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规则、联储货币政策及

合集下载

货币政策的泰勒法则

货币政策的泰勒法则

货币政策的泰勒法则泰勒法则(Taylor rule)是货币政策的规则之一,是根据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来调整利率的规则,形式非常简单,但在实践中的意义重大,操作性很强。

约翰.泰勒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曾任小布什政府的财政部次长,他于1993年根据美国的实际数据提出了针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被称为泰勒法则。

根据该规则,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联邦基金名义利率的变动趋势,因此,这一法则不仅受到学术界和美联储的重视,也为广大投资者所瞩目。

从沃尔克的前任伯恩斯开始,美联储接受货币主义的单一货币规则,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把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主要手段,在这个时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隔六个星期要为各种货币总量的增长率确定一个目标区间,同时也会兼顾联邦基金利率与美联储确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目标的一致性。

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货币主义学说也暴露其局限性,货币供应量目标难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改用真实利率作为政策工具,则可以将金融市场上的所有资金流动都覆盖在内。

1993年,格林斯潘放弃了执行了十多年的以货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转而实行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新的货币政策体系。

泰勒法则则为这样的货币政策体系转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泰勒通过对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国的货币政策实绩的细致研究发现,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真实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相关关系的变量。

有鉴于此,他认为,调整真实利率,应当成为货币当局的主要操作方式。

名义利率的调整要与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紧密相连,比较的依据是通胀的目标和潜在GDP。

泰勒认为,联邦基金的名义利率要顺应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调整,保持真实均衡利率水平得以实现。

如果产出的增长率超过了其潜在的真实水平,真实利率必须提高;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了目标通货膨胀率水平,则真实利率也应当提高。

从泰勒规则看美联储政策框架的演变与革新

从泰勒规则看美联储政策框架的演变与革新

从泰勒规则看美联储政策框架的演变与革新8月2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发表题为《新经济挑战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评估》的演讲,称美联储将调整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寻求实现2%的平均通胀率长期目标,并更侧重实现充分就业。

这一里程碑式的调整,标志着美联储的利率决策机制迈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期。

泰勒规则及其发展美国国会在《联邦储备法》中,明确规定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长期利率。

基于双重授权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践经验,约翰·泰勒于1993年提出了泰勒规则,以简单的公式描述了通胀水平、产出水平和联邦基金利率之间的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美国经济进入大缓和时期,期间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温和稳定,菲利普斯曲线形态陡峭,因此,在沃克尔与格林斯潘时代,泰勒规则隐含的理论利率水平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高度吻合,泰勒规则对美联储利率决策的解释能力较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制定的联邦基金利率多次偏離传统泰勒规则隐含的理论利率目标,传统泰勒规则的适用性迎来了巨大挑战。

因此美联储官员与经济学家们,根据危机应对的特殊要求和美国经济结构变化,对泰勒规则的变量和参数进行了一系列修订。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相较于价格稳定,当时美联储更为看重经济产出目标,伯南克对传统泰勒规则进行修订,将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从0.5提升至1,潜在通胀目标由2%提升至2.5%。

2012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但失业率仍然高企,美联储主张在经济深度衰退之后的复苏阶段,应相对长时间地维持超低利率。

基于伯南克的鸽派立场,伊文思规则应运而生,将货币政策与就业紧密挂钩,向市场传达美联储注重经济增长(尤其是充分就业)的政策信号,同时,引入经济指标的临界值作为加息的触发标准,承诺在失业率低于6.5%以及通胀率预期高于2.5%之前,美联储将维持零利率水平不变。

2014年耶伦继任后,对劳动力市场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基于此前多轮修订的泰勒规则,耶伦发展出了最优控制方法,使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能够最小化失业率和通胀率与目标值的偏离度。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一、泰勒规则1993年,泰勒提出著名的“泰勒规则”。

l、泰勒规则的含义泰勒规则可以简单的描述为:it,=∏i+r+h(∏i-∏*+gyyt(1)其中,it:名义利率;∏t:当前预期通货膨胀率;r.真实均衡利率,即经济处于潜在增长率和自然失业率状态下的利率;∏*:目标通胀率;yi:GDP缺口,即当前实际GDP偏离潜在GDP的比率;h、gy 为协整系数。

泰勒规则的政策含义为:真实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认为央行在制定政策时应将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其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

