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3孔子游春(第一课时)详案

23.孔子游春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揭示课题。
1、岁月在流逝,历史在远走。
但无论时空如何转换,历史也不会在我们心中湮灭,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始终镌刻在我们教育的成功柱上,相传他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
你们知道是谁吗?2、孔子是什么人?你能简单简介一下吗?(课件出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仁者爱人”。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收录在《论语》一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孔子的思想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被尊为万世之师表。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跟孔子有关。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随同孔子一起去泗水河畔——游春。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飘逸凿石壁蹲着广袤宏论荡涤污垢桃红柳绿绿草如茵奔流不息波澜起伏司空见惯意味深长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善施教化2、理解词语的意思:司空见惯、意味深长、温文尔雅、善施教化3、通过预习,谁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春天到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春,他告诉弟子们水是真君子。
在他的诱导下,弟子畅谈了自己的志向。
)概括小标题(板书: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言志或赏春、论水、言志)4、检查读书: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一人读1-2节;下面的自然段你们觉得用什么方式读比较好?请同学提个方案。
分角色读3-19节)读后评价。
三、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泗水河畔春意盎然,让我们一起欣赏泗水河边美丽的春景吧!出示句子:“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用心去体验、感受这美好的春光。
(指名读、齐读)(二)这句话你觉得美吗?美在哪儿?(体会比喻的写法)读了这句话,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成语?学生说说:多迷人的春景啊!如果你站在这里看到这美丽的春景,你的脑海中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哪些诗句?(学生答)看到那美妙的春景了吗,用你的朗读把这幅美景展现给大家。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游记,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孔子乘“泗水河正涨春潮”之际,组织弟子“游春”,并以“水”为话题,润物无声,因材施教;后与弟子弄琴唱和、“手舞足蹈”、情浓至极。
课文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让学生从中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师生情和孔子对水的一番宏论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使学生明白做人应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质疑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3.揭示课题:师: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
这是为什么呢?课文《孔子游春》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天空12 孔子游春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3)指导书写生字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6下23《孔子游春》第一课时课案

孔导入,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引导自学
三、精读1到2自然段
四、总结本课时学习情况,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孔子的一句名言: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教学生读两遍;
2问:你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
2.指导学生了解孔子生平。(课件出示孔子像和生平资料要点,指名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介绍孔子生平)
3.教师帮学生整理课文中出现四字词语并领读,再指名领读,然后检查后进生读。
4.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写了孔子游春时的哪几件事?你能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把课文分三段吗?
1.播放课件(课文第二自然段),指一名学生读。
2.你喜欢这段话吗?为什么?
3.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
根据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了解度,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内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如:生平,图像,名言等。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课案
理论支撑
“教育是要解放人,而不是束缚人,更不是压制人。”(陶行知)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要解放学生,让学生敢说,敢想,敢干――敢于创造,善于创造。并不是说可以摒弃课文的文本价值。教学时重视课本的文本价值,将人本理念贯彻到教学环节中从而使学生得到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高年级的教学应该集阅读、理解、思维、想象和创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六年级公开课教案:《孔子游春》教案

六年级公开课教案:《孔子游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孔子游春》,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游春经历,了解古代礼仪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孔子及其弟子的品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礼仪文化的理解。
2. 文中寓意深刻的句子解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图片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的认识,引入新课《孔子游春》。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含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孔子游春的小故事。
6.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的表现,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传统文化、孔子及其弟子品德修养的认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体现尊重他人、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最新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案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丁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3、感受泗水河畔的融融春意,并学会仿写。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来走进一位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就是——孔子。
出示图片。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孔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孔子游春。
游是什么意思?游玩。
今天,我们会就回到2500年前的春天,一起与孔子春游泗水,聆听他的教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习生字,读顺课文这篇课文,语言十分优美,其中包含着很多四字成语,读课文时,我们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待会儿一起来交流交流这些优美的词。
读的时候,也别忘了学会生字。
