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烈士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合集下载

长沙烈士公园案例分析

长沙烈士公园案例分析

鸟瞰图Leabharlann 整个湖心岛的设计突出人与自然的主题,以植物造景 为主,体现自然性和生态性。湖心岛共分三个大岛, 一个孤岛。三个大岛分别以人与花、人与树、人与鸟 为主题,形成“花岛”、“树岛”和“鸟岛”。而孤 岛则恢复自然形态,使其成为“小鸟家园”。
开阔的空间
民俗风情园
从民族剧院起,沿公园西北部山林一直到现公园北大 门的东部,包括民俗村建成区、东大门区、东部半岛 区,它以展现湖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为主题,功 能定位于“民俗风情”的挖掘与展示。
公园总体规划分析
根据“开放式的纪念文化型休闲公园”的公园定位, 总体规划方案在公园现有的“一塔一水”的总体结构 上提出“二区(纪念区、游览区)六园”的功能分区。 其中六园分别为烈士纪念园、百姓文化园、山水休闲 园、水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主题娱乐园。
总 平 面 图
总鸟瞰图
功 能 分 区 图
景观结构图
长沙烈士公园案例分析
内容
公园简介 公园总体分析 分别对对几个园区的分析 公园出入口分析 总结烈士公园景观规划特点

公园简介
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的湖南烈士公园,总用地142.2 公顷(包括新增动物园用地),是一个以纪念湖南革 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集纪念、游 玩、休闲于一体,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开敞式 现代公园。
民俗村东部半岛区规划总平面图
民俗村东部半岛区鸟瞰图
东大门入口 规划总平面图
鸟瞰图
西大门
南大门
北大门入口广场透视
烈士公园景观规划特点
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功能分区明确,各分区联系紧密
公园景观结构清晰,景观组织鲜明 注重与市区街道形成景观视觉通道
布局特点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1.1 目的本调查报告旨在对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公园的历史背景、现状、管理情况、设施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案,以提高烈士公园的管理和服务质量。

1.2 背景湖南长沙烈士公园是为纪念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共和国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烈士而建立的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大约平方米,地处长沙市中心,拥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调查方法2.1 基础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官方网站等途径收集湖南长沙烈士公园的基础资料,包括公园的历史由来、建设情况、管理体制等信息。

2.2 实地考察组织调查团队对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对公园的整体环境、景观、设施状况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并与公园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

2.3 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公园游客、管理人员等不同群体进行调查,了解公园的服务质量、景点维护情况、游客意见等方面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3.1 公园历史背景湖南长沙烈士公园于年建立,旨在纪念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共和国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烈士。

公园的建设形式、规模等信息详细记录在相关文献中。

3.2 现状调查结果根据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的结果,湖南长沙烈士公园的整体环境良好,景观保护较好,游客满意度较高。

然而,在设施建设、管理维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3.3 管理情况调查结果经与公园相关负责人的座谈及文献资料的查阅,了解到湖南长沙烈士公园的管理体制、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等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公园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3.4 设施状况调查结果根据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的结果,湖南长沙烈士公园的基础设施状况较好,游客提供的意见较少。

然而,在某些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四、改进建议和措施4.1 改进公园管理针对湖南长沙烈士公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包括优化管理体制、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日常巡查等方面的措施。

烈士公园设计方案

烈士公园设计方案

烈士公园设计方案背景介绍烈士公园是为纪念阵亡烈士而建立的公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烈士公园的需求越来越高,烈士公园成为城市中的重要空间节点,其设计方案越来越重要。

设计目标在设计烈士公园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纪念烈士:烈士公园的主要功能是纪念烈士,设计应突出纪念性。

- 绿化环境:公园应该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应重视绿化环境的设计。

- 可持续发展:公园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部分,应充分考虑公园的可持续性,采取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基本布局烈士公园的基本布局应为以纪念碑为中心,环绕绿化带设计。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纪念碑烈士公园中心的纪念碑可设计成为一个雕像或者一个墓碑,应该高大威严,庄重肃穆,显示出纪念烈士的尊严。

