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

合集下载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区别1最显著的区别是产生条件的不同:水土流失必然是流水作用较强或多暴雨,土质疏松或因坡度重力致使土壤容易被冲洗侵蚀,最终引发“水〞和“土〞的流失。

荒漠化那么是风力作用较强的地方,原生植被稀少,由于加倍干旱或人类垦殖采伐致使原生荒漠扩大,原有的林地、耕地、草地退化,有向荒漠开展的趋势。

2因为成因的不同也造成了二者多发区的不同:水土流失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域,荒漠化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域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域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转变进程。

正因为如此,但凡具有发生沙漠化进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

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域。

广义荒漠化那么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乃至半湿润地域自然环境退化〔包括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进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1994年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中,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旱〔arid〕、半干旱〔semi-arid〕和亚湿润干旱〔drysubhumid〕地域的土地退化。

该概念明确了3个问题:①“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开展的;②“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域,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这就给出了荒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散布范围;③“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宽广的全世界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的作用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的作用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的作用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0年第11期丛俊良1我国水土流失概况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类型区分为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和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又可分为五个二级类型区,即: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土石山区。

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又可分为: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和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

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包括北方冻融土侵蚀区和青藏高原冰川侵蚀区两个二级类型区。

全国七大流域和内陆河流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区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中,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可以说黄土高原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量3700吨平方公里·年,最严重的地区高达5-6万吨平方公里年,每年从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三门峡以下的泥沙达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每年淤高10厘米。

目前,下游河床高出地面3-10米,最高达12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悬河。

每年虽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加高河堤,但河堤越加越险,后患无穷。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130-1750吨,平方公里·年。

东北三省和内蒙部分旗盟的水土流失达18.5万平方公里。

其中黑土区虽属缓坡,但多为长坡,雨量集中,雨强大,土壤也容易流失,土壤侵蚀模数每年达6000—10000吨平方公里。

内蒙、新疆与东北西部的风蚀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沙漠与戈壁东西绵延近万里,气候干旱。

因风沙危害,土壤沙化、碱化,危及西北、东北及华北各省。

2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水土流失的首要后果是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严重的是水源枯竭,河道断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使土壤蓄水量减少。

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的30-50%,空隙是水份存在的空间,是涵养水源的关键,由于土壤随水而去,贮水空间就随之丧失,土壤的蓄水量也因此减少,从水文角度讲,增强了径流的年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

水土保持防治工试题及答案(题库版)

水土保持防治工试题及答案(题库版)

水土保持防治工试题及答案(题库版)1、填空题土粒划分标准,悬移质粒径小于()mm;蠕移质大于0.5mm。

正确答案:0.22、填空题风蚀中的起尘风速是()m/s。

正确答案:43、多选梯田按土地利用方(江南博哥)向可分为()。

A.水平梯田B.农田梯田C.林木梯田D.水稻梯田E.果园梯田正确答案:A, B, D, E4、填空题国外水土保持起源于土地复垦。

我国源于()年。

正确答案:19405、问答题水行政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哪些措施?正确答案:水行政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1)要求检查单位或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2)要求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就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关情况作出说明;(3)进入现场进行调查取证。

被检查单位或个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查封、扣押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及施工机械设备等。

6、多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根据治理措施本身的特性分为()。

A.工程措施B.林草措施C.沟壑治理措施D.风沙治理措施E.耕作措施正确答案:A, B, E7、单选沟头防护工程分为蓄水式和()两类。

A.泄水(排水)式B.台阶式C.陡坡式D.沟埂式正确答案:A8、多选沟道治理工程包括()等。

A.沟头防护工程B.谷坊C.拦沙坝D.淤地坝E.小型水库工程正确答案:A, B, C, D, E9、多选风力侵蚀指风力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飞扬、跳跃、滚动和堆积,并导致土壤中细粒损失的过程。

A.土粒B.矿物质C.有机物D.沙粒E.生物正确答案:A, D10、单选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分为()三大类型区(一级区)。

A.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B.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C.水力侵蚀、冻融侵蚀、混合侵蚀D.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正确答案:A11、填空题今后需从制定政策,完善执行监督体系和加强执法力度,摸清全国矿物水土流失情况,建立信息库,开展科技研究开展()。

