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党员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3篇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1《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自20xx年颁布以来,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干部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干部队伍状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要求。
本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中央决定重新修订并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通过对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学习,主要有一下几点体会:一、新修订的《条例》进一步强化了选人用人的科学性修订后的《条例》,体现了中央对干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行了改进完善,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推进干部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做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
《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解决干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落实到选拔任用工作中去,建设高素质的党政干部队伍,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修订的《条例》明确了好干部的标准20xx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要求,并明确了好干部的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以此为重要遵循,修订后的'《干部任用条例》在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和资格方面,突出了理想信念要求,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要求,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要求,加强道德、作风修养的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实绩的要求。
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为政之要,在于用人。
选好干部用好人,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能否做到用人公道,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选拔干部要突出“公道”二字。
一、用人公道,就必须出于公心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要想做到用人公道,必须出于公心。
所谓出于公心,就是心要放得正,水要端得平,要顾大局,识大体,看德才,重政绩,讲党性,一把尺子量到底,不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
具体来讲,一是公道正派。
敢于打破“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现象,选人时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从党的事业、工作大局、集体利益出发,不掺杂个人恩怨,选出的干部能够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并经事实证明能够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这才是用人上的公道。
二是光明磊落。
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而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完全应该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
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方面必须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公与私的关系解决好了,就能站得正、立得直,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就会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三是宽容礼让。
宽容理让,就是不能在“私”字上打注意,不能在“利已”上做文章。
作为领导干部要有容人之量,比如:不能因为工作上意见分歧而影响干部的提拔使用等等。
这里讲的宽容礼让,是在坚持党性原则前提下而让,是为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和共同的利益而对同志的宽容礼让,不是无原则地迁就。
四是清白为政。
为政清廉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
“只有身洁净,才能腰杆硬”,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清正廉洁,只有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才能坚持公道,才敢于坚持执政为民,一心为公。
这样,选出的人才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考验,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选人的人和被选的人才会受到最大多数人的欢迎,干部群众才会认为公道。
2019年整理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感悟7篇.doc

2019年整理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感悟7篇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做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
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工干部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
组工干部作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具体执行者,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岗位的特殊性要求组工千部必须将“公道正派”的精神品质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全过程。
以举贤荐才的气量,提升政治品格。
古人云“经世之道,识人为先;举贤荐才,为政之要”。
举贤荐才是组工干部的应尽之责。
擦亮慧眼。
邓小平同志说过,善于发现、团结和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也觉得人才重要,但总感慨身边无人,人才难觅。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发现人才。
他们或者是对人求全责备,以瑕掩瑜,或者是选人视野不宽、择人渠道不畅等等。
开放心灵。
思想解放了,框框破除了,干部人才就在面前了。
领导干部选人用人一定要论资历而不惟资历,坚持德才兼备而不求全责备,对特别优秀的还要敢于大胆提拔,委以重任。
扑下身子。
实干是成长进步的最好阶梯。
组工干部要振奋精神,瞄准目标任务,以奋发有为、夙夜在公的精神状态,苦干、实干、巧干,干在实处、干出成效、赢得掌声,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品德用在为民服务上,把才干用在创新发展上。
要转变作风,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干部,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优秀人才。
以正道正气的雅量,提升职业操守。
正道正气是组工干部最大的德。
立场坚定。
组工干部能不能经受住当前复杂形势的考验,能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是我们能不能坚持好公道正派的基本前提。
公正无私。
