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分析怎么写

合集下载

影评怎么写

影评怎么写

影评怎么写(一)思想评论:1.评主题。

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

《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

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

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

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

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

《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

《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

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1.艺术样式评论。

如《不庄不谐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

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

经典的影视片分析范文及讲解1

经典的影视片分析范文及讲解1

影片分析考察要点第一,考察学生对于影片某些特殊的处理手法的理解,如艺谋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的黑白、彩色两种色调的运用;再如《秋菊打官司》中纪实手法的运用等。

第二,考察考生对于一部影片的主题的把握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影片的深层含义和社会性。

如《离开雷锋的日子》所讨论的主题是:在自由竞争、个人利益备受关注的社会转型时期,雷锋所代表的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却并未过时。

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要写一篇影片分析,首要问题是确定写作的角度。

一部影片可分析的方面和角度很多,比如主题思想,剧作结构,视听语言方面的特色等。

一篇优秀的影片分析就是抓住其中两三个突出的方面深入地论述。

一、主题分析可以对影片作社会学分析,即作品如何反映时代的某个社会问题,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作品是如何展开这一社会主题的。

如《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影片给观众展示了一幅中国普通农村的真实生活画卷,通过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卑微的小人物执著的要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个说法的故事,揭开了一个关于法律观念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用法律保护尊严的权力,中国的法制观念彻底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

二、叙事分析就影片作叙事分析,也就是影片剧作技巧的分析,分析一部影片如何建立一种叙事关系,也就是如何讲故事,影片的创作者如何通过情节的铺排、细节的设置、人物形象地塑造来一步一步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

故事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人物分析——人物性格、人物动作、人物语言、人物关系等。

三、视听语言分析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对影片的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技巧进行分析,分析作品如何建立时空关系、影片叙事的镜头体系、导演如何进行场面调度等。

视听语言包括视觉和听觉部分。

视觉分析:画面语言——构图、色彩、光影等。

镜头语言——景别、方向、角度、运动镜头、焦距等。

镜头剪辑——画面组接、蒙太奇、长镜头。

听觉分析:声音语言——人声、音乐、音效、无声声画关系——同步、对位、分立如侯孝贤的影片中视听语言突出的特色就是长镜头的运用,那么就可以深入地去分析在侯孝贤的影片中,长镜头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长镜头给观众的视觉和心理感觉是怎样的,长镜头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民族审美心理。

《活着》影片分析

《活着》影片分析

四十年代 六十年代
五十年代 以后
电影是用画面和声音来说故事的,它并不是将故事 直接呈现给观众,事实上观众也参与着故事逻辑的梳 理和情节线索的联接。
影片将叙事时空分切为“四十年代”,“五十年 代”,“六十年代”以及“以后”,主人公福贵在时 代地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时代渊源。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是民间广为流传 的傀儡戏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 特色。
电影中皮影戏则成了和主角并列的一条伏线, 既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线索,也是导演表 达主旨的重要隐喻。
在这部影片中,皮影的命运映射的是人的命 运,人成为被时代奴役的傀儡,“为了活着 而活着”。极为讽刺的是战争年代皮影完好 无损,和平年代却惨遭厄运。影片最后历尽 劫难的皮影箱成了小鸡的家,又给整部影片 带来了一丝明媚的希望。
随后是共军的冲锋。随 着二人听到轰隆隆的声 音缓缓站起、转身,一 个大全景生动地展现了 共军队伍的庞大和声势 的浩大。
然后二人给共军唱皮影 戏,这里用了一个升摇 镜头加小全景,传达出 一种希望的信息。
电影《活着》,根据余华同名原著小说改编,1994年 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影片以福贵一家 的坎坷命运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和他家人风风雨雨几 十年的遭遇,而不同年代的遭遇,透出一个时代的缩 影,从解放战争、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最后,他们 的生活已经变得麻木,失去的太多,面对生活,大概 只剩下“活着”。影片露出一股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 色幽默,它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涵盖着人在历史 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该片荣获第47届戛纳 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葛优)以及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奖项。
福贵发现伤兵全死了后 喊来春生,这时用了一 个全景加摇镜头,展现 了战争带来的悲惨情状。

如何写拉片分析【范本模板】

如何写拉片分析【范本模板】

如何进行影片分析(拉片)——主题结构人物场景景别空间机位光线影调对话一主题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

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

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现代电影的故事和主题,往往是一句话可以讲清楚,一万句也讲不清楚。

现代电影的主题是深化的,是观众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

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

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通常人们理解的影片主题应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层次:1.影片的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

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

2.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对于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切记不能片面化和简单化。

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扬一种极有意义的思想,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照耀和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提高和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的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著)?原著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的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7)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不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的理解.重要的是,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们所感受.感悟到的东西。