(出示生字词)飘逸凿石壁蹲着广袤泗水(先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后出示)桃红柳绿波澜起伏奔腾而去意味深长和顺温柔司空见惯绿草如茵有福同享深思熟虑侧耳倾听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后出示)我们先来说一说三个生字,哪个小组来?还有补充吗?同学们一定找到了很多优美的成语,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交流过程中用司空见惯、深思熟虑、情不自禁、意味深长等成语造句)大家知道吗,每一个词语都有自己的生命和色彩,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声音,读出它的生命,读出它的味道来!(二)朗读课文重点段落大家的声音真美啊,让我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那么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美了,谁来试着读读这一段1、2自然段,你来……孔子意味深长的一段话,谁来?和谐的师生游玩的情景,谁来读一读?(出示10、11自然段)师生一段对话,谁来扮演颜回?子路?孔子?旁白?(播放背景音乐)你们的朗读已经让我感受到泗水河边春意融融的图景,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体会,相信大家一定能读的更好!(三)概括大意,整体感知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那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试着概括概括。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材版本】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3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中成语或四字词语。
3.感受泗水河畔春景之美,学习仿写。
【教学重、难点】感受泗水河畔春景之美,学习仿写。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堂练习纸【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近孔子,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道是谁的名言吗?出示孔子简介。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笔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
2.生读文画词语。
出示:阳光普照波澜起伏意味深长桃红柳绿不知疲倦温文尔雅春风习习奔流不息深思熟虑草色青青荡涤污垢从容不迫绿草如茵善施教化手舞足蹈3.读词语。
指名读,生齐读。
三、把握身份1. 出示: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师生交流。
2.出示2: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听听?师生交流。
3.出示: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师生交流。
四、品读“课堂”1.感知“课堂”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孔子的课堂在哪里?用“﹋”把它们轻轻地画出来。
默读课文,找句子。
交流。
2.比较“课堂”孔子的课堂里没有什么?思考:在孔子的课堂里,看到了我们的课堂里所没有的什么?生默读。
交流。
出示第二自然段,引读。
出示小诗,师生合作读。
3.移情“课堂”假如当时你就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你的心情会是怎样?指名答。
配乐读。
课件出示:诗的形式,配乐师生合作读。
4.感悟写法现在,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揭示课堂的秘密。
请同学们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一大题:生答题。
师生交流。
师生共读。
这段话的最后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试着写写吗?请同学们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二大题。
五、指导生字我们先看逸的由来。
这是个什么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师范写。
生描红、临帖。
展示,评价。
六、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了孔子的课堂,感受了孔子课堂的与众不同,孔子将向弟子们传授哪些知识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交流:关于孔子的资料:①板书:“孔子”,同学们,大家了解这个人吗?②师生介绍孔子及其言论。
孔子说过“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咱们学校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你想对他们,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生说)孔子还说过,“言必行,行必果”,相信你们一定能说到做到!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23 孔子游春。
(板好)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过渡: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生字预习的怎么样?1.我们来听写。
老师说词语,你们写生字。
飘逸的逸;凿石壁的凿;蹲着的蹲。
2.出示:逸凿蹲师:对照大屏幕检查一下。
预设:有错:其实这个字放大了并不难写;板书:蹲。
兔子善跑就是逸;凿下面是缺横羊。
如没错:这几个字都不好写,你看你们都写对了,真了不起!3.这两个字也会读吗?红色的是本课二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二类字词语:泗水广袤,指名一人读,知道“广袤”什么意思吗?4.生字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5.交流汇报:板书:赏春论水言志三、景色之美(第二自然段)过渡: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1.泗水河畔春意正浓——(出示第二自然段)他们看到了什么?自由读一读。
谁来说?预设:①(抓“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理解)A.泗水河边真美,你读一读。
(如说全句)B.点红“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桃花红了,小草绿了,万物生机勃勃,谁再读。
(如说关键词)C.一个“桃红柳绿”一个“草色青青”,有了色彩的泗水河畔春意盎然。
一齐读。
②习习的春风像——A 这句话美吗?美在哪儿?说说。
B(拟人,比喻)习习的春风怎么像优美的琴声呢,春风有声音吗?哪来的声音?C(习习的春风吹动柳梢同,树叶沙沙,吹动小草,还吹动什么?)D这些声音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汇成了一曲美妙的春之歌。
读一读。
(读得好:对,就这样读,轻柔的春风,和煦的春风)(读得不好:你听听,这样读是不是更好些——师范读;)(注意关键词的朗读:轻一些,慢一些,读出春风的温柔。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公开课优秀教案

波澜起伏 不知疲倦 奔流不息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写水
意味深长 温文尔雅 பைடு நூலகம்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写人
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了孔子趁着春 天大好的时光,带领弟子们 到泗水河边赏春,诱导弟子 们观水论水,最后各自言志 的故事。
仿写我最棒:
仿写我最棒:
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 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粉红的桃花是她绽放的笑脸, 绵绵的春雨是她甘甜的乳汁, 汹涌的波涛是她深情的呼唤......
生字我会写:
生字我会写:
12:35:33 草堂§一勺 2016/3/18 12:35:33
逸:(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 本义:逃跑)
生字我会写: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书上第二 自然段。
2.收集有关孔子的名言或 故事。
敬请指导!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公 开课优秀教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孔子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
孔子游春
读书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 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并 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
阳光普照 桃红柳绿 春风习习 草色青青 绿草如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马开荣
一.师述导语,导入新课。
师:老师写个人名,你们看认识。
你们对他又了解多少呢?
生:……
生:……
生:……
师:课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孔子的资料,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文字),读了以后,老师相信你们会对孔子有更深的了解。
(学生读文章)
师:读了以后,你们对孔子又了解了什么?
生1:……
生2:……
生3:……
师: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
这是为什么呢?课文《孔子游春》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注意“游”的最右边是撇、横,下面加个“子”不要写成“反文子”。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已是六年级了,通过六年的学习,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学习方法吧?(是)不过你们能不能先告诉马老师,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课文读熟的?(生自由说)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有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又怎么办呢?
