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专题2化学平衡图像题例析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图像题》说课稿

《化学平衡图像题》说课稿

《化学平衡图像题》说课稿《化学平衡图像题》说课稿一、教材的分析1、教材中的内容本节内容介绍了化学平衡图像的知识,有一定难度。

人教版教材将本节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平衡理论之后并没有以知识介绍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是让学生了解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分四个层次就化学反应平衡的速率与浓度、速率与压强、浓度与百分率等关系以图形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2、教材中的地位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平衡图像题是对化学平衡原理能力的提升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与难点。

3、教材中的作用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有个较完整的认识。

因本节内容有一定难度,不宜就教材里的内容作太多的延伸和拓展,只要学生学会利用图像分析化学反应平衡理论即可。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加深对反应速率、平衡移动的理解(2)依据图像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特征(3)学会利用速率与平衡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依据图像判断可逆反应的特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平台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平衡理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综合的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理论依据进行解题。

4、学情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不宜就教材里的内容作太多的延伸和拓展,注重把书本里最基本的知识讲解透彻。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图,弄清图像的意思,识图,提取有效信息;用图,联系原理解决问题。

难点:利用图像进行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设疑引导、点拨探讨、讨论法、多媒体平台:幻灯片六、学习方法:归纳法、练习法、对比法、观察法、联系实际法七、教材教法分析1、、应用讨论交流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2、启发学生学会归纳、概括,对信息进行加工,得出结论;3、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的经验上构建新知识。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平衡移动图像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平衡移动图像

T o
B
T
o
C
P
o
D
P
例3:已知反应:H2O(g)+C(s)
下列图像符合该反应的是: ( C )
CO(g)+H2(g) △H>0
v v’逆
v v’逆 v’正 v’正
v v’逆
v v’逆 v’正 v’正 o D
o A
T
o B
T
o C
P
P
[例2] 下图表示可逆反应:
A(g) + B(g)
C(g),
当增大压强时,平衡由a点移动到b点,正确的曲线是(
T1时A的 转化率
a1
转化率增大
温度降低
a2
T2时A的 转化率
T2
a2 →a1:转化率增大, 向正向移动
}
正向放热 逆向吸热
总结:温度曲线能判断出反应正向是放热还是吸热 o t
三、平衡移动图像:(两次平衡状态图像) 物质的量
1、过程图像
质量
浓度
转化率 百分比
特征:横轴:时间 (t),纵轴: n, m, c, a, φ , 曲线:温度曲线(T),压强曲线(P)
例1、已知反应: 2NO2 2NO + O2 △H>0 当改变下列 条件时,符合要求的图像是: v v 1、增大反应物浓度;( C ) V’逆 = V’正 V’逆 2、减小反应物浓度;( D ) V正 3、增大生成物浓度;( A ) V正 4、升高温度; ( F ) V’正 5、减小压强; ( E ) V逆 V逆 B ) 6、使用催化剂 ; ( o o
A t B t v
V’正 V正 V’逆 V逆 V逆 V’正 V逆
v
V正
v
V正
v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图像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图像

(T2>T1)的变化关系如图示。
1、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 Y
Y的体积分数变 小


平衡向 正反应
方向移动, 体
则正反应是 吸 热反应。 积
2、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 分
Y的体积分数变大————,平衡


逆反应
————
方向移动,则化学
方程式中左右两边的系数大小
关系是—b—<—(—c—+d—)——。
2NO2(g)
O2(g) + 2NO(g);ΔH>0, 达
到平稳。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
曲线的是( AB

y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
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
物质的量
是 m+n>p , (3)当降低温度时,C的浓度减小, 正反应是_吸___热反应。
16
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v
v正
v
pC(g)+qD(g)
v正 v逆
v逆
T1
T2
•正反应吸热
T
•正反应吸热
T
C%
A%
450℃
•正反应放热
T
P1
•m+n<p+q
P
17
例1.对于反应2A(g) + B(g)
【例4 】对于反应mA(g)+nB(g)
B%
B%
加压
T2 P2 T1 P2 T1 P1