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和格式

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和格式

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与格式影片分析的写作格式:首先,要对影片的整体风格及要重点分析哪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和综述,如可以对电影中描述的社会环境、描述了怎样的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影片的整体风格进行概括。

其次,简单陈述影片故事的内容,但要注意,对故事梗概的叙述不要过多,应大概控制在三百字左右。

再次,找一到两个合适的点展开分析,如影片的主题如何展开、影片的叙事方法,在对这个点展开细致分析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视听语言的分析。

在展开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要泛泛而谈,要深入地分析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情节、人物的言行特点、人物的心理转变,为了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创作者设置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都对刻画人物起了怎样的作用;影片的故事怎样展开,怎样转折,怎样冲突,怎样达到高潮,最后怎样结尾,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

影片是如何在一些关键的情节点上运用音乐来渲染情绪、营造氛围的等等,而不要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

最后,要对影片及考生自己对该片的分析进行总结。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

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

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

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

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

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

”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

影片分析写作框架

影片分析写作框架

影片分析写作框架影片分析是一种对电影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评价的方法。

它通过对影片的剧情、主题、视听语言、角色塑造、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系统性分析,以揭示电影作品所传达的寓意和思想内核。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影片分析写作框架,供参考。

1.电影简介在开头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影片的背景和概述,包括导演、主演、制作年份等基本信息。

同时,也可以概括影片的整体风格和类型。

2.剧情分析分析影片的剧情和故事情节,包括起承转合、高潮部分、结局等。

要关注故事发展的逻辑,如情节的连贯性、线索的安排等。

同时,也可以对主要场景和情节转折点进行讨论。

3.主题分析探讨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这一部分可以围绕影片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人性的探索、道德观念等方面展开,以揭示导演所关注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状况。

4.视听语言分析分析影片的镜头运用、音乐配乐、造型和色彩等视听元素。

这一部分可以探讨导演的用意以及如何通过视听效果来加强影片的表达力和情感共鸣。

5.角色塑造分析对影片的主要角色进行分析和解读。

要关注角色的性格特点、成长和变化过程,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同时,也可以探讨角色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6.情感表达分析探讨影片所传递的情感和情绪。

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分析视听元素、角色表演以及情节发展等方面来揭示影片所要激发的观众情感和思考。

7.创作手法评价对导演的创作手法进行评价。

这一部分可以从导演的导演风格、用镜头语言拍摄技巧、叙事结构等方面来探讨影片的艺术性和技术水平。

8.总结对影片的整体评价和总结。

可以依据以上分析,对影片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在最后,列出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以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影片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以上是一种常用的影片分析写作框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在分析过程中,要尽量客观公正,结合具体分析细节提供有力的论据。

同时,也可以适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增加文章的独特性和个人色彩。

如何才能写好影评

如何才能写好影评

如何才能写好影评要写好一篇影评,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影全面:在写影评之前,首先要对所观看的影片进行全面的了解。

了解导演、编剧、演员的背景和作品风格,还可以了解电影的制作背景和影评专家的评价。

这样可以帮助你对影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论。

2.抓住主题和情感:影片往往会通过情节、角色和对话来传递主题和情感。

在影评中,要抓住影片所要表达的核心主题,并解读影片中表达的情感。

可以从角色的行为和心理、剧情的发展以及影片所传递的价值观等角度进行分析。

3.深入剖析影片元素:影片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剧情,还需要考虑到导演的用光、摄影、音效、音乐等方面的表现。

在影评中,可以对这些影片元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论,探讨它们对整体影片效果的贡献。

4.客观评价和个人观点的结合:影评既要客观地评价影片的制作水平和表现,又要体现个人的观点和喜好。

可以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以个人的角度来解读影片,谈谈自己对影片的感受和思考。

5.语言流畅精准:写好一篇影评不仅要有深度的内容,还需要语言的流畅和精准。

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使用恰当的词汇表达个人的观点。

6.结构合理:影评的结构应该合理,可以分为引子、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子部分可以用一个引人入胜的片段或引语引起读者的兴趣;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通过对影片的分析和评论来展开;结尾部分可以对全文做一个总结,并给出个人的评价和意见。

总之,写好一篇影评需要观影全面、深入剖析、客观评价和个人观点相结合,同时要注意语言的流畅精准和结构的合理。

希望以上几点对你写好一篇影评有所帮助。

怎样影片分析范文

怎样影片分析范文

怎样影片分析范文影片分析是对电影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以及影片背后的意义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的过程。

影片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故事情节、主题、角色塑造、影像效果、摄影技巧、共鸣等方面。

本文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进行影片分析,分析电影的表现形式和主题,阐述影片背后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首先,电影的表现形式是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来展示的。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根据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的影片,讲述了男主角安迪为了逃离监狱,通过智慧和毅力,最终获得自由的故事。