具体含义为:①经济中影响名义利率的因素,除了当前预期通货膨胀率(∏t)以及真实均衡利率(r)外,还受预期通货膨胀率与目标通货膨胀率之间差额(∏t-∏*),以及GDP缺口(yt)的影响,如果∏t-∏*=O,y=0则it-∏t=r,即经济处于稳定增长的理想状态;②上述各因素中如果任意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那么货币当局就应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变动贴现,来调节名义利率使实际利率等于均衡利率r。

泰勒规则表达式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像(1)式中那么简单的线性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i=β(it-∏t-r)+μ(2)∏t=IIt-1+α yt-1+et (3)it=gn+gyyt+go(4)其中it、∏t、r、yt代表的意义同上,μt、et为相关系数和均值均为零的随机变量,β、α大于零,gn、gy、go为政策性变量系数,其中gn、gy大于零。

运用计量经济学对以上三个式子进行分析,可以得到gn>1时,货币当局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会使得经济达到均衡状态,gn>1被称为“泰勒条件”。

2、对泰勒规则的评价泰勒规则主张货币政策规则对经济的影响保持中性的原则,将相机抉择和规则性有机结合,以相机抉择增加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对经济进行微调;以规则性确保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有利于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

泰勒规则对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

泰勒规则对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

泰勒规则对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近年来,泰勒规则(Taylor rule)在国际经济政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泰勒规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泰勒(John Taylor)提出的一种计算实际利率水平的经验公式。

它的出现对于制定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提供了一种指导性的参考,下面将探讨泰勒规则对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

首先,泰勒规则为货币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参考框架。

根据泰勒规则,中央银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时,应该考虑通胀率和产出缺口两个因素。

通胀率高或产出缺口大时,中央银行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促进经济增长;相反,当通胀率低或产出缺口小时,中央银行应该采取收紧性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抑制通胀。

泰勒规则的提出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不再盲目,而是基于经济数据和指标,提高了政策的科学性和可预测性。

其次,泰勒规则对于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变得尤为重要。

泰勒规则提供了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框架,使得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可以考虑到经济情况的差异。

通过应用泰勒规则,各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利率政策,避免利率差异过大导致国际资本流动问题。

这有助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减少金融风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此外,泰勒规则还对国际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可持续性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成功的重要标志。

泰勒规则提供了一个平衡经济增长和通胀率的框架,使得经济政策能够在长期内保持稳定。

如果一个国家长期违背泰勒规则所推荐的利率水平,将可能导致经济内外部不平衡,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泰勒规则来评估利率调整的合理性和长期影响,确保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

然而,泰勒规则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泰勒规则是基于经验总结得出的公式,其普适性和准确性并不十分可靠。

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存在差异,因此,泰勒规则在不同国家的适用程度有所不同。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思考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思考

(. 1 中央财经 大学 [ 摘
哲 , 马

财 政学 院 , 北京 108 ) 00 1
金融学 院 ; 2 央财经 大学 冲
要】 随着金 融创新和金融 自由化 的不断发展 , 多国家开始放 弃将货 币 给量作 为 中介 目 , 许 供 标 而改使用泰勒规则
作为指导货 币政策制定与实施 的首选 目标 。由于我 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 , 以及 经济制度等方面的特殊性 , 国目前的具体 我 情况并不适合采 用泰勒规则。现 阶段我 国要采取 的策略应该是 : 改善宏观 经济环境 , 建立统一 、 开放、 高效、 有序 的金融市场,
t dnyo o n n-e t et a , dut ssl bi xc r o tebn sacrigt peii daa s na e ec s r adl gt m i e s r e ajs a e-i it s ut ef h a k codn r c o a n yi o l n f ht o r n r t s al l u y o d tnn l s l
L h, IZ e MA u Jn

Ab t a t sr c :W i e d v lp n ff a ca n o a o n i eai t n ma y c u tis so a i g mo e u p y a ne me it t t e eo me to n n i in v t n a d l rlz i , n o n r tp tk n n y s p l s itr d ae h h i l i b ao e
提 高利率管理水平 , 健全金融监管体 系, 用金融 工程管理技 术 , 运 进行金 融衍 生产品的 交易管理 和风险控制 , 高长、 期利 提 短

