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高二数学史丽华本次月考高二数学试卷基本上符合数学教学实际,难易度设计较合理,试题起点低,而我就结合我所教这两个班学生的成绩进行整体的评价,分析一下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
本试卷合计150分,选择题12个小题,合计60分,填空题4个小题,合计20分,解答题6大题,合计70分,试题重视基础,大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考查的是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和通性通法,对重要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等都进行一定的考查。
注重数学的思想性和应用性与灵活性,强调对数学技能的考察。
本次考试(12)班的数学平均分是61 ,其中90分以上的有14人,最高分是136分。
(17)班的数学平均分是55 ,其中90分以上的有9人,最高分134分。
第1、6、7、8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第2、4、9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及前n项和公式;第3题:考查不等式性质;第5、10、11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和其前n项和公式;第12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等比数列的性质;第13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直接应用。
失分原因:没记住公式;没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此题(12)班有27人做对,(17)班有21人做对第14题考查递推公式的运用。
失分原因:不理解递推公式的含义;不会代数运算。
此题(12)班有35人做对,(17)班有27人做对第15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中项。
失分原因:公式没记住;少数同学把等差中项、等比中项记混了。
此题两个班都有36人做对第16题考查用正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失分原因:不会分析题意,找不到方位角;没记住正弦定理内容,不会用定理解题。
此题(12)班有17人做对,(17)班有14人做对第17题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直接运用。
失分原因:没记住公式或公式写对了但计算有问题,多数同学得5~10分。
此题(12)班得分率51%,(17)班得分率57%第18题考查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的项以及证明等差数列。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本次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考察了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
试卷共分为阅读理解、词语运用、语言表达和作文四个部分,涵盖了对学生们语文能力的全面考察。
首先,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适中,题型丰富多样。
其中包括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要求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对文章进行快速阅读和把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
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在这一部分的得分不够理想,反映出他们对于文章理解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多进行阅读训练,提高自己对于文章理解的能力。
其次,词语运用部分的难度适中,内容覆盖程度较广。
试卷中包括了词语辨析、词语造句等题型,考察了学生们对于词汇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同学们在这一部分的得分普遍较高,说明他们对于词语的掌握程度较好。
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在这一部分的得分较低,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词语的辨析和运用理解不够深入。
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多进行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训练,提高自己的词语运用能力。
再次,语言表达部分的难度适中,题型灵活多样。
试卷中包括了改错、填词等题型,考察了学生们对于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同学们在这一部分的得分普遍较高,说明他们对于语法知识的掌握较好。
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在这一部分的得分较低,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语法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多进行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训练,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作文部分的难度适中,题目相对开放。
试卷中要求同学们根据提示写一篇80词的作文,考察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同学们在这一部分的得分普遍较高,说明他们在写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在这一部分的得分较低,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写作表达还不够清晰。
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多进行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题目的难度适中,试卷内容覆盖的面较广,全面考察了学生们的语文能力。
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25、26班)侯彦江一、试卷整体评价:这次月考基础能力并重,使用了很多中考题,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本次考试范围是四五单元的内容,字词、诗文默写与文言文主要是课内知识,其他的题重点在于学生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但要求有一定的语文能力才能答好。
这套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成绩统计:三、得失分情况反馈: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33分)这一部分共有9个小题组成,这一部分前6个为选择题,分别考察了学生得字词读音、书写、词语、语病和标点,学生第一个错误率较高,达到了70%左右,这些词语都在四五单元下面的小字注释,可见大部分学生们没有掌握着一部分内容,因此在期末复习时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内容。
