小棚对虾早期养殖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一、苗浮于水面上其中两种现象1、有些人说,他们放苗一般都是三四天才下去,这也是因为他们苗前消毒等工作没做好。

进水消毒时使用过量的消毒剂、硫酸铜、敌百虫等,多会出现放苗时,苗延长下底的时间,或一塘水在放苗前倒过多次藻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正常的水体放苗的话,一般是半个小时就看不到苗了若是放苗一到四天前,那苗都在水的上层,或是水面上漂,严重的还会出现跳塘的现象。

那这就是因为水体毒性还比较大,苗无法到水底下去,仅能呆在上层及水面,因为上层水的溶解氧相对高,高的溶氧可以氧化水体中一些有毒物质,使其毒性变小,而底层水因其溶氧相对低,有毒物质浓度相对高。

这一来,是傻子都懂得应呆在哪了。

出现这情况,主要是增加溶氧和解毒,可以适量的泼些VC和离子钙。

泼VC,是因为这种不适水体,虾苗肯定有些应激处于紧张姿态,补充VC,可以起到镇静舒缓的作用。

而泼离子钙,是因为若是因重金属浓度相对高的话,加入一些离子钙,可以与重金属发生置换等化学反应,使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削减毒性。

2、捕食而逗留于水面我就曾遇到过这么的一种情况,那就是早期水体不适,后来通过解毒等解决了,两天后,一同事打电话对我说很多棚里的苗又上到水面上来了,我当时愣了一下,心里感到很是纳闷的,因为一般而言,经解毒等操作下去的苗,仅要不再有其他多余的操作的,比如再下什么东西或加水的话,苗一般是不会再上来的。

所以,那个时候,我也是带着困惑与一丝不安到了棚里。

到那粗一看,眼神一敛,视野里能看到二十几条的虾在水面上漂着游动,还有不少的虾在水上中层流动,初看时,像极了水体不适而起来的苗,但毕竟我感觉不太可能,于是我趴了下来,留意的观察,当看到一条虾的肠道极为饱满,可谓是真正的一条线,这时,心里可谓是大定了,又观察其他虾苗,肠道都非常的好。

这个时候,心已完全的放了下来,因为,仅要虾的肠道没问题,那就意味着啥事都没有(除非是急性中毒,或是意外损伤,才会出现肠道饱满而死虾,不然,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

养殖池夏季常见不良水色的调控措施

养殖池夏季常见不良水色的调控措施

养殖池夏季常见不良水色的调控措施随着气温上升、气候变热,夏季养殖池出现不良水色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

这些不良水色可能包括水色浑浊、水面发黑等,对于养殖池中的水生生物健康和生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调控夏季养殖池的水质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夏季常见的不良水色,本文提供以下调控措施。

1. 水色浑浊水色浑浊可能是由于饲料的残渣、废弃物、污泥等导致的。

浑浊的水质会影响水中生物的视觉和呼吸器官,不仅会使鱼类的食欲减退,还会增加水中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从而导致鱼病的发生。

为了避免和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适当减少饲料的量,防止过度喂食导致残留物增多;(2)进行定期更换水体,并定期清理底泥和过滤器;(3)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利用增氧设备定期补充氧气,促进好氧细菌的生长,减少池底泥沉积物的数量。

2. 水面发黑(1)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投喂或者过度养殖;(2)定期清理水面浮萍和水草;(3)投饵时适当控制饲料数量和时间,避免鱼儿因过度饮食而死亡;(4)定期给水体增氧,保证水中氧气含量,促进有益菌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3. 水体缺氧当水体中氧气含量过低时,水生生物的呼吸系统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生物的生长繁殖。

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和湿度高,水体缺氧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清理水体,控制有机物含量,减少厌氧作用的产生;(2)进行增氧处理,增加水的溶氧量;(3)控制水温,降低水体温度,促进氧气向水中溶解。

总之,夏季养殖池不良水色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养殖管理的不当有关。

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和调控,才能避免水质问题的产生,保证水生生物的健康和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水产养殖不良水色处理方案,白浊水、绿水、黑水、红水如何处理?