泰勒规则及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

泰勒规则及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

Finance金融视线 2018年3月053泰勒规则及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李小文摘 要: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其中泰勒规则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泰勒根据美国的实际经济数据提出的针对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泰勒规则为各国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依据,因此泰勒规则的适应性分析已成为了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制定货币政策时是否可以以泰勒规则为依据进行了分析,通过Eviews软件进行了模型的建立、估计和检验,发现目前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宜以泰勒规则作为依据,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介目标 货币当局 利率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053-03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等银行体系调整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调整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并间接地影响收入、就业、物价等最终目标变量,利率、货币供给量等这些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最初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兴起后,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作为依据,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政策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如果继续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那么政策就会出现重大失误。

因此,90年代起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泰勒规则”作为依据,确立了以实际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美国运用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依据,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泰勒规则及其政策含义1.1 泰勒规则泰勒规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John Taylor 于1993年提出的,泰勒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几个主要工业化国家在1985年~1992年的实际经济数据研究,发现真实利率是唯一能与物价和经济增长率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从而提出了针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

扩展的泰勒规则及其在的适用性

扩展的泰勒规则及其在的适用性

基于扩展的泰勒规则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
为了验证基于扩展的泰勒规则的风险 管理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采 用历史数据测试、模拟测试等方法进 行实证分析。
实证结果
经过实证分析,基于扩展的泰勒规则 的风险管理模型能够提供更准确的预 测和更好的风险管理,从而帮助金融 机构更好地应对风险。
05
扩展的泰勒规则在其他 领域的适用性
扩展的泰勒规则在一般经济政策中的适用性
总结词
扩展的泰勒规则在一般经济政策中具有适用性,可以帮助制定更加准确和有效的经济政策。
详细描述
扩展的泰勒规则是一种货币政策制定工具,它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等变量来决定最优利率。在一般 经济政策中,扩展的泰勒规则可以用于指导政策制定者确定最优利率水平和货币供应量,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
同时,一些经济学家也指出,泰勒规则忽略了 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不确定性和其他重要因 素,因此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情况。
02
扩展的泰勒规则
扩展的泰勒规则的定义
扩展的泰勒规则是一种货币政策模型,它基于泰勒规则并对其进行扩展,以考虑到更多的宏观经济因 素。
泰勒规则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货币政策模型,它根据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来决定利率水平。
扩展的泰勒规则能够反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即中央银行的政策 如何影响实体经济。
基于扩展的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模型
建立模型
基于扩展的泰勒规则,可以建立 相应的货币政策模型,该模型将 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与通胀率、 产出缺口等经济变量联系起来。
确定模型参数
在模型中,需要确定一些参数,例 如利率对通胀率和产出缺口的反应 系数,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历史数据 估计得到。
03
扩展的泰勒规则在货币 政策中的适用性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一、引言货币政策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等目标。

而泰勒规则则是货币政策决策者确定利率的一种标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理论支持性。

本文旨在对泰勒规则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为货币政策决策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二、泰勒规则的基本原理与内容泰勒规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泰勒提出的一种货币政策确定规则,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测度,计算出合理的利率水平,从而指导货币政策决策者进行利率调控。

具体来说,泰勒规则的数学表达式为:r = π + 0.5(P - π) + 0.5(Y - Y*),其中r代表利率,π代表通货膨胀率,P代表通货膨胀目标,Y代表产出水平,Y*代表潜在产出水平。

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泰勒规则将利率水平分为三个部分,即基准利率、通货膨胀偏差和产出缺口,而各部分的权重比例也固定为0.5。

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决策者只需关注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是否达到了目标水平,就可以根据泰勒规则计算出合理的利率水平,从而调节货币政策。

三、泰勒规则的理论基础泰勒规则具有比较牢靠的理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来自于新凯恩斯主义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不仅可以影响短期利率,还可以通过长期利率的预期值,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如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

另外,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稳定市场信心是货币政策决策者的主要任务之一。

泰勒规则恰恰符合这一观点,它可以通过制定透明、稳定的利率调整策略,提高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增强市场信心,从而降低市场的风险溢价,促进经济增长。

四、泰勒规则的实践应用泰勒规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货币政策制定中,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以美国为例,美联储自2003年以来一直使用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诊断工具,通过计算泰勒规则得到合理的利率水平,从而指导利率决策。

