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车间设备管理办法

加强车间设备管理办法
加强车间设备管理办法

加强车间设备管理办法

搞好车间设备管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设备管理的工作内容是比较多的,它包括设备的前期管理,固定资本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备品配件管理,设备动力管理,设备的各种规章制度,设备事故、技术资料管理等等。但就车间设备管理而言,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建立标准化设备管理规程

合理使用和正确维护保养设备,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根本保证,因此,要逐步建立起标准化的车间设备管理规程,通过明确设备与保养的每一个环节,提高设备管理的正规化水平。合理使用和维护设备的途径包括:合理调整设备,要围绕产品和工艺特点来合理安排任务,以适应生产需要,不违章操作、野蛮操作,不超负荷带病运行;要配备合格的操作者,熟悉设备性能、操作方法、安全规程。特种是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要建立健全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包括设备的使用程序、设备的操作维护规程、设备使用责任制度,并严格执行;要为设备提供良好的环境,既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又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操作者心情舒畅,有安全感。配备必要的测量、保护仪器装置,有良好的通风、保湿、照明等。

二、建立健全设备警理各项机制

设备维护保养必须从基础管理抓起,一是量化设备维护保养指标。在设备管理中设备维护保养只是个概念,如何进行量化,可以通过设备管理的“五率”来体现的,即:设备的完好率、泄漏率、故障率、保养达标率、运转率。以设备运转率为重点,确立了五项考核指标,并以生产计划的形式每月下发到各车间;二是确立工作标准,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指标量化后围绕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定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标准,工作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建立班组、处室、工厂“三级”考核体系。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做为设备管理中的重点与效益工资挂钩,依据标准细化了考核内容,每月由安全设备管理部对各单位完成情况进行月份考核。考核不讲客观、不讲情面,起到了激励先进,约束后进的作用。这样,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就做到有章可循并形成了管理有目标、工作有标准、效果有考核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制;三是建立健全全员设备管理制度。安全设备部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工厂设备进行全方位宏观监控管理,起督导作用,各岗位员工人人都是检查员。对所属设备进行点检。车间设备管理员对本辖区设备进行具体监控管理。其职责包括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提出整改措施。汇报车间;指导岗位员工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并对车间设备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开展全员设备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人参与设备检查,及早地发现设备异常,发现隐患,掌握故障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

芽阶段,避免故障范围扩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三、搞好重点数控设备的点检、巡查,进行可视化管理

TPM全员生产维修,就是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干部、员工全体人员都参与到设备维修中来。TPM所追求的目标是“零”故障。降低数控机床的故障率,保持其最佳运行状态。建立重点数控设备的日点检制度和数控机床的巡查制度。重点数控机床的点检内容主要分三大块,即操作者、机械维修人员、电气维修人员各自应点检的内容,并对自己点检的内容负责,使数控机床的故障提早出现,隐患提前消除,尽量使可能发生或快要发生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数控机床的巡查,就是每天必须有々人到现场进行巡视,巡视人员必须是机械和电气维修人员来担任,并采取轮换值日的方式,及时了解数控机床的使用情况、及操作人员对机床的操作情况和保养情况,有无违规操作情况的出现。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对违规人员严格按照工厂的规章制度办。

数控机床的可视化管理,是TPM,全员生产维修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们正在逐步展开,先从重点、关键数控设备做起,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的维修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目视可直接了解机床的使用情况和设备所处的状态。不管是重点数控设备的点检,还是数控设备的巡查,还是数控设备的可视化管理,实际上都是对数控设备状态维修的一种人为方式,这种方式再与检

测手段和方法相结合,就使状态维修更加制度化、合理化,再加上TPM全员生产维修,就使数控机床的维修管理更加科学化、全员化。

四、发挥计算机管理的优势

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的优势,加强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并在现有的计算机管理的水平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以通过这方面的工作来逐步实现设备故障的信息收集,设备故障信息的储存以求达到设备故障机理和可靠性、维修性的研究,以步入设备的计算机管理更加科学化、信息化的路子,提高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这部分工作与设备的计算机管理中的软件、硬件密切相关。软件就是管理人员的培训,硬件就是各种设施的到位,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逐步实现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推动车间设备管理再上新台阶。

五、加强车间设备台帐管理

各车间设备负责人应对自己所管辖的车间设备进行登记造册,或用记录本记录下来,或者是录入计算机,记录资料包括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减速机、电机的型号、润滑油牌号等,可以对车间所有设备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因为设备工程师直接跟设备打交道,只有对自己所管辖的设备清楚了解,才能更好地管理本车间设备。也有利于设备运行情况的

了解和掌握,有利于更加高效地进行车间设备管理。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办法

深圳市赛诺杰科技有限公司 总则 为保证生产工具的正确使用及有效管理,规范各类工具及办公用品的保管、领用、以旧(坏)换新、移交、报废等程序,以避免工具的流失及员工调任无交接等现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目的 规范各类工具的保管、领用、以旧换新、移交、报废程序,以避免工具的超标领用及人员调任时无交接等现象。 适用范围 车间使用的工具领用、交接、报废、保管等。 一使用规范 1、能用自动工具的工序禁止手动作业 2、时刻保持工具整洁干净 3、保持工具摆放整齐有序,不得随意凌乱乱放 4、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得使用蛮力、粗暴等手段施加破坏性作业防止对工具造成永久性损毁,如有个别人员存在故意或恶意损毁工具的行为发生,公司一经发现,由损坏人本人按损坏工具价格的3倍进行赔偿。 5、对于像烙铁、电批、气批、钳子等不耐受力工具禁止用其他方法给其加力或敲击 6、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随用随取,用过后不得随意摆放在作业产品上面,不用的工具要摆放到桌面,待中途使用。

