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治疗失眠讲课讲稿
失眠的耳穴疗法介绍

失眠的耳穴疗法介绍大多数失眠的人都是老人患者,失眠带给然来是无尽的痛苦,和漫漫的长夜,不知怎么度过,为了帮助大家,减轻失眠的状况,下面就来看看失眠的耳穴疗法介绍,可以帮助那些长期被失眠折磨的人们减轻一些痛苦。
可以好好的休息睡觉。
失眠多因情緒刺激、環境改變、藥物作用、疾病等,造成大腦調節紊亂所致。
中醫認為失眠是陽不入陰、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現。
耳朵上佈有穴位,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理臟腑的作用。
以不同方式刺激這些穴位可產生全身或局部反應,有助診斷和治療。
中醫應用耳穴療法歷史悠久,施行方式多樣,包括針灸、按摩、敷貼、栓塞、吹藥、埋針、放血等,是中醫綜合治療的操作手法之一。
耳穴治療失眠的刺激手法可以是針刺、貼壓、放血。
常用安神助眠的穴位有:心(50)、脾(48)、腎(59)、神門(33)、枕(22)、腦(21)、緣中(20)、內分泌(46)和交感(31)。
參考圖示耳針促進睡眠在一邊耳朵上選2-3個穴位。
先清潔消毒,用0.5寸毫針操作,快速刺入0.33cm深的軟骨組織,以不穿透對側皮膚為度,捻轉數次後,留針10-20分鐘,過程中可捻轉加強針感。
每天或隔天一次,10-20次為一個療程,療程隔間為一周。
如因工作關係,未能定時接受治療,可選用埋針固定在穴位上,持續5-20天,令患者每天按壓數次,加強刺激度。
耳穴貼壓促眠是最常見的耳穴刺激法。
在一邊耳朵上選2-3個穴位,清潔消毒耳廓,在相應穴位貼上磁珠,輕按數十次,使局部充血變紅、發熱、疼痛為度。
吩咐患者經常按壓穴位,特別在餐後及睡前,每次按壓3-5分鐘。
兩耳交替,隔日更換一次耳貼。
對於頑固性失眠,配合敷藥較佳,如王不留行籽、萊菔子、六神丸、冰片等,在穴位前後兩面均貼上加強刺激。
上述就是给大家介绍的,失眠的耳穴疗法,如果您身边有朋友或者亲戚长期被失眠所折磨,不能很好的休息睡眠,那请把今天您学到的这些耳穴疗法的知识转告给他们,让那些不能在夜晚睡觉的朋友,可以安心的睡一个好觉。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课件

耳廓上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感受器,通过刺激耳穴可影 响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分泌,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 量。
耳穴疗法的原理
1 2
刺激耳穴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刺激 耳穴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耳穴疗法可调节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对睡眠质量也有重要影响,刺激耳穴 可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睡眠。
05
耳穴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 比较
与药物治疗的比较
01
02
03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药物治疗可能带来副作用 和药物依赖性,而耳穴疗 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 法,避免了这些风险。
耳无创、无痛的 特点,容易被患者接受。
适用范围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生理层 面的疾病,而耳穴疗法还 可以针对心理层面的问题 ,如失眠、焦虑等。
消毒
对耳廓进行消毒,以防止感染。
贴压
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敷在所选耳穴 上,用手指按压至有胀痛感。
刺激
每天自行按压贴敷的耳穴数次,每次 1-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或发热为 度。
疗程
一般情况下,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 疗程结束后根据病情进行评估,决定 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事项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饮食 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同时注意耳部卫生,防止感染。
深入研究耳穴疗法治疗失眠的机 制
进一步研究耳穴疗法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加强临床研究
开展更多的大样本、长期的临床研究,评 估耳穴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
探索与其他疗法的结合
提高公众认知度
耳穴助力,安适睡眠

耳穴助力,安适睡眠本期导读耳穴调理失眠的原理就是通过贴压耳朵上各脏腑的反射区,刺激脏腑、条达气机,四两拨千斤,使人体的小圆圈能够正常的循环升降,达到阴阳的平衡。
规律睡眠,健康未来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规律睡眠,健康未来」。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中国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更是高达38.2%,高于世界27%的比例。
最新调查显示,当下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超3/4的人晚11点以后入睡,近1/3的人熬到凌晨1点以后才能入睡。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整体入睡时间延迟了2~3小时,对睡眠问题的搜索量增长了43%。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并列,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
