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脱氢制丙烯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总论第二章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丙烷脱氢制丙烯报告编写说明第四章丙烷脱氢制丙烯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第五章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节能分析第六章丙烷脱氢制丙烯环境保护第七章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进度规划第八章丙烷脱氢制丙烯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九章丙烷脱氢制丙烯经济效益分析第十章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评价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提出理由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拥有能够主导经济的工业制造业对于保证本国长期繁荣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谋求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来说更应如此。

在中国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持续提高的基础上,一二三产业应该协调发展,服务业比重可以“适度”超过工业制造业,但这只是“数量问题”,而不是“性质问题”,即它不应取代工业制造业的经济“主导地位”。

2018年以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将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且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

在政府出资引导、鼓励民资参与的情况下,有望带动近万亿元的投资及经济总量增长。

二、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二)项目选址xxx产业发展示范区三明市,地级市,隶属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地处北纬25°30′~27°07′、东经116°22′~118°39′之间,全市面积22965平方千米。

东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邻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龙岩市。

2014年三明市根据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做出具体部署,把三明市建设成为福建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和休闲养生基地。

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技术研究进展

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技术研究进展

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技术研究进展摘要: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生产丙烯酸、环氧丙烷、丙烯腈和聚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中间体,用量仅次于乙烯。

丙烯的生产工艺较多,其中,常用的路线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流化催化裂化工艺、烯烃歧化工艺、烯烃断裂工艺、甲醇制烯烃工艺、丙烷脱氢工艺(PDH)。

随着丙烯下游衍生物需求的迅猛增长,传统的采用乙烯联产和轻油(石脑油、轻柴油)裂解等工艺制备丙烯的产能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PDH工艺以其低成本、高收率、经济效益高等优势,成为丙烯的主要生产工艺。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技术;研究进展引言丙烯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可用于生产聚合物、树脂、表面活性剂、染料和药物等各种化学品。

由于常规蒸汽裂解所需的石脑油原料被页岩气丙烷取代,丙烯产量的下降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利用催化丙烷脱氢制备丙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同时,受到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环境保护和低成本要求的影响,工业界和学术界都在寻找生态友好、高活性及高稳定性的催化剂。

近年来,用于丙烷脱氢的催化剂包括金属基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其他催化剂。

金属基催化剂主要包括贵金属和其他金属催化剂,贵金属里最具代表性的Pt基催化剂,已进入工业化阶段。

为了提高催化剂的高效性和分散性,寻找合适的催化剂载体尤为重要。

1研究背景丙烯是生产丙烯醛、聚丙烯、丙酮、丙烯腈、环氧丙烷等化工产品的基本原料,成熟的丙烯生产工艺包括流体催化裂化、石脑油和轻柴油的蒸气裂化。

2016年陶氏化学公司发布的预测表明,预计到2035年,全球对丙烯的需求将以平均每年2%至3%的速度增长,并在2016-2035年间超过产能。

因此,传统的丙烯生产方法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此外,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以及催化裂化石脑油和石油副产物的反应均涉及能量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生产理念。

因此,发展高效且绿色环保的丙烯生产技术,寻找新的丙烯生产途径,在科学领域和经济领域都至关重要。

2024年丙烷脱氢(PDH)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丙烷脱氢(PDH)市场调查报告

丙烷脱氢 (PDH) 市场调查报告概述丙烷脱氢 (Propylene Dehydrogenation,简称PDH)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过程,用于将丙烷转化为丙烯。

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领域的重要化工原料。

本报告旨在对丙烷脱氢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情况。

市场规模丙烷脱氢市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快速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19年全球丙烷脱氢市场规模达到X万吨,同比增长约X%。

市场发展趋势1. 技术进步驱动市场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丙烷脱氢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新型的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的开发,使得丙烷脱氢的效率和选择性得到提高。

此外,PDH装置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的优化,也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这些技术进步推动了丙烷脱氢市场的快速增长。

2. 丙烯需求持续增加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丙烯的需求不断增加。

丙烯主要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领域,这些行业的增长推动了丙烷脱氢市场的需求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丙烷脱氢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3. 市场竞争加剧丙烷脱氢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投资:许多化工公司纷纷增加丙烷脱氢项目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以抢占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为了提高竞争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寻求更高效、更环保的丙烷脱氢技术。

