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0课 (共21张)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4ppt教学课件

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4ppt教学课件

2.素解文意。
释义:亢龙有悔:引用自《乾》卦上九爻辞。
拓展:陈鼓应先生在《周易今注今译》中讲“亢龙有悔”: 这里的意思是,当人们处于非常时期时,要特别谨慎小心,就像在祭祀时,在祭品下垫上清洁的茅草一样谦恭,这样就不会有什么过
失。
((一四) )学学“习习第第亢一四自自”然然段段,。。过(《小过》卦上六说‘过之’,《象传》释为
原文
译文
初,权谓吕蒙曰: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不学!”蒙辞以军中多 吕蒙以军中事多为由来推辞。孙
务。权曰:“孤岂欲卿 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籍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做博士吗?只是应当浏览群书,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 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
(一)初读《孙权劝学》,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这是具有崇高的德行、恭敬的礼节的。
《中华经辞典素“读范飞本》鸟遗其音,不宜上,宜下”即此“亢龙有悔”。又
五年级下册
④②阶错: :阶通“梯“,措亢造”成,”祸放患置当的。中犹介。“颃”,谓高飞不下。《中孚》上九“翰音登于
又“亢”当犹“颃”,谓高飞不下。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翻译: 孔子说:“创作《易》的人,是懂得盗寇之事的 吧?《易》中说:‘背着东西乘车,招引盗寇来抢。’ 背着东西,是小人做的事;乘车,是君子的交通方式。 身为小人却乘坐君子的车,所以盗寇就想来抢劫他了。 在上位者轻慢,在下位者横暴,所以盗寇就想来攻打 了。轻慢对待要收藏的东西而使之暴露,是引诱盗寇; 打扮妖冶,是引人淫乱。《易》说:‘背着东西乘车, 招引盗寇来抢。’是说盗寇是自己招引来的。”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0课(共21张)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0课(共21张)

(三)明诗意 1. 文白对读。
原句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译文 三月的花儿落了再开, 屋檐下的燕子一天天地飞去又飞来。 半夜的时候子规还在拼命地叫着, 它似乎坚信东风还能被唤回来。
2. 字词释义。
①残花:指花朵败落。 ②子规:又叫杜鹃、杜宇,其叫声凄厉。 ③东风:即春风。古人常用“东风”代指春风。 ④回:古读“huái”,今读“huí”。
二、学习《送春》
(一)解诗题
本诗描写了暮春时的景色,故以“送春”为题。
(二)正诗音
1. 初读《送春》,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 标注易读错字词:落更(gèng)开、檐、唤不回(huái ) 3. 标注入声字: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4. 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5. 师生拍手齐读。
日为众阳之宗,
“七政”;
月乃太阴之象。
天、地和人,统称为“三才”。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 太阳是所有阳性事物的主宰,
气;
月亮是纯阴事物的象征。
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 光。
虹的名叫螮蝀,是天地间的不正之气形 成的; 月中的蟾蜍,是月魄的精光。
2.素解文意。
释义:①七政:指日(太阳星)、月(太阴星)、金(太白 星)、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星)、土(镇星) 七星,又称“七曜”“象纬”。②宗:某一类事物中的主宰 者。③象:象征,表象。④蟾蜍:俗称癞蛤蟆。⑤月魄:月 缺时,阴影部分称为“月魄”。 链接:《盘古开天辟地》 拓展:①气 ②虹 ③“蟾蜍”
(四)品诗味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品味:梅雨时节,雨水连绵,人们常被困在家中无法出行。 此时,如果能够约一位朋友前来下棋,也不失为一件快乐的 事。诗歌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背景,为下文客人夜半不至埋 下伏笔。“家家雨”和“处处蛙”两处叠词在表面上营造了 热闹的环境氛围,但这种单调的热闹其实更烘托出落寞的气 氛。 链接:梅雨

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人教部编版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周易·系辞上(一)》,老师读一句, 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变化见(xiàn)矣、乾知 大(tài)始、乾以易知(zhì)、六爻(yáo)之动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文白对读。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 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 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 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变化的道理就从中显现出来。 :‘帘外雨潺潺’(下略),含思凄婉。
醒来之后,帘外正夜雨绵绵。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白③居相易 留《醉咏:怀一作·苏“杭因留自人昔此醉称”名刚。郡》柔:“互诗情动酒兴,渐阑八珊。卦相互推演变动。就如雷电鼓动,雨
(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水滋润,日月运行,从而生成寒暑季节。又如乾道成为男性
胭脂泪,相留醉
未免过于匆忙。但也无可奈何,娇弱的花儿 如何能抵挡得住凄风寒雨昼夜不停地摧残呢 ?
被风雨打落的花瓣上沾着水滴,像美

