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酒里面要添加塑化剂的原因

合集下载

白酒中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及可能来源和控制措施

白酒中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及可能来源和控制措施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也越来越谨慎。

调研中发现塑化剂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发现,人体可以承受的塑化剂大约有17种,但是有标准的只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 EH 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 BP)、D I N P,它们的最大限量是1.5m g/kg 、0.3m g/kg 、9.0m g/kg 。

国家卫计委公布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表示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 EH 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 BP)的含量分别在5m g/kg 和1m g/kg 以下时,对饮酒者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一般不会对饮酒者造成健康损害。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柔软性或使材料液化的高分子材料用的添加剂,也是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PA E s pht hal at es ),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 EH P 、D BP 。

1D E H P 和D B P 的概念介绍D EH P 是增塑剂的一种,无色无臭液体。

不溶于水,溶于乙醚、乙醇、矿物油等。

D EH P 是邻苯二甲酸酯的一种,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D O P (di oct yl ph-t hal at e ),由辛醇或异辛醇(2-E H )和邻苯二甲酸制成,所以被称为D EH P [2]。

一般认为,D EH P 是欧洲叫法,而D O P 是其他地区的叫法。

通常被用来作为增塑剂(软化剂,或者台湾所说的塑化剂)使用。

增塑效能与D BP 类似,具有优良的溶解性、分散性和粘着性。

D B P 又称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物理特性主要表现为,无色、是一种透明液体,具有芳香的气味,比重1.045,沸点340℃,着火点202℃,可溶解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主要应用于PV C 中做增塑剂,主要应用于PV C 中做增塑剂,亦用于消化棉合成橡胶,醋酸纤维,皮革化工油漆等合成材料中做软化剂。

白酒塑化剂事件

白酒塑化剂事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各方反应
业界喊冤枉,称不排除此事是有人故意捣乱。为求证企业说法,商报记
者辗转联系上茅台前任董事长、白酒业泰斗季克良,他表示对于塑化剂的产 生原因、检测、标准等相关问题,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声明是权威可信的, 他仍然认为白酒行业不存在如此严重的问题。“你如果认同我在白酒行业的 地位还比较权威,那我认为你也可以相信中国酒业协会。”他称。 专家认为多方监管应有效协调。白酒专家万兴贵认为,目前来看,国务院 食安办、卫生部都出台过相关通知和文件,对于白酒质量安全和塑化剂含量 限制都做了明确要求,但有关部门未能及时跟进,形成行业标准。“如果标 准缺失,靠酒企自身素质去维护质量,那显然不现实。”重庆市酒类管理协 会秘书长陈开勋告诉商报记者,白酒从酿造到进入消费者手中,有质监、卫 生、工商、商务、食药监等多个部门共同监管。万兴贵则认为,如此多的部 门管不好一瓶酒,可见各部门的协同机制存在巨大漏洞。“这次事件不仅给 白酒企业敲响了警钟,也提醒相关监管部门,要将市场监管与消费市场的快 速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行业监管、市场监督、组织引导等多方面协同配合。 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去追究责任,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市场反应:暂时未对白酒销售造成影响。连日来,酒鬼酒事件引发了白 酒行业的一系列震荡。商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白酒销售超市、商铺后发现, 该事件暂时未在重庆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市场反应平淡,没有对销售产生明 显影响。
联系课本
(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依靠技术进 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 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 的努力形成的。酒鬼酒业在酒鬼酒中加入塑化剂,置人民生命安全于 不顾,欺骗了消费者,抛弃了诚信经营的理念,也让自己失去了消费 者的信任。 (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如果仅由市场 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等问题。 酒鬼酒业为了使酒有老酒挂杯的效果,使酒更畅销,向产品添加塑化 剂,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伤害,体现了市场的自发性。 (3)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通过制定和执行食品 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对食品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 质量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严格监管。政府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 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对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生产者 和经营者进行法律的制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政府履行组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同 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 自身合法权益。

白酒中塑化剂含量限量标准

白酒中塑化剂含量限量标准

白酒中塑化剂含量限量标准白酒中塑化剂含量限量标准白酒是我国传统的酒品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国酒,白酒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我国人民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然而,近年来,因为一些不良商贩为了追求利益而进行的欺骗消费者、添加不良物质等行为,导致了白酒质量的下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中,塑化剂含量问题尤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为保障白酒的品质,塑化剂含量必须限量,以下是白酒中塑化剂含量限量标准的相关内容:一、什么是塑化剂?塑化剂,学名为增塑剂,是为了增加某些材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而加入的化学物质。

塑化剂的类型较多,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等材料的生产中。

二、为什么会有塑化剂在白酒中?经研究发现,一些商贩为了增加白酒的甜度、稠度、口感等等,会添加一些非法的添加剂,其中就包括塑化剂。

三、塑化剂含量的危害塑化剂的超标使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如:生殖细胞变异,性功能下降,引起肝、肾、肺等化学污染物的中毒等等。