7、作业完毕后要及时对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清理脏污、归类、归位以便下次使用 8、对借用的专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爱护,规范使用,不得违规操作。 9、工具在借用前一定要检查其完好性,用完后要保持其完 好可靠性 10、对待精密仪器和脆弱性专用工具更要仔细小心,确保工具的持续可用性 二工具的保管 现有车间共同使用和个人专用的工具,由负责人进行对工具的统计,生产中各工序随时督导工具保管和清理工作,车间共同使用的工具器械由组长负责,员工专用工具由具体使用人负责。 1、工具的领用、更换及退还 1.1、旧工具影响作业效率必须更换使用 1.2、做到换领必须以旧(坏)换新。 2、工具领用程序: 2.1、工具首次领用时,应填写“领料单”注明用途和保管责任人,由生产办公室建立台帐备查,台帐应注明:领用日期、名称、规格、责任人等。领取的个人工具发生丢失情况的,领用人本人应及时申报补缺,所丢工具由公司代为购买,购买费用由其本人承担;如丢失工具后不及时申报的,公司检查时一经发现,由领用人按所丢失工具价格的2倍进行赔偿。 2.2、以旧(坏)换新领用前,需鉴定工具的好坏。如仍可 使用,请领用人继续使用;如可修复,可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修复,属人为造成的损坏由损坏人责任承担。

烧成车间设备事故管理细则

烧成车间设备事故管理细则 第一条 生产设备事故是指生产设备在运行中不能正常运行,需要停机或修理。包括: 一、生产设备因非正常原因造成停产,并且停机时间和直接经济损失超过规定标准; 二、由于设备的零部件已损坏或失效,但有关人员未能提前发现,造成故障进一步扩大或被迫停机,直接经济 损失超过规定标准。 三、由于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造成设备零部件损坏,经济损失或停机时间超过规定标准。 第二条 设备故障包括: 一、设备零部件已经失效,但操作者能提前掌握缺陷情况(有记录等凭据)和不正常现象,并采取措施按规定 的操作程序及时停机处理,未造成缺陷的扩大(虽停机时间超过规定标准); 二、虽然造成设备停机,但设备本身并未损坏或损坏轻微(如连续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各种保护性跳闸 继电器触点烧毁等),而又经积极抢修,排除故障所占用时间不超过规定标准。 第三条 生产设备事故分类: 、一般事故:造成连续三班生产的设备损坏,导致工艺线主机停机 直接经济损失 5000 (含) --30000 元;动力设备(变配电)发生事故,造成公司停电 40 分钟(含)或某一车间 全线停电 60 分钟(含)以下。 、重大事故:造成连续三班生产的设备损坏,导致工艺线主机停机 直接经济损失 3 万元(含) --10 万元;主机设备停机未到 12 小时,经济损失未超过 3 万元,但对整个生产系统 造成严重隐患或直接影响主机设备使用寿命;动力设备(变配电)发生事故,造成公司停电 40 分钟(含)以上 或某一车间主机停电 8 小时(含)以上;锅炉、空气压缩等压力容器发生爆炸;煤粉制备及电收尘等设备发生 火灾,造成4 小时(含) --12 小时;因设备损坏造成 12 小时(含) --96 小时;因设备损坏造成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加强本公司生产、运输设备的管理,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可用来指导生产部、技术部、财务部以及设备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开展设备操作、使用、检查、维修、保养、转让、报废等工作。 第二章设备使用规定 第三条设备使用前,其操作人员应在人力资源部的安排下接受培训,培训由设备部门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现场操作讲解。 第四条操作人员应熟练操作设备,清楚设备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设备部签发设备操作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第五条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报告班组长及有关负责人员解决处理。 第六条所有动力设备,未经车间、设备部、电工或机修工人允许,不准乱修、乱拆,不得在电气设备上搭湿物和放置金属类、棉纱类物品。 第七条设备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第八条未经领导批准,不准拆卸或配用其他人员的机器零件和工具。 第九条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工具、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受到损失者,应酌情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第十条设备管理科要指派人员与各部门负责人,经常性地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将其列为工作考核内容。 第三章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 第十一条设备管理科每年12月份编制下一年度的《设备检修计划》,在使用部门的协助下按计划进行检修。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部门无法排除的故障,可以填写《设备检修单》申请设备管理科检修。 第十二条检修后的设备使用前,需要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的签名认可,由设备管理科将设备检修的情况,记录于《设备检修单》及相应的《设备管理卡》上。 第十三条设备的技术改造可纳入检修计划一并执行。 第四章设备日常维护管理 第十四条设备的维护保养由设备管理科在《设备维护保养项目表》中规定保养项目、内容及频率,并发放至设备使用部门执行,设备管理科负责配合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第十五条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制度。 第十六条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部位检测、性能检测,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十七条对库存、备用或因任务不足需要封存一段时间的设备要定期清洁、查点,进行防尘、防锈、防潮等方面的维护。 第五章新增设备管理 第十八条生产部根据工作的要求及公司发展需要,需购置生产设备时应填写《生产设备购置申请单》,并在《申请单》上注明设备的名称、规格、用途及要求设备达到的性能、数量等,并提交设备管理科审查,报生产部经理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