水产养殖不良水色处理方案,白浊水、绿水、黑水、红水如何处理?

水产养殖不良水色处理方案,白浊水、绿水、黑水、红水如何处理?一、白浊水如何处理?1、白浊水是池塘水出现浑浊的现象。

在养殖过程中,中期出现不多,养殖后期经常发生。

原因主要有“倒藻”、虾密度过大、暴雨后泥浆冲入池塘、水蛛暴发等。

平时注重控制养殖密度、保持池塘水合适的肥度,能预防浊水的发生。

2、处理方案:第一天上午先使用解毒活水安(每瓶用2~3亩净水面)全池均匀泼洒,泼洒后开启全塘增氧机曝气,隔2小时后使用2瓶光益宝+1袋芽孢杆菌(每套使用15~30亩净水面)混合在一起化水全池均匀泼洒第二天上午使用小球硅藻旺(每桶用5~10亩净水面)全塘均匀泼洒;每隔3天左右使用一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左右。

水质正常后定期使用1瓶调水宝+1瓶光益宝+1袋芽孢杆菌(每套使用20~30亩净水面)。

二、老绿水如何处理?老绿水又称“肥水”,这种水质往往水色偏浓,透明度偏低,pH 要么早晚波动较大(裸藻、绿藻),要么基本不变(蓝藻),溶解氧开始降低。

老化的绿藻、蓝藻(螺旋藻、鱼腥藻、颤藻、蓝纤维藻)以及少数的裸藻都能呈现出浓绿水,初形成时呈鲜艳绿色,看上去油绿油绿的十分舒服;一段时间后变为黄绿色,水中藻类异常丰富,发展到了顶峰阶段。

但到达顶峰的同时水质败坏的过程也已经开始,出现浓绿水,说明池塘的某种或多种营养开始过剩,藻相开始老化或开始向不良藻类(裸藻、蓝藻)转化。

对于虾塘来说,长期不处理,对虾会慢慢出现肠胃病变、红腿红身、应激白浊等症状。

1、藻相:以蓝藻门的微囊藻和绿藻门的纤维藻占优势,俗称“湖靛”。

此在老化池最易发生,变成"铜绿水"。

这种水色的水质较浓,透明度一般在20-30cm之间,在下风处,水表层往往有少量绿色悬浮细末,浮游生物优势组成较平衡。

产生原因:池底老化,气温和水温偏高,水体缺乏营养,过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导致水体高氮和高碱度,微囊藻和纤维藻大量繁殖。

不良影响:在水面形成一层油漆状绿色油膜,有难闻气味,阻止了水体和空气的物质交换,水体PH值波动很大,这种水体中水产动物尚可以存活,但是要开始进行水体调控,否则水体很快老化,大量藻类死亡漂浮于水面,藻类死亡后产生藻毒素,氨氮、亚硝酸盐偏高。

养殖南美白对虾常见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养殖南美白对虾常见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养殖南美白对虾常见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异常现象1:放苗前,池塘经多次施肥水都肥不起来,或水色很差。

⑴原因:由于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或池内有害细菌、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或池内丝状藻、青泥苔滋生,或池塘严重老化、池底酸化、板结,池水与底泥之间物质交换停滞,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

⑵处理方法:①曝晒池底,用生石灰、茶子饼等药物彻底消毒,或干塘后池底种植牧草;②全池泼洒排毒养水宝或解毒宝等药物;③丝状藻、青泥苔滋生的池塘用螯合铜或虫藻净等药物杀灭;④投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或无机肥培水。

异常现象2:虾苗生长缓慢,体色暗淡,蜕壳困难,大小不一。

⑴原因:苗种质量差或营养不良。

⑵处理方法:①定期泼洒调水王或益生菌等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质;②选择优质饲料,科学合理投喂;在饲料中添加水产多维或水产营养元等营养添加剂;③每周补充投喂一次小杂鱼、螺、蚌、蚬肉等动物性饲料。

异常现象3:养殖前期池水呈土黄、灰白色等,且浑浊。

⑴原因:池水中易被虾消化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被消耗掉,不易被虾消化的藻类大量繁殖。

