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
(完整版)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

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现就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1.如右图,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只有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才能进行有关实验。
2. 对下图A所示的装置,要先向左边试管里加水封闭长颈漏斗的下口后再检查;对下图B 所示的装置,要先向漏斗里加水封闭漏斗颈后再检查;对下图C所示的装置,关闭导气管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后使之出现液面差,通过观察液面的变化,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A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 如图检查气密性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打开a,用酒精灯微热B,若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 如图为启普发生器。
该装置的原理与2图A的原理是一样,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5. 如上图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塞紧烧瓶瓶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烧瓶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6. 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类答案: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热烧瓶,若注射器活塞外移,松手后又回到原来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基本方法:1.热敷法2.注水法3.抽气法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步骤:1. 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热敷法、注水法、抽气法等进行检查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
如: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1.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2.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5.具体方法: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6.具体方法: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缓缓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看到A中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7.具体方法:轻轻下推注射器活塞一小段距离后松手,若注射器能够回到原来的刻度,则说明不漏气8.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9. 具体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初中化学气密性检查

气密性检查方法1一、基本方法: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③吹气法二、基本步骤:①形成封闭出口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三、实例【例1】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图A 图B【例2】【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图A 图B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A 图B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例6】图A 图B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例】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
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储气作用、防堵塞防倒吸安全瓶作用【例7】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分析:用止水夹夹住b、C装置间的导管的橡皮管,关闭分液漏用酒精灯在a装置下微热,若b装置中的导管产生一段水柱,止水夹前面的装置气密性良好。
化学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哪些

化学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哪些
化学检查即化验,用专业的术语讲叫做实验医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检验方法
1.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2.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
3.吹气法。
4.微热法:先将导管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导管口会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
松开手后,水又会回升到导管中,这样说明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5.液差法:适用于启普发生器。
例如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
静置片刻,液面不变,证明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的含义
气密性试验主要是检验容器的各联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
检查装置气密性完整归纳

检查装置气密性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1、微热法方法:如图将导管口浸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容积大的部位,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过一会儿移开捂的手掌或毛巾,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往烧杯中加水至没过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3、液封法方法:关闭橡皮管夹,从长颈漏斗上口注入水至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4、液差法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浸入水中,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表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关闭K,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液面差为止,静置几分钟,液面差不变说明不漏气.5、压强差法方法:先关闭活塞K1,打开分液漏斗的盖,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K2,打开K1(分液漏斗不加盖),如果水很快就不能流出,则气密性良好。
如上图所示,关闭装置中的弹簧夹后,开启分液漏斗的活塞,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能否说明该装置是否漏气?如果不能,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不能说明装置是否漏气.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用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中的水滴入烧瓶。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现举出一些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方法一:热敷法(空气热胀冷缩法
如图,先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抽气法
首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其末端形成“液封”,然后慢慢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也可慢慢向里推气,若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三:注水法
首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一段时间后,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存在液面差),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练习
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2.下列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及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练习答案:A/B/A。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1.在试管一头塞上胶塞,插上导管,再用手握住试管,另一头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气密性良好。
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稍稍加热,再观察现象。
2.可以把部分仪器放在水中。
看有无气泡。
检查装置气密性
不同的装置,检查方法不同,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很多。
1、热胀冷缩法。
链接仪器后,导管端浸入到水中,给容器加热(最简单的是用手),气体受热形成气泡,证明气密性良好。
2、注水法。
例如,集气瓶上有漏斗,将集气瓶的出口封闭以后,向漏斗加水,漏斗水面不能持续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
3、抽气,打气法。
连接注射器类的仪器,可以通过推拉活塞,观察气泡。
4、连通器。
软管连接的,可以改变位置的高低,观察液面是不是一样高,如果不一样,证明不漏气。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气密性是指材料或装置对气体或液体的渗透能力的要求,通常用于检查装置是否能够有效地封闭气体或液体,并防止其泄漏。
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了解和学习一些常见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水柱法: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首先,将装置的出口或通道浸入水中,确保其完全封闭。
然后,在装置的进口或通道处施加一个轻微的负压,使装置内的气体或液体渗透至水柱中。
如果没有气体或液体泄漏,则水柱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否则,就说明装置有泄漏。
2.蜡封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使用蜡封来检查装置是否具有气密性。
首先,将装置的出口或通道与一个有底的容器连接起来,并将蜡溶液倒入容器中,浸入装置。
然后,冷却和凝固蜡溶液,确保其封闭装置。
在此之后,可以在容器的底部观察是否有蜡渗漏。
如果有蜡渗漏,则装置存在泄漏。
3.真空泵法:这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试气密性的方法。
在测试中,首先需要一个真空泵。
将装置与真空泵连接,以形成真空环境。
然后,关闭真空泵的阀门,使装置处于真空状态。
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真空泵的压力没有变化,则说明装置是气密的。
否则,说明装置有泄漏。
4.气体检漏剂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检查装置是否具有气密性。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使用一种特殊的液体或气体作为检漏剂。
将检漏剂涂抹在装置的接口或连接处,并观察是否有泡泡或颜色变化。
如果有泡泡或颜色变化,则说明装置存在泄漏。
总的来说,以上是几种常见且有效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深入了解和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并提高对气密性问题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基本方法:1.热敷法2.注水法3.抽气法
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步骤:
1. 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热敷法、注水法、抽气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
如: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
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
没”等
1.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2.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5.具体方法: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良好则可
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6.具体方法:在试管中装入适量
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
缓缓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看到A中有
气泡冒出,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7.具体方法:轻轻下推注射器
活塞一小段距离后松手,若注射器能够
回到原来的刻度,则说明不漏气
8.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
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
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9. 具体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
(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
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
好。
10. 具体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
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
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
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练习与巩固:
1、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B.
C.
D.
2、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
置的气密性
方法:
将D装置中导管出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
分液漏斗活塞,打开K,加热A装置,D装置中有气泡冒出.关闭K,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B瓶中液面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
3、根据下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
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当通过长颈漏斗向装置A中的试管内加水时,水在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试管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不漏气;
(2)橡皮管将B装置中两个容器内的气体连通,不管是否漏气,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总能往烧瓶中流入,因此无法确定装置B是否漏气,故答案为:无法确定.
4、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内液面下降,漏斗内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
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产生。
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以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强,所以液面下降。
(2)塞紧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5、由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2)若用手捂热现象不明显,该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1.(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干燥管末端的管口放入水中,用手捂热分液漏斗,有气泡从水中冒出;放开手冷却后,且有少量水进入干燥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2)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干燥管末端放入水中,用小火加热烧瓶,有气泡从水中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干燥管内水面回升,表明装置不漏气。
6、用示意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答:。
把导管b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a,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又回升到导管b中。
7.有下列实验装置:
实验前需检验装置
的气密性。
实验开始时,
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
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产生氢气。
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2)]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44—5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
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硬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打开活塞a,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