四、白酒中塑化剂含量限量标准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对白酒中塑化剂含量进行限量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我国白酒中塑化剂含量的标准是:苯甲酸与邻苯二甲酸酯的和值(mg/L)≤0.5。

只有符合这一标准的白酒才可以上市销售。

五、如何保证白酒质量安全?首先,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塑化剂等物质的商贩,追究商家的责任。

其次,加强厂家自律,通过正途获得生产资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相关知识,让消费者提升对于塑化剂这一话题的意识和认知,进行科学的消费。

在保证白酒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让公众安心用餐,消费者放心购买,让我国白酒行业长足发展。

白酒塑化剂

白酒塑化剂

龙源期刊网
白酒塑化剂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13年第16期
2012年11月,“酒鬼酒”被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

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为1.08㎎/㎏,而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中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酒鬼酒中的塑化剂DBP明显超标,超标达260%。

目前研究显示,塑化剂的主要危害是男性婴幼儿和儿童,针对的是男婴的生殖系统,对女童和成人暂未发现有类似的风险。

塑化剂除了在食品中可能存在,它同时也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在空气、土壤和饮水中都有发现,有研究估计人们从空气、饮水和食物中摄入的DBP的平均值就达7.4㎎/㎏。

【多维品读】
1.“酒鬼酒”中DBP超标,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不过,目前的研究证明,对于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来说,每天摄入DBP达12毫克也还在安全范围内。

但是,归根结底白酒并非什么有营养的饮品,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少喝、不喝为妙。

2.随着我们对健康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增塑剂向无毒、环保方向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如此看来,我国的“限塑令”是值得长期坚持的环保措施,这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在安全、环保等问题上,不只是对企业商家应该严格要求,我们普通消费者同样负有责任。

3.国家级质监部门、卫生部和行业协会不妨以此次白酒塑化剂超标一事为契机,详查各类食品生产过程,查找共性问题,列出可能的风险点,并通过认真检验,一一排查,尽早履行告知义务,尽快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别再让其他种类的食品因塑化剂重蹈覆辙。

【适用话题】
食品安全;道德底线;利益与健康;尽职尽责……。

白酒塑化剂

白酒塑化剂

酒协承认:白酒含塑化剂是行业现象21世纪网李耳 2012-11-19 23:23:54 评论(89)条随时随地看新闻核心提示:有白酒行业人士向21世纪网提出异议称:白酒的塑化剂含量,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还需要请国家级的专家鉴定,而且目前来看,国外有些烈酒,其塑化剂含量比国内白酒要高,因此不宜对国内白酒行业匆忙下定论。

21世纪网独家报道A股醉生梦死的日子眼看快结束了。

11月19日,21世纪网刊发《致命危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调查,酒鬼酒停牌,但是却不能阻止其他白酒股的恐慌,白酒板块最大跌幅超过6%,市值蒸发330亿元。

然而,酒鬼酒含塑化剂不是个案,它仅仅是白酒行业的冰山一角。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向21世纪网证实,酒业协会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mg/kg , 最低0.495mg/kg , 平均0.537mg/k g。

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根据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这份文件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

按照这个标准,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成份,最高为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8倍左右,最低超过卫生部规定的单位最高含量的1.7倍,平均约为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2倍。

但是,有白酒行业从业人士向21世纪网转述了酒鬼酒副总经理范震的观点——白酒行业检验的国家标准里,没有塑化剂检验这一项,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超标2.6倍的问题。

该人士亦向21世纪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白酒含塑化剂是普遍现象,并没有公认的国家标准,卫生部的标准并不是公认的行业标准;其次,白酒的塑化剂含量,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还需要请国家级的专家鉴定,而且目前来看,国外有些烈酒,其塑化剂含量比国内白酒要高,因此不宜对国内白酒行业匆忙下定论。

不过,11月19日A股上白酒板块的恐慌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个被公认为熊市里面最安全的阵地,其实早就潜伏着危机。

你还在担心白酒中的塑化剂吗?

你还在担心白酒中的塑化剂吗?