⑵处理方法:①先用含氯、含碘消毒剂全池泼洒;②换掉部分老水,加注新水,调节浮游生物种群;③适量施肥,或全池泼洒浓缩菌藻液等生态营养剂。

异常现象4:养殖中后期,池底部有死虾现象。

⑴原因:虾池底部溶解氧不足,环境恶化,积累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虾体自身营养不良,抵抗力差,蜕壳困难。

⑵处理方法:①改善虾的生存环境,增加池水溶氧量;②用聚维酮碘、败毒汤混合稀释泼洒,24小时后适量换水,用EM菌等调节水质;③用保肝血红素、肝胃宝、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拌饲料投喂,连用5天。

异常现象5:池水黏稠滑腻,有泡沫,透明度极低,池水呈墨绿色或红棕色。

⑴原因:大量投饵后的剩渣残饵及虾的排泄物沉入池底,导致水质过肥、恶化。

⑵处理方法:①全池泼洒二氧化氯、病毒净等消毒剂;②全池泼洒芽孢杆菌、利水素等微生物制剂净化水质;③用净水剂、改底王等药物吸附沉淀。

异常现象6:对虾游塘,软壳,红体,并大量死亡。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泥浆水调节办法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泥浆水调节办法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泥浆水调节办法养殖问题:福建东山县陈城镇白埕村林老板,土池养殖冬棚白对虾4亩,放苗60天左右,水色呈泥浆色,水质浑浊,藻类活力差,对虾吃料慢,且偷死严重。

解决方案:晴天上午使用“绿水解毒安”(2亩/瓶)解毒水体,同时泼洒“臭氧水安”(2亩/包)改良底质,解毒改底连续进行2天。

第3、4日,晴天上午使用“活性芽孢乳”(2亩/瓶)+“速调107”(2亩/瓶)调节水色,连用2日。

处理结果:处理第五日,水色由泥浆色渐变为黄绿色,水质较为清爽,藻类活力提高,对虾摄食增加,偷死现象明显减少。

产品分析:绿水解毒安为高浓度果酸和生物酸解毒剂,可有效解除水体毒素,且其含有大量碳源,可为藻类提供营养,促进藻类繁殖。

臭氧水安为臭氧类改底产品,药效温和、刺激小,改良底质效果显著。

活性芽孢乳为高纯度芽孢杆菌制剂,菌种稳定,低耗氧,抗逆性强,可有效缓解水体浑浊。

速调107为复合微生态制剂,内含大量乳酸菌、酪酸菌等有益菌种及藻类营养源,复方配伍,调节水色效果显著。

以上微生态制剂搭配使用,对症下药,问题得到缓解。

图1.处理前水色泥浆色图2.处理后水色黄绿色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保肝实例分享养殖问题:福建省龙海市东泗乡陈老板2014年11月18日放的苗,12月21日发现少量虾苗开始上料台摄食(对虾体长约3cm),并发现小虾肝脏淡红色、肝脏外层白膜不明细。

处理方案:隔天开始使用我公司保肝套餐“保肝灵”2包+“速调速补”1瓶+“肽菌素”1瓶,每套拌料40斤,每天拌料2次,连续拌料10天。

处理结果:1月10日回访时发现,陈老板的虾活力较好、肝脏黑褐色、肝脏白膜明显,肠胃较好。

陈老板对我公司保肝套餐较为满意。

对虾体长3-6cm时(养虾人常说的转肝期),开始由1号料转变为2号饲料,饲料营养逐减,对虾肝脏易病变,该阶段注意增加营养、修复肝脏、养护肠道,可顺利度过转肝期。

南美白对虾养殖六种水质异常的预防和处理

南美白对虾养殖六种水质异常的预防和处理

南美白对虾养殖六种水质异常的预防和处理南美白对虾属热带虾种,适温条件下人工养殖仅需90天即可上市,在这90天里,养虾需要时时关注的就是水质。

虾谚“水好虾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指导虾农养虾时发现,良好水质的营造、维持是养虾技术的重点,也是难点。

下面我们总结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易出现的四种异常水质和处理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养虾朋友们参考。

