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说课稿
最新孔子游春教案设计优秀8篇

最新孔子游春教案设计优秀8篇孔子游春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跟随孔子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畔,你觉得泗水河畔美吗?2、你能通过读,把这份美表现出来吗?二。
学习第3至第9自然段。
1、读课文第3至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了孔子对水的这份情意?2、学生读。
3、交流。
(1)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情意成为课堂上最美的画面,只要认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2)指名谈感觉。
投影出示“水奔流不息……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① 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真君子)②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指名说,让他们到黑板上写。
③ 再读这段话,边读边写收获,可以写想到的古诗名句、想到的课文等,在书上加批注。
(3)再次读书体会。
a. 没有水,就没有……?(水有德行)这样的水你敬佩吗?你感激吗?带着这份敬佩、感激,一齐读。
b. “或”是什么意思?你猜猜?(生说)(师:“或”是有时的意思)。
教师由“或方或长”引出“柔情似水”这个词。
c. 交流“水有志向”,想到名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教师引读:这样一往无前的水,这样充满志向的水,就是孔子心中的真君子!d. 交流“水善施教化:。
“荡涤污垢”你怎么想?就像老师帮助学生洗掉……(4)通过这番言论,你能看出孔子对水怎样的心情?(5)出示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论。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名言的含义。
(6)仿说:水____,它好像____。
(7)读了这段话,你对水有了怎样的情感?配乐齐读!(8)孔子为什么要论水?你觉得还有哪些人是君子呢?过渡:孔子的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读第10至第18自然段。
三。
学习第10至第18自然段。
1、学生朗读。
2、交流:你认为弟子们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出示文言文《论语》中的内容:(1)读懂这段名言了吗?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2)读这段话。
4、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老师?出示其他名人对孔子的评价:“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等。
孔子游春教案【3篇】

孔子游春教案【3篇】课时篇一一、复习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理解文中第8自然段中孔子话语中所蕴的道理。
3、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意。
教学重点: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孔子论水”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关键:通过学习课文,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孔子的画像)师: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在教育方面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主张,他堪称“智慧的化身”,难怪《巴黎宣言》给予了这样高的赞誉。
(出示宣言)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摘自《巴黎宣言》2、师: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2500年前的这个浓浓的春日里,随孔子一起去游春,在游春的过程中寻找孔子的智慧。
这是一个怎样的春日呢?二、赏景1、投影出示图片:师:漫步在泗水河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先自由交流,再齐读。
师:泗水河边桃红柳绿,风景迷人。
课文又是怎么描述的呢?(课件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师:多美的一幅春景图呀!作者把如此之美的大自然比作什么?(出示句子:大自然多像一味伟大的母亲!)看,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投影出示: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师引读:她宽广的胸怀就是那广袤的大地,她飘逸的长发就是那茂密的森林,她那明亮的眸子就是那温暖的太阳,她那甜蜜的絮语就是那和煦的轻风。
师:大自然的确很美!文中的一个符号已经告诉我们她的美景不至于此?究竟是哪个符号呢?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着作者也来赞一赞这伟大的母亲吧!生交流所写句子。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稿孔子游春_苏教版_5867

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讲课稿苏教版一、说教材《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课是一篇游记,是描绘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边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怀,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友情。
孔子趁“泗水河正涨春潮”之际,合时组织弟子“游春”,并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润物无声,善教至极;随后与弟子弄琴唱和、“载歌载舞”、情浓至极。
文章辞章俱佳、境界深远,振聋发聩、耐人回味。
二、说设计理念课文第八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要点,也是难点。
在这一段的教课过程中,我以“孔子做为大教育家,对水有如何的阐述呢?”引出“水是真君子”的看法,尔后提出问题“水有哪些质量?哪个些词语能表现出水的崇高道德?”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重难点的打破也就瓜熟蒂落。
此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水的崇高道德?”我采纳了联系旧知、联系生活实践,模仿例句增补水的其余质量等方法,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究顺利解决问题,进而获取成功体验,提升探究学习的兴趣三、说教课目标1 .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2、 8 自然段。
2.感觉泗水河边的醉人春光,理解文中第 8 自然段中孔子话语中所包含的道理。
3.领悟孔子谆谆教导的教育方法及感觉师生间浓浓的情义。
四、说教课流程(一)课前讲话,导入新课生沟通在教过的老师中,哪位老师留下的印象最深,哪个方面印象最深。
(二)学习“赏春光”。
1.思虑:孔子的讲堂在哪里?和我们此刻的讲堂比一比,孔子的讲堂没有什么,有什么?用“ ”画出来。
2.持续想象,练习说话。
看到————,想到————;看到————,想到————;看到————,想到————;看到————,想到————。
3.再次第二自然段,学生充的句子。
(三)学“ 水”1.思虑:孔子什么水是“真君子”?2.自由第八自然段,圈出关的。
3.生自由朗,并圈画。
4.沟通5.:模仿文章写一句水的其余品性。
(懂忍、有胸⋯⋯ )6.第八自然段。
2024年孔子游春说课稿

