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要略]
45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PDH)装置工艺操作规程(UOP C3 Oleflex 工艺)

45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PDH)装置工艺技术规程(UOP C3 Oleflex 工艺)2018年11月13日目录1 预处理工段 (1)2 丙烷脱氢反应工段 (1)3 催化剂再生工段 (4)4 冷箱分离工段 (8)5 SHP工段 (9)6 精馏工段 (9)7 PSA工段 (10)8 全厂系统(蒸汽凝液系统) (12)9 丙烷低温储罐及其辅助系统 (12)10 中间罐区 (13)11 火炬 (14)12 空压站及氮气辅助系统 (17)13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 (19)1 预处理工段来自新鲜丙烷进料加热器(21E0601)的新鲜丙烷原料先进入进料保护床(21D0101-1/2),在此用树脂吸附剂除去氮化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
这两台保护床可以通过调整进出料管道来改变两台保护床的前后。
接着丙烷原料流过汞脱除器(21D0102)除汞,然后进入进料干燥器(21D0103-1/2))以脱除原料中的水分(原料中如果含水将在分离系统结冰,就可能堵塞系统。
这两台干燥器一般在系统开车时用来干燥进料,正常运行时可不用。
进料干燥器装填分子筛以从丙烷中脱除水分。
进料干燥器设计为每周再生一次,再生用干燥的丙烷气来完成,丙烷在进料干燥再生蒸发器(21E0120)中用蒸汽先加热到60℃,然后用原料干燥再生过热器(21E0122)加热到232℃左右,以与丙烷进料相反的方向进入进料干燥器去再生干燥床层,然后进入进料干燥再生冷凝器(21E0102),被冷凝后送到进料干燥再生收集器(21D0104),在此水与再生丙烷分离,丙烷用进料干燥再生泵(21P0101)输送到在线操作的干燥器入口,废水送至反应工段与含硫废液混合后一并送至含硫/盐污水处理装置处理。
2 丙烷脱氢反应工段(1)原料预热及反应自冷箱分离工段回收冷量后的原料丙烷送至热联合进料换热器(21E0201-1/2/3/4)内与出反应器的粗产品气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进料温度同时降低粗产品的温度。
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技术

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技术1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技术多产丙烯的丙烷脱氢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点:首先一套装置只生产丙烯一种产品,因此可以直接用于生产丙烯衍生物;其次,该装置的生产费用只受制于丙烷的价格;最后,丙烯衍生物装置的最合适建造地点可以不临近丙烯,建设地点灵活。
但是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丙烷脱氢是一种强吸热反应,受热力学平衡限制,单程转化率难以提高,高温又导致副反应增多,丙烯选择性低,催化剂容易结焦失活,需要及时再生,因此导致装置投资大,能耗高,生产成本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正在开发丙烷氧化脱氢和采用膜反应的技术。
丙烷脱氢技术目前工业化应用不多,除了以上原因外,关键是必须有廉价的丙烷资源,否则将使该工艺无法与其他增产丙烯的技术相竞争。
丙烷脱氢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只产丙烯,在丙烷资源较多、价格稳定的中东地区的发展前景很好,也是对中东乙烷裂解装置缺少丙烯的一种补充,如XXX将在Yanbu地区建一套42万t/a聚合级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
XXX最近计划在AIJubail地区建一套采用丙烷脱氢生产45万t/a丙烯的装置。
因此,丙烷脱氢技术在特定的地区,如中东地区等,对特定的石化厂商,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目前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丙烷脱氢工业扮装配有l5套以上,总生产本领已超过300万t/a。
最大丙烷脱氢装配规模为46万t/a,由XXX 采用XXX的Carotin工艺已于2004年在沙特阿拉伯的XXX 建成投产。
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改进。
工艺方面,主要是通过优化设计降低投资和减少操作费用、通过操作条件和设计的优化提高工艺收率。
