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一、本文概述中风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而备受关注。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风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旨在整理和标准化中风病在中医领域的诊断方法和疗效评定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参考指南。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推动中风病中医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提高中风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二、中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脑髓神机受损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故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

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髓神机受损。

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痰、瘀。

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

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中脏腑者又有闭证和脱证之分。

闭证属实,脱证属虚。

因邪实内闭而致的闭证当以祛邪为要,不宜滥用扶正,以防助邪为患;因正不胜邪而致的脱证,则当以扶正为先,不宜过用祛邪之药,以防伤正。

闭证和脱证虽有阴阳之殊,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两者又常可相互转化,故临床当注意辨证施治。

中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头颅CT、MRI等,可明确中风病的诊断,并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中风病的诊断,应包括病名诊断、病情评估、病类诊断、病期诊断、证候诊断。

病名诊断依据《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1~9-94)进行诊断。

主症: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病情的工具。

其中包括了上肢活动受限、口舌歪斜、语言障碍、肌力减退、面色苍白、自汗等多个项目。

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

上肢活动不利、受限,肌力Ⅱ-Ⅲ级的患者得2分,而上肢略动或不会动,肌力0-Ⅰ级的患者得4分。

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肌力状况。

口舌歪斜是一种比较明显的症状,患侧口角低垂,伸舌略偏的患者得2分,而口舌歪斜明显的患者得4分。

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语言障碍也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轻度的话只能简单交流,得1分,而重度的则不能表达语言意思,得3分。

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语言能力。

肌力减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轻度的麻木明显,感觉减退,得1分,而重度的麻木较重,感觉消失,得3分。

这样可以更加精确地评估患者的肌力状况。

面色苍白、自汗等症状也可以通过这个量化表进行评估。

面色苍白如纸的患者得2分,而动则汗出的患者得1分。

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最后,这个量化表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中风鉴别诊断

中风鉴别诊断

中风鉴别诊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中风鉴别诊断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店铺带您了解一下中风诊断1.病名诊断(1)主症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

(2)多急性起病。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有两个以上主症,结合年龄、诱因、先兆症状等的特点即可确定诊断。

腰穿、颅脑CT、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2.病类诊断(1)中络偏身麻木或一侧手足麻木,或有一侧肢体力弱,口舌喁斜,言语不利者。

(2)中经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而无神志昏蒙者。

(3)中腑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者。

(4)中脏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喁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言謇或不语。

临床多按有无神志昏蒙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证候辨证论治。

3.分期分级(1)分期①急性期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者最长至1个月。

②恢复期发病2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

③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

(2)分级①轻度中络、中经。

②中度中腑。

③重度中脏。

中风鉴别诊断1.痫病痫病患者虽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但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且多伴有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四肢僵直,两手握拳,双目上视,小便失禁,而一般无半身不遂,口舌喁斜等症,发病者以儿童、青少年居多,且有多次相似发作的病史可寻,与中风病不难鉴别。

但应注意的是少数中风先兆发作的患者,与痫病的发作表现相似,如年龄在40岁以上,首次发作者,应注意观察,并进行脑电图、头颅CT等必要的检查,以资鉴别。

2.厥病厥病患者也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需与中风病相鉴别。

但厥病神昏时间短暂,同时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不利表现。

中风分级标准

中风分级标准

中风分级标准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中断或破裂引起的。

中风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的,而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

为了评估患者中风的严重程度,医生使用中风分级标准。

目前广泛使用的标准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中风分级标准。

这个标准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情况分为5个级别,用于评估患者的中风严重程度。

NIH中风分级标准的5个级别分别为:
1级:无症状。

2级:轻微症状,如轻微的面肌或肢体无力,语言不清或不连贯。

3级:中度症状,如明显的面肌或肢体无力,部分瘫痪,但仍能自主活动。

4级:严重症状,如重度肢体或面肌无力,瘫痪,需要辅助呼吸。

5级:昏迷状态或脑死亡。

NIH中风分级标准的评估基于一系列的神经学检查,如瞳孔反应、肢体运动、感觉、语言和认知功能等。

评估结果用于确定治疗方法和治疗计划,以及预测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

总之,NIH中风分级标准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评估患者中风严重程度的标准,可帮助医生制定治疗计划,预测患者康复和生存率。

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

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

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
中风病的证候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位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分析病变的部位,判断是否是弥漫性、局限性、中枢性还是周围性病变。

再确定病变的具体部位,如大脑半球、小脑、脑干等。

大脑半球的病变表现对侧面瘫、舌瘫、肢体偏瘫与偏盲;小脑病变主要表现剧烈眩晕,站立不稳,眼球震颤等;脑干病变临床表现较复杂,主要为交叉性瘫痪,病灶同侧嘴歪、舌斜,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

2. 定性诊断:根据发病的经过、病情特点和病变部位,分析疾病的性质,是出血性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