•市场拓展:企业通过扩大销售网络和开拓新的市场,增加产品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加剧将进一步推动丙烷脱氢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市场前景展望未来几年,丙烷脱氢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高效、环保的丙烷脱氢技术将成为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时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同时注重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

结论丙烷脱氢市场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化工市场,受到技术进步和丙烯需求增加的双重驱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需求的不断提高,丙烷脱氢市场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

(2023)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可修改】(一)

(2023)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可修改】(一)

(2023)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可修改】(一)申请修改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问题提出•申请修改的原因是什么?•修改之后会有哪些效果,与原来的差异有多大?修改的具体内容•修改的部分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需要这些修改?•修改的方案是否具体可行?是否经过实验验证?修改后项目的可行性•修改之后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否有提高?•修改之后项目的技术难度是否增加?是否能够承受?•修改后项目与同类项目的竞争力分析。

修改方案的可持续性•修改后的方案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修改后的方案是否会对资源产生大量浪费?•修改后的方案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结论•是否需要进一步对修改方案进行完善?•修改后的方案是否满足各方面的要求,是否能够得到批准?•修改后的方案是否应该推广使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申请修改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问题提出•申请修改的原因是什么?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初提出于2020年,时至今日,涵盖本项目的技术、市场和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例如,原材料供应和需求及价格、政策和法规等,都可能影响原报告的可行性结论。

此外,尽管此前的研究报告已经列出了各种方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必要根据实践对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修改之后会有哪些效果,与原来的差异有多大?通过对方案的修改和完善,预计能够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适应当今的市场需求、提高该技术的技术难度和生产效率,缓解环境和资源压力等。

与原报告相比,差异具体而言应该体现在改进点的方案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概念更加完善,数据更新,竞争分析更加详尽。

修改的具体内容•修改的部分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需要这些修改?修改的部分主要包括技术和经济效益方面的调整。

具体来说,涉及到丙烷脱氢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低碳环保、财务预测等问题。

由于丙烷脱氢技术在不断推进,技术路线、设备、工艺等都会有所变化。

这同时也意味着研究报告所列的技术方案可能需要适应这些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丙烷脱氢制丙烯可行性研究报告

