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灞调研报告
浐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浐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浐灞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陕西省西安市的重要发展区域。
本文将对浐灞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浐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GDP稳步增长。
2019年,浐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亿元,同比增长8.3%。
浐灞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
2. 产业结构:浐灞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升级。
传统的冶金、石化等重工业逐渐减少,而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浐灞区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了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基础设施建设:浐灞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供应、电力等方面得到大幅改善。
西安至浐灞区的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为区域间的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
同时,水、电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也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未来趋势分析1. 产业转型:浐灞区将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
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2. 建设国际化生态新城:浐灞将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推进绿色发展。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城市建设和生态修复,建设国际化生态新城。
借助浐灞河流域和渭河生态治理,打造生态景观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
3. 旅游业发展:浐灞区地处西安市中心,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
浐灞将加强旅游业发展,推动文化旅游融合。
通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历史街区改造、旅游线路开发等措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浐灞观光、旅游,提升区域知名度和经济影响力。
三、面临的挑战1. 产业升级压力:虽然浐灞区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但仍然面临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压力。
需要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形成新动能,降低对传统资源依赖。
2. 环境治理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浐灞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宝库,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我于2023年7月1日至8月3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保护措施;2. 学习湿地植被、动物等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3. 掌握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 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湿地生态系统调研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文条件、土壤类型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随后,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对湿地植被、动物等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实地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浐灞湿地公园具有以下特点:(1)湿地植被丰富,种类繁多。
园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包括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如芦苇、香蒲、莲、荷花、柳树、杨树等。
(2)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
其中,鸟类种类最为丰富,如白鹭、野鸭、灰鹤、鸳鸯等。
(3)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物种间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 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以下保护与修复措施:(1)加强湿地植被保护,禁止乱砍滥伐,确保植被覆盖率的稳定。
(2)实施湿地水环境治理,确保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禁止非法捕捞、猎杀等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
(4)推广湿地生态旅游,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视。
3.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利用浐灞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湿地风光、动植物观赏、科普教育等。
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
(1)合理规划旅游路线,确保游客能够充分体验湿地生态美景。
(2)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湿地风光摄影、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
浐灞房地产市场研究及策划报告(简)

浐灞房地产市场研究及策划报告(简)摘要本文对浐灞地区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市场策划方案。
首先介绍了浐灞地区的发展背景和房地产市场现状,接着分析了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走向和竞争格局。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并探讨了市场预测与风险管理措施。
最后,本文总结了浐灞地区房地产市场的优劣势,并对未来市场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浐灞地区、房地产市场、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市场预测、风险管理一、引言浐灞地区是西安市的一个重要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快速发展,并成为了西安市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浐灞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也日益活跃。
本文旨在对浐灞地区房地产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策划参考。
二、浐灞地区发展背景和房地产市场现状1. 发展背景2. 市场现状截至目前,浐灞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市场上主要产品为住宅,以及商业、办公等类别的物业。
由于受到供应和需求的制约,市场价格整体上呈现稳中有涨的趋势。
此外,浐灞地区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明显,市场上存在诸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并且市场体量较大。
