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应避免使用的药物

合集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累及多脏器的炎症性结蒂组织病。

以皮肤红斑,在面部呈蝶形,不规则的发热,关节痛,多器官受损为特征。

临床分为盘状红斑型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属中医学“红蝴蝶”,“日晒疮”范畴。

一护理1环境:房间应挂窗帘,床要远离窗户,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

2饮食:宜清淡、高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忌辛辣,鱼,虾,蟹及海鲜发物。

(1)羊肉,狗肉,马肉,驴肉,鹿肉等温热之品,会加重病人内热症状,有时还会加重或诱发病情,造成不良后果,故不应食用。

(2) 豆制品狼疮肾炎后期肌酐,尿素氮增高,应禁食,以免加重肾脏负担,菠菜传统认为能发疮,现知菠菜能增加狼疮性肾炎的蛋白尿和管型,并能引起尿混浊和尿路结石。

(3)脱发的患者不宜食用花菜,能加重脱发进程。

(4)香菇,芹菜,草头(马兰,金花菜)能引起光敏感,面部红斑,皮疹者不能食用。

(5)辣椒,青椒,大蒜,大葱,韭菜,桂圆等过热性的食物并不绝对忌口,但不宜多食,常食。

(6)对于长期服用激素而引起高脂血症的病人,应注意少吃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肥猪肉,猪油,猪内脏,鸡油,肥鸭,肥鹅,肥牛肉,羊肉,带鱼,鳗鱼等,含糖的甜食也应少食,糖尿病患者控制主食及甜食。

(7)戒烟禁酒,禁饮咖啡,饮料和冷冻食品。

(8)要注意低盐饮食,多食香蕉,苹果,橙子,西红柿等含钾丰富的水果蔬菜。

(9)注意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药品和食品。

紫河车(胎盘)、脐带、蜂皇浆、哈蟆油、某些女性避孕药均含有雌激素,而雌激素正是SLE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3活动与功能锻炼: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急性发作应绝对卧床休息,关节疼痛缓解后,鼓励患者适当进行锻炼。

有胸闷,心悸,水肿症状者,可取半卧位。

4用药指导:指导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1)免疫抑制剂药类:甲胺蝶呤片注意用药后有口干,咽痛,胃肠道反应,脱发,肝损害,肾毒性,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应在饭后服用,多饮水。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组织而言。

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

药物致病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诱发SLE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保太松、金制剂等。

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潜在SLE患者发生特发性SLE,或使已患有的SLE的病情加剧,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

第二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英钠、异烟肼等,这类药物在应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

这类药物性狼疮样综合征在停药症状能自生消退或残留少数症状不退。

雌激素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

它可以出现在身体任何器官。

中小血管因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抗体直接的侵袭而出现管壁的炎症和坏死,继发的血栓使管腔变窄,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

临床:光过敏:面,手,前臂,颈前充血性斑丘疹,避免日光照射肾约75%病例受累神经系统有25%患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尤以累及脑为多见,故称有此器官受累者为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NP狼疮) .这类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偏摊、癫痛、意识障碍;或为幻觉、妄想、猜疑等各种精神障碍症状。

有NP 狼疮表现自的均为病情活动者系以及肌肉、关节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受损。

本病可以单独存在,亦可出现在其他本病发病率高,多发于 40 岁以上女性。

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的过度应答反应,造成外分泌腺体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使腺体细胞破坏,功能丧失,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表现实验室检查:总补体(CH50)和C3、C4降低,提示狼疮活动(1)血常规检查多数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贫血(2)尿常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中,几乎全部病人的肾脏均有不同程度受累。

当狼疮性肾炎缓解时,尿液少有异常,因此血尿和蛋白尿的增加,反映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存在。

’(3)血沉约90%以上的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血沉增快,并随病情好转与恶化而减慢或增快,因此血沉检查可作为观察病情变化的一项指标。