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

标准文件 一.目的 明确各部门在新产品中试过程中的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保证新产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使新产品在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后能够顺利生产、销售,并保证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 1.适用于集团内所有在公司内的原料药品种中试。 2.新产品中试指拟申报品种在报批前完成的批量适中的试生产,进一步优化新产品 的处方、生产过程和参数、质量标准等,确定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新药的中试在报临床前进行,已有国家药品标准药品的中试在报生产前进行。 3.中试方,指集团新品部、各子公司新品部课题组人员;第三技术方,系参与各原 料药品种中试的外公司技术人员;中试人员,参与中试过程的操作人员。 三、责任者 中试方、集团供应部、研发部、制造部、质管部。 四.工作程序 1.新产品中试要求。 1.1.实验室小试工艺进行中试至少要具备下列的条件: 1.1.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1.1. 2.造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料的分析检验方法已确定。 1.1.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并有所需的一般设备。

1.1.4.进行了物料衡算。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1.1.5.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1.1.6.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 2.新产品中试 2.1.原料药中试工作由中试方牵头,研发部负责协助。 2.1.1.一般在中试车间进行,中试车间不具备条件的,在相应的生产车间进行; 2.1.2.至少中试三批,工艺简单且中试成本过高的品种,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后可减少中试批次; 2.1. 3.中试批量根据中试所用生产设备的最小生产能力决定,并保证中间产 品、成品检验和稳定性试验所需要的量。特殊情况由供产销协调会议决 定。原料药中试批量一般为单剂量的10000倍以上,要保证中间产品、 成品检验及稳定性试验所需要的量,用中试合成的原料进行相应制剂的 中试时,还要保证相应制剂生产所需要的量。 2.2.因制剂报批需要才报批而报批后可能不生产的原料药,由中试方负责组织各中 试方研发部、质管部相关人员进行评价,决定是否进行中试,若中试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2.3.中试工艺文件制定和下发 2.3.1.新品品种中试分:中试放大研究、中试工艺交接或中试工艺验证。 a.仅做中试放大工艺文件的下发版本可以以中试方的中试文件版本,包括工 艺规程和批生产记录。 b.仅做中试工艺交接的文件下发可依照中试方的版本,须做中试工艺验证的 版本,须经研发部依照生物药业的工艺文件版本修订审定后,交由质管部审 核下发。 2.3.2.中试方直接负责产品的中试生产规程,由中试方制定后直接交中试方部门 审核。每个新产品中试前,中试方应参照现行的生产工艺规程格式编

公司生产车间工具管理规定.doc

公司生产车间工具管理规定1 公司生产车间工具管理办法 为保证生产工具的正确使用及有效管理,规范各类工具的保管、领用、以旧(坏)换新、移交、报废程序,以避免工具的流失及调任无交接等现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现有工具的清理 1、现有车间共同使用和个人专用的工具,由物流部仓储科负责统计,并建立台帐,明确责任人,车间(部门)共同使用的工具器械由车间主任(部门领导)负责,员工专用工具由具体使用人负责。 2、对目前物物流部仓储科外借出去的工具等要重新核对,落实到部门或个人,规范台帐。 二、工具领用及退还程序 1、工具首次领用时,应填写“领料单”注明用途和保管责任人,经车间主任同意报部门负责人签准后到物流部仓储科领取,由仓储科建立台帐备查,台帐应注明:领用日期、名称、规格、责任人等。 2、以旧(坏)换新领用前,由物流部负责人鉴定工具的好坏并出具鉴定证明。如仍可使用,请领用人继续使用;如可修复,可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修复,属人为造成的损坏由责任人承担。 3、以旧(坏)换新领用时,凭物流部负责人出具的鉴定证明和旧(坏)工具到仓储科领取,如所领工具有旧品时,尽量换取旧品,不需开具“领料单”,如换取新品时同时要开具“领料单”。

4、原工具丢失或损坏,按规定赔偿后方可再重新领用;如属于工 具质量问题,应追究验货及购货人的责任。 5、人员离职或工作调动,应将所领用工具按照仓储科台帐所登记的如数退还,或经仓储科同意后办理移交手续,缺少或损坏的工具照价赔偿,否则不予办理离职或工作调动手续。 三、工具的借用及归还 1、对不常用工具由仓储科负责保存,可办理临时借用。 2、工具借用必须填写“借用条”,说明借用时间、归还时间、用途、保管责任人等,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借用。 3、仓储科负责借出工具的催还,如有丢失应照价赔偿;如损坏根据使用情况分别处理。 四、日常检查 1、仓储科根据台帐记录应不定期的对领用和借出的工具进行核对,发现不符等情况应及时作出处理。 2、工具使用和保管部门的负责人是该规定的主要责任人,应做好日常的检查和督促。 3、公司将不定期的对以上有关涉及到的业务和部门进行检查核对,对发现的问题将给予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2010-11-1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新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制定本公司新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并切实执行,确保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新设备的完好率,减少和防止新设备事故的发生。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新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公用工程设备的管理。 三、责任者: 行政部:负责本规程的制定及审核并按照本规程对新设备实施全面的管理工作。 生产部:负责确保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按本规程规定执行。 质管部:负责本规程的批准并对设备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内容: 1、新设备管理的定义 新设备管理是以新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新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新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 2、新设备管理的内容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新设备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规定,严格执行新设备管理有关规程,确保新设备符合生产工艺,达到GMP相关规范要求。新设备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新设备的日常管理 新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的选型购置、开箱验收、安装调试、验证确认、调动、停用、启用、事故处理、润滑、配件、更新、报废、压力容器、设备档案等方面的管理。 (2)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贯彻执行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SOP),加强操作人员的操作培训,认真做好新设备运行记录,抓好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提高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3)新设备的检查与维修 认真做好设备的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日常检修和定期维护工作。认真填写新设备巡检记录,新设备检修及维护记录。 (4)新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每年年底制定出下一年度车间新设备大检修计划,结合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出设备更新和改造计划。检修或改造方案经过讨论批准,并贯彻执行。 (5)计量器具的管理 质管部计量负责人应按生产工艺及质量检验的要求制订计量器具的校验程序和管理制度,负责对用于生产和检验相关的仪器、仪表、量器、衡器等的适用范围和精密度进行校验,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必须有明显的状态。 3、新设备管理要求 (1)新设备的选型要求 1)新设备应适合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其各项技术参数应适合批量设计的能力并留有一定余地。主要新设备能力应与公用工程系统(水、电、汽、冷)相配套。 2)新设备结构应简单,便于操作,避免有死角,砂眼,易于拆装,清洗,灭菌和维修。设备传动部位应密封良好, 3)防护装置齐全,有防止润滑油、冷却剂对生产物料污染的保护装置。 4)与新设备配套使用的各种计量、检测控制仪表,其适用范围和精度应符合生产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计量标准。 (3)新设备的布局 1)设备应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 2)新设备应有足够的空间位置,定位恰当,不拥挤,便于操作。在同一室内安装多台设备时,要考虑操作的方便和整体布局的美观。

