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与水和碱的反应
第12讲2.4氯气的性质——氯气与水、与碱的反应-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同步学案

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一
氯水有 Cl- 实验二
操作
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 84 消毒液,石蕊试液变蓝色,褪色不明显 再继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很快褪色
吹气后,很快褪色
为何实验一中石蕊试液加 84 消毒液褪色不明显,而加入稀硫酸后很快褪色?实验二吹气后也很快褪
色?
【答案】实验一:加入硫酸后发生了反应:H2SO4+2NaClO=Na2SO4+2HClO,生成的 HClO 具有漂 白性。上述复分解反应只所以能发生,说明 HClO 为弱酸。
02
预习导学
自主梳理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与氯水的性质 操作
氯气
氯水
干燥的氯气瓶中,插 入干燥的红色纸条
干燥的氯气瓶中,插 入喷水的红色纸条
现象 氯水呈黄绿色
结论 氯水中存在氯气分子
干燥的红色纸条不 褪色
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
氯水有漂白性 起漂白作用的是 HClO
氯水有 H+
二.漂白液的性质
实验二:说明也产生了具有漂白性的 HClO,其反应为 NaClO+CO2+H2O=HClO+NaHCO3,此反应 说明 HClO 的酸性小于 H2CO3。
预习检测
1.(2023 年北京丰台区期中)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黄绿色
B.有刺激性气味
C.密度比空气小
D.有毒
【答案】C
【解析】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氯气有毒、且有刺激性气味,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3.氯气通到石灰水中,发生的反应有:Cl2+H2O
HCl+H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过量的氯气通入纯碱溶液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将过量的氯气通入纯碱溶液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氯气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Cl-+ClO-+2H+
氯气是一种气体单质,化学式为cl2。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
氯气遇水会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净化作用,用于消毒——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
家用84消毒液与洁厕液混用可以引致氯气中毒的'原理就是此反应的逆反应。
因为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洁厕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两者碰面可以产生大量热,并释出氯气。
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第2课时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学习目标定位]1、依照氯气与水的反应能正确写出氯气与碱[NaOH、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明白漂白粉的成分和用途。
3。
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一氯气与碱的反应1。
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2。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Cl2和石灰乳)的原理与上述反应原理相似,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3、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但因氯气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特别不稳定,不便于保存,而次氯酸盐性质稳定,且遇酸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又可再生成HClO。
因此常用氯气与碱反应制取漂白粉。
归纳总结漂白液(粉)的制取与保存(1)漂白液是NaClO溶液;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Ca(ClO)2。
(2)漂白粉的使用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和较强酸能够制取较弱酸的原理使Ca(ClO)2转化为HClO进行漂白。
①Ca(ClO)2+2HCl===CaCl2+2HClO,离子方程式:ClO-+H+===HClO。
①Ca(ClO)2+CO2+H2O===CaCO3↓+2HClO(酸性:HClO酸性比H2CO3弱)。
(3)漂白粉保存不当会变质的原因是Ca(ClO)2和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ClO,易分解。
因此漂白粉和漂粉精的保存方法是密封、避光并置于阴凉干燥处、1、某化工厂生产的漂白粉,产品说明书如下:(1)请您为漂白粉写一份保存、使用的注意事项(不超过30字)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漂白粉的生产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般情况下,漂白粉失效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密封、避光保存在阴凉处,随配随用,勿接触皮肤,不能用以漂洗丝、毛织品等(2)①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①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错误!未定义书签。
氯气 教案

氯气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2.氯离子的性质。
●教学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水、碱的反应)。
●教学过程[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知道碱金属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本章,我们来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们包括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
