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塑化剂事件
酒鬼酒事件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
•
• 11月23日,酒鬼酒再发公告,继续道歉,幵表示要“强化管理,积极整改,让消费者喝上放心酒 ”。这一次道歉和21日的没什么区别,务虚的多务实的少。缺乏诚意,公关就没有敁果。复盘后酒 鬼酒连续四个跌停,市值蒸发53.17亿元。
• 四:后续劢作
• 资本市场连续跌停,市场部分超市下架,面对如此困局,酒鬼危机公关总是丌痛丌痒,丌见成敁。 问题的本质在亍,酒鬼酒没有真正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即总是回避问题。它不媒体和消费者丌 在一个语境层面,所有的声明回应和劢作都成了自说自话。虽然到现在,公众对酒鬼酒的关注度已 经降温,但幵丌意味着酒鬼酒的软着陆。 • 其实酒鬼酒可以选择危机公关策略很简单,三个步骤,一真诚的道歉,二是召回问题产品作出赔偿 ,三是查找源头生产合格产品。短期来看,这样对酒鬼酒是痛苦的,但长进来看是有利的。3.15 央视曝光肯德基,肯德基的危机公关应对,值得酒鬼酒借鉴和学习。 • 据了解,目前酒鬼酒开始接受退货,公司董秘张儒平表示,被检出塑化剂超标的50度酒鬼酒目前市 场存货为5000万元,公司没有产品召回计划。如果经销商要退货,公司会收;若丌退,公司丌予 处理,因为质监局尚无塑化剂含量的具体要求。 商业社会,诚信才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了诚信,一切都是虚妄乊言。有了诚信,企业倒了,品牌丌 倒。失去诚信,企业倒了,品牌也就死了!
•
•
酒鬼酒危机公关处理的启示
• 企业遇到危机时企业应具 有如下几项原则:
– – – – – (1)快速反应原则。 (2)坦诚原则。 (3)人道主义原则。 (4)维护信誉原则。 (5)及时总结危机教训原则
•
坦诚原则就是告诉公众事件真相, 争取公众的同情,减少危机的损 失,使公众理解真实情况。
人道主义原则也就是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危机在不少情况 下会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舆论界对造成危及人的生命的事故或事件为 重视,甚至加以渲染。 企业要讲信用,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危机的发生必然会 给企业信誉带来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故而维护信誉原则是企 业处理危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
白酒引爆塑化剂事件 324亿市值蒸发

白酒引爆塑化剂事件 324亿市值蒸发据统计,11月20日盘前,新浪财经、网易财经、腾讯财经、和讯财经等网站重点报道了中酒协称白酒都含塑化剂质监部门调查酒鬼酒;白酒引爆塑化剂事件 324亿市值蒸发;液体石油产品2013年起均征消费税两桶油垄断地位加强;证金公司30亿短融券助转融资银行间资金将进股市等新闻。
此外,部分门户网站还重点报道了农田水利建设或提速今冬明春投资有望超3364亿;消息称房产税推广或先从经营性物业开始;奥康国际(603001,股吧)6年抗辩欧盟皮鞋反倾销案终获胜诉;阿玛尼等20家服装品牌被曝检出有害物残留等新闻。
延伸阅读:我国明确对石油炼化生产环节消费税有关政策白酒塑化剂事件发酵 8概念金股望爆发酒鬼酒涉“毒”压垮白酒股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酒协否认发布白酒塑化剂超标声明消息称房产税推广或先从经营性物业开始(影响股)奥康国际涨6.98%报21.45元中国鞋企奥康抗辩欧盟皮鞋反倾销官司胜诉塑化剂风波或加剧白酒行业调整19日,媒体一则“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报道使得当事方酒鬼酒11月19日停牌待查,而其他尚在交易中的白酒公司则纷纷“中招”。
至收盘时,老白干酒(600559,股吧)跌停、沱牌舍得(600702,股吧)下跌7.91%、金种子酒(600199,股吧)下跌7.65%、水井坊(600779,股吧)下跌7.09%。
经中国证券报记者粗略统计,两市13只白酒股19日的总市值蒸发约323.56亿元。
11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酒鬼酒被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脂(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其中DBP含量为1.08mg/kg,超出国家规定260%。
为此,酒鬼酒股票于11月19日开市起停牌。
公司19日晚公告称,为核实媒体相关报道事宜,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11月20日起继续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核查公告后复牌。
北京二锅头塑化剂不合格

北京二锅头塑化剂不合格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北京二锅头塑化剂不合格的通知,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通知显示,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场上销售的二锅头酒进行了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产品检出了塑化剂超标的问题。
塑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可以使塑料变得柔软、有弹性。
然而,过量的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因此,各国对于塑化剂的使用量都有相应的限制标准。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此次抽检的二锅头酒中,发现有部分产品的塑化剂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塑化剂超标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北京二锅头酒质量的担忧。
二锅头作为中国传统的白酒品牌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此次塑化剂超标事件的发生,无疑对二锅头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作为塑化剂超标的责任方,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要求相关企业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并进行了深入调查。
