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翻译赏析(一)——单句篇10
经典翻译赏析(一)——单句篇5

2. My sweet, clever, attractive, economical, sensible little girl, free at last. 译文:我那性子又好、又聪明、又好看、又会当家、又识 大体的女儿,这可自由了。(吕叔湘译) 赏析:吕先生的这句译文是翻译界公认的佳译。译句几乎是 顺着原句逐词直译的,原句分两个句段,前长后短,译句也 分两个句段,前长后短,传达了原文形的美(句子前长后短, 象征了说话人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期待,终于看到女儿自由了, 迫不及待地与外人道的欣喜)。原句中几个词也译得很不落 窠臼:“sweet”译为“性子好”(用在这里似乎没有此这 更恰当的了),“economical”译为“会当家”, “sensible”译为“识大体”,都是精雕细凿的结果。 另译:我那性子好、又聪明、又好看、 又懂事、又会过日 子的小女儿,终于自由了。(吕叔湘译)
8. Not a soul passed that way for a long while, and the faint notes of the band were the only human sounds audible within the rim of blue hills. (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译文:那条路上,许久没再过一个人影儿。在青山环绕的 山谷里,那轻渺的铜管乐声,就是惟一能听到的人籁。 (张谷若译) 赏析:在拥挤、嘈杂、吵闹的都市里每天为不绝的噪音折磨 得寝食难安,读到这样的描写,您是否有一点点心动? 另译:路上久久不见人影,青山廓里传来的幽幽管乐声算是 唯一能听到的人为之音。
经典翻译赏析(一)——单句篇5
1. He was sixty-five, his hair was grey, his face lined and there were pouches under his eyes, but he bore his years gallantly.(W.S. Maugham: The Razor's Edge) 译文:他六十五,头发花白,皱纹满面,眼下边两个肿眼 泡,但是他不服老。 赏析:将抽象的“he bore his years gallantly”译成 具体的“他不服老”,可谓简洁明了,读来痛快。 改译:他已六十有五,一头白发,满脸皱纹,泪囊鼓起, 还就是不服老。
经典唐诗翻译及赏析

经典唐诗翻译及赏析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唐诗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经典唐诗翻译及赏析篇1长相思·其一李白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美人,借以寄寓个人政治理想。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簟,凉席。
帷:窗帘。
青冥:青云。
渌水:清水。
关山难:关山难渡。
摧:伤。
(l)“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深秋怎样的特点?(3分)(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1)从听觉、视觉、心里感觉的角度写出深秋凄冷的特点。
(角度答出2个即给2分,深秋特点1分)(2)诗人直抒胸臆,以“长相思,在长安”“思欲绝”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政治理想的渴望和追求(1分);但天长水远、关山难度,用比喻来表明要实现个人美好的政治理想是多么的艰难,(1分)所以“空长叹”“魂飞苦”“摧心肝”,因而又感到无奈、悲苦、愤懑(2分)。
(可以从充分抒发感情的角度阐发,意思对即可。
考生把“美人”视为李白所追求的理想人物,再做类似分析,更好。
)3、“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诗人描绘深秋景象的目的是什么?答:从耳中所闻和肌肤所感两个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而“簟色寒”则暗示出其人因寒意而不眠。
诗人描绘深秋景象的目的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表现孤栖者的落寞之感。
4、用简明的语言评点“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中“孤”字的艺术效果。
经典翻译赏析(一)——单句篇10

3. Well, we'll soon show you there are some smarter boys around. 译文:好吧,马上让你见识见识,强中还有强中手。 赏析:译文的精练、生动,归根结底,要通过各种语言手 段来实现。汉语中的成语、俗语,大多承载信息丰富,语 义密集,用在写作或翻译中常能产生精练、传神的效果, 这里的“强中还有强中手”,就是运用俗语达到精练、传 神的例子。“让你见识见识”,也译得极合人物的口气。 另译:好吧,马上就会让你明白,比你精明的人有的是。 好吧,马上就会让你明白,智中更有智中人。 好吧,马上就会让你明白,智者之外有智者。