丙烷脱氢制丙烯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概要 (1)1.1.1 项目名称 (1)1.1.2 项目建设单位 (1)1.1.3 项目建设性质 (1)1.1.4 项目建设地点 (1)1.1.5 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建设规模 (1)1.1.7 项目投资规模 (1)1.1.8 项目建设内容 (1)1.1.9 项目资金来源 (2)1.1.10 项目建设期限 (2)1.2 项目提出背景 (2)1.2.1 丙烷脱氢制丙烯产业市场前景可观 (2)1.2.2 本次建设项目的提出 (2)1.3 项目单位介绍 (2)1.4 编制依据 (2)1.5 编制原则 (3)1.6 研究范围 (3)1.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8 综合评价 (4)第二章市场预测分析 (4)2.1 丙烯的性质和用途 (4)2.1.1丙烯的物理性质 (4)2.1.2丙烯的化学性质 (5)2.1.3产品规格 (5)2.1.4安全、卫生和储运 (5)2.1.5 丙烯的用途 (5)2.2 市场预测 (6)2.3 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8)2.4 丙烯近几年价格走向 (10)2.5 市场市场行情分析 (10)2.6 市场风险分析 (11)2.7产品销售及营销理念 (11)2.7.1营销理念 (11)2.7.2质量保证 (11)2.7.3品牌提升 (11)2.7.4价格优势 (11)2.7.5多层次营销 (11)2.7.6网上营销 (12)2.7.7售后服务 (12)3.1.1 产业政策分析 (12)3.1.2 行业准入分析 (12)3.1.3 发展规划分析 (12)3.2确定生产规模 (13)3.2.1 市场缺口 (13)3.2.2 原料供应及总厂详情 (13)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14)4.1 工艺原料的确定 (14)4.2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情况 (14)4.2.1 丙烷催化脱氢技术 (14)4.2.2 丙烷氧化脱氢技术 (14)4.2.3膜反应丙烷脱氢技术 (15)4.2.4二氧化碳氧化丙烷制丙烯技术 (15)4.3 工艺方案的选择 (15)4.3.1 Oleflex 工艺 (15)4.3.2 Catofin工艺 (16)4.3.3 FBD 工艺 (16)4.3.4 PDH 工艺 (17)4.3.5 STAR工艺 (17)4.4工艺流程详述 (19)4.4.1 反应部分 (19)4.4.2 产品回收部分 (20)4.4.3 再生部分 (20)4.5 工艺优势 (21)第五章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22)5.1 原料来源 (22)5.1.1原料供应分析 (22)5.2动力及燃料来源 (22)第六章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 (22)6.1 选址原则 (22)6.2 选址方案 (23)6.3自然条件 (23)6.3.1地理位置 (23)6.3.2 气候水文 (23)6.3.3自然资源 (24)6.4 区位优势 (24)6.4.1产业布局 (24)6.4.2交通运输 (25)6.4.3邮电通信 (26)6.4.4供水供电 (26)6.4.5供热供气 (26)6.5环境保护 (26)6.6基础设施建设 (27)6.7优惠政策 (28)6.8 用地规划布局 (29)6.9社会经济条件 (30)第七章总图运输 (31)7.1 设计概述 (31)7.2 设计依据 (31)7.2.1 设计规范 (31)7.2.2 设计基础资料 (31)7.3 总平面布置 (31)7.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32)7.4总体布置概述 (33)7.4.1厂区布局理念 (33)7.4.2人流物流合理布局 (34)7.4.3功能区合理分配 (34)7.4.4生产车间集中布置 (34)7.4.5防火安全布置 (35)7.4.6区域分配合理布置 (35)7.4.7 厂区分区介绍 (35)7.4.8生产区布置 (35)7.4.9储运区布置 (36)7.4.10 辅助生产区 (36)7.5生活办公区布置 (38)7.5.1厂区介绍 (38)7.5.2厂区绿化 (38)7.5.3厂区绿化植物的选择 (38)7.5.4厂区绿化布置 (39)7.6 其他设置 (39)7.6.1 停车场的布置 (39)7.6.2 厂区出入口的设置 (39)7.6.3 围墙设置 (39)7.7布置规范评价 (39)7.7.1 火灾危险性分类 (39)7.8竖向设计 (41)7.8.1竖向设计原则 (42)7.8.2竖向布置方式 (42)7.9工厂运输 (42)7.9.1 厂内运输设计要求 (42)7.9.2道路运输设计 (43)第八章公用工程方案和辅助生产设施 (43)8.1 给排水 (43)8.1.1 设计依据 (43)8.1.2 设计原则 (43)8.1.3 给水工程 (43)8.1.4 排水系统 (46)8.1.5 节水及安全环保措施 (47)8.2 供电及电讯 (48)8.2.1 供电 (48)8.2.2电修部分 (52)8.2.3 电讯 (52)8.3.1 供热简介 (54)8.3.2 蒸汽系统 (54)8.3.3 设计方案 (55)8.4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55)8.4.1 设计标准与依据 (55)8.4.2设计方案 (56)8.5 维修设施 (56)8.5.1 机修 (56)8.5.2 电修 (57)8.5.3 仪修 (57)8.5.4 化学品仓库 (57)8.6检化验、环保站、气防站 (57)8.6.1 检化验室 (57)第九章服务性工程与生活福利设施以及外工程 (57)9.1外援工程 (57)第十章节能、节水 (58)10.1 设计说明 (58)10.2 能耗指标及分析 (58)10.2.1 能耗指标 (58)10.2.2 能耗选择分析 (58)10.3 节能措施 (59)10.3.1热泵精馏技术 (59)10.3.2换热网络的合理设计 (59)10.3.3沸腾水壳程取热技术 (59)10.3.4 反应精馏塔的应用 (59)第十一章消防专章 (59)11.1 设计依据 (59)11.1.1 遵循的主要法律法规 (59)11.1.2 设计规范和标准 (59)11.2 工程概况 (60)11.3 主要物质危险性分析 (60)11.4 消防系统 (60)11.4.1 消防站 (60)11.4.2 消防给水系统 (60)11.4.3 泡沫灭火系统 (61)11.4.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1)11.4.5 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62)11.4.6 灭火器 (62)11.4.7 室内消防栓系统 (62)11.4.8 自喷水灭火系统 (62)11.5 消防管理工作 (62)11.5.1 基础消防措施 (62)11.5.2 厂区消防布置 (62)11.5.3 紧急事故处理 (63)11.5.4 其他措施 (63)11.5.5 员工安全管理 (63)12.2.1 废气 (64)12.2.2 废水 (64)12.3 噪声 (64)12.4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65)12.5 处理措施 (65)第十三章劳动安全卫生 (65)13.1 编制依据 (65)13.1.1 国家、地方和行业法律、法规及条例 (65)13.1.2 采用的主要设计标准、规范 (65)13.1.3设计中采用的标准 (66)13.2 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影响 (66)13.2.1 有毒有害物质 (66)13.2.2 氢气 (66)13.2.3粉尘 (66)13.2.4 丙烯 (66)13.2.5 丙烷 (66)13.2.6 其它 (67)13.3 职业危害因素的防范及治理 (67)13.4 结论 (67)第十四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67)14.1 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 (67)14.2 生产倒班制度及人力资源配置 (67)14.3 人员来源及培训 (68)第十五章项目实施计划 (69)15.1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 (69)15.2 设计阶段 (69)15.3 设备材料采购(可以和设计交叉进行) (69)15.4 施工阶段(可以和设计、设备采购交叉进行) (69)第十六章投资估算 (69)16.1投资估算依据 (69)16.2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69)16.3 流动资金估算 (70)第十七章资金筹措 (71)17.1 资金筹措 (71)17.2 资金使用和管理 (71)第十八章财务分析 (71)18.1成本估算说明及编制依据 (71)18.2 总成本费用估算 (72)18.2.1 基本数据的确立 (72)18.2.2 产品成本 (72)18.2.3 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2)18.3 财务评价 (72)18.3.1 项目投资回收期 (72)第十九章资本运作及项目的特点 (72)20.2不确定性分析 (73)20.3 综合效益评价 (74)第二十一章社会效益分析 (75)21.1社会效益评价 (75)第二十二章风险分析 (75)22.1 市场风险 (75)22.2 资金管理风险 (76)22.3风险规避对策 (76)第二十三章研究结论 (76)23.1 综合评价 (76)23.1.1 技术可行性 (76)23.1.2 经济效益可行性 (76)23.2 存在的问题 (77)23.3 研究结论 (77)23.4 建议 (78)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要1。