另外,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也采用了泰勒规则,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泰勒规则被广泛应用于货币政策的调控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LR #0 N$K #0 "R" #0 J#
$0 $JL $0 RKK #0 J%R #0 NK
;"
注:;" 为回归拟合度决定系数 其结果表明, $ENJ Q $EEJ 年间联储货币政 策操作所得的各项指标与泰勒规则是极为吻合 的,而在此之前的各段历史时期由数据回归所得 的系数值确定的泰勒规则与联储实际货币操作的 拟合度却较差,这说明联储调控货币市场的实际 操作与泰勒规则有较大背离。从实践结果来看,
!"
理 论 园 地
!"#$%&! ’( %)"&*)+"%’)+, (%)+)-& 单位:<
调整时间 $&&’= " >
联邦基金利率 起始点 调整次数
二、对美联Leabharlann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评析S 一 T 美联储货币操作的历史分析 泰勒于 $EEE 年对美国货币市场自 $NJE 年以 来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整理,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方 ($) 中的各个系数作了近似估计 $: 程
$NJE— $E$L $E%#— $EJE $ENJ— $EEJ ; D" D
( 5
R0 ENL #0 ##% #0 #KL #0 #"
."/ .+/
0 $-
)*$
01
)
.3/ ( ) , 2!! ) 0 2 -- ) 0 2 # 其中 - )、! )、 & 所代表的含义同上。# ) 和 1 $、 "4#, 2!、 2 -、 2 2!、2 - 4#。 (
)
)
为相关系数和期望值都为零的随机扰动因素,
5
政策性变量系数,其中
(
实际利率为 "A
)*$
!"#$%&! ’( %)"&*)+"%’)+, (%)+)-& 方程的含义:方程(")实际上即为 67 曲线 的简化形式,表示实际利率(( ) * ! ))与实际产 出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当经济过热使得实 际利率超过实际均衡利率时,投资将下降,从而 降低实际产出,使之趋向于 8! ;反之,在经济 萧条时则会刺激投资,使得实际产出 8 增加并 趋向于 8!。方程 . + / 为价格调整方程,可以看作 是在工资和物价调整滞后假设条件下的理性预期 模型的一个简单表达。方程(3)为政策决策的 依据,亦即为($)式的一般表达。 对一般均衡稳定性的讨论:从长期来看, 9# , #,将(3)代入(")式,可推得 :- ! :; , :- ) ! :! ) , * " . 2! * $ / ! . $ 0 "2 - / .</ 此即为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对于等式最右边 的部分,当 2!4$ 时, :8 ! :=>#,即总需求曲线 ?@ 的斜率为负;当 2!> $ 时,?@ 的斜率为正。 将上述方程所代表的含义反映在图表中,如下所 示:
!"
!"#$%&! ’( %)"&*)+"%’)+, (%)+)-& 对长期均衡目标通胀率的预测:从长期来 看, 结合方 ( 5 P #, >! 5 P > 9 5 P #, 3 5 Q" 5P+ , 程(R),我们可得:" 5 P S + Q D # T ! S D" Q $ T 此即 为由自然法则确定的目标通胀率。根据泰勒的研 究,在美国, D " P $0 R, + P ", D # P $,由上式 得 " 5 P ",结果同上。 (三)对泰勒规则的评析 泰勒($EEE)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美联储在 $ENJ 年至 $EEJ 年间基本上采用了这一规则。哥 伦比亚大学的理查德・卡莱里达($EE%)及纽约 大学的迈克・哥特勒($EE%)的研究也表明,德 意志中央银行自 $EJK 年以来所奉行的货币操作 也主要是以泰勒规则更为复杂的演化形式为基础 进行的。而根据高盛投资公司的 F’B( U’B394, 8’+53. /+**V4 和 I+<’+5 C<)B’+-*<49 三位研究人员 的研究,日本在过去十年中其三个月的短期利率 基本上都是遵循简单泰勒规则进行调控的。以上 种种表明,泰勒规则对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操作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 ’( %)"&*)+"%’)+, (%)+)-&
理 论 园 地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 、 联储货币政策及 我国货币调控问题的思考
李维刚
"# 世纪 &# 年代以来,随着资本市场及其 衍生产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货币数量理 论 ’ () * +, - 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许多经济 学家提出应将其修正为 () * +, . / ( / 代 表资本市场对货币的需求)。这一规则的变化 使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 的稳定关系方面变得更加不确定,于是在 "# 世 纪 0# 年代初主要西方国家如加拿大、英国等都 纷纷放弃了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的货币政策 操作模式,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如韩国及发展中 国家如墨西哥也都转向了利率规则。