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草船借箭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草船借箭》【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草船借箭》【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东吴(周瑜) 诸葛亮就是刘备派到 (鲁肃) 孙权那里帮忙作战的。
你对《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有什么了解?说一说。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00-约1400),
山西太原人,汉族,名本,字贯 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文学 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草船借箭”片段欣赏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理解完词语后,你知道这个片段的主要 内容了吗?
曹操派人向江面射箭,诸葛亮借箭成功。
对应课文的第 8、9 自然段。
交流不理解的语句,并找出课文中
与之对应的句子吧!

语 1.操传令曰—— 曹操下令说
显 通
言 2.重雾迷江,彼军忽至——
俗 富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练 3.追之不及—— 要追也来不及了 现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5 草船借箭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你对《三国演义》有什么了解?你知道 其中哪些人物故事?
三顾茅庐
过五关斩六将
诸葛亮三气周瑜 空城计
桃园三结义 火烧赤壁
……
背景简介
故事发生在东汉
北魏(曹操)
末年,当时曹操刚打
败刘备,又派兵进攻
孙权。于是刘备和孙
联合
西蜀(刘备) (诸葛亮)
究竟是碰巧遇上了大雾, 还是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算 准了大雾呢?
这段话是否可以改成 “诸葛亮到了第三天四更 时候,秘密把鲁肃请到船 里”?为什么?
更能说明诸葛 亮早就有计划 有安排,料事 如神。
诸葛亮为什么 让军士擂鼓呐喊?
呐喊声
擂鼓声
制造进攻的假象,让曹操以为敌人来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共15张PPT)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 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 语句,请你默读课文勾画出来, 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谢谢观看
Thank You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5 草船借箭
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 怎么用草船借箭?最后借到箭了吗?
周瑜 诸诸葛葛亮亮
妒忌
三天造十 万支箭
准备过程 借箭经过
周瑜 诸诸葛亮亮
妒忌
三天造十 万支箭
准备过程 借箭经过
草船、军士
逼向水寨、一面
受逼箭、向另水一寨面受
寨、驶南岸
一面受箭
另一面受箭
驶向南岸
周瑜
妒忌 叹服
诸诸葛亮 亮
三天造十 万支箭
如期交货
准备过程 借箭经过
草船、军士 逼逼向向水 寨 一面受箭
另一面受箭
驶向南岸
周瑜
妒忌 叹服
诸葛诸 亮
三天造十 万支箭
如期交货
准备过程 借箭经过
草船、军士
逼逼向向水寨水 寨
一面受箭
另一面受箭
驶向南岸
读课文时,对于故事内容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赛塞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 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 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草船借箭》PPT课文课件

《草船借箭》PPT课文课件

人物介绍
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 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吴抗曹 ,于赤壁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蜀章武元年( 221),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主持朝政。他勤奋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 严明,前后六次北伐中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 原,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周瑜(yú)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 妒忌(jì)。
这这句话交代了“草船借 箭”的起因,同时也说明 了周瑜与诸葛亮产生矛盾 的原因。
➢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 去做?
这说明诸葛亮是 个怎样的人?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 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大军, 所以不和 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 “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 主动承担三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这说 明诸葛亮是个胸有成竹、有胆有识的人。
➢ 周瑜“请”诸葛亮协商军事的真正目的是什 么?从中可以看出周瑜的什么心理?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意欲加害诸 葛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 名,暗里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 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 -2) 第二部分(3-9) 第三部分(10)
作者简介
罗贯中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 家。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说特 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 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 整体。且已经分卷分目,目录文字也很讲究。其主要 作品为《三国演义》。
作品介绍

5《草船借箭 》课件 (共19张PPT)

5《草船借箭 》课件 (共19张PPT)
笑谁?心里想什么?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诸葛亮的预料准确吗?找出和这句话相对应的句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草船借箭
借箭起因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刁难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 借箭准备 诸葛亮安排巧妙 ,识人心。 借箭经过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 借箭结果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神机妙算
字典解释: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自由读课文第6-9自然段,细细领悟: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在旁边写下批注。
为了让敌人不明真相,迷惑敌人。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诸葛亮为什么要把船连接起来?
为了统一行动,增大受箭面积。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为什么下令军士擂鼓呐喊?
虚张声势,吸引敌人出来射箭。也为了让敌人明确射箭目标和方向。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诸葛亮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原句体现诸葛亮知天文,沉着冷静,早有安排,料事如神,胸有成竹。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
识曹操 小心谨慎 生性多疑
小组讨论: 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借箭成功的原因
知天文 懂地理 识人心 安排周密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共33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共33张PPT)

