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合集下载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摘要]:现阶段中职教育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特点及现状,提出体育教师要改变角色,提高专业水平,结合中职学校自身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学情从体育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特点及现状(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不合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

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这些特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二)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不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随着中职学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中职学生不仅文化课基础差,体育基础也差。

很多学生对篮球、足球、跆拳道等基本规则或动作了解甚少。

部分体育教师不了理解学情,仍然按统一难度的教学内容授课,这就违背了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导致出现中职学生在集体活动时逃课的现象.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有些中职体育教学内容已经不再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继续实施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中职体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滞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传授式”的旧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部分体育教师虽然改变了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尝试,但也进入了另一种误区:有的老师用放羊式教学误当成自主学习教学:有的老师只重视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

却没有其真正内涵。

这种出现偏差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和体育技能的学习。

浅谈中职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摘要]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技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已经处于严重滞后的现状,如何打破这一状态,让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更加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实现教育改革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以下对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教学改革1 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1.1教学内容现状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大多是田径中的跑、跳、投和球类中的篮、足、排三大球为主的项目,简单动作学生在初中小学学习过,而难度动作则表现出技术水平达不到。

从而使中职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提高。

其次没有考虑到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的需要。

教学中把身体全面发展等同于平均发展,使得课堂教学目标过多,所学内容与社会体育不能有效的衔接,课堂教学法单一,服从规律,排斥了多样性、选择性、主动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权威化教学态度,单一教学模式功名式教育等泯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只为应付考试,关注分数,而从不考虑所学知识、技术是否对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有无作用,为应试而锻炼,而不是为“健康第一”而学习,更难享受体育锻炼所带来得心理和生理的快乐。

1.2 学生现状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占主导作用,在上课过程中,由于学生有自己的专业课程而觉得其他课程无关紧要,因而对其他课程没有太大的热情,不能积极的投入其中。

另外,中职学生喜欢体育比赛,但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却不高,这主要是由于体育课活动量大、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调所引起的。

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老师组织的“体育运动”,缺乏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从而也就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

“玩”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兴趣。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体育课老师设置的内容并不太感兴趣,有的还产生了厌学情绪。

探索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探索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探 索 中职 学 校 体 育 教 学 模 式 改 革
林 麟
(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广州 510000 )
摘 要:根据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其特点, 本 三、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应以专业职业特点为发展方向
文提出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内 容,讨论了体育教学模式的特
点以及对体育教师提 出的新要求。
适应能力, 增进身心健康。其锻炼内容: ( 1)通过工间操、 下蹲起立、 活动颈肩、 伸展脊柱、 按摩等
放松有关肌肉, 消除局部疲劳;通过眼睛保健操、 远眺等, 放松 眼睫状肌, 消除眼睛疲劳。 (2)多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以改善机体对外界自 然环境
变化的适应能力。 (3)通过全身活动项 目, 如球类 、 、 游泳 健身跑等, 提高心
于长时间站立, 容易患内 脏下垂和腰肌劳损等。其锻炼内容:
( 1)通过下肢节律性活动, 如下蹲起立 、 工间操 、 健美操 、 太极拳、 按摩等, 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消除下肢肌肉紧张。
(2)通过球类活动、 健身跑、 跳绳、 游泳等, 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
(3)通过引体向上、 俯卧撑、 哑铃等上肢肌肉力量练习, 增
肺功能和身体协调能力, 发展手眼配合能力。 (4)通过俯卧撑、 引体向上、 哑铃等上肢肌肉力量练习, 增
强指、 、 腕 肩的力量、 灵活性和准确性。 2.站立型是从事护理、 烹调、 售货、 纺织、 建筑等职业, 由于长 时间站立、 重力作用阻碍下肢血液回流, 很容易产生下肢淤血, 出现下肢肿胀、 酸疼;若血管弹性差, 更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 由
强上肢肌肉力量。
者, 如机器维修人员、 农业技术人员等, 由于三餐不定时, 容易 患胃 病;各种姿势的变化, 要求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摘要:目的: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中职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熟练掌握某(几)项运动技能,为实现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方法: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教学法、心理干预法、数理统计法等进行研究。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比传统组有了非常显著性提高(p0.05),但经过不同的体育教学后,实验组的体育锻炼兴趣比传统组有了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

