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读后感1000字
《沉思录》读后感11篇

《沉思录》读后感11篇《沉思录》读后感11篇《沉思录》读后感1《沉思录》这样的一本书,不适合快速阅读,只能让你慢慢浏览,静静品读,凝神静气反复摸索。
这是一本有着点化之功容易让人浮想联翩,让人边读边走神儿的书。
我读《沉思录》的时候,会经常深入其思想,脱离日常的喧杂而进入沉思・・・・・・我钦佩于奥勒留,这个一代帝王的伟大卓越的思想与其人格魅力,他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神话。
奥勒留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是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奥勒留也许是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
梁实秋曾感叹道:“以一世英主而身兼哲学家者除了奥勒留外,恐无第二人了。
”奥勒留利用辛劳当中的片暇,他不断写下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从而著就了永悬后世的《沉思录》。
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奋工作最终并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但是他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它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处宫廷和身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
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
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拂去浮躁,慢慢走进他的沉思,且听他的心灵之语,不知会不如他一样宁静下来?“一切的事物消逝得这么快,他们的形体消失在这宇宙里,在永恒中他们亦很快被遗忘,那一切的感官方面的事物,尤其是那些用快感诱惑我们的,或用痛苦威吓我们的,或被虚荣所艳羡的――多么无价值?”这沉思着的奥勒留,仿佛是赫拉克里特了――这个伟大的哲学家。
《沉思录》读后感作文(精选8篇)

《沉思录》读后感作文(精选8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沉思录》读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沉思录》读后感作文篇1《沉思录》读后感“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
”着迷于这般洁净、高贵的文字。
开始寻找他----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在《沉思录》中留下的文字。
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留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
而《沉思录》来自于他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奥勒留自幼学习过希腊文学、修辞、哲学、法律与绘画等。
在他执政的近20年间,古罗马帝国水灾、地震、瘟疫、饥荒、蛮族入侵、军事反叛等天灾人祸不断,尽管他以其坚定的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
而使他能忍受下来的是哲学,他试图以哲学的沉思来避开人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安宁。
他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
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读了《沉思录》一书,对于如何正确看待人生和待人处事颇有启发和收获。
作为一本哲学书、生活书、励志书,今天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宽广的胸怀及言行一致、努力践行自己的世界观等优秀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他的自省。
他如此热诚地从身边人们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去热爱劳作,了解自己的质料和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公共利益而努力。
读沉思录有感1000字

读沉思录有感1000字【第1篇】这是一本富有富有哲学思想的该书。
作者受斯多葛学派的影响,书中充满著哲学的思辩。
他认为“死亡与生殖一样是自然的一个秘密,是同一些元素的组合与分解,而全然不是人应当羞愧的事情,因为它并不违背一个理性动物的本性,不违反我们的在结构上之理。
”至少那时的马可·奥勒留对生命有一种理性的认识,而不依附于神学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
此外,他相信还认为潜意识总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而且相互联系着,他说“正如一切存在的缺少事物全都被和谐地安排在一起,新出现的事物不仅他者表现出继续,整体表现并且表现出有某种奇妙的联系。
”“我是由为形式和质料组成的,它们都不会消逝为非存在,正像它们都不可能由非存在变为存在一样。
那么我的每一部分就都被变化带宇宙的某一问好分,并将再变为宇宙的另一部分,如此永远生生不息。
”由此作者发出要关爱人周边的助学人。
这是一本有关道德教育的书后。
作为帝王,他热爱学习,但学的不是用人御人天道,也不沉迷于权力情欲之中,他重视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充满对人类道德的反思。
这对当代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渐趋丰富的同时,真实世界社会的精神文明却在悄悄退化,而《沉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文明”的钥匙。
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德尔,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
“从我父亲的名声及弟弟对他的追忆,我聪明了谦虚和果敢。
”“从马克西默斯,我学会了自制,不能为任何东西所左右。
”他极力弘法人性的真善美,认为这才是人的本性所在。
“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后悔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正式成为人则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
”我们应该做的,精神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头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亲朋好友、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为”,因为,特别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沉思录》读后感五篇