2023年丙烷脱氢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丙烷脱氢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丙烷脱氢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概述丙烷脱氢是将丙烷在高温条件下经过催化剂催化反应,使其发生脱氢反应形成丙烯的一种化学反应。

丙烷脱氢是一种重要的烃的裂解技术,其反应产物丙烯是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酸等重要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丙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丙烯生产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丙烷脱氢技术具有加工工艺简单、产物质量优良、催化剂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其在生产丙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市场现状1、全球市场目前,全球丙烯的生产规模已经十分庞大,据统计,仅2018年全球丙烯产量就达到了1.26亿吨。

其中,以中东地区为代表的石油国家是全球丙烯的主要产地,占全球比重超过40%。

此外,中国、美国等国家也是丙烯的主要出口国家。

丙烷脱氢技术作为丙烯生产技术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丙烷脱氢设备都采用固定床反应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自然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国家也开始开展自然气脱氢丙烷生产丙烯的研究和应用。

2、国内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烯生产国之一,然而其丙烷脱氢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目前仍以进口技术为主。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目前丙烯生产能力已经接近1000万吨/年,其中有1/3以上的丙烯是进口的。

因此,提高丙烷脱氢技术水平对于国内丙烯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另外,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在国内丙烷脱氢技术方面的投资也越来越多。

目前,国内的丙烷脱氢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并且开始在一些大型丙烯工厂中得到应用。

三、市场前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商品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也促使丙烯工业不断发展。

同时,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丙烷脱氢技术必须不断创新和优化,以实现更加高效、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

未来,丙烷脱氢技术将继续向自然气等天然气体的脱氢方向发展,并在催化剂等方面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丙烯的产量和质量。

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案例)

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案例)

