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乡土地理

合集下载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新时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不断受到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的促进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实际生活出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标签:课程资源;乡土地理;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教师乃至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此過程中开展乡土地理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增强地理教学活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且有机地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呢?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1.开展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必要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存在很大差异。

地理教学在统一教材模式中,无法体现地方特色,实现因材施教。

不可否认的是现用地理教材往往与乡村实际、学生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距离。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空洞、单调,往往让乡村学生对地理课堂产生枯燥的感觉,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往往行成喜欢地理知识不喜欢地理课的现象。

许多学生由此对地理课产生厌学、怕学、难学的思想。

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地理课程的有效性,必需认真关注乡村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整合地理资源,让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乡村地理教育带来源泉与活力。

2.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丰富的,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是非常多的,通常情况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各种馆室、信息中心、学校网站、景点绿地、宿舍、球场、礼堂;包括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无形的资源,如校内校容校貌、校纪校风、人文资源等;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爱好、特长的学生和教职工;也包括传统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学科课程的教材,教参、教辅和练习册。

乡土地理(北师大精品课程)01

乡土地理(北师大精品课程)01

第一章乡土地理原理第一节乡土地理及其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一、对乡土地理的理解1、“乡土”的概念“乡土”一词应用的极为广泛,但它并不是地理的专有名词。

在先秦文献《列子天瑞》中有“友人去乡土、离六亲”的句子,这是我国最早提出“乡土”一词的文字记载。

从中可以看到,“乡土”一词含有“家乡”的词义。

因此,《辞海》中解释“乡土”一词为“家乡、故乡”,“亦泛指地方”。

词典中“乡土”一词一般解释为“本乡本土”。

显然乡土也是一个区域的概念,而且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地域概念。

如果以“家乡”的含义理解“乡土”,那对于旅居海外的侨胞而言,祖国既是与他有亲缘关系的乡土;对于在外省定居的人来说,则可以视本省为他的乡土;对于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本县或本市既是他的乡土;即使在本县某地生活的人来说,仍然会把他的出生地或自幼长大的乡村作为他心目中的乡土。

受中国文字影响很深的日文,在“乡土”一词的解释中也认为:“其范围可以从部落到村、市、县、地方,甚至国家,有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

根据1986年国家教委制定(现由教育部)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乡土地理限于本县(市)地理,即“乡土”的范围是指县(市)域。

如果从生命诞生的角度来理解“乡土”,北京大学王恩涌教授在《人文地理概论》中写到“人从孩童时起,无不对周围的一切怀有极大的好奇心,起初,儿童最先熟悉的是他的家庭与家庭附近地区的情况,这就是在他的头脑中最早形成的一种“地理概念”。

在他的记忆中,最先熟悉的是他的房间和别人的房间,他的家庭与别人的家庭,然后记忆他的邻居、邻里、道路、树木等标志。

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育,他所认识和熟悉的空间范围也不断扩大。

“因此,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看,“乡土”一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领域,它以肉眼看到的“乡土”为最小区域尺度。

