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
二氧化硫教案(最新6篇)

二氧化硫教案(最新6篇)氧化硫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课题来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4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2、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技巧,通过本专题学习后,将形成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学生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和类比迁移能力,能够通过物质分类理论知识,来推导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学生也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分析出二氧化硫中硫的+4价属于中间价态,从而推出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另外,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实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为实验探索做好了准备。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教学难点是二氧化硫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及防治。
具体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与能力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了解二氧化硫对人类、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办法。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回归生活为主线,训练综合分析能力、设计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索方法与科学品质,开发多元智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体验如何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设计思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理论引导分析、从实验探究知识、从化学走向社会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四大主题,根据这一点,我们设计了以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回归生活为主线的自主学习途径,具体内容如下:其中,观察生活以课前准备,课堂总结为主,课前将全班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并留意自己身边与二氧化硫有关的知识和现象,做成资料卡,课堂讨论大家的资料卡,从而得出结论;理论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课堂讨论为主,逐步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实验探索以课堂现有的仪器和药品为基础,设计实验,并实际操作,从实验现象中提问题,找出结论;回归生活以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和课后完善的方式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1.1硫及其化合物硫和二氧化硫(教学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教学设计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硫和二氧化硫【过渡】早在1 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和利用了硫。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硫”俗称硫黄,“硝”是火硝(KNO3)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硫单质的性质。
【问题1】根据硫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思考硫原子的结构及化合价有何特点?与氯、氧元素相比有何不同?【学生1】回答并板书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ⅥA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2价硫的化合物。
【学生2】硫元素的原子半径比氯原子半径大,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原子弱,硫化氢的稳定性比氯化氢弱。
【学生3】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弱,在富含氧气的地表附近的含硫化合物中,硫常显+4或+6价,氧为-2价。
【教师】评价、强调:同族氧元素比较,硫元素多了一个电子层,得电子能力相对较弱,而失电子能力相对较强。
【问题2】阅读教材P2页内容,观察图51或硫粉样品,思考硫单质具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性质?并填写下表内容。
【教师】投影表格,引导填写。
【学生】填写表格内容,展示交流:溶解性俗称颜色状态硬度水酒精CS2硫黄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难溶微溶易溶【教师】评价、强调:硫(俗称硫黄),黄色晶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因此若试管内壁附着有单质硫时,可以用CS2洗涤除去。
图52 二氧化硫溶于水SO2+H2O H2SO3,该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ⅥⅥ溶液先变红,振荡后褪色,再加热后溶液颜色恢复红色()SO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化合物不稳定Ⅵ产生白色沉淀SO2具有还原性,可被新制氯水氧化成SO2-4,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教师】评价、追问:实验Ⅵ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实验Ⅵ体现了漂白性;实验Ⅵ体现了还原性。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4篇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4篇氧化硫教案篇一一、教学背景教育部制定的最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二氧化硫是人们熟悉的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化合物。
通过对二氧化硫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
二、案例设计新课导入上以全球瞩目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播放一段有关工业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酸雨的危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
下面就二氧化硫的水溶性、酸性、漂白性、还原性的教学内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设计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由二氧化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引入,知道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与二氧化碳相比,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吗?其水溶液是否显酸性呢?哪一个的酸性强呢?2、作出猜想假设: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组成相似,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性质也可能相似,也可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
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能出现与二氧化碳相似的性质。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用固—液制气装置(铁架台、圆底烧瓶,胶皮塞、导气管),小试管,水槽,小烧杯。
试剂:亚硫酸钠固体,硫酸(1:1),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尾气吸收,二氧化硫为污染气体)。
4、实施实验,收集证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小试管二氧化硫气体,用拇指摁住后倒立于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移开拇指,观察水溶液进入试管的情况,同时观察石蕊试液的颜色的变化。
接着,将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变化。
5、得出结论,发现规律。
实验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面上升,试管中的液体变成红色,回想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得出二氧化硫比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且酸性比二氧化碳强。
硫及其化合物教案