7. From the cemetery no one is brought back. 译文:坟墓里走不出活人来。 赏析:原文是个倒装句,为了强调,将状语“From the cemetery”提前到句首了。“英语的倒装可分为两大类, 即(语法)结构性倒装与修辞性倒装。英汉翻译中处理倒 装的手段是复位或保留倒装”(《文体与翻译》,第54 页)。此处译文保留了原文的倒装形式,在意思、语气上 与原文分毫不差。
Eliza
6. John is tall like I am the Queen of Sheba. 译文:要说约翰个头高,没那回事。 赏析:“I”当然不是“the Queen of Sheba”,“John”当 然也就不“tall”,原句的比喻虽然在译文中没有得到保存, 但译句的语气、情态却丝毫不让原句。如果将原句中的比 喻译出来,反而有啰唆、晦涩之嫌,毕竟了解“the Queen of Sheba”的汉语读者不多。 另译:说约翰个头高,那我就是古美人了。
另译:“不成,不成,别胡来!”老大说,“大庭广众之下, 译文:“不成——不成,你净胡说八道!”大哥说,“在众 跟一群乡下毛丫头跳舞,像什么话!被人看见怎么办?” 目睽睽之下,跟一群乡下毛丫头跳舞!你不怕有人看见吗?”( Nhomakorabea谷若译)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碧水澄潭映远空,紫云香驾御微风。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向浦回舟萍已绿,分林蔽殿槿初红。
古来徒奏横汾曲,今日宸游圣藻雄。
赏析:宫廷宴会诗的恰当开头方式之一是皇帝的威严光临,经常运用形容帝王威仪的现成词语,如以“动地”描写帝王的到来。
沈佺期这首诗的开头富有戏剧性,平静的水池倒映着虚空,但随着帝王紫光及香车的到来,这里突然充满了色彩和动态。
沈俭期运用了最流行的惯例,把帝王及朝臣描写成天上的神仙。
当诗人俯视池中的倒影时,他“错”把他们的出现当成天上神仙的形象。
皇帝驾“云”出现在虚空的倒影中,他的车“御风”,这一词语出自《庄子》,用来描写羽化成仙的列子。
接下来,宫殿群倒影的出现使得凝视水池的诗人产生了一时的错觉:由于宫殿群的倒影添加在天空的倒影上,他错认为它们是天上的宫殿,但又“纠正”了自己的比喻,指出它们是“汉家城阙”。
诗人的视界逐渐充实和扩大,从空澄的水池到皇帝一群的来临,再到宫殿群,这一切都是从水中倒影看出来的。
接着诗人又从他的“镜子”中看到了京城地区的全景。
读者在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中已看到,旧的虚构需要加以合理化,在这里是宫廷和天的同一;解决办法是一种在唐诗中流行的比喻形式——“迷惑的比喻”,诗人含蓄地或明确地承认比喻的虚构性,他不说“甲是乙”,却说“在我看来”、“我误认甲是乙”。
开头四句写得直率自然,具有戏剧性的秩序和宏壮的音调,接近于盛唐风格。
第三联描绘的是狭小的特定景象,这在早期宫廷诗及盛唐诗中都可见到。
诗人此时抬起头来,先看到水池周围的景象,然后看到远处的树林。
第六句描写耸立于树林中的宫殿,但有一部分被盛开的木槿树遮住了。
沈佺期与陈子昂一样也用了“分”这一动词,描写打破视觉延续的某事物的出现。
在宫廷诗中,时节经常根据植物的花序确定,如这首诗,一种植物“已”呈现某种状态(此处为”绿“),而另一种则是“初”——开始开花。
英语经典翻译10句(带详细讲解)

• 4. And there are the townsfolk who largely live off the tourists who come,no-t to see the plays,but to look at Anne Hathaways Cottage,Shakespeares bi-rthplace and the other sights. 【译文】 另一边是靠游客谋生的市民,游客来 到小镇不是为了看戏,而是想看看安妮·海瑟薇的房舍、莎士比 亚的出生地和其他的风景点。 • 【析句】 定语从句(who largely live off the tourists) 修饰the townsfolk,而该定语从句的宾语the tourists的 后面又跟了另一个定语从句。注意,不能把not to see the plays的主语看作是the townsfolk。 【讲词】 largely 意为“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地”。He owed his success largely to th-e support of his wife.(他的成功在很大程 度上应归于妻子的支持。) live off有两个意思,分别 是“住在……外”或“靠……生活”。The family used to li-ve off the small pocket of land they owned.(这家 人过去靠着自家的一小块土地过日子。)Some college students have chosen to live off the campus.(有些 学生选择住在校外。)