三、市场分析1.供需情况浐灞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供需状况总体上来看较为平衡。
在当前市场背景下,供应较为充足,住宅项目的供应主要分布在浐灞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西长安街等区域。
而需求主要来自于年轻人、新市民、企业职工等群体,大多为购买型消费者。
2.价格走向浐灞地区的房价整体走势上升,但增速略有放缓。
尤其是受到新房供应增加和市场调控的影响,房价增速逐渐放缓。
据市场调查显示,目前浐灞地区主流住宅房价在5500元-7500元/平方米左右。
3.竞争格局浐灞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明显,市场上存在诸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并且市场体量较大。
在此背景下,各家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愈发激烈。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为华润置地、绿城、华夏幸福等在西安市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
灞桥旅游社会调研报告3000字

灞桥旅游社会调研报告3000字今年暑假我以一种全新的角度,一种别样的心情,一种特殊的身份,和我的好朋友们来到了我们熟悉而又觉得陌生的地方-----灞桥和灞桥。
当我时隔3年之久,再次登上桥顶的时候,回想从前和刚刚一路上桥走来所看到的风景,似乎就在这么短短的几小时里,我了解了一个成语“沧海桑田”的真正涵义。
3年的时间,这里竟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如果形容三年前的这里,那她还仅仅是一个青涩的少女,虽然很美,但是却有很多的不足而且不懂得如何去自我保护;而如今的她却已经成了一个成熟而又稳重,端庄而又大方的女强人,她早已在时间的摸爬滚打中学会如何的防御外界的伤害。
是时间成就了她的美丽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那?通过调查得知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生态旅游,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产业,生态旅游业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旅游业的热点,并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引起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旅游领域内有着得天独厚的可开发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什么是生态旅游?怎样开展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如何开展生态旅游并使之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健康长久的发展,是人们特别是自然和环境保护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同样这次调查我也循着人们对生态对环保的关注,对xx市的生态旅游区进行了实际调查,通过对生态旅游真正内涵的把握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我采取查阅历年资料,和当地的相关人员交流讨论,初步了解情况,又通过当地实际调研和路线考查,网上问卷,随机访问游客的方法,对北镇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生态旅游的现状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一、灞桥,灞桥的自然概况及悠久历史(一)四千年的文化积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灞桥历史悠久,舜即位分全国十二州。
《全辽志》则以“医巫闾桥为灵秀最”来赞美它。
因此被称为东北三大名桥之首。
历代的封建王对医巫闾桥皆有封爵,唐玄宗封其为广宁公:金世宗大定年间封其为广宁王;元成宗封其为贞德广宁王;明太祖洪武二年封其为“医术巫闾之神”,可见历代帝王对闾桥的重视程度。
西安浐灞片区调研

灞桥区调研目录一、区域板块房地产市场状况…………………………………………P31、宏观概况…………………………………………………………p32、浐灞房地产状况…………………………………………………p3三、片区项目状况………………………………………………………p5A、普华浅水湾城……………………………………………………p5B、香江湾…………………………………………………………P8C、高科绿水东……………………………………………………P10四、片区项目竞争结论………………………………………………P11一、区域板块房地产市场状况:1、宏观概况:浐灞生态区位于西安城区东部,北至渭河南岸,南抵绕城高速,西起西铜公路,东至西康铁路,包括浐河、灞河两河四岸的南北向带状区域,是西安新一轮城市规划中最大的发展区域。
浐灞生态区距西安市中心约8公里,距西安市新行政中心约3公里,通过生态区自建的“六纵十二横”骨干路网以及两条城市环线。
驾车至钟楼仅需20分钟,抵机场不超过30分钟。
按照生态新城、和谐新城的理念,浐灞生态区重点发展金融、旅游、会展、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研发、教育、房地产以及体育等产业,专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产业新城。
随着基础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浐灞生态区招商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新加坡盛邦新业、香港恒基兆业、恒大地产、香港中新、深圳振业、上海绿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浐灞。
世界瞩目的欧亚经济论坛每两年在这里召开一次;国际顶级体育赛事F1摩托艇在这里激情上演;作为中国西北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和西北首批“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浐灞生态区已经成为都市型生态区的先行者和示范区,并成为“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和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办地。
2、浐灞房地产状况:城东区——销量回暖,均价走低西安房地产信息网数据研究中心了解到,2010.10.11月城东区交易86套住宅,成交量达7858.57平方米,环比大幅上涨↑191.57%,成交均价5206元/平方米,环比下降↓4.02%;从走势图看出,城东区的2日的销量有明显的回升,成交均价大幅下降;近5日,城东区显出了量价“异步”的现象。
浐灞生态区发展情况汇报

浐灞生态区发展情况汇报浐灞生态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境内,是西安市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浐灞生态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浐灞生态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生态区的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水质得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同时,生态区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其次,浐灞生态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生态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等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生态区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和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再次,浐灞生态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生态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生态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同时,生态区还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衔接,促进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
最后,浐灞生态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生态区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的理念。
