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的核心目标去解决问题,而不要为了问题而解决问题
目标拆解:化整为零,不怕目标完不成

受益一生的36堂职场思维课目标拆解:化整为零,不怕目标完不成你好,我是倪云华。
欢迎来到职场思维课。
今天我向你介绍的职场思维叫做目标拆解。
在职场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状况,被领导批评好像也不可避免:小王,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因素怎么没有考虑进去啊。
或者又说,小王,你把这两个要素混为一谈了。
你可能经常听到这样质疑,可是在下一次做事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从人体的构造上来说,我们的推理行为分为两种思维模式,分别称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是经验模式,是不费力的、自动的、快速的、模糊的、易出错的。
它就是所谓的“直觉。
系统2是认知模式,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思考,是费力的、有条理的、缓慢的、有逻辑的、有自我意识的。
人性的许多麻烦在于我们无法充分使用系统2。
平常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于快速地给出问题的结果,不去充分思考解决方案。
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容易出现纰漏,考虑不周的情况。
但是,那些优秀的人是如何做到,凡事滴水不漏的呢?这里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一种思维方式叫MECE。
MECE最早是出自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金字塔原理,这四个字母是来自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Mutually Exclusive ,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用中文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完全独立,相互穷尽”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一棵大树。
如果要做到我们所谓的MECE,那就要求:不重复,就是每片树叶都不重迭。
不遗漏,就是整棵树不能有漏洞。
所以,MECE要求分割的信息互斥,子元素要完整详尽。
MECE中的“ME”相互独立,是为如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因为只有明确问题的主干,才能有利于找到背后的直接原因。
如果两个枝干交织在一起,那我们就很难追根溯源了。
这就会出现多个因素混在一起的情况。
相互独立就是说要元素互斥,这是通过降低重复率来降低问题的复杂性。
也就是,要确保你的分类或是解决方案不会被考虑或是提出两次。
这样你看到的每一个选项都是相互独立的,从而能更深入地了解到你要解决的问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15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15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安放更精彩的青春和梦想?养成好习惯,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这本书将循序渐进地教会我们掌握自己的人生。
作者史蒂芬·柯维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被誉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其思想成就在领导理论、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不亚于我们熟悉的杰克·韦尔奇、德鲁克等大师中的任何一位。
书中主要介绍了七个好习惯,分别是:1.积极主动:主动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把精力放在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
2.以终为始:以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以原则而不是任何具体事物为人生中心。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两次创造,一次是在头脑中,一次是在实践中。
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先明确目的(即终点)。
我们总是先看见终点,然后奔向终点。
做每一件事都如此。
而漫长的人生,也应当有这样一座遥远的灯塔可供眺望,继而将我们的每一步、每一件事都统纳到正确的航向上,安全出行。
以终为始说的就是我们应以原则为中心,指导自己规划人生,并要始终牢记这座“灯塔”的位置,使自己不致偏离航向。
3.要事第一:分清主次与事物的轻重缓急,为最重要的事留出时间;从对人生的意义来看,时间管理矩阵给我们很多启示:(Ⅱ类)重要不紧急≥(Ⅰ类)重要且紧急≥(Ⅲ类)不重要要但紧急≥(Ⅳ类)不重要也不紧急。
经营家庭,照顾亲人,陪伴孩子这些人生最重要的事,却未必是我们眼前最紧急待办的事项。
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因为没有截止日期的催促,常常就被我们一拖再拖,令我们陷入永远在处理Ⅰ类甚至Ⅲ类那些紧急事务的焦虑状态。
而一旦有了空闲,我们又将时间毫无知觉地投入了Ⅳ类那些打发时间的娱乐或者无关紧要的琐事里……另外,角色管理可以保证这些角色与我们的人生目标方向一致,然后优先完成它们;责任型授权可以让我们解放自己,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Ⅱ类)重要不紧急的事物。
两点一线方法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两点一线方法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寻找解决方案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而“两点一线方法论”作为一种实用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挑战。
这种方法论强调的是简单而直接的思考方式,通过确定问题的核心点,找出关键因素,从而简化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连接问题的两个核心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直线路径,而不是被琐碎的细节所困扰。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探讨,我们将深入了解“两点一线方法论”的概念、应用和优势,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这种思维工具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能力。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两点一线方法论进行概述,介绍本文的结构以及讨论文章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将详细介绍两点一线方法论的概念、应用和优势,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方法论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及给出一些结论性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安排,可以使读者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到两点一线方法论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技巧,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启示。
1.3 目的在本文中,我们旨在探讨并阐述两点一线方法论的概念、应用及优势。
通过对这一方法论的深入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两点一线方法论,在实践中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通过对两点一线方法论的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启发更多的人去思考问题的本质,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达到更加理性和高效的决策和执行。
