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塑化剂

合集下载

浅谈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

浅谈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

浅谈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作者:苏丽华来源:《现代食品·上》2019年第03期摘要:近日来,白酒中添加的塑化剂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白酒中的塑化剂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虽然白酒中存在塑化剂是我国卫计委允许的,但是对其有一定的用量控制标准,因此本文针对超标的塑化剂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控制策略。

关键词:白酒塑化剂;DEHP;DBP;检测方法;控制策略中图分类号:TS262.3国家卫计委下发的标准要求,白酒中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分别处于5mg-kg”和1mg:kg"'时,饮酒的人才处于正常的健康风险水平内,因此如果评估结果低于这个数值,则饮酒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所以对塑化剂的检测十分重要,关系着人的身体健康。

1DEHP和DBP的含义塑化剂又称增塑剂,呈无色无味的液体状态,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其中白酒中的增塑剂最常见DEHP和DBP,但DEHP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在2015年5月时,检测出台湾食品中包含6种塑化剂成分,其中包括了DEHP和DBP。

随着食品中塑化剂的曝光,人们逐渐发现白酒中也存在一定的塑化剂成分,这一现象逐渐被广大群众关注。

DEHP是欧洲的叫法,它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增塑剂,不溶于水,DEHP严格意义上是一种由辛醇或者异辛醇与邻苯二甲酸相互融合制成的邻苯二甲酯酸,除了欧洲叫法,其他地区常称其为DOP,与DBP的作用十分相像,因为其优秀的溶解性、分散性和黏着性而被广泛使用。

与DEHP相比,DBP也具备无色特征,状态呈现出透明液体,但是DBP的芳香气味比重有1.045,沸点和着火点分别为340C和202C,很多有机溶剂都可以被DBP溶解,因此经常使用在PVC中,发挥增塑剂的作用,硝化棉合成橡胶和皮革化工油漆中也常见DBP,通常作为合成材料充当软化剂的功能。

白酒中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及可能来源和控制措施

白酒中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及可能来源和控制措施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也越来越谨慎。

调研中发现塑化剂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发现,人体可以承受的塑化剂大约有17种,但是有标准的只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 EH 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 BP)、D I N P,它们的最大限量是1.5m g/kg 、0.3m g/kg 、9.0m g/kg 。

国家卫计委公布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表示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 EH 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 BP)的含量分别在5m g/kg 和1m g/kg 以下时,对饮酒者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一般不会对饮酒者造成健康损害。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柔软性或使材料液化的高分子材料用的添加剂,也是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PA E s pht hal at es ),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 EH P 、D BP 。

1D E H P 和D B P 的概念介绍D EH P 是增塑剂的一种,无色无臭液体。

不溶于水,溶于乙醚、乙醇、矿物油等。

D EH P 是邻苯二甲酸酯的一种,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D O P (di oct yl ph-t hal at e ),由辛醇或异辛醇(2-E H )和邻苯二甲酸制成,所以被称为D EH P [2]。

一般认为,D EH P 是欧洲叫法,而D O P 是其他地区的叫法。

通常被用来作为增塑剂(软化剂,或者台湾所说的塑化剂)使用。

增塑效能与D BP 类似,具有优良的溶解性、分散性和粘着性。

D B P 又称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物理特性主要表现为,无色、是一种透明液体,具有芳香的气味,比重1.045,沸点340℃,着火点202℃,可溶解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主要应用于PV C 中做增塑剂,主要应用于PV C 中做增塑剂,亦用于消化棉合成橡胶,醋酸纤维,皮革化工油漆等合成材料中做软化剂。

塑化剂在白酒中危害及检测方法

塑化剂在白酒中危害及检测方法

刍议塑化剂在白酒中的危害及检测方法摘要:本文剖析了目前我国白酒中的塑化剂的危害及其来源,提出了关于白酒中有关塑化剂的检测办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本文认为,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检测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除塑化剂对人们神经的触动,减少塑化剂对食品安全的的冲击。