想破曹公, 宜用火攻。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写好了就送到周瑜面前说:“都督,这是你的病根子。” 周瑜接来一看,万分惊奇:“呀!他真像神仙一样,竟然看 出了我的病根,请问,用什么药可以治好呢!事情已经万分 紧急了,请立刻告知我们吧!”诸葛亮根据天文气象知识, 想告知周瑜刮东南风的具体日子,但是他知道周瑜心胸狭窄, 容不下比他强的人,对他不能直说。就有意说自己有呼风唤 雨的本事,需要在南屏山造一座“七星坛”,由他亲自登坛、 作法、借东风。周瑜有了上次草船借箭的事,这次自然信了, “病”也一下子好了。他精神抖擞地下令赶忙到南屏山筑七 星坛,同时调兵遣将,做好准备,只要东南方一刮,就向西 北进发。诸葛亮早就嘱咐了刘备,让他与周瑜的大军同时进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问或感受。
yú jì

瑜忌

màn zhài


léi nà

chéng
擂呐




音序:J 部首:心 组词:妒忌 顾忌
书写注意:“忌”上面 不是“已”,也不是 “巳”,而是“己”。 书写时,第三笔的竖弯 钩一定要与第二笔的横 相连,不要出头。
二十多里,再追来不及了。
ɑ.诸葛亮知道鲁肃: 忠诚老实

b.诸葛亮知道曹操: 生性多疑

读文中诸葛亮和曹操的话,看看你发现 了什么?
诸葛亮,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 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可见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情把握很透, 预感准确。)
妒忌 紧急 布置
托付 军令传 调度

5草船借箭课件(共23张PPT)

5草船借箭课件(共23张PPT)


周瑜 阴谋失败
诸葛亮:胸有成竹
鲁肃 担心、害怕 宽慰、解释
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 帮帮我的忙。
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 忙?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 多名军士……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 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 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 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突出中心:在选择材料时,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围绕中心思想来组织材料。这
样可以让文章更加有重点和条理,避免偏离主题或文不对题。
公开课教案
学习课文
总结技巧(一)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小学升初中的作文选材技巧如下: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他是怎样想到这个计策的?这
部编版教材 五年级语文下
(第二课时)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想要加害于他。 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用妙计向曹操“借箭”。 诸葛亮按期交箭。
思考: 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诸葛亮的
神机妙算?可以在感触最深的地方写 下你的批注。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 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 “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 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 “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关注细节:选择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己亲身经(2历)的教小师引故导事学、生场思景考等:为,什通么过诸细葛节亮描要用写草来船表借现箭主?题这个和故中事心有思什想么。启示?

部编版草船借箭完美课件PPT共24页

部编版草船借箭完美课件PPT共24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

人物分析
周瑜:阴险狡猾;诸葛亮: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鲁肃:忠厚老实;曹操:谨慎多疑。 不喜欢周瑜的原因: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 喜欢诸葛亮的原因: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诸葛亮的具体分析 (1)有智慧 (板书:精通天文、熟悉地理) 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析:) “大雾漫天”,到处都是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 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②熟悉地理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 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析:)熟悉地形,顺风顺水,回去方便。
(2)有谋略 (板书:巧妙安排、运筹帷幄)
①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 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 天管保有十万枝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 完了。(析:) 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准备。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 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的一段,是最能表现诸葛亮智慧 的故事,这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可是,真实的草船借箭并不是这 样。《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 (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 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说的是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 年),曹操带兵南下进攻东吴的濡须(安徽无为东南),孙曹两 军隔长江相持了一个多月,也没分出个胜负。这天,孙权亲自坐 着条大船来到江面观察曹军的动向,结果挨了一顿猛箭,差点儿 把船给弄翻了。
曹军集中"火力",没少用"子弹",看来是下了狠劲儿。 孙权没有借箭的意思,也没说是草船,只是察看敌情。 孙权船的一侧中箭太多,有些倾斜,将要翻船。孙权急 中生智将船调个头,让另一面也受箭,两面挨打,求个 平衡。结果平安无事回到营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诸葛亮为什么先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后来又下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 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 满后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 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领悟诸葛亮 “笑”的含义。)
诸葛亮的笑很有深意。他是在笑曹操,因为他了 解曹操的生性多疑,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他是 在笑鲁肃,笑他忠厚老实,不知底细,是宽厚友善的 笑;同时他也是在笑周瑜,笑周瑜计策落空,拿他无 可奈何,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出了英雄本色。 从诸葛亮的笑中,可以看出他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
课文解读
➢ 这个故事主要围绕哪些人物展开?其中的 主要人物是?
主围要绕四个人物展开:周瑜、诸葛亮、 鲁肃、曹操。
主要人物是周瑜和诸葛亮。
➢ 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9) 第三部分(10)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 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 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
整体感知
1.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 说说课文围绕草船借箭讲了一件什么事?
字词学习