相关知识缺乏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安全隐患

相关知识缺乏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安全隐患
菌是常见 的病原菌之一f。由于 激素及 免疫抑制 剂的使用 ,抑制 、干 s 】 扰 、掩盖 了结 核感染 的症 状和 体征 ,使临 床表现 不典 型 ,所 以对伴 有不 明原 因的 发热 、盗汗 、乏力 、咳痰 、咯血等 症状 ,应高 度警惕 结核 杆菌 感染 。S E L 患者 避免 到人群 聚 集的地 方 去 ,并应定 期检查
中图分 类号 :R 9 .41 53 2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 7 - 1 4 ( 0 )3 - 2 5 0 1 8 2 1 6 9 0 3 02 - 3
系 统性 红斑 狼疮 ( L S E)是一 种 自身 免疫 性 疾病 ,可侵 犯 全 身 多个 系 统器 官 ,病 程 长 ,难 以根 治。 因患 者相 关知 识 的缺 乏 ,不 能 正 确对 待疾 病及 遵 医行 为欠 缺 ,会导 致严 重 的安 全隐 患 。现将 我 科 20 ~ 09 收治 的3例 系统性 红斑 狼疮患 者 因相 关知 识缺乏 导致病 0 72 0年 8
原 因 ,苯二氮革类 药物 已成 为我 国治疗 失眠症 的主体 ,其 制作工艺成
由表 l 知 ,南 阳 医专一 附 院失 眠 患者 人数 以每年 5 可 %的速 度 递
增 ,6 岁 以上患者 比例呈 下 降趋 势 ,男 女 比例无 显著 差压 。究其 原 0
熟 ,原料来源 广泛且稳定 ,导致其 价格 低廉 。相反 ,新 兴的失眠药较
情 变化及加重 的安全隐患报道 如下。
1 临床资 料
重庆 第三 军 医 大学 大坪 医院野 战外科研 究所 皮肤科 ( 0 0 2 404)
26l临床研 究 2
中国医药指 南2 1 年 1 00 1月第 8 第 3 期 G ie f hn Mein, oe br00V 1 , o 3 卷 3 ud C ia d i N vm e2 1,o. N . o ce 8 3 功 能不同程度 的下降 ,易继发病菌 ,细菌 ,真菌等感染 。其中结核杆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调养要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调养要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调养要点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由人体免疫异常产生的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所导致的多系统累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皮肤、关节、浆膜、心脏、肾脏、血液、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损害,多见于青年女性,女性病人是男性病人的9倍,随着目前医疗手段的提高,尤其是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普遍开展,使本病已从原来的不治之症转为慢性病,病人的10年生存率已达84%以上。

一般而言,在病情的活动期需要住院治疗,有重要脏器累及的要定期住院调整治疗方案,而大多数病情稳定或病情较轻的病人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如果注意个人调护,配合医嘱,注意饮食及适当锻炼则可以获得病情的长期稳定。

健康教育一、饮食指导1.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饮食上需要忌口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有许多诱因,其中光敏感食物诱发狼疮性皮疹较为多见,因此有皮肤损害者要忌食会增加光敏的食物,包括新鲜的菌菇类食品、芹菜、草头(南苜蓿、紫云英)、无花果等;同时由于本病多见阴虚阳亢之证,故同属此类体质的病人当忌食温热性质食品,如肉类中的羊肉、狗肉、马肉、驴肉、鹿肉、牛肉等;植物中的辣椒、青椒、大蒜、大葱、韭菜等;水果中的桂圆、荔枝、火龙果、芒果、橘子、樱桃、桃子等;饮料中的酒类、咖啡、红茶等。

香烟含尼古丁等有害成分会刺激血管壁而加重血管炎应戒除。

再次,有皮疹、溃疡或伴哮喘的病人当根据自身以往经验忌食中医认为会激发病情的“发物”,如鱼、蟹、虾、笋、咸菜、黄苣等。

2.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有什么药物要避免使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病,病人常因其他病情需要而同时服用许多药物,在混合用药上要注意避免会诱发和加重狼疮的药物,以下西药常可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应避免使用,如期苯达嗪、普蔡洛尔、氯丙嗪、丙基或甲硫氧喀唳、金制剂、D-青霉胺、苯妥英钠、异烟肺、链霉素、青霉素、磺胺类等。

