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心理学概论

合集下载

《军事心理学绪论》课件

《军事心理学绪论》课件
此外,军事心理学还可以通过心理训 练和干预提高指挥官的领导力和决策 能力,优化战斗指挥的效果。
05
军事心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
心理战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
心理战的新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心理战面 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需要 应对各种新型的宣传和心理攻势。
应对策略
建立完善的心理战应对机制,提高心 理战防御能力,加强心理战研究和人 才培养,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案例三:未来战争中的人工智能与心理战
总结词
未来战争中,人工智能将在心理战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更加精 准的心理干预和作战效果评估。
详细描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军事心理学领域 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未来战争中,人工智能将 能够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和智能算法,准确判断敌军的 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为心理战提供更加精准的干预 手段。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作战效果评估,为 军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一发展趋势将对军事心理 学产生深远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军事心理学绪论》ppt 课件
• 军事心理学概述 • 军事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军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 军事心理学在战争中的作用 • 军事心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 • 军事心理学案例研究
01
军事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军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军事领域 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
特点
以军事人员和战争环境为研究对 象,强调心理因素在军事活动中 的作用,旨在提高军事人员的心 理素质和战斗力。
军事心理学的重要性
提高军事人员的心理素质
促进军事决策的科学性
军事心理学通过对军事人员的心理活 动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其心理素质 ,增强应对战争和压力的能力。

军人心理学

军人心理学

军队心理学之我见军事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原理及方法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军事心理学家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研究过程与其他分支心理学所涉及的内容并无太大的差异,其差异仅仅在于该研究是在军事环境中对军事对象实施的。

因此,它也含有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一些领域,主要有人事心理学(有关人事上的选拔、分类、任命),学习心理学(训练等),实验心理学,人的因素研究,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及组织心理学等。

根据兵种的特点,军事心理学又可分为航天与航空心理学和航海心理学。

航空与航天心理学除研究一般军事活动的心理规律外,还研究宇航员的意志和品德的培训,在失重、超重条件下的心理变化及适应能力等;航海心理学则要研究在长期离开陆地情况下的心理变化,海上战斗和舰艇操纵中的特有心理学问题。

世界各国的军事心理学研究都属于保密的范围,只有在失去军事价值的时候,才能够公开发表。

军事心理学是从普通心理学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

当时由于美国已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鉴于当时的形势,与会的一些实验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学如何为国防服务的问题。

历史上将这次会议及讨论视作军事心理学研究的开端。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有军事心理研究所。

一般说来,该类机构中除了聘用专职的军职心理学工作者外,还雇佣一些兼职的非军职心理学工作者。

军事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测试、训练、实验、人的因素、临床社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

[1]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

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

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军人心理学

军人心理学

(五)军人职业活动特点的影响 军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的心理问题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 它的职业活动特点对于军人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 要表现为: 1、危险性大。军事行动充满了危险性。 2、时间紧迫。在战争和平时执行特殊任务(抢险求灾等)中,需 要部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3、负荷过度。军事活动中大强度的训练, 4、情况不明。在战争条件下,敌我双方往往封锁消息,隐真示假, 迷惑对方。由于情况不明军人心理就会缺乏安全感,产生紧张、 焦虑、不安的感受。 5、活动受挫。在军事活动中遇到挫折,伤亡事故,这都会使军人 产生挫折感,导致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 6、职责压力。军人有强烈的责任心,期望尽职尽责,出色完成上 级交给自己的各种任务。
(一)人格障碍及其特征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缺陷或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平衡 、不协调, 表现为人格特征偏离正常状态。它是介于正常和精神病之间 的边缘状态。 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人格障碍的人一般意识是清醒的,认识能力也保持完整。 第二, 一般能正常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理解自己的 行为后果。 第三,人格障碍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且矫 治困难。
三、 军人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
(一)心理自动调适法 1、压抑作用。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常将自己那些不能被意识接 受的欲望和行动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2、投射作用。投射作用就是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 行为,加诸于他人或其他事物,以保护自己,并以此为自己的行 为寻找借口。 3、文饰作用。文饰作用是一般人运用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御。当挫 折发生的时候,为避免或减低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或维护自尊起 见,而给自己的行为一种“合理化”的解释。 4、补偿作用。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些不足和缺陷而感到 挫折时,试图用其他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 5、升华作用。升华作用是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 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转化为高层次的需要 和行为。