绿化带应该环绕在纪念碑周围,起到衬托和烘托纪念碑的作用,还能为人们提供遮荫、放松心情的场所。

绿化带的设计应注重铺设景观路、种植公共花卉和乔木属植物等,以增强其观赏性和文化内涵。

休息区在绿化带两侧设计休息区,为游客提供供休息聊天的设施,例如小型亭子、休息椅等。

还可以设置养生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舒适的休闲环境。

具体实施烈士公园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从以下方面考虑:选址烈士公园的选址应该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或者著名景点,利于游人前来纪念和参观,提高公园的知名度和参观率。

设计风格公园的设计风格应选取与纪念烈士有关的主题,例如英烈精神、爱国主义等,以突出公园的纪念性。

植被种类绿化带的植被选择应以耐旱、易养护等为特点,在局部中加入比较特色的花卉、景观物等。

公园的建设应有规划,应以石匾、石柱、浮雕等石文化元素为主,打造一批石文化品牌,营造独特的公园文化。

入口设有绿意盎然的拱廊或者门厅,同时还可以设置音响设施,演奏悼念音乐,宣传纪念烈士。

总结烈士公园设计方案应以纪念碑为中心,绿化带为主线,充分考虑景观、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营造出一座既具有纪念性,又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城市公园。

长沙烈士公园案例分析课件

长沙烈士公园案例分析课件

塔高38.6米,底层为纪念厅、祭堂、陈列室。上 部塔为八角形,琉璃攒尖顶,整体造型庄重高昂
纪念区——公园西半部,在
地形起伏的山岗上,设置纵横 两条主、副轴线的主园路。 在从南大门起的主轴线上,随 地形的升高布置成三个台地, 以其不同的空间形象,创造出 庄重肃穆且有亲切近人的气氛。 山顶的两轴线正交处,建有高 耸的烈士纪念塔,为全园的制 高点,也是空间构图的主体, 显示出公园的主题特征。 主 轴线终端一侧山顶,还设置纪 念亭作为纪念塔的副体和陪衬。 副轴线的东段,下坡伸延,正 对湖面,连系东部游憩区。
主要包括童真乐 园——海棠坞— —荷池长廊—— 涵香谷——翠羽 丹林——知仁 园——柳塘观 鱼——阳光草 坪——林下健身 乐园等九大景观。
SUCCESS
THANK YOU
2019/9/6
亭廊或隐于树林中,或建于水旁, 或设在草坪上,样式也各不相同为 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场所。
水域风光园
以年嘉湖、湖心岛及沿岸周边一线为主,以“亲水” 为主题,营造水域景观,为人们提供亲水、戏水、 玩水的滨水空间。整个水域风光园分环湖和湖心岛 两大部分,并规划水中十景。
长沙烈士公园案例分析
内容
公园简介 公园总体分析 分别对几个园区的分析 公园出入口分析 总结烈士公园景观规划特点
公园简介
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的湖南烈士公园,总用地 142.2公顷(包括新增动物园用地),是一个以纪念 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集纪 念、游玩、休闲于一体,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 开敞式现代公园。
纪念区以1958年建成的烈士塔为中心。塔的周围环绕着 南岳黑松、喜马拉雅山雪松、南京金钱松和长沙罗汉松, 丛绿簇拥,使烈士塔更显庄严雄伟。游览区地势开阔,有 自然形成的山丘沟壑,有人工装点的廊桥亭榭,小径通幽, 香荷映碧,垂柳挂青,浑然天成。

