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合集下载

第6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第6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例题•多选题】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下列环节开展初步业务 活动( )。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B.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
程序
C.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 D.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答案】BCD 【解析】选项A的环节是在注册会计师承接业务后进行的,
【答案】B
重要性水平的高低是指报表用户可容忍的错 报金额的大小,如5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 3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

0
3000 5000
审计重要性运用的两个环节
1.计划审计工作时 (1)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
金额上重大的错报; (2)评估各类交易、账户要性时,注册会计师通常要考虑以前期间的 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本期的预算和预测结果,被审计单位情况的重大变化 (如重大的企业购并),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 境发生的变化。
例如,在将净利润作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时,如 因情况变化,使该被审计单位本年度净利润出现意外 的增加或减少,此时可能选择近几年的平均净利润作 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更加合适。
产生影响
• 对原来要 求的审计 业务的性 质存在误 解
• 无论是管理 层施加的还 是其他情况 引起的审计 范围受到限 制。
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注册会计师不应同意变更业务
如果注册会计师不同意 变更审计业务约定条款 ,而管理层又不允许继 续执行原审计业务,注 册会计师应当:
(1)在适用的法律法 规允许的情况下,解除 审计业务约定;
重要性重要性的概念
1、含义
重要性,指在具体环境下的财务报表中错报金额和性质 的严重程度。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 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 项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学课件第六章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学课件第六章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财 务报表的重大错报,从而发表了不恰 当的审计意见。
审计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
注册会计师应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审计 程序。
确定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确定重要性水平,以确定哪些错报是重大的,哪些不是 重大的。
制定金额较大的错报或漏报通常更为重要,对 报表使用者的影响也更大。
某些金额较小但性质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也 可能对报表使用者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涉 及舞弊或违法的错报。
影响未来现金流量的因素
影响报表使用者判断的因素
对于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报表项目,其错 报或漏报可能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 大影响。
重要性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重要性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重要性水平越高, 意味着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要求越高,相应的审计风险也越大。
当重要性水平较高时,即使错报或漏报的金额较小,也可能对被审计单 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在评估审计风险时,需要考虑重要性水平。如果重要性水平较高,审计 风险可能相应增加,需要采取更严格的审计程序和措施来降低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 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
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 报,但注册会计师通过审 计程序未能发现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
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
审计程序的执行
由于财务报表的编制不符合会计准则 或相关法律法规,导致财务报表存在 重大错报。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时未能发 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导致发表不 恰当的审计意见。
重要性的定义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 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06第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

06第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

第3节审计风险
(二)检查风险 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 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 性。
第3节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例:注册会计师可接受到的审计风险为5%,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 报风险评估为40%,则注册会计师要控制的检查风险计算如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5%/40% =12.5%
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20%-50%。审计时,只要发现该账户或交易的错漏报超过这一水 平,就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最后,编制未调整事项汇总 表,如未调整的错漏报超过100万,就建议再调整。
28
第2节重要性
例2:首先规定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为报表层 次重要性水平的1/6—1/3。 假设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90万,应收账款的重要
当取其最低者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如:计算损益表的重要性水平是100万元,资产负债 表的重要性水平是200万元,则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应为100万元. (4)财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25
第2节重要性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可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 报;也可单独确定其重要性水平。
2014-6-30
第2节重要性
D.重要性概念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1)数量的特征:一般来说 ,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 的错报重要。 (2)质的特征:错误的性质 某些错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而从质的方面 考虑,却是很重要。 E.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2014-6-30
《审计学》(第七版)

第6章 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第6章 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第六章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一、单项选择题1.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错报风险的影响。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 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B.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 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C.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 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D.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 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2.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以下关于重要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 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B. 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C.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管理层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D.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3. 注册会计师的计划审计工作不包括( C )。

A. 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B.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C.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D. 制定具体审计计划4. 下列有关检查风险的观点不能认同的是( D )。

A.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逻辑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B.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低,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C.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 以控制检查风险D.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审计证据成同向关系5.关于重要性的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

A. 重要性的概念不是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B. 不同环境下对重要性的判断可能是不同的C. 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应用专业判断得来的D. 重要性的概念不能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考虑6.确定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时常用的判断基础不包括(D)。

A.资产总额B.净资产C.营业收入D.营业费用7. 注册会计师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与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A )。

第0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审计风险

第0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审计风险

10~15万,15万以上的错报
6.2
重要性
故: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变动关系;
与审计证据的数量成反向变动关系。 重要性 反向 审计风险(客观) 降至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反向 审计证据
反 向
6.2
重要性
重要性水平高了,执行的审计程序比应执行的审 计程序少、审计范围小 错误的审计结论 重要性水平低了,扩大了审计程序、范围。而实 际上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人力 降低了审计效率 ∴偏高、偏低均对CPA不利,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 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6.2 重要性
例:审计人员对A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 计,其未经审计的有关会计报表项目金额如下。(单位: 人民币万元) 900 资产总计:180000 选择最低者 880 股东权益合计:88000 (谨慎性原则) 1200 主营业务收入:240000 ∴ 880 利润总额:36000 1206 净利润:24120

