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参数和切削用量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刀尖与过渡刃
过渡刃的形式 :
圆弧形过渡刃(修圆刀尖):参 数为刀尖圆弧半径rε。圆弧形过 渡刃刃磨复杂,一般用于半精加 工或精加工,在难加工材料切削 时也常采用圆弧刀尖,以保证刀 尖有足够的强度。
1.8 车刀几何参数选择的综合分析实例 例:图1-40所示是一把用于粗车大、中型铸钢件或锻件用的大切深
粗加工时,切削速度v主要受刀具耐用度的限制,由于ap、f的 值比较大,需核算机床电机的功率是否足够。
当切削速度由刀具耐用度确定时,可按下式计算:
C T mapxv
f
yv
kv
当切削速度受机床功率限制或校验机床功率时,可按下式计算:
6104 PEη Fz
m/min
精加工时,ap、f的值都比较小,切削力较小,一般机床电机 功率足够,所以切削速度主要由刀具耐用度决定。
1.2 后角的选择 例如:加工低碳钢时,粗车时取α0 =8°~10°,精车时 取α0 =10°~12°。加工高强度、高硬度的材料如淬火钢 时,常采用负前角以增加刃口强度,此时,应采用较大的 后角α0 =12°~15°,使刀具刃口保持必要的锋利。
注:当刀具磨钝标准均为VB时,后角 大的刀具由于径向磨损量NB大,刀具 每次重磨后,径向尺寸明显减小,使 加工尺寸变化量大,影响加工精度。 所以铰刀、内孔拉刀等定尺寸精加工 刀具,特别不适宜采用大的后角。
1.3 主偏角的选择
主偏角的作用: 主偏角大小影响刀尖部分的强度、散热条件、径向分力和
轴向分力的比值等。加工台阶或倒角时,主偏角还决定着工件 表面的形状。 主偏角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减小主偏角Κr时,刀刃参加切削的长度增加,刀刃单位长 度上的切削负荷减小,散热条件改善,因此,在不产生振动的 前提下,应选择较小的主偏角Κr。 增大主偏角Κr时,进给力Fx增大,背向力Fy减小,因此, 当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应选用较大的主偏角。
2.4 切削用量确定的具体方法和实例
例 在车床CA6140上按下图所示方式加工外圆,毛坯直径为φ57, 材料为调质45钢,外圆车削后的尺寸φ50×200mm,表面粗糙度Ra
为3μm,试确定粗车和精车时的切削用量。
➢ 尽可能一次走刀切除全部加工余量,使走刀次数最少。 ➢ 当加工余量太大或工艺系统刚性不足或余量很不均匀时, 分两次或多次走刀。
第一次走刀,ap1 =(2/3~3/4)Z 第二次走刀,ap2 =(1/3~1/4)Z
Z为加工余量,加工回转体时应为单边余量。
精加工时ap确定原则:
一般采用逐渐减小ap的方法来保证加工精度,终加工则 根据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和加工方法确定。
2.2 进给量f的确定
粗加工时,进给量的确定主要受切削力的限制, 在刀杆和工件刚度以及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允许的情况 下,同时考虑工件材料和断屑等问题,应尽量选择较 大值。
精加工时,一般切削力不大,进给量主要受表面 粗糙粗限制,一般根据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来选取,具 体数值参见切削用量手册。
2.3 切削速度v的确定
合理确定切削用量是为了提高切削效率、保证加工质 量和刀具耐用度。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 度影响最大,背吃刀量影响最小。综合考虑切削用量对刀 具耐用度、生产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选择时一般遵循以 下原则:
➢ 首先选择背吃刀量ap, ➢ 其次确定进给量f, ➢ 最后确定切削速度v。
2.1 背吃刀量ap的确定 粗加工时ap确定原则:
粗加工时可取大些,精加工时可取小些。加工高强度、高硬度 材料或断续切削时,应取较小的副偏角,以提高刀尖强度。工 艺系统刚性差时,为了减小径向力,以免发生振动,副偏角可
取较大值,如Κr´=30°~45°。
1.5 刃倾角的选择
刃倾角对切削加工的影响:刃倾角λs的正负和大小,影响刀尖部分的
强度、切屑流出的方向和切削分力之间的比值。
过渡刃:刀具主、副切削刃之间磨出一段过渡直线或圆弧刃,统称为 过渡刃。
过渡刃的作用:增加刀尖强度,改善散热条件,降低表面粗糙度。但 过渡刃增大了背向力Fy,容易引起系统振动,所以不宜过大。
过渡刃的两种形式 :
直线形过渡刃(倒角刀尖):特征参数为过渡 刃长度bε和偏角Κrε,通常取bε=0.5~2mm, Κrε≈Κr/2。过渡刃偏角Κrε=0°,称为 修光刃,在大进给量条件下切削时,采用这种 刀刃切削可得到较小的表面粗糙度,但背向力 很大,要求工艺系统刚性好。直线形过渡刃结 构简单,容易刃磨,一般粗加工或强力切削用 的车刀、切断刀、可转位面铣刀都采用直线形 过渡刃。
(2)强化刀尖。由于主偏角较大,刀尖强度受到影响,采取的补偿 措施包括:磨出直线过渡刃(长2~4mm,偏角45°);采用较大的刃口圆
弧半径,rε=1.5~2mm。
3)断屑措施 为了使切削过程顺利,切屑清理运送方便,前刀面上磨出前宽后窄的
圆弧形卷屑槽(与主切削刃夹角为10°),以保证可靠断屑。
2 合理确定切削用量
模块二:切削过程及控制
第三单元 金属切削过程 及控制
五、刀具参数和切削用量选择
注:课件内部分图片、动画、视频为引用,来源不详。
1 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和刀具几何参数
1.1 前角的选择 前角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优点:增大前角,刃口变锋利,前刀面对切屑金属的挤压和 摩擦减少,切削变形和切削力减小,可抑制或消除积屑瘤,有 利于消除振动,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缺点:增大前角对断屑不利,且刀刃和刀头的强度被削弱, 散热条件差,影响刀具耐用度。 选择前角的原则:保证刃口的锋利,并兼顾刃口的强度。 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和具体加工情况等。
强力车刀,这种车刀采用P30硬质合金刀片,试分析这把车刀几何参 数的选用特点。
分析:粗加工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提高效率,在机床功率允许的范围内, 尽量加大ap和f,这就要求车刀刃口尽可能锋利;同时考虑毛坯形状不规 则,余量大且不均,切削时会有冲击,要求车刀刃口要有足够的强度。针 对这把车刀既要锋利,又要强固的要求,其几何参数作了如下选择: 1)保证锋利
精加工应选用 正的刃倾角, 粗加工可以选 负的刃倾角。
λs=0°,切屑沿 前刀面卷曲
λs <0°,切屑流向已 加工表面,有可能划伤 已加工表面
百度文库
λs>0°,切屑
流向待加工表面
1.5 刃倾角的选择
刃倾角正负对刀尖强度的影响:
λs为负值时,刀刃首 先接触工件,保护了 刀尖,不容易打刀
λs为正值时,刀尖首 先接触工件,受到冲 击,容易打刀
1.4 副偏角的选择
副偏角Κr´的作用: 减小副切削刃、副后刀面和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其大
小会影响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刀尖部分的强度。 副偏角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减小副偏角Κr´,使刀尖部分体积增大,刀尖强度提高,