催化剂方面,不断开发了新一代催化剂。
如XXX已经开发出第四代、正在研制第五代催化剂体系。
新的催化剂体系铂含量降低,但收率和使用寿命提高。
丙烷脱氢装置规模也不断提高,工业化初期的规模为l0万t/a左右,20世纪末期达到25万t/a,到本世纪初期进一步提高到30~35万t/a,从2004年开始一些40万t/a以上的大型丙烷脱氢装置开始建设,XXX正在建设的3套装置其中有2套在40万t/a以上[6]。
丙烷制脱氢丙烯工艺简介及发展概况分析

丙烷制脱氢丙烯⼯艺简介及发展概况分析丙烷制丙烯⼯艺简介及发展概况分析⼀、丙烷制丙烯简介1.优点⽐较传统的裂解技术制丙烯,丙烷脱氢技术具有三⼤优势:⾸先是进料单⼀、产品单⼀(主要是丙烯);其次,受原料价格波动影响⼩,其⽣产成本只与丙烷的市场价格有关,与⽯脑油价格、丙烯市场没有直接的关联,这可以帮助⽣产⼚家合理调节原料的成本,规避市场风险;第三,是对于外购丙烯的衍⽣物⼚家,可以通过在市场波动时,低价购进丙烷⽣产丙烯,极⼤的节省了原料和运输成本。
除此之外,丙烷脱氢技术还有以下优点:(1)来源⼴,天然⽓和⽯油资源中含有⼤量的丙烷,油⽥⽓中丙烷约占6%,液化⽯油⽓约占60%,湿天然⽓约占15%。
(2)需求⼤,⽬前全球对于丙烯的需求量逐年上涨,传统的⽣产⽅法已经不能满⾜丙烯市场的缺⼝,所以丙烷脱氢制丙烯具有⼴阔的发展前景和充分的现实意义。
(3)意义⼤,丙烷⼴泛存在与天然⽓和原油中,利⽤⽅法⼀般都是直接做燃料,造成了资源的极⼤浪费,同时也污染了环境,丙烷制丙烯对丙烷的资源化利⽤具有深远意义。
(4)技术成熟,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问世迄今已有20多年历史,经过不断完善,⼯业应⽤⽇趋成熟。
2.缺点(1)丙烷制丙烯装置的原料主要是以丙烷为主,⽽国内丙烷量有限,⽽且指标参差不齐,⽆法满⾜装置对丙烷的要求,装置原料需从国外进⼝。
⽬前国内进⼝⽓⼏乎全部是海运,⽽进⼝码头配套设施有限,要建设丙烷制丙烯装置,⾸先要解决的是丙烷供应。
新建和规划丙烷制丙烯项⽬,要么有其配套码头设施,要么距离液化⽓码头较近。
(2)技术⽅⾯,⽬前⽤来丙烷脱氢制丙烯的两种技术均来⾃于国外,装置规模⼤,投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准⼊门槛⾼。
(3)尽管⼤量的丙烷脱氢催化剂被开发出来,但是这些催化剂的性能(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仍需要提⾼。
(4)⽣产过程中会⽣成⼀些易燃、易爆物质,主要有丙烷、丙烯、氢⽓以及甲烷、少量⼄烷和⼄烯。
氢⽓作为甲类易燃物,爆炸范围宽,点⽕能量低,⾼压氢⽓泄漏遇静电就可能发⽣燃烧或爆炸;丙烷、丙烯⽐重较空⽓重,会在地⾯积累并向四周扩散,遇空⽓可形成爆炸性⽓体,遇⾼热、明⽕容易发⽣⽕灾爆炸。
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研究

低碳烃类催化剂转变制烯烃一直是石油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将成为全新世纪石油化工技术研发的重点之一。
乙烷脱氢制乙烯和丙烷脱氢制丙烯是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但乙烷催化脱氢条件严苛,能耗巨大,化学反应受热力学均衡的严苛限制。
目前,催化剂水平,C2(乙烯和乙烷);单程收率可以游走在25%左右,这一领域的研究日趋衰退。
目前,丙烯供给主要源自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和石油催化裂化副产品。
截止到2020年国内丙烷脱氢投产已达650多万吨/年规模,而且项目建设的速率依然很快,成为石化领域新的增长点。
我国液化石油气资源多样,基本上由60%的丙烷和20%的丁烷构成。
如果能精确地将丙烷间接转变为丙烯,将减轻丙烯来源缺乏的问题。
近年来,丙烷、丁烷等低碳烃类的脱氢反应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
本文讲述典型的几种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主要包含催化脱氢、氧化脱氢和膜反应器脱氢。
一、催化丙烷脱氢丙烷的催化脱氢反应是吸热和分子量增长的可逆反应。
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大,转化率视热力学均衡。
为了使化学反应朝着脱氢的方向展开,必须提升反应温度,减少反应压力,降低氢气分压。
但当温渡过高时,丙烷裂解反应和丙烷深度脱氢化学反应的加剧会减少选择性。
此外,高温下C-C键脱落的裂解化学反应在热力学之上高于C-H 键脱落的裂解反应,这将激化催化剂表面积之上的碳,造成催化剂快速失去活性。
目前,世界上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已经投产使用UOP公司的oleflex技术有10套,5套使用ABB Lummus公司的catofin技术,正在建设和拟建设数量达到30家。
