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教案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语句,熟读成诵;2、学生能品味经典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出经典语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使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语句懂得孝顺的重要性,并指导自己的行动;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熟读成诵;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使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语句懂得孝顺的重要性,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古典音乐)简单介绍《增广贤文》:是由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
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
但中心讲的是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
二、授新课1、出示原文。
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1)学生自由试读。
(2)个别试读。
(3)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我们小组来。
(4)按节拍读。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双手。
为你的诵读配上合适的节拍,先试一试。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同学们充满韵味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韵律之美,它的内在之美你们领会到了吗?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3、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意思都明白了,谁现在能够试着来背一背?没事的,通过一些小游戏我们很快就会背过的!高低音(师生、同桌互背)找个别背计时背(4人一组)三、理解思考:1、在这四句话中哪句话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刻?2、通过故事让学生深入思考。
播放视频故事《负米孝亲》四、融汇贯通:1、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爱很深很深,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请同学们静下心来,仔细回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说一说父母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我们的?(学生自由发言)2、可我们平时是怎样来做的呢?做个家务活给父母要钱,一说就是我替你干了什么什么。
增广贤文教案1-9

课题:《增广贤文》一总序第2节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增广贤文》一的原文及译文。
明白书中讲的道理。
教学内容:昔日《闲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贤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农工与商贾,皆宜敦五伦。
孝弟为先务,本立而道生。
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活动广角。
1、朗诵并且背诵。
2、学生讲讲还知道哪些孝敬的小故事。
3、小组合作交流应该怎样对待父母,表演一下。
课题:《增广贤文》二总序第4节教学内容: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二),老师今天在学习新课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知道了什么?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过渡:对了,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最被人们看重的。
父母养育了我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我们要懂得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请看——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小结。
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
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增广贤文》教案

《增广贤文》教案第一章:导入《增广贤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增广贤文》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阅读《增广贤文》的开篇,感受其文学价值。
教学内容:1. 介绍《增广贤文》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历史地位。
2. 朗读并解析《增广贤文》开篇的篇章,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寓意。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中国古代的谚语和俗语。
2. 介绍《增广贤文》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历史地位。
3. 朗读《增广贤文》开篇篇章,如“人之初,性本善”等。
4. 解析开篇篇章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理。
5.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篇《增广贤文》中的篇章进行阅读,并简要阐述其寓意。
第二章:学习《增广贤文》中的智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广贤文》中的篇章,领悟其中的人生智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增广贤文》中的几篇经典篇章,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
2. 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这些篇章的寓意,领悟人生智慧。
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增广贤文》中的智慧。
2. 选取《增广贤文》中的几篇经典篇章,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其寓意。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篇章的理解和感悟。
4. 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强调篇章中的重要人生智慧。
第三章:探讨《增广贤文》中的道德观念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思考道德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选取《增广贤文》中涉及道德观念的篇章,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 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这些篇章的道德观念。
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增广贤文》中的道德观念。
2. 选取《增广贤文》中涉及道德观念的篇章,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其道德观念。
3. 设计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道德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感悟。
5. 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强调道德观念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增广贤文教案完整版

增广贤文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课题:《增广贤文》一总序第2节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增广贤文》一的原文及译文。
明白书中讲的道理。
教学内容:昔日《闲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贤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农工与商贾,皆宜敦五伦。
孝弟为先务,本立而道生。
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活动广角。
1、朗诵并且背诵。
2、学生讲讲还知道哪些孝敬的小。
3、小组合作交流应该怎样对待父母,表演一下。
课题:《增广贤文》二总序第4节教学内容: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二),老师今天在学习新课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知道了什么?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过渡:对了,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最被人们看重的。
父母养育了我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我们要懂得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请看——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小结。
增广贤文 社会事理篇教案

