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框架结构图
社会学知识框架图

研 究 对 象
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网络社会学、 社会学领域方面 医学社会学、管理社会学、传播社会学、建筑社会学、 语言社会学、艺术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文化社会学、 信息社会学、…
人类自身过程
妇女社会学、人口社会学、老年社会学、性别社会学、…
人类意识思维
心理社会学、逻辑社会学、数理社会学、…
社会学理论知识框架图示
社会活(行)动 从社会的人 社会组成 社会关系 社会合力 个人社会位置(角色) 个人社会化
从
社会存在状态
内 部
社 会 学 理 论
of
相对静态
ci ol
绝对动态
社会与自然环境
地理社会学、环境社会学、气象社会学、地震社会学、…
分 支 社 会 学 理 论
So
U
ST
社会秩序 社会问题 社会变迁
范 畴 理 论
外 部
社会与自然环境 人群组合结构(群体) 活动集团结构(分层) 地域空间结构(社区) 规则体系结构(规范和制度) 生存方式结构(生活方式) 人类文明结构(社会文化)
社会失范、越轨
(社会现代化)
2021年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人教版)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必修 1)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含义与表示集合基本关系基本运算列举法 {a,b,c,…}描述法 {x|p(x)}图象法韦恩图; 数轴包含关系 相等关系子集; 真子集交集:A∩B={x|x∈A 且 x∈B}并集:A∪B={x|x∈A 或 x∈B}函数 映射概念 表示补集: 定义域 对应关系 值域 解析法 图象法 列表法单调性性质映射的概念奇偶性1定义 图象特征 定义最值上升或 下降图象特征:对称性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根式指分数指数幂指数数与无理数指数幂指数运算性质函数 定义指基 本数 函图象: “一撇或一捺”, 过点(0,1).见教材 P56初 等数性质: 位于 x 轴上方,以 x 轴为渐近线函数定义:(Ⅰ对数对运算性质数与对数函换底公式:数定义: 对数 函图象:位于 y 轴右侧,以 y 轴为渐近线.见教材 P71数性质:过点(1,0)定义:图象见 P77 图 2.3-幂函数具体的五个幂函数特征:过点(1,1),当时在上递增;当时,在上递减。
2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函 数 与 方 程函 数 的 应 用函 数 模 型 及 其 应 用方程的根与 函数零点的关函数零点的存在性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直线上升 指数爆炸 对数增长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幂函数增长速度的比 较。
见教材 P98~1003数学二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的知识结构框架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知识结构框架4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的知识结构框架 第四章 圆与方程的知识结构框架5数学三数学四 本章知识结构如下:本章知识结构如下:6本章知识结构如下:7。
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框架图