2.2 运动技能成绩的对比对传统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在入学时和二年级末进行运动技能考核(主要以乒乓球选项为例),主要考核“正手攻球”和“左推右攻”(或“左拨右攻”)的两项基本技能,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经过不同的体育教学后,实验组的运动技能考核成绩比传统组有了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

2.3 课外体育锻炼人数结果对传统组和实验组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进行调查。

每周锻炼3次以上(含3次),每次锻炼30min以上才符合统计标准。

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实验组与传统组课外体育锻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分析与讨论要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掌握某(几)项运动技能,才能通过该项运动技能参与体育运动,否则,很多学生都羞于参与体育锻炼。

比如,很多学生都喜欢乒乓球,但是并没有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能,例如,正手攻球不熟练,一个球来回的板数过低,控不住球。

而以选项为教学改革之后,学生主要学习乒乓球技术。

通过乒乓球基本功的训练,要求每个学生的正手攻球必须落在对角半台上,一个球的来回板数超过66板(或1min超过66板)。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绝大部分同学的正手攻球都接近满分。

正手攻球技术掌握后,再学习“左推右攻”、“两点攻”、“三点攻”、“搓球”、“拉球”等技术。

由于学生掌握了乒乓球的基本技术,练习乒乓球的兴趣大增,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增多,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也养成了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

中职校体育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职校体育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职校体育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中职校体育教学无疑是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快乐的体育运动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性环节。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中职校体育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中职校体育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1.缺乏趣味性在中职校体育教学中,往往是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主角,而且往往是以竞技性和成绩为目的,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降低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缺乏科学性中职校体育教学有时缺乏科学性。

因为有些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并没有得到专业的体育教育培训,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正确的体育教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具体体现在运动技能训练方法、体育心理素质培养、身体素质评价等方面。

3.体育设施和器材不足一些中职学校甚至没有合适的训练场地和器材,或者场地和器材质量较差,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这导致教师教学难度增加,无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

4.教师水平不高有些教师并非体育专业背景,缺乏专业性,对体育教学方法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顾虑成绩和考核,往往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忽视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下降。

5.资源配置和投入不足中职校体育教学还受到教育资源和经费投入的影响。

一些中职校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缺乏有效的体育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会导致教师、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教育支持和资源,进而影响教育效果。

二、对策1.增加教学内容和实践中职校体育教育应当加强体育基础课程,丰富和拓展理论课程,例如体育知识、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培养学生的运动领域的知识和素养。

同时,注重实践性教学和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开展体育科研和教育培训为了增强中职校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开展体育科研并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训,使教师真正拥有专业技能,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专业、科学、全面的教育服务。

中职学校体育课创新论文

中职学校体育课创新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体育课的创新【摘要】随着中职学校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不良现象。

所以中职学校如果在体育教学上进行一下改革尝试寻求一个新的出路,无疑是一次很有价值的探索和创新。

下面我浅谈一下我校体育课在这方面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创新1. 体育课中存在的问题1.1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一直在传统的教育观里徘徊。

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和学生要求。

首先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衔接没有处理好。

致使中职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质的提高。

其次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产生了断层。

没有考虑到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的需要。

学生走出校门后会发现,一般群众体育活动与学校的截然不同,使得多数学生毕业后很快中断了体育锻炼。

再者,目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大多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的,而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

应弄清楚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根据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手段,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最终受益。

1.2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缺乏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

“玩”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体育课并不太感兴趣,有的还产生了厌学情绪。

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教学内容陈旧、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差;教学思想注重教法,忽视学法,忽视对学生的区别对待;老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态度不一,缺少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学生的厌学问题使我们意识了在体育教学中加快改革步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现在提倡较多的是快乐体育教学。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那种传习式教学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体育课程结构、标准和目标做改进并因时、因地、因人采取多样性的体育课程形式,使学生既喜欢“体育”,又喜欢“体育课”。