[板书]第四章卤素[引入]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也学过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并且讲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思路和步骤。
[提问]:如果要你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案,应考虑几个步骤?[学生回忆]:选择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发生装置——提纯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
[讲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这个步骤来设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案。
[板书]第一节氯气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投影]已知氯气是一种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它能溶于水,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并能与NaOH溶液反应。
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MnO2+4HCl(浓)=MnCl2+Cl2↑+2H2O请根据以上信息利用下列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仪器:烧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橡皮管、玻璃片、集气瓶、烧杯、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
[上述仪器若能用绘图表示,效果更好]试剂:浓盐酸、二氧化锰(固体)、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石蕊试纸、水。
[学生讨论、分析,老师总结并板书][板书]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收集: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尾气吸收:NaOH溶液[讲解]根据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
【中考复习】氯气与水反应实验探究结果的巧妙应用

【中考复习】氯气与水反应实验探究结果的巧妙应用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教学中,通过学生预习、对氯气与水能否反应实验设计、进行边实验边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探究的程序:“观察外观——预测性质——实验验证——解释结论”,让学生体验感受实验探究的价值。
【有关氯水性质的实验探究】1.观测一瓶氯水的颜色。
氯水呈圆形深黄绿色。
(表明氯水所含氯气)2.氯水与镁条(或碳酸盐固体)反应。
镁条溶解,产生无色气泡。
(说明氯水中含有h+离子)3.氯水与agno3溶液及叶唇柱硝酸的反应。
产生不溶叶唇柱硝酸的白色结晶。
(表明氯水中所含cl离子)4.氯水与与红色纸条的反应。
纸条由红色变为白色。
(说明氯水含有漂白剂)5.氯水与紫色石蕊试液的反应。
石蕊溶液先变成红色,然后红色消失。
(表明氯水所含盐酸和漂白剂)结论:氯气与水能化学反应;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漂白剂(次氯酸:hclo);氯水显浅黄绿色说明还有未反应的cl2,可推知氯气与水没有完全反应仅部分发生反应(可逆反应)。
【交流探讨与结果应用领域】1.根据你的预测与假设、设计的实验方案以及探究结果,正确书写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h2o==hcl+hclo(这就是自学认知氯气与化合物反应的“牛鼻子”,关键点突破了,其他有关问题则迎刃而解)2.根据探究结果你可知新制氯水的组成吗?请分析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有何区别?实验室为何常用氯水作为试剂?新制氯水:存有变化存有cl2+h2o==hcl+hclo、hcl==h++cl、hcloh++clo、h2oh++oh;成分有三分子(h2o、cl2、hclo)、四离子(h+、cl、clo、oh)。
新制氯水的成分决定了氯水具有cl2、hcl、hclo的性质。
长复置氯水:由于次氯酸不平衡,见光极易水解,存有变化存有2hclo2hcl+o2↑,cl2全部反应;成分存有h2o、h+、cl、oh(实乃盐酸,故仅有盐酸的性质)。
实验室一般采用氯水来代替cl2作试剂,方便使用,但需用新制的氯水。
氯气与水、碱的反应

石蕊溶液 HClO、H+ 镁粉 Cl2、H+
说明含有Cl2分子。不能。
思考三、若Cl2与H2O发生了反应,可能会生成什么? 如何设计实验检验?
可能是:Cl2+H2O→HCl+?
实验探究
AgNO3 现象
氯气能否与水反应探究
探究一:氯水中有 无Cl白色沉淀
氯水 结论
有Cl-
探究二:氯水中有 无H+ (方法1)
氯水 现象 镁条
结论
气体(H2)
有 H+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制法: Cl 与 NaOH 溶液作用 2 漂 白 主要成分:NaCl和NaClO 液 有效成分:NaClO 漂白原理:次氯酸盐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释 放出HClO而起漂白作用。 NaClO+HCl=NaCl+HClO 2NaClO+CO2+H2O=Na2CO3 +2HClO
2 2
自来水 蒸馏水
产生 白色沉淀 无现象
白色沉淀 不消失 无现象
Ag+ + Cl- =AgCl↓ 没有Cl-
总结
1、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 2、HClO具有漂白性。原因:它遇到有色物质时, 能把有机色质氧化为无色而褪色。
补充:HClO:1、不稳定性:见光分解2HClO == 2HCl +O2 ↑
氯气与水、碱的反应-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离子方程式或解释 Cl-+Ag+===AgCl↓ 2H++CO32-==CO2↑+H2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l2
Cl2、 H2O HClO、 H+
Cl2、 H+
FeCl2溶液
SO2 紫色石蕊
溶液
镁粉
溶液变棕黄色 黄绿色褪去
先变红后褪色
2Fe2++Cl2=2Fe3++2Cl- SO2+Cl2+2H2O===4H++2Cl
, Cl2、H2O
理 论
H2O
O
H
H
分子的分解与
分 析
Cl2
Cl —— Cl
原子重新组合
HCl
HClO
如何检验Cl2与H2O 反应的产物?
