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肌腱分区及治疗
屈指肌腱分区及处理

屈指肌腱分区及处理手外科国际联合会1983年鹿特丹市根据1983年手外科国际联合会在荷兰鹿特丹市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上对屈指肌腱分区进行了统一分法。
1.Ⅰ区和Ⅱ区(自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的中节指骨和拇指近节指骨的中部至末节指骨底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的抵止部,长约37.5px)。
修复方法有两种:(1)直接缝合法:断裂处距止点在25px以上者,切除部分鞘管后,直接缝合断端。
(2)断端前移法:如断裂处距止点在25px以内,可采用断端前移法,即切除断裂肌腱的远端,将近端固定到止点处,可以避免肌腱两断端吻合点的粘连。
术后因肌腱稍短,患指暂时不能完全直伸,尤其老年患者,必须经锻炼后,可由肌肉代偿使手指伸达正常范围。
2.Ⅱ区和Ⅲ区(鞘管区,亦称无人区,从位于远侧掌横纹深面的指屈肌腱的近端到中节指骨中部,即指浅屈肌腱的止点处。
指深、浅屈肌腱均位于坚韧而狭长的鞘管内。
此区的屈指肌腱损伤,最难处理,极易与管壁粘连,效果也差。
现在,仍以主张一期修复者占多数。
此区域肌腱损伤有四种情况:(1)在鞘管近端,指浅屈肌腱在浅层,单纯的浅肌腱断裂,屈指功能障碍不大,断裂的肌腱不需缝合。
(2)在鞘管远端,深肌腱位于浅层,深肌腱单独断裂后,应予以缝合,切除吻合点附近的鞘管。
(3)深、浅肌腱均断裂时,屈指功能完全丧失,应做早期肌腱修复。
为减少粘连,只应缝合深肌腱,将浅肌腱远、近端各切除一段,同时鞘管也应部分切除,在手指充分屈伸时,使深肌腱吻合点接触不到切除鞘管边缘及浅肌腱断端为标准。
(4)拇长屈、展肌腱的损伤,如肌腱断裂位于掌指关节附近,不宜做直接缝合,可将肌腱延长,将近端前移至拇指末节原肌腱止点处,以避免在籽骨附近缝合肌腱而造成粘连。
3.Ⅲ区(手掌区,自腕横韧带远侧缘至远侧掌横纹即屈指肌腱鞘管的近端):在此区域内,单纯的指浅屈肌腱断裂,对屈指功能影响不大,可以不缝合。
指屈深、浅肌腱均断裂时,只缝合指深屈肌即可,并将浅肌腱两断端各切除一段,以避开深肌腱的缝合处,并用蚓状肌包绕缝合点以减小粘连机会。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剖析ppt课件【60页】

20
肌腱缝合少于四股或没有用腱周缝合加强术后超过三天的患者应避免早期主动活动肌腱质量较差或多发伤患者禁止早期活动10岁以下儿童和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完成计划者(因为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患者必须了解锻炼项目和注意事项)。
三、康复概述—禁忌证
21
术后不同阶段的康复治疗
22
一、解剖学
5
IV区:肌腱位于腕管内,被滑液鞘包裹多条肌腱、神经、血管损伤术后粘连非常常见各肌腱的分别滑动练习
一、解剖学
6
III区:蚓状肌起于指深屈肌腱保护性位置—蚓状肌粘连、挛缩。早期进行掌指关节的轻微被动活动及轻微的被动握勾拳
一、解剖学
7
II区:起自远侧掌横纹,止于中节指骨的中段
一、解剖学
坎珀交叉:指深屈肌与指浅屈肌的分叉点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28
活动顺序: 水肿控制 被动屈曲关节 被动腱固定 保护位置下可控的主动屈曲这个顺序有助于减轻因水肿和关节僵硬引起的拉力和肌腱活动受限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29
家庭训练计划 1、被动活动练习,2小时每次 2、如果患者能100%的胜任治疗,加做腱固定活动和可控制的主动活动练习 3、瘢痕治疗,每天两次 4、必要时,进行水肿治疗
8
滑车系统:损伤时出现“弓悬”现象键纽:为肌腱提供血供和营养无人区
一、解剖学
9
I区:自中节指骨指浅屈肌的止点至末节指骨指深屈肌的止点此区只有指深屈肌易发生指深屈肌的断裂远侧指间关节挛缩或肌腱在A-4、A-5内的滑动性减弱
一、解剖学
10