关键词:塑化剂;白酒;危害;检测中国人造酒已有悠久的历史,白酒出现以后随着岁月的积淀已经升华为一种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承载者人们心灵的诉求。

不过,近来有媒体爆出,酒鬼酒被检出塑化剂超标2.6倍。

并同时连累到其股票市场,酒鬼酒被检测出超标塑化剂后在股票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天就导致酒鬼酒股票停牌,几天之后虽然复牌,但又几天接连跌停。

之后四川五粮液、国酒茅台也没逃过股票下跌的厄运,下跌幅度超过了4%。

塑化剂,是高分子材料助剂,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加工塑料的过程中添加了塑化剂就可以增强塑胶产品的柔韧度、光泽度,并且使产品好成型,易加工。

[1]塑化剂在工业领域应用是合法化的。

而塑化剂加入白酒之中,可以使酒类粘性更强,留香更久,看上去提升了白酒的档次和品质。

但是,塑化剂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育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并且会对人体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严重者甚至可导致肝癌。

一、目前我国白酒中的塑化剂的危害及其来源塑化剂有很强的致癌性,如果长时间食用增塑剂超标的食品,会促使人体分泌大量的雌激素,会造成男性的生育能力下降,少精、死精、精子活动力差等问题。

性别也容易向女性倾斜。

对女性影响也不容忽视,会使女性性别紊乱,引起激素失调而造成早熟或者性征不明显等问题,甚至造成其他系统的功能紊乱以及基因的突变。

因此,生产白酒的厂家要更改目前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塑料容器、管道等设施,杜绝塑化剂在白酒中的出现,杜绝它对酒文化的玷污,杜绝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关于白酒中有关塑化剂的检测标准与办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塑胶制品中的塑化剂在大致有十六种,目前,国家在白酒质检的标准中没有关于塑化剂方面检测的标准,也没有明确的要求。

白酒塑化剂事件

白酒塑化剂事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各方反应
业界喊冤枉,称不排除此事是有人故意捣乱。为求证企业说法,商报记
者辗转联系上茅台前任董事长、白酒业泰斗季克良,他表示对于塑化剂的产 生原因、检测、标准等相关问题,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声明是权威可信的, 他仍然认为白酒行业不存在如此严重的问题。“你如果认同我在白酒行业的 地位还比较权威,那我认为你也可以相信中国酒业协会。”他称。 专家认为多方监管应有效协调。白酒专家万兴贵认为,目前来看,国务院 食安办、卫生部都出台过相关通知和文件,对于白酒质量安全和塑化剂含量 限制都做了明确要求,但有关部门未能及时跟进,形成行业标准。“如果标 准缺失,靠酒企自身素质去维护质量,那显然不现实。”重庆市酒类管理协 会秘书长陈开勋告诉商报记者,白酒从酿造到进入消费者手中,有质监、卫 生、工商、商务、食药监等多个部门共同监管。万兴贵则认为,如此多的部 门管不好一瓶酒,可见各部门的协同机制存在巨大漏洞。“这次事件不仅给 白酒企业敲响了警钟,也提醒相关监管部门,要将市场监管与消费市场的快 速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行业监管、市场监督、组织引导等多方面协同配合。 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去追究责任,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市场反应:暂时未对白酒销售造成影响。连日来,酒鬼酒事件引发了白 酒行业的一系列震荡。商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白酒销售超市、商铺后发现, 该事件暂时未在重庆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市场反应平淡,没有对销售产生明 显影响。
联系课本
(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依靠技术进 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 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 的努力形成的。酒鬼酒业在酒鬼酒中加入塑化剂,置人民生命安全于 不顾,欺骗了消费者,抛弃了诚信经营的理念,也让自己失去了消费 者的信任。 (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如果仅由市场 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等问题。 酒鬼酒业为了使酒有老酒挂杯的效果,使酒更畅销,向产品添加塑化 剂,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伤害,体现了市场的自发性。 (3)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通过制定和执行食品 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对食品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 质量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严格监管。政府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 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对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生产者 和经营者进行法律的制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政府履行组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同 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 自身合法权益。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探讨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探讨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探讨1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1.1 气相色谱法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塑料制品,比如:接液的橡胶管。

