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药物的比较
3种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比较

c o s t —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r a t i o s w e r e 6 . 2 7 . 6 . 1 6 a n d 6 . 8 8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C o n c l u s i o n L e v o l f o x a e i n i n j e c t i o n i s t h e s a f e s t . m o s t e f f e c t i v e e c o n o m i c
l e v o l f o x a c i n a n d l o me l f o x a c i n g r o u p s . T h e p h a r ma c o e c o n o mi c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 wa s a d o p t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r e s u l t s i n 3 g r o u p s .
C o s t - -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C o mp a r i s o n o f 3 Ki n d s o f Qu i n o l o n e s i n T r e a t i n g 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 I n f e c t i o n
3种喹诺酮 类药物治疗 呼吸道感染 的成本 一效果 比较
帅 洪
4 0 0 0 3 9 ) ( 重庆 市高新 区人 民医院 , 重庆
摘要 : 目的 比较氧氟沙星 、 左氧氟沙星及洛 美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 的成本 一效果 , 促进 临床合理 用药。 方 法 回顾性分析 医院 2 0 1 1 年 6月至 1 2月收治的 1 3 4例 呼吸道感 染患者的 临床 资料 , 根据不 同治疗方法分为氧 氟沙星组 、 左氧 氟沙星组和洛 美沙星组 , 采用药物经
三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三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关键词】喹诺酮;抗菌活性;临床应用斯帕沙星(SPLX)是日本开发研制的新喹诺酮类合成抗菌剂,结构中含二个氟原子,格帕沙星(OPC-17116)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有独特的化学结构,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相比,有许多特点[1,2],洛美沙星(LMLX)亦属于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结构的特点,使其药物动力学特性得到改善,保证体内代谢稳定和避免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发生不良反应。
1 抗菌作用斯帕沙星与其他喹诺酮类相比,最大的改善是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活性增强,它对金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均为环丙沙星的2~8倍,洛美沙星的2~16倍不等,对肺炎链球菌、酿脓链球菌的抗菌性为环丙沙星的2~4倍,而洛美沙星的MIC90值表明有耐药菌存在[3]。
本品对肠杆菌科的细菌,活性稍强于洛美沙星,对氟氏柠檬酸细菌与洛美沙星大致相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高于洛美沙星的1/9~1/10。
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的MIC90值均≤0.06 μg/ml,是洛美沙星的1/2~1/8。
本品对厌氧菌的活性一般强于洛美沙星,对军团菌的MIC90值与洛美沙星大致相同,二者无较大差异。
对肺炎支原体,本品高度敏感,其活性略高于洛美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本品的MIC90值为0.1 μg/ml,是洛美沙星的1/4。
格帕沙星扩大了对革兰氏阳菌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对肺炎链球菌具有理想的抗菌力。
许多资料表明,青霉素耐药性肺炎链球菌仍对格帕沙星敏感,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当或稍弱,对链球菌的MIC为环丙沙星的1/2~1/8[4]。
本品对大肠埃希菌、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黏膜炎莫拉菌等革兰阴性菌的MIC与环丙沙星相似或稍弱,另外,它有强大的抗淋病奈瑟球菌和脑膜炎奈瑟球菌活性。
本品对厌氧菌的活性比环丙沙星强1~4倍。
洛美沙星对鼠疫、鼻疽和土拉菌病的病原菌有活性,对葡萄球菌属具有较强活性,而对各种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的活性不强,对肠球菌仅有弱活性[5,6]。
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母核的抗菌药物,其对细菌的DNA螺旋酶(DNA-gyrase)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细菌的DNA合成,导致DNA降解及死亡。