同时,该局还将对相关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并加强对酒类产品的监管力度,以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酒类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塑化剂超标事件的曝光也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人们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关注。
因此,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严格把关,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安全可靠。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合格的食品是保护自身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购买酒类产品时,消费者应当注意查看产品上的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配料表等信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次北京二锅头塑化剂不合格事件的发生,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北京二锅头塑化剂不合格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警示。
政府和企业应当以此为契机,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消费者也应当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合格的食品,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与安全。
“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近日,媒体报道称,在山东等地的酿酒厂中发现了使用“塑化剂”超标的情况。
这一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也对白酒行业及其相关公司的证券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白酒行业、相关公司和证券市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白酒行业方面,此次“塑化剂”事件严重损害了白酒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对白酒行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白酒行业一直以来以清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和老白干等著名品牌为代表,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备受青睐。
而此次事件引起了国内消费者和国际市场的关注,势必会对其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起一些消费者对于白酒的选择转变,从而导致其销售量和收益的下降。
相关公司方面,因为白酒行业涉及到多个相关公司,包括酒厂、经销商、贸易商、大型企业、配套企业等等。
因此,塑化剂事件不仅会对酒类生产企业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相关行业的其他企业。
首先,对于参与“塑化剂”事件的酒厂而言,其将面临环保、食品质量和商业信誉等方面的严厉打击,甚至面临法律的制裁和行政处罚。
其次,对于经销商、贸易商等渠道商而言,其也将面临各方面的质疑和监管,关注度上升,业务和盈利也会受到影响。
证券市场方面,此次“塑化剂”事件对于白酒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了一定的波动。
实际上,近年来白酒行业始终以来都是市场上的明星板块。
这一事件的发生将引起市场情绪波动,对于白酒板块的股价价格也会受到影响,市场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于白酒行业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透明度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引起白酒企业的谨慎经营和内部管理的改进。
此外,塑化剂事件对于整个证券市场也产生一定的波动影响,从而影响到股票、期货等多种金融产品的波动涨跌。
综合而言,塑化剂事件在白酒行业、相关公司和证券市场都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此事件也提醒了白酒行业公司和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要保持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企业要加强品质管理、加强监管措施、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才能走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白酒塑化剂危机”再敲食品安全警钟

“白酒塑化剂危机”再敲食品安全警钟作者:奇云来源:《城市与减灾》 2013年第1期淮南联合大学奇云酒鬼酒酿造食品安全危机自称“天下第一酒”、“无上妙品”的酒鬼酒出问题了。
2012 年11 月19日,《21 世纪网》刊发《致命危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调查报告。
报告称,经第三方机构检测,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 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 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三者均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这一类化合物约占塑化剂市场份额的80% 以上。
其中,酒鬼酒中DBP的含量为1.08 毫克/ 千克,而2011年6 月卫生部签发的551 号文件规定,DBP 的最大残留量为0.3 毫克/ 千克,酒鬼酒中的塑化剂DBP 超标达260%。
然而,酒鬼酒含塑化剂仅仅是白酒行业的冰山一角,在媒体的追问下,中国酒业协会承认白酒产品中存在塑化剂普遍超标的事实。
中国酒业协会在2012 年11 月19 日公布的一份说明显示,酒业协会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发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毫克/ 千克,最低0.495 毫克/ 千克,平均0.53 毫克/ 千克。
