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建节能补充说明附件1
绿色建筑低碳节能减排方案

绿色建筑低碳节能减排方案绿色建筑低碳节能减排方案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建筑低碳节能成为了建筑行业的热点话题。
绿色建筑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为目标,通过采用环保材料、推行节能措施等方式来减缓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绿色建筑低碳节能减排的方案,希望能够为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选择环保材料。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环保材料,如可再生资源和可回收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推行节能措施。
绿色建筑应该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是关键。
例如,通过改善建筑的隔热性能和采用高效能源设备,可以减少能源的使用。
此外,在室内照明方面,可以选择使用LED灯具,LED灯具的能效高,寿命长可以减少能源的使用。
第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阳光、风力等。
通过合理设置门窗和采光设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第四,加强废物管理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绿色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合理管理建筑废弃物和生活废水。
将废物分类处理,并选择可回收利用的废物进行再加工,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
另外,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应推行节水措施,例如安装节水器和回收利用废水等,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第五,推广绿色建筑理念。
除了以上的具体措施外,还需要加强推广绿色建筑理念,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和认同。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扶持力度,建立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以鼓励和引导建筑业界积极参与绿色建筑的发展。
总之,绿色建筑低碳节能减排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希望通过广泛推广绿色建筑理念,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我们可以为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地球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方案绿色建筑说明

方案绿色建筑说明绿色建筑是一种通过设计、建造和运营环境友好的建筑物,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影响的可持续建筑实践。
它强调使用可再生能源、节约用水、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以创造一个更健康、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节约能源和减少运营成本。
首先,绿色建筑在能源效率方面表现出色。
通过采用先进的绝缘材料和建筑设计技术,绿色建筑可以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高效的绝缘材料和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将建筑内外的热量传输降至最低。
此外,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进一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绿色建筑还注重节约用水。
通过安装高效的水龙头、节水器和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将污水处理再利用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使用灌溉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可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另外,绿色建筑还关注室内环境的质量。
采用低污染内饰、健康环保的建材,以及循环通风和空气净化系统,可以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此外,绿色建筑还鼓励人们通过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等设计手段,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进一步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
此外,绿色建筑还致力于减少建筑废物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
通过使用可回收材料、精确的设计和建筑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废物的产生。
此外,采用可再生材料和先进的建筑设备和技术,还可以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绿色建筑还强调社区参与和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举办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推广。
此外,绿色建筑还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以确保绿色建筑的实施和效果。
总之,绿色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通过前瞻性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建筑材料,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节能资料(示范)

绿色建筑节能资料目录创建节约型工地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1.1 概况1.2 现场条件1.3 项目管理目标二、策划2.1 节约目标2.2 适用的法律、法规、文件2.3 浪费因素辨识2.4 节约控制方案编制、修改和审批三、实施3.1 组织机构和管理网络3.2 管理制度3.3 职能和权限3.4 宣传和教育3.5 临时设施3.6 设计优化3.7 施工先进工艺的运用3.8 施工过程控制四、检查和纠正4.1 检查4.2 纠正与预防五、评估与改进5.1 职责分工5.2 评估节点安排5.3 评估内容5.4 改进节约型工地相关制度一、企业节能降耗管理制度二、材料管理制度三、材料(工具)领发管理制度四、办公用品采购、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五、小器具和废旧料保管处理制度六、严禁使用非节能型大功率电器具制度七、项目部节能检查制度八、节约型工地奖罚制度九、用水奖罚制度十、用电奖罚制度节约型工地交底记录节约型工地交底记录创建交底记录节约型工地宣传教育记录节约型工地宣传教育记录节约型工地宣传教育统计表宣传教育记录节约型工地检查记录节约型工地检查记录节约型工地检查记录表节约型工地奖罚记录节约型工地奖罚记录节约型工地奖罚登记表节约型工地水电消耗台帐节约型工地水电消耗台帐用电记录表用水记录表节约型工地材料台帐工地材料台帐材料领用单节约型工地能源、用水情况统计报表项目部能源消耗情况项目部用水情况节约型工地评估报告节约型工地评估报告基础及主体阶段水电消耗评估报告创建节约型工地专项方案编制:审核:批准:高桥镇A02地块配套商品房工程项目部…………………………………..……………………………上海港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一、工程概况1.1 概况1.2 现场条件1.2.1 施工场地本工程现场施工场地情况较好,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安排,现场设置水泥混凝土道路,车辆能到达每个单体工程,生活区统一安排在业主指定的场外不远处,便于统一管理。
现场设置大门,出入较方便。
某项目节能及绿建说明完整版