早期多采用双股缝合法,目前多采用4股缝合法股数指缝合 材料穿过缝合点的次数股数与肌腱缝合的强度成正比早期功能锻炼需要缝合材料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缝合方法,使肌肉收缩时肌腱不致断裂,缝合点不会出现间隙
屈指肌腱损伤临床分析

屈指肌腱损伤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及原则。
方法:采用男女性别、年龄、受伤方式及受伤部位进行对比性分析方便临床应用。
结果:30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患者临床治愈率达93.34%,再次手术二期愈合率100%。
结论:临床手术开始前,准确评估伤情、确定手术治疗方案、术中手术技巧、术后合理康复对患者手功能的完全恢复至关重要。
关键词:屈指肌腱损伤一期修复被动活动【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94-01我院2010年以来,收治30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女4例,年龄10~61岁。
伤因:电锯伤22例,玻璃划伤8例,屈指肌腱腱鞘区断裂21例,屈指肌腱抵止区8例,腕管区损伤1例,伤口严重污染1例。
1.2 治疗与康复。
常规处理后,采用3—0无损伤缝合线以改良kessler氏法缝合,断端周边再用5—0无损伤缝合线做连续内翻缝合,保证断端平整光滑,并用7—0无损伤缝合线缝合腱周组织及桡、尺侧滑液囊,同时对合并的血管、神经损伤也逐一修复,彻底止血后关闭伤口。
术后2—21d,采用屈腕30°,掌指关节屈70°—90°,指间关节屈0—30°位背侧石膏托固定。
指甲端与前臂掌侧间用橡皮筋做弹性牵引固定,保持适当张力。
做主动伸指,被动屈指活动,手指主动伸直时,指导患者每天活动4次,每次10-30个,配合红外线,周林频谱仪等理疗,以达到减轻创伤性炎症反应,消除肿胀,促进肌腱愈合,减轻粘连,保持肌腱滑动性的目的。
术后22—35天。
白天去除石膏托外固定,夜间睡眠时继续使用。
做无抗阻力的主动屈伸活动,4次/d,每次20-30个,同时配合蜡疗、水疗、中药薰洗及按摩等疗法,以达到改善血循环,促进瘢痕软化和吸收,改善肌腱滑动及关节活动度的目的。
术后36天,逐渐增加抗阻力的主动屈伸活动,并结合器械练习(如皮球、握力器等)及作业疗法(如拧毛巾、捏橡皮泥、书写等),同时继续配合蜡疗,按摩等理疗,以达到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增强肌力,恢复关节活动度的目的。
屈肌腱损伤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5.10岁以下儿童和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完成计划这禁忌。
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康复方案
1
术后第一阶段:(24h-3~4w) 术后第二阶段:(3 - 6w) 术后第三阶段:(6 - 8w) 术后第四阶段:(8 - 16w)
2
3 4
Company Logo
1.术后第一阶段:(24h-3~4w)
1.术后第一阶段:(24h-3~4w)
三丶被动活动:
(主动活动前准备活动:水肿控制、被动屈曲关节、保护位置做可控的主动屈曲。)
同时被动屈曲PIP、DIP至最大限 度,再于MP保持在屈曲位时伸直 在支具内进行,去除远端胶带,最大限 至0°。 度被动屈曲PIP,然后在夹板保护下进行 主动背伸。
Company Logo
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康复方案
朱易锦
手部屈肌腱损伤
切割伤 撕脱伤 屈肌腱损伤 挤压伤
Company Logo
挫伤
肌腱损伤修复术
一期修复时将损伤肌腱两个松 端缝合在一期。一期修复要在24h 内进行。延迟一期修复要在伤后 24h~3W内进行。伤后进行一期 端对端缝合效果比较理想。
一期修复
Company Logo
保护性制动
治疗 目标
水肿和瘢痕控 制
保护下活动
Company Logo
指导家庭训练 计划
1.术后第一阶段:mpany Logo
