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案设计2

《孔子游春》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孔子游春》。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孔子游春的故事情节,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故事,提炼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理解孔子教育理念的内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经典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2.1 理解《孔子游春》的故事情节,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
2.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3.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深层含义。
3.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4.1 教材:《孔子游春》课文。
4.2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孔子的一生和其教育理念。
(2)引发学生对《孔子游春》的兴趣,导入新课。
5.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关键词语或句子,深入探讨其含义和孔子的教育理念。
(2)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探讨成果。
5.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
5.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记忆。
(2)学生回答课后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5.6 课堂小结:5.7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孔子游春》。
(2)写一篇关于孔子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孔子游春的场景之中。
最新孔子游春教案设计优秀8篇

最新孔子游春教案设计优秀8篇孔子游春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跟随孔子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畔,你觉得泗水河畔美吗?2、你能通过读,把这份美表现出来吗?二。
学习第3至第9自然段。
1、读课文第3至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了孔子对水的这份情意?2、学生读。
3、交流。
(1)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情意成为课堂上最美的画面,只要认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2)指名谈感觉。
投影出示“水奔流不息……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① 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真君子)②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指名说,让他们到黑板上写。
③ 再读这段话,边读边写收获,可以写想到的古诗名句、想到的课文等,在书上加批注。
(3)再次读书体会。
a. 没有水,就没有……?(水有德行)这样的水你敬佩吗?你感激吗?带着这份敬佩、感激,一齐读。
b. “或”是什么意思?你猜猜?(生说)(师:“或”是有时的意思)。
教师由“或方或长”引出“柔情似水”这个词。
c. 交流“水有志向”,想到名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教师引读:这样一往无前的水,这样充满志向的水,就是孔子心中的真君子!d. 交流“水善施教化:。
“荡涤污垢”你怎么想?就像老师帮助学生洗掉……(4)通过这番言论,你能看出孔子对水怎样的心情?(5)出示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论。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名言的含义。
(6)仿说:水____,它好像____。
(7)读了这段话,你对水有了怎样的情感?配乐齐读!(8)孔子为什么要论水?你觉得还有哪些人是君子呢?过渡:孔子的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读第10至第18自然段。
三。
学习第10至第18自然段。
1、学生朗读。
2、交流:你认为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出示文言文《论语》中的内容:(1)读懂这段名言了吗?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2)读这段话。
4、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老师?出示其他名人对孔子的评价:“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等。
《孔子游春》教案优秀10篇

《孔子游春》教案优秀10篇孔子游春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一、复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局部?二、精读课文: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1)自由朗读。
(2)引导同学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
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腾不息,是抚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自由读,考虑: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3)“善施教化”后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那你觉得能合理的补充那些特点呢?(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博古通今、孝亲敬长……)(4)从中你有什么体会吗?(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如,巧妙地暗示弟子。
孔子循循善诱、很聪明充溢了智慧。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
《孔子游春》教案设计

《孔子游春》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孔子游春》的主要内容,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游春经历。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孔子游春时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孔子游春》是一篇描绘孔子及其弟子游春经历的故事,展现了孔子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故事中,孔子带领弟子们游览山水之间,欣赏自然之美,借此机会教导弟子们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孔子游春时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绘。
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理解孔子倡导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孔子游春的故事情节,分析孔子游春时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孔子游春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相关的任务,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孔子游春》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孔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4.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孔子游春的故事情节。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孔子游春时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绘。
4.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孔子游春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相关的任务,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孔子游春》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进行相关的绘画或手工艺活动,展示自己对孔子游春场景的理解和创造力。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教案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对孔子及其思想产生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孔子及其时代背景。
简介《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的来历和主要内容。
1.3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孔子及其时代背景。
学生阅读《孔子游春》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第二章:孔子的人生哲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孔子的人生哲学。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孔子的人生哲学。
2.2 教学内容分析《孔子游春》中孔子的人生哲学。
对比现代社会的人生观念,探讨孔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孔子游春》中孔子的人生哲学。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孔子人生哲学的理解。
第三章:孔子的教育观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念。
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教育观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3.2 教学内容分析《孔子游春》中孔子的教育观念。
对比现代教育观念,探讨孔子教育观念的现代意义。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孔子游春》中孔子的教育观念。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孔子教育观念的理解。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孔子教育观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第四章:孔子的道德观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孔子的道德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孔子的道德观念。