第6题诗词默写中有一些学生出现了错别字,多次写过的诗句为什么还是出错,是没有夯实基础啊。
第七题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们能够写出项目,但是和示例出现了重复。
这说明学生没有很好审题。
第二大题:阅读理解(37分)文言文阅读,整体感觉:完成情况不太好,不令人满意,主要体现在:13和14题回答不够清晰。
能够说出意思但是表达上还不够好。
现代文阅读: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充分考察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满分22分,学生大多得分在16分左右,对这2个班的学生来说,阅读练习在期末复习时要作为重点来对待。
第三大题:作文(50分):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2%左右。
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四、月考反思:1、从教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大致可以发现:(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性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内到课外语文能力训练的一贯性系统性不够;并且对学生的引导不够。
(3)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生活少;(4)作文教学训练水平不高,机械有余,活力不足。
五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五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一,本次语文试卷分量较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扎实,基本上全对,个别原因出错在于粗心。
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补充词语题上,有的知道怎么填但是把字写错了,这就造成学生丢分较为严重。
这也表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基础性的知识强调不足,导致学生不重视,因而频频失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写的要求,多写多练,促其提高。
“阅读理解”部分。
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在本题中得以检测。
部分学生感悟能力较差,碰到这类题目,就连估带猜。
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根本读不懂文章,做起题来就是乱写一气。
针对这种情况,以后教学中要加大阅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增强他们阅读的兴趣,不断提高他们读的水平。
二,这次月考检测,我们班的大部分希望生都进步了,由七十多分升到八十分以上,比如李贺一武桐李凤明崔新立等。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他们,希望生都是因基础差而产生,每一题都能反映出来,甚至是他写的每个字。
对于他们,在关注的同时给他们树立信心,然后教给他们学习方法,采取多种手段,促其进步。
对于班级的希望生还需有针对性的抽一些时间加以辅导。
如赵立灏李贺一王玉曻等同学要加强写字指导,平时教学中还需多关注他们。
三,通过这次检测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外积累的知识太少,所以特长生得激励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写读书笔记,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这次作文王嘉瑞写的很成功,这和她平时喜欢看课外书有直接关系。
刘鑫刘冉冉崔明慧兰芳媛平时要多关注他们,力争下次让他们达到高分,激励他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帮他们定出更高更远的目标,使他们始终昂扬前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今后教学中我会扎实的走好每一步!。
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一、问题分析
21题:本题整体做得较好,但部分学生仍粗心大意或不知知识点。
(1)金属由原子构成。
(2)判断化肥中的氮肥,给出四个选项都是化肥名称,不知其化学式,于是不会判断。
(3)大多数学生不知碳的三个化学性质,其中之一便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
个别学生将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55.85写成整数56。
(4)大多数学生不知碳酸钠的阴离子符号和不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式。
22题:本题整体做得一般,出现的问题是对知识点不熟悉和不理解。
(1)不理解溶解度的定义,便不会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对物质的用途记不得,或者混淆物质之间的用途。
(3)不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或不会看图分析酸碱中和反应。
(4)大多数学生对指示剂变化情况不清楚。
23题:本题整体效果较好,但瑕疵与不足仍是问题。
(1)少数学生记不得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名(前五位)。
(2)大多数学生不会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3)少数学生将“过滤”中的“滤”字写错。
(4)大多数书写化学方程式不规范、不完整。
24题:本题整体做得较差,存在较大问题。
(1)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铁生锈的原理。
(2)不会利用化学方程式分析相关题型。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
2.加强书写。
3.加强分析题的讲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一、试卷的基本特色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亲密有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观察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
2、标高适量。
鉴于当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政治教课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当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拥有简洁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了然,学生审题时了如指掌。