纪念性的公园课件

纪念性的公园课件
长沙烈士公园案例分析
学习交流PPT
1
内容
• 公园简介 • 公园总体分析 • 分别对对几个园区的分析 • 公园出入口分析 • 总结烈士公园景观规划特点
学习交流PPT
2
公园简介
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的湖南烈士公园,总用 地142.2公顷(包括新增动物园用地),是一 个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 风光为特色,集纪念、游玩、休闲于一体, 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开敞式现代公园。
学习交流PPT
21
鸟瞰图
学习交流PPT
22
整个湖心岛的设计突出人与自然的主题,以植物造景
为主,体现自然性和生态性。湖心岛共分三个大岛,
一个孤岛。三个大岛分别以人与花、人与树、人与鸟
为主题T ,使其成为“小鸟家园”。
23
开阔的空间
学习交流PPT
24
学习交流PPT
25
民俗风情园
从民族剧院起,沿公园西北部山林一直到现 公园北大门的东部,包括民俗村建成区、东 大门区、东部半岛区,它以展现湖南少数民 族“民俗风情”为主题,功能定位于“民俗 风情”的挖掘与展示。
学习交流PPT
26
民俗村东部半岛区规划总平面图
学习交流PPT
27
民俗村东部半岛区鸟瞰图
学习交流PPT
14
纪念区以1958年建成的烈士塔为中心。塔的周围 环绕着南岳黑松、喜马拉雅山雪松、南京金钱松 和长沙罗汉松,丛绿簇拥,使烈士塔更显庄严雄 伟。游览区地势开阔,有自然形成的山丘沟壑, 有人工装点的廊桥亭榭,小径通幽,香荷映碧, 垂柳挂青,浑然天成。
学习交流PPT
15
学习交流PPT
16
学习交流PPT
34
布局特点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正文】⒈项目概述⑴背景介绍湖南长沙烈士公园是为纪念长沙市献身革命的英勇烈士而建立的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约300亩,位于长沙市中心,是市民休闲娱乐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烈士公园的环境和设施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改善公园的管理和服务,我们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⑵目标与目的本调查报告的目标是全面了解烈士公园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了解公园的规划和组织结构。

-调查公园的环境卫生状况。

-评估公园的设施和设备是否满足市民的需求。

-了解公园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⒉调查方法⑴文献调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烈士公园的历史背景、规划设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信息。

⑵实地调查我们对烈士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观察公园的整体环境、设施设备的状况、文物保护情况等。

⑶问卷调查我们在公园中随机抽取了100名游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公园环境和服务的满意度。

⒊调查结果⑴公园规划与组织结构经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烈士公园的规划和组织结构如下:-公园按照烈士纪念和公共休闲两个功能进行规划。

-公园设有行人道、花坛、纪念碑等景观和服务设施。

-公园设置了管理部门和保洁人员。

⑵环境卫生状况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我们发现公园存在以下环境卫生问题:-公园内部道路缺乏清洁,积水情况严重。

-垃圾桶摆放不合理,垃圾清理不及时。

-公园内部的卫生间设施老化,需要改善。

⑶设施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游客对于公园的设施满意度如下:-游客对公园的座椅、休息区设施较为满意。

-游客对公园的厕所设施不够满意。

-游客对公园的游乐设施期望增加。

⑷管理规范性和效率通过文献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公园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公园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不足。

-公园管理没有明确的操作规范。

-公园管理缺乏科学化的管理手段。

⒋改进建议基于对烈士公园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加强公园环境卫生管理,包括增加清洁人员,改善道路排水系统,加强垃圾清理和分类管理。

烈士公园设计方案

烈士公园设计方案

烈士公园设计方案1. 项目概述烈士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是为纪念先烈的英名和革命历史的场所,也是市民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本项目旨在对烈士公园进行设计改造,使其更加适应市民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不失烈士公园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

2. 设计理念烈士公园设计以“和谐、生态、人性”作为主旨。

既要体现城市的现代化,又要保持烈士公园的历史文脉,充分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绿化绿化是烈士公园的重要特色,也是城市的“绿心”。

本次改造中,将原有设施进行优化搭配,加强公园绿化建设,增加景观树和草坪面积,提升绿化率,塑造现代城市园林风貌。

同时,在保持自然生态状态的前提下,加强公园的景观功能,使游人在其中得到更多的绿色休闲体验。

2.2 水体环境公园内的水体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元素。

本项目中将对公园内现有的湖泊进行水质净化和景观美化,并在周边增设湿地等生态保护措施,提升公园内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水体周边增设散步路线和景观观赏点,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加运动量。