在近几年的塑料制品生产中,会使用大量的邻苯二甲酸脂化合物,也就是塑化剂。

在白酒生产的过程中,因生产过程会接触塑料制品,塑化剂会被动的添加至白酒中。

白酒在塑料制品中所放置的时间越长,塑化剂也会不断的迁移至白酒当中。

为了测得白酒中所含有的塑化剂,并了解存在于白酒中的确切含量,相关技术人员运用有机溶剂超声提取和氮吹浓缩的前处理技术,以及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来对白酒中所含的塑化剂进行一系列科学的测量,实验最后的结果获得了最优的气相色谱条件:内谱柱:HP-5石英毛细管柱,30.0 μm×320 μm(内径)×0.25 μm(膜厚);色谱柱温度:初温60 ℃(保持1min),20 ℃/min升温至220 ℃,5 ℃/min升温至280 ℃(保持4min)检测器温度300 ℃,空气400 mL/min,氢气40 mL/min,尾吹气30 mL/min。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近几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将相色谱法此种科学测量塑化剂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使用,由于其分离的效率高、选择性优、有高度的活跃度,并能实现智能化的操作,不在试样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干扰范围内,流动相的类别较多,可以借助流动相的提升而实现高效率的分离。

通常情况下,在正常的室内温度下进行测试即可,不需要特殊的温度环境。

白酒中的乙醇较容易挥发,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防止温度过高造成酒精中的乙醇过度挥发的情况,避免导致最后实验不精准,因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直观的了解白酒中确切的塑化剂含量。

1.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是将有机化合物进行有效的分离,并对其能力进行分析,而质谱是分辨化合物的手段。

目前,借助国标方法的检验,利用对质谱检测器离子源的结构和检验条件进行高质量的分析,可以解决工作曲线的线性问题,选用白酒为检测对象,利用优化溶剂萃取法可以保障样品整个处理阶段的回收率,借助模拟高度数的白酒,往其添加不同种类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式对白酒中的塑化剂含量进行检测,每种邻苯二甲酸脂类塑化剂的含量在0.22~4.1 mg/kg内,数据表明白酒中的邻苯二甲酸脂类塑化剂的污染是普遍性存在的。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
abc,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abc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3 塑 化 剂 的 来 源 05 塑 化 剂 的 限 量 标 准 07 预 防 塑 化 剂 的 措 施
02 塑 化 剂 的 危 害 04 塑 化 剂 的 检 测 方 法 06 白 酒 中 塑 化 剂 的 检 测 实 例
THANKS
汇报人:abc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塑化剂污染水源, 影响鱼类生存
塑化剂污染土壤, 破坏植物生长
塑化剂污染空气, 影响鸟类生存
塑化剂污染河流, 影响水生生物
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降低食品质量:塑化剂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增加食品中毒风险:塑化剂对人体有毒,长期摄入会增加中毒风险 误导消费者:塑化剂会导致食品标签上的成分与实际不符,误导消费者 威胁公共卫生:塑化剂污染水源和土壤,通过食物链威胁公共卫生
清洁生产设备:定期清洗和检查生产设备,确保无残留物和污染源。
选用合格原料:与可靠的供应商合作,确保原料质量,避免使用含有塑化剂的劣质原料。
控制生产环境:保持生产车间的清洁卫生,防止灰尘、细菌等污染原料和设备。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 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添加标题
直接添加: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或提高口 感,可能会直接在酒中添加塑化剂。
添加标题
生产设备残留: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如果使用 了含有塑化剂的设备,塑化剂可能会残留在设备 中,进而污染酒体。
添加标题
环境污染:环境中的塑化剂污染也可能通过水源、 土壤等途径进入白酒中。
存储环境影响

你还在担心白酒中的塑化剂吗?

你还在担心白酒中的塑化剂吗?