选修4-2.3化学平衡的图像问题

选修4-2.3化学平衡的图像问题
A、增大了X或Y的浓度 B、使用了催化剂 C、缩小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 D、升高了反应温度
D

解题指导:①水平线代表平衡状态, ②各物质的Δc呈反应系数比, ③达到平衡前,一般反应物浓度减 小,产物浓度增大。
3.转化率或体积分数等与时间图
(主要为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综合图)
对于反应mA(g)+nB(g)专题化学平 Nhomakorabea的图像问题
一、化学平衡图像的一般类型:
1、化学反应速率与时间图
(主要为平衡移动图)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放热)有如下 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是什 么?并说明理由。 由于v正、v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 v v 大,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 是 a .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v 根据反应方程式,升高温度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与图示 t 相符;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 t1 t2 方向移动,与图示不相符。故 此题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升高温度。
1.01*106Pa 1.01*105Pa 1.01*104Pa
A%
200℃ 300℃
T
P
•正反应吸热 m+n>p+q
•正反应吸热 m+n=p+q
反应
mA (g) + nB (g) pC (g) + qD (g)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反应 > p + q (已 中:⑴、 m + n———— D% 知:P1<P2<P3) 放热 反应(填吸 ⑵、正反应为———— P3 热、放热) P2 恒定温度讨论压强:压强增 P1 T 大,D%增大,→正反应气体体 积缩小 恒定压强讨论温度:温度升高, D%减小, ←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高二化学 平衡图像问题综合 苏教版选修4

高二化学 平衡图像问题综合 苏教版选修4

高二化学 平衡图像问题综合 苏教版选修4【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平衡图像问题综合 二、考点清单1. 化学平衡图像的特征分析;2. 化学平衡问题研究的重要思维方法;3. 有关转化率的判断计算。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及其应用1. 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及应用例如:某温度时,在定容(V L )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图像可进行如下计算: (1)某物质的平均速率、转化率,如:v (X )=n 1 – n 3V·t 3 mol/(L·min )(2)确定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X 、Y 、Z 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n 1 – n 3):(n 2 – n 3):n 2 2. 速率—时间图像及其应用平衡 体系 条件变化条件改变瞬间速率变化平衡变化 速率变化曲线任一平衡体系①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增大,且v(正)> v(逆)正向移动②减小反应物浓度v(正)减小,且v(逆)> v(正)逆向移动③增大生成物浓度v(逆)增大,且v(逆)> v(正)逆向移动④减小生成物浓度v(逆)减小,且v(正)> v(逆)正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⑤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且v(逆)> v(正)逆向移动⑥减小压强或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且v(正)> v(逆)正向移动任一平衡或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之数和相等的平衡⑦正催化剂或增大压强v(正)、v(逆)均增大相同的倍数平衡不移动⑧减小压强v(正)、v(逆)同等倍数减小【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xαY(g)2Z(g)+W (s)+Q的反应过程中X的转化率和时间的关系。

若要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 加入催化剂B. 增大Y的浓度C. 降低温度D. 增大体系压强解析:①达平衡所需时间b<a,反应速率v b >v a;②改变条件后αx不变,平衡不移动;③该可逆反应ΔV(g)=0,可加催化剂或加压。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图像

热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正确
的图象是( A )
V
V
V正
V逆 V正
V逆
v
V正 V逆
V
V逆 V正
T
A
T
B
P
C
P
D
百分含量(转化率或产率)--压强(或温度)图象 在可逆反应mA(g)+nB(g) pC(g);△H<0中m、n、p为
系数,且m+n>p。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中A的质量分 数与温度t℃、压强P关系正确的是( ) B
V'正
此图表示:
增大反应物
V'逆
浓度时,正
V逆
反应、逆反
应的速率变
时间 化情况
看图:是改变什么条件?化学平衡向 什么方向移动?
V
V逆 V正
突变
V'正 V'逆
时间
答: 降温 或减压。
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
看图:说出改变什么条件?化学平衡 向什么方向移动?
V
V正
V'正 = V'逆
答: 加催
化剂或增大 压强。
t1 t2
t
典例精析 • 例1: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
发生可逆反应:X(g)+2Y(g) 2Z(g),并达平衡,以Y的浓 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Y的平衡 浓度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是对应区域的面积)
A . 2 S a O bB . 1 S a O bC . 2 S a b d O D . 1 S b O d
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分析
(1)看起点和终点
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