2.3 设施完善公园内设施的完善是提升市民满意度的重要方面。

本次改造中将增加公共活动场所,如集会广场、亭台阁楼等,丰富公园内的功能。

在设施安排方面,将根据游客的需求,选择具有高便捷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的材料。

在公园内安排公共厕所、休息区和垃圾收集设施等,方便市民的生活和游玩。

2.4 历史文化保护作为纪念先烈的场所,烈士公园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为了保护烈士公园的独特历史文化魅力,本项目中将加强对纪念碑、纪念馆等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整修,同时充分展示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奋斗精神,增强市民的爱国情感。

3. 设计方案3.1 总体布局本次改造将继承“一轴四段”总体布局,整合公园内的各项资源,改善流线,完善交通配套设施,提升公园整体的可达性、游览性和体验性。

具体方案如下:3.1.1 主轴线主轴线设计沿中轴线向南依次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主题段落,以春季花卉展示区为起点,秋季动物展示区为终点,贯穿烈士公园,串联各个功能区和景观点。

烈士公园设计方案

烈士公园设计方案

烈士公园设计方案烈士公园是一个纪念英雄烈士的公园,它不仅可以悼念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他们用生命守护国家的精神和意义。

设计目标设计一个既能纪念英雄烈士,又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的公园,具体设计目标如下:•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突显烈士英雄的功绩和精神•为民众提供优美的绿地、娱乐设施等服务内容设计方案总体布局烈士公园占地面积100亩,总体布局可分为三个部分:烈士纪念广场、英雄祭坛和公园区。

烈士纪念广场烈士纪念广场位于公园南侧,面积约5亩,呈长方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广场中央的烈士纪念碑和两侧广场区域。

烈士纪念碑高10米,有一座方形基座,上面镶嵌有雕塑,表现烈士英雄的事迹和精神。

在碑基和广场区域之间设置护栏,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两侧广场区域铺设花坛和草坪,方便人们游览、缅怀英烈。

英雄祭坛英雄祭坛位于公园中央,面积约3亩,呈圆形,由两个部分组成:祭坛和围墙。

祭坛和围墙采用花岗岩和大理石材料建造,色彩以黑、白为主调,寓意英雄已经离开人间与我们永别。

围墙上方用碑文镶嵌上英雄的事迹和名言警句,彰显英雄的崇高精神。

祭坛正中摆放一个高2米的烈士雕像,代表着所有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英烈。

公园区公园区位于烈士纪念广场和英雄祭坛的周围,面积约92亩,主要由步道、花坛、草坪、设施配套等组成。

步道采用彩色水泥砖铺设,形成蛇形曲线,增强了游览的趣味性。

花坛和草坪按照花卉和草本植物的季节变化进行布置,增加了公园的观赏性。

配套设施包括游乐场、休闲座椅、公共厕所、饮水机等,为市民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

绿化设计绿化是烈士公园最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它是公园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和缅怀英雄烈士的重要因素之一。

绿化设计应遵循三大原则:艺术性原则、生态原则和园林美学原则。

现有植被为了保护本地生态,烈士公园原有的柏树、柳树等树种要尽可能地保留下来,它们是烈士公园最具特色的自然元素。

新植物引入为了满足公园的美观及生态功能,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树种,如台湾樱、日本槐、金丝楠等,这些树种不仅美化公园环境,而且有益于氧气增量、防扬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况湖南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总用地137.5公顷,是一个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集纪念、游憩、休闲于一体,富含地域文化的综合性开敞式现代公园。

根据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整个公园共分为“二区六园”。

“两区”即纪念区和游览区纪念区以烈士塔为核心,以纪念湖湘烈士精神和展现湖南百姓文化为主,表达“历史”与“民俗”这一主题,有“烈士纪念园”、“百姓休闲园”两大园。

游览区以年嘉湖为核心,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营造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气氛,表达人与自然这一主题。