养虾:南美白对虾养成期,虾池氨氮控制五法,检测数据说话不能靠经验一、水色急剧变化水色是判断虾塘水质最直观的指标,是虾塘浮游生物质和量的综合反映。

黄绿色或茶褐色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比较理想的水色,是由硅藻或绿藻所反射形成的。

前期浮游动物远超过虾苗的摄食能力,此阶段水中浮游单细胞藻类会被富余的浮游动物大量摄食掉,单细胞藻类减少后,会降低虾塘造氧功能(因为虾塘水体中供虾呼吸的溶解氧主要由浮游单细胞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水色开始变的浑浊和清白,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

处理方法1、适当补水、施肥,对水中藻类结构进行调节,使绿藻或硅藻重新成为虾塘中的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占比数量。

2、若是纯淡水养殖,为维持水体微量盐度,以满足南美白对虾生理需要,还可添加适量的粗制海盐或海水晶。

3、施用生石灰和沸石粉,以调节水色,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cm,稳定水的PH值在7.5-8.8。

虾塘水色二、氨氮偏高氨氮指标上限为1.0,超标则对南美白对虾类有毒害作用,需及时处理。

氨氮偏高在采用地下水养虾的早期、水源差、藻相不正常较易出现。

主要原因是外源入塘的氮太多、有益菌培植差、藻类活力差。

处理方法1、解毒抗应激:第一天上午先用有机酸先解毒,两小时后用葡萄糖5斤/亩·米泼洒;2、增氧改底:第一天晚上补钙,开足增氧机;3、补菌培藻:次日上午用芽孢杆菌打氧泼洒。

虾塘氨氮三、地衣过度生长对虾放养早期经常会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塘底地衣(有些地方称浒苔)的过度生长,特别是夏秋季天气炎热,此时光照强、水温高,加上虾塘注水过浅,或是虾塘水质没有培养好,这一切都为塘底地衣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养虾池水质恶化的几种有效处理方法

养虾池水质恶化的几种有效处理方法
的处理办法是:
1、 施放2 克/ 米’ 0 生石灰, 可提高pH值0 5 左 .
右, 海中宝也可以调节。 特别暴雨后或长期无法换水更
应调节;
2、 迅速增植浮游植物, 类繁殖茂盛, 藻 则pH 值也
随之升高, 可经常使用藻类再生剂处理。
水中的氨是蛋白 质分解的最终产物,占动物氨排
泄物的4 %一 %。 使动物 0 0 9 氨能 机体增加 对氧的 耗, 消
等。
虾池亚硝酸盐的来源, 主要是残饵、 排泄物的积累 以及生物死亡腐败。 量少时影响虾摄食和生长, 当累积 到0.1毫克/ 升, 会造成对虾慢性中毒。即使池中溶氧 充足, 虾也会浮游水面呈现病态, 回转浮动或紧靠岸边 游泳。 南美白对虾对水中亚硝酸盐较敏感, 忍受能力较 低。当浓度达到0 2 毫克/ 升以上, . 5 虾身发红, 摄食量 下降, 呼吸困难, 狂躁或反应迟钝, 甚至死亡。 处理亚硝酸盐过高的办法是: 1、 开动增氧机, 增加水体流动及提供充足氧气。 2、 泼洒亚硝酸盐降解剂 1公斤 / 亩 米, 降解水中

洪一 洲

Hale Waihona Puke 术2 0 0 7 年第 6 期
〔C 巳A 卜 A N O F IS H 三厂丫 ) J 1’
荞奥池水质恶!坦 丽 驹八湘惫效熟理方】 去
吴琴 瑟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524025 )
随着对虾养殖技术日 渐成熟, 放苗密度越来越高, 饲料的投喂量随之增加, 水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 越大, 几种常规的水质指标也频频出现异常, 科学巧妙 的处理虾池水质, 对提高虾池养殖安全系数和经济效 益, 显得日 益迫切。 现将养虾中易出现的水质问题及处 理方法介绍如下:
亚硝酸盐。
3、 使用生态水质处理剂, 如:生态护水灵或绿威王 1千克/ 亩。 通过化学作用迅速分解亚硝酸盐。 米, 或者 每亩用降氨宁 1公斤全池泼洒。也可用沸石粉 5 0 10 公斤 / 亩, 0 或过氧精 0 5 一 . 1公斤/ 亩。 一 小时后 4 5 每亩泼洒生石灰 2 5 一 5 千克 / 亩 米,以提高水体 . . 3

