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金融学的核心理论:学生应具备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投资与融资决策等方面的理论。
2.熟练掌握金融科研方法:学生应熟悉常用的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学等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独立的金融研究。
3.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学生应能够独立进行金融研究,包括选题、调研、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环节。
4.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学生应积极关注国际金融动态,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的最新进展,具备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
5.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应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将学术成果应用于实际金融问题的解决。
二、培养内容1.专业课程学习:学生需修读一系列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市场、投资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等方面的核心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
2.学术研究训练:学生需参与科研课题的立项、论文撰写等活动,培养科研能力。
学校将组织学术沙龙、报告会等活动,提供与导师和其他研究生交流的机会,激发学术思维,培养独立科研能力。
3.学术论文写作:学生需撰写学术论文,体现研究成果。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撰写学术论文,并参与相关学术会议的展示与交流。
4.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将组织金融实践教学活动,如参观金融机构、企业、金融市场等,以加深学生对金融行业的实际操作和经验的理解。
5.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学院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学术交流访问等,提升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力。
三、培养方法为了提高金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采取以下培养方法:1.导师制度:学生将由专业导师进行指导和教学。
导师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并定期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
2.小班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控制班级规模,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
以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培养目标,这就像是在大海中找到了航行的方向。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要在学术领域深耕细作,培养独立思考、创新研究的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要培养的是:1.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学术视野。
2.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术英语、科研方法论等,这些课程为研究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等,以培养研究生深厚的专业知识。
3.选修课:包括跨学科课程、研究方法论课程、实践性课程等,旨在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4.实践环节:设置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使研究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实践能力。
三、师资队伍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领军人物。
2.实施导师责任制,每位导师负责指导若干名研究生,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3.加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定期举办学术沙龙、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四、学术交流1.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拓宽学术视野。
2.建立学术交流平台,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与研究生面对面交流。
3.开展学术竞赛、学术论文评选等活动,激发研究生的学术热情。
五、考核评价1.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2.建立健全研究生学术成果评价体系,鼓励研究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
3.定期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的研究生进行帮扶。
六、就业指导1.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研究生了解就业市场,提高就业竞争力。
2.建立就业信息库,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
3.搭建就业平台,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希望每一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都能在这个方案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价值。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型研究生教学计划
*“各学期教学安排”、“考查”和“考试”栏目里用“√”来表示。
传播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必读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传播学基本理论与应用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传播理论和实践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传播史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媒介与文化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传播学名家名著选读》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电视纪录片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信息与媒体素养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网络新闻与传播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跨文化传播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学术型研究生含博士硕士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

学术型研究生含博士硕士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1.培养目标: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的人才,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学术界和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
2.学位课程要求:学术型研究生需要修读一定的学位课程,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研究方法课和学术论文写作等。
学科基础课主要是关于所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基础理论;专业课则是培养学生对于自己研究方向的理解和掌握;研究方法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则帮助学生提高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
3.科研项目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包括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自主申请的课题等。
科研项目的选择应与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相关,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科研成果要求:学术型研究生需要在培养期间产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如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获得科研奖励等。
这些科研成果既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核,也是评价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5.学术交流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应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
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学生拓宽研究视野、更新科研思路、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6.学术道德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应严格遵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尊重知识产权,不进行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型研究生还要具备诚实守信、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积极参与学术道德培训和学术道德引导。