2. Rodriguez notes that children in remote villages around the world are f-ans of superstars like Arnold Schwarzenegger and Garth Brooks,yet “some Americans fear that immigrants living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remain somehow immun-e to the nations assimilative power.” • 【译文】 罗德里古兹指出,尽管世界边远乡村的孩子崇拜阿诺德·施瓦辛格和 加斯·布鲁克斯,然而“有些美国人却担心生活在美国的移民不知何故不受这 个国家同化力量的影响。” • 【析句】 这是一个复合句,yet在句中起转折作用。 • 【讲词】 note意为“注意,记录,作笔记”,作动词表示口头或书面表达他所 注意到的事件或观点,因而有时可以译成“指出,写到,注意到,说”等。 He noted that many issues had been discussed at the conference.(他说会上讨论了许多议题。) immune意为“免疫的; 免除的;豁免的”。The criminal was told he would be im-mune from punishment if he helped the police.(罪犯被告知,如果他协 助警方就可以免受惩罚。)Small businesses started by the unemployed urban dwellers are immun-e from taxes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城市失业人员经营小本生意在一定时间里可以 享受免税待遇。)The operation of the company will be immune to any outsid-e interference.(公司的运营不会受外界的干扰。)
经典翻译赏析(一)——单句篇11

赏析:原文带有两个宾语从句,译文将它们分别译成两个相 对独立的部分,两部分在结构上相似,“很快”,“就像” 等关键性词语的重复,揭示了两部分之间的联系,译文结构 清晰,层次分明。“不堪时艰”、“姿容消退”、“弯腰驼 背”、“皓齿尽落”、“一身皂衣”都是四字词语,用得都 很允当,增加了原文的美感,值得称道。
另译:此刻,我们沿山径攀缘而上,渐渐的攀到高山之巅; 山之阳甚为陡峭,我们纵目望去,森林莽莽、原野苍苍、河 流蜿蜒,一览无遗,极目之处便是那白雪皑皑的遥遥群山。
10. She remembered how in Nascosta even the most beautiful fell quickly under the darkness of time, like flowers without care; how even the beautiful became bent and toothless, their dark clothes smelling, as the mamma's did, of smoke and manure. 译文:她想起,在那科斯塔,最美丽的娇娃,因为不堪时艰, 很快便姿容消退,就像无人护理的花朵一样;绝美佳人很快 也就弯腰驼背,皓齿尽落,一身皂衣,就像老妈妈一样,散 发着火烟和粪肥的臭味。
Thoreau: “A Winter Walk”)
译文:我们沿樵径而上,渐渐的走到山顶;山虽是丘陵, 但也相当高,南边的山坡尤为陡峻,我们站在那边,纵目 南望,底下广阔的风景——森林、田野、河流,可以一览 无遗,一直可以望到远处积雪的山脉。(夏济安译) 赏析:原文主句中主语是“our path”,译成汉语,为了表达 的需要,换成了“我们”。有翻译经验的人曾谆谆以告,英 语句子汉译时,确定好译文的主语是非常重要的,译文的主 语确定好了,以下的翻译也就很顺了。此处译例很好地证明 了这一点。原文的结构是两环相套,译成汉语后,译者依据 人物视点转换的顺序,通过主位推进,安排句子,结构有条 不紊,语气放松。汉语的语言民族风格(语句短小、结构单 纯、关系明朗)在上面译文中可见一斑。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赏析1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鉴赏(一)——————电影片名翻译鉴赏课程目的:电影片名的确定、选择并非无目的、无原则,它是片商和观众之间相互沟通的第一个直接的窗口。
瘪脚的译名通常是见词猜义或死译硬译的结果,常与影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
让学生欣赏鉴别各类电影片名的译本。
通过全面了解片名的来源及其命名特点,引导学生翻译相关影片的片名。
课程内容:1.引导学生概括电影片名的特征片名言简意赅,但信息量大,总摄全片内容。
它们多以名词、短语、简单句出现,其中以短语居多。
2.列举一些令人印象深刻或夺人眼球的成功片名Ghost(人鬼情未了);American Beauty(美国丽人);Windspeaks (风语者)3.电影片名不同译本的鉴赏比对Sound of Music“仙乐飘飘何处闻” VS “音乐之声”Ghost “第六感生死恋” VS “幽灵” VS “人鬼情未了The Lives of Others “别人的生活” VS “窃听风暴”Pretty Woman “漂亮女人” VS “风月俏佳人” VS “麻雀变凤凰”Catch Me if You Can “逍遥法外” VS “猫鼠游戏”4.电影片名翻译的要求(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就片商制片的目的看,他们不仅是借助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达到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促进人际间的交流,还要赚取利润,也就是它必须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影片的经济效益常在于片名对观众的吸引程度,片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房收入的高低。