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2011 年6 月卫生部签发的《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规定,DBP 的最大残留量为0.3 毫克/ 千克。
按照这个标准,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成份,最高已达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8 倍左右,最低也超过卫生部规定的单位最高含量的1.7 倍,平均约为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2 倍。
在21 世纪网揭开白酒业塑化剂超标的盖子后,中国酒业协会关于塑化剂的一份内部文件开始浮出水面。
从这份文件获悉,中国酒协早在2011 年 6 月就已经获知白酒普遍含有塑化剂,却未将相关情况公诸于众。
按照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说法,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
白酒塑化剂

酒协承认:白酒含塑化剂是行业现象21世纪网李耳 2012-11-19 23:23:54 评论(89)条随时随地看新闻核心提示:有白酒行业人士向21世纪网提出异议称:白酒的塑化剂含量,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还需要请国家级的专家鉴定,而且目前来看,国外有些烈酒,其塑化剂含量比国内白酒要高,因此不宜对国内白酒行业匆忙下定论。
21世纪网独家报道A股醉生梦死的日子眼看快结束了。
11月19日,21世纪网刊发《致命危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调查,酒鬼酒停牌,但是却不能阻止其他白酒股的恐慌,白酒板块最大跌幅超过6%,市值蒸发330亿元。
然而,酒鬼酒含塑化剂不是个案,它仅仅是白酒行业的冰山一角。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向21世纪网证实,酒业协会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mg/kg , 最低0.495mg/kg , 平均0.537mg/k g。
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根据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这份文件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
按照这个标准,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成份,最高为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8倍左右,最低超过卫生部规定的单位最高含量的1.7倍,平均约为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2倍。
但是,有白酒行业从业人士向21世纪网转述了酒鬼酒副总经理范震的观点——白酒行业检验的国家标准里,没有塑化剂检验这一项,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超标2.6倍的问题。
该人士亦向21世纪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白酒含塑化剂是普遍现象,并没有公认的国家标准,卫生部的标准并不是公认的行业标准;其次,白酒的塑化剂含量,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还需要请国家级的专家鉴定,而且目前来看,国外有些烈酒,其塑化剂含量比国内白酒要高,因此不宜对国内白酒行业匆忙下定论。
不过,11月19日A股上白酒板块的恐慌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个被公认为熊市里面最安全的阵地,其实早就潜伏着危机。
微访谈之白酒塑化剂事件

微访谈之白酒塑化剂事件作者:暂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2012年第12期逯文娟本刊记者马东现任DNV大中国区食品饮料部业务开发经理,食品安全管理专家,IRCA IS09000主任审核员,IS0220001.任审核员,BRC审核员。
在大学从事食品教学多年并参与多项食品科研工作,拥有11年跨国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经验。
据统计,去年4月的台湾塑化剂风波中,受牵连企业共有425家,产品有877种,最终销毁的产品有5705吨。
台湾塑化剂的祸首赖俊杰被判25年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元新台币,台湾“行政院”院长吴敦义代表政府向消费者道歉。
通过台湾塑化剂事件,公众了解到塑化剂进入到食品中的主要方式有;故意添加、无意添加,包装物迁移等。
最近国内发生的塑化剂事件表明,中国相关机构、媒体和企业似乎并没有从台湾塑化剂事件中吸取到经验和教训。
主要表现在:(1)当初相关部门虽然对可能涉案产品进行了监测,但没有将整个过程向社会进行公布。
而今年台湾FDA在GFSI年会上对政府处理塑化剂的介绍,信息非常清晰,数据也非常准确。
(2)当初国内新闻媒体对台湾塑化剂的报道,可谓是铺天盖地,但给国内公众的感觉是,国内产品没有这种问题,即使有问题也是由台湾配料所引起,导致了国内企业对其他途径可能导致塑化剂问题的麻痹。
(3)在看待塑化剂问题上,缺乏风险评估的过程。
每当出现一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往往是就事论事,而非举一反三。
(4)本次国内塑化剂事件中的主角缺乏系统性风险意识,食品安全问题往往与品牌、资本市场,公众情绪,媒体导向有着紧密的关联。
(5)危机处理能力欠缺,关于这一点台湾在塑化剂处理整个过程,是给中国相关机构、媒体和企业上了一课。
市场化中的企业,需要遵循商业逻辑,而要取信于民是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关键。
食品安全属于非零风险,只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罢了。
非零风险与零容忍之间的矛盾,需要掌握信息的监管部门、企业能够坦诚地与消费者主动沟通。
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的“危”与“机”

近日,风光无限的白酒行业被塑化剂闪了一下腰。
自11月19日酒鬼酒被爆受检产品中含有三种塑化剂,含量超标2.6倍。
受此事影响,酒鬼酒2012年11月19日起停牌。
由此引发了股市震荡,一向坚挺的白酒板块接连四连跌,到12月4日开盘的白酒板块方止跌反弹。
弹跌之间,15个交易日之后,白酒市值已蒸发855亿。
