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一、设计要点1.设计准确:设计要根据地质情况、交通条件、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避免出现设计不当或设计错误的情况。

2.设计合理:设计应考虑道路的使用寿命、承载能力、排水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合理确定材料、结构、施工工艺等。

3.设计防护:设计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土质情况、地震等自然灾害因素,配备相应的排水、抗震等结构措施。

二、施工要点1.材料选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如胶结料、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

同时要遵守系统的材料比例,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2.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要科学合理,注意材料的拌和、压实、摊铺等工艺要求。

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3.施工阶段性验收:在不同施工阶段进行中间验收,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验收要点1.验收规范: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包括工程量计算、质量检测和试验等,保证验收的公正、准确和合法。

2.验收项目:对路基工程进行验收时,要关注路基土壤的含水率、承载力和压缩性等项目。

对路面工程进行验收时,要关注路面平整度、厚度、抗滑性、耐久性等项目。

3.验收报告:验收人员要编写详细的验收报告,记录下验收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问题,便于后期追溯和解决。

1.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包括材料的抽检和试验、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检测等。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2.样品分析:对施工中的关键项目进行取样分析,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施工工艺符合规定。

3.质量意识: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质量意识,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设计准确、施工科学合理、验收规范和质量控制等。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确保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要点分析摘要: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路基施工是其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路基的施工,对于公路工程的安全性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高填方路基作为一种重要的路基形式,很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引发安全隐患。

因此要求我国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中,必须要对这种高填方路基进行处理,提高其施工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关键词: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要点;分析1高填方路基特点?高填方路基,顾名思义,指的是边坡总高度高于一定高度的路基,一般来说,碎石土、砂类土、粉类土路基填筑高度大于20m,砂、砾路基的填筑高度超过12m,都可以被认为是高填方路基。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这种高填方路基主要出现在山区,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地形地质因素的影响,出现路基下陷的问题,使得高填方路基质量存在极大的隐患,影响行车安全。

这种高填方路基在施工中,施工比较困难,其质量问题十分明显,而且很难控制,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要对其进行重点施工,有效解决施工问题,保证施工质量。

2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设计阶段必须要根据实际施工要求、施工具体情况和施工基本原理,才能够做好高填方路基施工设计工作。

同时,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所收集到的施工数据作为主要依据,以便合理、科学地设计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

在设计阶段进行相关验算工作时,应先对公路工程高填方施工与施工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施工地质条件、施工环境条件等进行深入分析。

一般来说,在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实际和设计中的土工实验资料数据互不匹配,进而会大大降低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同时,在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质量问题。

3公路高填方路基设计要点3.1高填方路基高度和分级公路设计过程中,填高超过5m的路段难以保证其施工质量,沉降值难以控制。

将高填方路基分级设计,每一级高度按照5m控制(亦可按6m划分),最好不要超过三级设置,亦即高度在15m范围。

公路改扩建项目路基拼宽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改扩建项目路基拼宽设计要点分析

1122017年6月上 第11期 总第263期针对公路改扩建工程特殊性与复杂性,应充分掌握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基土性质、不良地质发育情况,根据改扩建设计需要,应重点对原有公路路基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采用资料收集(原有路基工程勘察设计、竣工、养护等)、现场调查与测量(现有公路路基状况、病害分析、几何尺寸等)、试验检测(原有公路路基填料类型与性质、路基弯沉、承载力等)等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运用经验判断、指标对照、统计分析、结构计算等手段,从行车安全性、承载能力、稳定性、规范符合性、功能适应性等方面作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通过对原有公路沿线建设条件的调查以及原有路基工程的客观评价与论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地形、地物、工程地质条件、资源利用、经济性、建设与管理难易程度等因素,尽量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节约、社会影响小”的发展理念,执行“统筹规划,兼顾长远;注重实效,指标合理;节约资源、绿色环保。

1 路床拼宽路床填料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 G D30)的要求,路床拼接部位应增强补压,确保拼接密实;受旧路渗水影响,路基强度不足时,可采用不良土置换、掺灰改良等措施进行处理,并完善排水设施,地下水丰富路段应增设渗沟截水、降水。