另外除了UOP和ABB技术,催化脱氢领域还有star 工艺,FBD-4工艺及Linde工艺,无论是哪种催化脱氢,催化剂主要采用Pt系和Cr系催化剂。
Pt贵金属,成本太高,Cr 系催化剂因其毒性,欧盟逐步取代或禁止使用。
二、氧化丙烷脱氢氧化丙烷脱氢是制丙烯的另一种关键方法。
氧化丙烷催化剂主要是以磷酸体系,有钒基、钼基、稀土和磷基。
丙烷脱氢:生产丙烯的专用技术

装置。丙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氢项 目已经迅速成为投资 追捧的新热点。
宣布 至少将建8 套丙烷脱氢 ( P D H)装
置所证明。
主 要 工 艺 丙烷脱氢法是高吸热过程 ,高温和
低压有利于在平衡状态下有较高的烯烃 浓度。但是 ,某些热裂化副反应限制了
拥有了 低成 本的 丙烷 。来 自中东 进 口
降。与低价丙烷相耦合 ,乙烯生产者正 在转向较轻质原料 ( 更多的乙烷 ,较少 的石脑油 ),这就降低了裂化操作中的 丙烯产率 。对丙烯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有
低成本原料的可用性 ,使丙烷脱氢成为 经济上较有吸引力的化工装置 。
的低成本 的丙烷 ,使 中国也拥有 有利
( C C R)技术 ,采 用铂催化剂 ( D e H 一
1 2)的4 台径流式反应器用于丙烷加速
脱氢的吸热反应 。丙烯产 率为8 5 %,氢
气产率为3 6 %。 C a t o i f n 工艺采用固定床反应器 ,按
烃类/ 热 空气 循环方式操作 。工艺操作
2 0 1 3 # - 7 月5 E l ,中石化 万华烟 台工业园区徐 工4 f J c l n 吨级履带起 重机正在 吊装 丙烷脱 氢装
设的丙烷脱氢项 目总产能达到9 2 0 万吨
/ 年 ,而计划在2 0 1 3 年投产 的产能就有
1 0 5 万吨/ 年。近几年来 ,国内丙烷脱氢 项 目发展如火女 日 荼 ,美国已宣布要新建 年总产能 为2 7 0 万吨/ 年的7 套丙烷脱氢
3 0 % ),这 是由于 自页岩气 的开 采而
丙烷脱氢工艺流程

丙烷脱氢工艺流程
丙烷脱氢是一种工业化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将丙烷转化为丙烯。
下面是丙烷脱氢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
首先,丙烷和空气混合物被送入反应器中。
在反应器中,丙烷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丙烯和水。
反应类型是氧化还原反应,丙烷被氧化成为丙烯,氧气被还原成为水。
反应过程中需要一个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
常用的催化剂是铂或钯,它们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而不被消耗。
反应器中的温度和压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一般来说,反应器的温度需要维持在500-600°C之间,而反应器的压力则需要控制在2-4MPa之间。
反应结束后,产物会被送入一个冷却器中,将产物冷却至室温。
冷却后会得到一个混合物,其中包含了丙烯、水以及未反应的丙烷和氧气。
混合物会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操作来获得纯净的丙烯。
首先,混合物中的水会被凝结成为液体,然后将液体水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接下来,混合物会通过蒸馏来分离丙烯和未反应的丙烷。
最后,净化的丙烯会被收集并存储在适当的容器中。
总之,丙烷脱氢工艺流程包括丙烷和氧气的反应、催化剂的使用、温度和压力的控制以及产物的分离和净化等步骤。
这个工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为化学工业提供重要的原材料。
丙烷脱氢工艺流程

丙烷脱氢工艺流程
《丙烷脱氢工艺流程》
丙烷脱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通过这种反应可以将丙烷转化为丙烯,丙烯是一种重要的烯烃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简单介绍丙烷脱氢的工艺流程。
首先,通过丙烷脱氢反应炉将丙烷加热到适当的温度,通常是在600-700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
在高温下,丙烷分子中的
C-H键断裂,生成丙烯和氢气。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需要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热量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通过冷却装置将产生的丙烯和氢气进行冷却,并分离出其中的丙烯产品。
由于丙烯和丙烷的沸点差异较大,可以通过精馏或者其他分离技术将丙烯和氢气有效地分离出来。