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师: 范兆文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地址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负责人 (1)1.1.5项目建设规模 (1)1.1.6项目建设期限 (2)1.1.7项目投资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2)1.2项目提出背景 (2)1.2.1丙烯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2)1.2.2本次建设项目的提出 (3)1.3项目公司简介 (3)1.4编制依据 (3)1.5编制原则 (4)1.6研究范围 (4)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8综合评价 (5)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1.1顺应我国石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7)2.1.2满足当前丙烯市场需求的需要 (7)2.1.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8)2.1.4增加劳动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8)2.2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8)2.2.1政策可行性 (8)2.2.2市场可行性 (9)2.2.3技术可行性 (9)2.2.4管理可行性 (10)2.3可行性分析结论 (10)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11)3.1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分析 (11)3.1.1我国石化业发展现状 (11)3.1.1“十二五”发展形势 (11)3.2我国石化产业发展方向分析 (12)3.3四川省石化产业发展分析 (21)3.4我国丙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22)3.5我国丙烯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4)3.6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发展情况分析 (25)3.7市场小结 (27)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8)4.2项目选址要求 (28)4.3建设地概述 (28)4.4地理位置 (30)4.5气候环境 (30)4.6经济环境 (31)4.7区域交通状况 (32)4.8创业投资环境 (33)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4)5.1项目布局原则 (34)5.2项目总平面布置 (34)5.3总平面设计 (35)5.4道路设计 (36)5.5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6)5.5.1给排水 (36)5.5.2供电及用电能耗 (36)5.6土建方案 (37)5.6.1方案指导原则 (37)5.6.2土建方案的选择 (37)5.7主要建设内容 (37)第六章产品工艺技术 (39)6.1主要产品及规模 (39)6.2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 (39)6.3技术目标 (40)6.4 Catofin工艺流程 (40)6.4.1反应工段 (42)6.4.2压缩工段 (43)6.4.3回收工段 (43)6.4.4精制工段 (43)6.5主要原材料来源 (44)第七章节能与环保 (45)7.1节能设计依据 (45)7.2 主要节能措施 (45)7.3环保依据及设计原则 (46)7.3.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46)7.3.2设计原则 (46)7.4主要污染源防治措施 (46)7.5绿化措施 (48)第八章消防措施 (49)8.1设计依据 (49)8.2设计原则 (49)8.3消防措施 (49)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 (51)9.1设计依据 (51)9.3劳动安全 (52)9.3.1防火防爆设计 (52)9.3.2电力 (52)9.3.3防静电防雷措施 (52)9.4劳动卫生 (53)9.4.1防暑降温 (53)9.4.2卫生 (53)9.4.3噪声 (53)9.4.4照明 (53)第十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54)10.1企业组织机构 (54)10.2生产体制和劳动定员 (54)10.3人力资源管理 (54)10.3.1员工来源 (55)10.3.2人员培训 (55)10.3.3福利待遇 (55)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规划 (57)11.1建设工期的规划 (57)11.2建设工期 (57)11.3实施进度安排 (57)第十二章项目投资估算 (58)12.1投资估算依据 (58)12.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58)12.3流动资金估算 (59)12.4资金筹措 (59)12.5项目投资总额 (60)12.6资金使用和管理 (63)第十三章投资效益分析 (64)13.1成本效益分析 (64)13.1.1基本数据的确立 (64)13.1.2产品成本 (65)13.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66)13.2财务效益分析 (66)13.2.1项目投资回收期 (66)13.2.2项目投资利润率 (66)13.2.3不确定性分析 (66)13.3综合效益评价 (69)第十四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71)14.1项目风险因素 (71)14.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71)14.1.2技术风险 (71)14.1.3市场风险 (71)14.1.4资金管理风险 (72)14.2风险规避对策 (72)14.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72)14.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72)14.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73)14.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73)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74)15.1结论 (74)15.2建议 (74)附录 (75)附件1产品销售收入预测表 (75)附件2 总成本表(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法) (76)附件3 外购原材料表 (78)附件4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79)附件5 工资及福利表 (80)附件6 利润和利润分配表 (81)附件7 固定资产折旧费计算表 (82)附件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83)附件9 流动资金估算表 (84)附件10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86)附件11 资产负债表 (88)附件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90)附件13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92)附件14 项目资金来源及运用表 (94)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15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项目1.1.2项目建设地址本项目拟建地址为四川省X X X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负责人1.1.5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采用CATOFIN丙烷脱氢工艺制丙烯,达产后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

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研究

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研究

究,利用响应面软件得出该催化剂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0。

C,反应空速6.45h~,氢烃比为0.25。

在此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6h的短时活性考察,发现与软件的预测值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说明响应面分析法对反应工艺条件的预测可信。