有“水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主题娱乐园”、“山林休闲园”四大园。

二、规划设计依据1. 《湖南烈士公园规划编制要点》2003年2. 《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04年3.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4.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送审稿)三、规划原则以《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为指导,对公园规划进行充实、完善与细化,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大的原则下局部进行大胆调整。

四、规划布局(一)百姓休闲园位于公园西大门临东风路一线。

北起知仁园,南到原公园苗圃。

根据《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百姓休闲园主要定位于“民俗”与“休闲”之主题,主要作为公园与城市交汇的界面,为城市提供开敞的百姓休闲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幅展示长沙地域民俗风情的画卷和窗口。

目前,这一区域植被景观良好,但建筑杂乱,主要有造型良好的公园西大门、园林式办公建筑以及破败的电影院、危旧的老建筑、车库、食堂等。

规划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拆除危旧建筑、净化西大门、保护原有植被、增设林下活动铺地空间为主的手法进行规划。

公园西大门主要问题是空间的局促,建筑杂乱,规划保留西大门牌枋,拆除周边建筑,用不同色泽的花岗岩质铺地将内外空间连贯成一体,形成西大门轴线的端头广场,并保留牌枋两侧的大香樟,在广场周边用花池绿带进行分隔与限定,产生良好的空间景观效果。

西大门两侧现已为大众键身休闲之场地,规划主要将水泥场地更换为麻石铺地,在铺地时要注意保留原有乔木,并结合乔木的保护做可坐人树池与花坛,在广场的边角地带适当设置供人休息的桌椅,形成开阔的林下健身与休闲场地。

西大门南侧,根据总体规划,这里要建一个为公园配套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

根据地形、地势与周边植被状况,考虑西大门轴线的视觉影响,规划对该建筑的建筑风格、色彩、形式、层数与建筑高度、建筑总面积进行限制。

建筑用地界线:东面紧临公园内部主游道,其建筑必须后退主游路红线5米以上,以保证公园景观效果;西面紧临城市主干道——东风路,考虑东风路是烈士公园向城市透绿的主要窗口,对城市道路景观的影响较大,因而综合服务中心要藏而不露或少露,故西面建筑必须后退道路线10米以上,以便于绿化;北面考虑西大门景观效果,其建筑用地不能超过原电影院用地界限;南面考虑现有的三个大树池制约因素,须将三棵大树组织入内院之中,其建筑界线以不超过体育路南边红线的延长线为准。

建筑高度:根据地形,建筑用地高程与烈士塔塔基的高差大至为10米左右,因此,规划将建筑檐口高度控制为10米,建筑层数控制为2层以下,以一层为主,局部为2层。

建筑色彩:以青灰色基调或木本色基调为主,总的色彩应素雅,以便与烈士塔及其周边环境相协调。

建筑形式:采用传统的坡屋顶建筑形式,院落式布局,可用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来诠释古典的建筑形式,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来表现传统的精髓,以反映时代特色,创造时代文明。

建设内容与规模:综合服务中心以为公园服务的特色餐饮为主,附带为公园服务的服务点、地理式垃圾站和公厕,其总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2500m2。

服务中心的停车只能利用公园的停车场地,采用地下停车方式解决。

综合服务中心南部现为植被良好的疏林地带,规划对林下杂乱的植被进行适当清理,增植耐荫的林下植物,再适当改造原有小径即可。

现烈士公园办公楼建筑造型良好,规划将其办公场地搬迁到三湘公司填跃进湖所造的21亩土地中,作为公园管理区,而将现办公建筑保留,改造为戏苑茶室。

办公楼北部的建筑拆除,利用拆除的场地用广场砖、麻石等进行铺装,布置三人制蓝球场等,为青少年提供活动场地。

在场地的东侧,规划适当增加植物,减弱对纪念区一级平台的干绕。

办公楼南部为车库、食堂等建筑,规划将其拆除,结合改造的办公楼建筑布置戏台、露天观演场、戏迷角,并设置服务部。

公园原苗圃场地平整而周正,又有大香樟数棵,景观基础较好,考虑苗圃经济效益差、观赏价值低又影响游览等因素,规划因地制宜地将其铺地进行更换,布置为开阔的疏林键身地,设置羽毛球场、花架、景亭、坐凳以及晨练场地。