同时,生态区还积极参与生态环保相关活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总的来看,浐灞生态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西安市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浐灞生态区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态区,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贡献更大的力量。
浐灞房地产市场发展报告

浐灞板块房地产市场发展报告一、浐灞发展历史1.1浐灞发展背景浐河、灞河同为“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水之列,景色优美,历史悠久,在浐灞还保留有半坡遗址、灞柳风雪、灞陵、杜陵、广运潭、铜人塬、禁苑宫、隋代灞桥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然而如此美丽的景色也未能幸免于历史变迁和人类掠夺带来的破坏,浐灞逐渐失去了昔日容颜,生态环境更是到了崩溃边缘,河床挖掘破坏变为垃圾倾倒场。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浐河城市段每年接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多达3700万吨,每天排污量约10万吨,一度成为城市“排污渠”。
浐灞河年均断流120天,最多时一年居然有250天断水。
可一遇汛期,两条河又灾害频发。
据统计,建国以来,浐、灞河西安城市段洪灾损失累计已超过12亿元。
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导致浐灞河城市段成为西安市的欠发展区域。
面对这种情况,西安市政府决定成立浐灞河管委会,统筹浐灞河城市段的综合治理工作。
1.2浐灞新区发展进程2004年9月9日,西安市浐灞河综合治理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同年,西安市浐灞河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2005年1月9日,浐灞河管委会组建后开工的第一个重点项目——广运潭生态景观区项目启动建设2005年7月1日,灞河堤防及B号坝工程顺利竣工,同时使得区域内灞河断形成了6000余亩水面。
2006年1月20日,被誉为“西安走向国际化的开篇之作”的市重点建设项目——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主体封顶2006年5月16日,广运潭节点工程——1号观景平台、2号上游滨水广场、3号上游水上码头、4号下游滨水广场、5号下游水上码头主体结构全部完工。
2006年9月20日-国庆黄金周期间,浐灞生态区举办了“2008奥运景观雕塑巡展暨‘市民见证浐灞成长’”系列活动。
该次活动内容包括奥运雕塑展、赛龙舟、越野摩托车比赛、文艺演出、摄影比赛等,成功吸引了10万人/次市民和各界人士,不但向广大西安市民充分展示了生态区的发展成果,更加聚集区域人气,增加了区域的关注度和美誉度。
浐灞实习报告

浐灞实习报告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安排我在浐灞生态区的实习机会。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一个地区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浐灞生态区的多个生态公园和湿地保护区。
这些地方的自然景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到了清澈的河流,丰富的植被和各种野生动物。
这让我意识到,浐灞生态区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一些地方,河流的水质仍然需要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加了浐灞生态区的环境保护活动。
我们清理了河道周围的垃圾,进行了水质监测,并向当地居民宣传环保知识。
这些活动让我认识到,环保工作不仅仅是由政府和企业来完成的,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浐灞生态区的建设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浐灞生态区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改进。
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树立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共同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也深刻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浐灞生态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实习报告题目灞河廊道城市空间景观设计调研报告学生姓名黄穗儿学号110910507院(系)艺术学院专业艺术设计指导教师王璐艳时间2015年03月27日摘要河流廊道在净化污染、提升生物生境质量、维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景观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生态廊道原理,河流廊道包括河流水体本身以及沿河流分布而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
其廊道的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则主要依托河岸植被连续空间被体验感知。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经济生产活动对河岸植被空间进行大量的人工改造,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景观廊道生态功能结构和生态系统自然循环过程,如:挤占河岸绿地、忽视河岸空间立体配植、景观绿地匀质化、景观廊道“断裂”等,部分河段植被生态系统迅速退化,生态服务质量较差。
随着城市亲水环境的恶化和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态服务方面日趋重要,促进了河流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研究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河流廊道; 污染;生态廊道;1绪论…………………………………………………………………………()1.1相关概念阐释………………………………………………………()1.1.1滨水景观………………………………………………………………()1.1.2廊道………………………………………………………………()1.1.3湿地………………………………………………………………()1.1.4城市公共空间………………………………………………………………()2调研背景…………………………………………………………………………()2.1灞河生态湿地公园现状………………………………………………………………()2.2河流廊道污染………………………………………………………………()3实地调研情况…………………………………………………………………………()3.1基地区位现状分析………………………………………………………………()3.2基地气候分析………………………………………………………………()3.3基地周边环境分析………………………………………………………………()3.4基地主要人群………………………………………………………………()3.5基地现存问题………………………………………………………………()3案例…………………………………………………………………………()3提出的问题及方案…………………………………………………………………………()参考文献………………………………………………………………………()1.1相关概念阐释1.1.2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
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有人为建造的公园、道路停车场等。
从根本上说,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场所,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
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大众的满意度,因此,城市决策者、建设者和使用者无不对其给予特别关注。
1.1.2廊道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从旅游角度讲,主要表现为旅游功能区之间的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带状的树木、草地、河流等自然要素,有三种类型:区间廊,指旅游地与客源地及四周邻区的各种交通方式、路线与通道;区内廊,指旅游地内部的通道体系;斑内廊,指斑块之间的联络线,如景点的参观路线。