残留面积高度降低,但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增加。 副偏角的选择:
副偏角变化幅度不大。一般外圆车刀取Κr´=6°~15°,
1.3 主偏角的选择
例如:车削细长轴时,取Κr =75°~90°;车削高强度、 高硬度的冷硬轧辊,取Κr≤15°,以提高刀尖强度,减 小单位刀刃长度上的切削力;车削阶梯轴时,为同时车出 台肩端面,取Κr =90°~93°;有时用一把车刀依次车 削外圆、端面、内孔、倒角,此时取Κr =45°;镗盲孔 时使Κr >90°。
正前角曲面带倒棱形:前 刀面在刃口处作出负倒棱, 以增加刃口的强度,改善 散热条件。倒棱宽度br= (0.5~0.8)f,γ01= 5°~-25°,保证切屑沿 前刀面流出,不沿负倒棱 流出。有时为了断屑,在 前刀面上磨出或压出曲线 形的卷屑槽。这种前刀面 既能保证刃口的强度,又 能保证刀具的正前角,广 泛用于车刀、钻头、拉刀、 铣刀等刀具。
1.1 前角的选择
刀具材料对前角选择的影响: 高速钢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好于硬质合金,故相同加工条
件下,高速钢刀具可选较大前角,硬质合金应选较小前角,以保 证刃口强度和抗冲击能力。但前角不宜过小,否则会使刀具锋利 度过度削弱,使切削力增加。 工件材料对前角选择的影响: 切削脆性材料,切屑呈崩碎状,切削力带有冲击性,并集中 在刃口附近,为增加刃口强度,防止崩刃,一般选用较小前角; 切削塑性材料,切屑沿前刀面流动,切削力作用中心远离刀 刃,为使刀具锋利,减小切削力,一般选较大前角。 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切削时产生的切削力越大,刀 头应有足够的强度,前角应越小,反之应越高。
1.6 前刀面形状的选择
负前角形:前刀面可做成单面形和双面形两种。 单面形适用于后刀面上磨损的车刀;双面形适用于前、后
刀面同时磨损的车刀,可以减少刀具前刀面重磨面积,增加刀 片的重磨次数。
负前角形的刀具切削刃强度高,散热好,加工高强度、高 硬度材料的硬质合金刀片多采用这种形式。
1.7 刀尖与过渡刃
车削断续表面或具有 冲击载荷时,一般采 用较大负刃倾角 λs=-5°~-15°, 同时选用正前角,平 衡“锋利与强固”之 间的矛盾,以免背向 力过大。
表1-10给出了刃倾角λs选用值
1.6 前刀面形状的选择
正前角平面形:形状简单、制造方便、 刀刃锋利,但强度较低,常用于单刃、 多刃精加工车刀和形状复杂刀具,如 螺纹车刀、切齿刀具等。
取大前角γ0=18°~20°,刀具锋利,减小了切削力。同时为了减小 背向力,防止系统发生振动,采用了大主偏角Κr=75°。 2)兼顾强固
(1)强化刃口。由于前角较大,粗加工负荷大,必须采取措施对刃 口强度进行补偿。措施有三:一是磨出“负倒棱”,宽0.8~1,前角
γ01=-10°;二是减小后角,刀片后角α0=4°,刀杆后角6°;三是采用 负刃倾角λs= -4°~-6°
1.1 前角的选择
加工要求对前角选择的影响: 粗加工时选择较小前角; 精加工时选择较大前角; 加工成形表面时,刀具前角应小些,以减小
刃形误差。
1.2 后角的选择
后角的主要作用:减小后刀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并配合 前角调整刀具的锋利程度和刃口的强度。 后角对切削加工的影响:增大后角,可减少后刀面与加工表面 之间的摩擦,使刃口锋利。但后角过大,刃口强度和散热条件 会变差,影响刀具耐用度。 后角的选择:后角一般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优选。 粗加工时,刀具承受的切削力较大,并伴有冲击性负荷,为 保证刃口强度,后角应小一些; 精加工时,切削力较小,切削过程平稳,为减小摩擦,保证 已加工表面质量,后角应大些。 加工弹性材料时,工件表面弹性恢复程度大,应取较大后 角以减小后刀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