我们相信,深入研究和应用两点一线方法论将会为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带来更加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促进工作和生活中的进步和提升。
2.正文2.1 两点一线方法论的概念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往往是要找到一个简洁的方法来解决。
关于解决问题的金句

关于解决问题的金句解决问题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
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有些普适的金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1.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解决问题时,关键是要开始行动。
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这时候如果过于担心结果或者找借口拖延,就很难走出困境。
盲目的讨论和思考不如开始一些行动来得有效。
这个“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金句,可以提醒我们勇敢地开始,不要被问题所吓倒。
2. “先解决紧急的问题,再处理重要的问题。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是被各种棘手的问题所打扰。
有些问题需要立刻解决,有些则可以先放一放。
这个金句告诉我们要对问题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先解决紧急的问题,再去处理更长远和重要的问题。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我们的压力和焦虑。
3. “不要在昨天的错误上浪费时间,转而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做得更好上。
”人生充满了错误和挫折。
但是不要被错误所困扰,而是要把它当做一个机会,去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这个金句提醒我们不要在错误上浪费时间,而是集中精力去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从挫折中走出来,并且更好地解决问题。
4. “情况无法改变,改变的只有我们的态度。
”有些时候,我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没有直接的解决方案。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应对问题。
这个金句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困境,我们只要有正确的态度,就可以像一只乐观的蝴蝶一样从困境中脱颖而出。
5. “如果你想要得到不同的结果,就要采取不同的行动。
”有些问题可能是我们多次尝试但没有得到结果的。
但是如果我们一直采取相同的解决方法,就不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这个金句提醒我们,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不同的结果,就需要采取不同的行动。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创新和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6. “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机会。
”无论面对什么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新的机会和学习。
这个金句告诉我们,问题并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障碍物,而是一个帮助我们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一个人最大的价值在于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最大的价值在于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谁都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
面对难题,优秀的人往往会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平庸的人则总会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寻找借口,逃避责任。
最优秀的人,往往是那些最能解决问题的人,他们的成功,实际上就在于他们总是能够寻找到办法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我们每个人,在公司里存在的作用和必要性就在于:我们能够通过实际的工作,去解决一个个的问题。
个人的作用大小,职位的重要程度,就取决于我们能够解决多少个这样的问题,能够通过解决问题来体现自己多大的价值。
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越多,产生的影响越多,你的能力就越大,你的价值就越大;有一次,和朋友聚餐聊到,一个公司的骨干突然离职了。
以前都是这个老干部传达领导指示,安排工作,细致周到,指挥团队,井井有条。
他离开后,公司就乱了,朋友临危任命。
很快,就萌生了辞职的念头,说老板留下的坑实在填不动了。
不是灵光一现开始瞎指挥,就是酒桌上多喝两杯开始忽悠客户。
隔天客户来找兑现承诺,他气得一脸懵。
可老板开口了,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忍,要么滚。
他打算走了。
我问他,那过去前任是怎么做的呢?他忍不住感叹起来,有些人,在的时候,你不珍惜。
不在了,你才发现,原来人家牛到如此遥不可及。
那些我们羡慕的成功者,没有哪一个不具有强大的填坑能力。
成功青睐的,正是那种勇于解决问题的人。
企业需要的,也正是那种能解决问题的人。
彭蕾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听起来,像是拍老板马屁,但工作久了,你就会发现,这就是真相。
天马行空是老板本色,能不能让它落地是你的实力,这才是彰显你才能的本领;于是,我常想,如果遇上不靠谱的老板,在忍和滚之间,或许还有第三条路可以选,就是把老板埋下的坑填上,能力也在此彰显;这事儿很难很难,听起来也觉得很扯,但如果能做好,这真是一种非常强的能力。
填坑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够创造卓越的业绩,而那些欠缺这一能力的人则刚好相反。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口诀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口诀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口诀:
1. 接受挑战: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逃避问题。
2. 定位问题:明确问题的核心和本质,找出问题的根源。
3. 分析思考:冷静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4. 制定计划:根据问题的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具体的实施计划。
5. 主动行动: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主动解决问题,不拖延或推诿。
6. 团队协作: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意见。
7. 持续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反思总结:解决问题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9. 坚持不懈:面对问题的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地追求解决问题的目标。
10. 持久耐心:解决问题往往需要时间和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
公司请你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不要轻易离开团队
1、不要老想着做不顺就放弃,哪个团队都有问题,哪个 团队都有优点。
2、跟对领导很重要,愿意教你的,放手让你做的领导, 绝对要珍惜。
3、团队的问题就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抱怨和埋怨团队 就是打自己耳光,说自己无能,更是在放弃机会!