二、试卷成绩状况这张试卷主要观察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内容,共 7 课。
从整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 11 个班均匀分,优异率 %,及格率为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解析第一,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合计 60 分,主要观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 48%左右,能够看出学生的解析理解、解析能力有待提升,非选择题得分率能够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
其主要表此刻:(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升,错别字现象、笔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畅现象等依旧存在。
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
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解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重点等现象也很严重。
有很多同学做题不仔细,没有仔细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用要的丢分。
(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
好多学生不理解考试的问题,不可以回答,造成失分。
这就表示考生怎样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升。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此后的政治教课和考试供给难得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解析。
这就要求我们在此后的教课中要着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改良举措1、着重培育学生阅读能力、解析能力、归纳和综合能力。
2、增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课中要教课生怎样审题,怎样找寻试题的重点词捕获有效信息。
3、坚持讲练联合。
4、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擅长夸奖学生。
5、抓好后进生。
对政治考试来说抓好10 个优生,不如抓好1 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范文大全)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范文大全)第一篇:四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四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第一次月考试卷做以下全面分析。
一、班级分析:本班共有27人。
最高分97分,最低分28分。
平均分57.6,及格率52%。
二、试题分析这次月考,卷面共十二题,分别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
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平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也不相同,这里出现了两组多音字,平时也全部训练过,当仍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说明我在平时训练时缺少反复性的练习。
2、划去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正确率很高。
3、词语解释。
正确率很高。
4、描写手法。
大多数学生把此题当做修辞手法填写。
5、阅读理解。
对于灵活性强的阅读理解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知道根据问题在文段中找答案,但是,有些答案找的还不够准确。
6、作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学生词汇不丰富,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文章结构不合理,文章内容不够充实。
②表现出学生平时积累语言的习惯没养成好,阅读量偏少等问题。
③不理解题意,乱写.四、改进措施1、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审题时,不能掰碎了喂给学生,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提高审题的能力。
2、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3、培养学生的认真阅读的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4、对个别同学要加强辅导,加强优等生的培养,学困生的指导。
5、作文教学,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减少作文的错别字,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5篇范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5篇范文)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2012年10月8日二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已经结束,掩卷深思,有让人欣喜的地方,也有令人深思之处,为了真正发挥考试评价的合理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一、分数结构分数人数 60以下 15 60-84 3585-100 12二、答卷分析本次测试共有七个大题,可以概括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大类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进行检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这两题是得分率最高的题目,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题目的要求正确书写。
但也有不少学生看拼音写词语时十分粗心导致失分。
第二题:写出同偏旁的字,学生都做的很好。
第三题:词汇花丛。
虽然学生平时练习时做过,但仍有大部分同学失分,可见四字词语握不牢。
以后要多加练习。
第四题:把词语补充完整和选字填空。
学生们背诵情况良好,所以该题答题情况较好,只有少数同学因记得不牢而缺字错字。
第五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因为填的字都是认读生子,学生不会书写,所以错误率极高。
第六题:默写《山行》,学生们背诵情况良好,所以该题答题情况较好,只有少数同学因记得不牢而缺字错字。
第七题:阅读天地,这道题做的很一般,下去多加练习。