养虾人必看14种虾塘水色优劣判别与水质常见问题处理

养虾人必看14种虾塘水色优劣判别与水质常见问题处理

养虾人必看!14种虾塘水色优劣判别与水质常见问题处理1、优良水色与水质常见问题处理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水体环境稳定与平衡,是养殖成功基础与关键,藻相是水体重要组成之一,保持稳定与优良水色,可为对虾提供优质的生物饵料与良好水体环境。

一般优良水色应具备“活、爽,肥、嫩”,主要可分为硅藻为主的茶色或茶褐色,绿藻类为主的淡绿色、翠绿色或浓绿色,硅、绿藻混合一起的黄绿色。

茶色茶褐色此两种水色较“肥、活”,肥度适中。

藻类是硅藻类,如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等,这些藻都是幼虾的优质饵料,生活在此种水色中的对虾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比较高,尤其对于苗期的虾仔,但硅藻对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的要求较高,在南方气候变化比较频繁的时候,此种水色易发生变化。

黄绿色此种为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

一般认为“硅藻水不稳定,绿藻水不丰富”而此水色兼备了硅藻和绿藻的的优点,多样性比较好,水质较稳定,是对虾养殖的上佳水色。

此环境的虾活力强,肌肉结实,体色光亮,生长速度快。

淡绿色翠绿色此种水色“娕、爽”主要是绿藻,如小球藻,扁藻等,绿藻适应性强,在养殖环境中生长稳定,可以吸收水体中大量氮肥,净水水质效果明显,虾在此环境中生长快,体色透明。

浓绿水此种水色,藻种主要是绿藻,多出现于养殖中后期,水质较浓,透明度在10公分左右。

水质较肥,但活、爽。

水中悬浮颗粒少;水质稳定。

2、优良水色的培养与维护优良水色的培养与维护,其关键点在于水体环境平衡,简单来说藻相与菌相平衡,但要做到这一点却是不易。

养殖环境复杂性,带来许多不确定素。

天气,水源,池塘,管理细节,水体营养素等等,都会影响到水体平衡,可以说优良水色的维护,水体平衡的保持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这就要经验的累积,细节的把控,综合性思考。