课 题 硫及其化合物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指导,抓住价态变化规律,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1.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指导,抓住价态变化规律,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2.从物质属类去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教法及学法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法学法指导1.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指导,抓住价态变化规律,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从物质属类去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及内容一、硫单质的性质及应用1、 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2)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2、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深度思考1.如何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2.哪些事实能说明硫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弱?二、二氧化硫(SO2)(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氧化性二氧化硫(SO2) 还原性漂白性实验探究将SO2分别通入下表所列的溶液中,填写有关问题。
反应物品红溶液石蕊试液溴水氢酸性KMnO4溶液硫酸(H2S溶液)BaCl2溶液反应现象SO2的性质例1.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例2:下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
高中化学硫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硫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硫元素的性质、用途及化合物;
2. 掌握硫元素的化学符号、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3. 能够描述硫元素与氧、氢等元素的反应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硫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2. 硫元素的反应特点和物理性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展示硫元素的性质和应用领域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的兴趣,并让学生猜测硫元素的一些性质。
二、讲解
1. 硫元素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等)和化学性质(容易氧化、易与氧等元素反应);
2. 硫的化合物:例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等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三、实验展示
通过实验展示硫元素与氧气反应、硫化氢气体的生成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
四、讨论
让学生讨论硫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硫磺的制备、硫酸的生产等,加深学生对硫元素的理解。
五、小结
帮助学生总结硫元素的性质、用途和化合物,并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评估:
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来评估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拓展:
引导学生对硫元素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探讨,例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倡环保意识。
教学资源:
1. 化学课本资料;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硫元素的特性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确保学生对硫元素的理解深入到位。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教案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气体,其分子中包含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二氧化硫具有多种化学性质和反应,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反应,并给出相关的教学案例授课思路和教学方法。
一、化学性质1.氧化性:二氧化硫可以被还原剂氧化为三氧化硫和四氧化三硫等配合物,如:SO2 + O2 -> SO3(三氧化硫)SO2 + 2O2 -> 2SO3(四氧化三硫)2.酸性:二氧化硫在水中可以产生亚硫酸和硫酸,如:SO2 + H2O -> H2SO3(亚硫酸)H2SO3 + H2O -> H3O+ + HSO3-(亚硫酸溶液中产生的离子)2HSO3- -> H2O + SO2 + S(热分解)H2SO3 + O2 -> H2SO4(硫酸)3.反应活性:二氧化硫和热或光的作用下存在较高的反应活性,可导致多种反应和物种的生成,如:SO2 + O -> SO3(单一氧化反应)SO2 + Cl2 -> SOCl2 + Cl(氯气反应)SO2 + NH3 -> NH4HSO3(氨水反应)4.双键反应:二氧化硫以两个氧原子和硫原子之间的共价双键形式存在,对于双键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如:SO2 + H2S -> 2S + 2H2O(硫化氢反应)SO2 + H2O -> H2SO3(水反应)二、相关教案1.授课思路本章主要以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反应为主题,通过讲解相关反应和实验现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二氧化硫的本质和重要性。
在讲解过程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点:(1)掌握如何识别二氧化硫的结构和性质;(2)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反应;(3)能够观测和识别二氧化硫在实验中的反应现象;(4)了解二氧化硫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2.授课方法本章可根据实验示范和相关知识点讲解来实现授课目标。
具体建议如下:(1)前期讲解:在讲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时,可采用上课PPT或白板讲解等形式。
硫教案

二氧化硫还具有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 瓶底有黄色物质生成【过渡】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硫的另一氧化物三氧化硫【讲述】三氧化硫的来源:可以通过SO2在适当的温度并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制得2SO2 + O22 SO3化学性质:具有酸的氧化物的通性【投影】①SO3 + H2O==H2SO4 (放出大量的热)②SO3 + 2NaOH = Na2SO4+H2O③SO3 + Na2O = Na2SO4【课堂总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练习题】1.下列可以用来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是(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B、通入品红溶液中C、通入澄清石灰水D、观察颜色2.为了除去混入CO2中的SO2,最好将混合气体通入下列哪种溶液中()A.饱和烧碱溶液B.饱和小苏打溶液C.饱和纯碱溶液D.浓硫酸3.下列能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A.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SO2能使溴水褪色D.SO2能使氯水褪色【记忆】SO3的化学性质知识巩固(2) 特性:漂白性用途:①作漂白剂②杀菌,消毒③制H2SO4 (3)SO2的还原性①SO2的催化氧化 2SO2+O2 催化剂加热2SO3②与卤素单质反应:S O2+C l2+2H2O=H2S O4+2H C lS O2+B r2+2H2O=H2S O2+2H B r③与某些强氧化剂的反应:2KMnO4+2H2O+5SO2=K2SO4+2MnSO4 + 2H2SO4 (4)SO2的氧化性SO2+2H2S=3S↓+ 2H2O(三)、 SO31、来源:2SO2+O2 催化剂加热2SO32、化学性质:具有酸的氧化物的通性SO3 + H2O = H2SO4放出大量的热。
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取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进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进程与方法】运用实验视察获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
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酷爱科学,建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四、教学进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都期望有一些雨水降临,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现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知识。
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摸索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学生活动:回答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现: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现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品,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学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SO2的物理性质研究教师多媒体出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以下:淡_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第一生成二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含教学设计)
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
【讲解】二氧化硫不能使酸性指示剂褪色,通常只显示出酸性。
这是它的特性,希望同学们谨记!
【板书】
暂时性一一化合漂白(加热后又恢复红色)选择性一一不能使紫色石蕊褪色
【讲述】二氧化硫可以用来漂白纸浆和草帽等编织品。
但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迎合人们越白越美丽的心理,将S02过度使用在食品加工行业。
例如:这是天然银耳,这是漂白后的银耳,又白又亮,色相诱人;这是天然的劣质辣椒。
这是优质辣椒这是通过二氧化硫煊过得劣质的辣椒,长期食用对人身体伤害很大,在选用这些食品时要注意辨别【思考与交流】活性炭、NaQ或者氯水、SO的漂白原理是否相同?
3. 氧化性
【思考】从SO中S元素的化合价看:推断它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讲解】硫从+4价到+6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反应时需要加入氧化剂,如氯水。
硫元素从+4价到0价或者-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反应时需要加入还原剂,如硫化氢。
【板书】氧化性:
SO+CI2+2HO = H2SO+2HCI
4. 还原性
【板书】还原性:
SO+2HS = 3S J +2HO
【思考】
1、二氧化硫与氯水都具有漂白性,若将二者1:1混合,漂白效果是否更好?聆听,做笔记,思考
思考对比,总结归纳
【探究】试分析化合价
并实验验证结论
【总结】二氧化硫既有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现象】氯水褪色。
同
样能使溴水、高锰酸钾
褪色。
【现象】有黄色沉淀产
生
【思考并回答】
当二者等物质的量混合
时,会发生反应,从而
丧失了它们各自的漂白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精
神,学以致用。
表格展示几种物质的漂白原
理,对比学习
复习前面氧化还原的相关知
识,得出二氧化硫的性质
通过方程式预测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