三、考后反思通过这次质量测试,不仅全面了解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迪。
1、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
同时,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提高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应用词句的能力。
2、教师要督促学生熟读、熟背课文。
3、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二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反思一、基本情况本次试卷出题范围是第三、四单元,试题量适中,试题题型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 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综上所述,本题的写作内容其实就是如何看待“自拍美颜”的现象,只 要围绕“自拍美颜”这个范围引发的思考与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正向、 反向立意皆可,也可辩证立意。
立意——确立写作题旨:
然而,我们决不能把善意的“欺骗”上升到真正的欺骗。“反 美颜”的问世正是因为存在有人利用美化过后的图片去欺骗他人的 感情或者其它事物。我们不难听到周围都有人在评价某某在图片和 真人完全不一样的话,甚至还有人利用这些令人垂涎三尺的照片去 社交网站进行欺骗。我们要秉承着一个用美去感化生活的原则,用 美图软件散发美的视觉享受。美化过的生活需要我们正确运用美图 软件。
第三课时: 月考作文分析与升格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 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 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 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 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 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正向立意:自拍美颜是爱美之心的体现,是对美得追求:自拍美颜, 悦自,也可以悦人;适度美化自我,未尝不可;
反向立意:拒绝刻意之美,呼吁真实之美;自拍美颜,掩盖真实,自 拍美颜,是自欺欺人;反美颜,呼吁真实:接纳真实的自己;反美颜, 以诚相待;真实的自己,无需美化。
辩证立意: 1.可有“自拍美颜”的效果立意为:适度美颜,生活更精彩; 2.可由“自拍美颜”悦己悦人,立意为“在生活中可以善意地适度 美化真相(真实)而不伤害他人或公众利益”。 3.可由材料探讨“形象与美”,围绕“追求美的形象不能脱离真实 (真相)”去立意。
美,我所欲也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形成了自己的朋友
圈,人们在里面可以和朋友分享一切,也包括自己的自拍。那么,人 们为了追求自拍中更美的自己,往往选择用美图软件“改善”自己的 容貌。 自拍的照片通过美图软件能够变得更漂亮或更帅这一普遍现象一 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人们围绕究竟应不应该用美图软件这一 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而在我看来,人们追求美这一举动不应受到过
人们对美的认识越来越多地停留在外貌、身材等外在形态,以致让他 们忘记了真实的样子恰恰是最美最自然的。且看古人,梅雨飞絮,闲愁 几许的诗人贺铸,恰恰不是一位身材魁梧、英俊潇洒的男子,相反,史 书记载中,他是位貌极丑,色青黑的诗人罢了。可又何妨?如此容貌不 阻他诗句中的柔情似水、美不胜收。同样,人的审美不应停留在浅表的 外貌“修改”,如此虚假,倒有做作矫揉失真的丑态。让真实回归到美 的行列,人们审美时要认可真实,善于发现真实中遗憾的美。正如《匆 匆那年》里曾说:“真实生活正正美在它的残缺与遗憾。”人们的审美 也应接受生活中那份真实的不完美。
由以上所说的可见,追求美是人性来自是不应该受到过分的指责的。追求美可以让我们产生美化世界的欲望,促使我们改造出美丽的世界,但美
丽是多方面的,请不要过多的将目光投在容貌上,如果只是出于追求美而
使用软件美化自己,请为他们的爱美报以肯定,而不是指责。
【得分】36分
【评语】 审题不够准确,文章整体围绕“美是什么”“怎样追求
他无与伦比的美丽。画中的女人面带迷人的微笑,散发着吸引人的魔力,
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它的美。而达芬奇所提倡的人文主义,所追求的人性
中,一定有追求美的思想。
人们会说,真实当中或许并无太多美的事物,不应借爱美来自欺以及欺 人。但我想说的是美时常在我们身边,否认追求美的说法折射出的不是世界 上没有美,而是人们大多不懂得如何去发现美,去追求美。美学想必没有多
美”行文,但是除了开头稍微点了一下材料的“自拍美颜”这一核
心话题之外,其余部分都脱离材料泛谈美,思路比较混乱,语言表 达欠连贯,原卷面涂画较多。
当堂诊学: 修改自己的作文。
这个人在干什么,在哪里干;然而,当你添上一层咖啡色的效果,你就感受
到了这心情意外地沉重,再根据与图片所配的文字,理解到主人公的心情。 正是因为这些美图软件的功劳,使你转换了对原有事物的考虑,使你更加了
解图片所表达的情感。美化过得生活既能美化图片,也能美化你的思考。
我们不可否认这些美图软件,自拍神器给予我们心灵上的陶醉,自我的 完美的满足。我相信每个人的手机里都会有特效相机,因为“爱美之心,人 皆有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连最起码的美都不能给予自己,那
少人不知道,但美学却不同一般我们所说的我的美术。为何会有美学,凭什
么“美”成为一个专业性的学科?美学是一门指导人们追求美以及培养人善
于去发现美并尝试定义美的学科。它所探究的美不仅仅是容貌上的美,更是
心灵、品格等方面,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就著有《美学》来为人们提供参考。
我非常赞同有些人所说的观点——“将真实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没有任何一个人乐意生活在一个丑恶的世界当中,但丑恶的表现不仅仅 在容貌,更在心灵品格上。所以我们将生活“美化一下”不应只是美化 自己的容貌更应该在自己的心灵、人格以及内涵上。
的审美之中。缺乏真实的美,是浅显而缺乏内涵的,不能算上是美好的东西。
谈起真实之美,我不禁联想到杨绛在《我们仨》中描述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 真情实感,美得让人动容。同样,生活的真实不应掩盖在各种虚假中,应当 让真实之花自在绽放。
再深一层来说,各种美颜工具的“横空于世”,正源于人们内心对美 的肤浅认识。
让我们接受美化过的生活 近日,一款“反美颜”软件的问世使运用自拍神器的少男少女心惊胆跳。 在这场美丽的战争中,让我们接受美化过得生活未尝不可。 自拍神器提供了一个转换思考的平台。或许你会发现美图软件带给你许 多不一样的生活感受。同一张图片,在不同的环境效果,显示出来的情感是 不一样的。当一张没有经过处理加工的图片呈现在你面前,你所解读的只是
首先,扣题准确,紧扣“自拍美颜”,从“真实与美”的角度立意与论述, 关键词相当准确。
其次,思路清晰,论述重点突出。先正面谈“真实,也是一种美”,此美 在于坦诚、自信;接着从深层次分析美颜工具流行、真实缺位的原因有二: 人们内心对美的肤浅认识,社会崇尚单一审美标准;最后,提出公众要接 受真实,提高全社会的审美水平。
偏题立意:脱离材料中自拍美颜与反美颜的社会现象,单 谈“容貌美丑、以貌取人、外在与内在”为偏离题意
引导探究: 优秀范文与病文示例
切 题~
偏 题!