●如Sound of Music 在台湾曾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就令观众颇为不解。
后该片被译为“音乐之声”,已被广泛接受。
一些奥斯卡经典影片如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也已成为经典之作。
2)信息原则作为片名,虽然客观上要求简练、整洁,但一个字、一个词都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内容,使人一看便可猜出它属于哪类电影。
●the Third Man 曾被译为“第三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爱情旋涡里的三角恋,而本片的第三者其实是指目睹一场凶杀的第三个目击者。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酬刘柴桑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及注释:作者:孟二冬译文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注释(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
人用:指人事应酬。
用:为。
四运:四时运行。
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
牖:窗户。
葵:冬葵,一种蔬菜。
穟:同“穗”。
畴:田地。
(5)不:同“否”。
(6)室:指妻子。
登:通“得”。
赏析:作者:佚名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
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清平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译文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
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
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
这里喻指落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n of honor: 君子
5. Mrs. Higgins: You certainly are a pretty pair of babies, playing with your live doll.(George Bernard Shaw: Pygmalion) 译文:息金斯夫人:你们两个真是一对活宝,玩着你们的活 娃娃。(杨宪益译) 赏析:原文的“a pair of babies,playing with your live doll”,在汉语里逐字逐字地对应“一对活宝,玩着你们 的活娃娃”,刚好也说得通。直译不仅可以,而且传神, 当然不需要变换结构,调整词语了。 另译:希金斯夫人:你们俩真还没长大呀,还玩活娃娃呢。
另译:“不成,不成,别胡来!”老大说,“大庭广众之下, 译文:“不成——不成,你净胡说八道!”大哥说,“在众 跟一群乡下毛丫头跳舞,像什么话!被人看见怎么办?” 目睽睽之下,跟一群乡下毛丫头跳舞!你不怕有人看见吗?”
(张谷若译)
赏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玑兄弟三人在布蕾谷( the Vale of Blakemore or Blackmoor)游历,碰上了结队庆祝五朔节的一群女孩子,安 玑看见姑娘们跳舞没有男伴,想凑热闹,而副牧师打扮的老 大觉得这样有失身份,竭力阻拦,便说出了上面的话。原文 是用教训的口吻说出的,译文也用了教训的口吻,像“你净 胡说八道”等,生动地刻画了副牧师自视甚高、道貌岸然的 神态,而“众目睽睽”( in public)、“一群乡下毛丫头”(a troop of country hoydens)等词语的使用也完全符合副牧师 的地位、身份。此外,译句的结构安排也很自然。
Eliza
6. John is tall like I am the Queen of Sheba. 译文:要说约翰个头高,没那回事。 赏析:“I”当然不是“the Queen of Sheba”,“John”当 然也就不“tall”,原句的比喻虽然在译文中没有得到保存, 但译句的语气、情态却丝毫不让原句。如果将原句中的比 喻译出来,反而有啰唆、晦涩之嫌,毕竟了解“the Queen of Sheba”的汉语读者不多。 另译:说约翰个头高,那我就是古美人了。