2.体育课的创新2.1体育课创新,我们也要注意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一定要因人、因时、因条件而异,不能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

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摘要:根据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教学要求,结合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特点及现状,提出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结合中职学校自身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学情从体育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中职学校;新课程;体育教学;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对提高他们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新时期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良好途径,应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终身健体意识为目的,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中职学生正处在体格、体能增长的青春期,如何克服职业学校现行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增强体育教学改革意识,加强体育教学新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贯彻和落实,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当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1.教师方面的原因(1)观念落后,认识不足。

中职学校体育教师长期受普通教育影响,还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目标混淆,有的仍旧沿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及心理的发展。

(2)教材陈旧,内容欠丰富。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体育教材陈旧,受场地、器材、设施的制约,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设计传统,缺乏新颖性、多样性,无法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达成的单一性和多元性的有机结合。

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影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在教学方法上惯用传统的传授知识方法,以技术、技能为主,以教师、书本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单调、呆板,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能 的培养 。 3 整编“ . 4 专业 ” 教材 以学生 的兴趣 为 出发 点 , 以树立“ 健康第一 ” 指导思想 , 为 以 养成 良好 的锻炼身体 习惯 、 培养终身 体育意识 为 目标 , 合学校 结 的实际情况 和专业特 点 , 对传 统教材 进行整和编 写校本教材 , 对 不同专业 的学生发展 从事职业所 必需 的身 体素质有 意图地设置 运动项 目, 改造 பைடு நூலகம்统 的教学 内容 , 将实用性 、 乐性 、 身性等与 娱 健 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后和生存所需息息相关 的内容 有机 结合起来 , 使教材 内容表现 出多样性 、 灵活性 与选择性 , 能够满 足提高学生
No. 8
墅 ! T M E C ’ N I E DU A n0
浅 析 中等职 业学校 的体 育教 学 改革
陈华
摘要 : 文列举 了 '前我 国职业教 育体育发展 存在的一些 问题 , 了适应 中职教 育的发展 , 本 5 - 为 培养德 、 体全 面发展 的人 才, 智、 体育教 学必须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 中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 关键词 : 中等职 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 : 1 G7 2
大限制 。 3 建 议 与 对 策 31 更新思想观念 .
思想观念 的更新是 体育教育改革的前提 , 只有从 根本 上改思 想观念 才能有效地 改变学校体 育课单一 的运动技术 学习 。让学 校体育课 成为实施 德 、 、 、 全面发展 , 智 体 美 才是 中职学校体育 工 作 的重要任 务 。学校 要及时 改变 旧的体 育教育 观念 , 立新观 树 念 , 终身体育教育 、 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 , 分体 现教育 将 健 充 “ 以人 为本 ”促 进个性全面发展 的基本功能 。 , 32 加强师资力量 . 提高职业学校体育 教师的素质是体育教学改革 、 提高教学质 量 的关 键。提高 师资水平 和力 量是 中等职业教育 体制改革 的核 心 问题 。应 有计 划 的培训现 有体 育教 师 , 之掌 握体育 的新 观 使 念 、 动态 , 新 建设具有 职业 学校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 , 从竞技体 育 的框架 中向有 职业 特点的教学过渡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 , 工 在 作量 、 晋级 、 评先 、 利待遇等方 面和其它他教 师 同等对 待 , 福 调动 体育教师 的工作 积极性 , 稳定体育教师 队伍 。 33 创新教学 内容 . 中等职业学 校开设 的体育与健康课 程除 了满 足身心协调 发 展, 体现 “ 以人 为本” 的教育思想 原则外 , 还要致 力于与学生未来 职业相关 的运 动技 能 、 面素质 和综合 能力 与职业 能力 相结合 。 全 在 内容的选择上 要坚持社会 化普及程 度较高 ; 趣味性较 强 ; 场 对 地、 器材 的要求较低 ; 娱乐 身心 ; 对身体锻 炼的效果较好 的原则 , 并根 据学校条件 、 人特点 和专 业性质不 同以及实 际应 用价值 , 个 使学掌握符合专业 特点的健身知识及方法 , 掌握 职业 实用性运 动 技 能与技巧 , 以及 与职业特点 相近 的运 动项 目, 加强学生 职业 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体育教学是中职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必修课程。