实验验证
检验离子
H+ Cl-
检验试剂
蓝色石蕊试纸 酸化的硝酸银
实验现象 变红 后褪色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存在H+ 存在Cl-
操 1、验H+ :用注射器将1~2滴Cl2与H2O 的混合物(即新制氯水)注入瓶中
黄绿色
一段时间之后
变浅
无色
久置
NO.1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Cl2与H2O反应吗?若反应是否彻底反应?
①假设Cl2与H2O不反应,则氯水中只含有
。
②假设Cl2与H2O全部反应,则氯水中除了含C有l2、H2O,
还可能生成 新物质 。
H2O
③假设Cl2部分与H2O反应,则氯水中除了含有 还可能生成 新物质 。
D 使药品变质的是( )
A.NaOH溶液
B .AgNO3溶液 C.Na2CO3溶液
D. 盐酸
5.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
“氯气和水碱的反应”教学实录及点评

“氯气和水碱的反应”教学实录及点评【摘要】本文主要记录了氯气和水碱的反应的教学实录及点评。
在实验中,通过分析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步骤,进行了氯气和水碱的反应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氯气与水碱反应产生了氯化氢气体和氯化铵溶液。
实验分析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解释,并进行了教学点评,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氯气和水碱的反应机制,还可以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总结部分总结了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强调了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整体实验内容丰富,操作简单易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氯气、水碱、反应、教学实录、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实验总结、教学点评、引言、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氯气和水碱的反应是化学教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氯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形成氯水,具有漂白、消毒的作用。
水碱则是一种碱性溶液,常用于调节酸碱平衡和中和酸性物质。
在氯气和水碱的反应中,氯气溶于水后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同时放出热量。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能够产生较高的温度。
学生在进行这个实验时,不仅能够观察到气体和溶液之间的反应现象,还可以通过温度变化来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通过了解氯气和水碱的反应,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并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深刻理解。
这对于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通过观察氯气和水碱的反应过程,了解氯气和水碱之间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具体实验目的包括:1.观察氯气与水碱反应产生的气体和溶液的变化,探究氯气与水碱的化学反应机理;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3.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于氯气和水碱反应的理解,为学生打下化学实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二课时氯气与水和碱的反应教学设计
一、版本: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二、设计思路
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或实验方法为目标的新理念。
根据新课标理念,本节课以“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法为设计理念,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本节课由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手段,使学生认识氯气与水、与碱的反应,利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角度来理解所涉及的化学反应。
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漂白性的原因。
进而引出氯气与碱的反应。
整节课立足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品味生活的过程中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新教材强调从资源的角度切入,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原理性知识指导氯气的学习,通过化学实验来有重点地了解氯气的性质,更重要是通过氯气这种典型非金属单质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研究一类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新教材本节知识安排三课时完成,氯气与水、与碱的反应安排在第二课时讲解。
这部分知识从实用性来看,氯气与水反应是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所在,而生活中漂白粉(液)广泛的使用是运用了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认识氯气与水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自身氧化还原),强化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从而认识非金属元素存在多种变价,为以后硫和氮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氯气与水、与碱的反应,列举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
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
技能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3 教学重点:
掌握氯气与水、与碱的反应。
【解决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资源做好实验,引导思考,广泛交流,突出教学重点。
还可以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如:生活中漂白粉(液)的广泛的使用及漂白原理,进一步强化重点知识,加深学生对氯气与水、与碱溶液反应原理的认识。
4、教学难点:
氯气与水的反应,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解决方法】通过猜想——实验——讨论交流——分析推导——得出结论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得出氯水有漂白性的原因,及氯水的成分,加深对氯气与水反应的认识。