6.1 审计计划
6.1.1 审计计划的作用
可使审计人员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 适当的证据。 可以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和质量。 可以避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发生误解。
6.1 审计计划
6.1.2 审计计划的内容及编制 1.审计计划的内容 (1)总体审计计策略 针对审计全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概括性 的计划。 (2)具体审计计划 实施具体审计程序的详细规划和说明。
容忍的最大的错报或漏报。
6.2
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的定义, 你理解了吗?
理解的要点包括: (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 (2)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 (3)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 察,因为会计报表是为了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信 息需求而编制的; (4) 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5)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审计学6-第6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学6-第6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用 – 其他有关的内容
6-1审计计划
• 审计计划的编制
– 审计计划应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 – 审计计划应形成书面文件,并在工作底稿中加以
记录。 – 总体审计计划中,时间预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
容。 – 具体审计计划,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编制
审计程序表的方式体现的。
审Hale Waihona Puke 计划编制•编制人:审计项目负责人
固有风险的实际水平和初 步了解的内部控制情况
进一步评 注册会计师如拟信赖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

实施符合性测试后
运行是否有效
最终评估
在终结审计之前
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结果和 其他审计证据
检查风险:又称测试风险
注册会计师可以控制的风险。如果评估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 可接受水平越高,则所需审计证据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各风险之间及各风险与审计证据的关系如下:
情况
审计风险
固有风 险
控制风险
检查风险
证据数量
1 低(一定) 低



2 低(一定) 高



3 低(一定) 高



4 低(一定) 中



5 低(一定) 低
中 中(较高)中(较少)
以上关系,都可以从审计风险变化中分析
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 固有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正向变动关系 控制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正向变动关系 检查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 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之间成 反比关系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广泛性 -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强弱 -对审计结论的依赖程度和审计结论的影响范围 -审计法律环境的直接影响

第6章 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6章 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应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
审计计划应形成书面文件,并在审计工 作底稿中加以记录。
审计计划形式:表格式、问卷式、文字 表述
具体审计计划——编制审计程序表等 审核人 ——业务负责人审核批准
2020/1/14
10
1、总体策略的编制: 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 形成书面文件,构成工作底稿, 以时间预算表的形式出现 经事务所的业务负责人审核和批准
5.2 评估的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67..计 其划 他的 程 202进 序 0/一 1./1.步 4.审 . .计 . .程 . .序 . ..
. .
. .
. .
. .
. .
3、计划其 他审计程 序
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根据中国CPA审计准则的规定,CPA针对审计业务 需要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计划的其他审计程序可以包括上述进一步程 序的计划中没有涵盖的、根据其他审计准则的要求CPA应当执行的既定 程序。例如,阅读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寻求与被 审计单位律师直接沟通等。
日期:


1.风险评估程 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一般风 险评估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020/1/14

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最新版本

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最新版本

21 25.2
42
70
70
42
140 140
精选ppt
19
(三)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1、两次确定重要性不同,有两种情况: (1)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比报告阶段低 (2)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比报告阶段高
如果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比报告阶段高,CPA 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精选ppt
第六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
总体要求: 1、掌握审计计划 2、掌握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 3、掌握审计风险及其评估
精选ppt
1
第一节 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的步骤
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 评估重大错报
风险
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计划进一步审计程序
• 【例题】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 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 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 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
精选ppt
25
第三节 审计风险
一、定义及其组成要素
(一)含义: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 CPA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 (3)选择百分比
• 见下表
• (4)财务报表层次水平的评估确定
• 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恰当的重要性水平作为整 个财务报表层次的水平。
精选ppt
15
• 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 法、变动比率法两种。固定比率法即在选定判断某础上,乘上一个固 定百分比,求得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但这个百分比是多少, 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都没有作出规定。以下是实务中用来 判断重要性水平的一些参考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一、单项选择题1.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错报风险的影响。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

A.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贝冋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B.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贝冋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C.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D.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贝冋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2.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以下关于重要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 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B. 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C.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管理层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D.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3.注册会计师的计划审计工作不包括( C )。

A. 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B.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C•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D.制定具体审计计划4. 下列有关检查风险的观点不能认同的是(D )。

A.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逻辑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B.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C. 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D.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和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审计证据成同向关系5. 关于重要性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A. 重要性的概念不是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B. 不同环境下对重要性的判断可能是不同的C. 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使用专业判断得来的D. 重要性的概念不能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考虑6. 确定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时常用的判断基础不包括( D )。

