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之一语言功能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2、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语言与思维“等同说”
“等同说”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合而为一、 不可分离的,即没有语言的思维和没有思 维的语言都是不存在的。
“等同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
(plato)。他认为,思维如同一种会话, 当心在思考的时候,它就是对自己说话,
判断就如讲出来的陈述,是无声的、只对
自己发出而已。
(2)语言与思维“分离说”
“分离说”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分离的,思维可独 立于语言之外。
思想独立于语言的理论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Piaget)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
确立了发生认识论以后提出的。皮亚杰认为,语
言在动作内化为表象和思维方面确实起着主要作
用,但它不是唯一的,起作用的还有图画、造型、
语言学实际研究语言行为中所潜藏的形式 系统,因此,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而不 是言语。
索绪尔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目的就是为
了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语言
科学必须要在没有言语要素掺杂在里面的
情况下才能够建立起来。而区分语言和言
语,正可以把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
系统无关的东西排除出去,把一些“个人
碎了→杯子被我打碎了。
小猫撞翻了花盆→花盆撞翻了→小猫把花 盆撞翻了→花盆被小猫撞翻了。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 主义打败了→中国人民把日本帝国主义打 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被中国人民打败了。 9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 而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 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生产出 来的“产品”。
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语言只是言 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 主要的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 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 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整个来看, 言语活动的研究就包含着两部分:语言、言 语。
语言学概论语言的功能和特点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旳交际工具
❖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怎样了解这句话? ❖ (1)语言具有全民性,是社会现象 ❖ 社会旳集体习惯决定了语言旳基本面貌。
❖ (2)语言和社会相互依存
性交际工具; ❖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旳最主要旳辅助
交际工具; ❖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旳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旳交际工具
❖ 3、语言交际功能旳体现 ❖ (1)信息传递功能 ❖ (2)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旳其他社会功能
❖ 1、▲语言具有标志功能 ❖ 每一种人好像都随身携带着一枚语言徽章,标明他
属于某个民族、属于某个民族旳某个地域或某个社 会阶层。 ❖ 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为全民服务。 ❖ 讨论: ❖ 1)、曹禺旳名作《日出》中旳张乔治形象 ❖ 2)、回到家乡不说家乡话会怎么样? ❖ 3)、旧时学徒跟着师傅学手艺,只学会了手艺而 没有学会行话(即“春点”)是不能出师旳。
和应用旳阶段。
❖ 思索:
❖ 1、成人能对小朋友旳每一种言语行为都做出 反应和鼓励吗?语言有生成性吗?父母关心 孩子话语旳真值还是话语旳正确性?
❖ 2、小朋友语法旳发展是先天还是交际中取得 旳?狼孩为何不能取得正常旳语言能力?一 有语言刺激就能形成语法吗?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旳,语言是各
民族不同旳
语言旳其他社会功能
❖ 2、文化录传功能 ❖ ▲语言是一种特殊旳文化,本身就是人类所
拥有旳最主要旳一种文化,还是文化旳最主 要旳统计者和传播者。 ❖ 如:“象”、“婚”
第二节、语言旳思维功能
❖ 1、语言和思维旳含义 ❖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旳交际工具,是词汇和语
语言学概论功能介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功能角度: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
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 结构角度: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 的符号系统。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 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 的思 维工具。
一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 工具
– 1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财富。 – 2 语言具有交际职能。
6 语言与言语
说话=A说的行为+B说的工具+C说的结果 A+C:言语行为+言语作品——言语层面 B:交际、思维工具,符号——语言层面 区别: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具体性/抽象 性;无限性/有限性。 联系: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 言存在的方式;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行为 和结果,语言规范着言语,又从言语中 概括和丰富自己的规则。
4 语言具有全民性
全民性是相对于阶级性而言的,指
的是语言对全体社会成员来说是统 一的、共同的,语言一视同仁地为 所有人服务。 全民性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决定的。 全民性也是语言结构体系决定的。
5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宇宙万物大体可分为自然现象和社
会现象两大类,语言是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有两种,一是经济基础, 二是上层建筑,都无法涵盖语言。 认定语言是社会现象的理由有二: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二, 人类社会不可能是无语言的社会。 语言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社会现象。
判断: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约法三章,有言在先
二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思 维工具
1 思维的物质基础——脑机制。 2 思维的三种类型:技术思维、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3 抽象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抽象思维 是高度抽象的、概括的,而语言是物质 的、具体可感的,抽象思维最方便、最 灵活的依托就是声音(优于视觉、动觉、 触觉),它能将思维的成果明朗化,固 定下来。
第一讲: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思考:
• 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 会现象?