两者治疗方法不同,必须辨别清楚。

3. 鉴别诊断:需要与中风病相鉴别的疾病包括痫病、厥证、痉病等。

痫病昏迷时四肢抽搐、呕吐痰涎,或发出异常叫声,醒后如常人。

厥证昏迷时多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不会遗留口眼歪斜等后遗症。

痉病发作时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或见昏迷,但不会遗留半身不遂等后遗症。

请注意,以上诊断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

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
失眠

偶尔出现,多梦
每天失眠多梦
失眠多梦,需服药才能入睡
心烦易怒

心烦偶躁
心烦急躁,遇事易怒
烦躁易怒,不能自止
心悸健忘

偶有心悸健忘
常有心悸健忘
频繁发生心悸健忘
面红目赤

轻微面红目赤
明显面红目赤
目赤如鸠,面赤如妆
咽干口苦

口微干,晨起□苦
口干少津,口苦食不知味
口感时饮水,口苦如涩
舌苔脉象
0分
1分
舌质红
口舌歪斜明显
言语謇涩或不语

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 连贯
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 不成句
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甚 至不能发音
感觉
正常
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
触之感觉减退
触之感觉消失
次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头晕目眩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主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重度(6分)
上肢体活动不随

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
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
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
下肢活动不随

能站立并独立行走
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
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
口舌歪斜

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
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
口舌歪斜明显
言语謇涩或不语
神疲乏力

偶有疲乏
常有神疲乏力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一、病症诊断1、临床症状中风是以面、肢、眼,特别是一侧肢体及脸唇等偏瘫不能运动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神经系统疾病。

其中以上颈发作最为普遍,有的患者颈椎痛、行动不灵活、言语困难、头晕眩恶心、肢体死痉或瘫痪等症状。

2、行为评估a.运动学检查主要检查四肢运动活动能力,检查上肢、下肢的肌力、肌韧带的活动范围、姿势、协调力、痉挛等行为表现。

b.心理检查检查患者的心理症状,评估因病变而引起的精神活动能力及心理反应变化。

3、实验室检查:a.生化检查检查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高敏C反应蛋白等生化指标。

b.神经病学检查神经电图检查和脑电术检查,评价中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程度。

二、疗效评估1、功能恢复程度评估评估中风发病后四肢的运动能力、语言、行走能力的恢复情况,以及精神功能的恢复情况,评估治疗后患者康复程度,治疗效果评估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级良好,表示治疗后能完全恢复患者原始功能,没有遗残和不良影响;第二级良好,表示治疗后患者能大部分恢复原始功能,遗残轻微;第三级中等,表示治疗后患者部分恢复原始功能,遗残较重;第四级差,表示治疗后患者只能体感湿冷和柔软感觉;第五级很差,表示治疗后患者上肢、下肢及面部等失去动作及感觉功能。

2、中风发病特点评估评估患者发病后所出现的症状特征,包括上肢、下肢运动失灵,语言沟通困难,不能独立完成基本劳动活动,行走状态不稳等评估指数,用以反映患者的病情或治疗效果。

3、肢体活动能力评估评估患者出现运动失灵时,肢体活动水平变化情况,从反射、痉挛到柔软活动等,以及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4、组织活性指数评估对患者发病后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等活性指标进行评估,可以反映肌肉功能受损程度,从而可以反映中风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

中风中医疗效标准

中风中医疗效标准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疗效标准
(一)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拟定。

1.改良Rankin量表
0~1分为临床完全恢复或基本完全恢复,临床结局良好。

>1分为临床结局不良。

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治疗后NIHSS评分减分≥5~7分为有效。

或治疗后NIHSS总积分≤1分为临床恢复良好。

3.Barthel指数
100~95分为临床完全恢复或基本完全恢复,临床结局良好。

﹤95分为临床结局不良。

(二)评价方法
1.神志状态:通过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价,E3V4M5表明神志清醒。

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过NIHSS评价。

3.日常生活能力: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

4.病残程度: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价。

5.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评价:必要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评价,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
相关量表进行评价。

