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

合集下载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
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睡眠 质量和生活质量。
04
CATALOGUE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及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
本次实验共招募了100名失眠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其中50名为男性,50名为女性。实验前对所有患者进 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患者没有其他严重的疾病。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中医理论
脏腑经络理论
中医认为失眠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特别是与心神的关系最 为密切。耳穴压豆通过刺激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穴位,达到调和阴阳、镇静安神 的作用。
经络腧穴理论
经络腧穴是中医治疗失眠的重要理论基础。耳穴压豆选取与失眠相关的穴位, 如心耳、神门、肾耳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达到调整经络气血、平衡阴阳的 作用。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 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 录
• 引言 •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理论基础 • 临床研究方法 • 实验结果分析 •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CATALOGUE
引言
研究背景
01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 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易 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 生活和工作。
02
传统中医认为,失眠与人体脏腑 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有关,采用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具有一定的理 论基础。
THANKSLeabharlann 感谢观看这一研究结果为失眠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 、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应用耳穴压 豆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该治疗 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适合在广大医疗 机构推广应用。
05
CATALOGUE
讨论与展望
讨论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 疗效

耳穴治疗失眠

耳穴治疗失眠

耳穴治疗失眠有的人整天没精打采,有的人精神紧张、碰到稍不顺心的事就爱发怒,跟周围的人处不好关系,这都跟失眠有关。

现在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一看耳穴治疗失眠,资料仅供参考。

耳穴治疗失眠的方法(1)安眠穴位置: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

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2)率谷穴位置:耳尖直上1.5寸。

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

具有除烦镇静的作用。

(3)内关穴位置:腕部横纹上2寸。

操作:用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约1分钟。

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按摩4部位帮助改善失眠揉捻耳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

搓涌泉穴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点揉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左右手各重复30次。

按压心包经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中医推荐失眠食疗法1、肝郁化火症状:不寐兼有心烦易怒、头涨、目赤、口苦、胁痛、小便黄、大便秘结。

治疗:龙胆竹叶粥——龙胆草10克,竹叶15克,白米100克。

先水煎龙胆草、竹叶,过滤取汁,备用。

白米加水煮粥,半熟后加入药汁,煮至米烂粥稠,加冰糖适量调味,代早餐服食。

功效:方中龙胆草主泻肝经实火,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使不上炎。

竹叶清心除烦。

服用龙胆竹叶粥,可使肝火降,神自安,不寐愈。

2、痰热内扰症状:不寐兼有头重、胸闷痰多、恶食嗳气。

治疗:竹沥粥——淡竹沥汁30克,粟米(即小米)100克。

先煮米做粥,临熟下竹沥汁,搅匀,代早餐服食。

功效:竹沥甘寒滑润,能清心、肺、胃三经之火而涤痰除烦,定惊安神。

小米性味甘凉,为治内热不寐的佳食。

合而为粥,适用于痰热内扰的不寐,其效灵验。

3、阴虚火旺症状: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口干津少、腰酸梦遗、五心烦热。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

未来发展前景
推广应用
随着人们对非药物治疗失眠的认可度提高,耳穴 压豆治疗有望在临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联合治疗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形成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耳穴压 豆治疗失眠的研究和应用。
未来挑战与机遇
挑战
传统耳穴压豆疗法需要专业医师操作,且治疗周期较长,如 何简化操作流程、缩短治疗周期是面临的挑战之一。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 应和并发症较少。
疗效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会影响耳穴 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如年龄、
性别、病程等。
治疗方式
不同的耳穴压豆治疗方式,如穴 位选择、刺激强度、治疗频率等
,会影响疗效。
生活习惯
患者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 、作息等,也会影响耳穴压豆治
疗失眠的疗效。
缓解失眠症状
治疗后患者失眠症状得到 缓解,如多梦、易醒等症 状减轻或消失。
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有助 于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疲 劳和焦虑等症状。
临床应用案例
案例一
患者李某,长期失眠,经过耳穴 压豆治疗一个疗程后,睡眠质量
明显改善,失眠症状缓解。
案例二
患者张某,因焦虑引起的失眠,经 过耳穴压豆治疗后,焦虑症状减轻 ,睡眠质量得到提高。
眠的目的。
耳朵上分布着与人体各器官相应 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
以调节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原理基于中 医的经络理论,通过刺激耳朵上 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
阳,改善睡眠质量。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优势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具有操作简 便、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优 点。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失眠是指无法获得足够的睡眠质量和时间,给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耳穴压豆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被人们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观察和评估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以期为失眠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耳穴压豆的原理耳穴压豆是一种应用于中医治疗的手法,借助对耳穴压迫以刺激相关穴位,以达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的效果。

