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四:第四单元 第2课 圣雄甘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

• ④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核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特点: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晚年的圣雄甘地
甘地主义的影响:
我们下代的子 孙恐怕很难相信, 世界上真有过这样 一个人。
——爱因斯坦
三、甘地的人生结局
在为祖国独立解放的同时,晚年致力于消除种姓制度、 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1948年被印 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印度总督由保镖护卫着前往 参加甘地葬礼
圣雄甘地墓
甘地是20世纪印度民族英雄,发动非暴力不 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一生献给了 民族独立事业,被称为印度之魂。他领导的印 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 分,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为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背景
内容
结果
第一次 《罗拉特法案》“文明不服从” 发生暴力 (1920-1922) 阿姆利则惨案 不合作抗英 运动停止
第二次
(1930)
英国殖民当 局制定颁布 食盐专卖法
“食盐进军” 当局妥协 运动停止
第三次 英国殖民势力
(二战期间)
的衰落,印度 人民强烈反抗
甘地提出 “英国退 出印度”
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印度的独立奠定基础。
2、局限: ① 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 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 动摇性与妥协性; ② 反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 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中)在新德里向圣雄甘 地纪念坛敬礼。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4.二战中和战后的新发展
(1)原因:
①二战期间关于战后自治的商讨 ②二战后英国的衰落,印度的反抗
(2)概况:甘地提出“英国退出独立的要求, 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特点(含义):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1946年6月6日,圣雄甘地同后来成为印度第一任 总理的尼赫鲁在一起。
印度的独立:二战结束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 独立。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 为印、巴两个独立国家。
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背景
内容
结果
第一次 《罗拉特法案》“文明不服从” 发生暴力 (1920-1922) 阿姆利则惨案 不合作抗英 运动停止
第二次
(1930)
英国殖民当 局制定颁布 食盐专营法
2005年发行的纪念甘地“食盐进军”邮票
有甘地头像印度纸币
他是个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 只裹着一块缠腰布;
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 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的不服从;
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力,可 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
他发动了三个群众大运动:反对殖民地统治,反 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
甘地生平简介:出生于186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 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人们称他为"马哈特马",意思 是"伟大的灵魂"。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 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 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请回答:甘地在1915年建立起一个非暴力抵抗基 地,用什么教育青年?希望达到什么目的? 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
高中历史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

高中历史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师用书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第2课圣雄甘地一、教学目标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本节重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本节难点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印度被称为“英国皇冠上最明亮的一颗宝石”,甘地以其影响被印度人称为“圣雄”、“国父”。
教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甘地及其成长历程。
这些介绍有利于对近代以来印度历史的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第二部分介绍了甘地所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材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较大,甘地的一生多次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材主要介绍了前两次的斗争,并扼要介绍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新发展──“英国退出印度”,二战结束前后甘地为印度的真正独立、为消除种姓制度、消除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做了大量工作。
教材涉及史料时间长、跨度大、内容多,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补充和拓展,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与正确理解。
本课引言是甘地成长中的一个故事,教学中建议首先对甘地的传奇一生作简单介绍。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候,印度已经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积极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新课的学习。
第一目“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教材以甘地的成长历程为主线,主要介绍了甘地、甘地的主张、凤凰新村与南非的斗争及甘地成为国大党领袖等。
(1)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著名领袖。
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一个土邦大臣家庭,属吠舍种姓。
从小受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非暴力”思想影响。
1883年就读于伦敦大学,学习法律。
回国后在孟买以律师为业。
1893—1914年在南非任一穆斯林商社法律顾问,目睹印度人的悲惨生活和遭受的种族歧视。
1906年起领导印度侨民开展被称作“萨蒂亚格拉哈”(掌握真理)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反对英、荷殖民者的种族歧视政策,逐渐形成“非暴力抵抗”的政治主张,并获得一定的成功。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2