(一)社会现象
• 社会现象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 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 的现象。
• 社会现象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它是 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的,随社会的产生而 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比如我们 最熟悉的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 法律等,就属于社会现象,与社会密切 相连。
• (三)人类的交际工具多种多样。
•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 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有其他的 方式.
• 听觉方式:如音乐、喇叭声、汽笛 声、铃声、钟声、哨声、号角声等;
• 视觉方式:如文字、图画、旗语(一种 通讯方式,使用于航海、军事或野外作 业,手持两面小旗用不同姿势代表字母, 进行传达联络)、红绿灯、电报代码、 化学符号、数学符号、统计图表、舞蹈 语汇、烽火、商标、袖章、徽标以及手 势、身势、表情等;
• 触觉方式:如盲文、握手、抚摸、拥抱、 接吻等。
• 这些交际手段在一定场合使用,可 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 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在功能和 内部结构的复杂性方面以及在信息 量上都不及语言。
• 两种重要的交际方式:
• 1.文字:打破了语言的时空限制, 促进了文明的进程
• 缺点: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仅有 几千年的历史;世界上没有文字的 语言很多;
• 二、语言是最为重要的
• 其他的交际工具,有的仅用于特定 的范围,适用的领域有限;有的携 带的信息有限;有的使用起来要凭 借其他的条件,而语言可以负载的 信息几乎是无限的,几乎适用于一 切社会生活领域。最重要的是,这 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这表 现出两点:
• 1.语言具有基础性特点,所有其 他的交际手段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 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 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 何意义。
语言学概论第1章语言

符号与征候不同(指的是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由
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2)符号的构成:形式和内容
(3)符号的种类很多 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
(3)语言符号的特点: a、任意性 b、线条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发展性 e、生成性 f、概括性、民族性、时代性
a、任意性(约定性、强制性)和二重性(两面性)
思考: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
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 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 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 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白花 红花 蓝花 紫花 大花 小花 好花
上层 底层
第三级 三级 第二级
第一级
句子 词 语素 音位
音义结合的符号 与符号的序列
性质上的飞跃; 数量上的飞跃
思考:
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 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 语言呢?
第一、语言是一种层级结构,最底层的音 位(几十个)是很少的;第二、用语素(几千 个)组成的词(几万个)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就通过词的不同组合 创造出数量庞大的句子(无数个)来;第三、 更加重要的是词和词组合成为句子的规则也是 有限的。
B,为什么说组合关系、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两种最基本 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第一章 语言
(三)社会性——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 (四)全民性——怎样理解语言没有阶级性 三、语言的功能 (一)交际职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思维职能 1、思维和思想不同 2、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不同 3、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4、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语言学概论语言的功能的教案设计

语言学概论语言的功能的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探索语言学概论中语言的功能教学目标:1. 理解语言学概论中语言的功能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探索语言的不同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语言功能的分析和评估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语言学概论中语言的功能的定义和分类。
2. 分析和理解语言的不同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
3. 进行实际例子的讨论和分析,以加深对语言功能的理解。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白板和马克笔。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作用,并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联系起来。