2 填方路基拼宽路基填筑前,宜清除旧路边坡绿化、圬工、未经压实的土或其它非适用性土,以满足上层路基填筑压实要求,并应与原有路基排水设施有效衔接,确保排水通畅。

路基填料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要求,宜采用与原路基填料性质相近或更有利于拼接的填料。

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应注意新旧路基间的排水设计,必要时可增设盲沟,以排除路基内部积水,保证路基强度及稳定性。

新旧路基宜采用台阶式拼接方式,台阶宽度不宜小于1m ,并设向内2%~4%横坡。

当拼宽宽度较小时,可采取超宽填筑或翻挖原有路基等措施,更有利于机械压实,确保路基压实度。

公路路基工程设计

公路路基工程设计

公路路基工程设计公路路基工程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设计目标、设计方法和设计要点三个方面介绍公路路基工程的设计。

一、设计目标公路路基工程的设计目标是保证公路在使用寿命内能够安全、稳定地承载交通荷载,并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具体的设计目标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承载能力:公路路基工程需要满足设计年限内各类车辆的荷载要求,保证公路能够安全通行。

2. 抗冻融性: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设计路基的排水系统,有效避免冰冻融化引起的路基变形和破坏。

3. 排水性能:设计合理的路基横向和纵向排水系统,保证降雨时路面排水迅速,避免积水对路基产生不良影响。

4. 稳定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防止土体坡面滑坡和路堤发生变形导致失稳。

5. 环保性:在设计路基时,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选择合适的植被保护措施。

二、设计方法公路路基工程的设计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勘察和分析,确定设计参数和方案。

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工程勘察:对路基工程所在的地质、水文等情况进行详细勘察,获取必要的勘测数据。

2. 路线选择:根据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公路路线,考虑地形、河流、建筑物等因素。

3. 设计参数确定:根据勘察数据和设计要求,确定公路路基工程的设计参数,如路基宽度、填方边坡坡度、挖方边坡坡度等。

4. 路基设计:根据设计参数,采用相应的路基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包括填方设计、挖方设计、边坡设计等。

5. 排水设计:根据地下水位及降雨情况,设计合理的路基排水系统,包括横向排水和纵向排水措施。

6. 稳定性设计:进行路基的稳定性分析,选取合适的措施来防止路基发生变形和失稳。

三、设计要点在进行公路路基工程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综合考虑:路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气象、交通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

2.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路基排水系统,保证路面排水迅速,避免积水对路基的不良影响。

公路基础工程方案设计要点

公路基础工程方案设计要点

公路基础工程方案设计要点一、项目背景和概况公路基础工程是指建设公路项目的一切基础设施工程,包括道路路基、桥涵、隧道、路基工程及相关的辅助工程等。

公路基础工程的设计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道路交通负荷、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力求实现经济、安全、美观、合理的设计方案。

本项目是某地区一条重要地方公路的基础工程设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基础工程的各项设计要点。

二、道路路基设计1. 适用性分析根据地质环境、气候条件、交通负荷等要素,对路基材料、路基结构、路基宽度、路基坡度等进行适用性分析,确定合理的路基设计方案。

2. 路基横断面设计根据地形地貌和交通需求,合理设计路基的横断面形状,包括路基宽度、坡度、路肩和排水系统等,确保路基的平稳、排水畅通和安全。

3. 路基材料选择根据地质情况、材料资源、工程造价等因素,选择适用的路基材料,包括填土、碎石、砂石等,确保路基的工程质量和经济性。

三、桥梁设计1. 桥梁类型选择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地质条件、跨越河流、山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桥梁类型,包括梁式桥、拱桥、板梁桥、索塔桥等。

2. 桥梁结构设计根据桥梁的跨度、荷载、地质条件等要素,设计桥梁的结构形式、梁型、墩柱布置、桥面铺装等,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3. 桥梁防护设计考虑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设计桥梁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撞护栏、防滑路面、防腐蚀涂料等,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四、隧道设计1. 隧道地质调查开展隧道区段的地质勘测和工程地质评价,了解地层情况、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为隧道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