《沉思录》读后感五篇《沉思录》读后感篇一我去年读了《季羡林生命沉思录》,这本书是作者集大成,编辑的季老有关人生的名言名句。
我各取所需地把其中的一些语句抄给同事欣赏,交流心得,颇有收获。
我就来个串串烧,再学习一遍,再品味其中的哲理,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和行动。
季老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生活在社会上“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
”还说:“家庭是一个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
在这里,人们主要祈求的就是温馨。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季老的话普通中见真理,我是个任性的人,头上有两个发旋,更加强了我倔犟的脾气。
这两字箴言,我只做到真字,而不会忍。
所以,一生坎坷,幸福指数就偏低了。
季老认为:“人真是一个奇妙的动物,人的一生也多半是奇妙的一生。
你想走的路,有时无论如何也走不上。
你不想走的路,不知不觉之中,不管有多少曲折,最终还是要走上。
”可不是吗,什么缘分啦,机会呀,环境啦,舆论咯,国情啊…等等,都把你赶到这条路上。
唯物主义不能解释,那就用唯心论解释吧。
这里的忍字我是跑不掉的,俗话说的好哇,人到弯腰树,不得不弯腰哦!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人世间,波诡云谲,因过错综。
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连季老都说“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
------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身上。
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
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奈何,奈何!”我们普通人身上的十字架肯定比季老的又大又重吧,我这样想。
季老还论述到忘和怀旧,对我也有启迪作用。
他说:“人生下来,既能得到一点乐趣,又必须忍受大量的痛苦,后者所占的比重要多得多。
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在中国古代,抒情的文或诗,都贵在含蓄,贵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把读者的心带向悠远,带向缥缈,带向一个无法言传的意境。
《沉思录》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5篇

《沉思录》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5篇《沉思录》是一本能够为那些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灵魂阶梯的好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沉思录》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沉思录》读书心得篇1在人的生活中,时间是瞬息即逝的一个点,实体处在流动之中,知觉是迟钝的,整个身体的结构容易分解,灵魂是一涡流,命运之谜不可解,名声并非根据明智的判断。
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
”一本书和一本好书的区别在于,好书让你读得越多,得到的越多,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
《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它更让我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不同于一般的哲学书籍,《沉思录》就像是写给一个亲密的朋友,记录的是内心对一生的反思,是交响乐前奏曲的形式,萦绕着自己的梦幻的心灵音乐。
优秀的东西,从根本上说是潜藏在灵魂的影子里沉默无言的。
一个陌生人必须有亲切缓慢的信心,懂得怎样等待,别人的心门才会向你打开,《沉思录》正是交给自己一把如何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这里没有故意卖弄,也没有对权力或影响力的妄自尊大,有的只是一颗时刻自省的心灵,一个思考关于灵魂的事的头脑。
马可·奥勒留的任何一个想法都是在关注他身外的世界,我们几乎无法明白他是如何思考的。
然而,他所做的事都是在密切地研究他自己,高度审视自己的缺点和识别自己的优秀品质。
更重要的是,《沉思录》解析了生命的本质以及马可·奥勒留想要终身准守的道德规范,这是一本写给他自己的如何好好活着的手册。
《沉思录》不仅是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充满对人类道德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却在悄悄退化,而《沉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文明”的钥匙。
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
在马可的时代,还是由神权所统治。
如果说,神和道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都是人类欲望的救赎之路,那么,神不过是基于道德而产生的一个具象的实体。
《沉思录》读书心得1000字(合集6篇)

《沉思录》读书心得1000字(合集6篇)篇1:《沉思录》读书心得1000字读了《沉思录》一书,对于如何正确看待人生和待人处事颇有启发和收获。
这本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
《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
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
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
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
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
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
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许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
特别强调的是: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读完该书之后,以下几点对己有很大启示:1 、博采众长,传承美德正如在《沉思录》中指出的,好的品德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
我们也要以此为鉴,学会善于取人之长,丰富知识、提升境界、弘扬美德。
2 、正确对待自己、他人,有一种包容的心《沉思录》作者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
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
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们仍要善待他们。
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
碰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不要随意责怪他人,要有一种克己忍让和包容的心。
《沉思录》读后感(优秀7篇)