耳穴是人体反射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结,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达到调整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功效。

二、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方法(一)耳穴定位根据中医理论,耳朵上有数十个与身体器官及神经系统相关的穴位,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穴位包括神门穴、流泪穴、心脏穴等。

在进行耳穴压豆治疗时,需要准确定位这些穴位,遵循中医经络学的原理。

(二)耳穴压豆选择合适的豆子进行耳穴压迫,以适度的力量和时间进行压迫。

压迫的力量和时间应该因个体差异而异,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配合其他治疗方法耳穴压豆治疗失眠时,可以辅助使用一些传统的调理方法,如按摩、艾灸等,以加强治疗效果。

三、为了评估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我们开展了一项观察研究。

选取了50名患有失眠的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其中一组接受了耳穴压豆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疗程为4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治疗期间,对于每个接受治疗的患者,我们都详细记录了失眠的程度、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观察期结束后,我们对两组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接受耳穴压豆治疗的患者失眠的程度有显著改善,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多个指标上有着显著差异。

四、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口服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耳穴压豆治疗失眠具有以下几个显著优势:(一)非药物治疗耳穴压豆属于非药物治疗,不存在药物依赖和副作用的问题,适用于大部分失眠患者,尤其是对于长期使用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

耳穴压豆在治疗失眠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耳穴压豆在治疗失眠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耳穴压豆在治疗失眠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摘要: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复及储存体力、改善不良情绪,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的压力也在逐渐的增大,这些压力容易导致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等现象。

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可采用耳穴压豆法的方法,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

耳穴压豆法在运用过程中,有着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临床对着分析,来对耳穴压豆的护理方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讨论了耳穴压豆法在护理失眠患者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耳穴压豆;失眠患者;护理工作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不寐是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的一类病症。

其临床表现为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彻夜不眠。

不寐常见西医学的神经症、围绝经期综合症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失眠患者逐渐的增多。

失眠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为此,我们就需要采用相应的医疗方法,来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

耳穴压豆法的使用,主要指针对于失眠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心理和生理治疗,以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下面我们就对耳穴压豆失眠患者护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本科是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每年收治住院失眠患者约100例,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在临床上采用无毒副作用的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疗法,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失眠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种,其中实验组的失眠患者一共有25例,其中女性有15例、男性有由10例,平均年龄为35岁,平均病程为1.5个月。

而对照组也有25例,女性有11例,男性有14例,平均年龄为40 岁,平均病程为1个月。

对照组主要是采用普通的质量方法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实验组采用耳穴压豆法来对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将两者的效果进行对比。

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传统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因此寻找一种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对于失眠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为失眠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期望能够进一步验证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但其疗效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失眠患者进行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一步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变化。

通过系统观察和记录,我们希望能够探索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疗效规律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从而提高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研究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将患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或安慰剂治疗。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评估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在治疗过程中采集了详细的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症状等。

记录了治疗措施的具体方法、频次和持续时间。

在疗效观察阶段,使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和记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研究在结果分析和讨论阶段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比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

通过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情况。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PPT课件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PPT课件