最后,将分离出的丙烯产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丙烯产品,可以用于制备聚丙烯、丙烯酸等化工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丙烷脱氢反应是一个高温、高压和放热反应,需要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选择来确保反应的安全进行。
此外,还需要对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的选择和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以确保脱氢反应的高效率和长周期运行。
总的来说,《丙烷脱氢工艺流程》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化学反应工艺,通过这个过程可以高效地生产丙烯产品,对化工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丙烷脱氢制丙烯国产工艺

丙烷脱氢制丙烯国产工艺
丙烷脱氢制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过程,用于将丙烷转化为丙烯。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等行业。
国内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工艺有几种,下面介绍一种典型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将液态丙烷送入储罐,并加热至适宜的温度。
2. 催化剂制备:制备合适的催化剂,通常采用钒与磷的复合物作为催化剂。
3. 反应器:将催化剂装入反应器中,确保适宜的反应温度和压力。
4. 反应:将加热后的丙烷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脱氢反应。
脱氢反应将丙烷中的一个氢原子去除,生成丙烯。
5. 分离:通过冷凝和蒸馏等工艺,将丙烯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来。
同时,还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甲烷和丙烷残余。
6. 回收:对副产物进行回收利用,以提高整个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需要注意的是,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中的催化剂选择、反应温度和压力的调控以及分离、回收等环节的优化都对工艺性能和
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效率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要略]
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
三问“丙烷脱氢”——丙烯新工艺“丙烷脱氢”是现今国内丙烯生产新工艺的热点之一,备注市场的关注和青睐。
“丙烷脱氢”是现今国内丙烯生产新工艺的热点之一,备注市场的关注和青睐。
<<隐藏
国内丙烯市场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为了使得下游产品市场更健康长久发展,解决原料丙烯的缺量问题,市场中跃跃欲试的企业越来越多。
目前有两个热点,其一煤化工路线,煤制烯烃;其二,丙烷脱氢。
丙烷脱氢工艺因其丙烯收率相对较高,目前备受市场关注和青睐。
目前较为成熟的丙烷脱氢工艺主要有三种:Oleflex 工艺、Catofin 工艺和 PDH 工艺。
Oleflex 工艺由 UOP 公司开发并于 1990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工艺主要采用催化剂连续再生方法,该工艺制取丙烯的产率约为86×4%,氢气产率约为3×5%。
Catofin 工艺是由鲁姆斯等公司联合开发,可生产丙烯、异丁烯、正丁二烯等产品。
该工艺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并用取切换操作的方法,丙烯转化率高达 90%左右。
PDH 工艺是由德国林德公司和巴斯夫公司合作开发,主要生产丙烯和异丁烯。
该工艺采用装填催化剂的管式反应器。
目前该项目在国内仍是一片空白。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投资建设目前国内首套、世界单套规模最大的丙烯生产装置——60 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引进鲁玛斯技术公司专有的 Catofin 脱氢技术,该项目位于天津临港工业园区内,投资 34.8 亿元,计划 2012-2013 年投产。