XXXX节能设计总说明第一部分规划设计说明一、审批文件及设计依据(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批准文件XXXX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二)现行国家及地方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 DBJ41/062-2012《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DBJ41/075-2006《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 229-201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J41/T 109-2015《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试行)》本项目的规划设计文件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
二、项目概况(一)区位条件分析1.自然地理概述郑州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属典型的中纬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2.项目区位XXXX”项目位于XX市。
地形东窄西宽。
所处区位交通便利,文化氛围浓厚,生活配套齐全。
片区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捷,地理位置较优越。
3.交通条件4.周边环境项目所在区域为城区核心区域,项目周边交通发达,学校、医院等配套完善。
(二)现状用地分析XXXX”项目位于XXX市,片区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捷,地理位置较优越。
2.场区内基本风压0.45kN/m2,基本雪压0.40kN/m2,属于二类气候区。
拟建场区内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45s。
三、规划布局(一)总平面图布局“XXXX”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6186.25㎡,本项目地上规划有一栋高层写字楼及商业裙房、一栋高层住宅和一栋快捷酒店,项目内设置了社区服务用房及物业管理等配套设施。
绿色建筑中的节能设计方案

绿色建筑中的节能设计方案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绿色建筑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有效的节能设计方案来降低能源消耗。
本文将探讨绿色建筑中的节能设计方案,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一、整体节能设计方案1.1 优化建筑朝向与布局建筑的朝向与布局对能源的利用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设计建筑朝向,使阳光能够最大程度地普照室内,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同时,合理布局建筑内部空间,使得室内通风与采光更加良好,降低空调与照明的能耗。
1.2 高效的保温材料与结构设计优选高效的保温材料,如节能型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外墙的热量传递,降低采暖与空调系统的负荷。
同时,结合建筑的结构设计,最大程度地减少能量损耗,提高建筑的整体热阻性能。
1.3 太阳能利用在绿色建筑中,太阳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通过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系统等设备,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提供建筑所需的热能和电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二、建筑外立面的节能设计方案2.1 保温层和隔热层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中,添加保温层和隔热层是一种常见的节能设计方案。
保温层可以减少建筑外墙的热量损失,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隔热层可以阻挡热量的传递,降低建筑内外温差,减少暖气和空调的能耗。
2.2 高效的玻璃幕墙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设计元素,它可以提供良好的采光效果。
然而,常规玻璃幕墙在保温隔热方面效果较差。
因此,设计师可以采用高效的低辐射玻璃、夹层玻璃等材料,提高玻璃幕墙的保温性能,减少能耗。
三、建筑内部的节能设计方案3.1 LED照明系统传统的荧光灯与白炽灯相比,能效较低。
因此,绿色建筑中通常采用LED照明系统来取代传统照明设备。
LED照明具有高效、长寿命、无汞等特点,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的照明能耗。
3.2 空调和通风系统绿色建筑中的空调和通风系统需进行智能化设计,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自动调整系统运行状态。
合理布局通风孔和通风设备,提高室内外空气的循环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范本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其中,绿色建筑作为环保和节能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旨在提高建筑物的能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整体建筑设计1.1. 建筑定位和朝向合理的建筑定位和朝向是节能的关键。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位置、设置大面积的窗户和采光孔,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系统的依赖。
1.2. 外墙和屋顶设计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板、聚苯板等,来提升外墙和屋顶的隔热性能。
合理设计外墙的开窗面积和选择高反射率的外墙材料,能够降低建筑的能耗,并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1.3. 密闭性和通风设计提高建筑物的密闭性,通过精确的隔热、防水和密封技术,减少能量的损失。
同时,采用合适的通风系统,如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混合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洁。
2. 能源管理2.1. 用能分析和优化通过对建筑能源使用的监测和分析,了解高耗能设备和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节能措施。
优化建筑能源系统的调度和运行,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2.2. 高效照明系统采用节能灯泡、LED照明等高效照明设备,结合感应开关和调光装置,合理控制照明的亮度和使用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2.3. 可再生能源利用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和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
3. 水资源管理3.1. 雨水收集和利用建筑物可以设置雨水收集设备,将雨水用于灌溉景观、冲厕、洗衣等非饮用水领域。
减少对城市供水系统的依赖,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2. 环保节水设备安装节水设备,如节水马桶、节水龙头等,降低建筑物用水量。
同时,使用回收水系统来处理和再利用污水,将其用于冲洗马桶或景观灌溉等用途。
4. 室内环境优化4.1. 空调和采暖系统优化采用高效的空调和采暖设备,结合智能温控技术,保持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绿建节能补充说明附件1