19
·
一、耳压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耳压治疗
3、常用耳压方法: 用拇、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贴有
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 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 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垂直施压,包括强 刺激按压法和弱刺激按压法。
20
·
常用耳压方法
(1)强刺激按压法: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 至患者出现沉、重、胀、痛感,每穴按压1分 钟左右,如有必要,每穴重复操作2~3遍,每 天3~5次。本法适用于实证、年轻力壮者,对 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及急性炎症有较好 的镇痛消炎作用。
·
与疾病相关的耳穴区包括:
变色:
红色反应:鲜红色反应常见于急性病症,淡红或暗红 色常见于疾病的恢复期。
白色反应:多见于慢性疾病,白点边缘红晕属慢性疾 病急性发作。
灰色反应:多见于宿疾和肿瘤。
变形:有结节状突出于皮肤或点状、沟形凹陷。常见 于慢性器质性疾病。有些慢性器质性疾病,病愈后在 耳穴上仍反应痕迹。
耳穴压痛为主。耳穴虽然不大,但有一定的区
域,当人体患病时,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
整个区域,而是这个区域中的某一点,所以耳
穴取穴不能机械的按解剖定位取穴,而是要在
该耳穴的区域内探查压痛阳性反应点,这是耳
13 穴准确定位的重要步骤。
·
(一)耳穴探查
1、探查工具: 金属或木质探针,探头端圆钝,直径约
1.5~2毫米。
4
·
耳穴疗法的特点
二、耳穴的特点
1.耳穴在耳廓分布表浅:都在皮肤表层,轻轻 一碰,就能触及穴位。
2.耳穴信息反映的显性率高:人体内部各器官 组织的生理、病理信息,在局部都有反映。
3.耳穴的对应性强:体内器官组织病变,很快 就会在耳穴出现反映。

利用耳穴埋豆法改善高血压病人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

利用耳穴埋豆法改善高血压病人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

利用耳穴埋豆法改善高血压病人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时常伴随着许多不良的症状,包括失眠。

失眠会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改善失眠成为治疗高血压病人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中医中,耳穴埋豆被认为是一种改善失眠的有效方法,本文将分析利用耳穴埋豆法对高血压病人失眠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一、耳穴埋豆法概述耳穴埋豆法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利用人体的穴位来滋补人的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朵上的穴位与人体的各个器官相对应,通过刺激耳穴上的穴位,可以调节全身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而在治疗失眠方面,耳穴埋豆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安全、简便、疗效快、不易反复等特点。

二、高血压病人失眠的临床表现在高血压病人中,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由于高血压病人的体内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夜间血压难以下降,从而引起病人失眠。

高血压病人常伴有头痛、心悸、胸闷等不适感,这些症状也会加重病人的失眠情况。

对于高血压病人而言,治疗失眠不仅可以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还可以降低夜间植物神经的兴奋性,对于控制血压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耳穴埋豆法治疗高血压病人失眠的机理在中医理论中,耳穴是人体的重要反射区,通过刺激耳穴上的穴位,可以影响全身气血的运行,从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对于治疗失眠而言,耳穴埋豆法可以通过刺激耳朵上与失眠相关的穴位,调节病人的精神状态,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

具体来说,耳穴埋豆法能够刺激神经末梢,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使其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促进身体各系统的协调工作。

耳穴埋豆法还可以通过影响脑部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情绪、改善睡眠。

耳穴埋豆法在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通过综合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许多中医医生都倾向于采用耳穴埋豆法来改喗高血压病人的失眠。