人的一生中大约1/3的时间是在睡觉,可见睡眠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稳定的就寝、起床时间与较好的睡眠质量息息相关,而更高的睡眠质量将为我们带来正面的情绪、更好的精神运动表现和更佳的学习成绩。
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韩芳教授表示,人的「睡眠-觉醒」规律要与自然协调统一,我们应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来调整我们的作息习惯和睡眠时间,才是正确的睡眠健康养生方式。
长期睡眠不好会导致哪些健康问题?心理上的不良反应:注意能力降低精力不足,容易疲劳兴趣和记忆能力减退情绪烦恼,脾气暴躁控制力差,行为动作失误增多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精神障碍等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减退组织易趋老化内分泌功能紊乱机体修复和生长能力降低循环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功能减退严重者会导致呼吸、循环系统疾病较差的睡眠容易增加健康隐患、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极具上升,这就包括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时间过长都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以高血压为例,有研究显示,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存在「U」形关系,睡眠时间过少或过多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之间存在关联。
耳穴诊疗法专业知识讲座

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 腹—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即 对耳轮8区。 ➢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 腰扭伤。
常用穴(三角窝)
内生殖器— 三角窝前1/3旳下部 ,即三角窝2区。
➢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 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 泄。
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 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旳消炎止痛功能。 3.某些功能紊乱性病症
对眩晕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 、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具有良性调整作 用,增进病症旳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
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能 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耳针旳操作措施
压籽法 指选用质硬而光滑旳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贴压耳穴
,予以适度旳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 等刺激感应,以到达治疗目旳旳一种外治疗法,又称压豆 法、压丸法,是在耳毫针、埋针治病旳基础上产生旳一种 简易措施。不但能收到毫针、埋针一样旳疗效、而且安全 、无创、无痛,且能起到连续刺激旳作用,易被患者接受 。此法合用于耳针治疗旳多种病症,尤其合适于老人、小 朋友、惧痛旳患者和需长久进行耳穴刺激旳息者。
耳背心、内分泌;
•
痰湿壅盛者,脾、肝、三焦、耳背脾、内分
泌。
•
随症加穴:头晕加枕、脑点、交感;耳鸣加内
耳。
低血压病
• 主穴:升压点(屏间切迹下方,目1、目2 之间)、肾上腺、心、皮质下。
• 辅穴:气血虚弱者,脾、肺;
•
脾肾阳虚者,脾、肾、交感。
胰胆—耳甲艇旳后上部 ➢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
症,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 耳鸣,听力减退,急性胰腺炎。 肝—耳甲艇旳后下部 ➢ 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 ,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 压,假性近视,单纯性青光眼。 脾—耳甲腔旳后上部 ➢ 主治:腹胀,腹泻,便秘,纳呆; 眩晕;崩漏,带下病。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课件

7
耳穴定位示意图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
8
耳穴功能归类
1、具有止痛功能的耳穴: 神门(止痛要穴,止一切痛) 交感(止内脏痛) 肝(止关节痛) 脾(止肌肉痛) 肾(止骨痛) 肺(止皮肤痛)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
9
耳穴功能归类
2、止晕功能较好的耳穴:枕、内耳、眩晕点和耳尖 3、具有止咳功能的耳穴:对屏尖、神门、枕、脑干 4、具有止喘功能的耳穴:对屏尖、角窝中、肾上腺、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
22
治则
解郁降火、养心宁神。 常用弱刺激按压法。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
23
操作步骤
1取穴:皮质下、神门、心、交感 2配穴:郁火扰心加用肝、枕、角窝上