4.2 教学内容分析《孔子游春》中孔子的道德观念。
对比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探讨孔子道德观念的现代意义。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孔子游春》中孔子的道德观念。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孔子道德观念的理解。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孔子的思想应用到生活中。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孔子的人生哲学、教育观念和道德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孔子的思想应用到生活中。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孔子的人生哲学、教育观念和道德观念。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孔子游春》教学设计15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成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泗水河边春天的美景。
3.联系上下文,体会孔子师生论水、言志所体现的君子文化。
4.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5.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结尾的作用。
6.把《论语》片断与课文对照着学,体会传统文化的韵味。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孔子论水那番话的含义,并且进行仿写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了解孔子1.师板书课题:同学们,学习前面两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哪两位老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
2.学生齐读课题,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3.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第七单元主题是“师恩难忘”,不管是导入还是教学之中,我们都可以把多篇课文联系起来教。
凭借课题这一桥梁,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始初步了解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二、初读课文,学习成语1.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画出文中成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意思,然后汇报。
【《孔子游春》一课中的成语较多,理解它们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
编者设计了文后第3题,就是希望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解决,努力地积累与运用这些成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环节的教学正是为了实现编者的意图。
】3.理解脉络,概括出小标题。
三、品读春景,仿写句子1.朗读课文,细细品一品:景中有情,文中有情,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泗水河边春天的美景,这美景之中含有怎样的情感?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妙?交流,体会“青青”、“习习”、“翩翩”这些叠词中所含的喜爱、欢快的感情色彩;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体会大自然如母亲般美好。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之一:“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教案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孔子游春的含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孔子游春》,使学生对儒家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1.2 教学内容文章内容概述:介绍《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
孔子游春的含义:解释孔子游春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孔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儒家思想: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儒家思想,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孔子游春的故事情节和背景。
2.2 教学内容课文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重点词汇和句子解析:针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故事情节和背景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孔子游春的故事情节和背景,理解孔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章:课堂讨论与思考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2 教学内容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孔子游春的含义和价值。
学生观点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2 教学内容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
动手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创造力培养: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新的想法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加深他们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第一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孔子游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高年级的教学应该集阅读、理解、思维、想像和创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河边浓浓的春意。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走进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感受语文学习的博大和美丽。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吟春颂春,引入春景。
1、今天,一来到蒙村,我就惊呆了!蒙村的春天可真是太美了!明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叽啾的鸟儿,油亮的绿叶,绚丽的花朵,绿茵茵的小草……我完全沉醉了。
此情此景,有诗该多好啊!同学们,能吟上几句吗?2、古诗吟诵。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欣赏地:草色青青,飞鸟翩翩,杨柳依依,好美的春景图!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师:绵绵春雨,淅淅沥沥唤醒了万物,唱响了春天!妙!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惊喜地: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出墙而来的一枝杏不正是春天的缩影吗?……3、好迷人的春光,好醉人的诗句,好可人的蒙村中心校的学生!我享受到的尽是美呀!这美丽的春天不仅醉倒了覃老师,也醉倒了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孔子简介)孔子也非常热爱春天,2512年前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到**河边有春去了。
(板书:孔子游春)[设计意图:要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
教师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大自然,起到了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创设的情境切入,意在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游春赏春,体悟春情。
1、孔子和弟子们在**河边欣赏到那些迷人的春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找出相关语段。
2、在孔子眼中,大自然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1)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游记,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孔子乘“泗水河正涨春潮”之际,组织弟子“游春”,并以“水”为话题,润物无声,因材施教;后与弟子弄琴唱和、“手舞足蹈”、情浓至极。
课文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让学生从中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师生情和孔子对水的一番宏论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使学生明白做人应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自然段。
2、体会孔子论水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的情谊。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质疑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主要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春天到了,泗水河边春意盎然。
谁来说说泗水描述了怎样的美景?让我们再来欣赏泗水河边美丽的春光。
(多媒体配以泗水画面,背景音乐)
二、精读3—9自然段
1、过渡:泗水河边的美景让孔子的弟子们心旷神怡陶醉其中,而孔子却从水中看出了很多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我们来读读课文3—9自然段,用笔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这儿写了什么?