孔子游春说课稿孔子游春说课稿1一、说教材《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孔子拜师》介绍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位大师孔子和老子,春秋时代思想家的求学故事在今天仍熠熠生辉,教育学生懂得尊师好学的哲理,并以孔子为榜样,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学习时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__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二、目标设定:1、会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按正确的笔顺规范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谦虚好学和老子诲人不倦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三、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
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正在形成之中,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吃力。
因此,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四、教学流程安排及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针对第一个目标就是把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把内容说明白。
分成三步来完成:1.直接出示课题,简单了解古人对姓名、字号称呼的习俗,随机了解大家为什么称孔子、老子,介绍“子”的含义,而后自由初读课文。
孔子游春教案优秀9篇

孔子游春教案优秀9篇教学要求篇一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孔子游春教案篇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孔子游春》第2、8自然段,苏教版十二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4、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
5、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意。
6、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孔子游春》第2、8自然段。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1、学习《理想的风筝》作者采用的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2、体会《孔子游春》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2、能结合课文《明天,我们毕业》的具体内容说出一些重点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3课时21莫泊桑拜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说课稿

《孔子游春》说课稿阳城县白桑完小吉云芳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孔子游春》二、教材解读本课是一篇游记,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孔子趁“泗水河正涨春潮”之际,适时组织弟子“游春”,并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润物无声,善教至极;随后与弟子弄琴唱和、“手舞足蹈”、情浓至极。
文章辞章俱佳、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三、设计理念(教法与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第八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以“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引出“水是真君子”的观点,而后提出问题“水的哪种品德对你感受最深?哪些词语能表现出水的高尚品德?”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
其中为帮助学生解决“水的哪种品德对你感受最深?哪些词语能表现出水的高尚品德?”这一问题,我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寻求共识,便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顺利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体验,提高探索学习的兴趣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8自然段。
2、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理解文中第8自然段中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3、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意。
(二)教学重点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体会“孔子论水”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五、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环境。
因此,我精心设计多媒体在《孔子游春》一课中的运用,尽量让它恰到好处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1、运用媒体,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展示了孔子的画像,让学生大声喊出他的名字,这就给学生在思维上有了一种初浅的定格,继而伴着优美的音乐展示春天的美景,带给学生视觉与听觉的冲击,让他们渐入佳境,再让他们读片断,这样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孔子游春教案15篇

孔子游春教案15篇孔子游春教案1一、敲开读的大门,张开听的翅膀,感受泗水春景。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现在清晰地印在你的脑海中的是哪几幅画面?”新课开始,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既串起了课文的脉胳,又让课文所描绘的图景在孩子们的心中鲜亮起来。
“让我们跟随孔子的脚步,再一次走进两千多年以前那一个温暖的春天。
”一句极富感染力的引语,一段优美抒情的音乐,让孩子们在齐读中张开了心灵的翅膀。
(板书:春意正浓)二、扬起读的风帆,开启思的航程,感悟孔子论水。
孔子关于水的论断教材中短短91个字,却充满哲理,发人深思,更重要的是,它饱含着孔子对水的一往情深。
孔子生在泗水边,葬于泗水畔,他对水的这种深厚的感情浸透在字里行间。
引导学生潜入到文字当中,读懂孔子的“情”,领会孔子的“爱”,是重中之重。
在出示了这段话之后,我引导学生从“水是真君子”入手,“为什么孔子说水是真君子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孔子说的哪一点触动了你的情思,引发了你的感慨?”如此,让学生静静地读书,边读边写下自己的感悟。
学生充分自读之后,在同桌交换读书收获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在此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边读边悟,边悟边读。
比如说,在“有德行”一句中,我从词语入手,抓住“奔流不息”,什么是“奔流不息”你还会用哪些词语描绘流水的样子?你见过奔流不息的流水吗?回忆学过的课文《长江之歌》中对水的描写,温故而知新。
比如说,在“有志向”一句中,我从画面入手,把水穿岩凿壁的图景呈现给学生,紧扣“穿”和“凿”,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感悟水的无所畏惧。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不管是从词语还是从画面入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文本与生活的联系,让水的形象在孩子的头脑中鲜活起来,进而接受它,理解它,悦纳它,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与孔子达成心灵的沟通。
在深入文本之后,我带领学生走出文本,给他们一个更宽的视野,再次从整体上把握这段话的内涵。
在这个环节,我做了三件事。
1、把孔子论水的一段话稍加变动,把原本是第三人称的“水”改成“你”,形成孔子与水的直接对话,提问:“水如果会说话,它想说什么?”,深化真君子的形象。
《孔子游春》教案(10篇)