整个故事情节紧凑,充满悬念,通过安迪与其他犯人以及狱警的交往和冲突展示了监狱的残酷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影片的节奏明快,剧情转折紧凑,通过安迪创造的一系列事件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其次,影片的主题是通过故事情节来传达的。

《肖申克的救赎》的主题是希望和自由。

安迪在监狱中的生活并不容易,但他通过阅读、摆弄音乐盒和建造图书馆等行动,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希望的坚持。

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最终实现了逃离监狱的目标,展示了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希望的追求。

另外,影片的影像效果和摄影技巧也是影片分析的重要内容。

《肖申克的救赎》运用了冷色调的影像风格和细腻的摄影技巧,通过镜头语言来表达主题和人物情感。

影片中大量使用的长镜头和特写镜头,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此外,影片还通过精心设计的画面构图和灯光处理来营造出监狱中压抑和阴郁的氛围,进一步加强了影片的叙事效果。

最后,影片背后的内涵和社会意义也是影片分析的重要内容。

《肖申克的救赎》通过揭示监狱中的黑暗与残酷,反映了社会不公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影片通过安迪的经历,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自由的追求。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深入人心,观众可以通过他们的遭遇和成长,反思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问题。

在总结方面,本文通过对《肖申克的救赎》的影片分析,从故事情节、表现形式、主题、影像效果、摄影技巧、内涵和社会意义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影片背后的意义和社会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考察要点
首先,影片分析考察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基本要求是文字通顺,无错别字,并具有较高的写作技巧。

其次,是考察考生对于影片某些特殊的处理手法的理解,如张艺谋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的黑白、彩色两种色调的运用;再如《秋菊打官司》中纪实手法的运用等。

第三,考察考生对于一部影片的主题的把握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影片的深层含义和社会性。

如《离开雷锋的日子》所讨论的主题是:在自由竞争、个人利益备受关注的社会转型时期,雷锋所代表的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却并未过时。

2、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要写一篇影片分析,首先就要确定写作的角度。

一部影片可分析的方面和角度很多,有的考生一会说说影片的主题思想,一会又分析剧作结构,一会又分析视听语言方面的特色,觉得方方面面都想说一说,但又说得不深入,一篇优秀的影片分析永远不是面面俱到的,永远都是抓住其中一两个突出的方面深入地论述。

首先,可以对影片作社会学分析,即作品如何反映时代的某个社会问题,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作品是如何展开这一社会主题的。

如《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影片给观众展示了一幅中国普通农村的真实生活画卷,通过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卑微的小人物执著的要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个说法的故事,揭开了一个关于法律观念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用法律保护尊严的权力,中国的法制观念彻底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

相关资料:2012高考每月大事备忘历年高考大学查询数据库艺术高考频道
其次,也可以影片作叙事分析,也就是影片剧作技巧的分析,分析一部影片如何建立一种叙事关系,也就是如何讲故事,影片的创作者如何通过情节的铺排、细节的设置、人物形象地塑造来一步一步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

再次,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对影片的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技巧进行分析,分析作品如何建立时空关系、影片叙事的镜头体系、导演如何进行场面调度等。

如侯孝贤的影片中视听语言突出的特色就是长镜头的运用,那么考生就可以深入地去分析在侯孝贤的影片中,长镜头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长镜头给观众的视觉和心理感觉是怎样的,长镜头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民族审美心理。

再如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来烘托影片的主题,考生也可就视听中的“听”来进行分析。

当然,对于参加本可入学考试的考生而言,大多数都未进行过专业的视听语言方面的训练,因此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分
析不宜涉及的过多,考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出影片中一两个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则可以进行视听分析,如果不能找出影片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也不要不懂装懂,可以避开视听的分析,转而进行社会学的主题分析或叙事技巧的分析。

影片分析的写作格式:首先,要对影片的整体风格及要重点分析哪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和综述,如可以对电影中描述的社会环境、描述了怎样的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影片的整体风格进行概括。

其次,简单陈述影片故事的内容,但要注意,对故事梗概的叙述不要过多,应大概控制在三百字左右。

再次,找一到两个合适的点展开分析,如影片的主题如何展开、影片的叙事方法,在对这个点展开细致分析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视听语言的分析。

在展开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要泛泛而谈,要深入地分析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情节、人物的言行特点、人
物的心理转变,为了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创作者设置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都对刻画人物起了怎样的作用;影片的故事怎样展开,怎样转折,怎样冲突,怎样达到高潮,最后怎样结尾,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

影片是如何在一些关键的情节点上运用音乐来渲染情绪、营造氛围的等等,而不要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

最后,要对影片及考生自己对该片的分析进行总结。

3、考试技巧
考试观看影片是要注意那笔纪录电影的相关内容,如导演名称、电影制片厂、主要创作人员、重点片段的特征、重要的表现手法、影片长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