军人心理学教案

军人心理学教案
军人心理学教案
目 录
• 军人心理学概述 • 军人心理特征分析 •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 • 军人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策略 • 战时军人心理干预与救治措施 • 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军人心理学概述
军人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军人心理学的定义
军人心理学是研究军人在军事活 动中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和心 理规律的科学。
为每位军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其心理状况、咨询记录和评估结果
,以便跟踪服务和个性化指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宣传册、讲座、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军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其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军队教育体系,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军人掌握 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果断性
在关键时刻,军人需具备果断决策 的能力,以迅速应对各种情况。
军人的个性特征
自信
军人通常具有自信心,相信自己 能够完成任务和应对挑战。
责任心
军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对自己 的行为和结果负责。
团队合作精神
军人需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战 友协同作战,共同完成任务。
03
CATALOGUE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
康复治疗
通过艺术治疗、音乐治 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 促进军人身心康复。
战时心理干预的注意事项与伦理问题
注意事项 确保干预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与军事指挥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
战时心理干预的注意事项与伦理问题
• 关注军人家属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
战时心理干预的注意事项与伦理问题
01
伦理问题
军人需保持情绪稳定,以 应对高压和紧张的工作环 境。

心理学在军事战略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军事战略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军事战略中的应用在现代战争中,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已经不再局限于经典的兵力对抗和战术技巧,也包括了心理战的重要性。

心理学的应用在军事战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军事战略中的应用,并阐述其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一、士兵心理状态的调整战场环境的紧张和残酷易导致士兵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感。

心理学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通过心理训练和心理疏导来调整士兵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战斗力和适应能力。

训练中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士兵克服恐惧、消除压力,提高自信心和应战能力。

此外,心理学的干预也能够帮助士兵更好地应对战争的创伤和压力,预防和治疗战斗后综合症(PTSD)等心理障碍,保障其身心健康。

二、敌方士兵的心理研究为了有效地对付敌方军队,了解敌方士兵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心理学在军事战略中的应用就体现在对敌方士兵的心理研究上。

了解敌方士兵的思维方式、行动规律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军方制定更精确有效的战术,从而获得战场上的优势。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心理测试、行为观察和心理分析等,可以为军事情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决策支持。

三、心理战的实施心理战是一种通过渗透和影响敌方士兵心理,瓦解其意志,达到战术目标的战争手段。

心理学在心理战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技巧,军方可以实施激励、威慑、欺骗等心理战术,有效地干扰和打击敌方心理,削弱其抵抗力和战斗力。

同时,心理战术的施展也需要考虑并利用对敌方士兵心理的准确洞察,以选择最有效的心理战策略。

四、军队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培养作为军队的领导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的应用在军事战略中也包括对军队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培养。

军队领导者需具备冷静、果断和灵活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战场上的复杂情况和压力。

心理学培训和心理辅导可帮助军队领导者提升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对部队士兵的激励和引导能力,并有效地处理军事行动中的心理问题。

总结心理学在军事战略中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战斗力的提升和战术的制定上,还能够通过士兵心理状态的调整、敌方士兵心理研究、心理战的实施和军队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对整个军事行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4版年度军人心理学3

2024版年度军人心理学3
军人职业具有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等特点,要求军人具备高度的自我控制、 坚韧不拔、勇于牺牲等品质。
心理素质要求
军人需要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情绪稳定性、意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心理素 质,以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和任务要求。
2024/2/2
8
战争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
战争环境的压力
战争环境带来的生死考验、极端环境、长期分离等压力因素, 可能导致军人出现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
16
心理训练的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
内容
心理训练主要包括认知训练、情感训 练、意志训练和个性训练等方面。
方法
实施步骤
心理训练通常按照“评估-制定计划实施训练-评估效果”的步骤进行,确 保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心理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如心理疏导、 心理暗示、心理激励、心理剧等。
2024/2/2
17
提高军人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措施
完善心理健康评估机制
定期对军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解 决心理问题。
强化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遭遇重大挫折、心理创伤等军人进行及 时干预,避免心理问题恶化。
20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 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 军人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
现状
当前,军人心理学在军事领域中的地位 和作用日益凸显,各国军队普遍重视军 人心理选拔、心理训练和心理战等方面 的研究与实践。
2024/2/2
5
军人心理学在军事领域中的重要性
提高战斗力
通过心理选拔和心理训练,提高 军人的心理素质和作战能力,从
而增强部队整体战斗力。

