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五年级下册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五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分析这次考试一共31人,平均分数77分,最高分97分,最低分21分,整个测试困难容易在中间,没有困难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的回答情况分析如下:1. 填空(35分,每空1分)这道题错误多的是8小题、10小题、11小题,原因是学生的计算速度不高,不准确(XX, XXX等),他们对面积单位体积和掌握不好,总是困惑,有几个学生单位名称不要写(XXX, XXX等)、11个错误的人特别多,这个问题,原因是学生不理解主题的关系,寻求知道长度,体积,长度和步长根据已知的表面积,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在走几步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犯了错误,(XXX, XXX等)二、判断(共14分,每空2分)这道判断题,学生对对错的判断比较准确,只是读题不认真,没有读懂题目要求,只是按以往的判断题要求来做,对的画沟,错的画叉,而这道题的要求是对的画圆,错的画三角。
其中有侯春轶、李德富、胡艳超、等人,除此以外,第5小题和第1小题判断的不好,对质数合数以及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还要进一步加强巩固。
三、选择(共10分,每题2分)这题错误的多的是4小题,学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概念掌握的还是不够准确,还有的学生会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把握不好。
四、画图(12分)1小题画得挺好,对称图形比较简单。
2小题画得不理想,其中XXX、XXX没有画对,画得不准确,不规范。
五、按要求写数(8分)这题学生答的挺好,几乎没有丢分的。
六、解决问题(21分)这道题共有4道小题,整体看学生分析题的能力还可以,只是计算不够准确,尤其是4小题,具体分析一下:1、学生大部分做得很准确,能够正确列出算式,计算棱长的总和,只有个别XXX、XXX等人不会列算式,吧计算表面积的算式列上了。
2、这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题目,实际是和上道题一样求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可有的学生不懂角铁是什么东西,不知道是放哪的也不知道怎么放的,还有的学生计算时没把单位统一。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二套)

4、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5、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2÷0.3= 10.4×0.1= 0.7×0.9= 4×(2.5+0.25)=
0÷0.26= 0.45÷0.9= 0.92÷0.23= 0.57×8×1.25=
×
√
×
╳
四
1、4; 1.04; 0.63; 11; 0; 0.5; 4; 5.7
2、5.02 7.06 6.07
45 9 24(竖式及验算略)
3、x= x=2 x=0.85
五
5月5日
320千克
54天
78米
160套
A.体积B.容积C.质量D.表面积
2、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
A.正方体体积大B.长方体体积大C.圆柱体体积大D.一样大
3、不用计算.25.78÷13商的最高位是( )
A.十位 B.个位 C.十分位 D.百分位
4、5080立方分米=( )升.
A.5.080 B.0.508 C.5080
2、3个工人2.5小时可以采摘葡萄300千克.照这样计算,1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一天可以采摘葡萄多少千克?(列综合算式解答)
3、一批煤,按计划每天烧5.4吨计算,可烧50天。实际每天可节约0.4吨,这批煤实际可用多少天?
4、甲、乙两人从相距6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经过4分钟后他们相遇。甲每分钟走72米,乙每分钟走多少米?(用方程解)
5、18÷11的商用简便记法写作(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__)。
五年级数学月考二分析1

五年级数学月考(二)五六班试卷分析五年级六班共有3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其中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4分,100分有1人,90分以上有21人,80分-90分的有4人,70分-80分的有2人,60分-70分的有2人。
高分的人数明显比上次有所增加。
这次的试卷题量少而全,试题难易居中,没有太偏难的题,如果学生能及时复习,80分以下的学生还可能考得更好一些。
具体答题情况分析如下:1、一题:共6道填空,每空的分值不一。
这些题目主要是考查了小数除法和方程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全班正确率是86%。
和上次月考的准确率不相当上下,说明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已经稳定。
主要出错在第5小题的“小数点应该()”,其实学生们都知道这题的意思,但是回答都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可以说是表达的不准确,这里考核的是小数点向左和向右移动几位。
2、二题: 共5道选择题,每题3分,有23名学生全部正确,有7名学生主要错在第1小题和第5小题,原因是因概念不清导致审题错误。
3、三题: 共5道判断题,每题3分,错的较多的是第5小题。
原因是“师傅每小时加工a个工件,比徒弟多加工10个工件,a+10表示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
其中因为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还是没有完全适应,这一部分知识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还应多多渗透。
4、四题:解决问题,分值不一,用方程来解决问题占的比重较大。
主要考察学生列等量关系式是否到位,如果头脑里迅速出现正确的等量关系式,那么列出正确的方程则轻而易举。
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失分,只有少数几个人方程列对了,解方程却出错了,看来计算还得常抓不懈。
唯独第5小题学生们做起来还不是很拿手,只是照猫画虎,不过可以理解,因为其中涉及到了五年级下册的分解质因数。
上次月考中失分多,是由于没有学过的部分也在试卷中体现出来了,这次月考是代课老师根据学情出的试题,更能贴切地反映学生掌握本段知识的情况,成绩非常令人满意。
