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
新时期背景下西安市灞桥区近期发展规划

新时期背景下西安市灞桥区近期发展规划【摘要】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指导灞桥区城市健康发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乡持续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目标,本文从灞桥区自身发展审视出发,提出了该区域在十三五期间的近期发展设想。
【关键词】灞桥区;人文;森林;颐养;创投The Recent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Baqiao District of Xi'an c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He Yuan【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implement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the thirteenth five 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roposal”,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f Baqiao District of scientific guidance, improve city services,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regional industry, achieve sustain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ultimately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planning planning proposal” put forward in 13th Five-Year this paper, from the Baqiao area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regional review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13th Five-Year.【Keywords】Baqiao area; Human; Forest; Maintenance; Venture capital【中图分类号】TU9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2-0003-021.规划背景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公园项目工作计划书

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计划书一、项目认识“A waterfront is a significant resource and a challenging opportunity for a city;a chance to be an escape for the pressure—cooker of crowded city life,a chance to be a bright breathing edge of city living。
”-—A.C.Moore “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
"——查尔斯﹒摩尔灞河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桥区东北部,处于灞河沿岸,南起西康铁路北至陇海铁路桥,灞河两岸各50米范围内,含灞河水面设计,长约4.5千米,总面积2。
85平方公里。
项目的建设是为更好地实现将灞桥区建设成为宜居新地、商贸新都、生态新城,打造西安绿肺、建设水乡灞桥总体发展目标。
二、工作思路根据我们多年进行的滨水地区规划建设经验,本次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确定规划区的规划范围:灞河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桥区东北部,处于灞河沿岸,南起西康铁路北至陇海铁路桥,灞河两岸各50米范围内,含灞河水面设计,和约4。
5千米,总面积2。
85平方公里。
明确规划用地的特点:明确灞河公园景观规划用地的局限性与有利条件.了解其地形变化、地质条件、气候特征和生物、景观多样性等特点及坡度差等现状条件,将对项目规划带来的影响。
规划定位:将灞河公园片区建设为一个具有生态园林景观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及时代特色的城市综合性公司。
规划理念:根据项目特点,规划首先应遵从生态优先的基本理念要求。
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处处考虑充分利用灞河沿岸一切有利的自然条件,以达到经济、实用、美观的要求。
长安潏河湿地公园竖向景观规划

长安潏河湿地公园竖向景观规划摘要: 长安潏河湿地公园的竖向是在总体空间景观布局的基础上,对地形地貌资料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从现状问题入手,逐步梳理公园用地与周边地块、入口、湖面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关系,在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基础上,结合潏河河道防洪的要求,合理规划了各主要高程点,组织好各区域和各主要景点的园林空间,解决工程中园内土方平衡,最大限度降低工程的造价。
关键词:竖向问题、地形、土方平衡、水系、河道、土方量长安潏河湿地公园的竖向是在总体空间景观布局的基础上,在规划之初就已经对现场进行了多次的踏勘,同时对地形地貌资料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公园用地的原地形地貌非常丰富,有潏河河道、河漫滩、沿河的高土坎、次生冲刷沟、黄土台塬等地形。