中试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中试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一、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生产车间、中试车间工作人员都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规和有关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二、车间是本公司的生产重地。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外单位要求参观生产车间须经生产部同意;参观中试车间须经市场发展部同意。参观时,必须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参观。有关人员须做好保密工作,参观人员不得对生产场地及设备等进行拍照,以防生产技术泄密和被盗。 三、车间要经常保持整洁、物品摆设要整齐、规范,原材料与产成品不得混合存放。车间须做好四防、五关、一查(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事故;关门、窗,水、电、气;查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四、凡新来公司生产车间、中试车间工作的人员(含在读研究生、客座人员、临时工),必须由车间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保密教育。车间负责人要将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和公司对化学危险品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车间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及检修、防尘、防毒和预防事故措施等方面的安全基本知识及有关规定,向新来人员交代清楚,直到其熟悉各项操作技能,方能让其独立工作。 五、建立并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建立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处

理预案。进行可能发生危险的生产,在操作时要有防范措施;进行可能发生爆炸的生产,必须在特殊设计的防爆生产设备内进行,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六、在生产过程中,有毒气或腐蚀性气体发生的生产,必须在具有良好通风设备的场所进行,生产残渣、废液不能乱丢、乱倒。 七、领用剧毒化学品(指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检、交通等部门确定公布的《剧毒化学品目录》中规定的范围)必须经过车间负责人→主管部门负责人→治安与技安岗位责任人→公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才能领取。并实行“五双”制度(双帐、双锁、双人领用、双人使用、双人保管)。 八、领用稀有金属,必须经车间负责人、主管部门负责人同意,方可领用,并指定专人负责,妥善保管。 九、使用易燃易爆气体,严禁明火,并防止一切火星的发生。禁止氢气存放在车间生产场所,应固定存放在室内空气流通的独立房间内。 十、生产原料放置要安全有序,严格控制存放数量及时间,性质不同的化学危险品不能混合存放,剧毒物品不能存放在车间,易燃易爆物品同一品种只能少量限制存放1-2桶,过量应退库暂存。 十一、使用的锅炉、压力管道,必须按有关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要求定期检查、检修和检验。特殊工种人员须经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办法 为保证生产工具的正确使用及有效管理,规范各类工具的保管、领用、以旧(坏)换新、移交、报废程序,以避免工具的流失及员工调任无交接等现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总则 1、目的:规范各类工具的保管、领用、以旧换新、移交、报废程序,以避免工具的超标领用及人员调任时无交接等现象。 2、适用范围:员工使用工具的领用、退库、交接、报废等。 3、现有工具的清理 现有车间共同使用和个人专用的工具,由仓库主管联合各车间主任对各车间工具进行统计,生产中心黄韧督导,仓库建立台帐,明确责任人,车间共同使用的工具器械由车间主任或生产班组长负责,员工专用工具由具体使用人负责。 二、工具的领用、更换及退还 1、工具领用条件: 做到换领必须以旧(坏)换新。 2、工具领用程序: A、工具首次领用时,应填写“领料单”注明用途和保管责任人,经车间主任同意报生产经理签准后到仓库领取,由仓库建立台帐备查,台帐应注明:领用日期、名称、规格、责任人等。 B、以旧(坏)换新领用前,由生产中心技术支持(刘师傅)鉴定工具的好坏并出具鉴定证明。如仍可使用,请领用人继续使用;如可修复,可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修复,属人为造成的损坏由责任人承担。 C、原工具丢失或在最短使用限期内损坏,按规定赔偿后方可再重新领用。如属于工具质量问题,应追究验货及购货人的责任. 3、工具退还 人员离职或工作调动,应将所领用工具按照仓库台帐所登记的如数退还,或经仓库同意后办理移交手续,缺少或损坏的工具必须赔偿,仓库应注明缺少的工具及价钱,否则不予办理离职或工作调动手续。 三、工具的检查与赔偿 1、仓库收回旧工具时必须认真检查,如仍可用,请领用人继续使用。如可修复,可联系相关专业人员修复。如工具有旧品时(有一定损耗但不影响使用的产品),尽量请领用人领用可用的旧品。旧品领用只需以旧换旧,不需开工具领用单;如换取新品时同时要开具“领料单”。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规定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规定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办法 1.车间所有在册设备由机电员具体负责管理。 2.机电员对本车间设备的数量、性能、分布及使用状况应全面了解,建立完善的设备台帐、卡片和单机资料档案,做到帐、物、卡相符。 3.机电员根据三级保养制度定期编制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对设备的维修保养过程进行技术指导,编制作业指导书。 4.新安装或大修的设备,应由机电员和工厂设备主管部门共同按设备安装验收报告和精度逐项验收,并在完工验收单上签名验收。 5.通用设备的合理使用要求: 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操作人员领取相应设备的操作证。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功能、特点、状况。 设备的操作执行凭证上岗,严禁违反设备操作规程。 6.专用设备合理使用要求: 专用设备的范围:起重设备、焊接设备、辅助机房设备、水泵房设备、试车设备、大型机加工设备。 专用设备实行持证定人、定机,责任到人。 专用设备由责任人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责任人必须熟悉设备的技术规范、性能、使用方法,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专用设备的精度等级实行定期校验,达不到精度等级的设备报机动处大修解决。 辅助机房、水泵房设备实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做好运行记录。机器运行时应巡视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不能遗留。 7.维修人员和操作者应按工厂规定认真执行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并做好保养记录。 8.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反映,维修人员及时抢修,尽量减少停机台时,并做好维修记录。 9.发生设备事故时,相关人员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报告车间领导和设备管理人员。 10.使用频率不高的设备,使用之后应及时保养、封存。 11.不能私自对外借出设备,必须经过主管领导同意后办好对外借出手续。 12.不得随意处理报废、闲置设备,应按工厂制度上报机动处后由公司统一处置。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全套)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目录 总则 (1) 第一章固定资产管理 (1) 第一节总则 (1) 第二节管理内容与要求 (1) 第二章设备采购管理 (4) 第一节设备采购计划的提出与审定 (4) 第二节采购原则 (4) 第三节设备选型 (4) 第四节设备采购管理 (5) 第三章设备技术状况管理 (7) 第一节设备机台的划分与档案管理 (7) 第二节设备的技术状况管理 (7) 第三节设备技术指标与管理效能的计算方法 (7) 第四节设备技术状况检查 (8) 第四章设备巡回检查管理 (10) 第五章设备的日常管理 (12) 第一节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2) 第二节设备定人定机管理 (12) 第三节设备交接班与运转记录管理 (13) 第四节设备操作要求 (13) 第五节设备润滑管理与设备定期维护 (14) 第六章重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 (17) 第七章特种设备管理 (18) 第一节特种设备的定义及职责划分 (18) 第二节特种设备使用的主要规定 (18) 第三节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管理 (19) 第四节厂内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管理 (20) 第五章安全附件管理 (21) 第八章设备检修管理 (22) 第一节设备检修规定 (22) 第二节设备检修的基本原则 (22) 第三节设备检修计划管理 (22) 第四节设备检修的准备工作 (23) 第五节设备检修的时间安排 (23) 第九章设备大修更新改造管理 (25) 第一节设备大修规定 (25) 第二节设备大修、更新改造的立项 (25) 第三节申报程序及计划编制 (26)