总之,这次检测来看,今后需要加强如下的辅导:1、对80分以下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分析其原因,对症下药,逐个训练。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二套)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二篇)目录: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一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二最新人教版年级数学下册第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王亮在班上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 5 ),与他在同一列的第一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
2、把5个同样大小的面包平均分给9位同学,每位同学分得这些面包的,每位同学分得个面包。
3、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_____个.4、3.85立方米=(_________)立方分米 4升40毫升=(_________)升5、一个算式的商5.6,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是(________)。
6、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7、正方体的棱长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
8、一个正方形的棱长之和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立方厘米。
9、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10、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米.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如果甲×0.42=乙×1.75(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2、下列图形中,不能围成立方体的是()。
A. B. C. D.3、一袋糖平均分给5个人或8个人都正好分完,这袋糖最少有()块。
A.20 B.40 C.60 D.804、计算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算式是()。
A.4.8×6 B.10×8 C.6×85、下面算式中,乘号可以省略的是( )。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月考质量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月考质量分析(4月)王书德这次月考试题共分六大块:填空、判断、选择、、操作、计算、解决问题。
题型全面、系统,概括性强,难易适宜,题量也适宜,联系卷面和学生实际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发挥正常,考出了实际水平,但也从中暴露了学生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就把这次的考试成绩情况做一简单的分析。
一、学生做题时主要存在的问题:1.填空题:(1)第3小题:在1-10各数中,质数有(),在11-20各数中,合数有()。
学生失分严重,没有认真审题,把范围搞错了,漏选或多选。
(2)第9小题:把3千克苹果平均分成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千克数,每人得到全部苹果的。
部分学生仍然不理解分率和具体的数量,把二者混为一团。
2.判断题:(1)第1小题:因为27÷9 = 3,所以27是倍数,9是因数。
学生仍然错误地认为倍数和因数是孤立存在的。
没有真正理解倍数和因数的相互关系。
(2)第2小题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不变。
正确率很低,学生误认为周长没变面积也没变,没有深入思考。
(3)第4小题:把长方形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学生不仔细读题,只是粗略一看,认为是对的,没注意应该是平均分。
(4)第7题: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学生误认为假分数都大于1而忽略了等于1的情况。
(5)第9题:一个非零自然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学生把1忘记了。
3.选择题第1、3题错得多,学生思考问题具有片面性,不能灵活运用奇偶性解决问题。
4.计算题:(1)约分不彻底,最后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2)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和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书写格式混为一团。
5.解决问题第1、2、5题失分较多,第1题学生把每小段最长多少分米(求最大公因数)和一共可以剪成几段混淆了,学生错误的认为两个问题都是求最大公因数。
第5题这筐梨至少有多少个(求最小公倍数),学生形成了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认为两个数的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却忽略了这两个数不是互质关系。
新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7厘米,高是6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分米,腰长5分米,底边上的高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_____平方分米.3、(__________)决定圆的位置,(____________)决定圆的大小。
4、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正好等于乙数。
甲乙两数的和时25.3。
甲数是(_______),乙数是(_________)。
5、贝贝计算一道小数除法时,错把被除数21.6写成了12.6,结果商正好比原式的商小了7.5。
正确的商是(_________)。
6、由2、0、8、9中的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最小的两位小数是()。
7、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____),每段长(____)米。
8、有一个五边形花坛,如果在每一边上放8盆花,至少要用(______)盆花。
9、有5个女同学、3个男同学玩击鼓传花游戏,花停在(_____)同学手上的可能性比较大。
10、循环小数1.1234812348……用简便方法记作(____),它的循环节是(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将8支球队分成两个小组,各小组采用单循环制;小组前2名共4支球队再进行淘汰制,决出冠军和亚军,一共需要赛场.()A.28场B.7场C.35场D.15场2、当a是自然数时,2a+1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奇数或偶数 D.不能确定3、在如图中,AD和BC互相平行,甲和乙的面积比较,()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