要能够诚实守信,讲信用、守信誉,只有选人的人公正无私、诚实守信、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选出德才兼备、靠得住、有本事的千部,才能有效预防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清正廉洁。
南宋学者吕祖谦曾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党员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党员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最根本的要靠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
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我党在新时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培养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制度保证。
明确用人标准。
习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深刻阐释,揭示了好干部的本质特征,高度概括了好干部的质量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新的《干部任用条例》将好干部标准写进了总则,丰富发展了“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时代内涵,为干部成长明确了努力方向,也为干部选拔提供了基本遵循。
突出党管干部。
党管干部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在选拔任用干部的七条原则中,党管干部作为首当其冲的一条原则,并且强调党组织从干部动议初始环节开始,就要充分发挥把关作用。
有些地方出现的简单以票取人、以分取人的现象。
新的《干部任用条例》,明确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规定,要求党组织不得回避矛盾,要切实发挥党组织把关作用。
完善民主推荐。
民主推荐干部,是我党在干部工作中走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举措。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干部民主推荐票被作为选举票对待,以票取人的现象比较严重,党组织的把关作用被民主推荐票“绑架”。
一些干部害怕丢票,工作中搞中庸之道,当“老好人”;有些干部平时不务正务,拉圈子、搞帮派,争取民主推荐的“感情票”,导致民主推荐结果失实。
新的《干部任用条例》,将推荐结果从“重要依据”改为“重要参考”,与发挥党组织把关作用正好一致。
改进干部考察。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各种原因,干部考察中很难发现干部的缺点,座谈对象只说优点不说问题,造成考察材料“千人一面”,不能为党组织了解任用干部提供参考,有时还造成一些干部“带病提拔”,群众反响很大。
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心得

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心得《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心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是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提升自身水平的重要途径。
本次学习,我从多方面对《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思考,对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有所领悟与收获。
一、深刻认识到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性干部选拔任用是党的建设事业的重要环节,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干部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中坚力量,干部队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永葆生机和党的事业能否顺利进行。
干部选拔任用涉及到全党全国、全局全时期的大事,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细化。
二、了解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与方法《干部任用条例》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应遵循公道正派、公开公平、公正廉洁的原则。
深入学习条例,我认识到干部选拔任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化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服务意识,坚决实施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从行政能力、业务能力、政治品质、道德品行等多维度、多方面全面评价干部,实行分类选拔,确保党和人民对干部的信任不受损害。
同时,《干部任用条例》对于干部选拔任用方法也有具体规定。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选拔任用干部应按照公平竞争、管理规范、程序正当、信息透明的原则进行;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优先考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充分发挥德才双优人才的作用;要讲究激励培养、能上能下,注重实践锻炼,以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方法搞好激励引导、激励支持和激励评价等工作。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学习《干部任用条例》不仅仅是学习心得,更是一次深深的思考。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干部,我们必须坚持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和道德修养,以仆人精神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服务群众,服务党和国家的事业。
我们必须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腐败和特权思想,做到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并且始终以民众祖与用户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心得体会(推荐五篇)

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心得体会(推荐五篇)第一篇: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心得体会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心得体会近年来,区工委在干部的管理、提拔使用、培训、监督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在科级以下干部轮岗交流方面力度不大,使得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干部无法流动,往往是进一个单位后“从一而终”,工作经历单一,视野狭窄,工作热情逐渐减退,工作方法简单,时常凭感觉凭“经验”办事……面对日新月异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这些干部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显然越来越力不从心。
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加大科级以下干部轮岗交流力度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实行科级以下干部轮岗交流,是新时期区工委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和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优化整合干部资源,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促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给工作和事业带来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举措。
加大科级以下干部轮岗交流,有利于干部素质的提高。