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1.图像问题解Ifi 步佛 (1)三看两结合① ■面(即弄清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② 看埃(即弄消践的走向和变化趋势);③ 看点(即弄清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的意 义); ④ 培合映目中反响方程式:⑤结合II 目中定II 图像中有关■的多少.(2) ■合理运用技巧:技巧二:定一议二。

泉野蜀藉褊布诚#先谖定-M技巧一:先拐先平,数值大(瑚干晰岫It 中) 对于反响 mA(g)+nB(g) = pC(g)+qD(g)稳固提高:L 在密闭容肴中途行以下反响:M (w )+N 值) R0 + 2L.此反响符合下画图像.以下钗述是 正确的选项是 (A) 正反响吸戡,L 是气体 (B) 正650. ▲是固体 (C) 正反响放舟.提气体 (D) 正反响枚际L 是圈体或液体答案:(O伊1:可逆反响mA(s) * nB(gl = c* tt€0)-n )w ・ sea 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WC%)与温J —度(冲压或(0的美脚以下图:以下\// L钮述正确的选项是()L _____4达平衡后.参加供化制用C%最大<»时间B 、达平衡后,假设粗,平衡左8 C*C 、化学方麒中n>HfD 、达平衡后,驹A 的■有利于平衡r/—舶移动厂匕 答案:⑻1 时间A 、 参加催化剂B 、 增大Y 的浓度C 、 降低温度D 、 增大体系压强答案:(A 、D)技巧二:定一议二例2:由可逆反响测绘出图像K 岫时“、 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 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 、 反响物中一定有气体B 、 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C 、 正反响一定是放热反响D 、 正反响一定是吸热反响答案:(A 、C)3、如下图,反响:X(气)+3Y (气)=2Z (气): △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p 2)下. 到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话技巧一:先拐先平擞值大(多用千时间宙像申〉.备螭麹觥蠢籍器器雅鼎2、颇图所示,图中a 曲线表示X(g)+Y(g) = Z(g*W(g) (△,〔<())的反响过程.假设使a 曲线 变为b 曲线,可专项练习时回R% T r P.z%ioxi (rt>I00XlO'A稳固提高:4、可逆反响mA(s)+nB(g) =pC(g): AH<0,在一定温度下B 的百分含星与压强的关系如 图所示,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m+n<pB,B 、n>pX /C 、x 点的状态是F Z >V KD 、'点比y 点的反响速度慢1答案:(C 、D) Pl 压强典型图像(一):V ・t 图像体系中(正反响为放殡反区)下密是臬 州段反响W 与反幌岫眦美"・潴以下何成 (DttrT«tt4>nwHfifi 0〜tp q 〜q 、t 3^t 4、q 〜 ⑵t h tj. 5如体系中 分鞍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上升高温度,":使用俗化服 .诚小体系压强 (3) FWMWS 中.K 的ft**MKCA. 0〜"R. ”〜tj答案:(A)5、以下图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响2N(M)"・2NO 2(AH>0)中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湿度的关系曲线。

选修4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选修4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一、图象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这类题目是讨论自变量x(如时间、温度、压强等)与函数值y(如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转化率)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 因此, 要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此类题目。