第四节大修备件、材料的审批程序 (26) 第五节大修、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 (26) 第六节大修的组织准备 (27) 第七节施工准备 (27) 第八节施工管理 (28) 第九节竣工验收 (28) 第十节优质工程的评定 (29) 第十章备品备件管理 (30) 第一节备件管理的基本要求 (30) 第二节备件供应 (30) 第三节备件计划管理 (30) 第四节备件采购管理 (31) 第五节备件库房管理 (31) 第十一章设备事故管理 (33) 第一节设备事故鉴别与分类 (33) 第二节设备事故抢修 (34) 第三节设备事故的统计和上报 (35) 第四节设备事故的奖惩 (36) 第十二章电气设备管理制度 (37) 第一节基本要求 (37) 第二节运行管理 (37) 第三节电气系统检修、维护管理 (38) 第十三章能源管理制度 (40) 第一节总则 (40) 第二节水、电、汽管理的部门与职能 (40) 第三节水、电、汽计划管理 (40) 第四节供用电管理 (41) 第五节供用水、汽管理 (41) 第六节水、电、汽计量管理 (42) 附注:相关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试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11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中试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规 定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中试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生产车间、中试车间工作人员都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规和有关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二、车间是本公司的生产重地。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外单位要求参观生产车间须经生产部同意;参观中试车间须经市场发展部同意。参观时,必须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参观。有关人员须做好保密工作,参观人员不得对生产场地及设备等进行拍照,以防生产技术泄密和被盗。 三、车间要经常保持整洁、物品摆设要整齐、规

范,原材料与产成品不得混合存放。车间须做好四防、五关、一查(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事故;关门、窗,水、电、气;查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四、凡新来公司生产车间、中试车间工作的人员(含在读研究生、客座人员、临时工),必须由车间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保密教育。车间负责人要将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和公司对化学危险品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车间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及检修、防尘、防毒和预防事故措施等方面的安全基本知识及有关规定,向新来人员交代清楚,直到其熟悉各项操作技能,方能让其独立工作。 五、建立并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建立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行可能发生危险的生产,在操作时要有防范措施;进行可能发生爆炸的生产,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规定