科级以下干部十年甚至二十年长期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上工作,由于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导致干部思想僵化、视野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缺乏兴奋点和创新意识,加之经历单一,工作易被动、片面、老一套,对工作切实产生不利影响。
而轮岗交流,使干部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任务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迫使干部迅速转换角色,更加自觉地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增添新的本质,适应新的需要。
加大科级以下干部轮岗交流,有利于干部成长进步。
科级以下干部长期在一个部门工作,容易使干部产生自满情绪、滋生惰性,甚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轮岗交流对干部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可以促使干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改变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造就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个性,并激发潜能、增强活力。
同时也能把干部培养成“多面手”、“万事通”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实行科级以下干部轮岗交流,有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臵。
区工委组织人事部要在全面掌握、科学分析科级以下干部年龄、学历、专业、性格、能力状况的基础上,把干部这个人才资源合理优化配臵,真正把干部轮岗交流到能够适应胜任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
2019年党员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3篇

2019年党员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三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体会感想【篇1】毛主席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从严。
从严治党,首先要体现在干部选拔和任用上。
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根据近年来干部工作形势和干部队伍状况的变化,对以前的《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了修订。
《条例》明确规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办法及扩大民主、强化监督等实体性和程序性的内容。
认真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以优秀领导干部为榜样,不断鼓励自己前进。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条例》既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规章,也是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基本依据。
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
《条例》第九章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应当科学规范测试、测评,突出岗位特点,突出实绩竞争,注重能力素质和一贯表现,防止简单以分数取人。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有利于组织部门更好地发现和使用干部,拓宽识人选人视野,促进干部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批千部凭自身能力和本事,走上了合适的领导岗位,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过去封闭式、神秘化的操作方式为“在多数人中选人”和“由多数人选人”的“阳光”作业方式,把整个干部选任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打破了“熬官者”的梦,阻断了“跑官者”的路,封闭了“买官者”的门,扩大了选人用人民主,有利于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过去临时考察任用干部为建立完善后备干部库,使一批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暂时未进入公选和竞争岗位的比较优秀的干部进入了组织部门的视野,建立了后备人才档案,储备了后备人才资源。
2019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2019年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干事创业,首在用人。
为发挥人才作用,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近期,中央政治局重新修订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该条例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选人用人工作最新实践成果,衔接最新相关新政策新法规,回应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有效推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对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为政之本在于人。
干部的培养选拔好坏只在毫厘之间,要真正跳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用人不当的误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条例要求,真正做到守正出新,把好选任关卡。
1、“守正”当守制度之正。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能不能选出好干部,能不能用对干部,关系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
不可否认,在一些地区的干部选任中,依然有些德才平平、钻营取巧的人比不跑步要、踏实干事的人“进步”相对较快。
正确看待干部的进退留转,让用人机制成为干部选拔培养的“助推器”,要完善考察制度,在干部考察过程中擦亮双眼,多渠道、多角度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全方位、立体式呈现干部的“三维影像”,作为选任重要依据;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功能,从任职长度、社交广度、能力深度等角度综合深入地评价干部能力;要强化问责制度,坚决制止“突击”“带病”干部的选拔培养,正风肃纪,选人既要选好更要选准,让“唯亲”“唯绩”不再成为选拔干部的唯一标准。
2、“守正”当守处世之正。
“守正”首先要“守心”,做一个笃信正直之人,规范自身言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做到自身的强大,才能通过选拔的“强力筛”,留下来成为真正的“种子选手”。
比如,某地干部利用生日索要微信红包和祝福,酒后失言“不给就踢群”,经调查后被要求作深刻检查。
索要红包虽金额不大,但影响极差,败坏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这枚“种子”的个体质量着实令人咂舌。
古语有云“德之不厚,行之不远”,笔者认为,为人处世前提必须是自身德才兼备、内外兼修,要常修公道之心,不唯唯诺诺,敢于直言;要常修诚信之心,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趋炎附势;要常修谦虚之心,谦卑谨慎,端正处世态度;要常修豁达之心,不被得失荣辱所困,洒脱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党员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三篇)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体会感想【篇1】
毛主席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从严。
从严治党,首先要体现在干部选拔和任用上。
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根据近年来干部工作形势和干部队伍状况的变化,对以前的《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了修订。
《条例》明确规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办法及扩大民主、强化监督等实体性和程序性的内容。