美丽生活不可欺 惊鸿一瞥,顾盼生光,唇红欲滴,笑靥如花,如此“佳人”,原无非出
自“美颜神效”,这让多少人感叹,浮华年代,真实不再!
其实,真实,也是一种美。 纪伯伦曾说:“真实,也是一种美。”真实,恰恰美在它的坦诚,美在 它的自信。当人们乐于用各种美图软件修改五官,便沦入自欺欺人的虚伪之 中,而恰恰正是这种虚伪淹没了真实,让社会陷入千篇一律的“人造美人”
让公众真正接受真实,关键是要提高社会的审美水平,让人们 对美的认识不局限于清丽的五官那么外在的层次,要知道,一个人 的气质与涵养不是美图秀秀可以掩盖的。真实中的美,源于一个人
的气度与修养,源于他的洒脱。
纵无杏眼流光,香艳红唇,人也可以真实自在地活出美不胜收
的人生。
正所谓,美丽人生不可欺。
【得分】58 【评语】 本文有三大方面值得肯定。
多的指责和非议。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天性是任何情况下都
应肯定的,况且美在一定情况下也是我们评判事物的标准。
《蒙娜丽莎》是世界性的名画,堪称人类艺术上不可或缺的瑰宝。
《蒙娜丽莎》从古流传至今,都被人们认为是伟大的天才画家达芬奇用
以承载人文主义思想的载体。但在我和很多人眼里,《蒙娜丽莎》如此
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承载着人文主义思想,代表着人性的觉醒,还因为
而真实的缺位,也与社会过分崇尚单一审美标准有关。“白富 美”、“高富帅”成为衡量美的标准,这无形中扼杀了真实生活中 各种美的存在。在单一审美标准的驱使下,大量PS美照泛滥成灾, 人们用现代技术描画起一副虚伪的皮囊。而日本大学生研发的这一 “反美颜”工具,不仅仅是对社会单一审美的挑战,更是对社会真 实的呼唤。微博上有句话很率真:“宁可胖得有个性,也不要瘦的 雷同。”美好,因为真实生活中人人各异。而真实中参差不齐的差 异,不应被单一审美的虚假扼杀。
其实,未必所有的“美丽”瞬间都不值得留下,美化过的
生活亦能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但却
要基于不用错美图软件的基础上。
让我们一起接受美化过的生活,一起享受美的愉悦!
【得分】42分
【评语】 该文立意明确,能围绕“让我们接受美化过得生活”这一论点,进行 论述;后半部分告诫人们不能把善意的美化上升到真正的欺骗,具有辩证 思维。文章思路清晰,语句通顺。但论据不够丰富,书写不够整洁。
其三,本文具备优秀作文的亮点:材料充实多样,从古代贺铸到现代杨绛 的轶事与创作,从经典的纪伯伦到当代流行的《匆匆那年》的引语等,既 体现了考生的积累与思维的灵动,又处处回扣材料。语言追求文采,注重 修饰语的运用,成语、四字短语等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一定程度 上弥补了分析尚不算很深入的遗憾。书写美观大方,卷面整体感好。
就显得太对不起这个时代了。在瑕疵遍野里,你会享受生活,你会自由自在,
但是却只有孤芳自赏。利用这些软件,尽管无疑是在自己“欺骗”自己,但 更多的是跟他人分享美的时刻。让更多的人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美,是每个人 心里满足感的一种体现。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欺骗”二字,我们要放眼 “享受”。享受美化过得生活,享受美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