2. 提出问题:你认为语言的功能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语言学概论中语言的功能的概念和分类。
2. 解释每种功能的定义和特点,如交际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等。
3. 提供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每种功能的应用和重要性。
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语言功能进行讨论和分析。
2. 每组选择一个实际例子,并解释该例子中语言功能的应用。
3.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巩固与评估(10分钟):1. 在白板上列出几个语言功能的例子,要求学生分析每个例子中的功能。
2.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功能。
3.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对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 强调语言功能在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分析语言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语言学概论教材或文章,进一步了解语言的功能和其它相关概念。
2. 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语境,并分析该语境中不同语言功能的应用和效果。
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学概论中语言的功能的概念和重要性,并能够分析和评估语言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 语言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具有生理 基础。 (三)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发展 语言和思维从每个人的孩提时期起就如影随 形,始终保持着密切关系。 (四)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
(五)思维能力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1.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 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 即民族的语言”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一、语言的社会功能——人类最重要的交际 工具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1、人类常见的交际工具 语言——第一性,最重要 文字——第二性,最重要辅助 旗语、信号、代码、体态语等 (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二、语言的思维功能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1.思维——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也 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 现实的能力。 2.语言和思维是两种独立现象,但密不可分、 相依为命;语言借助于思维产生的,思维 也是借助于语言产生的。
语言学纲要语言的功能

汉语的“关心、注意、小心、计较、爱护、看管”等词义看来是不相互关联的,但在英语中却用care一词把这些意思都包括进去了。初学英语总以为语词是一对一的,只知道care是“小心”的意思,所以在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时就说“I don‘t care!”他的意思是想说“对不起,我是不小心的。”可是英语的意思却是“我才不在乎呢。”这种民族语言表达上的差别并不意味着人类思维上的不同,因为一经解释,就可明白无误。
联系:
01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是行为和结果。
03
语言制约言语 个人的言语交际,必须符合 语言系统的社会惯例。
02
信息传递功能
人际互动功能
二、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社会现象。
01
自然现象是没有人类社会之时就已经存在的现象。
02
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才出现的现象,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产物。
来一份稀饭! 坐下。
(指令功能_directive)
(信息功能_informative)
词组,又叫短语。 那个姑娘的脸红了。
什么时候放假啊? 你什么时候来中国?
(疑问功能_interrogative)
(表达功能_expressive)
1
“要想钱包鼓,准备炒V股!V股V股,就是尾巴股!”
2
表情功能_evocative
3
咱们班的男孩都得去踢球。
4
言语行为功能_performative
5
上面提到的这其中功能都可以归结为交际功能。
6
哈哈,可盼到这一天啦!老天爷总算睁开了眼,阿弥陀佛,那就动手干吧!
7
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
一般认为,世界上已经查明的语言或方言约有5500多种。语言学家一般确认的语言为2790种,而其中有70%的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功能与语言学的功用要区分开来。
向外看:交际工具
向内看:思维工具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言语)
句子的数目可以无限。
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
(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
说话的单位是句子,语言的单位是从音位到句子的各级单位。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社会: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没有社会,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基础。
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辅助性的。
旗语,一些代码或标志是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交际工具,具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如红绿灯之于交通。