该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据最新报道,有些品种已突破了抗菌概念,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也有新进展),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国内外众多制药企业竞相开发和生产的热门药品。
目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品种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
其中,前三者在医院的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本品由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研制开发,1994年首先在日本上市。
国内最早的产品是在1996年由日本第一制药提供原料,北京优尔特药业有限公司分装生产的。
1997年浙江新昌制药在我国首先开发成功左氧氟沙星原料药并获新药上市证书。
此后,北京双鹤药业、常州第二制药、浙江京新制药、扬子江药业等企业也陆续成功开发该药原料药。
左氧氟沙星的销售量呈迅猛增长的势头,在投放市场至今短短几年时间的前列。
在最近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左氧氟沙星的片剂和注射剂被列入乙类目录。
目前,本品的开发状况也比较喜人,截至2000年7月3日为止,共有31个批准文号。
本品主要规格有:0.1% 100ml×1(IJ)、0.2% 100ml×1(IJ)、100mg×10(OR)、100mg×12(OR)、100mg×100(OR)。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由于国内生产厂家众多,曾一度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但本品疗效显著,价格适宜,在国内医院用药中,其用量及金额均位居前列,预测在短期内在喹诺酮类药物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本品的规格主要有:0.2% 10ml×1(IJ)、0.2%100ml×1(IJ)、0.2%2ml×10(IJ)、200mg×10(OR)、200mg×20(OR)、250mg×6(OR)、250mg×4(VA).氧氟沙星(Ofloxacin):目前该品临床用药尚属良好。
喹诺酮类药物

为0.5%~2%。这类反应一般不严重,减少剂量或停药
后可消失。但动物实验中具有软骨损害的作用,故不宜 用于妊娠妇女和骨骼未发育完全的小儿。喹诺酮类可分 泌至乳汁中,乳妇应用时应停止哺乳。
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肾清除率降低,血清半衰期延长,尿排出率降低, AUC增高,蓄积作用显著。高龄病人按日常剂量服用 还可引起血药浓度升高和低血糖等。故对老年患者, 宜测定CIcr,参考测定结果,调整给药剂量。 另氟喹诺酮类对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副作用,如眩晕、 走路蹒跚、头痛、嗜睡、失眠等,因此老年人应慎重。
5.喹诺酮类 + 氯霉素→ →拮抗作用(对大肠杆菌)
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与一些药物的相互作用 1.喹诺酮类 + 茶碱类→ →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出现心律失常、痉 挛等。 2.喹诺酮类 + 制酸药、H2 受体拮抗剂→ →减少喹诺酮吸收,疗效 降低。 3.喹诺酮类 + 非甾体类抗炎药→ →动物癫痫发生率增加。 4.喹诺酮类 + 华发林→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抗凝过度的危险。 5.喹诺酮类 + 环孢素→ →肾毒性增加,血清肌酐浓度上升。 6.喹诺酮类 + 含镁、铝、钙、锌、铁等金属制剂→ →喹诺酮类 生物利用度降低,口服吸收下降30%。 以上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依次为: 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常用喹诺酮类品种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物 PO量 (mg) 400 400 400 400 500 200 400 400 Cmax (mg/ml ) 1.58 3.8 3.70 5.6 2.56 3.06 3.47 6.50 T1/2 (h) 3~4 7.5~11 3.3~5.8 5~7 3.3~4.9 5.1~7.1 6.8~8.5 9.1~13 绝对生 物利用 度(%) 35~45 90~100 80~98 85~95 49~70 100 90~98 100 Vd (L) (100 139 175 120 307 119 140 80 总清除 率 (L/h) 51.6 9 21 13 39.12 8.51 15.54 5.08 尿中排除原 型药占给药 量的百分数 (%) 25~30 11 52 70~90 29~44 80~86 70~86 50~77 AUC (mg· h/ L) 5.7 63 33 35 12 19.9 27.4 70
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及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次/ 天 ,连用 3 ~ 5 天。家禽混饮为 5 O毫克 / 千克饮
… … 0 / 、 U