供水压力值=水泵扬程-用水点与外网供水干管中心的标高差-用水点到外供水干管连接点管道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外网供水干管允许的最低工作压力
3、高位水箱供水
供水压力值=高位水箱最低水位标高-水箱出水口管道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
4、减压阀或支管减压阀后的供水
供水压力值=减压阀阀后压力值-减压阀中心安装标高与用水点的标高差-用水点到减压阀出水口管道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
2、本条中的绿化遮阳措施是指通过设置永久种植槽而形成植物对外窗具有遮阳效果的遮阳方式。
3、中空玻璃内置可调百叶窗可认定为活动外遮阳系统。
3
4.3.1注:括号外数据适用于采用集中空调的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医疗建筑、二星级以上宾馆、文化娱乐建筑、体育建筑等高能耗建筑。
1、单体公共建筑中存在采用集中空调的高能耗房间时,该建筑即按高能耗建筑的要求执行本条。
(1)夜间基本不使用的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
(2)在夜间时允许室内温度自然降低或升高的建筑;
(3)不经常使用的体育馆、展览馆等建筑。
8
6.2.3配电变压器应选用D,yn11接线组别的低损耗、低噪声节能型产品,且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应符合《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中规定的目标值要求。
附件1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相关条文补充说明
序号
条文
说明
1
4.1.3各主要功能房间应设外窗,其外窗(含阳台透明部分)及幕墙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8%。当不能满足时,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1、平开窗、推拉窗自然通风的有效开启面积按实际可开启面积计算。
2、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自然通风的有效开启面积按外窗开启扇面积×开启角度的sin值计算;当开启角度大于70度时,有效开启面积按100%计算。
绿建节能补充说明附件1