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身体距离等也能传达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不以语言为基础,在交际中也有重要作用,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当人在谈话时,如果他把双臂抱在胸前,就说明他想要在自己和对方之间设立“障碍”,是一种抗拒的表示。
动物式的领地观念仍然存在于人类头脑中,在公共场合人们都会尽量保持“安全距离”。
在两个人说话时,如果一个人一只脚前伸,另一个人两脚平放,说明前者处于支配地位,因为他侵入了后者的“地盘”。
在饭馆里,人们喜欢背靠墙壁,而面对开阔的位子,是因为他们喜欢“背后被保护”,同时视野开阔,“利于逃跑”。
手语分两种,如果是作为第一语言来使用,比如聋哑人,属于语言;如果只是暂时的方便使用,仍有自己的第一语言,属于辅助语。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但现在一般认为语言与思维是互相独立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且是最主要的工具。
要注意区分工具和行为本身。
作为工具,语言对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思维离不开语言
一般认为,东亚国家(中日韩)的小孩数学水平要高于欧洲国家,许多人从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找原因。
有实验显示这与这些语言的不同的组织数字方式有关:
可以看出,东亚语言的数字系统性要比英语及其他欧洲语言更强。
(法语中,“七十一”用“六十、十一”表示,依次数下来“七十九”用“六十、十九”表示。
到了“八十”,用“四个二十”表示,依次下去,“四个二十、一”,“四个二十、二”……“四个二十、十一”,一直到“四个二十、十九”也就是“九十九”)在一个实验中,日本和美国的一年级小孩都给一些数字,然后用小木块表示这些数字,白色的代表一,紫色的代表十,实验结果显示日本小孩能更好地掌握十进位,对中国和韩国一年级儿童的考察也是如此:
这些实验显示,语言会影响思维。
但语言并不决定思维,有考察发现,语言不同带来不同思维的情况后来又可能发展出一致的思维趋向,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思维的方式。
新东方杨政曾经在他的博客里这样叙述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interact),相互制约(inter-constrain),是人脑机能的两个方面。
语言并不能决定思维,但是语言对思维有暗示、诱导作用。
例如:隔壁一对中国夫妻吵架了,我们会怎么做。
当我们用中文思维时,结果就已经由中文诱导暗示出来了。
因为用中文思维,自然会用到中国特色的成语和俗语,而成语和俗语是前人智慧的积累,这种积累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因此我们得出的很多结论就会与前人趋同。
例如:“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家和万事兴”,“夫唱妇随”,“相敬如宾”等等。
而在美国恰好相反,夫妻吵架,邻居很少会过问。
因为美国人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因此邻居来劝架时,主人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Mind your own business.” 所以,只有在会发生人生伤害或影响到自己休息时,邻居才会打电话叫警察来。
总体上而言,由于语言的暗示诱导,中国人倾向于二元调和(阴阳调和)、思想中庸,而欧美倾向于二元对立(阴阳对立)、思想偏执。
根据作者的直觉观察,中国南北方人做事说话的方式也存在语言的暗示诱导。
北方人讲话多以开口音,口型大:“咋了?”,“煎饼卷大葱,钢钢的!”,“小伙子帅,大姑娘浪。
”广东人讲话多闭口音,口型小。
因此在东北人学广州话后,其说话做事也变得含蓄起来了。
?上海和湖南女孩做事泼辣,但属于南方方言,而且同说这种语言的男人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风格。
[思维一定要依赖语言吗?]
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儿童在说话之前一直在听话,他们的听力比他们的父母要敏锐得多,许多他们父母不能分辨的音他们可以分辨出来。
婴儿发出的声音种类也比他们的父母多,但在这种听音辨认和发音尝试中,父母等人的语音输入非常关键,这一过程中,婴儿逐渐把自己的母语的语音固定下来,并弱化非母语音。
一岁后,婴儿开始把单个词组成句子。
最初的句子一般只有两个词,一般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这类实词。
虽然语言机能是人所能掌握的技能中最复杂的,但差不多每个小孩都能够掌握语言,不管他是失明的,还是聋哑的,还是有其他的缺陷,虽然这些缺陷或多或少会影响他理解和运用语言,但不会影响他掌握语言的能力。
比如,对聋哑儿童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发现,聋哑儿童学习手语的发展过程与一般儿童类似。
先是尝试各种手势,在交际中先是使用单独的手势符号,然后是两个符号的组合,再发展出更复杂的结构。
三、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
(1)布洛卡区(Broca’s area),法国医生Paul Broca发现此区损伤的病人无法组织话语。
负责表达性言语功能。
(2)威尼克区(Wernicke’s area),德国医生Carl Wernicke发现此区损伤的病人无法理解话语。
负责接收性言语功能。
(3)控制肌肉运动的运动皮质的一部分,控制面部及发音器官的肌肉运动。
(4)弓形纤维束(arcuate fasciculus)。
连接布洛卡区和威尼克区的一束神经纤维。
两耳同时听不同的词,一般是右耳(对应左脑)听到的更容易辨识出来,这种听力现象称为“右耳优势”。
如果听到的是无意义的声音,比如雷声与下雨声,那么通常左耳(对应右脑)更快地辨识出来。
四、关于聋哑人的思维
1、聋哑人也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2、听觉的损失可以从其他感觉中得到补偿。
[教材说手语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现在的研究认为手语也是一种自然语言。
]
3、没有有声语言,思维能力还是会受到影响。
五、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没有民族性
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词汇反映出语言社团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分类;不同语言在表达思想时语法常呈现不同特点。
基本颜色词的进化阶段:
黑,白<红<绿,黄<蓝<褐(棕)<紫、粉、橙、灰
六、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