关键词:p分子筛:Y—A1203;铂;锡;丙烷;丙烯;催化脱氢acidfunctionsandmetalfunctionsstandatthebestcatalystandmadethematchingbetweenbalance.TheexperimentalresultshowedthatthebestappropriatecontentofSnwas0.9wt%,at,thisSncontent,thehighestandmoststableconversionlevelswereobtained,thenastabilityte.stoftheSn(0.9)Pt(O.5)/7一Ai203wascarriedout,theresultsshowedthatthecatalysthasahighreactionstabilityandcoversionlevelinllh,andafter1lhitsdeactivationbecamefaster,thenthecharacterizationofBET、XRD、NH3一TPD、Py—IRandTGwereconductedtoanalysistheoftheacidsites,interactionsbetweenmetalandphysicalstructure,thenatureandquantitycarderandcokingofthecatalysts.3.Thecatalyticacvtivityandstabilitydependednotonlyonthecarrierandactivearticlecarriedoutamoredetailedstudyofthecomponents,butalsotheoperatingconditions.ThisSn(0.9)Pt(O.5)/T-A1203catalystbythe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anddeterminedthe6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用量仅次于乙烯,除用于生产聚丙烯外,还是生产丙烯腈,丁醇、辛醇、环氧丙烷、异丙醇、丙苯、丙烯酸、羰基醇及壬基酚等产品的主要原料。

随着聚丙烯等衍生物需求的迅猛增长,对丙烯的需求量也逐年递增。

预计2010年世界丙烯的需求量约为8600万吨,其增长率将超过乙烯一倍。

预计2010年世界丙烯的产量约为7730万吨,其中59%来自蒸汽裂解装置生产乙烯的副产品,33%来自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生产汽柴油的副产品,3%由丙烷脱氢产生,5%由其他方法得到。

产量与丙烯需求量相比,存在着约870万吨的产量缺口。

蒸汽裂解装置的主要产品是乙烯,丙烯是副产品。

不同原料得到的产品分布差别很大,以石脑油为原料生产乙烯,每生产1吨乙烯,副产0.4-0.6吨丙烯;以乙烷为原料,生产1吨乙烯,仅副产0.04~0.06吨丙烯。

但今后的发展趋势是,石脑油的用量将从目前占裂解原料的50%以上降低到50%以下,乙烷用量将由目前的近30%上升到30%以上,这意味着从蒸汽裂解装置得到丙烯的产量将减少,丙烯的短缺量将进一步扩大。

因此,由其他来源生产丙烯就变得日益重要,这些来源主要包括采用丙烷脱氢,催化裂化装置升级,烯烃裂解和烯烃易位技术等。

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比烃类蒸气裂解能产生更多的丙烯,当用蒸气裂解生产丙烯时,丙烯收率最多只有33%,而用催化脱氢法生产丙烯,总收率可达74%~86%,用唯一原料生产唯一产品,催化脱氢的设备投资比烃类蒸气裂解低33%,并且采用催化脱氢的方法,能有效地利用液化石油气资源使之转变为有用的烯烃。

二、丙烯增产技术进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石化原料和石化产品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据2002年召开的第17届世界石油大会预测,1998~2010年间,乙烯需求将由8000万吨增加到12000万吨,丙烯将由4500万吨增加到8200万吨,丁烯-1将由80万吨增加到140万吨,α-烯烃将由100万吨增加到220万吨,苯将由2700万吨增加到4000万吨,对二甲苯将由1400万吨增加到3000万吨。

2000~2020年间,石油用于石油化工的年均增长率为2.5%,超过石油的其他用途增长率。

炼油厂的汽柴油规范将进一步强化,欧盟汽油含硫将从2000年150PPm减小到2005年50PPm、2011年10PPm,芳烃含量将从2000年42%减小到2005年35%,汽油中芳烃将寻求石油化工新用途。

为加快石油(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步伐,世界石化工业将进入加快研发和采用新技术的新时期。

综述未来石化工业的技术发展热点,可归纳为:石化基础原料烯烃增产技术将继续发展,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将向纵深延伸,合成气生产燃料和化学品技术将加快推行应用,轻质烷烃活化技术将持续开发,新型分离和反应技术将更快的研发和采用,生物法制化工、石化产品技术将不断拓展应用范围,纳米技术将快速在石化工业中渗透运用,高效信息化技术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近年来,随着聚丙烯等下游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以乙烷为原料的新建乙烯生产装置比例的增加,丙烯资源供应逐渐呈现出紧张态势。