圣雄甘地【课标要求】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
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61导学生根据“成长一思想一实践一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独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20世纪上中期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
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人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甘地又是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非暴力”学说存在局限性,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利于冲破蒙昧主义的束缚。
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善于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1、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2、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难点】评价甘地其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
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
他就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
(二)讲授新课生平简介:甘地,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4.2《圣雄甘地》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圣雄甘地》课后习题答案解析1.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源于何处?答案提示: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很复杂的。
其政治哲学是宗教返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其政治思想是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由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答案提示: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大体分三步走: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同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3.“对我而言,羔羊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地珍贵。
我可不愿意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
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
”“无论是任何时期,任何地方,我都不认为肉食者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
”“我觉得,当心灵发展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将不再为了满足食欲而残杀动物。
”“一个国家伟不伟大,道德水准高不高,可以从它对待动物的方式判断。
”答案提示:甘地多次撰写文章,大力倡导素食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声,因此必须从节制口腹之欲开始。
反映出甘地的思想深受印度教和蓍那教的“非暴力”思想影响,其主张体现了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4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pptx

学无止 境
3. 百家争鸣 “对我而言,羔羊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地珍贵。我可不愿意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 羔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 “无论是任何时期、任何地方,我都不认为肉食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我觉得,当心灵 发展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将不再为了满足食欲而残杀动物。”“一个国家伟不伟大、道 德水准高不高,可以从它对待动物的方式判断出来。”请对甘地的以上言论进行评价。 解题关键:素食主义。 思 路引领:非暴力思想。 答案提示:甘地多次撰写文章,大力倡导素食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生, 因此必须从节制口腹之欲开始。反映出甘地的思想深受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非暴力”思想影 响,其主张体现了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2. 教学案例 案例一 讲述“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时,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
学无止 境
图片一:圣雄甘地(1869—1948) 图片二:在非洲时的甘地 通过不同时期的图片,补充甘地的传奇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认识: 伟大的历史人物也是在学习中不断走向成熟与进步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在学习与斗争中 逐渐形成的。 案例二 讲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结合甘地在二战后为平息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 徒的暴力冲突“赤足朝圣”的图片,出示近年来南亚次大陆的印巴冲突的相关史料,向学 生 说明现实是历史的延续。要合理地解决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必须对其历史追根溯源, 只有 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吸取历史教训,使历史为现实服务。 四、问题解答
4. 阅读与思考 甘地把非暴力抵抗看成是实现政治理想的主要手段,认为这是勇敢者的武器。他在一 篇 题为“武力政策”的文章中说过:“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而 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你如何理解其中“认识 了印度 的力量”这句话?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4单元教学课件:第2课 圣雄甘地31张PPT)

理由: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强者的武器); 印度的力量. 实际原因:印度贫穷落后,军事力量薄弱。
二、甘地“非暴力思想”
1、甘地“非暴力”思想内容:
①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在
南非,他亲自创建名为“凤凰新村”的非暴力训练基
地(消极抵抗)
②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①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
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②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 (2)运动: 1930年“食盐进军”使运动达到高潮,沿海各
1930年4月6
地响应,全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开展反英斗争。
(3)结果: 英国允许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
日,甘地在
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 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 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 圣雄甘地的诞辰,为“国际非暴力日”。
一、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
阅读课文第一目,概述青年甘地的主要活动 早年熏陶——家庭、宗教影响 英国求学——基督教影响
丹地海边俯
我深信假如只有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可以选择时,我将 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 也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 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 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 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甘地 你能分析甘地选择非暴力的理由和实际原因吗?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2课 圣雄甘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精品课件:第2课 圣雄甘地