2. 隧道结构设计根据隧道的长度、断面形状、交通负荷等要素,设计隧道的结构形式、支护措施、排水系统等,确保隧道的安全稳定。

3. 隧道通风设计考虑隧道内部的空气流通和烟雾排放,设计隧道的通风系统,包括通风井、通风孔、通风设备等,确保隧道的通风良好。

五、路基工程设计1. 地面平整度根据道路的交通需求,设计地面的平整度和横向坡度,确保道路的车辆运行平稳、舒适。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要点分析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要点分析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要点分析发布时间:2021-11-02T10:12:11.286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1期作者:金海键[导读] 摘要:公路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48摘要:公路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建设的不断推进,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勘测手段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西部地区公路路况得到不断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黄土是西部地区分布最广,对工程影响最大的地质因素之一。

本文编制过程中,参照了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借鉴国内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的成功经验与科研成果,依托前房子至龙口(魏家峁)高速公路,主要介绍了黄土的特征,阐述了黄土地区路基设计内容以及设计原则,探讨了黄土地区路基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黄土;公路;路基设计;设计原则;要点前言:我国黄土的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以上。

其中以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的黄河中游地区的关中、陕北、宁夏、豫西、陇东及陇中的黄土高原的黄土最为典型,具有分布连续、土层厚度大等特点[1]。

一、黄土的定义及特征黄土是指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物,颜色多呈黄色、淡灰黄色或褐黄色。

黄土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

湿陷性是黄土的显著特征之一。

在天然含水量状况下,具有比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但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

湿陷性黄土浸水后,在其自重应力下发生湿陷的,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

而在其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才发生湿陷的,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二、黄土地区公路设计1.依托项目背景前房子至龙口(魏家峁)高速公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起点与准兴重载高速公路前房子连接线 (大路至永兴段公路)进行顺接;终点位于魏家峁村北侧与纳龙高速顺接。

项目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路线长度55.43公里,以下简称“本项目”。

本项目地处吕梁山西部黄土梁、峁发育。

公路扩建工程中路基拓宽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扩建工程中路基拓宽设计要点分析

能力差异 、 新老路基结合不 良、 排水系统不完善 设施养护 不及 时等 4个 方面 。基于 上 述 分 析 ’ 确 了除 新 路 基稳 定 性 不足 的情 B 月
况 以外.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 ”是路基拓宽工程病害的根本 原 “
因。
八、 九十年代 以前我 国公路建设多 以新建为主, 在原有道路 上进行拓宽、 改建的工程十分罕见。 关于路基拓宽和新老路基结 合部处治等问题并不突 出’ 以现行规范对 此类 问题涉及甚少 。 所 9 0年代 中后期. 我国开始面 临大量的道路拓宽工程, 设计和施工
不 协调 变 形 的 总 体特 征 :
总结。 为相关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
①填方拓宽 工程 中, 旧路基在新路基荷载作用下 , 远离拓宽
路基的部分沉降较小, 靠近拓 宽路基 的部分沉降较 大, 且路基顶
面 不协 调 变 形 的变 坡 率 也 呈相 同趋 势 。 ⑦ 新老路基 不协调变形随着拓 宽宽度 的增大而增大,当拓 宽 宽度 超 出老 路 基 坡 脚 范 围 时,不 协 调 变 形 在 达 到 最 大 值
表1
地基地形条件
平 原 软 弱 地基
拓 宽范围
单 侧
新老路基 填挖方式 高 填 方 中等填方 低填方
深 挖 方
新老边坡类型
自然 放 坡
共同作用 层厚度 厚 畔 薄

③ 旧路堤 的不协调变形呈上 凸状,新路堤的不协调变形呈
路 桥 ・ 运 ・ 通 航 交
建 材 与装 饰 2 1 年 o 00 6月
公 路扩建工程 中路基拓 宽设计 要点分 析
余海琴 蔡 旺杰 陈万胜
摘 要 : 本文是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 主要针对公路扩建工程中路基拓宽设计要点作 出了简要分析, 以供参考。

关于道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

关于道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

关于道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本项目公路原有公路等级为公路-II级、设计速度为60km/h。

现有路基宽度为25米,水泥砼路面宽2×11米、中间分隔带2米、土路肩2×0.5米。

根据兴宁市委、市政府的“兴宁市火车站至高速公路西出口段(S225)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应与兴宁市城市规划、市政建设相配套,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示精神,经现场调查核实,结合兴宁市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拟定本项目按城市市政道路的技术标准进行测设。