通过对数百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观察和治疗,总结出了一些临床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剌激量因为刺激量=刺激强 度X刺激时间,故对各耳穴的刺激 量就是指对各耳穴给予多大的刺激 强度,以及刺激时间和留针时间的 长短。我们对某一疾病进行临床辨 证后,必须正确决定对各个耳穴的 刺激量,这是耳针手法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配穴好、穴位 准、手法对是提高耳针疗效的三个 基本因素。只有认真抓住这三个基 本因素,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有的人由于没有或没有完全抓住这 三个基本因素,造成耳针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佳, 不去从这三个因素查其原因,就说 耳针无效,这是不妥的。
6.三棱针
• 三棱针系古代九针中的“锋针”发展而 来的,其构造分针尖、针身、针柄三部。 针柄作圆柱形,针身呈三角形,三面有 刃,常用不锈钢制成,在市场上供应有 大三棱针与小三棱针两种。常用于耳穴 放血。
二、耳针的操作方法
• 耳针的操作方法,狭义地说,即耳毫针的操作方 法,是耳针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使用的 针具为毫针,适应证广泛,内、外、儿、妇各科 之病症,均可应用。
2. 耳毫针
• 耳毫针系最小的一种毫针,它比一般最 小之毫针五分针还小,故又名小亳针, 此针专供针刺耳穴之用,故亦称耳针。 针之式样与构造与毫针同,针之粗细有 30号、31号、32号、34号四种。针柄、 针身各长3-4分,系不锈钢丝所制成。
3. 揿针(揿钉式皮内针)
• 揿针是由30号、31号之不锈钢丝或银丝 制成形似揿钉的小针,针身长l-2分,揿 在皮内,故又名皮内揿针,或揿钉式皮 内针,又称图钉式皮内针,属皮内针, 属皮内针范畴。此针是由颗粒式皮内针 改进而来。针之构造分针环、针身、针 尖三部。是现代常用之皮内针之一。用 于耳针足以刺入耳软骨。
4. 出针法 • (1)捻出法用右手持针柄,边捻转边将针 退出。 • (2)抽出法用手持针柄,不加捻转迅速 抽出。 • (3)出针后,用75%酒精棉球按揉针孔, 以防感染。若出针后出血,用棉球压迫片 刻,直至血止。
三、提高耳针疗效的三个基本因素
• 提高耳针疗效,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基本因素, 即配方好,穴位准,手法对。打个比喻:配方好, 似中医之中药处方,穴位准似按中药处方中各药 味是否正确,手法对似中药处方中各药味之剂量。 当然,这个比喻并不太恰当,尤其是手法,它的 内容比中药处方中各药味剂量丰富得多。
运用耳穴疗法 治疗失眠
失眠一症
• 祖国医学称“不寐”,其原因甚多,如思 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 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以及胃中 不和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
【取穴】
• 神门、枕、皮质下。内伤心脾:加 脾、心。肝阳扰动:加肝、肝阳12。 心胆气虚:加心、胆。胃中不和: 加胃。
3. 留针和补泻:由于耳郭很薄,耳针又很小, 其补泻手法则不同于体针。 • 耳针常以留针时间长短和刺激强度来达到补 泻之目的。如治疗实热疼痛之症,常用强刺 激(深刺加捻转)长时间留针来达到泻之目 的。反之,若治疗体弱虚寒之症,常用弱刺 激(浅刺不捻转)短时间留针来达到补之目 的。耳针之补泻主要取决于刺激强度,而留 针时间仅起辅助之作用。 • 耳针的留针时间般不少于半小时,多为1小 时左右,根据不同的疾病和需要,耳针可留 针数小时,以致数十小时,但针刺婴幼儿则 往往不留针。在治疗有些疾病时,为了获得 较大的刺激量(刺激量=刺激强度X刺激时
• (2)针惑耳针与体针一样,要求获得一定 的针感,疗效才好。一般的针感是,痛、胀、 热、疲、麻等。有些病症则要求针感直达病 所,疗效才佳。如治疗坐骨神经痛、牙痛、 腰背痛……等病,最好针感能到达病所。如 用耳针治疗坐骨神经痛,针刺坐骨神经穴时, 一般要求针感应使患肢有热感,或冷,或疲 麻,或胀,或疼痛突然消失(或大大减轻) 等感觉。若无上述针感则应调整针尖方向, 或拔出针另寻敏感点针刺或捻转针(顺一个 方向捻转或左右捻转),以获得预期针感。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若针感好,常可获得 “针到病除”之良好效果。