肌腱修复后需要用背侧夹 板保护,夹板应包括前臂远2/3、 腕、掌指关节和所有指尖关节。 制动时要将屈肌腱置于松弛位, 以防止修复部位承受应力。腕关 节屈曲15°~30°,MP屈曲 50°~60°,PIP、DIP维持在0° 伸直位。
被动屈曲DIP,PIP保持伸直位而MP屈曲位,以伸展终伸肌腱及斜支 持带(ORL)。
屈指肌腱的分区

屈指肌腱的分区一、屈指肌腱的分区Ⅰ区(腱末端区):自食、中、环、小指的中节指骨和拇指近节指骨的中部至末节指骨底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止点,长约1.5CM, 移动距离短,伤后可以早期修复,效果较好。
有短腱钮。
Ⅱ区(鞘管区):亦称“无人区”,从远侧掌横纹深面的指屈肌腱的近端到中节指骨中部,即指浅屈肌腱的止点处,此区无短键钮,长键钮变异较多,修复后效果较差。
Ⅲ区(手掌区):自腕横韧带远侧缘至远侧掌横纹即屈肌腱鞘管的近端。
该区内拇指和小指分别位于桡侧和尺侧滑囊内,其余三指多数情况下在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内,外被腱旁组织。
蚓状肌起于该段指深屈肌腱上。
Ⅳ区(腕管区):为狭窄的共同通路,有9根肌腱和一根神经通过,肌腱外被有滑膜,尺侧滑液囊包绕全部指深浅屈肌腱,背侧有腱系膜相连,以保证肌腱的血液供应和滑动功能。
九条肌腱在腕管内分三层:浅层2条:中、环指指浅屈肌腱中间2条:食、小指的指浅屈肌腱深层5条:从桡到尺依次为:拇长屈肌腱、食、中、环、小指指深屈肌腱Ⅴ区(前臂区):从肌腱起始部至腕管近端,即腕横韧带近侧缘以近的一段。
该段肌腱位于前臂的骨筋膜鞘内,外被腱旁组织,骨筋膜鞘内填充大量疏松组织,此区断裂术后粘连轻,宜做一期缝合。
减轻粘连的几种方法和注意事项:1)、在止血带下进行手术;2)、肌腱吻合质量;3)、修复腱旁组织;4)、鞘管区可只修复指深屈肌腱,但指浅屈肌腱要保留0.5CM,以防止MP关节过伸;5)、按解剖层次进入,切口要斜跨肌腱或垂直;6)、可外用防粘连药物;7)、术后反应减轻后指导病人早期康复训练。
二、前臂前群浅层屈肌腱口诀:肱旋桡掌尺,浅拇深旋前。
三、指浅屈肌腱的功能:指浅屈肌腱屈MP、PIP关节;指深屈肌腱屈曲MP 、PIP、 DIP关节指浅屈肌腱的平均滑动距离在掌部为2.22CM,活动范围:环指>中指>食指>小指;在腕部为3.73CM,活动范围:环指>中指>小指>食指指深屈肌腱的平均滑动距离在掌部为2.89CM,活动范围:中指>食指>环指>小指;在腕部为4.12CM,活动范围:中指>环指>小指>食指总结:肌腱越长,滑动距离越大,同一条肌腱,越接近止点,滑动距离越大。
屈肌腱损伤的康复治疗

4
术后第四阶段:(8 - 16w)
3.术后第三阶段:(6-8w) 一. 目标:
1.到底8W时能完全被动活动。 2.增加了肌腱滑动性且粘连形成受到控制。 3.ADL能自理。
3.术后第三阶段:(6-8w) 二丶夹板的固定:
经手术医师准许,在术后第6W去除背侧阻断夹板。
可应用屈肌伸展夹板以降低外在屈居紧张度。腕关节置于中立 位,MP和IP置于可能的最大背伸位置。
1.术后第一阶段:(24h-3~4w)
二丶水肿控制和瘢痕护理:
1.通过弹力绷带服裹各个手指以及采用捏指法可以在训练中控制水 肿。
2.从手指至肘部内侧区逆行按 摩、抬高患肢、冷压可减轻水 肿并为手指活动做准备。
3.当上伤口愈合即可开始采用 交叉摩擦按摩和硅胶垫进行瘢 痕护理。
1.术后第一阶段:(24h-3~4w)
2.任何小于推荐修复参数的缝合在主动用力时都会出 现间隙或肌腱断裂。 3.由于术后肌腱力量发生变化,对于术后超过3d的患 者应避免早期主动活动。
4.肌腱质量差或多发伤者。
5.10岁以下儿童和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完成计划这禁忌。
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康复方案
1
术后第一阶段:(24h-3~4w)
2
术后第二阶段:(3 - 6w)
3.术后第三阶段:(6-8w)
三、活动:
被肌动腱活 受动 限升 缺级 少, 和包 有括 反在应腕者关继节续屈进曲行同主时动被活动背,伸包括MP主和动IP固。 在定术,后 然后8W逐时渐,进腕展关到节主在动中腱立滑位动时,进包行括这平项握伸拳展、练勾习拳。、关直节 僵拳硬和者 全继 握续 拳活 。动关节。
1
术后第一阶段:(24h-3~4w)
2术后第二ຫໍສະໝຸດ 段:(3 - 6w)3术后第三阶段:(6 - 8w)