你还在担心白酒中的塑化剂吗?作者:廖玉婷来源:《消费者报道》2019年第06期塑化剂一直是白酒行业的痛点,每一次风波都会触碰到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同时重创白酒行业。

2019年4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1款知名白酒,包括茅台飞天53%vol酱香型白酒、五粮液52%vol浓香型白酒、水井坊·臻酿八號52%vol浓香型白酒、洋河海之蓝52%vol绵柔型白酒、郎牌郎酒53%vol酱香型白酒、泸州老窖特曲52%vol浓香型白酒、汾酒53%vol清香型白酒、古井贡酒年份原浆50%vol浓香型白酒、董酒54%vol董香型白酒、西凤酒52%vol绵柔凤香型白酒、剑南春金剑南K6 52%vol浓香型白酒。

对比检测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等5种“塑化剂”的含量。

检测结果显示,此次送检的11款主流品牌的知名白酒均没有检出5种“塑化剂”:DMP (<0.5mg/kg)、DBP(<0.3mg/kg)、DIBP(<0.5mg/kg)、DPP(<0.5mg/kg)、DEHP(<0.5mg/kg),因此11款白酒中不存在“塑化剂”污染问题。

白酒塑化剂风波缘起于酒鬼酒。

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50度酒鬼酒的检测结果,其中DBP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将“白酒与塑化剂”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4年,本刊送检了4款白酒,检测结果显示,酒鬼酒塑化剂严重超标427%,10年红花郎酒超标243%,白酒塑化剂问题依然严重。

2018年,西凤酒被曝增塑剂(DIBP)和塑化剂(DBP)均超过标准限值2倍以上,塑化剂问题再次考验白酒行业。

塑化剂品种繁多,在白酒中检出的塑化剂是指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

常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有20多种,当中以DEHP使用量最大,占塑化剂产量的3/4,其次是DBP。

你了解塑化剂吗?

你了解塑化剂吗?

发明与创新2013.2文逸明2012年,湖南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事件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经国家质检总局对酒鬼酒样品检测的结果显示,酒鬼酒塑化剂含量超标247%。

中国酒业协会在去年公布的《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中表示,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塑料袋包装、塑料瓶包装,塑料桶包装等。

生活中哪些物品含有塑化剂?平时用的塑料产品又是否安全?你对塑化剂的了解又有多少?塑化剂,又称增塑剂,主要作用是削弱聚合物分子之间的次价健,从而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增强聚合物的可塑性。

产品使用塑化剂之后,聚合物的硬度、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下降,而伸长率、曲挠性和柔韧性提高。

通俗地说,塑化剂就是能让硬邦邦的材料变得柔软且有弹性的工业添加剂。

工业生产中容许添加的塑化剂有一百余种,其中有20多种可以使用在食品包装材料中,酒鬼酒被曝检测出来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是最常见的一类。

除了一些塑料制品外,食品包装材料、乙烯地板、壁纸、清洁剂、润滑油及个人卫生护理用品均会对塑化剂有不同程度的添加。

其中,尤以PVC 保鲜膜的塑化剂问题最为严重,其含量高达40%。

而PVC 保鲜膜中之所以添加这么多塑化剂,就是因为它让原本“僵硬”的PVC 变得柔软、有弹性。

虽然已被禁止用于水果、食品等方面的保鲜,但仍有部分商家在使用。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了解产品有关塑化剂方面的知识呢?生活中常见的快餐盒、月饼托、饮水杯、餐具、吸管等多数都是塑料制品,虽然很多塑料制品都含有塑化剂,但只要按规定使用是比较安全的。

而要做到安全使用,首先需要了解塑料的编号。

这些编号通常位于包装底部的三角循环标志中。

不同的编号代表着包装材料的不同“身份”。

“1”代表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最常出现在矿泉水、碳酸饮料等使用前看编号11. All Rights Reserved.2013.2发明与创新饮料瓶底部,其耐热温度为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冷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致使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

白酒塑化剂限量标准

白酒塑化剂限量标准

白酒塑化剂限量标准
白酒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酒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人民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白酒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白酒塑化剂限量标准就成为了当前白酒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白酒塑化剂是指一些能够使塑料和橡胶等材料变软、变形的物质,这些物质如果进入到白酒中,不仅会影响酒的口感和品质,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制定白酒塑化剂限量标准,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家对于白酒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主要是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制定的。

根据相关标准规定,白酒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应严格执行,并且需要定期对白酒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白酒生产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做好产品质量的把关工作。

除了国家标准外,一些地方性的白酒塑化剂限量标准也在逐步完善和推行。

这些地方性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消费习惯,保障当地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然而,当前白酒塑化剂限量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执行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白酒塑化剂限量标准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白酒产品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白酒塑化剂限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促进白酒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完善标准,确保白酒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让消费者放心饮用白酒,共同促进中国白酒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祖宗酿的酒,的确没有塑化剂。

因为那时就没有塑料,连烤酒都是用木蒸锅,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酒甑。

但现在,什么机器、设备能彻底抛弃塑料?有塑料就有塑化剂,否则,塑料就会象砖头一样:硬而脆。

在酒厂,塑料其实已经是很少的了,跟其他企业相比。

因为越是高档白酒,它的手工化、人工化程度越高,而它的自动化、工业化、大规模、标准化、大机器手段是很少的,酿酒的工具和工艺,传统的不得了——制曲用脚踩、装甑用手抖搂、下沙用木铲子……车间里就算是有电动行车,都不能直接往窖里下糟子,很简单,抓斗一下子放下去,压的太实,不利于发酵。