原料丙烷将由日本丸红提供。
面对新鲜事物,蜂拥者不乏少数,目前国内很多厂家也都在酝酿上马丙烷脱氢项目,特别是下游工厂,主要是应对棘手的原料供应问题。
想法总是好的,但是笔者心存几个疑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国内尚没有成功案例。
一切为新的事物,即便天津渤海化工集团项目真能如期投产,那么从试运行到商业化运作,
产品质量需要一个过程去赢得市场的认同,新的技术很有可能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个过程可能会较长。
第二,丙烯的质量和储存。
质量,即包括丙烯
及其他杂质含量的指标,是不是适用所有下游产品,或者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
丙烷作为饱和烃本身化学活性很低,从单键到双键的转变过程中,对操作条件和催化剂都会有一个较高的要求,同时也会伴有多种副产物,副产物的品种和含量是否会对下游厂家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呢,哪方面会有影响,影响的程度,现国内准备上马的丙烷脱氢项目规模都很大,面对这么大产能的丙烯,必须要求厂家具备相应的存储能力。
众所周知,丙烯常温下为气态,在存储上,必须高压液化后放入压力球罐中。
普通的球罐,存在一定弊端,占地面积大、成本高,而且存储能力低。
据悉,建设一 3 (半径 9.40 米) 将耗资过千万,一般可存储丙烯约 800 吨; 建设一个 20000 个 2000m 普通球罐 3 m 冷冻罐耗资过亿元人民币,一般可存储约 9000-10000 吨。
目前,国内企业存储丙烯以普通球罐为主,拥有冷冻罐的企业屈指可数,能正常投入使用的更是不多,特别是更要考虑安全问题,2010 年白沙湾冷冻罐已经在大火中报废。
山东海力化工的丙烯冷冻罐已经建成近一年了,至今都没有使用过。
第三,原料的问题,即“丙烷” 。
众所周知,国内丙烷产量比丙烯更加稀缺,差不多仅为丙烯的一半。
那么多 60 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审批上马,这么大的规模,上哪里去买这么多的“丙烷”呢,据悉,中石化每月全部的丙烷商品量不过 7000-8000 吨。
进口么,日韩台就会有很多丙烷么,也许是笔者无知或者短见。
现在山东每吨丙烷仅仅 5500-6000 元/吨,那么当几个“丙烷脱氢”项目正式投产后,丙烷需求量猛增是必然的,那么丙烷价格的跟头又会多翻几个呢,这样的项目上马,他的长久平稳发展又能多远,后面带来的问题会不会增加,这一切都是值得思考的。
相类似的情况也有出现,比如江苏裕廊 100 万吨/年的重油裂解装置,因难以找到合适的油,项目投产迟迟难有动
静;丙烷脱氢,难免不遇到相似的瓶颈吧。
在项目动工前,我想问问各个厂家,你们是否已经落实好了丙烷的供应问题。
不禁大胆设想,如果目前国内在规划的丙烷脱氢项目全部投产后,是不是中国就可以包圆了亚洲地区所有的丙烷呢, 在新鲜事物萌芽之时,中国的蜂拥之势总可以用神勇描述,希望是理性之后的行动,螃蟹固然美味,但需要做好准备。
笔者初步拟列了国内意向上马的
丙烷脱氢项目(如下) : 1、渤化集团 60 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使用鲁玛斯技术公司专有的 Catofin 脱氢技术 2、长江天化丙烯联合体项目落户江苏南通如皋长江镇采取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的专利技术,年产丙烯 65 万吨。
以丙烯为原料,年产 66 万吨聚丙烯。
3、“十二五”期间,盘锦和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将开工建设年产 100 万吨 MTBE、18 万吨卤化丁基橡胶、100 万吨异戊橡胶、60 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等重大项目,总产值将达到 987 亿元,利税283 亿元。
4、独山港区与浙江长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昨日顺利举行了年产 45 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签约仪式。
项目计划 2011 年 8 月动工,2013 年 3 月底前投产。
该项目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美国“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技术, 5、中国软包装集团在福清江阴工业集中区投建石化科技园。
福清石化科技园占地 2000 亩,总投资 150 亿元,年生产 160 万吨聚丙烯树脂和 200 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总产值可达 450 亿元。
(中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