相应地,以丙烯为目的产物的生产技术研究越来越活跃,丙烯生产技术已成为当前炼油和化工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增产丙烯的新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改进FCC等炼油技术,挖掘现有装置潜力,增产丙烯的FCC装置升级技术;(2)充分利用炼油及乙烯裂解副产的C4-8等资源,转化为乙烯、丙烯的低碳烯烃裂解技术、烯烃歧化技术;(3)丙烷脱氢技术;(4)以天然气、煤等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的甲醇制烯烃技术等。

2.1增产丙烯的催化裂化(FCC)技术全球FCC装置的生产能力约750Mt/a,通过调整原料品种、催化剂、工况和操作条件来增产丙烯的发展潜力非常大,国内外许多公司都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代表性的技术有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DCC技术、UOP公司的PetroFCC技术以及新日本石油公司的HS-FCC技术等。

与传统的FCC相比,这类技术操作条件更为苛刻,要求反应温度、剂油比更高,催化时间更短。

PetroFCC技术以重质油(VGO)为原料,通过采用不同催化剂和助剂,可灵活调节车用燃料、丙烯产量。

若使用特制ZSM-5催化剂,丙烯收率达22%,乙烯收率达6%,C4烯烃及芳烃收率也均有提高,目前已有两套装置实现工业化运转。

HS-FCC技术采用下流式反应器,使得物料回混最小化,生成副产物减少,丙烯收率可达25%,已在沙特一套30bbl/d示范装置上进行了试验。

运用这些技术,虽然汽油收率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降低,质量得以提高,丙烯的产量比传统FCC高2~4倍。

我国炼油工业催化裂化加工能力大、掺渣比高,造成汽油中烯烃含量高,开发应用增产丙烯的FCC技术,在提高油品质量的同时,为下游提供更多的低碳烯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2低碳烯烃裂解制丙烯技术低碳烯烃裂解是将C4-8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丙烯和乙烯的技术,它不仅可以解决炼厂和石脑油裂解副产的C4-8的出路问题,又可以增产高附加值的乙烯、丙烯产品,成为近年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

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主要有A TOFINA/UOP公司的OCP工艺、Lurgi公司的Propylur工艺、Arco/KBR公司的Superflex工艺和Mobil公司的MOI工艺等[3]。

另外,日本旭化成公司开发了Omega工艺,以中孔沸石为催化剂,丙烯产率为40%~60%,该技术2006年将在日本实现工业化。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以C4烯烃为原料,ZSM-5沸石为催化剂,丙烯收率达33%,该技术正在进行工业侧线试验。

烯烃裂解工艺,从投资费用、生产成本与综合收益来看,均是最具吸引力的工艺。

固定床工艺流程相对简单,适于和现有蒸汽裂解结合;流化床工艺流程相对复杂,适于建设大规模生产装置,可以纳入烯烃联合装置,也可以单独建立装置。

随着我国一批大型乙烯裂解装置的扩建与新建,C4+烯烃资源越来越丰富,对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烯烃裂解技术,解决C4+烯烃副产、增产高附加值丙烯需求迫切。

2.3烯烃歧化制丙烯技术烯烃歧化技术多年以前已经开发成功,只是因为近年来一些地区丙烯价格逐步走高,这一技术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它是一种通过烯烃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转换为烯烃产物的催化反应,目前以乙烯和2-丁烯为原料歧化为丙烯的生产技术研究较为活跃,主要有ABB Lummus公司的OCT高温催化剂工艺和法国石油研究院(IFP)的Meta-4低温催化剂工艺。

OCT工艺采用W基催化剂和并联固定床反应器,在300~375℃, 3.0~3.5MPa条件下,当进料丁烯中2-丁烯的质量分数为50%~95%时,丁烯转化率为85%~92%,丁烯转化为丙烯的选择性为97%。

OCT能够把蒸汽裂解装置丙烯/乙烯比提高到1.1以上。

已有十几套工业化生产装置采用了该工艺,已投产的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装置也采用了这项技术。