总之,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要求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产生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
同时,学术型研究生还应遵守学术伦理,保持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
这些要求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的人才,为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

硕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学术型)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二○一七年九月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修订)为了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一、适用对象本培养方案要求适用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人才。
要求硕士研究生做到:1、掌握系统的政治思想理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备应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书刊和初步听说能力,可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熟悉现代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掌握相关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具有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术应用技能。
3、具有成熟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科方向设置根据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立我校学科专业点的学科方向。
其应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和较为稳定的研究范围,且已完成若干独立的重要研究课题,并能体现出我校各学科、专业的学术优势和培养特色。
学科方向的设置应具备下列条件:1、应是本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2、应有学术带头人和合理的人才梯队;3、应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成果,以及相关的资料和相应的实验设备;4、应能开出本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主干课程和相关课程,并附有这些课程教学大纲及阅读书目。
学科方向的确定应是认真的、严肃的,并注意其先进性、科学性和相对稳定性。
研究方向的学术领域不宜过窄,每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根据学科的实力一般以3~5个为宜。
四、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学习时间原则上不超过5年。
(完整)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身心健康,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和动向;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文献,以外文写作科研论文,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研究方向(一)内科学1.肾脏病学:1)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诊断及其治疗;2)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3)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疾病救治中的理论及实践;4)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5)肾移植免疫及免疫抑制剂的研究2.内分泌疾病:1)糖尿病的发病机理;2)胰岛素抵抗;3)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免疫治疗;4)肥胖症发病机理3.消化系疾病:1)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理(基础研究);2)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临床研究);3)消化道反流性疾病的研究;4)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治疗;5)胰胆管疾病的内镜下治疗4.呼吸系统疾病:1)弥漫性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2)支气管哮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和治疗;4)肺部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5.血液病:1)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重症自身免疫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6.心血管病:1)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介入心脏病学研究;3)心脏电生理研究.7.风湿病:1)系统性红斑狼疮造血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8.传染病:1)病毒性肝炎的基础免疫与细胞治疗;2)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与监测;3)巨细胞病毒DNA疫苗的基础实验研究1.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2.呼吸道和肠道病毒的研究3.儿童肾脏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三)神经病学1.脑血管内介入治疗2.脑血管疾病3.神经损伤的修复与再生4.神经科临床技能5.变性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四)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2.抑郁症和焦虑障碍3.精神药理4.精神疾病的功能影像(五)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神经影像诊断2.体部影像诊断与微创介入治疗3.医学影像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4.三维影像技术与神经导航技术的应用(六)临床检验诊断学1.临床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2.血脂分析与心脑血管疾病3.病原微生物的实验诊断4.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1.泌尿外科:1)泌尿系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男科学基础及临床研究;3)泌尿系结石;4)器官移植的基础研究2.普外:1)胃肠外科;2)临床营养支持;3)肠,胰移植;4)腹腔感染;5)胃肠肿瘤;6)肝脏移植;7)肝胆肿瘤3.胸心外:1)体外循环脏器损伤与保护;2)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生长激素释放肽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4)左室减容血流动力学临床研究;5)心肌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4.神经外科:1)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颅内肿瘤,重点是垂体腺瘤的基础研究;3)颅脑创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是针对有意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制定的培养计划。
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培养一批优秀的学术型研究生对于推动学术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提供一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学术素质的培养。
一、专业课培养1.完善专业课程设置,结合学科前沿与研究热点,提供与学术研究密切相关的课程,如研究方法论、文献综述、学术写作等。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从事科研的实际操作能力。
3.开展学术导师制度,为学生配备导师,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学习指导和思维训练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科研难题,培养学术素养。
二、科研能力培养1.强化科研方法论教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技巧和工具。
2.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实际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进行科学调研、数据分析、实验设计和结果解读等科研技能。
3.注重学术写作培养,提供学术写作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熟悉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和结构,训练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三、学术交流与合作1.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拓宽学术视野,建立学术合作网络。
2.组织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和碰撞学术观点。
3.鼓励学生申请参与科研项目合作,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和研究团队开展联合研究,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科研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与责任感1.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与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术自律意识。
2.强调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和价值,鼓励学生结合社会实际,关注国家和民族的重大科技需求。
3.建立学术风气和学术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潜力。