水土流失概念及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

水土流失概念及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

水土流失概念及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
连米钧
(卫辉市水利局 ,河南卫辉 453100)
摘要“: 水”和“土”是水土流失的两个流失主体 ,水土流失归根结底是土地表层的侵蚀和水的流失。水土流失强度分级 标准应同时包括两个流失主体强度指标 。我国目前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做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不仅混淆了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且也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和不严肃的 ,有必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笔者认为 :水 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应该体现同时含有两个流失主体的强度分级标准 ,缺一不可。
对水土流失一词中的“土”不能仅仅指生长生物的 土壤 ,还应包括土壤母质、岩屑等地面其它组成物质和 各种养分物质 。对于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除了水力 、 风力、重力、温度等自然力外 ,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如开 矿 、修路 、毁林开荒等行为改变原地形地貌 、损坏了地 表植被 ,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或加剧了水土流失 ,那么人 类的不合理活动也应该称为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 。
> 15 000
1) C 为植被覆盖度 ; H 为年风蚀厚度。
212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的弊端
21211 目前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的片面性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没有全面反映水
2001 年第 1 期 连米钧 :水土流失概念及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 27
(二) 风力侵蚀为主类型区 (1)“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 :包括青海、新 疆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陕西 、黑龙江等省区的沙漠戈
壁和沙地 。
(2) 沿海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 :主要在山东黄泛平 原 、鄱阳湖滨湖沙地及福建 、海南滨海区 。
(三) 冻融侵蚀为主类型区 (1) 北方冻融土壤侵蚀区 :主要在东北大兴安岭山 地及新疆的天山山地 。

水土保持术语 (超清)

水土保持术语 (超清)

一、综合术语水土流失: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水的损失:大于土壤入渗强度的雨水或融雪水因重力作用而沿坡面流失的现象。

水土流失类型:根据引发水土流失的主要作用力的不同而划分的水土流失类别。

水土流失形式:在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水土流失所表现出的不同方式。

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比较集中,年土壤侵蚀量超过相应的容许土壤流失量的地域。

水土流失面积: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和轻度以上的土地面积,亦称土壤侵蚀面积。

水土流失规律: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与其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容许土壤流失量:根据保持土壤资源及其生产能力而确定的年土壤流失量上限,通常小于或等于成土速率。

对于坡耕地,是指维持土壤肥力,保持作物在生长时期内能经济、持续、稳定地获得高产所容许的年最大土壤流失量。

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洪水、干旱和风沙灾害,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

水土保持措施: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工程、植物和耕作等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的总称。

水土保持设施: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各类人工建筑物、自然和人工植被、以及自然地物的总称。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按照水土流失规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实现对流域(或区域)水土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的活动。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为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水土流失防治活动。

小流域:面积不超过50km2的集水单元。

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预防、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地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最佳配置,实现从坡面到沟道、从上游到下游的全面防治,在流域内形成完整、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既在总体上,又在单项措施上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达到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流域内水土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水土流失防治活动。

水土保持学

水土保持学

第一章绪论一、水土保持学概念:研究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以及运用综合性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从而保障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门新的自然学科。

二、对象及内容:1.各种水土流失的形式、分布和危害;小流域径流的形成与损失的过程;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的自然特点和土壤侵蚀的特征2.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3.水土流失与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方法;研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规划原则与方法4.水土保持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1.分布范围广,面积大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3.土壤流失严重四、水土流失危害: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2.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3.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4.生态恶化,加剧贫困程度五、水土保持学与其他学科关系:1.同自然基础科学的关系:气象学、水文学、地质学、土壤学等2.同应用科学的关系:农业科学、林业科学、水利科学和环境科学第4章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素一、土壤侵蚀概念1.土壤侵蚀:指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土壤及其母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2.土壤侵蚀量:指土壤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