2、谁来说说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段文字?写什么的?
3、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录音朗读。
4、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八自然段,看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大家讨论?
5、交流、评价(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为什么说水有情义、有德行、有志向、善施教化?省略号,还有什么特点?论水的用意?【师板书:水→真君子?】
6、同学们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一个一个地解决
7、解决第一、二个问题(实物投影出示总结的四个问题)(1)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2)为什么说水有情义、有德行、有志向、善施教化?
①在孔子眼里,水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读、回答(相机解释“善使教化”等)
②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文、有志向,善使教化呢?
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实物投影出示提示:我们可以抓住孔子话语中的重点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
③交流,句式:水好象有是因为。
④师:水的这些品行实际上是谁具有的特点?
⑤师:所以,孔子说,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8、解决第三问题省略了什么呢?
(1)我们想想,这儿省略了什么?
(2)是水的其它特点?也是谁的其它特点?
(3)是水与君子共有的特点,谁能补充的?(引导学生说水的或者说君子的其他特点。
如:透明-纯洁;无边无际-胸襟宽广;静静流淌→默默无闻;海纳白川-肚量大、包容等)
(4)小结:水具有那么多君子般的特点,由此看来——学生齐说“水是真君子啊!(读、评价,读出赞叹的语气)
9、解决第四个问题用意是什么?。
(1)孔子和弟子在泗水河边游玩、论水,说:“水是真君子。
”他的用意是什么呢?【板:弟子】
(2)既然是为了启发弟子,教化弟子,我们又该怎么读呢?
(学生试读)
(3)我们大家来当一回孔子弟子,看是不是受到启发,被感化了指读、评价、齐读
(4)孔子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弟子们的心,难怪弟子们听了无不惊讶。
我们齐读第九自然段。
(5)孔子巧妙地用水打比方,来启发弟子做人,由此,你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三)精读10—17自然段
1、过渡:孔子总是想方设法开导弟子,他期待着每一个弟子都能成为真君子。
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和子路、颜回谈起了志向。
2、请同学们自己读10—17自然段,我们看看子路和颜回各有怎样的志向?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子路的志向是什么?谁来读子路的话?(出示12自然段)你准备怎样读?(评价,让大家感受子路直率、豪爽的特点)
(1)(2)再来看颜回,他的志向是什么?谁来说(出示17自然段)。
3、同是孔子的弟子,你喜欢谁呢?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并展示自己的独特见解(相机教学“温文而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
4、有志之人就是让人刮目相看,同学们有什么志向?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说,追问:你是怎么立下这一志向的)
(1)(2)师:一言既发、驷马难追,请同学们牢记自己的诺言、志向,做个真君子。
5、听同学们谈志向,老师很开心;孔子听子弟说志向,他有什么反映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默读14—16,讨论交流。
(1)(2)师小结:孔子对弟子的志向是一样的肯定、一样的欣赏。
6、读到这里,老师有了疑问:孔子老师与子路、颜回谈得那么投机,是不是有些偏心呢?你从课文哪儿可以看出来。
引导学生自己精读课文10自然段。
(1)(2)小结:多么浓浓的师生情谊啊!同学们,我们再来读读
一、二自然段,大家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配乐)
7、师:如此美好的春光,如此动人的师生情,让我们感受到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出示17自然段)
谁想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四、总结、作业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对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有了更多的了解,你喜欢孔子吗?你现在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出示:孔子,你是一位的老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