从养殖的实际情况和微生态制剂特性,总结以下对于优良水色的培养与维护几点建议。

1)放苗前7天,进水20公分左右,用芽胞杆菌或光合细菌加入红糖(2公斤/亩)加入适量的池塘水,一起浸泡2~3小时,全池均匀泼洒,泡塘2~3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黄绿色 这种水色为水体中硅藻和绿藻共同占主导优势的体现,水质兼备了硅藻的肥 度和绿藻的稳定,是对虾养殖的上佳水色。
4、浓绿色 这种水色常见于养殖中后期,特征与鲜绿色水色的接近,由于养殖中后期水 体营养丰富,因此藻类生长旺盛,透明度较低。
二、优良水质的养护措施
1、重要前提条件 放苗前彻底的清淤和良好水源的选择是培养优良水质的重要前提条件。
水色呈酱油色或黑褐色, 值偏高,水粘性大。 八、酱油水— — 水色呈酱油色或黑褐色,pH 值偏高,水粘性大。 酱油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成因和危害: 成因和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裸甲藻、鞭毛藻等赤潮藻类大量繁殖,藻类死亡后会产生 毒素,危害对虾。
2、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 同七、蓝绿水处理措施(1)。
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优良水色和养护措施
二、澄清水——池水清澈见底,无藻类生长,pH 值偏低。 澄清水——池水清澈见底,无藻类生长, 值偏低。 ——池水清澈见底
1、成因和危害: 成因和危害: (1)水体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或其他残毒物质,无法达到理想的肥水效果。 (2)池塘土壤为酸性土壤,藻类无法生长。
2、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
(1)先换部分水后,使用“利生解毒宝”消除毒残,再使用“加强型利生素” 或“利生活菌”(1 公斤/亩·米)和“单细胞藻类生长素”(2 公斤/亩·米)或 “肥水快”(3~5 公斤/亩·米)重新培养单细胞藻类。 (2)池塘底部酸性严重的,应铺设地膜或用石灰多次改良土质,待土壤酸碱 度正常后方可养虾。
三、青苔水——池水清澈,底部长有青苔 青苔水——池水清澈, ——池水清澈
1、成因和危害: 成因和危害: 没有及时采取肥水措施或者施肥不当, 水体中优良藻类繁殖较慢, 透明度大, 阳光直射到池塘底部,造成青苔大量繁殖。青苔死亡后,产生大量有机物,严重 污染塘底,会引起对虾发病。
2、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 (1)如未放苗,应先排干水,将塘里的青苔捞走,重新清塘;如已放苗,可 一次性加入大量较肥(含单细胞藻类)的塘水, 并追加芽孢杆菌制剂 “加强型利生 素”(1 公斤/亩·米)和“单细胞藻类生长素”(2 公斤/亩·米)或“肥水快” (5 公斤/亩·米)培养水色; (2)少量青苔对对虾生长并无大碍, 只需多开增氧机, 使用芽孢杆菌制剂 “加 强型利生素”、“利生活菌”或“利生缝”稳定水质。
2、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 (1)如果对虾体长在 2 公分以上,能够摄食浮游动物时,先停止投喂饲料, 然后添加 5~8 公分含有优良藻种的新水, 再使用芽孢杆菌制剂 “加强型利生素” (1 公斤/亩·米)和“单细胞藻类生长素”(2 公斤/亩·米)进行肥水。 (2)如果对虾较小,尚未能摄食浮游动物时,可先用“塘毒清”杀灭水中的 浮游动物,三天后再采取同上的肥水措施。 注意:采用以上两种处理措施均需要加强增氧。
对虾养殖过程中由于环境不利、人为管理不当以及自身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养殖池塘中出现不良水色,如处理不当,会引起对虾暴发疾病。本文介绍对 虾养殖中常见的几种不良水色和相应处理措施。
一、白浊水——水呈乳白色,水质偏瘦。 白浊水——水呈乳白色,水质偏瘦。 ——水呈乳白色
1、成因和危害: 成因和危害: 养殖前期较为常见, 浮游动物(如: 枝角类)大量繁殖, 摄食水中大量的藻类, 致使氧气缺乏,氨氮、亚硝酸盐偏高,有害菌繁殖较快。
水色呈蓝色,下风处有油漆状蓝色物质,可闻到异昧。 七、蓝绿水— — 水色呈蓝色,下风处有油漆状蓝色物质,可闻到异昧。 蓝绿水—
1、成因和危害: 成因和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或施肥不当,肥料中磷占比例过大,导致蓝藻大量繁殖。这种 水体中的对虾长速缓慢、成活率低、发病率高。