A.变大不变B.不变变大C.不变变小5、一块平行四边形盐田长600米,宽100米,()块这样的盐田占地6平方千米.A.10 B.100 C.1000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五年级第二次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五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星期四,举行了第二次月考,结果已出,从分数值看上去我们的成绩比较第一次有所退步,从答题情况来看与我想象的差的很远,人均80多分以上,为此,我对试卷与学生以及自己前段的教学进行了一次分析与反思。
试卷难度真的很小,刚考完,我问娃;“咋样”学生很自信的说:“ 老师90多分95分” 试卷下来了90多分了了无几为什么,我先从学生丢分处看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于是我一个题一个题去统计,每一道题有几个出错了?首先我自己心里是这样想如果有问题一两个将是学生的问题人数超过一半必将是我的问题。
从数据看来,对分数比较和假,带分数的互花两个同学出现问题主要是熟练程度,6。
7小题要求填分数但个别同学填了小数学生出错较多失分较多,回顾教学时,虽多次强调,但是个别同学依旧我行我素,看来以后在对这方面知识的复习时得一对一的指导。
操作题容易出错的还有选择第四题,其实是分数的大小比较,另外错的较多的一题是选择第五题,“看图找关系”在上新课时虽有提到过,着重强调过,但由于学生的粗心以至于。
其它的很多失分,其实是与学生自己有很大关系,很多基础题,并不是他不懂,更多的是他想当然,或是看题时走马观花,然后凭自己的的经验去答题,如张文豪,成绩一项很好,这次考试得88分,他竟然错了“分数加减”,这么容易的题,当试卷一发,他就后悔得不得了。
其实,这次考试这样的成绩虽然在别人看来,我们是进步很多,但是我心里真的很清楚,其实可能不但没进步,也许还不如之前呢,据我的分析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学习风气吧,最近发现五年级的孩子都有一点散漫,并不是那么主动去学习,不管是上课还是课后,纪律意识不强,因此,每次上课,老师可能更卖命了,但是他们未必会领情,如解方程的解,虽多次强调,但依旧个别同学没写。
因此,我个人觉得要改变他们的现状,务必从纪律上严格要求开始。
“纪律是保障!”具体改进措施:1. 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认真审题,耐心计算、细心检查。
五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五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一、成绩统计:五年级38人,及格35人,3人不及格,平均分80.39分,及格率92.1%,本次测试较期中考试有了一定的退步,测试基本上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现做以下分析。
二、卷面分析:1.试卷分析:在第二次月考考试中,从解方程、多边形面积、小数乘法、可能性、小数除法、位置以及小数乘除法的运用等几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生答卷情况分析:从答卷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书写认真、工整,在答题中,判断、选择、列式计算、解方程几大项掌握得较好,正确率较高,但本次填空和解决问题中部分学生丢分较多,公式和数量关系掌握得不够好,列式不正确,丢分比较集中。
3.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1).做题马虎、不认真。
计算部分正确率不高,小数点经常忘记,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计算准确的训练还不够好、还存在问题,在以后的训练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没有掌握,不能灵活运用公式。
应用题出错率较高,组合图形的应用掌握不够熟练。
(3).学生缺乏综合能力培养。
用方程解决问题中学生对应用题解决问题的解答还有些困难。
三、改进措施:(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而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可以弥补教师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五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由学校自己组织考试,考察的内容是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试题覆盖面广,题型多,包括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画图及解决问题,试题灵活多样,能够体现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情况。
二、学生成绩分析:
学生整体成绩比前两次有所进步,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一个100分,有9个90分以上,有8个80分以上,没到一半,不及格的有12个,数量多,在这里应该有4个及格的却没达到,今后应着重抓。
三、试卷分析: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
2、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试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有很强的针对性。
特别注重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了结合情境解决问题的思想,让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性。
三、存在问题:
1、审题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部分题目完成的较差。
如:选择题第五题,有不少学生在分析题意时欠思考,对于题目没有理解清楚便解题,比较粗心大意。
整份卷主要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是考查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学生不能综合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息。
2、计算能力较差。
部分学生计算一些简单数据都会出错,主要表现在解决问题里,想法对,计算错误。
四、改进措施:
1 、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3、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