《沉思录》读后感(优秀7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分享了《沉思录》读后感(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朋友们。
“一方面能足够强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正是一个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的标志”。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尊则谦谦。
一个成功人或者心气足的人,遇到任何人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他们始终都会对这个社会保持好奇心、探索欲,然后去学习或者吸收自己值得吸收的东西!沉思录读后感范文篇二书中阐述了很多人应该具有的可贵品质,比如,卷一中所说的奥勒留的亲友们所具有的品质。
有的人保持仁爱宽厚,学会活的慢条斯理,为他人着想。
有的人善于自制,既亲切和蔼又庄重威严。
有的人低调朴实,不故弄玄虚。
这些良好的品格都值得我们去借鉴。
但是真正最为可贵的,不正是马克奥勒留善于发现他人长处的个人素质吗?良好的品质,不只在于它让生活在具有美好品质的人身边的人生活地更惬意的环境,也在于,给拥有良好品质的人一个与环境更加适应的机会。
这正是伦理的意义吧。
读一本书,有的是学会技巧,有的虽然不能让人学会技巧却可以真正的使人的内心发生改变。
沉思录是一本具有改变人内心的力量的书。
读沉思录,让我改变了自己的观念。
对善良,或者对自己做人处事的方法,有影响。
在之前我一直以为,善良就是尽量让别人更加方便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现在,慢慢的学着尊重自己的理性。
将理性与道德结合起来。
做事情要成熟一些,而不是像小孩子一样做事情。
当然,依然没变的是时刻记得尽量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
正如书中所说,“不能被欲望驱使,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考虑,自己是不是出于与野兽无异的欲望而去做的。
要想想作为一个人,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是否对自己有益。
”对一本书,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
有人说沉思录是一本哲学的册子。
在我看来,它带给我更多的是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启迪。
2020沉思录读后感范文1000字

2020沉思录读后感范文1000字《沉思录》是一本启迪智慧、发人深省、能够促使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得以纯洁而高尚的哲学自省书,是古罗马皇帝先哲马可.奥勒留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它使人建立朴实的信仰和高贵的道德,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庄严不屈的精神魅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沉思录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沉思录读后感1我以前对《沉思录》这本书很陌生,只因为偶尔看到了温家宝总理曾说的一句话“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怀着好奇之心我暑期拜读了它,它是由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写。
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该书没有过分讲究辞藻,也没有较好地去安排结构,而是任凭思想随波逐流的一部经典哲学名著。
它朴素无华,平淡无奇,却充满睿智和哲理,能直达心灵,更能够引导我们用冷静而达观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人生。
它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是一本拷问心灵的书,每一句写给自己的话语,都是一次向着心灵的凶猛攻击。
即使是在时隔两千年的今天,我们仍能跨越时空,隔着两千年的时光仿佛看见作者低头沉思,与自己内心对话。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沉思录》启迪我,要干好教书育人这份工作,要在三尺讲台上有所作为,首先要从自我的内心处开始修炼。
一、善于学习书本的开篇就能够看到作者用长篇幅表达自己学习和感恩的过程,“从我的祖父那里,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从我的父亲那里,我懂得了谦虚和果敢;从我的母亲那里,我濡染了虔诚和仁爱,以及远离奢侈的简朴生活方式;从我的老师那里,我学会了忍受劳作、清心寡欲、事必躬亲,不干涉他人事物和不轻信流言诽谤”等等。
作者从不同人身上学到许多优秀的品质和宝贵的人生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身边的人都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在生活中时常发现他人的优点,善于吸收有益的经验。
每一个人都有如金子一般的闪光点,关键要看我们是否有一双慧眼,有宽广的胸怀,能否如海绵一般,拼命吸收,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向别人学习,使自己能力更全面,人格更健全.正如书中所说:“想想那些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的德性,例如某个人的积极,另一个人的谦虚,第三个人的慷慨,德性的榜样在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身上展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需要我更努力地学习,不断进取,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办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耕好手中的“责任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思录读后感1000字
【篇一: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是一本启迪智慧、发人深省、可以促使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得以纯洁而高尚的哲学自省书,是古罗马皇帝先哲马可。
奥勒留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它使人建立朴实的信仰和高贵的道德,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庄严不屈的精神魅力。
温总理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并把它作为床头必读书籍。
《沉思录》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冗长的说教,却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书中的许多思想,即使在两千年后今天也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作者从哲学高度对人生真谛进行思考,深刻、睿智,让人高山仰止。
读《沉思录》会让人在高雅思想和纯净心灵中得到慰藉。
初读之下,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辩证的看待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奥勒留是位自然主义者。
他对大自然怀有深深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但不仅仅限于它的山山水水,而更强调尊重其客观规律。
他在《沉思录》中写道:“一切事物都是互有关联的,连接万物的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能够独立存在,因为它们联系在一起,有秩序地组成同一个宇宙。
只有一个由万物集合组成的宇宙,也只有一位存在于万物之中的神明,万物本是一体,遵循同一法则,有智性的生物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