《孔子游春》教案(10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中的成语,如:“意味深长”、“善施教化”、“司空见惯”等。
3.能运用“串词法”(成语)围绕课文内容说话,从而感知《孔子游春》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4.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论水”所蕴含的道理,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串词法”(成语)围绕课文内容说话,从而感知《孔子游春》的主要内容。
2.能抓住关键词来体会孔子“论水”所蕴含的道理,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前诵读的句子、六个成语、孔子论水的话等)教学过程:一、课前诵读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这些话是谁说的?(孔子。
)二、谈话揭题1.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孔子吗?(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他为“天下之师” 。
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他的言行思想主要记录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论语》。
)2.出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同学们,这是1988年75位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的时候发表的联合宣言中的一句话。
读了这句话,感到自豪吗?让我们自豪地读读这句话。
过渡:那么,孔子到底有着怎样的智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中去找一找。
(揭题,读题)三、寻找智慧1.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或读不通顺的字或句子多读几遍。
2.抽读第2、8、10、16自然段,相机正音。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的成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1)交流成语,然后质疑。
(2)现在老师选了6个成语,你能读正确吗?出示六个成语:桃红柳绿、绿草如茵、司空见惯、意味深长、情不自禁、手舞足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游春》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游记,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意,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感悟“孔子赞水”这部分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意思是说,仁慈宽厚的人喜爱山,智慧聪明的人喜爱水。
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
这是为什么呢?课文《孔子游春》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2、齐读课题:孔子游春
(二)精读第一段(重点读第二节)
1、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涨着春潮的泗水河畔,究竟是怎样的一副景色呢?自由读读第二小节,找出描写泗水春景的句子。
(课件)阳光普照着大地。
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指读------齐读
2、你瞧,那一幕已经被定格在了画面上。
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这泗水河
畔的美景。
(齐读课件)
3、此时,我仿佛也来到了泗水河边,感受到了那浓浓的春意。
你们呢?让我们用朗读吟出那份春意吧。
(齐读课件)
4、这么美的春景,看了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呢?作者想像的一点也没错,---(课件)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
5、在每个人心中,母亲是最慈爱,也最美丽,作者如此描写春天,应该怀着怎样的情感?谁来用朗读告诉大家。
(三)精读第二段(重点读第八节)
1、过渡: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但孔子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更给我们启迪。
孔子曾说,学贵有疑,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八自然段,看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大家讨论?
2、(课件)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齐读)
3、质疑:
(1)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2) 孔子论水的四个方面的品行是怎么理解的。
(3)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
(4) 论水的用意是什么?
4、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同桌讨论讨论,可以抓住孔子话语中的重点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5、交流评价
(1)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2)谈谈自己对孔子论水的四个方面的品行是怎么理解的。
(水的志向是流向大海,为此它穿山岩,凿石壁,可见它在前进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过许多艰难险阻,但他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朝着理想奔去,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水默默无闻,它无私地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一切生灵,真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水具有宽容之心,它能容万物,以自己的和顺温柔去感化教育别人,多么像一位
德高望重的教师啊!谁没有固定的形状,自高处向低处流,和顺温柔,具有温文尔雅的性情……)
(3)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省略了水的其他品行)
(4)那么,水在你心目中又有怎样的品性呢?你也来当一回孔子,赞赞你心目中的水。
(水若满则溢,它好像懂得知足常乐,不能贪得无厌;水受到阻拦,或慢或转,它好像知道谦和礼让;水滋润万物,孕育天地,它好像很仁慈;水扬清激浊,洗涤万物,它好像在教人求真求善求美;水有刚强的一面,胸怀志向,百折不回,它好像有韧性;水或深或浅,清澈透明,它好像很纯洁;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它好像有气量;无边无际→胸襟宽广;静静流淌→默默无闻;海纳白川→肚量大、包容……)
6、现在你知道孔子为什么遇水必观了吗?(孔子通过观水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在孔子眼中水具备了君子的美德;想教育他们做水那样的君子……)
7、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老师呢?(孔子循循善诱、很聪明充满了智慧。
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
)
8、或许,这就是孔子成为大教育家的原因所在。
(四)小结:
同学们真的体会到了孔子教育的精妙,说得太精彩了!孔子代弟子们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让一树一木开口,让一山一水育理,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
孔子循循善诱,充满智慧。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
齐读课件。
六、说板书设计
23、孔子游春
水是真君子哺育生灵——有德行
循流必向下——有情义
循穿岩凿壁——有志向
善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