4
5.1.1施工图设计阶段,负荷计算是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必要组成部分。负荷计算必须对每一个供暖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热负荷和空调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当项目未委托进行供暖、空调设计时,应进行负荷计算并出具负荷计算书及汇总表。其中,当采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时,应在平面图中标注各房间最大时刻计算冷负荷值。
超高层建筑不满足自然通风换气次数要求时,应
执行本标准第5.3.5条,且仍应满足附录D“室内环境质量”部分可选项中除第5.3.5条外的至少4项要求。
12
7.2.3(6)主要功能房间75%以上的面积,采光系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
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中无采光系数要求的功能房间可不执行本条。
2、本条中的绿化遮阳措施是指通过设置永久种植槽而形成植物对外窗具有遮阳效果的遮阳方式。
3、中空玻璃内置可调百叶窗可认定为活动外遮阳系统。
3
4.3.1注:括号外数据适用于采用集中空调的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医疗建筑、二星级以上宾馆、文化娱乐建筑、体育建筑等高能耗建筑。
1、单体公共建筑中存在采用集中空调的高能耗房间时,该建筑即按高能耗建筑的要求执行本条。
执行本条是为了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对改善建筑用地内部以及周边地域热环境的要求,因此若项目设计选用材料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低于0.4时,在核算该项目迎风面积比满足《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 286第4.1.1条或采取其他能有效降低热岛效应的措施后,可认定该条达标。
11
7.2.3(3)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90%的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应低于2次/h。
(1)夜间基本不使用的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1.1施工图设计阶段,负 荷计算是施工图设计文件 的必要组成部分。负荷计算 必须对每一个供暖空调房 间或区域进行热负荷和空 调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当项目未委托进行供暖、空调设计时,应进行负荷 计算并出具负荷计算书及汇总表。其中,当采用分 散式房间空调器时,应在平面图中标注各房间最大 时刻计算冷负荷值。
5
5.1.4空调房间或空调区域 面积大于或等于30m2且由 独立的空调系统承担时,或 建筑的总空调面积大于或 等于300m2时,其空气调 节系统应设置符合标准规 定的新(排)风系统。
当项目未委托进行供暖、空调设计,暂不能明确新(排)风系统时,在施工图中应标明新风口位置及尺 寸或预留新风管井位置及尺寸,注明设计新风量。
6
5.3.5在人员密度相对较大 且变化较大的房间,宜米用 新风需求控制。即根据室内CO2浓度检测值增加或减 少新风量。
执行本条的项目须采用新风系统及CO2监测系统, 控制系统可米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
7
5.6.3间歇运行的空气调节 系统,应设自动启停控制装 置;控制装置应具备按预定 时间进行最优启停的功能。
附件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相关条文补充说明
序 号
条文
说明
1
4.1.3各主要功能房间应设 外窗,其外窗(含阳台透明 部分)及幕墙可开启面积不 应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 积的8%。当不能满足时, 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1、平开窗、推拉窗自然通风的有效开启面积按实 际可开启面积计算。
2、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自然通风的有效开启 面积按外窗开启扇面积x开启角度的sin值计算; 当开启角度大于70度时,有效开启面积按100%计算。
2、本条中的绿化遮阳措施是指通过设置永久种植 槽而形成植物对外窗具有遮阳效果的遮阳方式。
3、中空玻璃内置可调百叶窗可认定为活动外遮阳 系统。
3
4.3.1注:括号外数据适用 于采用集中空调的商业建 筑、办公建筑、医疗建筑、 二星级以上宾馆、文化娱乐 建筑、体育建筑等高能耗建 筑。
1、单体公共建筑中存在采用集中空调的高能耗房 间时,该建筑即按高能耗建筑的要求执行本条。
以下建筑的空气调节系统属于间歇运行的空气调 节系统:
(1)夜间基本不使用的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
(2)在夜间时允许室内温度自然降低或升高的建 筑;
(3)不经常使用的体育馆、展览馆等建筑。
8
6.2.3配电变压器应选用D,ynil接线组别的低损耗、 低噪声节能型产品,且配电 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 评价值应符合《三相配电变 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 价值》GB20052中规定的目 标值要求。
3、玻璃幕墙自然通风的有效开启面积均按可开启 扇面积计算。
4、外门可开启面积可纳入外窗可开启面积计算。
5、 当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时,按换气次数不低于2次/h设计。
2
4.2.3未设建筑自遮阳、绿 化遮阳等措施的建筑西向 外窗(含透明幕墙)窗墙面 积比>30%时应设置活动外 遮阳系统。
1、本条中的建筑自遮阳措施是指通过建筑形体及 建筑构件(如固定式建筑外遮阳等)布局使建筑本 身具备遮阳效果的方式。建筑自遮阳系数可按《标 准》附录C规定的方法计算,且不大于0.9。
(2)根据《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第6.0.2条的方法计算主要功能房间满足采光系数要求的 面积。
(3)采用计算机模拟计算主要功能房间满足采光 系数要求的面积。
(2)设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应 采用单独计量设计。
(3)对于未设集中空调系统及多联机空调系统的 公共建筑,除总层数不超过两层且每单位建筑面积 不大于300m2的公共建筑外,空调系统均应采用 单独计量设计。
10
721( 2) 超过70%的建筑 外墙和屋顶或超过70%的 建筑红线内道路采用太阳 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 材料。
执行本条是为了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对改善建筑用地内部以及周边地域热 环境的要求,因此若项目设计选用材料的太阳辐射 反射系数低于0.4时,在核算该项目迎风面积比满 足《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第4.1.1条或米取其他能有效降低热岛效应的措施后,可认 定该条达标。
11
9
6.5.1应根据建筑功能特 点,按用户或使用功能设置 电能计量装置。电能计量装 置应按照明插座系统、空调 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 等4个分项独立设置。
1、建筑电能计量应按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技术规程》DBJ50/T-153执行,满足建筑电能4个 分项的计量要求。宜在配电端设置分项计量装置,
采光设计标准》GBபைடு நூலகம்0033的要求。
1、《建筑米光设计标准》GB50033中无米光系数 要求的功能房间可不执行本条。
2、对《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中明确有 采光要求的房间,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进行判 断:
(1)计算主要功能房间的窗地面积比,满足《建 筑米光设计标准》GB50033中米光系数要求。
如配电端无法满足分项计量要求时,需采取其他计 量措施以满足建筑电能的分项计量需求。
2、空调系统计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1)设集中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 冷热源主机、水泵、冷却塔风机、末端设备(包括 全空气空调机组、新风机组或新风机,空调区域排 风机)的供电干线应在低压配电系统出线处或主配
电箱进线处分设计量表(风机盘管可不考虑独立计 量)。
723( 3)在过渡季典型工 况下,90%的房间的平均自 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应低于2
次/h0
超高层建筑不满足自然通风换气次数要求时,应 执行本标准第5.3.5条,且仍应满足附录D“室内 环境质量”部分可选项中除第5.3.5条外的至少4
项要求。
12
7.2.3(6)主要功能房间75%以上的面积,采光系数 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由于原《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 值》GB20052已修订为《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 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在执行本条时,配电 变压器应选用D,ynil接线组别的低损耗、低噪声 节能型产品,且配电变压器能效等级不应低于《三 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
中规定的2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