五、综合素质培养1.提供多样化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思维等综合素质。
锦州医科大学XX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细则)

锦州医科大学XX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细则) (此细则为参考样本,各专业可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自行填写)一、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以培养具有较强科学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思维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课题设计并掌握基础的实验技能和方法。
3、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某一科研课题,书写一篇有一定理论水平、具有新见解的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及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参照总则,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自行填写。
三、学科简介(此处需要到三级学科)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填写。
四、培养计划与教学计划(一)培养计划参照总则,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自行填写。
(二)教学计划参照总则,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自行填写。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学位课程和专业课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论文答辩前至少修满26学分。
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低于18分,专业课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学术讲座2学分,教学或临床实践2学分。
学位课程在入学后第一学期集中学习;专业课、专业外语的学习在第二阶段进入相应单位后完成学习。
(一)学位课程1、公共必修课共8 学分3、选修课4-5学分(均按4学分计)在导师指导下由选课表中选取,修满4-5学分的课程。
锦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及学分一览表(二)专业课共3学分参照总则,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自行填写。
必须详细填写,所开设课程名称、课时、学分、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
专业课要求:开设时间为第2-5学期,总学时48课时。
(三)专业外语————1.0学分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翻译3篇3000字以上与课题或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中英文对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分要求:32-36学分。
2、学位课(共7门)、“文献综述”、“学术报告”和“科研实践能力训练”是必修内容,所有课程(包括学位课和选修课)学习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学位课《高级软件工程》可作为本学科的选修课。
3、实行导师负责制,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内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36
2
陈卫东
√
√
最优化方法 Optimization Method
36
2
曹惉懋、陈卫东
√
√
软件项目管理与软件质量保障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36
2
庞雄文、刘宇东
√
√
概率与计算 Probability and Computing
36
2
曾碧卿
√
√
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36
2
聂瑞华
√
√
统计过程控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XX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
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1
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2
云计算与信息安全
3
人工智能与智能信息处理
4
信息检索与商务智能
5
社会计算与协同软件
6
现代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
学制
3年
7
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
√
现代密码学 Modern Cryptography
36
2
马昌社
√
√
XML 数据库 XML database
36
2
汤娜、叶小平
√
√
模型检测 Model Checking
36
2
杨晋吉
√
√
嵌入式Linux内核分析 Analysis of Embedded Linux Kernel
36
2
冯刚
√
√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36
2
葛红
√
√
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 Embedded Microprocessor System
36
2
金京林
√
√
面向计算机科学的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 in Computer Science
36
2
龚征、王立斌
√
√
信息系统安全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36
2
曹阳
√
√
智能移动定位服务技术
Intelligent Location-Based Services
36
2
王兴芳、曹阳
√
√
计算机仿真建模与分析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ing and analysis
36
2
张奇支
√
√
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
Introduction to Embedded System Development
36
2
龚征
√
√
智能决策系统 Intelligence 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
36
2
陈红英
√
√
机器学习 Machine Learning
36
2
陈振洲、陈红英
√
√
算法与计算复杂性理论
Algorithms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eory
36
2
刘海
√
√
物联网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to Internet of Things
36
2
单志龙
√
√
信息检索技术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Retrieval
36
2
李建国
√
√
分布计算系统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36
2
刘波
√
36
2
赵淦森
√
√
Web服务和SOA Web Services and SOA
36
2
范冰冰
√
√
空间信息导论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information
36
2
张金区、李慧
√
√
遥感图像处理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36
2
李慧
√
√
本体理论与本体工程Ontology Theory and Ontology Engineering
学术型研究生教学计划
院(系)名称
计算机学院
学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主讲教师
各学期教学安排
考查
考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公共必修课
外国语
90
4
√
√
政治理论
74
3
√
√
学科基础课
计算理论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
54
3
学院统一安排
36
2
王涛
√
√
协同计算与社会网络服务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and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36
2
汤庸、李建国
√
√
面向对象技术与UML 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 and UML
36
2
肖菁
√
√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36
2
詹泳
√
√
数据、信息与可视化 Data,Information & Visualization
36
2
张金区
√
√
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
Data Mining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36
2
黄晋
√
√
程序化交易 Program Trading
36
2
徐清振
√
√
高级计算机算法 Advanced Computer Algorithms
8
空间信息理论与方法
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2、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具备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
学院统一安排
√
√
人工智能原理 Princip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54
3
学院统一安排
√
√
选
修
课
程
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的数学基础
Mathematical Basis for Digital Signal and Image Processing
36
2
李兴民
√
√
软件工程方法学 Software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
√
高级数据库技术Advanced Database Technology
54
3
学院统一安排
√
√
专业必修课
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
Mathematical Logic for Computer Science
54
3
学院统一安排
√
√
现代网络技术 Advanced Network Technology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