强, 且不 易产生抗药性 ; 在偏酸性 时抗 菌作用最弱 ,
抗
形
血
菌谱广 , 对革兰 氏阳性落
体均有效 , 抗菌活性优= j =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 8
回 兽 药
喹诺 酮 类药 物 的特点及在 兽 医临床 上 的应 用
黄 明祥 ( 辽宁省抚顺市动物疫病预 防控制 中心 辽宁抚顺 1 1 3 0 0 6 )
1特点 与抗菌谱
喹诺酮类药是较新的合成抗菌药 ,特点是作用 于细菌的 D N A,与其他抗微生物药之间无交叉耐药
性, 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影响。对多种耐药菌株有较
因此不宜与酸性药物合用 , 如维生素 C 、 氯化胺。 铁剂 的螫合作用 和对消化道吸收能力 的影 响 ,
可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胃肠道用药 , 如碳酸钙、 小苏打、 硫 酸镁等药物 , 若与喹诺酮类药物 同时服用 ,可明显降低喹诺酮类
药物的吸收。
氧氟沙星 ( 氟嗪酸 )
强。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 、 呼吸道 、 肠道等感染 性疾病 。胶囊 , 0 . 5 克/ 粒, 每次 内服量为犬 、 猫、 家畜
l 0 毫克 / 千克体重 , 2 次/ 天。
环丙沙星属第 3 代喹诺酮类 。抗菌谱与氟哌酸 相似 ,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 的作用 , 对 绿脓杆菌、 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 用于敏感菌引 起的全身感染及霉形体感染。环丙沙星盐酸盐 ( 粉 剂) , 家禽每天按 0 . 0 5 %混饮给药 , 连用 3 ~ 5 天。 乳酸
喹诺酮药物的比较

体内过程
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4-30%),分布广、组织浓 度高;
代谢
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氧化;
10
体内过程
排泄
大多数药物主要经肾脏排出;肾功能减退感染患 者,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加替 沙星等,应根据肾功能减退情况减少该药剂量;肝 功能减退感染患者,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按原治疗量应用;氟罗沙 星,严重肝病时减量慎用。
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
7
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指对多数呼吸道病原有很好的杀菌活性, 且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显示容易进入肺脏 组织和支气管分泌物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有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 替沙星。
8
体内过程
吸收
除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外,大部分药物的口 服生物利用度达80%-95%;食物一般不影响药物的 吸收,但左氧氟沙星应避免与乳制品、多种维生 素、铁剂和抗酸药同服;奶制品影响环丙沙星的 吸收,对莫西沙星无影响。
++ +
++ ++
临床应用 现状
泌尿道 感染
已淘汰
肠道感染 尿路感染
较少 应用
广泛
广泛 应用
广泛
广泛 应用
6
改变构效后喹诺酮药物特点
1.氟喹诺酮抗菌活性增强(C6位引入氟); 2.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中枢渗透性较强(C7有甲
基哌嗪环); 3. 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对非典型病原体和厌氧菌有
抗菌活性(R1有环丙基和X8甲氧基); 4.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
其它
抑制细菌RNA及蛋白质合成, 诱导菌体 DNA错误复制,抗菌后效应(PAE)
3
特点
繁殖期杀菌剂
喹诺酮类药物的比较与使用注意事项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选药原则:
1. 肺炎链球菌,应优先选用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药物,以 降低细菌出现耐药性的几率;
2. 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感染时,可选用左氧氟 沙星等;
3. 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时,首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4. 大肠杆菌所致感染,除非有药敏试验支持,否则不首选喹
诺酮类药物。
精品课件
4.肝损害
表现:肝酶(AST、ALT、ALP)升高 机制:N1位取代基2、4二氟苯基是导致肝毒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排序:对CYP450抑制能力的强弱排序依次为依诺沙星>环丙沙 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司 帕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 预防:及时监测肝功能
精品课件