1. 分析纵横坐标及曲线表示的意义。

2. 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与纵横坐标的关系。

3. 分析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及其含义。

4.有两个以上变量时, 分别讨论两个变量的关系, 此时确定其他量为恒量。

二、图象题的类型1. 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例1.某温度下, 在体积为5L的容器中, A、B、C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s内用A的浓度变化和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图1 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图2 氢气发生速率变化曲线2. 速率—时间图象例2.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 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例3.某温度下, 在密闭容器里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 改变条件, 对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A上逆下正、图B上正下逆、图D为跳跃型, 上逆下正)①加催化剂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②增大O2的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③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④升温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3.速率—压强(或温度)图象例4.符合图象4的反应为()。

A. N2O3(g) NO2(g)+NO(g)B. 3NO2(g)+H2O(l) 2HNO3(l)+NO(g)C. 4NH3(g)+5O2(g) 4NO(g)+6H2O(g)D. CO2(g)+C(S) 2CO(g)4. 转化率(或质量分数等)—压强、温度图象例5.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 如图5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 分析图5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化学平衡图像题例析
1. 以速度-时间(v-t)图像计算平衡浓度
例1 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发生可逆反应:
X(g)+2Y(g)2Z(g),并达平衡,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Y的平衡浓度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是对应区域的面积)()
2. 以v-t图像描述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
例2 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正反应为放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现升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
的是()
3. 以物质的量(浓度)-时间(n(c)-t)图像描述可逆反应达平衡的过程
例3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
C、
D.
4. 以物质的量(转化率)-时间(n(R)-t)图像描述温度或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例4 反应2X(g)+Y(g) 2Z(g) (正反应为放热),在不同温度()及
压强()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5. 以转化率(体积分数)-压强、温度(R-p、T)图像判断平衡状态
例5 如图,条件一定时,反应2(正反应为放热)中NO的与T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4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
且的点是()
A. a
B. b
C. c
D. d
6. 根据R(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p、T图像判断反应特征
例6 已知反应,A的转化率与p、T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正反应吸热,
B. 正反应吸热,
C. D. 正反应放热,
7. 由v-p(T)图像描述平衡移动时正逆v的变化
例7 下列反应符合下图p-v变化曲线的是()
A. 2HI(g)
B.
C. 4NO(g)+
D. CO(g)+C(s) 2CO(g)
8.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温度(压强)()图像
例8 可逆反应2A+B2C(g)(正反应为放热)随T(℃)变化气体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和B可能都是固体
B. A和B一定都是气体
C. A和B可能都是气体
D. 若B为固体,则A一定为气体
9. 由体积分数—温度()图像判断平衡进程
例9 在容积相同的不同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同量的,在不同温度,任其发
生反应,在第7秒时分别测定其中的体积分数,并绘成下图曲线。

(1)A、B、C、D、E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

(2)此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热反应。

(3)AC段曲线是增函数曲线,CE段曲线是减函数曲线,试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角度说明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v正_____v逆
10. 以c-t图像描述等效平衡过程
例10 在425℃时,1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HI(g),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均达到平衡(如下图)
(1)将图示3种情况的反应物、生成物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填入表格。

(2)以上3种情况达到化学平衡是否为同一平衡状态?由图中的事实可以说明化学平衡具有哪些特征?
练习:
1.右图中的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
+O2(g)2NO2
(正反应放热)中NO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图上标有A、B、
(g)
C、D、E五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 A或E
B. C
C. B
D. D
2.有如下的可逆反应:X (g)+2Y(g)2Z(g)现将X和Y以1︰2
的体积比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压到3×107Pa,达到平
衡后,已知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和生成物的
总物质的量相等时,对应图中坐标上的温度是
A. 100℃
B. 200℃
C. 300℃
D.不能确定
3.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
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
/n 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的反应
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
方程式可表示为
A. 2X+Y3Z
B. 3X+2Y2Z
C. X+3Y Z
D. 3X+Y Z
4.在A(g)+B(g)=C(g)+D(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
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
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与P,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
A B C D 5.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
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
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右图。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
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
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6.现有可逆反应A(g)+2B(g)n C(g)(正反应放热),在相
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
所示,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p1>p2,n>3
B. p1<p2,n>3
C. p1<p2,n<3
D. p1>p2,n=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