因此,我们认为“乡土”是乡土地理的研究对象,它是一个感性的区域,其范围大致在“人的视线区域”→县(市)区域。

2、乡土地理的含义从区域地理学派的理解看,“乡土地理”为区域地理的基本地理单元,是区域尺度中最小的、最基础的区域,或可称为站立区地理。

乡土地理(北师大精品课程)目录

乡土地理(北师大精品课程)目录

乡土地理(北师大精品课程)目录目录第一章乡土地理原理 1第一节乡土地理及其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1 一.对乡土地理的理解二.乡土地理教学研究体系三.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第二节乡土地理教学的原理 6 一.乡土地理的感性——理性模式二.乡土地理的PRED模式三.乡土地理的互动模式第三节乡土地理教学体系设计10第二章乡土地理的测量技术13 第一节地图草测技术13 一.野外定向二.野外测距三.野外测坡度和高度四.测定点位五.草测地图第二节地理素描技术23 一.地理素描在乡土地理教学研究中的功用二.地理素描的基本原理三.地理素描的基本技法i四.地理素描步骤第三节近感图像摄制与遥感判别技术 34 一.地理摄像构图技术二.地理摄像动态取象构图技术三.航空像片立体观察技术四.卫星图像土地利用判读技术第四节乡土地理的调查方法与程序45 一.乡土地理调查区域与参考路线的选择二.乡土地理参数测量指标体系三.乡土地理的基本调查方法四.乡土地理调查程序第三章乡土地理调查实践设计(I)——城市型56第一节居住地的能流、物流调查实践设计56 一.设计原理二.水流调查流程三.电流—信息流调查流程第二节校园土地利用与环境安全调查61 一.设计原理二.校园土地利用调查三.校园土地利用环境安全调查ii第三节城市交通观光调查67 一.基本原理二.公路沿线交通与环境问题调查三.水域沿线交通观光与环境问题调查第四章乡土地理调查实践设计(Ⅱ)——乡村型72第一节乡村型土地调查设计的基本原理 72 一.乡村地域差异原理二.地貌地域分异原理四.农业国与8亿农民第二节农村聚落及其调查 76一.农村聚落二.乡村住宅及环境影响调查三.乡村聚落变化调查四.聚落绿地调查与庭院绿化设计第三节乡村农田与土地退化调查 83 一.农田开垦与土地生产力演变的原理二.山地区坡耕地开垦与水土流失调查三.平原耕地与水利灌溉系统调查四.沙区耕地开垦与风蚀沙化调查第四节牧区与林木区资源与环境调查 94iii一.牧区与林区资源环境特点二.牧区载畜量与草地退化调查三.林区木材蓄积量与多样性调查第五章乡土地理实践设计(Ⅲ)—城乡型100第一节城郊型地理调查设计原理 100一.城郊的区域概念二.城乡过渡带人地系统的特征三.城郊地理调查方式设计的理论依据第二节城郊型土地利用调查 107一.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与结构调查二.土地利用变化测量与调查三.非农土地利用问题调查第三节城乡型垃圾及污染调查 112一.垃圾调查二.化学农药污染调查三.乡镇企业污染调查第四节城郊野外样带地理基地建设及动态调查119 一.城郊野外样带与地理基地二.样带地理调查指标分类体系三.样带地理调查方式第六章乡土地理课程的资源建设126iv第一节乡土地理成果调查编制 126 一.野外记录的分析与整理二.乡土地理数据库建立三.学生编写实习报告和小论文四.教师编写乡土地理教材与科普读物第二节乡土地理活动场所建设 133 一.乡土地理陈列室二.校内乡土地理园建设三.乡土地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四.乡土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第三节乡土地理网络课程建设137 一.乡土地理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意义二.乡土地理网站规划三.乡土地理网络课程结构及交互特点四.乡土地理网络教学模式乡土地理案例(50个)148v。

校本课程-乡土地理

校本课程-乡土地理

目录第一节基本概况……………………………………第二节地理交通………………………………第三节资源环境……………………………………第四节行政区划…………………………………第五节历史沿革…………………………………第六节农业情况………………………………………第七节工业状况………………………………………第八节人文景观………………………………………第九节乡风民俗………………………………………第十节物华天宝………………………………………一、基本概况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除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还有煤炭、芒硝、石膏、重晶石、金刚砂、金、铁、锰等矿产资源。

工业有电力、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服装、食品等部门。

土特产品有元明粉、羊毛、驼毛、蚕豆、花海瓜等。

市内有昌马石窟、昌马岩画、汉长城及烽燧、火烧沟遗址、干海子候鸟保护区、老君庙、孙健初纪念碑等名胜古迹。

玉门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石油工业已有65年的发展历史。

1955年建市,1957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1958年为了服务油田发展,原玉门县从玉门镇(现为玉门新市区)迁至老市区,与玉门石油管理局合并为地级市,1961年市局分家,玉门市改为县级建制。