屈肌腱损伤的运动康复

屈肌腱损伤的康复
主讲人:天赋烙饼
屈肌腱损伤概述
解剖学特点
手部屈肌包括指屈、拇屈和 腕屈肌。对应指屈肌腱共12 条,其中腕屈肌腱3条,指屈 肌腱8条,拇屈肌腱1条。
屈肌腱损伤概述
屈肌腱的分区
第一区:指尖到中节指骨指浅屈肌腱止 点处。 第二区:指浅屈肌腱止点到远端掌横纹 (无人区) 第三区:远端掌横纹到腕横韧带远端。 第四区:腕管区 第五区:腕横纹到肌肉肌腱交界处
掌骨
若固定近节拇指,远节拇指不能屈曲,可 能为拇长屈肌腱断裂
腕骨
远侧指关节DIP 近侧指关节PIP
掌指关节MP
腕掌关节CP
屈肌腱损伤临床表现
1. 伴尺神经损伤 (1)变形:手呈爪状畸形。 (2)运动障碍:拇收肌和拇短屈肌深头麻痹,拇内收 障碍,用力捏物时,则出现拇指掌指关节过伸和指间 关节屈曲的畸形。小鱼际肌麻痹,对掌时,拇指不能 接触小指,小指掌指关节过伸和外展,指间关节屈曲, 第五掌骨不能提起。由于骨间肌麻痹,手指不能分开 和靠拢。 (3)感觉障碍:尺侧一个半指感觉障碍。
屈肌腱损伤概述
神经支配
1. 尺神经 发自臂丛内侧束,包括有C7、C8及T1神 经的纤维。 尺神经的分支有: ① 肌支:支配前臂尺侧腕屈肌全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 半,以及手肌内侧大部除3块鱼际肌; ② 皮支:在手的掌面分布于手掌尺侧1/3区及尺侧一 个半手指的皮肤;在手的背面,分布到手背尺侧1/2 区及尺侧两个半指的皮肤(第3、第4两指毗邻侧只分 布于近节)。
屈肌腱损伤临床表现
屈肌腱损伤临床特点 多发于第2-5屈,表现为不能屈指
远节指骨
指深屈肌腱断裂:不能屈远端指间关节
中节指骨
(DIP)
指浅屈肌腱断裂:固定其它指于伸直位, 近节指骨
屈指肌腱损伤诊治指南

屈指肌腱损伤诊治指南1. 简介屈指肌腱损伤是指手指的屈肌和屈指骨膜的损伤,常见于运动员或劳动者。
本文将介绍屈指肌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 临床表现屈指肌腱损伤的临床表现常包括手指屈曲困难、疼痛、肿胀、瘀血等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握物困难、活动受限等情况。
3. 诊断屈指肌腱损伤的诊断通常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检查手指的活动度、疼痛点、肿胀情况等,同时可能会进行X光、MRI等检查以明确损伤程度。
4. 分类屈指肌腱损伤分为一、二、三度损伤,其中一度损伤为轻微损伤,二度损伤为部分撕裂,三度损伤为完全撕裂。
不同程度的损伤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5. 治疗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冰敷、理疗等,对一度或部分撕裂的损伤有效。
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撕裂的损伤,手术包括缝合术、重建术等。
6. 康复康复是屈指肌腱损伤治疗的重要环节,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功能锻炼等,以恢复手指的活动度和功能。
康复期间应避免重复性手指运动和过度用力,注意保护手指。
7. 预防预防屈指肌腱损伤的关键是避免过度用力和保持手指的活动性。
运动员在训练中应遵守正确的姿势和方法,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受伤的发生。
8. 结语屈指肌腱损伤是常见的手部损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需密切配合医护人员,遵守医嘱,避免加重损伤。
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康复,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和功能恢复。
以上是关于屈指肌腱损伤的诊治指南,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及时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处理