军人心理学课件

军人心理学课件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增强军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幸福感。
有效沟通的技巧
军人需要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积极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等,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沟通
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军人需要了解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会识别和处理压力,避免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
提高应用性与实效性
重视心理健康的普及与推广
加强军人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军人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和辅导,帮助军人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为军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支持,促进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家庭关系与沟通
研究军人家庭面对的压力和应对策略,如战时家庭的压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等。
家庭压力与应对
03
军人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训练
通过系统的、有目的地设置情景和组织活动,促进军人心理技能的发展,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心理培养
培养军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意志品质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战斗力和任务完成效率。
社会心理学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未来战争的特点及对军人心理的影响
研究未来战争的特点及其对军人心理健康、战斗力和任务绩效的影响。
未来战争中军人心理学的挑战
应对未来战争的心理训练
研究如何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军人的心理适应性,增强战斗力和任务绩效。
未来战争中军人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研究如何针对未来战争环境中军人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促进军人身心健康。
情绪调节的方法
军人需要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如认知重构、放松技巧、积极情绪等,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军事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

02
战争中的心理因素分析
战争中士兵的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
士兵在战争中面临的心理压力
• 高强度训练和战斗任务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 面临生死和战友牺牲带来的心理创伤 • 战后心理创伤和战斗应激反应的持续影响
士兵应对心理压力的策略
• 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 学会心理调适,减轻心理压力 • 寻求心理支持,进行心理康复
战后指挥官的心理调适与压力缓解
战后指挥官面临的心理压力
• 战争中的责任和使命感带来的心理压力 • 战后对战争结果的反思和总结带来的心理压力 • 社会和家庭对战争经历的心理压力
指挥官心理调适与压力缓解
• 加强心理训练和心理素质教育,提高指挥官的心理素质 • 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指挥官走出心理阴影 • 提供社会和家庭支持,帮助指挥官重返社会和家庭
心理训练与心理素质教育在战争中的应用
心理训练在战争中的应用
• 提高士兵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 培养士兵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恢复能力 • 提高士兵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
心理素质教育在战争中的应用
• 培养士兵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 提高士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培养士兵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04
军事心理学在战争中的意义
• 提高战争的胜算 • 减少战争中的伤亡和损失 • 促进战后社会的心理康复与重建
军事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军事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 深入研究战争中的心理因素和心理策略 • 注重心理训练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应用 • 加强国际军事心理学合作与交流
未来展望
• 军事心理学将成为战争研究和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学科 • 心理战和心理防御将成为战争中的重要策略手段 • 战后心理康复与心理重建将成为战争关注的重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1.前言 (1)1.1军事心理学的概念 (1)1.2 军事心理学的分类 (1)1.3 军事心理学的特征 (2)2.西方军事心理学的发展 (2)2.1 美国军事心理学发展 (2)2.2 英国军事心理学发展 (3)2.3 德国军事心理学发展 (4)3.中国军事心理学的发展 (4)2.1 起步阶段 (5)2.2 低谷阶段 (6)2.3 健康发展阶段 (6)4.总结 (9)参考文献 (10)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美国、英国和德国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军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同时对我国军事心理学发展过程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和军事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军事心理学历程发展思考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ilitary psychology’s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Germany, at the same time, military psychology’s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ur country are also reviewed, summarized the military psychology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military psychology development.Key words:military psycholog;process ; development ;thinking1 前言1.1军事心理学的概念著名军事心理学家Driskell和Olmstedt (1989)曾说:“可能没有任何组织或机构会像军队那样与心理学科的成熟和发展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