内容。②④是“坚持真理”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
1234
解析 答案
3.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其根本
目的是
A.扩大国大党的势力 B.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C.取得印度自治
D.提高民族自尊心
解析 印度国大党的斗争目标经历了由争取“自治”到争取“独立”的
变化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大党中的激进派曾提出过争取自
——《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
1234
甘地走进海水里,捡起了一小撮被海水冲到岸上的盐。他违反了盐法。 这个消息被几十名记者报道着,传播到整个印度,传播到全世界。一夜 间,全印度的人都被唤起,几千人、几万人,都赶往印度绵延的海岸。 人们前来采盐,故意触犯盐法。在大城市不断有大规模的示威。没过多 久,示威的方式增多起来,特别在抵制英国货方面,国大党发起了大规 模的活动。
思维点拨 史论要旨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1)印度沦为 英国 的殖民地,实行殖民统治,印度社会反英情绪增长。 (2)甘地培养一批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的高压政策。 ②直接原因:1919年 阿姆利则 惨案的发生。 (2)内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 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答案
史论总结 全面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特点:非暴力不合作——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民族独立。 (3)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4)评价 ①积极作用 a.对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民族解放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b.为国大党提供了斗争武器,使国大党转化为具有群众基础的政党。 c.给英国殖民统治造成强大的政治压力,推动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提升演练
[达标检测]
1.甘地在南非领导反种族歧视斗争中创立了“坚持真理”的学说。
下列对“坚持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弱者的武器②是强者的武器③强调可以使用暴力手段④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甘地政治斗争的有关内容。
①③是“消极抵抗”的内容,②④是“坚持真理”的内容,故选B项。
2.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由此开展家庭纺织运动。
这种经济自主运动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打击了英国殖民经济
B.实现印度的棉布自给
C.促进了印度的种棉业
D.培养了印度国民平和的心态
答案 A
解析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文明,这一思想对于号召、组织群众起来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起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
故A项正确。
3.甘地曾说自己犯了“一个像喜马拉雅山那样大的错误”,宣布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
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能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
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答案 C
解析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反对武装斗争。
1922年2月,甘地领导的非暴力运动超出了非暴力的界限,印度人民与殖民当局发生了流血冲突,他下令停止运动。
故选C项。
4.伦敦《新闻纪事报》曾这样评价甘地:“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
”“他所显示的力量”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揭开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了一定打击
C.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
答案 C
解析从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开始,印度人民就展开了反抗,A项排除;B项是针对英国而不是针对印度而言的,排除;单靠非暴力的抵抗,是无法实现彻底独立的,D项叙述错误;故选C项。
5.“如果和平不能在我们周围,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得到恢复,那么我将了此一生。
”由此可见甘地最后一次绝食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抑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群众暴力行为
B.要求英国人彻底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C.反对印度跟随英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D.希望平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和平”“印度和巴基斯坦”,可知该事件是指甘地为了平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
故选D项。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我所知,我们的斗争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并不是因为印度正在为自己的解放而战,而是因为我们为争取解放而采取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不曾为历史上有过记录的任何民族所采用。
——甘地《论非暴力》材料二
材料三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
——泰戈尔
(1)材料一中“独一无二”的方式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是如何实践上述方式的?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印度人民“永远牢记着他”的主要原因。
答案(1)方式:非暴力不合作。
实践:倡导“回到纺车去”,领导“食盐进军”运动。
(2)原因: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高尚的品德情操,仁爱精神;坚持真理的信念,努力消除种姓制度及教派矛盾与纷争。
解析通过阅读材料可知,主要考查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及其伟大的人格,学生在解答时应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本届大会进一步认为,印度人民没有其他道路可走,只有承认和采纳渐进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直到……自治得以确立为止。
……本届大会热诚地建议:(1)放弃职衔和荣誉职位,辞去地方机构中的委派职位。
(2)拒绝参加政府的招待会、正式接见和政府官员或以他们的名义举行的其他官方和半官方的宴会。
(3)逐步撤出各省学校和学院的学生。
(4)律师和诉讼当事人逐步抵制英国法庭,由他们自己成立私人裁决法庭,解决私人争端。
(5)军事、文书和劳工阶级方面的人员拒绝充当新兵……(6)参加改革议会选举的候选人退出竞选,选举人拒绝选举任何
违反大会建议而参加竞选的候选人。
(7)抵制外国货物。
——印度国大党关于不合作运动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甘地的主要事迹。
如图所示,他为什么这样穿着?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目的、手段是什么?国大党为什么说“印度人民没有其他道路可走”,为什么不走“其他道路”?
答案(1)主要事迹:多次领导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如1918~1922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原因:表明他身体力行自己提倡的手纺车运动。
精神:抵制英货、不怕艰苦、身先士卒的民族革命精神。
(2)目的:争取印度自治。
手段:通过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原因: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采取镇压政策;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采取暴力手段。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甘地的主要事迹;第二小问,图中甘地身穿粗布衣服,以表明他身体力行自己提倡的手纺车运动;第三小问,体现了他抵制英货、身先士卒的民族革命精神。
第(2)问,第一、二小问,由材料二中信息“印度人民没有其他道路可走,只有承认和采纳渐进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直到……自治得以确立为止”可知,一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以和平和合作的手段达到印度自治的目的。
第三、四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屡次遭到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而且当时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内外交困,使得他们既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也不愿走“其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