那么,塑化剂到底是怎么跑进酒里的呢?六个环节——
第一个:发酵时——粮加曲,下到窖里发酵。

有些酒厂会在上面盖一层塑料布,这是第一个可疑环节。

为什么用塑料布,很简单,也是出于好心——比起草甸子,方便卫生。

这一点,其实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糟子是固体,塑料布盖在糟子上,并没有直接接触糟子,更没有接触酒甑,我凭良心
说——能有多少塑化剂融出呢?况且,以后不用就得了!
第二个:烤酒时——装甑、锅炉开动、烤酒(蒸馏出酒)时,酒甑馏酒出酒的口的那根管子,有可能是塑料的,但这一点,我见过的酒厂,已经都改了,因为这很简单。

第三个:接酒时——接酒的桶,有可能是塑料的。

这个环节,我认为挺重要的,因为桶大,而且,馏出来的酒是有温度的,酱香温度高一些,兼香和浓香温度低一些。

关于塑料桶接酒,其实,只要你真的到现场体验一下酒师的辛苦,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他们爱用塑料桶”?酒甑旁、窖池边、接酒干活,夏天热死,冬天冻死,酒厂车间就不可能干净清洁明亮,到处都是糟醅、高粱壳子、曲块……不管多好的酒,酿造的时候,铲糟子的(酒师)都是极为辛苦的体力加脑力加经验的劳动。

浑身糟子味,洗都洗不掉。

所以,他们的工具必须皮实、简单、耐用、方便。

所以,塑料桶,干净、方便、不怕摔!而且,白塑料透光,
看酒花酒体都方便,就这么简单!
即便这样,从一年半之前开始,规范的酒厂还是纷纷把包括接酒桶在内的塑料,一网打尽了。

第四个:输酒时——输酒的泵接的管子,有可能是塑料。

这里也是一个关键,因为酒厂灌装区面积不同、输酒距离不同,管子长短也不一样。

酒厂的人都知道,本来柔软有弹性的塑料管,用半年就变硬了,这或许真的就是塑化剂的来源之一。

第五个:储酒时——酒,馏出来之后,要在陶坛里窖藏、老熟,这大缸封口时,有些酒厂会用塑料薄膜。

这个环节,也有可能。

但我还是那句话——没有哪个傻子会把酒灌的满满的,直到缸沿上。

就算用塑料薄膜封口,又不直接接触,能有多少呢?我不懂科学,只是爱喝酒的老百姓,但我懂常识。

第六个:酒瓶盖——酒瓶盖现在大量采用塑料盖,这也是一个塑料源。

除了以上六个环节,酒厂其他流程就没有塑料。

而以上六个环节,我们凭常识凭良心说——塑料布,扔了就齐了!塑料管,改不锈钢就得了!酒缸封口,不用塑料膜不就得了!塑料瓶盖,换材料呗!就这么简单!
实际上,我走过的酒厂,都已经改了。

一年半之前,发现了塑化剂问题,各级技术监督局到酒厂去,大家早就“谈塑料色变”了,酒厂早就把能抛弃的塑料都扔了。

谁稀罕这点破塑料?
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我并不是为酒厂开脱。

我是喝酒人,我更关心健康。

但——我的意思是说——先搞清楚问题,有必要这么如临大敌、人人喊打、谈酒色变、股票大跌吗?有必要这么阶级化、粗暴化吗?幕后推手是谁?资本市场?外资洋酒?红酒?过剩的流动性?
有什么明枪?有什么暗箭?这种喝了三千年的伟大产品,这种精神和物质结合最紧密的产品,我们为什么不能理性、冷静、客观的“用恰当的程度”去批评、去提升、去关注呢?
这是个动不动就“全民暴怒”的时代。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中国的独有。

它不仅给人带来酣畅、欢乐,也是财政收入、国民经济、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对自己的宝贝,何苦这么不客气呢?自己修理自己,何苦这么大义凛然、全民暴怒呢?日本的清酒厂、欧洲的洋酒工厂……难道就不用塑料管、塑料布、塑料桶?
我们什么时候能有一个“程度恰当”,“民风成熟”的社会事件反应机制呢?
塑化剂有罪,但,酒厂没有罪。

中国的白酒企业,既没有添加过,也不知道这东西从哪来?刚一发现,就都纷纷“塑改钢”,而且,眼巴巴的巴望着政府、技术监督局传道授业解惑,这就是一件正常工作而已。

况且,也花不了几个钱,谁会明知故犯呢?
食品领域,比白酒塑化剂严重的问题,还很多。

中国,比白酒塑化剂严重得多的问题,还很多。

真正值得我们“全民暴怒”的事情,还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