公园总体规划中对原地形地貌做到了充分的利用和改造,结合潏河河道防洪的要求,合理安排了各类高程要素和各主要高程点,除了规划好公园各处的排水工程,主要的竖向考虑还在于组织好各区域和各主要景点的园林空间,合理地解决工程中园内土方平衡,最大限度降低工程的造价。
1、公园竖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1.1公园与周边地块标高问题由于公园的总体规划在完成之时,公园周边市政道路以及公园南侧的住宅区已基本建设完工,道路标高、建筑高度空间均已形成。
并且公园周边用地的标高均高于公园用地高程。
紧临公园南侧的神禾路及东侧的城南大道,道路路肩就高出两侧用地2-5米。
游人行走在道路上,感觉公园中心区用地像是一块低洼地,未能凸显出西安城南神禾原的高台原地理特点,以及原本变化丰富的地形地貌,为公园后期的规划设计带来不小的问题。
1.2土方平衡问题长安潏河湿地公园作为大型的城市综合公园,园内缺少制高点,没有山地景观。
对于整个地形景观体系构建是不利的。
所以公园要想营造完整的景观体系,就需要大量的土方。
而公园用地范围内可以调整、使用的土方量远远无法满足公园建设的需求,很难做到公园自主的土方平衡。
1.3公园出入口竖向问题公园的主要出入口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和尺度,。
灞桥湿地公园真美

灞桥湿地公园真美我家附近沿着灞河建了一个湿地公园,大家一有空闲就相约去那里玩。
我也在大家的带动下,经常来公园玩。
一走到河堤,眼前的景象使人感觉心旷神怡。
灞河在这里忽然变宽了,绿可见底,不知什么时候,河边、河中长满了柳树,这些柳树最小的已经有碗口那么粗,在这里形成一道风景。
不管是生长在水中,还是生长在河边,它们各有各的姿态,有的努力向上,在微风的吹拂下,摆动着细长的柳枝,在不停的舞蹈;有的俯下身子,用细长的柳枝不停的拨动静静地河面,在河面形成一层一层的波纹,向岸边涌来。
河中心,有一座桥把灞河两岸连接起来,还取名叫“秀水廊桥”。
这座白色的大桥。
它的桥护栏是白色的,三处拱形的顶盖也是白色的。
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十分耀眼。
这座桥方便游人欣赏河两岸的风景。
沿着河岸边往北走,边欣赏着诱人的风景,你会看见远远地好像有白色的船帆。
走近一看,原来这里是一个别致的观景台。
那白色的像船帆一样的是它的顶。
站在观景台上,视觉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水面上出现了几个小岛,这些小岛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在观景台的左边,离河岸最近的小岛上长满了芦苇。
春天,芦苇发出新芽。
夏天,这些芦苇长出绿色的枝叶。
秋天,芦苇已经长得比人还高,它们头上已经抽出白色的苇絮,风一吹,苇絮随风摆动,非常美丽。
在这座小岛右边,还有一座小岛,它的上面一半是芦苇,一半是水草。
河水从这两座小岛之间绕过,在小岛边上,还能看见时不时有鸟儿落在水边休息。
在在观景台的正前方,一簇一簇的水草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起,它们像士兵一样守卫着这些小岛。
观景台的右边,远处有几个用石头砌成的小岛,岛上是形态各异的柳树,这是人们为了保护这些柳树而专门修建的。
这时,在离河岸较近的一个小岛上,柳树又高又密,树丛中隐隐约约能看见一个亭子。
再远望,就能看见一座弯弯的小桥把小岛和河堤连接在一起。
沿着小桥上到小岛上,亭子下面还有石桌、石凳。
坐在石凳上,看着清清的河水,吹着凉凉的风,那一份静谧,那一份安逸,简直用语言无法表达。
[奥雅]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左岸景观设计
![[奥雅]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左岸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0855a1dd3383c4bb4cd27f.png)
项目位置
项目背景
Project Analysis
规划用地范围
灞河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的东部,西南临西安城区。区内拥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汉文帝霸陵、龙山文化米家崖遗志等 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为灞河公园的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灞河沿岸水资源丰富、植物种类多样,具有大规模的湿地资 源。城水关系演变历程由于西安城市的快速城市化,导致城水关系逐渐变化,由自明朝起的远望灞水到90年代临近灞水,再 到如今将灞水纳入城中,规划河段由远郊河段逐渐转变为紧邻城市的近郊河段。
艺术廊桥 互动阶梯 乐活漫跑道
花溪美地 乐活漫跑道 互动阶梯
方案设计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功能分区 生态保育园总体结构图
野趣体验 溪畔垂钓 石滩
景观概念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ARK
生态保育园
一溪三园
ECOLOGICAL GREEN BROOK CULTURE EXPERIENCE PARK
ONE BROOK &THREE AREA
文化体验园
生态绿溪
CITY ACTIVITIES PARK
城市活力园
方案设计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总平面图
10 0
100
50
方案设计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总体鸟瞰
方案设计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总体鸟瞰
方案设计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活动设计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ARK