3.土壤侵蚀速度(土壤侵蚀率):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量。

4.土壤流失量:是土壤侵蚀量中被输移出特定地段的泥沙量。

二、土壤侵蚀分类1.按土壤侵蚀的速度,可分为正常侵蚀和加速侵蚀。

正常侵蚀:无人类活动干扰;纯粹的自然因素引起地表侵蚀;侵蚀速度缓慢,流失量小,对土壤及其母质破坏极小;参与土壤的形成过程,改善土壤肥力。

加速侵蚀:人类活动破坏陆地自然状态,如毁林开荒、毁草种植等;土壤侵蚀速度大于土壤形成速度;土壤肥力下降2.以人类出现时代将土壤侵蚀分为古代侵蚀与现代侵蚀。

古代侵蚀:时间:人类出现以前的地史时期;形式:构造运动与海陆变迁;结果:形成现在的地貌轮廓。

现代侵蚀:时间:人类出现后;形式:人类生产活动;结果: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活动侵蚀规模和速度逐渐增加,从而限制人们的生产经济三、土壤侵蚀动力与分类促进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内营力(内力)和外营力(外力)内力:地壳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褶皱运动、断裂运动),岩浆运动和地震外力:(水力、风力、重力、热力、混合侵蚀力)。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 人为因素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 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 ①植被的破坏 •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 ③开矿
水土流失的危害
• 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 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 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一)冲毁土地,破坏良田 • 由于暴雨径流冲刷,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坡面和耕地越来越小。 • (二)土壤剥蚀,肥力减退 • 由于水土流失,耕作层中有机质得不到有效积累,土壤肥力下降,裸 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 肥力下降,据试验分析,当表层腐殖质含量为2%~3%时,如果流失 土层1cm,那么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地上就要流失腐殖质200t,同时带 走6一15t氮,10-15t磷、200-300t钾。 • 此外,水土流失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也带来一 系列不利影响,它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表层结皮,抑制了微生物 活动,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有效供水,降低了作物产量和质量。
• 重力侵蚀Gravity erosion:是指地表土石物质受到地震、 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海浪、风、冻融、冰川,人工 采掘和爆破等任何一种应力作用时,在自重力为主的作用 下,失去平衡而产生破坏、迁移和堆积的一种侵蚀过程。 常见于山地、丘陵,河谷和沟谷的坡地上。 • 发生的条件:①土石松散或滑动易破坏;②土石临空坡度 陡,表面土石外张力;③地面缺乏植物覆盖,又无人工保 护措施。 • 影响:重力侵蚀破坏耕地、掩埋庄稼;摧毁城镇、村庄和 厂矿;破坏交通道路、通讯设施和渠道;堵塞河流,并为 河流和泥石流提供固体物质,间接地造成河流治理困难。
03

中国水土流失分区

中国水土流失分区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风沙区的范围1、风沙区主要包括二大区域。

一是“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

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以北地区,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风力侵蚀强烈,荒漠化严重,沙漠蚕蚀绿洲,直接危害农、林、牧业。

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周围地区。

面积187.6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0%。

特点:本区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风力强劲,风沙活动频繁而强烈2、二是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

该区域主要是江、河、湖、海岸边沉积的泥沙,干燥遇大风形成并逐步扩大,造成掩埋各类生产用地的危害。

风沙区的建设项目的要求1、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扰动范围(特别是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保护地表结皮层;2、宜采取砾(片、碎)石覆盖、沙障、草方格、化学固化等措施;3、植被恢复应考虑土壤、水资源和灌溉条件;4、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应注意土壤盐碱化。

东北黑土区的范围南界为吉林省南部,东西北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

主要包括三大区。

一是低山丘陵区,有大、小安岭地区,系森林地带,坡缓谷宽,岩性为花岗岩及页岩,发育暗棕壤,多为轻度侵蚀;有长白山千山山地丘陵区,系林草灌丛,岩性为花岗岩等,发育暗棕壤,棕壤,多为轻度、中度侵蚀;有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冲击平原)古河床,自然堤形成低岗地,河间低洼地为沼泽草甸,岗洼之间为平原,多为微度侵蚀。

二是漫川漫岗区,指松嫩平原,属冲积、洪积台地,地势倾斜,坳谷和岗地相间的地貌特征,多为中度侵蚀,局部强度侵蚀。

三是平原区和草原区,主要是湿地、草场和珍贵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多为微度、轻度侵蚀。