保留的大树可做坐人树池或铺以卵石处理。

苗圃南部的树林规划加以保留,只在林下适当完善游路即可。

百姓休闲园总的原则是保留原有乔木,以拆除建筑、改造铺地、提供休闲、健身场地为主。

(二)烈士纪念园主要为烈士塔、十字景观轴及其相邻地段所构成的区域,定位于“纪念”主题,以纪念湖湘烈士、弘扬革命传统为主要内容。

它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和灵魂。

现有的空间结构及其景观序列营造效果良好,只是由于公园游人的增加,局部植被破坏较大,加之部分铺地简陋,轴线景观略显粗糙。

规划保留原有结构,只在局部根据景观需要更换铺地材料、增补色叶植物、花带或耐荫植物,完善轴线景观。

1. 公园南大门广场现状主要问题为杂乱与拥挤,为净化空间,增强“纪念”的感染力,规划将现有大门的售票窗口、小卖门面用浮雕墙予以封闭,保留围墙及前面的雪松,雪松下花池改为铺地,做可坐人树池,形成南大门较开阔的休息空间。

为进一步净化南大门景观,规划将南大门外广场稍向内退,作三级踏步,以限制车辆出入。

雪松两侧现有的停车场地改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停车场。

在铺地处理上,南大门广场铺装全部改为麻石铺地,只在雪松林下广场采用不同的铺地图案或不同色彩的花岗岩铺地,稍作区分与限定即可。

南大门临展览馆路一带由于公园地势较高,与城市道路形成高差,加之现有树木不够密实,局部裸露黄土与水泥壁。

规划适当密植植物,并在坡顶一线补种迎春,在坡脚补种长春藤,用植物遮挡,完善景观,也可采用局部塑石与植物增补相结合的方法处理。

南大门机动车停车场规划采用地下停车场,进出口分列大门广场两侧。

2. 甬道甬道景观主要的问题为游道两边增设的铺地材质较差,夹道的龙柏生长形态松散而稀疏,植物景观稍显单调,缺少层次。

规划主要将铺地两侧之沥青路面改为深灰色或米黄色花岗岩铺地,改善硬质景观,再将龙柏1.2米以下的枝条全部修剪。

并对龙柏下的植被进行改造和增植,以形成丰富的植物色彩与层次,加强甬道两侧空间的封闭度,强化轴线感觉。

为屏蔽桂花林边缘的不良景观,规划沿桂花林边坡进行绿化,带状种植鸢尾和洒金桃叶珊瑚,完善轴线两侧景观。

3. 一级广场现一级广场气氛宁静、景观详和,空间比例良好,规划以保持原样为主,只是根据总体规划修编,在一级广场之北侧利用地势高差,做斜面植物图案带,图案以抽象的、跃动的线条为基形作为丰富一级广场景观的措施。