⾼中⽣物知识体系框架图⾼中⽣物知识⽹络体系⼀、⽣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程⼆、绿⾊植物的新陈代谢细胞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增殖、分化细胞⼯程细胞结构化学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量元素、微量元素⽐较)化合物(⽔、⽆机盐、蛋⽩质、糖类、脂质、维⽣素、核酸)①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及⾮细胞结构⽐较②⽣物膜的结构、功能及联系③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功能⽐较及其他细胞器的功能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动物细胞培养④动物细胞融合⑤单克隆抗体⑥胚胎移植⑦动植物细胞⼯程⽐较细胞分裂(有丝分裂、⽆丝分裂及减数分裂⽐较)细胞癌变(癌细胞特点、致癌因⼦)细胞衰⽼(主要特征、原因)新陈代谢同化作⽤异化作⽤能量代谢物质代谢酶与ATP有氧呼吸⽆氧呼吸细胞呼吸需氧型厌氧型发酵微⽣物的代谢及调节⾃养型异养型能量⾷物⽔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化能合成作⽤提⾼农作物产量⽣物固氮C 3、C 4植物提⾼农作物光合作⽤效率三⼤营养物质的代谢、营养与健康内环境与稳态选修四、⽣命中的能量知识⽹络:氨基转换成新的氨基酸⽣物的新陈代谢植物的新陈代谢光合作⽤光反应暗反应C 3植物与C 4植物⽔分代谢矿质代谢⽔分的吸收、运输、利⽤和散失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新陈代谢与ATP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机盐、维⽣素⼈和动物三⼤营养物质的代谢氧化分解脱氨基作⽤形成组织蛋⽩糖类蛋⽩质脂质转化为糖元转化为脂肪氧化分解转化为脂肪参与机体构成转化为糖元有氧呼吸⽆氧呼吸细胞呼吸微⽣物与发酵⼯程过程原料和产物条件场所过程原料和产物条件场所微⽣物类群微⽣物的营发酵⼯程光能⽣产者体内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消费者体内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遗体及排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化⽯然料中稳热能活跃的化学能(ATP )呼吸热散失机械能⽣物电能稳定化学能光能渗透势能光合作⽤同化作⽤分解者呼吸燃烧呼吸作⽤四、细胞的⽣命历程、⽣物的⽣殖和发育五、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库进化实质基因频率基因型⽐例纯合⼦性状表现型基因型杂合⼦基因类型概念叶绿体线粒体染⾊体DNA显性基因和陷性基因质基因等位基因和⾮等位基因核基因基因结构双螺旋结构基本单位空间结构化学结构DNA 结构脱氧核苷酸编码区⾮编码区⾮编码区真核细胞基因原核细胞基因内部结构编码区内含⼦外显⼦基因功能表达功能传递功能贮存功能复制场所模板原料产物过程特点转录场所模板原料产物过程意义翻译场所模板原料产物过程意义中⼼法则位置变化突变功能基因分离基因突变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由组合基因交换基因重组概念特点类型意义⼀个概念基因⼯程五⾯应⽤四个步骤三种⼯具⼆个原理⼈类基因组计划遗传病染⾊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六、遗传的基本规律七、⽣物的变异与进化基因半保留复制出现差错准确⽆误遗传变异(传递信息)质基因核基因细胞质遗传 DNA 双螺旋空间结构特点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转录、翻译酶、激素结构蛋⽩调控细胞代谢决定细胞结构(表达信息)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型纯合⼦杂合⼦表现型控制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相对性状控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遗传规律基因分离⾃由组合伴性遗传细胞核遗传变异规律遗传进化的内因新物种三个环节育种(⽅法)⼈类遗传病⽣物的变异表现性(改变)=基因型(改变)+环境条件(改变)可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染⾊体⽔平染⾊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体数⽬变异⾮整倍体:单体、缺体、三体等整倍体:单倍体、⼆倍体、多倍体⼈类遗传病与优⽣基因突变:碱基替换、移码突变等 DNA 基因⽔平基因重组基因⾃由组合基因互换基因拼接(DNA 重组技术)进化⾃然选择达尔⽂⾃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存⽃争(⼿段)→遗传变异(内因、基础)→适者⽣存(结果)原始物种新物种基础:⾃然选择学说进化单位:种群推动⼋、植物⽣命活动的调节九、⼈体及动物⽣命活动的调节概念含量调节植物⽣长发育向性运动研发运动光、温度等因素植物激素⽣长素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促进和抑制作⽤特征产⽣部位感光部位作⽤部位⽣长素细胞分裂素⾚霉素⼄烯脱落酸⽣长与分布⽣长与运输发育与实践微量性两重性敏感性作⽤特征种类作⽤实验探究适应影响胰岛素⽣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植物⽣命活动的调节重要的植物激素及⽣理作⽤向性运动激素调节⼈和⾼等动物⽣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CO 2等的调节激素调节⾼等动物激素调节动物⾏为区别与联系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间的传递反射兴奋的传导⾼级神经中枢的调节⽣命活动和调节⼈体⽣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体的稳态内环境与稳态⽔和⽆机盐的平衡和调节⾎糖的调节⼈的体温及其调节特异性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微⽣物与发酵⼯程内容分离提纯发酵过程扩⼤培养和接种灭菌培养基的配制菌种的选育细胞结构繁殖⽅式菌落的概念和特点细菌微⽣物的类群病毒放线菌孢⼦⽣殖菌丝体的结构结构增殖过程核⾐壳有些具囊膜合成释放吸附注⼊类型意义运⽤⽣物固氮培养基的种类微⽣物的营养培养基配制原则微⽣物代谢的⼈⼯控制发酵的概念和种类微⽣物的代谢微⽣物的代谢调节微⽣物的代谢产物微⽣物群体的⽣长规律影响微⽣物⽣长的因素微⽣物的⽣长微⽣物群体⽣长的测定PH 值温度氧医药⾷品⼯业应⽤发酵⼯程⽣产传统发酵产品⽣产⾷品添加剂⽣产单细胞蛋⽩⼗⼀、⽣物与环境种内互助种内⽃争抵抗⼒稳定性恢复⼒稳定性J 形曲线 S 形曲线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例出⽣率死亡率特征数量增长曲线种群环境⽣物群落⽣物个体⽣态学⽣物因素⾮⽣物因素⽣态因素光温度⽔、CO2、矿质元素等种间关系共⽣寄⽣竞争捕⾷湿地⽣态系统海洋⽣态系统淡⽔⽣态系统森林⽣态系统草原⽣态系统农⽥⽣态系统城市⽣态系统⽣态系统⽔⽣⽣态系统陆⽣⽣态系统类型成分⾮⽣物成分:⾮⽣物的物质、能量⽣物成分⽣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物链⾷物⽹营养结构结构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碳循环氮循环光合作⽤呼吸作⽤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功能稳定性⽣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图(1949——至今)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模范人物: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始标志:1966年,成立中央文革小组(1966----1976)结束标志:1976、10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经济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法制: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社会主义现代化政策:一国两制建设新时期成功实现:1997香港回归1999澳门回归(1978——)统一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86年:制订“863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科教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50年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成功)。
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外交成就70年代2、1972年,中日建交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后2001年,举办上海APEC会议2001年,加入WTO原因:国家的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一单元核心知识能力框架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筹建新中国————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巩固新中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第1课核心知识能力框架图备政治协时间国际意义时间和意义商会议过程国内意义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助教案◆。
初中数学知识点及结构图