特点:坡度比较小(2~4度),但坡面较长,多为1000 ~2000m,汇水面积较大,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大,从而增强了径流的冲刷能力,同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由于受土壤侵蚀的影响,黑土层逐渐变薄,肥力下降,使得生产能力降低,威胁粮食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 , 随 着 雨 滴 的 连 续 溅 击 , 使 表 层 土 粒 分 散 、挪 动 , 雨 滴 坑 逐
山 、泻 溜 等 。 尽 管 这 种 侵 蚀 是 局 部 的 、但 危 害 不 小 、有 时 造
渐 扩 大 、加 深 , 一 旦 地 表 产 生 径 流 , 这 些 小 坑 连 起 来 , 就 发 生
成 生 命 财 产 的 重 大 损 失 。滑 塌 (滑 坡 )、崩 山 , 不 论 北 方蚀。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当地面水流集中, 就很
4.泥 石 流 。 泥 石 流 不 同 于 一 般 洪 水 , 是 山 洪 挟 带 大 量 泥
快转入细沟侵蚀。面蚀不易被人们所重视, 而造成危害却
例 如 : 重 庆 、峨 眉 山 分 别 占 61%和 67%, 贵 州 高 原 上 的 遵 义 、贵 阳 分 别 占 58%和 67%。我 国 其 他 地 方 也 有 多 夜 雨 的 , 但 夜 雨 次 数 、夜 雨 量 及 影 响 范 围 都 不 如 大 巴 山 和 四 川 盆 地 。西 南 山 地 为 什 么 多 夜 雨 ? 主 要 有 以 下两个原因:
了温差, 大气层结趋向不稳定, 偏暖湿的空气上升形 成降雨。
其二是西南山地多准静止锋。云贵高原对南下 的冷空气, 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因而我国西南山地在 冬半年常常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在准静止锋滞留
雨 典型的绵绵秋雨。 巴山夜雨
期间, 锋面降水出现在夜间和清晨的次数占相当大 的比重, 相应地增加了西南山地的夜雨率。▲
残原, 不仅损失了不少土地, 而且使土地切割得支离破碎,
性, 因而其土壤侵蚀是以冻融侵蚀为主结合其它多种侵蚀
地块变小, 给耕作带来极为不利。
类型的侵蚀作用, 冻土侵蚀主要分布在冰川侵蚀线以下及
2.风 蚀 。 在 东 北 、华 北 、西 北 地 区 的 干 旱 风 沙 区 , 以 及 其
海 拔 3 000 米 以 上 的 区 域 。 根 据 海 拔 高 度 、气 候 、岩 石 、地 形
一 种 普 遍 的 侵 蚀 现 象 , 面 广 、危 害 大 。因 侵 蚀 程 度 不 同 , 又 可 分 为 溅 蚀 、面 蚀 和 沟 蚀 三 个 阶 段 。
●李广水/江苏省徐州市郑集高级中学( 221143)
( 1) 溅 蚀 。是 侵 蚀 的 开 始 。雨 滴 打 击 土 壤 表 面 , 将 土 粒 溅
( 3) 沟蚀。这是水土流失发展到严重的阶段。首先是细
重大损失。泥石流分布广泛, 但不是所有山区都会产生泥石
沟侵蚀, 当水流成小股流动时, 即产生许多好似树枝状的细
流, 而是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地形陡峭, 源头为瓢
沟。农民对这种侵蚀往往忽略, 每次耕犁土地, 又将细沟覆
形的盆地, 泥石和水流容易同时集中, 出口又是峡谷; 二是
切, 沟头前进, 沟岸扩张都很剧烈, 有些沟道一年可前进几
决。我国西南山区的泥石流很严重, 如云南东川地区的泥石
米甚至更长。在黄土高原, 沟蚀很严重, 每平方千米沟道长
流, 每年要暴发二三十次。
度 达 3~5 千 米 , 有 的 沟 壑 面 积 占 总 土 地 面 积 50% , 有 的 成 了
5.冻 融 侵 蚀 。 青 藏 高 原 的 地 理 、地 质 和 气 候 都 具 有 特 殊
其一是西南山地潮湿多云。夜间, 密云蔽空, 云 层 和 地 面 之 间 , 进 行 着 多 次 的 吸 收 、辐 射 、再 吸 收 、再