另外,某些中药可以引起光敏感,有皮疹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或不用,如补骨脂、独活、紫草、紫浮萍、白菠藜、白芷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常规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常规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各类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本病男女比例为1:7-9幼儿和老年人也可发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伴有疲乏无力、发热和体重下降。

【护理问题】
1.皮肤、粘膜损害
2.营养不良
3.感染
4.出血
5.恐惧
6.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病室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暴露部分。

2.给予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平衡饮食,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观察口腔粘膜情况,指导患者使用漱口水漱口,防止感染。

4.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如激素。

5.指导患者进行关节肌肉活动。

6. 用清水洗脸,禁用碱性肥皂,防止刺激皮肤或引起过敏。

(二)重症患者护理
(1)狼疮脑患者:
1.遵医嘱及时使用镇静剂。

2.使用床档,防止坠床。

3.防止舌咬伤。

4.保证各管路通畅。

(2)狼疮肾患者:
1.遵医嘱使用利尿剂,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给予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限制食盐摄入量。

3.及时准确书写护理纪录。

【健康教育】
1.定期门诊复查,一般4周左右一次,如有病情突变可随时就诊。

2.坚持按医嘱服药,不要随便服药以免诱发过敏反应,
3.避免日光晒:外出时要戴遮阳帽或带太阳伞;注意着长袖衣,以防皮肤过多暴露。

欧洲抗风湿联盟发布系统性红斑狼疮管理指南(全文)

欧洲抗风湿联盟发布系统性红斑狼疮管理指南(全文)

欧洲抗风湿联盟发布系统性红斑狼疮管理指南(全文)《2019年欧洲风湿病联盟系统性红斑狼疮管理指南》于2019年6月发表在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杂志上(表1)。

该指南对治疗目标、治疗策略、用药方案等进行了更新,每一项推荐均给出证据等级、推荐等级及同意率(证据级别由高到低分为1~4级,推荐级别由高到低分为A~D级),以下对该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表1 2019年欧洲风湿病联盟系统性红斑狼疮管理指南指南包括治疗目标、治疗药物、系统受累及共存疾病4个方面。

首先,SLE目前尚无广泛认可的治疗目标。

此次指南中提出了完全缓解的定义(表2),这在临床实践中很难实现,更现实的替代目标是低疾病活动度,有研究表明,低疾病活动度在减少器官损伤累积、预防复发等方面与缓解相当。

除此之外,狼疮国际协作组也提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定义(DORIS)缓解标准(表2),按严格程度从严到宽排序为2019年EULAR完全缓解标准>DORIS停药缓解标准>DORIS 带药缓解标准>EULAR低疾病活动度,主要在激素剂量及医生整体评估(PGA)评分方面有差异。

除整体治疗目标外,指南还明确了LN 的治疗目标,与2012年LN缓解定义类似,并增加了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限(12~24个月)。

同时,指南中还提到,在评估LN的疗效时,尿蛋白的改善(<0.8 g/d)比血尿消失更为重要。

表2 2019年EULAR缓解及低疾病活动度与DORIS缓解定义的比较注:DORIS: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定义;PGA:医生整体评估;BILAG:不列颠群岛狼疮评估组评分;ECLAM:欧洲共识疾病活动度评估在治疗药物方面:①主要更新内容是羟氯喹。

既往推荐的羟氯喹最大剂量为6.5 mg/kg,而此次指南认为5 mg/kg以下眼底沉积风险最小。

关于羟氯喹的适宜剂量目前存在争议。

然而确定的是羟氯喹最大日剂量为400 mg。

红斑狼性肾炎怎么预防?