路基宽60米,桥涵与路基同宽。

文章结合工程案例,对公路改造工程中路基设计进行探讨研究。

标签:公路改造;路基设计;研究1 工程概况省道225线是梅州市重要的南北交通干线,起点于平远县城,终点于兴宁市水口镇(接省道S120线),南北贯穿兴宁市。

兴宁市火车站至高速公路西出口段(S225)公路拓宽改造工程,起点位于兴宁市火车站平面交叉中心点,起点桩号:K0+000,途经墨池村,终点位于G25线长深高速公路兴宁西出口,终点桩号:K1+331.86,路线长1.332km。

改造项目路线基本走向为自西北向东南走向。

本项目路线上有涵洞5道,共长311米(均为改建);土石方计价方3.0364万立方米;φ100cm钢筋砼雨水管2552米;φ100cm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2620米;征用土地共61.57亩。

2 路线规划兴宁市火车站至高速公路西出口段(S225)公路拓宽改造工程,起点位于兴宁市火车站平面交叉中心点,起点桩号:K0+000,途经墨池村,终点位于G25线长深高速公路兴宁西出口,终点桩号:K1+331.86,路线长 1.332km。

改造项目路线基本走向为自西北向东南走向。

本项目的主要控制点为:起点(兴宁市火车站平面交叉中心点)、墨池村、终点(G25线长深高速公路兴宁西出口)。

在路线纵断面的设计过程中,根据业主建议,结合兴宁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满足技术标准、路基稳定、排水顺畅、节省工程投资的设计原则,决定采用按兴宁市城区市政配套工程的规划要求进行拉坡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12T15:24:23.2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0期作者:牛宝宏
[导读]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路基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山西诚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晋中分公司山西省 030600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路基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首先介绍了公路路基设计的原则,探讨了公路路基路面基本性能的要求,并从分结合相关标准与要求,就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路;路基;设计;要点
一、前言
公路路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影响因素较多,倘若设计过程不够严谨或注意要点不够全面,很容易引起路基质量问题,进而威胁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因此探讨与研究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势在必行。

二、公路路基设计原则概述
从总体设计看,公路路基设计是公路项目的基础设计,需要严格与现实环境相结合。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形地貌各有不同,因此在做公路路基设计前,一定要严格做实地考察,结合项目地域的环境气候、植被水利等条件,分析其对路基设计的影响。

在做路基设计时还要考虑工程项目涉及的土壤结构、地下水情况等地质条件,将情况了解的越透彻,越有助于做出安全可靠的设计。

除此之外还要检测公路的高度、宽度、坡度等,做合理科学的选择与控制,做好不同地段的防护设计,从根本上避免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从环保角度看,做好公路建设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环境的代价来换。

公路路基设计涉及到一定领域的改变,很可能破坏部分植被,影响当地动物的繁衍生息,更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污染,这在我们设计时都要格外注意,认真考察当地环境,力争做到保护当地资源,减少污染因素,使公路与环境相融合,力争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从安全角度看,路基是公路荷载能力的基础,公路的耐久性与稳定性都与路基的稳固与否有关,因此在做设计时要考虑到舒适性与安全性。

在设计中公路要严格把关转弯地带与狭窄路段的设计,在材料的对比选择上也要做出精确的计算,保证不同坡度都适合车辆行驶,控制好车辆震动与自然因素的关系,提高公路安全性。

三、公路路基路面基本性能的要求分析
1.平整度
公路的平整,直接与驾驶员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

若想更好的控制好公路的平整度,那就要从公路一开始设计与施工阶段阶段进行控制,如果施工阶段,工作人员及监管人员不付责任玩忽职守,对公路的平整度检查不重视,公路一旦建成投入使用。

将会给公路通车后的车辆带来极大的阻力与震动冲击,最终给驾驶带来安全隐患。

2.稳定性
公路的稳定性,也是在公路建设阶段时所变动的,在公路建设阶段必然会出现人为改变自然地表平衡的行为,有一些行为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会给公路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影响。

人为改变自然地表平衡的行为并不是影响公路稳定性的唯一因素。

笔者从多方调研认为造成公路路面路基整体稳定性下降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地方工作路段的温度变化及湿度变化、雨水、土地沉降等多方因素。