的阴雨, 平均来讲, 降雨量一般多于春季, 仅次于夏季, 在 水 文 上 则 表 现 为 显 著 的 秋 汛 。秋 雨 的 年 际 变 化 较 大 ,
辐射的热量交换过程, 云层对地面有保暖作用, 也使 得 夜 间 云 层 下 部 的 温 度 不 至 于 降 得 过 低 。夜 间 , 在 云
夜雨是指晚八时以后, 到第二天早晨 8 时以前
●范中稳/山东省郓城一中( 274700)
32
2006 年第 5 期
盖 。可 是 雨 季 又 造 成 小 沟 , 并 逐 渐 加 深 , 不 久 便 会 形 成 中 沟 、 源 头 有 大 量 的 易 被 冲 刷 的 松 散 、细 碎 的 石 块 等 物 质 ; 三 是 容
大沟, 把大块地分割成小块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沟底下
易发生特大暴雨或源头有冰川积雪的强烈融化, 或湖泊溃
3. 重 力 侵 蚀 。主 要 由 于 土 体 的 重 力 作 用 造 成 的 滑 塌 、崩
70~80m,由 于 冻 胀 和 冻 融 蠕 流 作 用 产 生 冻 土 侵 蚀 。▲
"""""""""""""""""""""""""""""""""""""""""""""""""

我国的一些地区, 在一年中某一个特定的时期
在总是出现某种天气特征, 成为一种地方性的气 候。最熟知的就是长江中、下游地 区 的 梅 雨 , 此
下 的 雨“。 巴 山 ”是 指 大 巴 山 脉“, 巴 山 夜 雨 ”其 实 是 泛 指 多 夜 雨 的 我 国 西 南 山 地( 包 括 四 川 盆 地 地 区) 。 这 些 地 方 的 夜 雨 量 一 般 都 占 全 年 降 水 量 的 60% 以 上 。
西 秋 雨
外华西秋雨和巴山夜雨虽不及梅雨的知名度高, 但也 是非常典型的地区性气候。
华西秋雨
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 象 。 主 要 指 渭 水 流 域 、汉 水 流 域 、重 庆 、川 东 、川 南 东 部 等地区的秋雨。秋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滞留在该地 区的暖湿空气相遇, 使锋面活动加剧而产生较长时间
沙、石块等固体物质顺坡沿沟湍急活动的现象。有时几千
很大。由于水流在坡面上的进一步汇流而形成小沟, 发展
斤 、上 万 斤 重 的 块 石 也 随 泥 水 冲 下 来 , 造 成 有 很 大 危 害 的 泥
为沟蚀。
流 和 泥 石 流 , 冲 毁 道 路 、村 庄 和 农 田 , 使 人 们 生 命 财 产 受 到
20 米/ 秒 )日 数 在 100 天 以 上 的 我 国 北 方 风 蚀 地 区 , 风 蚀 危
及 西 部 、北 部 的 高 山 地 区 ,其 类 型 包 括 冰 川 侵 蚀 和 冻 土 侵 蚀 。
害更为严重。
多 年 冻 土 面 积 很 大 , 南 北 延 伸 500 余 千 米 , 冻 土 厚 度 多 在
他地区, 由于风力作用造成的土壤流失危害也是很大的, 有
条件以及主要营力, 按照冻土发育的程度, 将冻土侵蚀划分
时 春 播 毁 种 多 次 , 表 土 层 不 断 被 刮 跑 。特 别 是 强 风(风 速 约 为
为 强 烈 发 育 区 、中 等 发 育 区 和 微 弱 发 育 区 。在 我 国 青 藏 高 原
相关链接
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根据造成水
我土 流 失 的 动 力 不 同 , 可 分 为 水 蚀 、风 蚀 、重 力 侵 蚀 、泥 石 流 、冻 融 侵 蚀 等 类 型 : 1.水 蚀 。就 是 由 水 力 作 用 造 成 的 土 壤 侵 蚀 。这 在 我 国 是
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

有的年份不明显, 有的年份则阴雨连绵, 持续时间长达 一月之久。
层的上部, 由于云体本身的辐射散热作用, 使云层上 部 温 度 偏 低 。这 样 , 在 云 层 的 上 部 和 下 部 之 间 便 形 成
山 夜
华西秋雨是四川盆地的一个显著的气候特色。四 川盆地, 秋季平均每月的雨日数, 大约在 13 ̄20 天左 右, 即平均每三天有一天半到两天有雨, 较同时期我国 其他地区明显为多, 但盆地里秋季降水的强度在一年 四季里是最小的, 也就是说, 秋季降水以小雨为主,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