红斑狼性肾炎怎么预防?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红斑狼性肾炎怎么预防?
导语:在肾病中,狼疮肾炎是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是一种免疫性系统疾病,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多,大家是一定要提高警惕,女性出现该病的几率比
在肾病中,狼疮肾炎是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是一种免疫性系统疾病,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多,大家是一定要提高警惕,女性出现该病的几率比较大,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做好狼疮性肾炎的预防和护理工作,才可以避免该病的发生,那么,狼疮性肾炎怎么预防呢?下面来看看专家的介绍。

如何预防红斑狼疮性肾炎
1、注意药物毒性
与红斑狼疮有关的药物有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甲基多巴、氯普吗嗪及奎尼丁等,尤以前二者为常见。

可能与药物中肼、胺、巯基团有关。

因此对于有狼疮遗传学基础的红斑狼疮患者,应注意到这些药物可能对红斑狼疮患者产生的毒性。

2、避免日光曝晒
紫外线照射加重红斑狼疮性肾炎病情较为常见。

因为紫外线可使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而使抗原性增强,促使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

因此,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在强烈的日光下长时间曝晒,以减少紫外线过度照射造成的肾损害。

3、积极治疗病毒感染
近年实验研究发现,病毒感染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有关。

因此,我们应积极治疗各种病毒感染。

尤其是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这样的"小病",决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风为百病之长",许多大病都是以伤风感冒为始发病因而危害人群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措施及要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措施及要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措施及要点
1.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注意关节肌肉疼痛的程度,观察皮肤、口腔黏膜的变化,肾衰,心衰或心律失常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2.一般护理:
病床应安置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肾功能不全病人,则应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心力衰竭、肾衰竭及水肿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忌食可增强光敏感的食物如芹菜、无花果等(含补骨脂素),烟熏食品和蘑菇等(含联胺基因)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
等刺激性食物。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度适宜,病床应安排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给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肾功能不全时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心衰、肾衰、水肿者,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忌食芹菜、无花果等增强光敏感的含补骨脂素的食物、烟熏食品和蘑菇等含联胺基因的食物,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口腔黏膜损伤和疼痛。

3.皮肤黏膜护理:
户外活动时应避免日光照射,忌用碱性肥皂、化妆品或其他化学药品;定时用漱口液(真菌感染时选用1%~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溃疡处用中药、冰硼散、锡类散等
涂敷或用药膜局部贴敷,促进溃疡愈合。

4.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应定期测量血压,观察血糖、尿糖变化,做好皮肤、口腔黏膜护理,防止骨折,防止病情“反跳”;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要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服用抗疟药要定期检查眼底;免疫抑制剂服药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血象、尿常规、肝、肾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性红斑狼疮应避免使用的药物
在治疗红斑狼疮的过程中,针对特定的器官损害或合并症以及为了消除某些症状,会使用多种类药物,其中有的具有引发药物性红斑狼疮作用,有的能激发具有狼疮素质的人发生特发性红斑狼疮,或使原有的红斑狼疮病情加重。

所以,临床应酌情避免和慎重使用这些药物。

由药物诱发的狼疮称药物性狼疮已知有50多种药物可以诱发红斑狼疮,如: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心得安等;
降压药:肼苯哒嗪、、利血平等;
抗结核药:异烟肼;
抗癫痫药:苯妥英纳、扑痫酮、氯丙嗪、碳酸锂;
抗甲状腺亢进药:丙硫氧嘧啶,甲硫氧嘧啶;
抗生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类、链霉素、灰黄霉素、四环素、磺胺药;
其它:,口服避孕药、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保太松、金制剂。

烟草、氯化乙烯、石棉、硅石等化学物质也可能诱发红斑狼疮。

对已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如有其它药物或方法能替代类似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但病情需要时,也不能因噎废食,应权衡利弊,谨慎使用,毕竟由药物诱发红斑狼疮或使其病情加重的机率很少。

药物致病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保太松、金制剂等。

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潜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特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或使已患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加剧,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

第二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盐酸肼酞嗪(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因钠、异烟肼等,这类药物在应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

药物狼疮的发生可能是机体对药物处理的“乙酰化”快慢不同而造成的,一般来讲,乙酰化快的个体,药物性狼疮的发生率小。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使用某
种药物而使病情加重的危险性并不比正常人群高,而主要与“快”或“慢”乙酰化基因有关,或许我国人群中以“快”乙酰基因为主,故确切的药物性狼疮病例报道不多。

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张鹏 2010-1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