脾胃不和加用脾、胃、大肠 心胆气虚加用肾、胆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
24
3:操作:
耳穴消毒,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 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嘱患者感到受压 处感到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 出判断。(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确的耳穴 刺激点)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 用拇、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 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 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 的药丸,以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每次压3秒, 停3秒,每次每穴按压2 分钟左右,每天3---5 次,双 侧耳穴轮流使用,2---3 天1 换。
1、治疗工具:王不留行籽、胶布、镊子、碘伏、棉 球。
2、操作步骤:在选用耳穴部位进行擦拭消毒,将王 不留行籽粘附在0.5cm×0.5厘米大小的胶布小央,用 镊子夹住贴敷于耳穴上,并给予适当按压,使耳郎有 发热、胀痛感(即“得气”)。一般每次贴压一侧耳穴,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2~3日1换。在耳穴贴压期间, 应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1~2分钟。
安神助眠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痰热扰心型)临床研究演示稿件

定时记录患者睡眠情况。定时记录患 者睡眠情况。定时记录患者睡眠情况 。
研究对象与分组
01
定时记录患者睡眠情况。定时记录患者睡眠情况。
02
定时记录患者睡眠情况。
定时记录患者睡眠情况。
03
研究对象与分组
定时记录患者睡眠情况。
定时记录患者睡眠情况。 定时记录患者睡眠情况。
01
03 02
研究对象与分组
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适用范围广泛
该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 的痰热扰心型不寐,包括焦虑、 抑郁等心理因素和慢性疾病等生
理因素。
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安全可靠
安神助眠方和耳穴压豆治疗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
可行性强
该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可在基层医疗 机构推广应用。
睡眠深度
治疗后睡眠深度增加,夜间觉醒次数减少,与治疗前 相比有显著差异。
睡眠质量
治疗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生活质量量表评价
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价量表 进行评价,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
患者自评量表评价
治疗后患者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分数 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安神助眠方联合耳 穴压豆治疗不寐( 痰热扰心型)临床 研究
contents
目录Leabharlann • 研究背景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与结论
01
CATALOGUE
研究背景
不寐(痰热扰心型)的概述
痰热扰心型不寐
痰热扰心型不寐是一种常见的失 眠类型,患者表现为心烦不寐、 胸闷脘痞、口苦口干、舌红苔黄 腻等症状。
研究结果
科普耳穴压豆治疗失眠

科普耳穴压豆治疗失眠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失眠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失眠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带来各种困扰和疾病,甚至缩短寿命,已成为人们的重大健康隐患。
而各类安眠药物的应用给身体带来各种不良影响,长期服用甚至会生成瘾性、依赖性,引起各类医源性疾病。
因此,非药物的失眠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种中医传统疗法:耳穴压豆。
对治疗失眠有独特的效果,可改善失眠多梦等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尤其是心的温阳功能与肾的滋阴功能不能协调、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
耳穴压豆,是根据“耳针”的原理,采用小颗粒的植物种子如王不留行子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和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主要在于疏通经络、协调阴阳,调理脏腑。
具体操作方法
结合病情确定穴位,常用耳穴:神门、皮质下、神经衰弱点、枕、心、肾等。
先局部常规消毒,然后取耳穴药豆贴片对准穴位贴敷并用手指按压。
每日3~5次,每次2分钟左右,贴敷1次持续3~7天。
注意事项
1、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洗浴的时候尽量带个耳套;夏季高温易出汗时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2、如对脱敏胶布过敏者请慎用;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该方法;