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可减轻因跟腱炎性渗出而引起的肿胀和疼痛及防 止继发感染;局部热敷促进炎症吸收等
精品课件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作为
医师,在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
1. 结合病情,给予适当的用药教育,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注意 事项等;
2. 若病人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若反应 严重,应当停药,并及时抢救;
5.肾损害
表现:血肌酐轻度升高,严重的可引起结晶尿 机制: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中有羧基,在中性和碱性尿液中 溶解性差,容易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 预防:最好保持每日尿量1500mL以上(50岁以上,尤其65 岁以上的患者)
精品课件
6.心脏毒性:
表现:可见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等。 机制:由于其阻滞了心脏阀门钾通道,特别是延迟整流性钾通道的快速 成分 排序:毒性强弱:格帕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 沙星>环丙沙星 处理:停药,监测心电图,静脉注射10%硫酸镁1~2g,5~10min 内注 射完,必要时15min后重复1~2次;如TdP停止发作,可持续静脉滴注硫 酸镁3~20 mg/min,直至QT间期缩短至500ms左右。也可用异丙肾上腺 素1~4ug/min,持续静脉滴注,维持心率在每分钟100次左右。上述治 疗无效,可采用人工临时心脏起搏器。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整理课件
6
整理课件
7
喹诺酮类的抗菌强度
(1)由强到弱:第四代>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 (2)对G+菌、G-菌有效的:环丙沙星>氧氟杀星>诺氟沙星 (3)对人型支原体有效的:加替>左氧>氧氟>环丙>诺氟 (4)对厌氧菌有效的:司帕>加替>莫西>左氧 (5)对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的杀菌作用最强。
表1 抗菌活性比较
G+菌
G-菌
分代 头孢类 喹诺酮类 头孢类 喹诺酮类
1
++++
_
_
+
2
++
+ - ++
++
3
+
+ +++ ++++
4
++
++ ++++ ++++
通过以上比较:喹诺酮类抗菌谱光,尤其对G-杆菌活性强。当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都作为某 一疾病的备选咬或首选药时。一般情况下会优选喹诺酮类,原因:
整理课件
10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3.肠道感染:首选。(首选用于治疗志贺菌引起的急、慢性 痢疾和中毒性痢疾,以及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 的胃肠炎(食物中毒)。)
4.腹腔、胆道及盆腔感染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合用。 5.与其他药物合用作为治疗耐药结核分支杆菌和其他分支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反应
皮肤反应和光敏反应
光照处皮肤瘙痒性红斑,重者糜烂、脱落,停药
可恢复;
发生率:司帕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克林沙
星 >加替沙星、莫西沙星;
与剂量密切相关,还与8位取代基、紫外光照射强
度和时间及机体自身敏感性有关;
16
不良反应
心脏毒性
任何一种氟喹诺酮都可能引起QTc间期延长,从而
导致尖端扭转型室速和室颤;目前上市的药物危
11
体内过程
半衰期
较早开发的该类药物血浆清除半衰期一般在 3~8h,
需每日2~3次给药。近年研发的新药中t1/2呈延
长的趋势;如盐酸莫西沙星半衰期12~15.2h,每 日给药1次。
12
临床应用
泌尿生殖道感染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 胞菌感染
消化系统感染
包括成人患者 伤寒沙门菌的治疗
广
呼吸系统感染
肺炎、TB 非典型病原体
第
一 代
第
二 代 第三代
第四代
5
四代喹诺酮药物比较
药动学 特点 第一 代 第二 代 第三 代 第四 代 血药浓度低 组织浓度低 血药浓度低 尿药浓度高 血药浓度高 组织分布广 半衰期长 吸收快 组织分布广 半衰期长 抗菌谱 大多数G-菌 大多数G-菌、 部分G+菌、铜绿 G-、G+、铜绿、 衣原体、支原体、 军团菌、分枝杆菌 G-、G+、铜绿、衣 原体、支原体、军团 菌、分枝杆菌、厌氧 菌 抗菌 强度 + ++ ++ + ++ ++ 临床应用 泌尿道 感染 肠道感染 尿路感染 广泛 现状 已淘汰 较少 应用 广泛 应用 广泛 应用
9
体内过程
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4-30%),分布广、组织浓
度高;
代谢
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氧化;
10
体内过程
排泄
大多数药物主要经肾脏排出;肾功能减退感染患
者,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加替
沙星等,应根据肾功能减退情况减少该药剂量;肝 功能减退感染患者,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按原治疗量应用;氟罗沙 星,严重肝病时减量慎用。