3、联系生活,深入理解。你能通过其他一些事例来证明课文中提出的观点吗?
4、熟读成诵。
(三)课堂小结
授课教师一
授课教师二
教后
反思
教后
反思
课题
社会事理篇
授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2、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先贤面对人生的智慧。
3、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课型
精读课
教具
课件
备课教师
申玲玲
授课教师一
授课教师二
教学过程
教学通案
教学个案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名人名言,学生自读。
2、理解名言中蕴含的人生智慧。
(二)初读课文
1、揭题。
2、初次朗读,了解内容。
3、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4、交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四人小组交流,阐述自己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解决问题。现在,请你带着这些问题再次来轻声地读课文,尝试着解决它们。
2、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经过几遍朗读,相信你对于头脑中的问题,也有了一些想法,四人小组讨论,交换彼此的想法,进行思想的交流,会产生更多的火花。
(2)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讨论、交流。
3、理解名人名言。
经过这一系列的讨论,相信你已经理解了课文中的名人名言,说说看。
(四)品读课文
1、朗读课文。
(1)在理解的基感情也放进朗读当中。
(3)接下来,老师想组织一次简单的比赛活动,比的就是哪位同学课文读得最好最有感情。
《增广贤文》教学设计

《增广贤文》教学设计
《增广贤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增广贤文教案精选版

增广贤文教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课题:《增广贤文》一总序第2节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增广贤文》一的原文及译文。
明白书中讲的道理。
教学内容:昔日《闲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贤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农工与商贾,皆宜敦五伦。
孝弟为先务,本立而道生。
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活动广角。
1、朗诵并且背诵。
2、学生讲讲还知道哪些孝敬的小。
3、小组合作交流应该怎样对待父母,表演一下。
课题:《增广贤文》二总序第4节教学内容: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二),老师今天在学习新课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知道了什么?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过渡:对了,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最被人们看重的。
父母养育了我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我们要懂得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请看——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小结。
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
增广贤文教案1-9