3.耐久性
一条公路建成投入使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财力。

因此,这就要求公路一定要具有耐久性。

国家对公路的使用都有明确规定,我国一般归定的公路工程使用年限为二十年以上,这二十年以上还包括路基路面的车辆碾压与承重部分。

因此,我们要使公路使用年限达到标准,就要对公路进行严格的耐久性检查,保证其寿命达到国家标准。

4.承载能力
公路建设完工,交付使后,车辆行驶带来的荷载会通过轮胎传递到路面与路基,车辆的压力会对公路内部的结构带来变化,如果公路施工时质量不过关,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车辙,最终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年限。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最初的设计与安全性检查时,充分考虑公路整体的承载能力。

四、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探讨
1.路基排水系统设计
公路路基的使用周期和稳定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不会因地域差异而发生巨大改变,所以地表水与地下水可以直接破坏于侵蚀公路路基。

由此可见路基排水工作非常的重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大大地降低麻烦,减少施工的工期,如果排水系统做的好那么会大大的延长我们公路的使用的寿命。

(一)路基边坡排水设计
把处于隔离带与路面的雨水及时运输至距离路基较远的区域,以免雨水直接侵蚀路基,对其使用周期与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像是我们平均的雨量以及我们设计中最大的承受能力,对于雨季需要的最大承受能力,洪水来临如何应急这些方面我们都要考虑的充分,并且要很好的联系实际。

(二)临近河流排水设计
公路临近河流会直接冲刷公路路基,导致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无法得到良好保障。

而河流按照一年四季大多会分为干旱期与汛期,且具有较大水流量,所以水体与日光会反复侵蚀河堤,使得河堤使用寿命严重缩短。

对于河流的具体的信息了解与调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我们把各个时期流量进行很好的记录汇总,这样对于雨季能够很好的做出应对方案。

2.路基边坡骨架植物防护设计
路基有很多的存在,在我们实际的情况中也是各不相同,对于其影响的因素也是非常的多,很多的时候会出现泥石流的现象,对于道
路的使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巩固路基是我们今天不容忽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人们长期以来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不断地进行各式方案的尝试,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交通的安全,植被保护是我们当前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自然的方式解决问题。

依照公路路基边坡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护设计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如果路基边坡的坡度较缓,那么即可利用浆砌片石做边坡骨架植物的防护设计作业,通过该设计方案除了可以达到预防雨水侵蚀边坡的效果,还可以防止因雨水影响而导致边坡沟槽的产生。

(二)如果路基边坡的坡度较缓,且多表现为强风化岩石路堑,那么应利用多边形预制混凝土空心块做边坡骨架子午的防护设计作业,通过该设计方案可以进一步稳固边坡土体,有效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与边坡的抗雨侵蚀性。

(三)如果路基边坡为土体性质,且没有不良结构面和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那么应利用锚杆混凝土框架做边坡骨架植物的防护设计作业,这样就能够更好的稳定路基,使得公路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觉需求进行有针对的植被种植,这样就会形成很多的图案,进而起到美学效应。

3.路基高度设计
路基填方高度与开挖深度,即设计标高至原地面标高之间存在的差值均为公路路基高度。

公路路基的使用周期与稳定性能取决于路基高度,因而必须高度重视路基高度的设计工作。

由于公路建设级别各不相同,所以路基高度要达到的规定标准也均不一致,若公路建设级别越高,那么其路基高度要达到的规定标准也就越高,也就是说路基高度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当地环境土质的实际承受力。

一般情况下,公路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凹陷与凸起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开裂情况。

这种现象是非常的常见的,这部分问题的根源来自于路基的设计,如果土质出现了松软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还有个方面,在我们选址的过程中没做好太多的注意,地下积水过多,出现了下沉的现象。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研究与探讨,我们可以得知,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是多方面的,设计人员要以公路工程路基的客观实际环境为基础条件,在充分分析与掌控各项优势条件的同时,制定最为充分、最为全面的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沈世鑫.浅谈公路路基设计的问题及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8):108-109.
[2] 夏琴.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特点分析[J].交通科技.2014(02):65-66.
[3] 殷俊,廖俊武.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探讨[J].民营科技.2012(03):221-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