A. 资产总额B. 净资产C. 营业收入D. 营业费用7. 注册会计师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A )。

A. 呈同向变动关系B.呈反向变动关系C•呈比例变动关系 D.不存在关系8. 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 B )的审计报告。

A. 保留意见B. 无保留意见C•无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段D.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段9.如果审计风险为5%,重大错报风险为40%,则检查风险为( B )。

A. 10%B.12.5%C.20%D.8%10.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般在下列那段时间内进行(D)。

A. 在承接客户和续约时B. 在进行审计计划时C•在进行期中审计时D.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11.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利润表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为50 000 元,而资产负债表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为100 000元,则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应为( B )元。

A. 10000B. 50000C. 75000D. 2500012. 下列有关审计重要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有(C )。

A. 在考虑一项错报是否重要时,既要考虑错报的金额,又要考虑错报的性质B.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要的C. 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接近但不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无须要求管理层调整D. 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职业判断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情形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追加或扩大审计程序的有(ABD )。

A. 尚未更正错报略低于重要性水平B. 尚未更正错报略高于重要性水平C. 评价结果时的重要性水平高于初步评估的重要性水平D. 评价结果时的重要性水平低于初步评估的重要性水平2. 关于重要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

A. 重要性概念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考虑B. 重要性概念是就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C. 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得来的D. 不同环境下对重要性的判断可能是不同的3. 风险评估程序包括(ABD )。

A.询问B .分析程序C. 控制测试D .观察和检查4. 如果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为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的必要措施包括(BCD )。

A. 修改审计计划,将重要性水平调整至更高的水平B. 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C•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D. 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5.注册会计师评价错报影响时汇总的尚未更正错报包括( AD )A. 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B. 审计差异C •已调整错报D.推断误差 6.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考虑的重要性包括 (AC ) 。

A.会计报表层次 B .凭证层次 C •交易、帐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 D .业务经营层次 7. 风险评估程序包括( ABC )。

A.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B. 分析程序C. 观察和检查D. 穿行测试8. 具体审计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ACD )。

A.风险评估程序 BC. 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D 9.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考虑的重要性包括 A.会计报表层次 B C •交易、帐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 D10. 在评价审计结果时, 如果被审计单位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 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的措施包括 (AC ) 。

A. 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 B. 扩大控制测试范围 C.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D. 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11. 检查风险取决于( AC )。

A. 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 B. 控制活动C. 审计程序执行的有效性D. 控制环境12. 在确定风险的性质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 ABCD )事项。

A. 是否属于舞弊风险B. 是否和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有关C •交易的复杂程度D. 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 13. 下列事项或情况表明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是( ABCD ) A.行业环境发生变化 B .内部控制薄弱 C •复杂的联营或合资 D .会计计量过程复杂 14.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考虑的重要性包括 (AC ) A.会计报表层次 B C. 交易、帐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 .控制测试.计划其他审计程序 (AC ) 。

.凭证层次 .业务经营层次 .凭证层次 D .业务经营层次15. 注册会计师执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运用重要性原则的目的主要有 (AB )A.提高审计效率 B C. 查出错误和舞弊 D 16.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三个步骤是( ABD A.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初步评估B. 执行控制测试,进一步评估c •汇总了解和控制测试成果,最终评估D. 执行实质性测试,检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17.审计人员可以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包括( ABCD ) A.资产总额 B •净资产 C •营业收入 D.净利润三、判断题1.在确定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后, 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将增加。

(V ) 2.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 V) 3.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 V )4.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 重大错报风险, 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否则应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 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V ) 5.如果一项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 项错报是重大的。

( V ) 6.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程序是每次财务报表审计都应实施的必要程序,而控 制测试则不是。

( V ) 7.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才能 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x )8. 如果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 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认为获取了充分的审计证据。

( x ) 9.判断被审计单位的重要性时,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角度来考虑。

( V ) 10.会计师事务所对任何一个审计委托项目不论其业务繁简和规模大小, 都应作 审计计划。

( V ) 11.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审计重要性的数额越高,审计风险越低。

( V )12.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的评估结果成正向关系。

( x ) 13.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是一种判断, 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比较 低,注册会计师可以不用针对被审计单位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 实施实质性程序。

14.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审计重要性的数额越高,审计风险越低。

( V )四、简答题1.什么是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重 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解答: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 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保证审计质量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

账户余额、 列报 x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客观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

重要性越低,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就越多。

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为: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2 •简述注册会计师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的目的以及在判断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解答:(1)目的: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必须要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以确定运用该程序检查财务报表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以及由此所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

(4分)(2)考虑因素:①以往的审计经验②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③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④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⑤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⑥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每个1分))3 •某注册会计师对ABC公司2007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定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为14万元,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

ABC公司的总资产构成如下表。

请回答:(1)ABC公司2007年财务报表层的计划重要性水平是多少?(2)按资产所占比例如何分配财务报表重要性到各账户?有无缺陷?为什么?解答:(1)在制定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使用被认为对任何一张财务报表都重要的最小的错报总体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