màn líng
nǔ chéng
瑾瑜 帷幔 翎毛 弓弩 丞相

zhài léi


妒忌 水寨 擂鼓 呐喊 都督
妒忌曹督委 惩 鲁 遮私寨呐擂插
曹督 妒忌
鲁私
擂插
委惩
呐寨
妒忌 军事 委托 照办 预计 紧急 惩罚 探听 私自 布置 调度 水寨 呐喊 军令状 神机妙算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 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 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这说明诸葛亮是个怎样 的人?
既是为了虚张声势, 制造进攻的假象,引曹军 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 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作者简介
罗贯中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 家。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说特 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 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讲究。其主要 作品为《三国演义》。
作品介绍
《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 罗贯中,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 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 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空城计”等,广为流传。“草船借箭” 是其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当时,曹操统一了北方,然后率 大军南下,占据荆州,在长江北岸集结水兵,准备统一全 国。孙权手下大将周瑜驻守在长江南岸防御,刘备则派诸 葛亮前去联吴抗曹。
人物介绍
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 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吴抗曹 ,于赤壁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蜀章武元年( 221),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主持朝政。他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 严明,前后六次北伐中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 原,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周瑜(yú)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 妒忌(jì)。
这这句话交代了“草船借 箭”的起因,同时也说明 了周瑜与诸葛亮产生矛盾 的原因。
➢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 去做?
这说明诸葛亮是 个怎样的人?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 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大军, 所以不和 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 “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 主动承担三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这说 明诸葛亮是个胸有成竹、有胆有识的人。
在出征途中,将军惩罚了那些不守军规的士兵。
私(自私) 寨(水寨) 呐(呐喊) 和(和平) 赛(比赛) 纳(接纳)
美丽的水寨正在举行歌唱比赛。
词语解释
推却—— 接受
惩罚—— 奖励
齐全—— 短缺
秘密—— 公开
宴会上,主人准备得很齐全,没有让 客人感觉到任何短缺的地方。
妒忌—— 忌妒 预计—— 估计 迟延—— 拖延 推却—— 拒绝 惩罚—— 处罚 商议—— 商量 委托—— 托付 紧急—— 紧迫 吩咐—— 嘱咐
__ti_à_o___ 音调
调 __ti_á_o___ 调节
经过妈妈的细心调(tiáo)节,这架钢琴的 音调(diào)更加优美了。
___lé_i__ 擂鼓
擂 ___lè_i__ 擂台
擂(lèi)台上,两个拳击手激烈地交锋着, 底下围着一圈擂(léi)鼓助威的观众。
妒(妒忌) 委(委托) 惩(惩罚) 护(保护) 季(季节) 征(出征)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9) 第三部分(10)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 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 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你知 道描述的是哪个著名典故吗?
是“草船借箭”,“草船借箭”讲了 一件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去寻找答案吧。
5草船借箭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认识“瑜、忌”等生字,会写“妒、忌”等字,会写“ 妒忌、军事”等词语。 2. 默读课文,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 的主要内容。 3. 抓住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 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真正目的是什 么?从中可以看出周瑜的什么心理?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意欲加害诸 葛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 名,暗里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 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 中可以看出他的险恶用心。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9) 第三部分(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