如根据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分期、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运动功能状况,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肌张力状况,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评价癫痫,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障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17
• 6.6盗汗 • a、有(2分) • b、无(0分) • 6.7耳鸣 • a、有(2分) • b、无(0分) • 6.8干燥 • a、咽干口燥或两目干涩或便干尿少(2分) • 6.9脉象 • a、弦细或细微(1分)
医学PPT
18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IHSS)
• 1a 意识水平: • 0=清醒,反应敏锐 • 1=嗜睡,最小刺激能唤醒病人完成指令、回答
问题或有反应 • 2=昏睡或反应迟钝,需要强烈反复刺激或疼痛
刺激才能有非固定模式的反应 • 3=仅有反射活动或自发反应,或完全没反应、
软瘫、无反应
医学PPT
19
• 1b 意识水平提问:询问月份,年龄。 • 0=都正确 • 1=正确回答一个 • 2=两个都不正确或不能说
医学PPT
20
• 1c 意识水平指令:要求睁眼、闭眼,非 瘫痪手握拳、张手。若双手不能检查, 用另一个指令(伸舌)。
15
6、阴虚阳亢
• 6.1舌质舌体 • a、舌体瘦(3分) • b、舌瘦而红(4分) • c、舌瘦而红干(7分) • d、舌瘦而红干多裂(9分) • 6.2舌苔 • a、苔少或剥脱苔(5分) • b、光红无苔(7分)
医学PPT
16
• 6.3神情 • a、心烦易怒(1分) • b、心烦不得眠(2分) • c、躁扰不宁(3分) • 6.4热象 • a、午后颧红或面部烘热或手足心热(2分) • 6.5头晕目眩 • a、有(2分) • b、无(0分)
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 1、风证 • 1.1 起病 • a、48小时达到高峰(2分) • b、24小时达到高峰(4分) • c、病情数变(6 分) • d、发病即达高峰(8分)
医学PPT
1
• 1.2 肢体 • a、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分) • b、肢体抽动(5分) • c、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分) • 1.3舌体 • a、舌体颤抖(5分) • b、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医学PPT
8
• 3.3舌体 • a、胖大(4分) • b、胖大多齿痕(6分) • 3.4神情 • a、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2分) • b、表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分)
医学PPT
9
• 3.5脉象 • a、滑或濡(3分) • 3.6头昏沉 • a、有(1分) • b、无(0分) • 3.7体胖臃肿 • a、是(1分) • b、否(0分)
医学PPT
2
• 1.4目珠 • 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 • b、正常(0分) • 1.5脉弦 • a、是(3分) • b、否(0分) • 1.6头晕头痛 • a、头晕或头痛如掣(1分) • b、头晕目眩(2分)
医学PPT
3
2、火热证
• 2.1舌质 • a、舌红(5分) • b、舌红绛(6分) • 2.2舌苔 • a、薄黄(2分) • b、黄厚(3分) • c、干燥(4分) • d、灰黑干燥(5分)
• 0=都正确
• 1=正确完成一个
• 2=都不正确
医学PPT
21
• 2 凝视:只测试水平眼球运动。
• 0=正常
• 1=部分凝视麻痹(单眼或双眼凝视异常, 但无被动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
• 2=被动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不能被眼头 动作克服)
医学PPT
22
• 3 视野: • 0=无视野缺失 • 1=部分偏盲 • 2=完全偏盲 • 3=双侧偏盲(全盲,包括皮质盲)
医学PPT
6
• 2.8口中感觉 • a、口苦咽干(1分) • b、渴喜冷饮(2分) • 2.9尿短赤 • a、有(1分) • b、无(0分)
医学PPT
7
3、痰证
• 3.1痰 • a、 口多粘涎(2分) • b、 咯痰或呕吐痰涎(4分) • c、 痰多而粘(6分) • d、 鼻鼾痰鸣(8分) • 3.2舌苔 • a、腻或水滑(6分) • b、厚腻(8分)
医学PPT
14
• 5.6心悸 • a、活动较多时心悸(1分) • b、轻微活动即心悸(2分) • c、安静时常心悸(3分) • 5.7面色 • a、面白(1分) • b、面白且面色虚浮(3分) • 5.8脉象 • a、 沉细或迟缓或脉虚(1分) • b、 结代(2分) • c、 脉微(3分)
医学PPT
医学PPT
23
• 4 面瘫: • 0=正常 • 1=最小(鼻唇沟变平、微笑时不对称) • 2=部分(下面部完全或几乎完全瘫痪,中
医学PPT
4
• 2.3大便 • a、便干便难(2分) • b、便干三日未解(3分) • c、便干三日未解以上(5分) • 2.4神情 • a、心烦易怒(2分) • b、躁扰不宁(3分) • c、神昏谵语(4分)
医学PPT
5
• 2.5面目呼吸气味 • a、声高气粗或口唇干红(2分) • b、面红目赤或气促口臭(3分) • 2.6发热 • a、有(3分) • b、无(0分) • 2.7脉象 • a 、数大有力或弦数或滑数(2分)
医学PPT
12
5气虚证
• 5.1舌质舌体 • a、舌淡(3分) • b、舌胖大(4分) • c、胖大边多齿痕或舌痿(5分) • 5.2体态声音 • a、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1分) • b、语声低怯或咳声无力(2分) • c、倦怠嗜卧(3分) • d、鼻鼾息微(4分)
医学PPT
13
• 5.3汗 • a、稍动则汗出(2分) • b、安静时汗出(3分) • c、冷汗不止(4分) • 5.4二便 • a、大便溏或初硬后溏(1分) • b、小便自遗(2分) • c、二便自遗(4分) • 5.5肢体 • a、手足肿胀(2分) • b、肢体瘫软(3分) • c、手撒肢冷(4分)
医学PPT
10
4血瘀证
• 4.1舌质 • a、舌背脉络瘀张青紫(4分) • b、舌紫暗(5分) • c、有瘀点(6分) • d、有瘀斑(8分) • e、青紫(9分) • 4.2头痛 • a、头痛而痛处不移(5分) • b、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7分)
医学PPT
11
• 4.3肢体 • a、肢痛不移(5分) • b、爪甲青紫(6分) • 4.4面色 • a、脸下青黑(2分) • b、口唇紫暗(3分) • c、口唇紫暗且面色晦暗(5分) • 4.5脉象 • a、沉弦细(1分) • b、沉弦迟(2分) • c、涩或结代(3分) • [附加分]:高粘滞血症(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