廊道是线性的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景观单元,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
所有的景观都会被廊道分割同时又被廊道连结在一起,其结构物征对一个景观的生态过程有强烈的影响。
【1】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corridor)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而生态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
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它和“绿色廊道”(green corridor)表示的是同一个概念。
美国保护管理协会(Conserv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 USA)从生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生态廊道定义为“供野生动物使用的狭带状植被,通常能促进两地间生物因素的运动”。
生态廊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多种功能。
建立生态廊道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方法,是解决当前人类剧烈活动造成的景观破碎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多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
按照生态廊道的主要结构与功能,可将其分为线状生态廊道、带状生态廊道和河流廊道三种类型。
【2】1.1.3湿地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
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4】1.1.4滨水景观滨水一般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
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随着一条名河而兴衰变化。
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
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5】2背景图2-1基地现状图2.1西安灞河生态湿地公园现状公园位于灞河两岸,视野开阔,河道内现有柳树、芦苇等植被长势较好,水质良好,利于景观营造。
公园两侧主要是居住用地,将来居民人口多,有大量的使用需求。
公园与周边多条道路连接,交通十分便利。
灞河灞柳历史源远流长,有利于景观意境和特色的营造。
场地虽位于灞河两岸,但因受防洪要求的影响,堤岸均为浆砌驳岸,坡度陡,高差大,严重破坏河道生态平衡,且不利于游人亲水及开展水上活动。
场地位于城市开发区的边缘,前期使用人数少,周围文化设施不多,文化氛围薄弱。
场地用地狭长,用地范围内有数十个深度约6-10米的沙坑,场地极不平整,不利于景观空间的组织。
场地范围内拥有城市水源地、废弃的管道、未修建完全的橡胶坝、未完工的亲水平台、河中孤立的人工岛等不利于景观设计。
2.2河流廊道污染河流廊道是指沿河流分布而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它包括河道本身,以及河道两侧的河漫滩、堤坝和部分高地。
近年来,我国开始对一些受污染严重的河流,特别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河流进行综合治理。
在治理的过程中发现,河流不仅是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河流的生态系统同样也面临着退化甚至物种灭绝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治理受污河流时,就要将河流和河岸带作为一整体河流廊道进行综合的规划治理。
从宏观的角度,我们要对整个河流流域进行河流廊道的景观规划;从微观的角度,我们要对受污河段进行水体的生态修复。
3调研情况3.1基地区位现状分析图3-1基地地理位置3.2基地气候分析西安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天气;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
①气温:西安极端最高气温为42.9℃,出现在2006年6月17日;4-10月极端最低气温-1.9℃,出现在1978年10月29日。
②降水:西安4~10月平均总降水量488.6毫米,平均总降水日数66天。
平均日降水≥25毫米的大雨日4.5天,平均日降水≥50毫米的暴雨日约1天。
3.3基地周边环境分析图3-3周边服务所选基地的特殊性:该湿地公园毗邻浐灞湿地公园,并且与公司、居民区、学校等紧密结合,所以受用人群范围广,职业多样。
其中分为以下:学校:灞桥实验小学,西安市灞桥区官厅小学,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庆华中学等;商场:尚东国际城,华轩购物超市,乐兴综合超市等;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工商银行、邮政储蓄等;医院:唐都医院等3.4基地内部分析图3-4基地内部现状3.4.1基地主要人群:学生、小区居民、医院的病患。
3.4.2基地现存的问题:坡度陡,高差大,严重破坏河道生态平衡,且不利于游人亲水及开展水上活动。
现存的景观难以满足人们对湿地公园及外部污染的庇护。
4案例4.1.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关键词】:质朴,淳厚,深邃,隐逸【城市位置】: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原址条件】:其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而且被定为全国首个湿地公园试点。
【设计特色】: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图4-1园。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百分之七十的面积为水域,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湿地蕴含了“梵,隐,俗,闲,野”五大主题文化要素,分区特征为“南隐,北俗,东闹,西静”。
西溪文化的精髓是“一园五地”:洪园,越剧首演地,词人圣地,水浒孕育地,文人逍遥地,民俗浓缩地。
【空间分布及功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空间布局上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
整个保护区分成三大区域:东部是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主要任务是保育、恢复、培育,营造具有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西部是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中部是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
一条50米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图4-1-1、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
“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阴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重要意义】: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植物配置】:菖蒲,慈菇,睡莲,花叶芦竹,镜面草,千屈菜【案例总结】:综合以上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分析,该湿地公园的设计优点就在于它是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且它的空间分布和功能分布根据自身的地形气候等条件采取自己所特有的“三区、一廊、三带”分布方式。
再者该湿地公园与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十分相似,其中它也有一条景观长廊,所以此湿地公园中在景观长廊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设计理念两方面可以在自己的设计中借鉴。
4.2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关键词】:原生,自然,野趣,开敞【城市位置】:野鸭湖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北部,属于华北平原向山西高原的过渡地带【原址条件】:野鸭湖是官厅书库延庆辖区及环湖海拔479米以下淹没区及滩涂组成的人工湿地,保护区总面积为687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达3939公顷,是北京唯一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