1999年中国石油企业改制重组,将玉门石油管理局分设为玉门油田分公司和玉门石油管理局。

2002年国务院批准酒泉撤地设市,玉门市被确定为甘肃省直辖市,由酒泉市代管。

2003年玉门市政府驻地迁址获得国务院、民政部、省政府、酒泉市政府批准,并付诸实施。

同年玉门油田酒泉生活基地在酒泉市新城区奠基,石油企业"下山工程"正式启动。

二、地理交通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位于东经96°15′-98°30′,北纬39°40′-41°00′之间,东临钢城嘉峪关和古城酒泉,西通国际旅游城敦煌,南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达中蒙边境,是甘肃省距离中蒙边境马鬃山通商口岸最近的城市,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历来是中原通往新疆、青海、西藏和连接蒙古、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

乡土地理教案

乡土地理教案

乡土地理教案课题:乡土地理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乡村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通过讲解和实地考察,加深对乡村地理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重点:1.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2.乡村地理的特点。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2.筹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利用一幅乡村地图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乡村地理的特点,引发学生对乡村地理的兴趣和思考。

2.提问:你知道什么是乡土地理吗?请简单描述一下。

步骤二:概念讲解1.向学生讲解乡土地理的概念:乡土地理是研究乡村地理环境、现象与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乡村地理的基本概念、乡村地貌、农田格局、乡镇发展等内容。

2.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对乡土地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步骤三:特点探究1.与学生一起探究乡村地理的特点,如人口稀少、资源丰富、交通不便等。

2.引导学生思考乡村地理特点背后的影响,如农业发展、生活习俗、乡村环境保护等。

步骤四: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活动,选择一个附近乡村地区,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和体验乡村地理的特点和现象。

2.在实地考察中,引导学生观察乡土地貌、农田格局、农民生活等,并结合所学的乡村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步骤五:总结1.请学生进行小结,回顾并总结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想,加深对乡土地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究不同地区乡村地理的差异,并进行展示交流。

2.可以邀请当地的农民、农业专家等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乡村地理的实际应用和发展。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课后布置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乡土地理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注意事项:1.确保安全,组织实地考察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3.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乡土地理知识。

巢湖市黄山中学校本课程------------居巢乡土地理

巢湖市黄山中学校本课程------------居巢乡土地理

巢湖市黄山中学校本课程------------居巢区乡土地理巢湖市黄山中学徐劲松目录第一章居巢区地理概况1.1 居巢区地名的由来1.2 居巢区行政区域1.3 居巢区民族人口第二章优越的地理位置2.1 区位优势显著2.2 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第三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3.1 丰富的资源第四章发展中的工农业4.1 居巢区农业发展:4.2 居巢区工业发展第五章居巢区文化与旅游5.1 居巢区文化5.2 居巢区旅游第一章居巢区地理概况1.1居巢地名由来地方建置名称距今三四千年左右。

谭其骧在《鄂君启节铭文释地》释“居巢”的“居”是发语词。

如此,“居巢”就是“巢”。

居巢见诸史籍为最早、最多、最久。

距今一万年前,这里的先民向滨水地带发展,为防御蛇兽和洪水袭击,仿效禽鸟在树上筑巢而居。

这就是民间传说和史籍上说的巢居时代。

《庄子.盗跖》云:“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名之曰有巢氏之民。

”巢居氏族部落的首领叫有巢氏。

宁业高教授著书认为有巢氏的第一人文圣祖,就生活在距今5000至2万年前的巢湖流域。

居巢氏族、部落由此而来,并不断庞大至建同,乃至部分后裔以巢为姓。

《通志》记载:“巢氏,有巢氏之后……夏商有巢国,其地在庐江,子孙以国为姓。

”《得姓始祖》称:“巢氏发源于巢湖,是以地为姓的姓氏。

”《淮南子》生动地记载了“尧让天下(给许由)而弗受”,许由、巢父以此谈贤而令许由洗耳的传说。

今居巢区的街道尚有洗耳池、牵牛巷地名。

至少夏朝时,居巢地域已出现以“巢”命名的氏族方同,,此占巢方同“源于有巢氏兴建方国”。

《尚书•仲虺之诰》载:“成汤放桀于南巢。

”巢,亦写作“郸”,夏时为夏属国,因古巢国在夏都的南方,故称南巢。

宋代历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有巢氏之后尧时有巢父,夏商有巢国,其地在庐江(郡)。