• 横刺最多用于透穴,即针透过儿个耳穴和透 整个耳穴区域,如盆腔透子宫穴,从盆腔穴 入针,针沿皮下,软骨上刺至子宫穴。又如 治皮肤病或针刺麻醉时的针刺肺区,都需用 横剌法。 • 耳针针刺深度,在治疗般疾病时,刺入深度 为刺入耳软骨,而不刺透耳软骨。若是治疗 实热症,急性疼痛或炎症,为了获得较大的 刺激量(泻法),常用探刺,即刺透耳软骨, 但不刺透对侧皮肤。若是治疗久病体虚之病 人,要求较小的刺激量(补法),常用浅刺 法,把针刺进皮下,抵达耳软骨膜,但不刺 入耳软骨。
具体操作
一、耳针针具介绍
• 开展耳针疗法所用的针具有毫针、耳毫针、 揿针(揿钉式皮内针)、颗粒式皮内针、 环形皮内针、三棱针六种。前两种用于针 刺,第三种至第五种用于埋针,最后一种 用于放血。
1. 毫针
• 毫针原系古代九针之一,现代之毫针是 古代毫针改良而成,为耳针常用之针具, 耳针用之毫针,针长有五分及一寸两种, 针的粗细有26号、28号、30号、32号、 34号等五种,针之构造可分针尾、针柄、 针根、针尾、针身针尖五部,针柄用铜 丝或银丝紧缠,针身光滑圆利,粗细均 匀,针尖圆而不钝,尖而不钩,系金、 银、合金、不锈钢所制成。今常用为不 锈钢针。
3. 手法对 手法对包含三个内容,一是针刺方 向,二是针感,三是刺激量。 • (1)针剌方向要根据不同的穴位和不同的 病种选择针刺的方向。例如,针刺胃穴时, 若是为了止吐(如防治晕车、晕船或耳针 麻醉作胃肠手术时的恶心呕吐),针尖应 刺向贲门穴方向;若是为了治疗消化性溃 疡,针尖应刺向十二指肠方向。临床经验 证明,按这样的方向刺,疗效就较好。
【验案】
• 据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护理小 组报道:用耳穴埋针法治疗失眠164人次,成功 156人次,无效8人次,有效率95%。病例:杨xx, 女,43岁,住院号123831。患者因肝硬化腹水, 每晚只能睡1-2小时,并有反复阵发性腹痛,患者 不愿服用止痛剂,经用耳穴埋针后,腹痛缓解, 夜间睡眠良好(新医药杂志江:29,1977)。自贡 市耳针协作组报道用耳针治疗失眠274例,其中治 愈28例,显效73例,有效151例,无效22例,总有 效率92%。
• 1. 进针法:一般用捻入法和插入法。 • (1)捻入法 医者左手固定耳郭,右手 拇、食指持针柄,将针尖对准耳穴,手 指前后捻动,边捻边按,使针随捻转刺 入。 • (2)插入法 医者左手固定耳郭,右手 持针柄,将针尖对准耳穴,用力一按, 迅速将针插入耳穴中。
2. 针剌角度和深度:耳针刺入的角度取决于 耳穴的位 • 置和是否进行透穴。位于耳甲腔、耳甲艇、 三角窝中之耳穴,多用直刺(90度进针), 如子宫穴;心穴等;位千对耳轮、对耳屏内 侧、屏间切迹等部位的耳穴,多用斜刺(45 度至60度进针);如腰痛点、皮质下、内 分泌等穴;位于耳舟有些穴位多用横刺(15 度角沿皮进针),如风湿线穴等。当然这不 是绝对的,位千三角窝、耳甲腔的穴位也常 用斜刺,如神门穴、肺穴等。针刺之角度,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且亦与医者临床习惯 应用有关。
4. 颗粒式皮内针
• 颗粒式皮内针,又名一粒星式皮内针, 鱼尾式皮内针或麦粒式皮针。针之构造 可分为针尾、针身、针尖三部,系32号、 34号之金、银、不锈钢丝所制成,针尾 长1-2分,针身长3-5分。此针沿皮肤与 软骨间刺入。
5. 环形皮内针
• 环形皮内针,是皮内针之一种,系颗粒 式皮内针改进而成,针之构造,分针环、 针身、针尖三部系32号不锈钢丝所制成, 针长3-5分,针法同颗粒式皮内针。
1. 配方好
• 配方好是提高耳针疗效的第个环节。它要 求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熟练地,灵活地 运用第二章中所述之取穴原则。取穴要对 症,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2. 穴位准穴
位准是提高耳针疗效的另个基本因素。穴位准 不是指机械地按耳穴的解剖部位扎准就算穴位 准了,而是指在耳穴的这个区域内扎准敏感点。 因为耳穴虽不大,但有它一定的区域。当人患 病时,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整个区域,往 往是这个区域中的点。穴位准指的是扎准这个 敏感点。这就需要在扎针前仔细地用压痛法寻 找其压痛点,或用肉眼观察法寻找其阳性反应, 或用良导法探测其敏感点,然后再准确地扎在 敏感点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