生态保育园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一、公园简介1、公园范围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河城市段中游,北起东城大道华清桥,南至蓝田县界,毗邻西安世博园。
规划全长15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
一期从华清桥到祥云桥约3.3公里,总面积达2.45平方公里,形成湿地面积1980亩,绿化面积1650亩。
二期从灞河祥云桥到蓝田界,全长11.8公里,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
2、公园性质工程通过对灞河的综合治理及湿地景观的重建,彻底改变灞河流域建筑垃圾成堆、挖沙坑密布、杂草丛生、生态破坏严重的面貌,确保灞河百年安澜。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发扬。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是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弘扬,成为集城市防洪、生态景观、人居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观长廊,有效改善了周边区域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二、绿化保洁1、公园绿化灞桥湿地公园内植被丰茂,绿化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
在植物配置上,应考虑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本地植物,避免外来种。
本地植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
其他地域的植物,可能难以适应异地环境,不易成活;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过度繁殖,占据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以致造成本地植物在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竞争中失败甚至灭绝,严重者成为生态灾难。
在物种搭配上要满足生态要求,做到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能够互相补充,又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其形态、叶色、花色等搭配协调,以取得优美的景观构图。
根据灞河水量,因地制宜,种植适宜植物,既要符合各种水生植物的特性,又要满足审美的需要。
灞河泥沙较多,可以采用发达茎叶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发达根系类植物以利于吸收等搭配。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简介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简介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渭河生态景观带和灞河生态景观带的黄金接合部,沿灞河两岸东西分布,上衔大秦岭生态板块,下接泾渭生态湿地,是西安重要的生态聚合点和生态屏障。
公园总规划面积8715亩,4月29日开放的中心区占地总面积4700亩。
该公园具备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典型的河口湿地特征,是浐灞生态区乃至西安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内已探明有植物种类48科180种,湿地动物有50科150种——芦蒿遍野、河洲参差、鸿鹭翩飞,美不胜收。
建成后的湿地公园将集生态、绿化、休闲、娱乐、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将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
作为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及公园建设有关要求的具体实践,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将积极践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还“一江清流”给渭河,送“一缕清风”给西安,将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浐灞生态区北翼的发展引擎,西安城市的生态地标,陕西省绿色旅游品牌,国内国家湿地公园的标杆,并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此引领西安“城市绿肺”搏动不息,为西安城市形象注入新内涵。
在参考国内同类型国家湿地公园门票价格的基础上,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充分考虑广大游客的消费水平,本着开放、公益及湿地自然环境保护的原则,将湿地公园门票价格按淡旺季分,4月1日-11月30日为旺季,开园时间为9:00-17:00,门票60元/张;淡季12月1日-次年3月31日,开园时间为9:30-16:00,门票40元/张。
国家旅游景区门票优惠政策在参观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时适用。
此外园区内实行“一票通”,即一张门票可以游览公园内全部景区,景区内所有景点场馆全部不再另行收费。
公园地处渭河生态景观带和灞河生态景观带的黄金结合部,沿灞河两岸东西分布,上衔大秦岭生态板块,下接泾渭生态湿地,是西安重要的生态聚合点和生态屏障。
公园总规划面积8715亩,4月29日开放的中心区占地总面积4700亩。