”这里的庐江郡即秦汉后的“大庐江”,涵括居巢在内。

《史记•夏本纪》张宋节《正义》注为:“庐州巢县有巢湖,即《尚书》成汤放桀于南巢者也。

乡土地理学课程教案

乡土地理学课程教案
我国新时期乡土地理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新时期乡土地理教育有哪些特点?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乡土地理学
任课教师
庞子营
计划学时
32
第4章1、2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乡土地理教育因素的构成,理解乡土地理教育的思想因素,利用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是学生掌握运用乡土地理教学在中学生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中的方法。
重点、难点:
作业及阅后记事:
乡土地理教材的课目、课文、作业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乡土地理学
任课教师
庞子营
计划学时
32
第9章1、2、3、4、5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难点:
作业及阅后记事:
以北京等为例说明教材改革的方向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乡土地理学
任课教师
庞子营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首先讲述新时期乡土地理教育的时代背景,然后说明新时期乡土地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传统的乡土地理教育观进行分析,最后讲述新时期“乡土热”的状况和新时期乡土地理教育的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时期乡土地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对传统乡土地理教育观的反思。
作业及阅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难点:
作业及阅后记事:
以克拉玛依等为例说明教材改革的方向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乡土地理学
任课教师
庞子营
计划学时
32
第10章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利用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研究

利用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研究

利用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研究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指向,是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探讨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中学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可以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标签:地理核心素养;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一、地理核心素养概述“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关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是每一名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共同素养和关键能力。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白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把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为我国新时代教育的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落实国家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纲领。

对于中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随着地理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王向东、袁孝亭在《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质》一文中指出,地理素养由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核心要素构成。

韦志榕教授提出: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

2017年4月发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提出了我国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节基本概况……………………………………第二节地理交通………………………………第三节资源环境……………………………………第四节行政区划…………………………………第五节历史沿革…………………………………第六节农业情况………………………………………第七节工业状况………………………………………第八节人文景观………………………………………第九节乡风民俗………………………………………第十节物华天宝………………………………………一、基本概况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除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还有煤炭、芒硝、石膏、重晶石、金刚砂、金、铁、锰等矿产资源。

工业有电力、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服装、食品等部门。

土特产品有元明粉、羊毛、驼毛、蚕豆、花海瓜等。

市内有昌马石窟、昌马岩画、汉长城及烽燧、火烧沟遗址、干海子候鸟保护区、老君庙、孙健初纪念碑等名胜古迹。

玉门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石油工业已有65年的发展历史。

1955年建市,1957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1958年为了服务油田发展,原玉门县从玉门镇(现为玉门新市区)迁至老市区,与玉门石油管理局合并为地级市,1961年市局分家,玉门市改为县级建制。

1999年中国石油企业改制重组,将玉门石油管理局分设为玉门油田分公司和玉门石油管理局。

2002年国务院批准酒泉撤地设市,玉门市被确定为甘肃省直辖市,由酒泉市代管。

2003年玉门市政府驻地迁址获得国务院、民政部、省政府、酒泉市政府批准,并付诸实施。

同年玉门油田酒泉生活基地在酒泉市新城区奠基,石油企业"下山工程"正式启动。

二、地理交通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位于东经96°15′-98°30′,北纬39°40′-41°00′之间,东临钢城嘉峪关和古城酒泉,西通国际旅游城敦煌,南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达中蒙边境,是甘肃省距离中蒙边境马鬃山通商口岸最近的城市,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历来是中原通往新疆、青海、西藏和连接蒙古、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以及与中央、省、市属大型工业企业交融发展,具有发展商贸流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优势。

三、资源环境玉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全市地貌分为祁连山地、走廊平原和马鬃山地三部分,土地面积133.08万公顷,其中耕地3万公顷,水域1.24万公顷,园林牧草8.75万公顷,其它用地13.28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06.42万公顷,全市土地利用率为18。

4%;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性气候,年均降水量51.8毫米,蒸发量1731毫米,年平均气温7.60C,全年无霜期180天,瞬间最大风速25m/s,年内最大冻土深度102cm;主要农副产品有小麦、大麦、玉米、饲草、棉花、孜然、啤酒花、胡麻、各类蔬菜等。