课题:《增广贤文》一总序第2节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增广贤文》一的原文及译文.明白书中讲的道理。
教学内容:昔日《闲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贤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农工与商贾,皆宜敦五伦.孝弟为先务,本立而道生。
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活动广角.1、朗诵并且背诵。
2、学生讲讲还知道哪些孝敬的小故事。
3、小组合作交流应该怎样对待父母,表演一下。
课题:《增广贤文》二总序第4节教学内容: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二),老师今天在学习新课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3、反馈:你知道了什么?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过渡:对了,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最被人们看重的。
父母养育了我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我们要懂得关心父母,孝敬父母.请看——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⑹小结。
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
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课时教学内容: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增广贤文》的原文及译文。
明白书中讲的道理。
2、通过资料的扩展,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谁来说说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和道理?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增广贤文》中的话。
二、自学诗句,感悟诗意1、领读“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自由读一读。
3、指名读,纠正字音。
4、分组读。
5、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两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
三、讨论交流,理解诗意1、“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中“求”、“恨”、“止”分别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谈一谈对这句话的见解呢?师:知足者常乐,终身不为金钱受侮辱;凡事要有节制,适可而止,这样一辈子也不会遭到耻辱了。
2、“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这两句话中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师:有福的人受伤害无非是损失点钱财,无福的人受伤害却要自己去顶。
差错虽很小,但造成的后果却很大。
3、讲故事,明道理。
1、故事一:胡九韶,明朝金溪人。
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
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
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
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
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2、听完故事,请学生结合故事,说说故事说明了什么?3、故事二:西汉时期,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见叛军军心不齐,就采取招抚的办法,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
可汉宣帝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
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4、听完故事,请学生结合故事,谈谈故事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1、那我们联系实际,来说说,你对这三句话的理解?2、让我们牢记这些吧,下面请大家自由背诵。
点人背,分组背,全班背五、课堂总结教学内容: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教学目标:1、通过资料的扩展,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积累了《增广贤文》里的一些名言,谁愿意背一背。
看到你们都跃跃欲试,我们一起津津有味地来背一背,好吗?(学生背)你喜欢哪一条和大家说一说。
二、谈话导入1、前面,大家已经学习积累了很多名言名句,那通过学习,你能谈谈你都有哪些收获吗?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校本课程《增广贤文》(板书)。
三、讲解新课(一)、讲解: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1、我们学习的这一句名言就是:(出示)谁来读读。
2、交流自学。
你对这句话都有怎样的理解呢?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就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说,开始吧。
3、学生汇报。
教师补充:人向高处攀登时总感到自己渺小;人向远处走却总是抱着信心。
4、如何运用。
想一想,什么时候能用上这句话呢?请你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二)、讲解: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1、引入:大家一定熟悉这句话,我们再来看看这句名言,(出示)谁来读读,我们一起读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说一说。
2、读出不同语气。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事经过再三思考,一定会有好处的。
3、结合自身,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三)、讲解: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1、看故事,明道理。
(海伦·凯勒来到时间才16个月,猩红热就夺去了她的视觉.听觉和语言能力。
失去了思维依托的海伦智力十分低下,她看不到五光十色的世界,听不到山鸣谷应,也无从表达她忧郁的心理,但他凭借惊人的毅力,一点点去学,不仅练就了正常人的思维能力,还创造了常人难以达到的辉煌,她掌握英.美.法.德.希腊和拉丁语,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了全美国最受尊敬的文学家,教育家。
当有人问她:“是什么让你这样坚持的走下去?”她说:“因为我一直告诉自己,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2、小结:动口不如动手去干,求人不如自己亲自去办。
3、资料扩展。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
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
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
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四)、讲解: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意思是过去在一起,长大后却各奔东西。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四名名言,你喜欢哪句就试着和同桌背一背。
回家后背给爸爸妈妈听,并说说你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教学内容: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
(有两个人,都住在山上。
那山挺荒凉,是秃的。
第一个挺悲观,一边叹气,一边在山脚下为自己修着坟茔。
第二个挺乐观,乐呵呵的,在山坡上种了好多绿色的树苗。
岁月悠悠。
转眼过了四十年。
第一个人果然老了,就泪汪汪地打开坟茔的门,走了进去,再也没有出来。
第二个人却精神抖擞,在碧树下采摘着金色的丰收。
又过了许多年,第一个人的坟茔前长满了衰草,野狼出没。
那座花果山前却花长开,树长青,满山闪耀着生命的辉煌。
原来,悲观与乐观都是种子。
都能长出情节。
只不过,前者结的果叫无奈。
后者结的果叫甘甜。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过渡:对了,我们要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请看——“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小结。
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
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当你遇到挫折时,你是抱着一种怎样的态度?请说给大家听听。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逆境中要学会释放压力,为自己的生活寻找快乐,你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你一样可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呢?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
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教学内容:墙有逢,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过程:一、明——明确学习内容1、出示:“墙有逢,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增广贤文》中的五句话。
二、知——知晓文章本意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6、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两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
师:墙壁透风,隔墙有耳,要时时提防。
好事不容易传出去,坏事很快便传得到处都知。
贼虽然是小人,但他脑子并不笨,所以我们要小心提防。
君子虽然穷但能安守本份,若小人穷了的话便会胡作非为。
人穷可以活得自在,钱财多了忧虑也多,发愁的事并不少。
三、思——深入思考理解1、这些话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2、老师释疑。
3、师总结。
四、融——与生活融汇贯通1、是的,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做个正直的人,做个君子。
2、学了这几句,联系生活,你有什么感受?五、品——品读深刻的意蕴古人说“贫穷自在”,这个贫穷,是自食其力,能够温饱的贫穷。
这种贫穷,不是饥寒交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穷。
古人说“富贵多忧”,这个富贵,是为富不仁的富,是欺压人民的贵。
这样的富,虽富可敌国,会败在一旦;这样的贵,虽贵比天子,也会自身不保。
为什麽,不仁不义,老天不佑。
教学内容: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让学生了解《增广贤文》一的原文及译文。
明白书中讲的道理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通过学习《增广贤文》,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1、生齐背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指名、生简单说一说上节课所学到的道理。
二、温馨点击1、今天我们来学习几句新的诗句,请大家翻开书页,自己读一读。
哪位同学想读给大家听一听?哪位同学想挑战他? 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读,那就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