按照“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方针,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计划实施退耕还湿面积600亩,自然植被恢复面积1500亩,沙坑改造面积600亩。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系方案理工大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量保证、水质控制及水系控制方案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土木建筑研究设计院二零一二年十一月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量保证、水质控制及水系控制方案一、设计原则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浐灞生态区北翼,地处渭灞交汇区域,沿灞河两岸东西分布,国家林业局批复总规划面积5.81平方公里。
其中,将于2013年5月开放的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中心区项目北至向阳大道,南至启源路,西至草滩路,东至灞河西岸,占地2平方公里。
受西安市浐灞河发展有限公司委托,西安理工大学院水利水电土木建筑研究设计院配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系控制水量保证及水质控制方案的设计,合理有效解决园区内各个水系之间水量的分配,做到科学合理,保证水质,保证最佳的景观效果。
二、设计方案1.水量保证方案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总体结构为“三大功能分区”。
分别是野趣区、精致区、时尚区,三大功能区内的主要景点有18个之多,通过引用灞河水,经渠道自流引水向各个水系注水。
静态蓄水总量为128.7万m³,其中一期野趣区蓄水量103.8万m³,其中SC5-1为39.05万m³,SC10为16.85万m³,这两个池子为已经有水的池子,且与灞河相邻,接受灞河补给,初次注水不予考虑,因此,野趣区蓄水量按47.9万m³,二期蓄水量按24.9万m³计算,一、二期实际总蓄水量为72.8万m³。
渗漏量的考虑,由于园区水系防渗使用膨润土防水毯和复合土工膜,防渗效果较好,渗漏量按蓄水量的0.5%考虑,约0.36万m³/d。
蒸发量的考虑,夏季6~8月蒸发量占全年的46.5%,折算蒸发0.25万m³/d,冬季11月至翌年2月蒸发量仅占全年的8.7%,折算蒸发0.05万m³/d。
降水量的考虑,西安地区年降水总量595.9~732.9毫米,为安全计,不考虑降水水量的影响,对水质是偏安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
一、公园简介
1、公园范围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河城市段中游,北起东城大道华清桥,南至蓝田县界,毗邻西安世博园。
规划全长15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
一期从华清桥到祥云桥约3.3公里,总面积达2.45平方公里,形成湿地面积1980亩,绿化面积1650亩。
二期从灞河祥云桥到蓝田界,全长11.8公里,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
2、公园性质
工程通过对灞河的综合治理及湿地景观的重建,彻底改变灞河流域建筑垃圾成堆、挖沙坑密布、杂草丛生、生态破坏严重的面貌,确保灞河百年安澜。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发扬。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是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弘扬,成为集城市防洪、生态景观、人居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观长廊,有效改善了周边区域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二、绿化保洁
1、公园绿化
灞桥湿地公园内植被丰茂,绿化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
在植物配置上,应考虑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本地植物,避免外来种。
本地植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
其他地域的植物,可能难以适应异地环境,不易成活;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过度繁殖,占据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以致造成本地植物在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竞争中失败甚至灭绝,严重者成为生态灾难。
在物种搭配上要满足生态要求,做到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能够互相补充,又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其形态、叶色、花色等搭配协调,以取得优美的景观构图。
根据灞河水量,因地制宜,种植适宜植物,既要符合各种水生植物的特性,又要满足审美的需要。
灞河泥沙较多,可以采用发达茎叶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发达根系类植物以利于吸收等搭配。
在沿岸边缘带一般选用姿态优美的耐水湿植物,如柳树、水松等进行种植,以低矮的灌木和高大的乔木相搭配,用美学原则组织其色彩、线条、姿态等,创造出丰富的水岸之立面景色和水体空间景观构图效果,同时又能在水中产生一种动人的倒影美。
在湿地公园,应尽量发挥地被植物的作用。
地被植物一般是指低矮的植物群体,铺设于空旷场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紧
密的灌木等。
地被植物的应用极为广泛,除用以覆盖地面、保持水土外,又具有美观的枝、叶、花、果等,有多样的季相变化和丰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