境内有疏勒河、石油河、白杨河和小昌马河等四条内陆河流,年径流量11亿立方米。

火电、水电、风电富集,目前,已建成16座水力发电站,甘肃省最大的风电场已完成四、五期工程,全年发电量达17.7万千瓦时。

矿产资源除石油已被大量开采外,还有煤、石灰石、石膏、云母、石棉、硫磺、芒硝、重晶石、金刚石、食盐以及铁、锰、铜、金等20多种。

四、行政区划玉门市辖4个街道、4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南坪街道、北坪街道、新市区街道、玉门东镇、玉门镇、赤金镇、花海镇、下西号乡、黄闸湾乡、柳河乡、昌马乡、清泉乡、小金湾东乡族乡;国营饮马农场、国营黄花农场。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玉门镇,邮政编码:735211,电话区号:0937。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8893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南坪街道10237 北坪街道 26676 新市区街道21259 玉门东镇 2979 玉门镇 25015 赤金镇 13508 下西号乡9432 黄闸湾乡 8749 柳河乡 9821 昌马乡 5531 花海乡 12240 清泉乡 4101 小金湾乡 4137 国营饮马农场 5206 国营黄花农场6682 官庄子企业公司1675 农垦建筑公司1739 甘肃矿区19944 乡 9432 黄闸湾乡 8749 柳河乡 9821 昌马乡 5531 花海乡 12240 清泉乡 4101 小金湾乡 4137 国营饮马农场 5206 国营黄花农场6682 官庄子企业公司1675 农垦建筑公司1739 甘肃矿区19944五、历史沿革商至战国为西羌地,秦至汉初为月氏、乌孙国和匈奴地。

汉元狩二年(前121)始置玉门县,隶酒泉郡。

西凉置会稽郡,北魏置玉门郡,后屡有变更,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复置玉门县。

1949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玉门油矿,翌日解放玉门县。

1955年12月成立玉门市(省辖市)。

1958年合县、市为地级市,1961年改为县级市,隶属酒泉地区行署。

2002年酒泉撤地设市后,玉门由酒泉市代管。

2003年4月4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003]63号),同意将玉门市人民政府驻地由解放路(南坪街道)迁至玉门镇。

2003年,辖4镇、6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南坪街道、北坪街道、新市区街道、玉门东镇、玉门镇、赤金镇、花海镇、下西号乡、黄闸湾乡、柳河乡、昌马乡、清泉乡、小金湾东乡族乡等。

境内分布着玉门石油管理局、玉门油田分公司、省疏勒河工程管理局、四〇四厂和农垦团场等10多家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

有汉、回、蒙、藏、东乡等29个民族,总人口18.8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0.9万人。

2006年,柳湖乡挂牌成立。

柳湖乡是省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建设过程中新建的乡镇,地处玉门市东北端,东、北邻花海镇,西连甘肃矿区,安置岷县移民1390户、6301人。

2000年以前以示范点的形式示由省疏管局组织建设,2001年成立玉门市毕家滩移民工作指挥部之后,正式大规模开发和安置移民。

六、农业情况全市土地面积133.08万公顷,其中耕地2.87万公顷;水域1.22万公顷,园林牧草8.75万公顷,其它用地13.28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06.42万公顷。

农业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变,开创了品牌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培育开发了啤酒原料、饲草、棉花、绿色保健食品等新兴产业,建成了3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出了“草王”饲草、“绿峰春柳”酒花、“参乐”南瓜粉、“沁馨”甜玉米、“花季”孜然、“雅丹”红花油等六大品牌产品。

●玉门——中国啤酒原料之都啤酒花素有“啤酒灵魂”之称。

玉门是世界上啤酒花及啤酒大麦最理想的种植区域之一,也是国内啤酒原料最佳生产基地和啤酒厂的“原料库”,出产的啤酒花以色正味浓、花体完整、甲酸含量高等特点受到啤酒生产企业的青睐。