认真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以优秀领导干部为榜样,不断鼓励自己前进。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条例》既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规章,也是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基本依据。
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
《条例》第九章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应当科学规范测试、测评,突出岗位特点,突出实绩竞争,注重能力素质和一贯表现,防止简单以分数取人。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有利于组织部门更好地发现和使用干部,拓宽识人选人视野,促进干部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批千部凭自身能力和本事,走上了合适的领导岗位,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过去封闭式、神秘化的操作方式为“在多数人中选人”和“由多数人选人”的“阳光”作业方式,把整个干部选任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打破了“熬官者”的梦,阻断了“跑官者”的路,封闭了“买官者”的门,扩大了选人用人民主,有利于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过去临时考察任用干部为建立完善后备干部库,使一批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暂时未进入公选和竞争岗位的比较优秀的干
部进入了组织部门的视野,建立了后备人才档案,储备了后备人才资源。
这不仅有利于尽早培养后备干部,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更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励干部努力学习、参与竞争,从而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真正形成“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局面。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作为新时期干部任用工作的一种创新方式,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党的干部路线的贯彻执行和整个干部队伍的稳定。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贯彻了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
对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对于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体会感想【篇2】
中共中央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随着公开选拔的经常化、制度化,今后公进的力度将愈来愈大,公选干部在干部任用牛的比例会愈来愈高,参加公选和公选落岗的干部会愈来愈多,公选落岗者的开发利用课题也就愈来愈迫切地摆到了各级组织部门的面前。
对此对公选成果开发利用我有以下体会:一是提高公选效益的迫切需要。
由于公选程序的特殊性、内容的广泛性、组织的严密性、参考人员的不确定性等原因,每次公选组织部门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选拔为数不多的岗位目标者,众多的报名者与极少的上岗者形成了“千军万马过公选独木桥”的强烈反差,导致了公选的投入与产出比明显失衡。
二是保证公选工作正常开展的动力源泉。
随着公选结果的公布,一大批报考者纷纷落选。
由于没有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少数干部群众对落选者有的冷嘲热讽,有的背后议论,有的对落选者的能力水平表示怀疑;部分准备不充分的落选者自己也觉得技不如人,情绪低落,甚至一些距最终胜出只有一步之遥的考生,也有“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之感。
据调查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参加过公选的同志,对公选的关注度降低,信任度下降,同时也使得他们周围的亲朋好友
对公选也产生了怀疑观望的态度,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将直接导致公选报考者的减少,而报考者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公选的质量,影响到公选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拴心留人的重要举措。
人才具有流动性、共享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近几年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现象日趋明显。
中国加人WrO后,各地对人才的
争夺将更加激烈,如果我们不及时对公选落岗者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这批人或“孔雀东南飞”,或流失到外企,或因外地公选成果开发利用力度大而另择高枝,那我们有限的人才资源将更加捉襟见肘。
四是选拔后备干部的有效载体。
近几年,不少地方采取了公开选拔后备干部的办法,进一步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公选的成本较高,这项工作一时还难以推开。
如果在参加过公选的优秀年轻干部中,挑选一批进入后备干部人才库,既可选出后备干部,也能降低选人成本。
五是完善公选环节的有益补充。
目前,公选己基本形成了宣传发动、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试、体格检查、组织考察、决定任用、任用公示和岗前培训等九个环节,开发利用作为公选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拓展公选内容,提高公选效益,使得公选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起到了补充和完善公选环节的作用。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体会感想【篇3】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总章程,是新时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是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制度保证,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提供几点意见建议。
完善培养干部工作机制。
结合花岗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制定干部选拔培养专项规划,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培养机制,选派一批干部到上级相关部门进行跟班学习锻炼,充实自身,下派一批干部深入到扶贫、大建设等工作的最前线,担任分工村干部,到村级挂职锻炼,帮助他们在重要的岗位上接受考验、砥砺品格、创造业绩。
培养起用优秀年轻干部。
不定期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进行经常性的个别谈
心谈话,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并综合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及领导干部重大活动的表现等情况,为选用优秀年轻干部提供依据和参考。
集中选拔后备干部,制定《花岗镇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实施方案》,动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为村级工作储备好优秀人才。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严格对照《干部任用条例》选人、用人,形成组织完备、科学规范、保障有力、原则性强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干部任用条件和职数,规范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办法,形成干部进、管、出相配套的管理机制。
进一步规范程序步骤,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组织程序,任何一个规定的环节都不少,防止“程序空转”和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