在这一转 变过程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约翰 ・ 1 ・泰勒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在 $002 年提出 了有名的泰勒规则( 345678 9:6;),为新的货 币政策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这一规则确 立的“中性”原则既秉承了“单一货币增长规 则”的主旨精神,又具有单一货币规则所不具 有的灵活性,因此受到了众多学者的重视,并 为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所接受。本文试就这一 规则的基本原理作简单介绍,对以这一规则为 基础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进行评析,并探讨中国 目前的货币调控。 式: < = * ! = . 8 . > ’ ! = ? !! - . @ 5 5 = ’ $ 泰勒认为,美联储在确定联邦基金名义利 率 < = 时应主要考虑到以下四个因素:$A 当前预 期的通货膨胀率 ! =。这里的通胀率是指由泰勒 定义的购买力的增长率,它不仅与市场上的物 价上涨率有关,也与社会持有的金融资产的财 富效应有关。 "A 实际均衡利率 8。泰勒假定处 于潜在增长率和自然失业率水平下的通货膨胀 率都对应着一个实际均衡联邦基金利率 8。 2A 对当前通货膨胀率 ! =(预期值)偏离目标通胀 率 ! ! 程度的调整项。根据泰勒的研究,在美 国,联邦基金名义利率对( ! = ? ! ! )的反应 系数为 #A B。 CA 对当前实际 DE+ ’ , - 偏离潜在 DE+ ’ , ! - 的百分比率( 5 =)的调整项,其调整 系数也为 #A B。泰勒通过对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从 $0&F 到 $00" 年货币政策的研究发现,美国 实际均衡利率和目标通胀率均为 "G ,于是, 上式变为 < = * ! = . " . #A B ’ ! = ? !! - . #A B5 = 近年来,美联储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等式 所确定的尺度来干预市场的。 泰勒规则政策含义 H 泰勒认为央行在制定政 策时应将利率水平保持中性,使之对经济既不起 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这样经济便可以其自 身的潜能在目标通胀率下持续稳定增长。泰勒规 则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的政策含义:$A 联邦基金 名义利率 < = 要顺应通货膨胀率 ! = 的变化以保持
理 论 园 地
结合通胀率的历史数据,泰勒进一步分析认为, 联储货币政策干预的重要改变(由 D"W$ 变为 D"X $) 是 使 通 胀 率 在 $ENJ Q $EEJ 年 间 比 $E%# Q $EJE 及以前各期更为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S 二 T "# 世纪 E# 年代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 目标规则 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ENJ 年 " 月美 联储宣布不再设定 8$ 目标,而将操作的重点转 向更为宽泛的货币总量指标 8",认为 8" 与经济 活动有更为稳定的关系。但到九十年代初这一关 系也告破裂,$EEK 年 J 月联储理事会主席格林 斯 潘 宣 布 联 储 将 不 再 以 任 何 货 币 总 量 (包 括 8"),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今后将以 调控实际利率作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 段。$EEL 年格林斯潘又提出联储将以“中性” 货币政策来取代前几年以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的 货币政策,在确定和调控实际利率时联储将主要 以实际年经济增长率作为依据。根据格林斯潘 ( $EEK、 $EEL) " 及 联 储 理 事 M0 20 梅 耶 ($EEN)K 的分析,近年来联储主要遵循了以下 三个准则: $0 如果市场上的通胀率偏离了联储 确定的目标区域,则变动名义利率,从而使实际 利率恢复到原来的均衡水平,联储在具体实践中 基本上是按照方程(")所确定的幅度进行操作 的。 "0 实际利率水平的确定应当以长期预测为 基础,并与社会资源的潜在利用率相一致。当资 源利用率提高,亦即经济活动处于扩张期时,联 储则应平稳且有规律地提高利率,而当资源利用 率低于其潜在水平时,则应降低利率。 K0 区别 “可 对待不同类型的经济波动。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 持续性” 的经济波动, 联储应当根据准则 $、 " 通过 规则性的政策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但对意外冲 击, 联储可从权。结合本文第一部分的内容,我 们可以看出,上述联储货币政策正是以泰勒规则 作为理论基础的。 S 三 T 货币规则的政策效果 泰勒规则作为一种货币政策理论,对指导中
一、泰勒规则的含义
(一)泰勒规则的简单表达及政策含义 泰勒规则主要是指央行如何基于目标实际 利率和目标通胀率对本国货币供求进行调控的 货币政策规则。它可以简单地表示为以下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