环丙沙星 依诺沙星
Levofloxacin 左氧氟沙星
帕珠沙星 吉米沙星 加雷沙星 西他沙星
Moxifloxacin 莫西沙星
1992 1993 1994 1997 1999 2000s
1962
1973
1984
1985
1986
吡哌酸 氧氟沙星
司帕沙星 替马沙星 曲伐沙 星 格帕沙 星
加替沙星 克林沙星
指对多数呼吸道病原有很好的杀菌活性, 且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显示容易进入肺脏 组织和支气管分泌物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有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 替沙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体内过程
吸收
除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外,大部分药物的口 服生物利用度达80%-95%;食物一般不影响药物的 吸收,但左氧氟沙星应避免与乳制品、多种维生 素、铁剂和抗酸药同服;奶制品影响环丙沙星的 吸收,对莫西沙星无影响。
险性低; 格帕沙星因发生严重尖端扭转型室速致死而被撤 市; 危险因素:合用可延长QTc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胺 碘酮、特非那定、红霉素、西沙比利等;
17
不良反应
软骨伤害
损伤幼龄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儿童关节痛和关 节水肿; 发生率与年龄、剂量相关,儿童估计在2%-3%; 与镁离子发生螯合反应,造成局部Mg2+缺乏,进而 影响软骨细胞表面整合素及其后续反应;
22
23
广泛
6
改变构效后喹诺酮药物特点
1.氟喹诺酮抗菌活性增强(C6位引入氟); 2.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中枢渗透性较强(C7有甲 基哌嗪环); 3. 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对非典型病原体和厌氧菌有 抗菌活性(R1有环丙基和X8甲氧基);
4.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
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
7
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其它感染
骨骼系统感染、皮肤 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
13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常见胃部不适、消化不良、恶心、腹泻等; 最常见,氟罗、司帕、格帕>10%,其它2-8%; 喹酸对消化道的化学性刺激所致; 一般可耐受,停药可恢复 。
14
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轻者失眠、头昏、头痛、眩晕、视觉异常,重者 精神异常、抽搐、惊厥; 发生率0.8-6%,莫西>环丙>氧氟>左氧; 常见于用药剂量过大、有精神病或癫痫病史、与 茶碱、非甾体抗炎药或CYP450抑制剂合用时;
18
不良反应
肾损害
结晶尿,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
根据2004至2009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数据: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的血尿报告较多,
帕珠沙星的肾功能衰竭病例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中有羧基,在中性和碱性尿液中 溶解性差,容易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
19
不良反应
糖代谢紊乱
风险增加,尤其是糖尿患者的低血糖,任何已上 市的氟喹诺酮均可致; 加替沙星于1999年上市,2006年5月施贵宝将该产 品全球撤市,2007年1月我国在说明书增添此项禁 忌症。
拓扑异构酶IV负责将子代的DNA解环,G+菌
其它
抑制细菌RNA及蛋白质合成, 诱导菌体 DNA错误复制,抗菌后效应(PAE)
3
特点
繁殖期杀菌剂 与其它抗菌药 无交叉耐药性
抗菌谱广 抗菌力强
过敏反应少
口服吸收好 组织浓度高
稳定性好 剂型多样
4
发展史
Norfloxacin 诺氟沙星 萘啶酸
第一个氟喹 诺酮类药物
20
注意事项
慎与茶碱类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 应用洛美、氟罗、司氟、环丙时,患者尽量 避免或减少日照;
应多饮水,保持24h尿量在1200ml以上,避免 与有尿碱化作用的药物(如碳酸氢钠)同时
使用;
21
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对血管有刺激性,高浓度或输注 速度过快可引起静脉炎、局部疼痛等,故 溶媒应不少于100ml,以250ml为宜,输注 速度不宜过快,每100ml输注时间不少于1 小时。
喹诺酮类药物 的比较
2015届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抗感染专业
定义
喹诺酮类(quinolones)抗菌药是指人工 合成的含4-喹诺酮(或称吡酮酸)母核的 一类药物。
2
作用机制—抑制细菌DNA合成
抑制细菌拓扑异构酶II(DNA回旋酶)
DNA回旋酶使DNA保持高度卷紧状态,G-菌
抑制细菌拓扑异构酶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