初中数学知识点及结构图2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 有理数一. 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3 -4 -(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5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a.即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 n或(a -b)n=-(b-a)n, 当n为正偶数时: (-a)n=a n 或(a-b)n=(b-a)n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6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
生物必修一知识框架图

生物必修一知识框架图I. 绪论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功能、发育以及生命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生物必修一是高中生物的基础学科,主要包括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遗传与进化、生物形态与生活、生物学方法与生物技术四个模块。
本文将介绍生物必修一的知识框架图,帮助读者理清知识脉络。
II.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组成和结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2. 细胞代谢•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3. 遗传物质DNA和RNA•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结构和功能•DNA的转录和RNA的翻译4. 细胞的生殖与分裂•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染色体和遗传的关系III. 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动植物的性别决定和遗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作用2. 生物进化•进化的证据•自然选择的原理•人类的进化3. 遗传的分子基础•生物的DNA序列•基因的表达调控•基因突变和遗传病4. 基因工程与克隆•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转基因生物的应用•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IV. 生物形态与生活1.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动植物体的对比•生物体呼吸、消化、循环、排泄和神经的调节2.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植物的生殖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植物的发育过程3.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结构•动物的无性和有性生殖•胚胎发育和胚胎层次发生V. 生物学方法与生物技术1. 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和观察•比较和分类•统计和推理•模型和理论2. 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分类•基因工程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的原理3. 生物技术的应用•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基因检测和基因治疗技术•转基因作物和克隆动物的应用VI.生物必修一的知识框架图对于学习生物学和备考高考非常有帮助。
通过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和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发育。
初中数学知识点及结构图(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 有理数一. 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
高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

=G
三 种 常 见 的 力
Mm R2
。通常取引力常量 G=6.67×10-11N·m2/kg2。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地球对
物体的万有引力。
弹力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胡克定律 F=kx,k 称弹簧劲度系数。重点是弹力方向的判断,a 绳子弹簧 b 点面,面面,点点模型
粒子性,故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 里的波动性和粒子性都是微观世界中的 意义) 。
为逸出功,
电子最大初动能。
热学、原子物理知识结构图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①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 - - ②分子直径数量级 10 10m,分子质量数量级 10 26kg - ③阿伏伽德罗常数 NA=6.02×10 23mol 1。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实验基础 ①扩散现象;②布朗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 r0=10 10m; r = r0 时,f 引=f 斥;r>r0 时,f 引>f 斥;r<r0 时,f 引<f 斥。 分子动理论 热和功 汤姆生模型 分子动理论 改变内能的 物理过程 物体的内能 能量守恒定律 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结构
力学知识结构图
定义 力 的 概 念 三要素 矢量性 效果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 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 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
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 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合成与分解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