祸不单行,12月9日晚,笔者正在撰写本文之时,一份来自香港检测机构有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1.4倍检测报告的出炉,这次的对象是白酒第一股“茅台”。
虽然事件之后茅台集团做出迅速应对措施,先后发出6点质疑,质疑其检测产品为假酒,但是首次事件影响,12月10日,茅台全天停牌。
在截稿之日,12月11日,茅台送检报告利好消息使得茅台股价一路领涨,普涨4%。
无论是酒鬼塑化剂还是茅台塑化剂,对于如今风头正劲的白酒行业来说,都是一剂恰当其时的“清醒剂”。
我们当然可以揣测这是二级市场通过做“空”白酒行业趁机抄底的阴谋论,在资本辗转腾挪之间,我们仿佛能够嗅到资本逐利的血雨腥风。
疾风知劲草,大型企业对于行业的健康在此显得越发重要。
事情远比我们想想中的复杂,塑化剂风波之后,立马恢复风平浪静歌舞升平的太平年代。
对于笔者这样在白酒行业从业10年以上的人来说,白酒行业如今已有累卵之危。
白酒行业的累卵之危在塑化剂报道之前,唱空白酒行业的声音此起彼伏,作为白酒行业的从业人员,正确地看待此次事件对于行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哪些产业投资者、企业家、白酒经销商、人员来说,这个行业的是否值得守望未来显得愈发重要。
行业库存危机、质量安全、产能过剩、价格泡沫是白酒行业面临的几大问题之一。
首先是库存危机问题,伴随塑化剂事件的是茅台另一个利空消息,据报茅台库存高达2万吨,消息甫一出世茅台股价顺应大跌,后虽被证实为虚假信息,但是其行业高库存已然成为行业共识。
去年郎酒在冲击百亿目标之时,为了年底冲量,经销商压货严重,年初的渠道库存甚至高达销量的40%。
第二是质量安全问题,每一次的白酒行业调整均伴随着一次质量安全事件,例如98年山西毒酒事件,导致行业长达5年的下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各方反应
业界喊冤枉,称不排除此事是有人故意捣乱。为求证企业说法,商报记
者辗转联系上茅台前任董事长、白酒业泰斗季克良,他表示对于塑化剂的产 生原因、检测、标准等相关问题,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声明是权威可信的, 他仍然认为白酒行业不存在如此严重的问题。“你如果认同我在白酒行业的 地位还比较权威,那我认为你也可以相信中国酒业协会。”他称。 专家认为多方监管应有效协调。白酒专家万兴贵认为,目前来看,国务院 食安办、卫生部都出台过相关通知和文件,对于白酒质量安全和塑化剂含量 限制都做了明确要求,但有关部门未能及时跟进,形成行业标准。“如果标 准缺失,靠酒企自身素质去维护质量,那显然不现实。”重庆市酒类管理协 会秘书长陈开勋告诉商报记者,白酒从酿造到进入消费者手中,有质监、卫 生、工商、商务、食药监等多个部门共同监管。万兴贵则认为,如此多的部 门管不好一瓶酒,可见各部门的协同机制存在巨大漏洞。“这次事件不仅给 白酒企业敲响了警钟,也提醒相关监管部门,要将市场监管与消费市场的快 速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行业监管、市场监督、组织引导等多方面协同配合。 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去追究责任,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市场反应:暂时未对白酒销售造成影响。连日来,酒鬼酒事件引发了白 酒行业的一系列震荡。商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白酒销售超市、商铺后发现, 该事件暂时未在重庆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市场反应平淡,没有对销售产生明 显影响。
联系课本
(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依靠技术进 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 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 的努力形成的。酒鬼酒业在酒鬼酒中加入塑化剂,置人民生命安全于 不顾,欺骗了消费者,抛弃了诚信经营的理念,也让自己失去了消费 者的信任。 (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如果仅由市场 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等问题。 酒鬼酒业为了使酒有老酒挂杯的效果,使酒更畅销,向产品添加塑化 剂,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伤害,体现了市场的自发性。 (3)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通过制定和执行食品 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对食品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 质量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严格监管。政府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 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对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生产者 和经营者进行法律的制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政府履行组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同 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 自身合法权益。
酒鬼酒,号称‚无上妙品‚,已经跻身高端白酒行列。不 过,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被检出塑化剂超标2.6倍。 2012年11月21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湖南省产商品 质量监督检验院对50度酒鬼酒样品的检测结果,其中 DBP(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俗称塑化剂)最高检出值为 1.04mg/kg。当晚23时,酒鬼酒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 ‚对所谓‘塑化剂’超标事件给大家造成的困惑与误解表 示诚挚的歉意‛,但声明中仍坚称不存在所谓“超标”, 消费者可放心使用。 塑化剂可以让饮料稳定,不发生油水分离,添加塑化剂 是为了增加饮料中的黏稠口感、即有老酒的挂杯效果。 从酒鬼酒塑化剂含量超标260%消息正式传出到2012年11 月19日,仅仅一天时间,不仅酒鬼酒股票临时停牌,白酒 板块也遭受重挫。截至收盘,白酒板块跌幅居首,据相关 估算,两市白酒股总市值共蒸发近3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