2、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 (1)如果对虾处于不易发病阶段(如:高温季节)可考虑先杀藻再调水,具体 措施:A、用“络合铜”等杀藻剂将蓝藻杀灭;B、蓝藻明显减少后排掉适量底部 的水,进部分新水,同时使用“池底净”(1~2 公斤/亩·米)改底;C、使用“利 生解毒宝”(0.5 公斤/亩·米)缓解对虾应激和消除药残;D、使用“利生健” (1 公斤/亩·米)和“单细胞藻类生长素”(2 公斤/亩·米)培藻。 (2)如果不进行杀藻可采取适量换水后, 先使用 “爽水灵” 公斤/亩· (2 米), 再用“利生活菌”(1 公斤/亩·米)+“丰虾宝”(2 公斤/亩·米),可有效控制 蓝藻的繁殖。如处理一次未达理想效果,可再将以上措施重复进行。
2、进水消毒后肥水 高位池或新推土池:每亩 1 米水深使用 1 公斤芽孢杆菌制剂“利生活菌”或 “利生健” 和 3~4 公斤水产养殖专用有机肥“肥水快”浸泡后泼洒,3~4 天 后可看到明显效果。 一般土池: 先使用水产养殖无机肥 “单细胞藻类生长素” (2 公斤/亩· 米), 再使用芽孢杆菌制剂“加强型利生素” (1 公斤/亩·米),如晴天,2~3 后可 培养起优良水色。
杨铿 文国操 李卓佳 冷加华 杨莺莺 陈永青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州 510300)
养虾先养水,培养优良的水色给对虾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对虾健 康快速生长, 利于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列举出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 种优良水色,同时介绍相关的养护措施,供广大养殖从业者参考。
一、常见的优良水色
1、茶色 这种水色的水质较“肥、活”,水体中的单细胞藻类主要为硅藻,如角毛藻、 新月棱形藻等, 这些藻类都是幼虾的优质饵料, 生长在此种水体中的对虾生长速 快,抗病力强。但由于硅藻对环境、营养等要求较高,因此此种水色容易发生变 化。
2、鲜绿色
这种水色常见于养殖前期,水体中的单细胞藻类主要为绿藻,如:小球藻、 扁藻和微绿球藻等。绿藻生长稳定,可以吸收水体中大量的氮肥,净化水质效果 明显。
五、黄色水——pH 值偏低,水色不清爽。 黄色水——pH 值偏低,水色不清爽。 ——
1、成因和危害: 成因和危害: 水体有机物过多,甲藻、金藻等鞭毛藻大量繁殖,危害对虾正常生长。
2、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 先用生石灰调节 pH 值(少量多次),再使用“丰虾宝”(2.5 公斤/亩·米) 和“利生健”(1.5 公斤/亩·米)调节水质。
六、暗绿水——水色浓、暗绿,透明度低,下风处脏物多。 暗绿水——水色浓、暗绿,透明度低,下风处脏物多。 ——水色浓
1、成因和危害: 成因和危害: 养殖后期较为常见,因水体物质代谢不畅、藻类老化所致。这类水体中溶氧 偏低、底质较差,处理不及时,容易引发虾病。
2、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 适量换水,使用“池底净”(1 公斤/亩·米)改良底质,再使用“活水素Ⅱ 型”(1.5 公斤/亩·米)和“利生健”(1 公斤/亩·米)调节水质。
3、前期追肥 第一次肥水的 5~7 天后,视水质肥瘦程度,选择性补施芽孢杆菌制剂“利 生保水王”或“普乐健一肥水型光合菌”或“肥水型 EM”进行追肥。
4、中后期维护优良水质 (1)每 7~10 天使用芽孢杆菌制剂“利生活菌”或“利生健” (0.5~1 公斤 /亩·米)。 (2)水色偏浓或阴雨天气时,使用“丰虾宝”或“高浓度光合菌” (1~2 公 斤/亩·米)和“爽水灵” (1 公斤/亩·米)。 (3)水体泡沫偏多时使用“活水素” (3~4 公斤/亩·米)或“活水素Ⅱ型” (1~2 公斤/亩·米)
四、黄泥水——池水浑浊,略呈黄色。 黄泥水——池水浑浊,略呈黄色。 ——池水浑浊
1、成因和危害: 成因和危害:
较大的降雨后, 藻类大量死亡, 雨水冲刷泥浆涌入池塘导致这种水色的形成。 此类水质变化较大, 对虾容易出现应激; 水体中悬浮颗粒多也会使其中溶氧降低。
2、处理措施: 理措施: (1)上午使用“爽水灵”(2 公斤/亩·米)净化水质和调节 pH 值。 (2)当天傍晚干洒 “高效增氧剂” 公斤/亩· (1 米)和沸石粉(25 公斤/亩· 米) 改良底质。 (3)隔天使用“加强型利生素”或“利生活菌”(1 公斤/亩·米)和“单细胞 藻类生长素”(2 公斤/亩·米)培养藻类; (4)注意加开增氧机,如有优质水源可在培藻之前添加部分新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