术后生理位(腕关节屈曲30°掌指关节 屈曲90°指间关节0° )石膏固定4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V区(前臂区):自肌腱起始部至腕管近侧端(前臂下1/3处):肌腱较多, 粘连机会少,一般一期缝合,效果较好。但须注意避免吻合口在同一平 面,以减少粘连,必要时只缝合指深屈肌腱。
精品课件
屈肌腱损伤的治疗
屈指肌腱损伤后争取在12小时内一期修 复肌腱损伤,二期修复可在伤后4周内进 行,特殊情况时间可能更长,如皮肤缺 损、伤口感染等
精品课件
Ⅰ区修复
鱼嘴式缝合可把远侧屈肌腱横片一分为二, 把近侧腱头夹在其中作褥式缝合;或把指深 屈肌腱抵止处的指骨凿一条缝掀起骨片,把 腱头埋入骨缝再对肌腱进行缝合
精品课件
Ⅱ区修复
将伤口近端腱鞘做L形切口,尽量切开交叉韧带 部分的腱鞘而避免环状韧带部分,三角瓣角上 缝牵引线牵开以便能看见管内结构。屈曲各关 节及按压肌腹使两侧肌腱断端分别滑出腱鞘管 口,观察伤情与清创整修。
II 区(无人区、腱鞘区):从掌指关节至中节指骨中部,即纤 维鞘管近端到屈指浅止点。屈指深、浅肌腱并列纤维骨性管中 。此区腱修复较困难,效果不够理想,一般应根据具体伤情决 定修复方法。如为锐器切割伤,应争取修补深浅屈肌腱及腱鞘 。如较为复杂的损伤,同时腱鞘有缺损的,一般只修复深肌腱 ,切除浅肌腱,不修复腱鞘。
精品课件
Ⅱ区修复
先将近侧屈肌腱引出为防止回缩,可用注射针 头在其近侧1.5~2cm处横穿腱鞘将其别住。深 腱与浅腱应保持在一起,以便不阻碍相互血运 的联系,先在深腱上作半个Kessler或采取其 他缝法,线头从断端处引出作为牵引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精品课件
Ⅲ区修复
肌腱及指总神经修复容易效果也好。缝合处用蚓 状肌包裹,以防粘连
屈肌腱分区及治疗
精品课件
屈肌腱的分区
精品课件
屈肌腱分区
I区(深肌腱抵止区):自中节指骨中部屈指浅肌腱止点以远至 末节手指的腱止点,腱鞘内仅有一条屈指深肌腱,损伤后引起 远指间关节屈曲障碍。断裂后应争取早期修复,直接缝合断端 ,若为抵止点1cm以内的断裂,可将腱端前移(切除远侧端,将 近断端重新附丽在止点)。
精品课件
Ⅳ区修复
肌腱在腕管内,此处共通过9条肌腱及正中 神经.于皮肤处做Z形切口,将腕横韧带从一 头切开,修复指深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 并将指浅屈肌腱远、近两端各切除一段以 防粘连。若仅是指浅层肌腱断裂,则全部 修复,正中神经缝合而腕横韧带不需缝回, 不会形成弓弦
精品课件
Ⅴ区修复
从肌腱起始到进入腕管段 有腱周组 织包绕,凡有断裂,全部加以修复 正中、尺神经如有损伤,一并修复 术后做有控制的活动
精品课件
屈肌腱分区
III区(手掌区):腕横韧带远侧至肌腱进入腱鞘前的区域。
此区
有屈指深浅两条肌腱,浅肌腱在浅层,屈指深肌腱挠侧有蚓状肌,它常能
限制断腱回缩。
IV(系腕管区):位于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带围成的腕管内,正中神经和9条 屈指肌腱关系紧密且较恒定:4条屈指深肌腱位于示、小指屈指浅肌腱的 深层;中、环指屈指浅肌腱位于浅层;拇长屈肌腱位于这些肌腱的桡侧, 桡侧屈腕肌腱和桡动脉的深层。桡侧屈腕肌腱位于腕管外的一个单独的 管道内。一个小的切割伤即可造成多条肌腱合并神经损伤。
另外一种屈指肌腱损伤类型为指深屈肌 腱从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预后取决于 撕脱骨折块的大小、损伤到修复的时间 以及肌腱的血供等
精品课件
缝合的原则
肌腱缝合方法有多种 各有优缺点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均应力求 操作简单 抗张力强 缝合对肌腱断端血循环干扰少 缝合处平整光滑
精品课件
Ⅰ区修复
指深或拇长屈肌腱在短腱纽以近断裂,可以 用Kessler法直接缝合,如果回缩很远,则可 用抽出钢丝法将近断端肌腱先“8”字缝合 钢丝尾从指甲旁末节背侧穿出,在橡皮垫上 拧结使近侧肌腱不能回缩,然后肌腱作端端 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