传统的中职体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忽视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中职学生未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不利于中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为促进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接着探究了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中职体育;创新与实践;中职教学
一、前言
当代社会不仅对青年人的文化水平、思想品德等方面提出高要求,也对青年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标准。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中职体育教学模式不能给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更好的帮助,阻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因此,为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康复,响应我国相关部门提出的综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号召[1],中职院校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了深化改革。

不过要想实现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就需在教学方法、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错过教学过程中每个细节。

但从现阶段来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二、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体育意识薄弱
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的学生,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自我控制能力弱、学习能力差、情绪波动大、有厌学情绪等缺点,因此在现阶段的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显著问题。

其一,学生服从性不高,如体育老师在室外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讲解及示范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互相嬉戏打闹、交头接耳,不利于学生接收老师教授的知识;另外跟随老师做准备运动时动作不规范,喜好彰显个性,甚至不服从老师的指挥,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有序开展。

其二,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如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只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锻炼,忽视了现今体育教学中“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指导思想[2],以及学校管理层表现出对专业课程的重视,而对体育教育重视度很低,从而导致学生体育课程时间的减少,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
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全能的技术性人才,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发展。

但在如今的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为应付体育考试进行体育锻炼,普遍存在不以终身锻炼为目标的现象,这样做违背了体育课程设置的初衷。

其一,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为应付学生体育达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是为
应付期末体育测试,导致了体育教学的形式化,阻碍了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其二,教学形式单一,很多中职体育老师授课的方式过于呆板,教学方法滞后,在体育课程中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了与学生的互动,导致体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其三,教学中未考虑社会需求问题,中职院校未完全考虑到位学生离校后能否具有独立的体育能力以及能否坚持锻炼等多方面问题,在学生体育考核过程中,普遍使用传统的体育测试作为学生身体素质的评判方法,这样不能给予学生完整的体育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三、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中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中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可通过社会不同行业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进行设计,同时也需注意学生自身的身体情况、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未来想从事焊接、工件加工等工作的学生,老师就该着重培养该类学生手腕、手指、眼睛的协调能力,以此为参考根据为其安排乒乓球、羽毛球课程的专项训练,同时考虑到该类学生入职工作过程中长期坐立,易患颈椎、肩椎等疾病,老师可在体育课程中加入头部操、脖子运动操等项目,提前让学生为工作时做好准备工作。

通过针对性将学生从事工作应具备的身体素质要求与体育教学结合,利用专项体育教学[3]为学生锻炼进行指导帮助,不仅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还对其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深化改革中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培养目标为基础。

其一,在学生踏进学校的一年里,此时体育教学的内容需偏重于基础体育教育,促进一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基本体育活动的能力。

其二,对于身体体质差异较大的学生,老师应根据其个人能力进行不同的对待,对于体育特长生来说,老师可给他们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其锻炼效果,而对于其他学生老师需按照其身体素质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导,让他们按照自己喜好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以此推动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其三,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老师需注重学生的選项进行教学,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指导,为他们进入社会保持终身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确立崭新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和标准[4],教师还需在传统测试方式基础上进行改善。

其一,明确学生在集体锻炼项目中不仅要个人努力,还要与同学互助,实施集体合作达标和个人竞争达标的评价标准。

其二,还需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训练结果、训练积极性、训练方式进行有效的记录,发现不良情况时应给予及时纠正,以此作为学生期末成绩评判的评判标准之一。

其三,老师可在考核项目中增添可选择项目,即学生在期末测试中可挑选自我擅长的体育项目进行考核,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让
他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四、总结
在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的过程中,中职院校及教师应转变自身传统教学理念,跟随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潮流,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水平。

并且在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综合素养,从而加强中职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通过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促进中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辅助他们完成终身健身的目标。

参考资料
[1] 张维.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新课程(中),2012(10):61-61.
[2]孟凡伟.论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0):103-104.
[3]林金芳.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189-190.
[4]甄永新.探讨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5(11):143-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