(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我们(9)班的学生真不简单,因为你们有自己朗读的方法,说明你们会学习,老师现在更有理由相信:经过你们的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流畅。
好,开始练练。
(生自由朗读)
师:书都读完了?生字都认识了?都会写了?
师:我得检验一下,我写个字,你们会读,我就放心了。
师:字都会读了,那会写吗?
师:那我再喊几个同学上黑板写,如果都写对,我就放心了。
师: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1:……
生2:……
生3:……
师: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词呢?
生1:……
生2:……
生3:……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些词语。
开始!
(生自由解决)
师:好,我们交流一下。
生1:……
生2:……
生3:……
(师随机问学生用的是哪种方法解决的)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在这么短的之间内,就把生字的问题解决了。
这下,我就放心了,
师: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想不想展示你们美妙的声音? 生:想!
师:有信心是好样的,但扎扎实实地读书更好,为了展示最佳的读书效果,老师有个想法:这篇课文比较长,有17个自然段,想挨着顺序读是不太可能,也不现实。
我想让同学们选择你所喜欢的一个部分来读,怎么样?好,那就在下边练练! 三、语段一
师:那么现在谁愿意先展示一下的 生:
师:对于这段话,同学们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生:为什么说“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呢? 师: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生: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大自然比作母亲。
师:那么大自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生:课文中说,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师:还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生:(沉默)
师:(深情地)提起母亲。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提到母爱,又有谁不为之动容……
生:(兴奋地)
我想起来了!母亲为了我们操持劳累,却从不抱怨什么,大自然
也像母亲一样,默默地奉献着她的一切,使我们有吃有穿……反正,没有大自然就没有我们人类。
师:你真了不起,,领悟得快,说得也好。
是啊!大自然与母亲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她们都具有可贵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谢谢※※同学,他的这个问题提的好,使我们更深地理解了这句话。
老师相信同学们这个时候再去读读这段话,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同学们在下边练练,待会儿,我喊人来读。
(指名读)
师:有谁挑战她?
(指名读)
师:(有感情的范读)
师:怎么样?
(生说好)
师:那怎么还不鼓掌啊?老师也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表扬呢!
师:我想问※※同学,这篇课文你读了多少遍?
师:你知道老师读了多少遍吗?(不知道)我已经连续教5个六年级了,每次我教的时候,事先都至少要10遍,那你们说我已读了多少遍了?,其实老师在读※遍的时候还没你好呢,只要你们功夫到了,一定会比老师读得还要好。
这样,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
大家知道这段话的末尾为什么用省略号吗?
生:……
师:还有什么话没说完,你们来补充补充。
(师出示句式投影,生思考)
生: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声
生:漫天的云彩是她洁白的衣裙
生: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师:想象丰富
生:峻峭的山峰是她高高的脊梁
生:不息的河流是她奔腾的血液
生:绚丽的鲜花是她迷人的微笑 师:(欣喜地)真美! 四、语段二
师: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你们觉得写得比较美呢? 生:
师:同学们读完这段话,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孔子最后说“水是真君子”?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再读读这段话,在孔子的眼里,水有什么特点? 生:在孔子的眼里,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师:这实际上是谁的特点? 生:是君子的特点。
师:君子就是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人。
那么孔子和弟子们谈论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孔子是想让弟子们做君子一样的人!
师:(赞赏)你领悟得真快,孔子的目的是要教育弟子们如何做人。
师: 大家再看“善施教化”的后面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生:水的其他的特点。
师:水的特点也就是谁的特点? 生:也是真君子的特点。
师:是共同的特点,谁能合理地补充一些其他的特点呢? 生:胸怀宽广 生:真诚坦荡 生:心地善良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孔子教育弟子们做人,却没有直接的说教
,而是临
场发挥,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得暗示弟子。
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孔子是个什么的老师?
生:孔子爱思考,从司空见惯的水中,他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生:孔子很有教学方法,善于教育学生,是个教学经验很丰富的老师
生:孔子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师
师:大家讨论得很热烈。
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这段话,在读中体会孔子的语气,语调以及语言中蕴涵的深意!
(生读)
本课是我上的一节随堂课。
说其是“随堂课”,原因有四:一是上课的地点在本本校,授课的对象是本班的学生;二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时划分,注意到了课堂教学与平时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学中没有公开课那种严谨,力求展示一种朴实、一种原生态的课堂教学;三是没有进行类似于公开课的反复试教;四是备课时间紧,完全与平时的备课时间、形式相同。
如果说是“公开课”,我想那只是因为有我校的老师一起听了罢了,有那么一点公开的味道。
以上几点说明,并不说明能什么,只是信守自己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点理解罢了。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
他在政治上主张“仁者爱人”;在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主张。
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编写了《春秋》。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象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阳光普照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么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句式:
()的()是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