3、对于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等患者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该方法以免造成流产。
供稿:一病区
编辑:院办。
耳穴基本知识(课件)

耳穴基本知识(课件)耳穴基本知识(耳埋治疗失眠)温州市中医院肝病科狄静耳穴医学中国古代医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耳朵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耳廓大小、形态、颜色及厚薄的观察,可以大概了解脏腑功能情况。
这与现代的生物全息论有着相同之处。
生物全息论认为,耳廓是人体的一个胎形缩影,人体的各个部位均在耳廓上有固定的位置,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通过对耳廓上相应位置的治疗,达到祛病保健目的。
耳廓表面解剖名称耳廓腧穴分布规律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形象分布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耳轮脚:1穴耳轮:12穴耳舟:6穴对耳轮:14穴对耳轮上脚5穴、对耳轮下脚3穴、对耳轮体6穴三角窝:5穴耳屏:6穴对耳屏:6穴耳甲腔:9+1穴耳甲艇:11穴耳垂:10穴耳背:9穴耳穴的性能耳穴的双向性耳穴的多功能性耳穴的特异性取穴原则相应部位取穴按中医理论取穴(辨证)根据西医理论取穴根据临床经验取穴(神门安神;耳尖退热)相应部位取穴:内脏、肢体、器官等发生病变,在耳廓相应部位有压痛点(或反应点),可作为取穴的根据。
例如胃病取胃穴,踝关节扭伤取踝关节穴等,可用探棒查找出压痛点。
按中医理论取穴:根据中医脏腑学说,肝与胆,心与小肠,肾与膀胱,脾与胃互为表里,因而肝病可取胆穴,心脏病取小肠穴,肠炎取肺穴。
根据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唇),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的中医理论,因而眼病又取肝穴,中耳炎取肾穴,鼻炎取肺穴。
根据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的理论,因而皮肤病又取肺穴,骨科病取肾穴,肌肉病又取脾穴。
根据西医理论取穴:皮质下穴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因而神经系统的病症要取皮质下穴,交感穴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因而内脏病痛要取交感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耳压方法
(2)弱刺激按压法: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 穴上的药丸,以感到胀、酸、轻微刺痛为度, 每次压3秒,停3秒。每次每穴按压2分钟左右, 每天3~5次。本法是一种弱刺激手法,不适 用力过重,适用于各种虚证、久病体弱,年老 体衰及耳穴敏感者。
不寐
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心胆气虚,致郁火 扰心或心神失于濡养,心神不安则不寐。 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不足 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可 按照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 当于西医的失眠症。
耳穴压痛为主。耳穴虽然不大,但有一定的区 域,当人体患病时,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 整个区域,而是这个区域中的某一点,所以耳 穴取穴不能机械的按解剖定位取穴,而是要在 该耳穴的区域内探查压痛阳性反应点,这是耳 穴准确定位的重要步骤。
(一)耳穴探查
1、探查工具: 金属或木质探针,探头端圆钝,直径约1.5~ 2毫米。
14、具有解毒、排毒功能的耳穴:肝、肾、 内分泌、肾上腺
15、具有抗感染、抗过敏、抗风湿功能的耳 穴:耳尖、内分泌、神门、肾上腺
一、耳压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耳穴探查
人体某部位出现病理改变时,往往会在耳廓上 的一定部位出现某种阳性反应,如压痛、丘疹、
脱屑、血管充盈等。耳穴探查以压痛法探查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
耳穴疗法简介
耳压疗法是指使用丸状物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 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偏 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炎症性疾 病如牙周炎、咽喉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 炎等;功能紊乱性病症如肠功能紊乱、神经衰 弱、癔病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 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
(一)耳穴探查
2、探查步骤: (1)确定耳穴探查的区域:
耳穴探查的区域包括与疾病相关的耳穴区及 望诊观察到的阳性反应区。望诊观察到的阳性 反应区是指用肉眼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耳穴部 有无变形、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血、 凹陷、水泡等阳性反应。
与疾病相关的耳穴区包括:
变色: 红色反应:鲜红色反应常见于急性病症,淡红或暗红
耳穴疗法的特点
一、耳全息穴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本质