4、心怀感恩之心,感谢系统给你平台,感谢伙伴给你配 合。
业绩是要靠自 觉自律自励的 ,优秀的人从 来都是"马不 扬鞭自奋蹄"
!
优秀的人从 来不需要别 人天天盯着
做事!
公司请你来做什么?
1、请你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 问题
2、如果你不能发现问题或解决不 了问题,你本人就是一个问题
3、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你就坐 多高的位子
4、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你就能拿 多少薪水
”
第一:能始终跟着团队一起成长的人。 第二:对团队的前景始终看好的人。 第三:在团队不断的探索中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人。 第四:为了团队新的目标不断学习新东西的人。 第五:抗压能力强且有耐性的人。 第六:与团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人 第七: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人。 第八:雄心博大,德才兼备,有奉献的人!
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
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学习不 仅是自己的事,也和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 这里希望公司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多为 员工举办一些相关的培训和讲座等活动,以 拓宽公司员工的知识面,提高公司员工各方 面的素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增强公司 员工的凝聚力。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会 促进公司的整体形象的提升,同时也推进公 司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
5、最不给员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实给了真正的安全感,因为逼出了他们的强 大,逼出了他们的成长,也因此他们有了未来!
不断提出整整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不断提出整整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一、提出整体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1、综合方法:应用综合性和整体性思维,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综合运用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以求最优解决方案。
2、多维视角法:多方位深入思考,多角度了解问题的实质,综合各种维度分析,达到面面俱到,避免偏颇和跑题。
3、全局意识法:在进行解决问题时,要维持一个全局意识,离开当时的问题,应综合考虑周边的机遇与威胁,在应对当前问题之外,还要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
4、创新探索法:在解决问题时,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思路,有创新意识,积极推动工作的创新,不断提出新的构想、注入新的灵感,以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效果。
5、模仿学习法: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借鉴别人的经验,多收集、多分析,做出个人思路,以求在解决问题中具有时代特点。
二、实施方法
1、明确目标:每一件事情都要明确目标,制定完善的工作清单,并根据目标明确整体解决方案的思路,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间、地点等具体要求,把握好整个工作的实施节奏。
2、把握技术细节:实施解决问题,关键要看执行的细节,要把握好技术细节,重视技术精度,完善技术规范,保证整体解决方案的建立与实施的连贯性。
3、构建团队合作:汇聚多人智慧,构建良好的团队合作,落实
会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式,有集体智慧和聪明才智,以求更好的效果。
4、及时调整改进:实施整体解决方案,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把控,及时发现突变和变化,及时调整改进,避免可能出现的工作问题和失误。
5、多渠道宣传:实施整体解决方案,多渠道宣传,进行有效沟通,加强内部协调,落实更有效的宣传措施,以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你的核心目标去解决问题,而不要为了问题而解决问题
隔壁一家贸易公司刚刚搬到他们大厦来,因为是新的办公地点,这家公司的行政部主任想在办公室里挂一副字画,便叫同事帮忙。
同事看了看说:“直接在墙上钉钉子不好,先钉两个木块,把字画挂在上面。
”
行政部主任听从了同事的建议,就让他去找锯子锯木块。
刚锯了两三下,同事说:“不行,这锯子太钝,得磨一下。
”
于是同事丢下锯子去找锉刀。
锉刀拿来后,他又发现锉刀的柄坏了。
为了给锉刀换一个木头手柄,同事就拿起斧头去楼下找小树。
就在要砍树时,他发现那把生满铁锈的斧头实在不好用,必须得磨一下。
同事将磨刀石找来后又发现,要磨快那把斧头,必须得用木条把磨刀石固定起来。
为此,他又出去找木匠,想从他那里找一些木条。
然而,他这一走,行政部主任这一整天就再也没见他回来。
最后,那幅字画还是直接钉在了墙上。
行政部主任再见到这位同事是在第二天,他正帮木匠从五金商店里往外搬一台笨重的电锯。
主任无奈地说:“不就是需要两个木块吗?”
同事还茫然不解:“有什么不对吗?”
行政部主任哭笑不得:“你直接找木匠要两个木块不就行了吗?”
励志心得: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解决问题的泥潭,因此就忘记了抓住问题的核心,忘记了我们真正要干什么,为了什么,其实,通往核心的办法,一定有最简单的。
千万记得,你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
你是为了你的核心目的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