野生地被植物应该满足植株低矮、覆盖力强、生长迅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无公害、便于管理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对于公园绿化,配有专人每天对植物进行修剪管理,保证公园植物茁壮成长。
2、公园保洁
公园配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每天从上午七时至晚间十时,对公园卫生负责打扫,保证公园环境干净优美,给游客创造舒适的旅游休息场所;对于灞河流水,种植去污效果比较好的挺水植物,如芦苇,保证水源不被污染破坏。
三、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
1、道路系统
道路交通规划要与区内资源分布相配套,与设施的游览功能相结合,不破坏主体景观环境,设施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建筑风格与景区景点的整体环境保持一致,并充分考虑湿地公园本地生物特性和当地传统文化环境的保护,结合地域文化进行,降低交通设施建设对区域环境的破坏,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提供人车分流、和谐共存的道路系统。
步行道路系统满足游人散步、动态观赏等功能,串联备出入口、景观节点等内部开放空间,主要路线由花荡、亲水平台、湖心鸢尾岛等组成;车辆道路系统包括机动车(消防、游览、养护等)和非机动车道路,主要连接与绿地相临的周边空间,其中非机动车道路主要满足游客利用自行车游览和锻炼的需求。
规划时宜根据环境特征和使用要求分别组织,避免相互干扰。
(2)提供安全、舒适的亲水设施和多样的亲水步道,增进人际交往与地域感。
湿地公园是自然地貌特征最为丰富的景观绿地类型,其本质的特征就是拥有开阔的水面和多变的临水空间。
对其内部道路系统的规划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基础地貌特征创造多样化的活动场所,诸如临水游览步道、伸入水面的平台、码头、休息广场等,结合栏杆、坐凳、台阶等小品,提供安全、舒适的亲水设施和多样的亲水步道,以增进人际交流和创造个性化活动空间。
(3)配置美观的道路装饰小品和灯光照明。
人性化的道路设计除对道路自身的精心设计外,还要考虑诸如坐凳、指示标牌等相关的装饰小品的设计,以满足游人休息和获取信息的需要。
同时,灯光照明的设计也是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
道路常用的灯具包括路灯(主要干道)、庭院灯(游览支路、临水平台)、泛光灯(结合行道树)、轮廓灯(临水平台、
栈道)等,灯光的设置在为游客提供晚间照明的同时,还可创造五彩缤纷的光影效果。
2、给、排水系统
目前公园给排水正常,但考虑到公园后期发展,本着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建设方针,近、中、远期给水系统应统一考虑,并留有发展余地;统筹安排居民点、景区、景点等的给水系统,达到既满足各用户的需要,又有利于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供水设施尽量置于隐蔽处,或制作具有特色的建筑小品,为景点增色。
3、供电规划
公园供电规划,应满足以下要求:
(1)满足保护区近期用电需要,并为远期发展预留容量;
(2)保证供电安全,线路架设力求做到既不影响景区的美观,不污染视觉,不破坏环境,又便于维修;
(3)合理布局,就近利用,节省投资。
(4)变配电设备要考虑淡旺季节,合理调配。
4、通讯规划
(1)在公园内主要景点附近安装IC卡电话,公用电话亭设计风格、色彩、材质等要求与周围建筑风格和材料保持一致,避免因明线架设和色彩过于亮丽而造成景观的视觉污染;
(2)中国移动通讯和中国联通通讯的网络应覆盖公园
的大部分区域。
5、景观建筑、小品配置
湿地公园需要设置一定的景观建筑、小品,一般常用景观小品包括:雕塑、置石、坐凳、栏杆、指示牌等。
常用的景观建筑类型包括:亭、廊、花架、水榭、茶室、码头等。
建筑物的格调应与湿地公园的主格调协调一致,即以生态建筑为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标准。
建筑风格应定位为有中国传统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建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挖掘建筑文化,形成特色建筑,将成为湿地公园的一个亮点。
亭、廊和其他配套设施,可以是简单、生态的框架,配上各种藤本植物,形成外观、色彩多样的各种生态建筑。
6、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规划
旅游服务设施应配合游览区设置,以提供方便周到的旅游服务。
(1)设置固定停靠点,如环公园自行车的自行车驿站等。
(2)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指示牌、解说牌、导游图等,引导游人游览。
(3)提供各种各样的接待服务,如游客服务中心、小卖部等。
(4)休息亭、椅、厕所、垃圾箱等。
7、基础设施维护
公园组织基础设施维护小组,专门对公园水、电、路等设施进行维护,小组成员应都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并持证上岗。
四、商业运营
在公园适宜位置,修建便于游客购物、休息、娱乐的设施场所,该场所的建设应于公园规划相互协调,保证公园的美化。
由专人对商业运营进项全面管理,给游客提供高效的服务。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是一种生态型公园,是对传统园林水景的继承和拓展,也是在物质生活丰富后,适合人们健康、舒适生活环境的场所。
它也是西安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不仅给人们带来一丝清新感,而且其独特景观能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湿地作为“城市之肾”的无穷魅力。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