,几时重?自是人生 人的面颊上的胭脂和着泪水在流淌,这人与
长恨水长东。
花被摧残的情景令人沉醉哀伤。什么时候才 能再重逢,花返故枝、人归故土呢?人生的
遗憾和悲愤,就像那滔滔不绝向东而逝的江
原句
译文
独自莫凭栏,
独自一人的时候不要凭栏远望,
无限江山,别时容 因为再也看不到故国的无限河山,分
易见时难。流水落 别的时候容易,想再相见却难上加难
花春去也,天上人 。流水载着落花带走了短暂的春日,
间。

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1ppt教学课件

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1ppt教学课件

(二)素解文意。
释义:①按朱熹《易经集注》,本课内容为《系辞上》第三、四章。
②“彖”为彖辞,即直接列在卦图之后的“卦辞”。
①伐柯:采伐作斧头柄的木料。
能遍行③天下“而没爻有”流弊指,乐“其自六然,爻知其”命,数,是所以讲不会变有忧化患。的,与卦不一样。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释义:①按朱熹《易经集注》,本课内容为《系辞上》第三、四章。
三、分步练读
(一)文白对读。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 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 者,善补过者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 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 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 者,各指其所之。
翻译: 卦辞,是解说卦象的。爻辞,是分说爻变的。 吉凶,是说明人事的得失的。悔吝,显示行事的小 偏失。无咎,说明善于补救过失。因此,排列贵贱 的在于爻位,分清大小的在于卦,明示吉凶的在于 辞,忧虑悔吝的在于辨识小错误,惊惧却无咎的在 于内心悔悟而改过。所以,卦有大小之别,卦爻辞各 有险难平易。卦爻辞指示各卦爻的变化趋向。
(二)⑥用陈旁琴歌行诀而乐读不法再流读。:旁行即行权,不流即守正,符合礼。朱熹《周易本
义》说:“旁行者,行权之知也;不流者,守正之仁也。”
点拨:在学习《周易》时,人们总是很重视“吉凶”,而对 “无咎”不重视。这是不对的。从表面看,“吉”很好,但 要做到却很难。《周易》认为每件事都完全正确是不可能的。 因为《周易》讲的是“道”,也就是规律,所以我们学《周 易》就是学习辩证法理论,也就是认识规律。但即使认识了 规律,也不等于不犯错,能做到无大过,就不错了。所以, 孔子才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皇侃解释为,让孔子多活几年,五十岁开始学《易》,就可 以不犯大过错了。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辞,也是在赞扬《周 易》。

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2ppt教学课件

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2ppt教学课件
七夫人坤常 ,集其以于静竹也阴林翕之,阳下其,动概肆也意辟括酣,畅是《,以故广易世生谓焉》‘。竹道林七,贤’与。《庄子》‘《易》以道阴阳’相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合。”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4)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 (一)初读《世说新语·雅量》(节选),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翻译: 阴阳的对立转化称为道,顺承道的就是善,成就 道的是本性。对道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普 通人每天在用它却毫不知晓,所以认识君子之道的很 少。道显现为仁,却隐藏在它的运作中,鼓动化育万 物,却不会像圣人那样存有忧虑,真是达到了最高的 盛德大业!生有万物可谓大业,每日更新可谓盛德。 生生不息转化不息是变易,形成天象便是乾,效法大 地便是坤,极尽卦爻数的推演而预知未来叫作占,通 达变化叫作事,阴阳变化不测叫作神。
注今译》中说:“阴与阳的矛盾转化关系被《系辞》表述为
(3)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
‘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实为对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转译。 第24课 内容一 周易·系辞上(三)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知(zhì)者、谓之知(zhì)、夫(fú)乾、其静也翕(xī)、知(zhì)崇礼卑 拓展:敏捷、巧妙的智趣故事向来吸引人,如果聪慧故事的主角是儿童,那就更令人称奇了。
(二)素解文意。 链接:(1)《王戎观虎》 (2)《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之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 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 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七人 中,山涛、王戎后来投靠司马氏,其余五人都崇尚老庄,任性嗜 酒,寄情山水,反对礼法名教,对司马氏的篡权夺位不满;其中 文学成就最高的是阮籍和嵇康。 (三)多形式熟读文本。 (四)尝试镂空背诵。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优秀课件-人教部编版10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优秀课件-人教部编版10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0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0
启思:回顾全文,总结扁鹊见了蔡桓公几次?每一次扁鹊都是如何 判断病情的,蔡桓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提示: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0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0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0
三、正诗音 (一)初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蓟(jì)北、满衣裳(cháng)、却看 (kān)、妻子(zǐ)、漫卷(juǎn)、还(huán)乡、即(jí) 从 (三)标注入声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0
(二)字词释义。 ①剑外:剑门关以南,当时杜甫所在的梓州(今四川三台) 就位于剑门关西南。 ②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 史叛军的根据地。 ③漫卷:胡乱地卷起。 ④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这是说杜甫迫不及待地去整 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 ⑤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⑥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巫山得名。 ⑦便:就。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0
五年级下册语文ppt-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优秀 课件- 人教部 编版10
(四)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点拨:诗人从四川三台出发,经过巴峡,之后过重 庆,沿长江而下经过巫峡。接着长途跋涉来到洞庭 湖边,经汉口北上到达襄阳。继而再到洛阳。也就 是说,作者要从四川,跨过湖北,再到河南,其间 路程有数千里之遥。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人教部编版15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人教部编版15