XX家具装饰有限公司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规定 一、总则 为保证生产工具的正确使用及有效管理,规范各类工具的保管、领用、以旧(坏)换新、移交、报废程序,以避免工具的流失及员工调任无交接等现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目的 规范各类工具的保管、领用、以旧(坏)换新、移交、报废程序,以避免工具的超标领用及人员调任时无交接等现象。 三、适用范围 员工使用工具的领用、退库、交接、报废等。 四、现有工具清理 现有车间共同使用和个人专用的工具,由仓库联合各车间主管对各车间工具进行统计,总经办进行督导,仓库建立台帐,明确责任人,车间共同使用的工具器械由车间主管或生产班组长负责,员工专用工具由具体使用人负责。 五、工作程序 5.1工具领用条件: 工具换领必须以旧(坏)换新。 5.2 工具领用程序: 5.2.1 工具首次领用时,应填写“领料单”注明用途和保管责任人,经车间主管同意报生产经理签准后到仓库领取,由仓库建立台帐备查,台帐应注明:领用日期、名称、规格、责任人等。 5.2.2 以旧(坏)换新领用前,由设备部提供技术支持鉴定工具的好坏并出具鉴定证明。如仍可使用,请领用人继续使用;如可修复,可由设备部进行维修或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修复,属人为造成的损坏由责任人承担。 5.2.3 原工具丢失或在最短使用限期内损坏,按规定赔偿后方可再重新领用。如属于工具质量问题,应追究验货及购货人的责任。 5.3工具退还 人员离职或工作调动,应将所领用工具按照仓库台帐所登记的如数退还,或经仓库同意后办理移交手续,缺少或损坏的工具必须赔偿,仓库应注明缺少的工具及价钱,否则不予办理离职或工作调动手续。 5.4 工具检查与赔偿 5.4.1仓库收回旧工具时必须认真检查,如仍可用,请领用人继续使用。如可修复,可由设备部进行维修或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修复。 如工具有旧品时(有一定损耗但不影响使用的产品),先请领用人领用可用的旧品。旧品领用能以旧换旧的,不需开“领料单”;首次领用的工具为旧品应填写“领料单”。 如旧品换取新品时应开具“领料单”。 5.4.2 各车间主管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操作工具的保管情况与使用情况,如发现班组

车间卫生和设备保养管理制度

车间卫生和设备保养管理制度 一、车间卫生管理制度:为创造一个舒适,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制定本制: 1、车间卫生要求做到一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2、车间要明确区域责任制,每个班组负责其工作的区域,实行谁的区域谁负责。 3、车间地而要求干净清洁、无灰尘、无垃圾、无污迹、无积水、无死角。 4、桌凳保持干净,物品放置整齐。车间内禁止打闹、嬉笑,避免造成安全事故,休息时坐姿要端正。 5、每天生产结束后,必须彻底将生产设备、工具、地面等打扫于净,汽车修理时遗留下的油渍在下班前一定要清理干净。员工领用汽车配件或机油没有用完或者没有用上的部件要及时还回仓库,及时消单。 6、汽车修理时拆下来的配件不能乱摆、乱放,要在指定区域内摆放整齐。车间内不能堆放杂物,要保持一个卫生、整洁、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 7、严禁在车间内吐痰,乱扔垃圾(果皮、纸杯、纸屑、烟头、槟榔渣),垃圾要扔进垃圾桶内,上班时间不允许在车间内玩手机(玩游戏、看电影)、看杂志等无关工作的事情。 8、前台属于客户服务区域,有客户的情况下,员工不能进前台服务区域休息、看电视。 9、车辆在维修时,不得开启车内音响,车辆维修时一定要细致,因

个人原因造成客户投诉或其它质量问题的,一切损失由当事人负责。 10、客户车辆修好后,必须进行试车检验车辆维修情况,但必须车间主管安排,私自试车或驾驶客户的车辆外出,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全权承担。 二、设备管理制度: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使设备保持高效的工作能力,提高检测数据的精密性,特制定本制度: 1、设备管理员(车间主管)应根据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状况制定本车间设备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台帐。 2、车间设备、工具表面应保持干净、无尘土、无污垢,无锈斑。 3、设备、工具使用后必须清理或擦拭干净,工具按照定置管理要求整齐摆放到工具柜中或指定区域。 4、设备操作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 5、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明确划分责任。 6、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班前班后认真擦试设备及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7、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8、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一经发现严惩不怠,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山私自操作者负责。 9、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使用人应立即通知车间主管或单位领导,请修理人员检查排除故障。当修理人员在排除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积极协助修理人员排除故障。

加强车间设备管理办法

加强车间设备管理办法 搞好车间设备管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设备管理的工作内容是比较多的,它包括设备的前期管理,固定资本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备品配件管理,设备动力管理,设备的各种规章制度,设备事故、技术资料管理等等。但就车间设备管理而言,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建立标准化设备管理规程 合理使用和正确维护保养设备,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根本保证,因此,要逐步建立起标准化的车间设备管理规程,通过明确设备与保养的每一个环节,提高设备管理的正规化水平。合理使用和维护设备的途径包括:合理调整设备,要围绕产品和工艺特点来合理安排任务,以适应生产需要,不违章操作、野蛮操作,不超负荷带病运行;要配备合格的操作者,熟悉设备性能、操作方法、安全规程。特种是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要建立健全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包括设备的使用程序、设备的操作维护规程、设备使用责任制度,并严格执行;要为设备提供良好的环境,既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又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操作者心情舒畅,有安全感。配备必要的测量、保护仪器装置,有良好的通风、保湿、照明等。 二、建立健全设备警理各项机制