Meta-4工艺采用Re作催化剂和流化床反应器,在20~50℃、液相条件下,将2-丁烯和乙烯歧化生成丙烯。

2-丁烯转化率为90%,丙烯选择性大于98%,该技术已在台湾省中油公司完成中试试验。

近年来,不消耗乙烯或消耗少量乙烯的丁烯自动歧化工艺也取得了进展。

其中BASF开发的歧化工艺将1-丁烯和2-丁烯转化为丙烯和2-戊烯,然后2-戊烯和乙烯反应生成1-丁烯和丙烯。

南非SASOL公司以1-丁烯、2-丁烯或其混合物为原料,采用Cs-P-WO3/SiO2为催化剂,在300~600℃、0.1-2MPa条件下,歧化生产丙烯。

烯烃歧化工艺可应用于石脑油蒸汽裂解装置增产丙烯,投资增加不多,即可提高石脑油裂解装置的丙烯/乙烯产量比,但缺点是每生产1吨丙烯,要消耗掉0.42吨乙烯,因此只有在丙烯价格高于乙烯价格、乙烯产量过剩时才是经济可行的。

另外歧化技术不能将异丁烯以及C5-8烯烃转化为丙烯,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近年开发的自动歧化技术,不用或用少量乙烯,应用前景看好。

2.4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丙烷脱氢是强吸热过程,可在高温和相对低压下获得合理的丙烯收率。

目前已工业化工艺主要有UOP公司的Oleflex工艺、Lummus-Houdry公司的Catofin 工艺、Krupp Uhdewcng公司的STAR工艺、Linde-BASF-Statoil共同开发的PDH 工艺等。

全球现有投产的丙烯脱氢制丙烯工业装置14套,其中10套采用UOP 公司的Oleflex工艺。

Oleflex工艺采用4个串联移动床反应器,以Pt/Al2O3为催化剂,采用铂催化剂(DeH-12)的径流式反应器使丙烷加速脱氢。

催化剂连续再生,使用氢作为原料的稀释剂,反应温度为 550~650℃,丙烯收率约为85%,氢气产率为3.6%,乙烯收率很低,通常乙烯与其它副产品一起被当作燃料烧掉给丙烯脱氢反应器提供热量。

因此这一反应的产品只有丙烯。

Catofin工艺采用逆流流动固定床技术,在反应器中空气向下、烃类向上流动,烃蒸汽在铬催化剂上脱氢。

STAR工艺使用带有顶部喷射蒸汽转化装置的管状固定床反应器和一种负载于铝酸锌钙上的贵金属作催化剂,使用水蒸汽作为原料的稀释剂,反应温度为500℃,与传统工艺相比,产率可提高18%。

PDH工艺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按烃类/热空气循环方式操作,反应段包括3台同样的气体喷射脱氢反应器,其中两台用于脱氢条件下操作,另一台用于催化剂再生,反应温度为590℃,压力33.9~50.8kPa。

丙烷转化率大于90%。

丙烷脱氢技术具有3大优势:首先,是进料单一,产品单一(主要是丙烯);其次,是生产成本只与丙烷密切相关,而丙烷价格与石脑油价格、丙烯市场没有直接的关联,这可以帮助丙烯衍生物生产商改进原料的成本结构,规避一些市场风险;第三,是对于丙烯供应不足的衍生物生产厂,可购进成本较低的丙烷生产丙烯,免除运输与储存丙烯的高成本支出。

与其它生产技术相比,获得同等规模的丙烯产量,丙烷脱氢技术的基建投资相对较低,目前的经济规模是35万吨/年。

丙烷原料价格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只有当丙烯与丙烷的长期平均最小价差大于200美元/吨时,工厂才能有较好的利润。

中东地区丙烷资源丰富、价格稳定有利于建设丙烷脱氢厂。

2.5甲醇制烯烃技术(MTO)在原油价格攀升,天然气或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下,以天然气或煤为原-料生产甲醇,再以甲醇生产烯烃(MTO工艺)或以甲醇生产丙烯(MTP工艺)的技术越来越受关注。

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有UOP/Hydro公司的MTO工艺和Lurgi公司的MTP工艺。

MTO、MTP工艺可作为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烯烃的替代或补充,与原油和石脑油价格相比,天然气价格相对独立,因此利用MTO技术有利于改善原料成本结构,这对于原油资源日益紧张的我国非常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