垓下被重围,楚歌声惨切。 起舞于帐中,泣与虞姬别。
项羽在垓下被汉军重重包围,四 面传来的楚歌歌声凄惨。
项羽在营帐中起舞,与虞姬泣别。
不是不想渡过乌江东山再起,实 非不渡乌江,自愧无颜色。
在是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拔剑丧其元,兴亡从此决。
拔出宝剑自刎于乌江,楚汉的兴
亡从此有了决断。
2.素解文意。 点拨:这部分讲楚汉相争,项羽败绩,被围垓下,四面楚歌,他与美 人虞姬帐中相别,可叹可泣。 链接:(1)《四面楚歌》(2)《霸王别姬》 拓展:积累以下两首纪念项羽的古诗: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5( 精品课 件)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5( 精品课 件)
五、品诗味
链接:《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据柳宗元《龙城录》记载, 隋代的赵师雄在一个冬日傍晚路过罗浮山时,在松林间停车 休息。忽然他见到路旁酒馆走出一个淡妆素服的女子,赵师 雄和她说话,但觉女子身上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她的声音也 婉转清丽。于是他和她一起到酒家饮酒,店中有穿绿衣服的 童子表演唱歌跳舞。喝醉的赵师雄渐渐睡着了。天亮之后, 他发现自己躺在一棵白梅树下,枝头翠鸟娇啼,原来他昨夜 梦到的是一位梅花仙子。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五年级下册
内容一 周易·系辞上(七)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五字鉴·秦纪》。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五字鉴·秦纪》,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阿房(ē páng)宫、大海塞(sè)、 销铄(shuò)、一朝殂(cú)、昏黑(hè)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15( 精品课 件)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人教部编版6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人教部编版6