设备维护保养必须从基础管理抓起,一是量化设备维护保养指标。在设备管理中设备维护保养只是个概念,如何进行量化,可以通过设备管理的“五率”来体现的,即:设备的完好率、泄漏率、故障率、保养达标率、运转率。以设备运转率为重点,确立了五项考核指标,并以生产计划的形式每月下发到各车间;二是确立工作标准,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指标量化后围绕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定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标准,工作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建立班组、处室、工厂“三级”考核体系。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做为设备管理中的重点与效益工资挂钩,依据标准细化了考核内容,每月由安全设备管理部对各单位完成情况进行月份考核。考核不讲客观、不讲情面,起到了激励先进,约束后进的作用。这样,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就做到有章可循并形成了管理有目标、工作有标准、效果有考核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制;三是建立健全全员设备管理制度。安全设备部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工厂设备进行全方位宏观监控管理,起督导作用,各岗位员工人人都是检查员。对所属设备进行点检。车间设备管理员对本辖区设备进行具体监控管理。其职责包括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提出整改措施。汇报车间;指导岗位员工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并对车间设备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开展全员设备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人参与设备检查,及早地发现设备异常,发现隐患,掌握故障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

中试生产管理规定

中试生产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地区生产中心中试生产流程,确保中试产品的顺利生产和满足设计要求,特制订本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地区生产中心中试生产全过程的控制。 3.职责 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中试生产申请和提供中试过程的技术支持; 生产监督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和组织、监督生产实施; 生产操作人员负责中试生产、包装、标识、报检并填写相关记录; 相关质检人员负责中试产品的检验、验证和状态标识; 生产中心库房负责中试原材料、成品的出入库管理。 4.内容 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中试生产申请的《备忘录》,提交本部门负责人审批后连同定稿的《车间中试方案》一并转发生产中心执行。 生产中心经理接到中试生产申请的备忘录及《车间中试方案》后,安排生产监督确认以下信息齐全: 《产品工艺/配方(初稿)》; 《原材料清单及采购技术要求(初稿)》; 《(半)成品MSDS》。 并根据月度生产情况组织编制材料采办物请及制定中试生产计划。以上信息不齐全时要及时反馈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 材料采办物请单由生产监督根据设计开发输出的《原材料清单及采购技术要求(初稿)》编制,经生产中心经理审批后依据采技服《采办管理文件》要求提交分公司采办。 物料采办的同时由生产监督尽快组织生产人员熟悉生产工艺/配方、调整工艺参数、确定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方法。生产中心安全监督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掌握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储存、防护及处理的知识(参见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

MSDS,原材料MSDS由供应商提供),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辨识、制定适当的防护控制措施。 生产监督要及时跟踪原材料采办、检验情况,确保按照生产计划安排中试生产。如遇任何情况导致不能按时组织中试的,由生产监督以《备忘录》的形式反馈分公司生产协调岗协调。 原材料按期到货后,依照《库房管理控制程序》及《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中的相关规定报检、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 中试生产前,生产操作人员依照当日的《日生产任务单》编制《领料申请单》,经生产统计员审批后到库管员处办理领料手续,领取中试生产所需原料并依照《产品工艺/配方(初稿)》及中试方案组织生产。当天未用完的原材料要及时退回库房,并与库房办理退库手续。 中试生产过程依照《油田化学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中“生产实施”的相关要求执行,并确保生产过程数据、关键参数及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特殊要求的数据的及时记录。操作人员要重点关注关键控制点及关键控制参数的变化情况,数据异常时,要及时反馈生产监督并采取相应措施。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依照分公司HSE管理体系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出现异常情况,生产中心安全监督和生产监督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必要时可终止生产并启动《应急预案》。 新产品/技术、特殊产品/技术及生产中心辨识认为必要时,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必须参与中试生产过程,并给予技术指导。任何临时更改工艺、配方都需要征得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和生产监督的共同认可并修改相关文件和通知相关人员知情。 半成品/成品出料时依照《车间中试方案》中规定的要求进行包装、标识。并由操作人员依照《质检取样操作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在流程中取得待检样品并报检。中试产品的验证可由设计开发和质检人员共同完成。中试验证合格的产品质检人员出具检验合格报告单,并依照《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进行状态标识。生产车间及其库房依照《库房管理控制程序》办理中试产品的入库手续。 中试产品验证不合格,由设计开发负责人和生产监督共同分析查找原因,修改《车间中试方案》,必要时可再次进行室内合成、评选并修改相应的文件,并再次申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规定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规定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XX家具装饰有限公司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规定 一、总则 为保证生产工具的正确使用及有效管理,规范各类工具的保管、领用、以旧(坏)换新、移交、报废程序,以避免工具的流失及员工调任无交接等现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目的 规范各类工具的保管、领用、以旧(坏)换新、移交、报废程序,以避免工具的超标领用及人员调任时无交接等现象。 三、适用范围 员工使用工具的领用、退库、交接、报废等。 四、现有工具清理 现有车间共同使用和个人专用的工具,由仓库联合各车间主管对各车间工具进行统计,总经办进行督导,仓库建立台帐,明确责任人,车间共同使用的工具器械由车间主管或生产班组长负责,员工专用工具由具体使用人负责。 五、工作程序 5.1工具领用条件: 工具换领必须以旧(坏)换新。 5.2工具领用程序: 5.2.1工具首次领用时,应填写“领料单”注明用途和保管责任人,经车间主管同意报生产经理签准后到仓库领取,由仓库建立台帐备查,台帐应注明:领用日期、名称、规格、责任人等。