你还在担心白酒中的塑化剂吗?作者:廖玉婷来源:《消费者报道》2019年第06期塑化剂一直是白酒行业的痛点,每一次风波都会触碰到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同时重创白酒行业。

2019年4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1款知名白酒,包括茅台飞天53%vol酱香型白酒、五粮液52%vol浓香型白酒、水井坊·臻酿八號52%vol浓香型白酒、洋河海之蓝52%vol绵柔型白酒、郎牌郎酒53%vol酱香型白酒、泸州老窖特曲52%vol浓香型白酒、汾酒53%vol清香型白酒、古井贡酒年份原浆50%vol浓香型白酒、董酒54%vol董香型白酒、西凤酒52%vol绵柔凤香型白酒、剑南春金剑南K6 52%vol浓香型白酒。

对比检测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等5种“塑化剂”的含量。

检测结果显示,此次送检的11款主流品牌的知名白酒均没有检出5种“塑化剂”:DMP (<0.5mg/kg)、DBP(<0.3mg/kg)、DIBP(<0.5mg/kg)、DPP(<0.5mg/kg)、DEHP(<0.5mg/kg),因此11款白酒中不存在“塑化剂”污染问题。

白酒塑化剂风波缘起于酒鬼酒。

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50度酒鬼酒的检测结果,其中DBP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将“白酒与塑化剂”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4年,本刊送检了4款白酒,检测结果显示,酒鬼酒塑化剂严重超标427%,10年红花郎酒超标243%,白酒塑化剂问题依然严重。

2018年,西凤酒被曝增塑剂(DIBP)和塑化剂(DBP)均超过标准限值2倍以上,塑化剂问题再次考验白酒行业。

塑化剂品种繁多,在白酒中检出的塑化剂是指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

常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有20多种,当中以DEHP使用量最大,占塑化剂产量的3/4,其次是DBP。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摘要:白酒中塑化剂的安全问题受到全社会密切关注,它是白酒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也是白酒行业需要共同应对的难题。

本文就白酒中塑化剂进行了综述,对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提出一些思路。

关键词:白酒;塑化剂;检测方法;控制策略1 引言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水平和身心健康,因此对食品的检测更加关心,尤其是最近出现白酒中添加塑化剂事件,白酒的质量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通过深入的调查可知,白酒中的塑化剂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原料、酿造过程产生的极微量的塑化剂;二是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塑料制品所带入的;三是部分商家的非法添加。

塑化剂如果释放出来会污染环境,还能通过呼吸、饮食甚至人类皮肤而进入人体,产生危害。

因此,对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塑化剂产生原因分析与控制由此显得尤为重要。

2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分析目前关于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检测法(GC)、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GC-MS)、液相质谱联用检测法(HPLC-MS)、离子迁移谱检测法(IMS)。

其中国家标准GB 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规定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出口行业标准 SN/T 3147—2017《出口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方法》规定的液相质谱联用法(HPLC-MS)是现行有效的可使用于白酒中塑化剂的标准检测方法。

2.1 气相色谱检测法气相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检测塑化剂的方法。

一般塑化剂化合物的挥发性较低,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往往需要将仪器的工作温度调高,一般在200℃或更高。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就是利用物质的吸附能力、溶解度、亲和力等物理性质不同,对白酒样品中各组分进行分离、分析。

气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检测器易受其他有机物的污染,因而灵敏度变动较大,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协承认:白酒含塑化剂是行业现象
21世纪网李耳 2012-11-19 23:23:54 评论(89)条随时随地看新闻
核心提示:有白酒行业人士向21世纪网提出异议称:白酒的塑化剂含量,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还需要请国家级的专家鉴定,而且目前来看,国外有些烈酒,其塑化剂含量比国内白酒要高,因此不宜对国内白酒行业匆忙下定论。

21世纪网独家报道A股醉生梦死的日子眼看快结束了。

11月19日,21世纪网刊发《致命危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调查,酒鬼酒停牌,但是却不能阻止其他白酒股的恐慌,白酒板块最大跌幅超过6%,市值蒸发330亿元。