”Edgar M. Johnson(1991)也讲过这样句话:“军事心理学只有把焦点集中于军事应用上,它才真正是独一无二的学科。

”军事心理学(military psychology)以满足军事需要为目的、从军事作业环境出发,注重军队内部文化特点,解决部队实际问题;它既不是建立在一套系统的理论上,也不是一套常规性技术总和,而是心理学原则、理论和方法在军事环境中的应用。

军事心理学是一门广阔而复杂的学科,几乎涉及心理学各个门类,但它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接为解决特殊军事问题服务。

1.2 军事心理学的分类军事心理学按为军事服务的内容分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军事人员心理选拔、军事人因学、特殊军事环境与军人适应、军队领导与组织、军队临床心理、心理战和特殊军事心理学问题等。

“实际上,军事心理学所涉及的内容都同时存在于民用领域。

”因此,军事心理科学,既不是建立在一套独立的理论系统上,也不是一套常规技术的总和,它起源于军事应用,也始终服务于这个应用领域。

军事心理学将研究焦点聚焦在军事应用上,它是心理学原则、理论和方法在军事环境中的应用。

军事心理学是门广阔而复杂的学科,几乎包括所有心理学专业门类。

军事心理学是个应用性强、研究范围广、多学科交叉、需要集团作战的研究领域。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先驱,又为心理学理论性研究提供了最好的“实验室”;它从心理选拔起步,又成为现代军事科学发展的伙伴。

1.3 军事心理学的特征由于军事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它又完全是门独立的学科。

首先,它研究的是特殊军事问题与特殊人群;第二,即使在和平年代,军事行动也通常是在异常的环境中实施,有一定的危险性;第三,军事活动负有特殊使命和责任;第四,军事活动强调武器装备与人类认知的有机协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

因此,军事心理学强调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它始终以提高军事人员活动效能和军事组织工作效率为目标。

同时,军事心理学在特殊环境、健康促进、太空探险、群体心理、急性应激、物质滥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等领域,为现代心理学研究开创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验室”。

2 西方军事心理学的发展1879年,现代心理学起源于西方。

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大批心理学家应征人伍,所以他们有机会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军队中的问题,迅速催生了军事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1915年,艾尔廷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军事心理学的著作—《战争心理学》,标志着现代军事心理学的诞生。

2.1 美国军事心理学发展自美国心理协会主席Yerkes博上会同美国陆军军医总署心理学部编制了著名的陆军α测验和β测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170多万军人实施测评,标志着心理学在军事领域中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美国陆军军务局人员测评处编制的“陆军普通分类测验”(Army General Classification Tes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对1200万军人进行了测验,为军事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即,特殊军事人员筛选、军事领导者、军人士气、小团体凝聚力、武器装备工效学、特殊军事环境与应激、物质滥用、战俘心态、女军人心理等问题逐渐收入军事心理学家的视野。

美国军事心理学始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研究伊始,美国的军事心理学便是在实用原则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各军事院校就将军事心理学列为教育训练的正式课程。

二战爆发后,美国又将军事心理学研究委员会改为实用心理学部,动员所有的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和其他研究机构进行军事心理学研究。

美国军事心理学在这一时期得到飞快发展,完成了大约500多个不同内容的军事心理学研究项目。

与此同时,还动员了2000多名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人伍,并短期集训了9000名心理工作者从事军事训练、作战心理指导和人事管理等应用心理的研究工作。

二战以后,特别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后,美军吸取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目前,美国对作战心理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

如对军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以及情感和意志在作战中的作用;作战时如何吸引敌人的注意,怎样才能使敌人对已方宣传深信不疑,如何使敌人改变态度;作战时造成军人心理紧张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调适等都有较深人的研究。

许多成果都在战争中得到了验证。

美军的基层官兵的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牧师,美军的牧师制度始建于1775年,目前约有军中牧师3000名,平均每700人配备一名牧师。