5.2.2以旧(坏)换新领用前,由设备部提供技术支持鉴定工具的好坏并出具鉴定证明。如仍可使用,请领用人继续使用;如可修复,可由设备部进行维修或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修复,属人为造成的损坏由责任人承担。 5.2.3原工具丢失或在最短使用限期内损坏,按规定赔偿后方可再重新领用。如属于工具质量问题,应追究验货及购货人的责任。 5.3工具退还 人员离职或工作调动,应将所领用工具按照仓库台帐所登记的如数退还,或经仓库同意后办理移交手续,缺少或损坏的工具必须赔偿,仓库应注明缺少的工具及价钱,否则不予办理离职或工作调动手续。 5.4工具检查与赔偿 5.4.1仓库收回旧工具时必须认真检查,如仍可用,请领用人继续使用。如可修复,可由设备部进行维修或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修复。 如工具有旧品时(有一定损耗但不影响使用的产品),先请领用人领用可用的旧品。旧品领用能以旧换旧的,不需开“领料单”;首次领用的工具为旧品应填写“领料单”。 如旧品换取新品时应开具“领料单”。 5.4.2各车间主管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操作工具的保管情况与使用情况,如发现班组有不正确的使用工具,进行批评指导纠正。 5.4.3各车间主管如发现工具有未过最短使用期的损坏、遗失等影响操作的情况,应责成工具使用负责人在一定时间内补齐工具。 补齐方式为工具使用负责人自行补购或赔偿工具原价(折旧价)后重新领用。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管理制度。本制度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第一章生产管理 一、生产纪律 1、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产品规格要求生产。 2、爱惜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各种包装材料,严禁损坏,杜绝浪费。 3、员工必须服从合理的安排,尽职尽责做好本岗位的工作,不得故意叼难、疏忽或拒绝班长或上级主管命令,对不服从者按公司管理制度执行处罚 4、。严禁私自外出,有事必须向生产主管请假。 5、保持车间环境卫生,不准在车间乱扔杂物,每次生产任务完成后要将地面清扫干净。 二、操作规程 1、正确使用生产设备,严格按照操作工艺流程进行,非相关人员严禁乱动生产设备。 2、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生产,严禁因抢时间跳工艺而产品质量,若因抢时间造成原材料浪费的按原价赔偿。 3、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4、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如有违规操作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5、操作机器要切实做到人离关机,停止使用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6、员工上岗作业时必须佩戴及使用防护用品。 三、产品质量 1、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保证产品质量。 2、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3、认真执行“三检”制度,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工序,下工序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如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 4、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品不进入下道工序。 5、上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停工随时关水关电,离开工位时必须关好水电。 四、安全生产 1、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出现任何事故。 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注意搬运机械的操作,防止压伤、撞伤。

(完整版)中试部(组)管理办法(工艺、中试岗位职责)

产品中试部(组)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解决由研发人员研制出来的产品在批量生产时,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不成熟,成品率低,市场返修率高;或者,缺乏有效的工艺工装,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无法商品化,同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商品化进程,特成立产品中试部(组)。 为很好的完成产品产品中试如下使命:验证与完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质量问题包括设计原因导致的产品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的缺陷,也包括由于设计原因引起的可制造性差,可维修性/可服务性达不到要求),为生产和市场服务,加快研发成果商品化的进程。特制定本办法。 一、主要任务 首先,建设好中试业务流程体系,以保证复杂的中试过程有条不紊,并加速中试进程。中试流程必须嵌入到新产品研发流程中,而且要尽可能实现并行操作,而非开发-中试的串行操作,以便加快新产品上市周期。 其次,使新产品达到预定的质量水平,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实验室测试、试制,发现新产品的规格错误、设计错误并予以排除。 第三,中试阶段要使新产品具有可制造性,即在研发过程结束后,新产品可立即投入批量生产。这就需要在中试阶段的小批量试制过程中,完成新产品的制造工艺验证、量产用工艺设备、量产用测试设备的准备工作,甚至新产品的订单履行过程的完整验证和就绪。 第四,中试阶段要使新产品做好批量销售、售后服务的准备工作。 二、部门职能 1. 产品试制 负责根据工程样机进行小批量试生产,以验证生产工艺及产品品质,同时培养有关生产技术人员。试制过程通常是在生产线上进行而不是在研发实验室完成,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专用的试产线或共用生产线。 2. 产品测试 制定测试规范,对工程样机及试制产品进行充分的测试,发现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的缺陷,保证产品质量。比如,可包括软、硬件、系统测试,以及环境可靠性测试。 3. 工艺设计 负责生产工艺设计,保证可生产性,提高工效及质量(如成品率、直通率)。 4. (测试)装备开发 主要是生产线使用的测试装备开发,对于很多IT产品,由于测试的内容很多,工作量大,其中测试装备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如自动测试软件、ICT工装。目的是保证快速有效的生产(测试),提高测试的充分性(遍历性),保证产品质量。 5. 物料品质认证 产品的质量问题原因中,物料品质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物料品质认证主要职责包括:新器件技术认证、来料检验工艺、研究典型应用电路、替代分析、故障分析工作,建设物料品质管理流程。但通常不承担量产时的来料检验(IQC)。 6. 产品数据管理 承担技术文件、PART/BOM、EC管理工作,建设产品数据管理流程、规范。 三、组织的形式 公司设立独立的中试部(组),全面负责公司中试工作,暂隶属公司技术开发部管理。中试部(组)暂定编制5人。其中主管1人(兼职)、工艺工程师1人、中试工程师(含生产、检验设备开发)1人(兼职)、中试工程师(含物料品质认证)1人(兼职)、中试员1人(兼职)。 四、职责 部门总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