再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设想一下,如果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工业上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可以制得漂白粉,其有效成分是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氯气性质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初中学段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及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生活中零散了解一些含氯元素的物质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往往还不够全面,分析小结和科学表达能力尚待提高。
因此教学中要多注意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再有就是氯气与水反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还要多注意。
五、方法与手段
通过讲解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将化学知识紧密联系到实际运用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整节课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实验教学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同时使讲和做相互结合,加深学生对氯气性质的理解。
六、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教师演示实验用品准备:针筒,装满氯气的矿泉水瓶,
PH试纸;
分组实验材料用品的准备:小试管若干,Na2CO3 溶液,AgNO3 溶液,石蕊试液,新制氯水;
ppt课件的制作
2、教学过程
氯水的成分①向盛有2mL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
滴加几滴氯水;
②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滴加几滴氯水;
③向盛有2mL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
中逐滴滴加氯水;
指导学生:每2人一小组进行实验探
究,前后及邻桌8人一大组汇总探究
成果。
产生无
色气体
出现白
色沉淀
先变
红后
褪色
有H+有Cl-新物质
学生分析氯水中存在的成分
完成探究,教会学
生细致入微的观察
实验
得知氯水中存在多
种微粒。
组织探究成果交流。
板书:3、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一种
比碳酸还弱的酸,溶液中部分电离),
各小组归结,在班级交流。
探究得出氯水的成分:
三种分子Cl2、 H2O、HClO;
四种离子H+、Cl-、ClO-、
OH-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
技能、应用知识的
能力、团队合作的
精神,又强化了氯
气的化学性质的学
习,突破难点。
指出:氯水中的Cl2、HCl、H2O、H+、
Cl-、OH-都没有漂白性,只能是HClO
有漂白性。
分析:HClO中氯为+1价,显强氧化
性。
可以杀菌消毒,自来水常用氯气
消毒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解决问题,理解课本解释结论,表达交
流
课堂练习:1、实验室用自来水配硝
酸银溶液为什么出现沉淀?
2、正确书写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分析、思考
Ag++Cl-=AgCl↓
Cl2+H2O=H++Cl-+HClO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
的能力。
提问:自来水中有残余的氯气,我们
要直接饮用、养鱼都不合适,如何除
去水中残余的氯气?
烧开自来水再饮用;给鱼晒
水
与实际结合,体会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
的重要性
[播放录像]氯水光照实验录像
思考:怎样证明氯水光照下分解产生
的气体是氧气?
板书:2HClO2HCl+O2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木
条是否复燃。
锻炼学生实验知识
运用能力
结论:久置氯水即稀盐酸。
氯水不稳
定,见光易分解,应现用现制并保存
在棕色试剂瓶中。
思考:液氯、新制氯水、久制氯水的
区别?
液氯:液态的Cl2,纯净物;
新制氯水:混合物,能漂白;
久制氯水:混合物,是稀盐
酸
培养学生分析、归
纳能力
课堂练习:
1、写出新制氯水加入NaOH的有关反
应方程式。
引导学生分析:根据氯水的成分,判
断哪种粒子可以和碱反应?
Cl2+H2O=HCl+HClO;
NaOH+HCl=NaCl+H2O;
NaOH+HClO=NaClO+H2O
学以致用、引出与
碱的反应
的( )
A.2/3
B.1/2
C.1/3
D.1/4
3、当不慎有大量Cl2逸出到周围空间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该物质最宜采用的是
A.NaOH
B.NaCl
C.NaHCO3
D.Na2CO3
4.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新制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溶液__________;变红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褪色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1、漂白粉漂白的原理是什么?存放
漂白粉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氯气与碱的反应,查阅氯气的用
途。
4、调查常用的杀菌消毒剂有哪些?
5、预习氯离子的检验
查阅资料
完成作业
1、巩固有关氯气
与水、与碱的反
应。
2、扩大学生的科
学视野。
3、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
板书设计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3、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HClO(次氯酸)+HCl
新制氯水的成分:三种分子Cl2、 H2O、HClO;
四种离子H+、Cl-、ClO-、OH-2HClO2HCl+O2 ↑
4、氯气与碱反应
2NaOH+Cl2=NaCl+NaClO+H2O
离子方程式:2OH-+Cl2=Cl-+ClO-+H2O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七、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了视频、实验探究、情景假设、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时时注意诱导其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成就感。
但感觉有些问题的设置和给出应该更大胆的放权给学生,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
如探究氯水的成分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常用的仪器及药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整节课紧密联系生活,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充分体现化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并随时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从开始备课时就教学内容和实验的取舍就感觉很为难,氯气与水、氯气与碱的反应的实质探究是本节知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较多,实验量大,时间紧张,学生观察、记录、分组讨论后,交流分享的时间较少。
所以,关于教学内容和有关实验的取舍方面还需要多注意和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