牧师在军队中起到了“精神支柱”的作用,他们通过宗教服务鼓舞士气、凝聚人心,通过宗教意识灌输来增强军人的职业责任感,通过宗教活动来掌握军人的真实思想、协调化解军队内部的各种矛盾。

除此以外,美军还有现役心理学家1000多名,行为科学专家2100多名。

美军在军一级设立战斗应激职业医疗队,由47名成员,其中5名精神病医生,1名临床心理学家,28名行为科学和精神病学专业的军士,6名社会工作军官及数名护士和行政官员组成。

在师一级成立了心理卫生组,编制5人,其中精神病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军官各一名,是战时军人心理保障工作的骨干力量。

海湾战争后,美军进一步总结其心理战部队在战争中的表现,更加注重了现代战争条件下军人心理的研究。

由于美军对军事心理的重视,人才众多,军事实力的雄厚,加之投人的经费、人员充足,军事心理学研究处于西方国家前列。

2.2 英国军事心理学发展19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英国军事心理学思想脱离普通心理学的研究谱系而独立在战争中应用,如英军进行多种多样的“心理战”,用以辅助军事上的行动;同时还组织大批心理学家和军方人员系统研究心理在作战中的作用,战争对军人、居民心理造成的影响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以后的年代里,英国军事心理学研究强调实用化。

首先是制定了选拔新兵人伍的心理测验方法和量表。

其次是对某些特殊工作条件下军人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等问题进行了试验和研究。

如英国军事心理学家研究发现,17%的参加过海湾战争的英国老兵患有“海湾战争综合症”。

现在,英军每个基地均有救护战斗应创伤的医疗组织,如野战精神医疗队、社区防治队等。

其长驻基地的社区防治队一般由2名精神病医生、3名护士、1名临床心理学家和1名社会工作者组成。

另外,特别是关于战时如何对敌人施加精神影响、怎样有效地进行“心理战”的研究成果最为明显,总结了一整套心理战的原则和方法。

近几十年来,英军十分重视现代战争对军人心理的影响,并广泛吸取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军的军事心理学研究成果,使军事心理学研究,尤其是实用性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2.3 德国军事心理学发展德国对军事心理学的研究,从19世纪末开始趋向于理论化、系统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的一些专设部门就利用军事心理学的理论为帝国主义战争服务。

德国的军事心理学研究机构和人员,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成果,对如何进行军队的管理,如何提高军事训练的效果,以及战时军人的心理状态、特点,可能出现的影响军人正常活动的心理现象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战失败后,德国的军事心理学研究随着法西斯主义的活动加速了发展。

德军在其最高指挥部内设立心理学部,并成立了相应的心理实验室。

二战后,西德的军人心理学发展较快,对现代战争条件下军人心理活动分析、士兵训练和教育中心理学的应用,特别是对核爆炸情况下,士兵心理变化以及现代战争条件下心理战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出版了《训练时心理过程产生的特点》以及《德国心理战》等著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中国军事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军事心理学传人我国,肖孝嵘、周先庚、桑灿南等著名心理学家对军官团体智慧测验、军人情绪、军队人事心理、心理战、伞兵心理测验和航空心理等进行了研究,出版了《军事心理学》、《军人心理卫生》、《心理作业》、《军事领导心理》、《军队人事心理》等一批著作。

但这些初步的研究只是昙花一现,在解放后,军事心理学长期处于空白阶段,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兴起和发展。

军事心理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期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3.1 军事心理学起步阶段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至90 年代初是我国军事心理学的起步阶段,召开了全军性心理学研讨会、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心理学研究组织、创办了军事心理学刊物、涌现出《军事心理学》、《战士心理学》等一批军事心理学研究成果,心理学登上军校课堂,展现了军事心理学研究在中国发展的好势头。

解放军出版社和黑龙江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战士心理研究》和《战士心理学》两本著作,并翻译出版了前苏联的《军事心理学》和《军事心理学与教育学原理》以及《美国军人心理学》。

建立了军事心理学研究实体:1985 年成立了军事心理学学术研究组织的筹备组———中国社会心理学军事专业协作组。

1986 年全国性的中国军事心理学研究协作中心、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军事专业委员会成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