然而,酒鬼酒含塑化剂不是个案,它仅仅是白酒行业的冰山一角。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向21世纪网证实,酒业协会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mg/kg , 最低0.495mg/kg , 平均0.537mg/k g。

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根据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这份文件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

按照这个标准,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成份,最高为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8倍左右,最低超过卫生部规定的单位最高含量的1.7倍,平均约为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2倍。

但是,有白酒行业从业人士向21世纪网转述了酒鬼酒副总经理范震的观点——白酒行业检验的国家标准里,没有塑化剂检验这一项,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超标2.6倍的问题。

该人士亦向21世纪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白酒含塑化剂是普遍现象,并没有公认的国家标准,卫生部的标准并不是公认的行业标准;其次,白酒的塑化剂含量,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还需要请国家级的专家鉴定,而且目前来看,国外有些烈酒,其塑化剂含量比国内白酒要高,因此不宜对国内白酒行业匆忙下定论。

不过,11月19日A股上白酒板块的恐慌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个被公认为熊市里面最安全的阵地,其实早就潜伏着危机。

被隐瞒17个月的塑化剂危机
从中国酒协的一份内部文件来看,中国酒协早在去年6月就已经获知白酒普遍含有塑化剂,但是却未将相关情况公诸于众。

2011年6月,正是塑化剂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成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不久之后,酒业协会开始发现白酒产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

酒业协会于2011年12月向酒企发布通知,明确要求白酒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并特别提到了对塑料瓶盖的检测。

2012年4月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理事会会议和2012年7月中国酒业协会全国白酒国家评委年会上,严控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再度被提及。

但是这一切,普通公众并不知情。

而根据21世纪网的了解,2012年底和2012年上半年,云南、贵州等地的酒企,为了应付监管部门的检查才开始专门购置不含塑化剂的酒泵进出乳胶管。

而酒业协会2011年6月发现白酒普遍含塑化剂,且酒企基本2012年底和2012年上半年才开始换乳胶管,则可以认定,2012年以前生产的白酒,既然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且越是高端的含量越高,那么市场上到底有多少含有塑化剂,甚至是塑化剂超标的白酒?这部分塑化剂超标的这部分白酒该如何理?
在21世纪网揭开白酒业塑化剂含量的盖子后,中国酒业协会关于塑化剂的一份内部文件开始浮出水面。

这份署名为中国酒业协会的文件称,早在2011年6 月就已经获知白酒产品中含有塑化剂有关信息,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分别与全国重点白酒企业、国家相关检测、科研机构进行沟通开始调研。

酒业协会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mg/kg , 最低0.495mg/kg , 平均0.537mg/k g。

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而白酒中的塑化剂主要来自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

塑料袋、瓶装的成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会逐渐增高。

同时,酒业协会曝出,溶进白酒产品塑化剂最高值是酒泵进出乳胶管,目前所有白酒企业都在使用该设备。

每10米乳胶管可在白酒中增加塑化剂含量0.1mg/kg ,有的企业用一次酒泵,还有的企业多达4-5次。

其他塑料制品、设备、有的企业用,有的企业不用,因此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塑化剂含量各不相同。

2011年12月,中国酒业协会再次通知,明确要求白酒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全面贯彻国务院食安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加强对接触白酒的塑料瓶盖的检测。

为了求证此份文件的真实性,2012年11月19日,21世纪网反复拨打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的手机。

手机终于接通,电话里的王延才咳嗽了几声,嗓音有些沙哑。

王延才在电话中告知21世纪网,由于感冒今天并未上班,并且已经听说了酒鬼酒塑化剂超标的报道。

对于网上流传的酒业协会文件的真实性,王延才对21世纪网表示,酒业协会确实有这样一份文件,但是网上的报告并不是全部,后面还有一部分内容,网上的内容是把后面砍掉了。

“那是过去情况的汇总,在出这份报告之前,我们就开始做塑化剂这方面的事,现在重点企业的塑化剂含量没有超过含量标准。

”王延才称。

但是,王延才并未详细说明,到底哪些重点企业的塑化剂含量没有超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