为便于观赏,规划将浮雕墙前法桐下花池改作花岗岩铺地,拓展游赏空间。

4. 吊唁广场规划主要更换广场非麻石铺地,延向两侧黑松林下空间,并将带状雪松花池打开,形成“一主两次”三广场格局,扩大广场容量和空间感觉。

由于两侧广场黑松生长较差,景观效果不良,呈衰败之象,规划建议将其移去,改用枫香替代,雪松的一侧补植植物,增加色彩,丰富植物景观。

5. 烈士塔及其广场主要修剪塔边龙柏等植物,使其低矮、规整,在塔身墙上根据原设计补上浮雕,完善烈士塔。

6. 烈士塔东轴线主要恢复东轴线台阶踏步中的花带,为增加容量,适应高峰需求,花池边缘适当向内收0.5米,加宽踏步。

现东轴线之南侧已自然形成一条林荫土路,规划顺势将土路用块石铺装,形成林中游道,方便游人使用。

7. 烈士塔北轴线主要适当扩大端头广场,作为北轴线的端点。

8. 纪念亭纪念亭造型好,前坪植物景观优美,层次丰富,但铺地略显琐碎,规划重点按原布局恢复补种植物,并加大养护力度,突出植物层次,再将琐碎的铺地改铺麻石铺地进行统一,在局部消极空间增设石桌、石橙即可。

9. 桂花林主要问题是桂花树过密,导致整体生长不良。

规划适当移掉生长不良的桂花树,在林下按游人线路点铺块石小径,在小径周边适当补种林下耐荫植物——菖莆类植物,并在林中一些开敞地带适当点缀方形花岗岩石块,一方面活跃林中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供人休息。

目前林下大面积的枯叶已形成一种另类景观,颇有森林意趣,极具亲和力,规划予以保留。

(三)山林休闲园山林休闲园位于烈士公园中部,主要以自然的山林、坡地为主,以突出“休闲”、“山林野趣”为主题,为人们亲近自然、回归山林的主要场所,促进人与自然的交流。

1. 童真乐园童真乐园位于公园东轴线以南,主要利用现有游乐场搬迁后之用地而建,是山水休闲园中专为儿童设置的游戏活动场地。

规划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结合槭家湾藤桥之水面,开僻浅水石滩,一直连贯到儿童手工作坊,供儿童游玩、戏水、亲水。

童真乐园安排的活动项目与器械要突出儿童特色,激发儿童参与游玩、体验的情趣,可安排的活动、游戏器械以手动的机械装置为主。

主要有经典寓言雕塑走廊、儿童手工作坊、跳跳床、翻斗车、卡通乐园等。

其中,儿童手工作坊内要附带公厕、小卖点。

在具体的布局上主要以大面积草坪为背景,以浅溪、石滩为中心,用飘舞的带状故事走廊穿插,顺势分成几个活动区域,分别布置不同的活动场地:儿童娱乐健身的小器械、儿童手工作坊、卡通乐园、游戏草坪等。

2. 海棠坞海棠坞原指荷池长廊一线。

为突出景观特色,使“海棠坞”名符其实,规划沿溪水茶屋坡脚一线种植贴梗海棠、西府海棠,形成海棠丛,并将小溪源头挖井磊石,沿溪丛布芦苇,保留溪边现有小径,形成新的“海棠坞”景致。

其旁的山林中除保留溪水茶屋、弧形长廊、花池长廊、小亭及新建公厕外,其余建筑一律拆除,只保留林中小路。

林中现有大面积的铺地规划予以拆除,按长沙的气候条件适当补种林下植物,恢复自然山林的幽野气息。

3. 荷池长廊主要指长廊及其周边的荷花池一带。

规划根据荷池景观的比例与尺度,将杂乱的设施及荷池长廊的爬山廊部分拆除,并将十分抢眼的黄色琉璃瓦更换为绿色或蓝色琉璃瓦,便于与环境协调。

4. 涵香谷主要为从知仁园到北大门一线的峡谷地带,这一带乔木生长良好,只是在近路的一线植被稍差,规划对林下空间适当整治,成片种植低矮的林下植物,构成幽谷花带,形成“幽谷涵香”景点。

这里规划保留环保公厕,将垃圾站改为地埋式垃圾站,拆除或改造原有幼儿园,在原处建观景赏花之亭。

亭中应设置小卖点。

5. 翠羽丹林规划利用公园北大门入口处之枫杨林地作翠羽丹林景点,这里林木通透,花草茂盛,旁依溪水茶屋,背靠幽野山林,十分幽雅、宁静,适合溜鸟,且靠近北大门,能形成公园北门良好的对景,突出北门“临门拥翠山,欣然闻鸟鸣”自然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