(二)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 沧洲。
拓展: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6(精 品课件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6(精 品课件 )
(二)素解文意。 启发:请找出本课中的三个反问句,和同桌进行文 白对读。 提示: ①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③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链接:《箕子见微知著》 (三)多形式熟读文本。 (四)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6(精 品课件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6(精 品课件 )
品味:陆游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时准备着奔赴边疆为国效力, 然而南宋朝廷只是一次又一次让他和像他一样的爱国志士失望。 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其二)》中评价陆游:“辜负胸中十 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七、悟诗情
作者因忧心国事,半夜被噩梦惊醒,起身独自徘徊。夜
深人静的时候,想到令人愤懑与压抑的现状,由此感慨“知
音少,弦断有谁听”?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6(精 品课件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人 教部编 版6(精 品课件 )
五、品诗味
(一)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点拨:这首词作于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之后。公元1172年, 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前往当时西北前线的重镇南郑军中 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公元1189年,陆游被弹劾罢 官,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这期间他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 词,《诉衷情》正是其中的一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接:《论语》中孔子将学习分为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 之,“乐之”是最高境界。在《论语·述而篇第七》中当叶公 问子路孔子是什么样人的时候,子路无法应对,孔子说:“女 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从读书中得到乐趣是一个人读书的最高境界。孔子的一生颠沛 流离,但是熟读《论语》后我们都能被他身上那股终身学而不 厌、读书自乐的精神所感染。
(二)素解文意。
链接:
《八卦的产生》:金景芳、吕绍纲的《周易全解》提到, 在《易》中,“两仪”就是阴阳。阴用“--”表示,阳用“—” 表示。这两个符号与物理学中表示阴电与阳电的符号“-”与 “+”是一样的,并无神秘可言。“两仪生四象”,生的办法 也是一分为二,即在--、—两个符号上面再重以--、—两个符 号便生出叫作太阴==、少阳、少阴、太阳的四象。“四象生 八卦”,生的办法而是一分为二,即在四象的上面分别加上 一个--符号和一个—符号,就生成八卦,八卦也是八种符号, 取名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代表万物的 八种不同性质。天地间一切事物都被包括在这八种性质之中。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 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 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 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翻译: 因此能取法的现象莫大过天地;能变化会通的莫
大过四时;能高悬物象显露光明的莫大过日月;地位 崇高莫过于富贵为天子;使物用齐备、制成器具便利 天下的,莫过于圣人;探索复杂隐秘的情况,探索深 远的事物,来判断天下吉凶,使人奋勉成就天下事业 的,莫过于蓍龟占卜。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第二则。 1.文白对读。
原文 家纵贫寒,也须
留读书种子; 人虽富贵,不可
忘稼穑艰辛。
译文 即使家庭贫困,也应该让子孙读书; 即便是富贵人家,也不能忘记耕种 收获的艰辛。
释义:稼穑艰辛:种田及收成的辛劳。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在《论语·里仁篇第四》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 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去也。”贫与贱都不是我们常人所愿意追求的,而富 与贵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向往的。在《论语·学而篇第一》中,孔 子在面对子贡提出的贫富问题时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 好礼者也。”他的这种观点给后世人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稼穑艰辛”就 是王永彬对待贫与富的看法。再贫也当读书,再富也不忘稼穑之 艰辛。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文白对读。
是故易有大(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翻译: 因此《易》有太极(宇宙的本体),太极生出天
地两仪,两仪生出四象(四季),四象生出八卦,八 卦来判定事物的吉凶,使人趋吉避凶成就大事业。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一则。 1.文白对读。
原文
译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习读书之业,便当 知读书之乐;
存为善之心,不必 邀为善之名。
将读书视为终身事业的人,就应 该懂得读书的乐趣; 怀有做善事之心的人,不必要求 得到良善的名声。
2. 素解文意。 点拨:王永彬认为“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读书的 目的不只是追求知识,而是为更好地修身养性。立身以求学为 先,求学以读书为本。如此我们才能成为读书人,从中获取读 书的乐趣。
(三)多形式熟读文本。
(四)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围炉夜话(一)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诗经·小雅·绵蛮》。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围炉夜话(一)》,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稼穑(jià sè)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链接:央视上有一则叫《善行无迹——留一盏灯温暖他人》的 广告。它讲的是:一天晚上,丈夫回家发现阳台上的灯还亮着, 以为是妻子忘记关了,就伸手想把灯关掉,但却被妻子按住了 手。他疑惑不解地看着妻子,妻子就指着窗外让他看。沿着光 的方向望去,暗黄的灯光下,一对环卫工人老夫妻正在寒风中 享受着他们的晚餐。他们在阳台上那充满温暖的灯光下,边说 边笑,开心地吃着东西……此时,这对环卫工夫妇可能永远也 不会知道,在这生疏的城市中,有一盏灯是特意为他们点亮的。 此外,《老子》第二十七章中也说:“善行无辙迹。”只要心 存善念,不必留名。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 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 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翻译:
因此上天生就蓍龟神物,圣人仿效它;天地变化,圣人效 法它;上天显示天象,预示吉凶,圣人用卦象模拟它;黄河出 现图,洛水出现书,圣人仿效它。《易》有少阳、老阳、少阴、 老阴四爻象,用来显示事物的刚柔变化;在卦爻上附上文辞, 用来告知人;在卦爻辞上表明吉或凶,用来决断疑虑。
链接:《编席抄书》
拓展:台湾地区“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对“读书 种子”的释义为:“谓读书人世代相传如种子之衍生不息也。”这是 说,“读书种子”既是某个人,也是某些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现象。 我们中国历代文化人的意识中都埋藏着“读书种子”。该词最早见于 北宋黄庭坚《山谷别集》卷六,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之“书 种文种”条山谷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 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再如清末民初时,章太炎听 说叶德辉被革命党人抓去,赶忙发电报为其求情:“湖南不可杀叶某, 杀之则读书种子绝矣。”同样,当年陈独秀等人致电孙中山为刘师培 求情,也说“延读书种子之传”。可见,“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 子”是个体对天下的一份情怀。
最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 课件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五年级下册
第30课 内容一 周易·系辞上(九) 内容二 围炉夜话(一)
内容一 周易·系辞上(九)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周易·系辞上(八)》。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周易·系辞上(九)》,老师读一句, 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大(tài)极、县(xuán) 象、探赜(zé)索隐、成天下之亹(wěi)亹者、蓍 (shī)龟、见(xiàn)吉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