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组织分布在耳廓上信 息点。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都有特定的信息点, 这些信息点与相关部位相互联系、相互沟通、 相互影响,按传统的说法称这种信息区为“穴 位”。现在的耳穴也叫“耳全息穴”。(全息 指一个局部包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是整体的 “缩影”。)
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嘱患者 感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 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 压治疗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一、耳压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耳压治疗
1、治疗工具:王不留行籽、胶布、镊子、碘伏、棉 球。
2、操作步骤:在选用耳穴部位进行擦拭消毒,将王 不留行籽粘附在0.5cm×0.5厘米大小的胶布小央,用 镊子夹住贴敷于耳穴上,并给予适当按压,使耳郎有 发热、胀痛感(即“得气”)。一般每次贴压一侧耳穴,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2~3日1换。在耳穴贴压期间, 应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1~2分钟。
耳穴疗法的特点
二、耳穴的特点 1.耳穴在耳廓分布表浅:都在皮肤表层,轻轻
一碰,就能触及穴位。 2.耳穴信息反映的显性率高:人体内部各器官
组织的生理、病理信息,在局部都有反映。 3.耳穴的对应性强:体内器官组织病变,很快
就会在耳穴出现反映。
耳穴疗法的优点
一、耳穴的分布有规律,易学易记易用:耳穴 的穴位名称基本上都是以人体身上的生理名称 命名。
8、具有降心率功能的耳穴:神门、交感、枕、 心
9、具有活血功能的耳穴:肝、肺、心 10、具有利尿功能的耳穴:三焦、内分泌、
艇中、艇角、肾 11、具有通便功能的耳穴:三焦、直肠、大肠、
便秘点
耳穴功能归类
12、具有退热功能的耳穴:耳尖、屏尖、 肾上腺
13、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耳穴:内分泌、 缘中
耳穴功能归类
2、止晕功能较好的耳穴:枕、内耳、眩晕点 和耳尖
3、具有止咳功能的耳穴:对屏尖、神门、枕、 脑干
4、具有止喘功能的耳穴:对屏尖、角窝中、 肾上腺、风溪。
5、具有止痒功能的耳穴:耳尖、风溪、肺、 神门和内分泌。
6、具有止血功能的耳穴:肾上腺、耳中、脾
耳穴功能归类
7、具有降血压功能的耳穴:耳背沟、角窝中、 耳尖和心
二、穴位敏感度高,疗效好 三、信息点多,应用面广 四、耳穴与其他疗法协同作用强,可与其他疗
法联合,形成强大合力 五、刺激手段多 六、耳穴疗法有“多病同治”的功效
耳穴定位示意图
耳穴定位示意图
耳穴功能归类
1、具有止痛功能的耳穴: 神门(止痛要穴,止一切痛) 交感(止内脏痛) 肝(止关节痛) 脾(止肌肉痛) 肾(止骨痛) 肺(止皮肤痛)
治则
解郁降火、养心宁神。 常用弱刺激按压法。
操作步骤
1取穴:皮质下、神门、心、交感 2配穴:郁火扰心加用肝、枕、角窝上
脾胃不和加用脾、胃、大肠 心胆气虚加用肾、胆
3:操作:
耳穴消毒,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 以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嘱患者感到 受压处感到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 反应作出判断。(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 确的耳穴刺激点)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 不留行籽后,用拇、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 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或用食指尖或 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一压一 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以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 痛为度,每次压3秒,停3秒,每次每穴按压2 分钟左 右,每天3---5 次,双侧耳穴轮流使用,2---3 天1 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耳压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耳压治疗
3、常用耳压方法: 用拇、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贴有王
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或 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 耳穴的耳廓正面,垂直施压,包括强刺 激按压法和弱刺激按压法。
常用耳压方法
(1)强刺激按压法: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 至患者出现沉、重、胀、痛感,每穴按压1分 钟左右,如有必要,每穴重复操作2~3遍, 每天3~5次。本法适用于实证、年轻力壮者, 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及急性炎症有较 好的镇痛消炎作用。
色常见于疾病的恢复期。 白色反应:多见于慢性疾病,白点边缘红晕属慢性疾
病急性发作。 灰色反应:多见于宿疾和肿瘤。 变形:有结节状突出于皮肤或点状、沟形凹陷。常见
于慢性器质性疾病。有些慢性器质性疾病,病愈后在 耳穴上仍反应痕迹。
(一)耳穴探查
(2)探查方法: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