8. He lived just outside town and came to the harbor often,looking for a bargain among the small craft.
译文:他住在近郊,常来码头,想捡便宜买条小船。 赏析:“just outside town”译成“在近郊”,是采用了翻 译技巧中的“替代法”。“所谓替代法,就是用同义词、 近义词或以另一角度的措辞来代替以推演法译出的词义, 以适应行文或表意的需要”(《文体与翻译》,第144 页)。“looking for a bargain among the small craft”直 译成汉语就是“在那些小船中找一笔好买卖”,意义含混, 根据上下文,是“He”自己想买船,译成“想捡便宜买条 小船”,既简洁,又地道。
10. On Taiwan there was little grace and less give.
译文:在台湾问题上,双方就没有多少客气可讲了,至于 让步就更说不上了。
赏析:原文使用了“there be”的句型。一般说来,“there be”的句子译成汉语时,大多要另外选定一个主语,这里 译者是将隐含的“between them”中的“them”提出来当主 语。“grace”译成“客气”,“give”译成“让步”,都 很妥帖。注意原句中的“and less give”,在译文中化成了 一个小句,放在译文结尾,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原文的 气势也得到了保留。 另译: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什么客套可讲,更不用说让步了。
经典翻译赏析(一)——单句篇10
1. He was pleased to answer her questions and did not intimidate her. 译文:父亲乐于回答女儿的问题,从不疾言厉色。 赏析:考虑到人物之间的关系,“pleased”译成“乐于”, “intimidate”译成“疾言厉色”,可谓恰当。好的译文,其 选词必精到。 译文:父亲就喜欢回答女儿的问话,从不让她感到威严。
7. From the cemetery no one is brought back. 译文:坟墓里走不出活人来。 赏析:原文是个倒装句,为了强调,将状语“From the cemetery”提前到句首了。“英语的倒装可分为两大类, 即(语法)结构性倒装与修辞性倒装。英汉翻译中处理倒 装的手段是复位或保留倒装”(《文体与翻译》,第54 页)。此处译文保留了原文的倒装形式,在意思、语气上 与原文分毫不差。
2. “No-no; nonsense!’’ said the first. “Dancing in public with a troop of country hoydens - suppose we should be seen?”(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1es)
3. Well, we'll soon show you there are some smarter boys around. 译文:好吧,马上让你见识见识,强中还有强中手。 赏析:译文的精练、生动,归根结底,要通过各种语言手 段来实现。汉语中的成语、俗语,大多承载信息丰富,语 义密集,用在写作或翻译中常能产生精练、传神的效果, 这里的“强中还有强中手”,就是运用俗语达到精练、传 神的例子。“让你见识见识”,也译得极合人物的口气。 另译:好吧,马上就会让你明白,比你精明的人有的是。 好吧,马上就会让你明白,智中更有智中人。 好吧,马上就会让你明白,智者之外有智者。
说明:原译是对的,因为craft这个词单复数同形。很抱歉, 我忽视了这个问题,直到有同学提出来才意识到。
9. “Oughtn’t ye to have thought of that before?”
(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译文:“你事先干什么来着,事后才想起来?”(张谷若泽) 赏析:译成“你怎么事前没想起来”也可以,只是质问的力 量没有上面的译文强。 另译:“你早干么的,怎么现在才想起来?”
4. ...indeed, he was one in whom the ancient Roman honour more appeared than in any that drew breath in Italy. 译文:……确实是意大利当时最有古罗马君子之风的人。
(黄邦杰:《译艺谭)
赏析:原句中的比较级化成了译句中的最高级,因原句本身 就含有最高级的意思,且用最高级表达简洁、直爽。“the ancient Roman honour”译为“古罗马君子之风”,译词功夫 值得赞叹。 ……他确实不愧为意大利当时最具古罗马君子风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