目前,全市培育啤酒原料种植基地15万亩,其中种植啤酒花4万亩,啤酒花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玉门拓璞酒花集团在啤酒花的精深加工领域形成了从鲜花烘干、压缩花、颗粒花、酒花浸膏到加氢异构的完整产业链,采用二氧化碳萃取酒花浸膏和加氢异构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酒花制品的生产、研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5年世界啤酒花种植者第50届年会、2008年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年会、2009年中国甘肃啤酒花节等重大节会在玉门举行,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厂商等400余人来玉门参观考察,使玉门的酒花走向了全国、走出了国门。

2009年“玉门酒花”通过国家评审,成为酒泉市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花海孜然玉门市花海镇是一片沙漠戈壁上的绿洲盆地,中不低凹,四面环山,气候炎热,降水稀少,是种植孜然的最佳区域之一。

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亩产100-150公斤,产品具有籽粒饱满、色鲜味浓等特点。

孜然具有醒脑开窍、通脉理气、降火平肝、生津止咳、杀虫驱湿等功效。

主要用于食品工业的调味剂,提取香料等,是烧烤食品的必备上等佐料。

用它烧肉、烤羊肉、煮大肉、烹狗肉,其味清香扑鼻;用它调汤、炒菜,味道浓香可口,是天然的绿色植物调味品。

近几年来,花海孜然已经远销山东、山东、广东、福建、四川、及东北各省,并出口阿拉伯国家。

●红花红花别名草红花,一年生草本植物。

其性辛苦甘温,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

红花主要分布在玉门市花海镇,其他地方也有零星种植,每年的四五月种植,九月采集,年产量月1万公斤。

●甘草甘草,因其味甘而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有“美草”、“密甘”、“国光”等异名,为重要的中药中和剂,有“药王”之称。

玉门甘草主要品种为乌拉尔甘草,另外尚分布有胀果甘、黄甘草、光果甘草三种。

甘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生长于戈壁荒漠地带。

根部要用,其根部含有甘草甜素极少量蔗糖、葡萄糖。

性味甘平,具有补脾胃、润肺、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有“十方九草”之说。

甘草也是工业原料,常作为甜味素应用于食品工业及卷烟、饮料等工业,也可作为纺织印染业的辅料。

玉门所产的甘草,根粗而红,外皮枣红色,有光泽,含糖分多,饱满充实,药效显著,是甘草中的上品。

近年来玉门大面积种植甘草,其产品远销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玉门镇红葱大葱,百合科葱属二年或多年生植物。

玉门镇生产的红葱株高60厘米以上,葱白长20厘米以上,单株重100-300克。

大葱营养丰富,辛辣芳香,含糖类、蛋白质、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是烹调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

生疏均可使用,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和通气活血,消炎解毒等功效,是北方人喜欢的“四辣“蔬菜之一。

玉门镇出产红葱的历史悠久,自清代到民国时期就美名远扬。

玉门镇出产的红葱以味尖、杆壮、鲜嫩、放置时间久等特点深受人们亲睐。

七.工业状况主要矿产除石油外,还有煤、铁、硌、铜、硫磺、石膏、芒硝等30多种。

现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主及电力、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153种石油制品中有30种产品荣获省、部、国家优质产品奖。

规划建设中的电冶小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及玉门东镇建化小区、老市区工业小区等五个小区,将成为玉门工业纽带式联合开发的重点区玉门——甘肃风电产业的摇篮玉门市南依祁连山脉,北邻马鬃山,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成为东西风的天然通道,被称为“世界风口”。

全市风能理论蕴藏量300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000万千瓦以上。

1996年,玉门被确定为甘肃“十五”期间重点开发的风力发电场。

1997年5月,甘肃洁源风电有限公司从丹麦引进4台单机容量为300千瓦的风电机组,建成了甘肃省第一座示范型试验风电场。

2001年3月,洁源公司从西班牙引进12台单机容量为600千瓦的风电机组,这是国内首次引进的大容量变桨变速机组。

2003年12月,洁源公司选用新疆金风公司600千瓦定桨定速风机22台,开始装备运行国产化风电机组。

2006年底,洁源三十里井子11万千瓦风电场建成;2007年底,洁源低窝铺5万千瓦、大唐低窝铺5万千瓦风电场建成,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1万千瓦,成为甘肃最大的风电基地和全国第五大风电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